高中语文《我与地坛》教学设计

时间:2021-04-20 14:45:57 教学设计 我要投稿

高中语文《我与地坛》教学设计

  作为一名人民教师,很有必要精心设计一份教学设计,教学设计一般包括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方法、教学步骤与时间分配等环节。那么应当如何写教学设计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高中语文《我与地坛》教学设计,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高中语文《我与地坛》教学设计

  高中语文《我与地坛》教学设计1

  [教学目的]

  1、了解作者残疾后在地坛的启示下对生命产生新理解、新感悟的历程。

  2、理解母爱的深沉伟大和孩子痛悔。

  3、品味文章深沉绵密的语言特色。

  [教学重点]

  1、体会作者笔下地坛宁静肃穆、生机盎然的美。

  2、咀嚼母爱对我的影响,体悟母亲与地坛之间的同构性。

  [教学设想]

  这是一片课内自读文,教师引导学生通过速读把握文章概要,通过细读与反复吟诵重要语段体味语言的深沉绵密和领会思想的深邃。

  [教学过程]

  一、导入课文

  人的生命异常脆弱,当病痛、残疾猝不及防地降临,命运残酷地捉弄,人的身体、心理、精神都陷入无尽的痛苦、无奈与无助之中。当史铁生以自己对世界独有的感觉、体悟、认知为基础,对生命存在进行本真的思索和审美的观照时,"我"以外的世界就成为我的世界--独语的世界。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史铁生内心深处的世界,用心灵去丈量他从痛苦之中挣扎而出的脚步。

  二、预读课文

  1、作者简介

  史铁生(1951~),生于北京,18岁去延安插队。21岁时,因腿疾住进医院,那一天是他的生日,从此他再没站起来。他在做了7年临时工之后,转向写作。1983年他发表《我的遥远的清平湾》,一举成名。

  现为专业作家,中国作协会员,代表作有《我与地坛》、《我的遥远的清平湾》、《插队的故事》、《夏日的玫瑰》、《合欢树》等。其作品多次在全国获奖,并有英法日文译本在国外出版。

  史铁生面对残疾,曾一度彷徨苦闷,甚至于想到了自杀,但最后还是面对困难,勇敢的活下来,并拿起了笔走上了中国文坛,从残疾到成为一名专业作家,史铁生经历了痛苦的思索,今天我们一起来读他的散文《我与地坛》借读他对生命、对人生意义的参悟。对生命展开思考,是一个沉重的话题,但有时我们需要这份沉重,今天我们就需要这份沉重,所以希望大家上课时用心思考,用心感悟。(明确教学目标)

  2、地坛:北京的一处古迹,明清时皇帝祭祀的场所。(展示图片)

  3、速读--带问题迅速阅读课文第一部分,筛选信息,并归纳。

  问题1:"我"进入地坛时的精神状态如何?

  颓废、迷惘

  指导:"两条腿残废后的最初几年,我找不到工作,找不到去路,忽然间几乎什么都找不到了,我就摇了轮椅总是到它那儿去,仅为着那儿是可以逃避一个世界的另一个世界。"

  问题2、当时作者在地坛里思考着什么问题?结果如何?

  他在想人为什么要出生,现在是否应该马上去死以及如何活着的问题。

  人的出生是上帝交给人的一个事实,不受人的控制,而且只要出生就必定会死亡,不必着急。从此,他摆脱了自杀的念头,走出了死亡的阴影。

  指导:

  "我一连几小时专心致志地想关于死的事,也以同样的耐心和方式想过我为什么要出生。"

  "一个人,出生了,这就不再是一个可以辩论的问题,而只是上帝交给他的一个事实;上帝在交给我们这件事实的时候,已经顺便保证了它的结果,所以死是一件不必急于求成的事,死是一个必然会降临的节日。"

  "剩下的就是怎样活的问题了,这却不是在某一个瞬间就能完全想透的、不是一次性能够解决的事,怕是活多久就要想它多久了,就像是伴你终生的魔鬼或恋人。"

  三、重点解析

  (一)内容解析

  1、“我”是不是经常去地坛?(是)

  “我”为什么喜欢去地坛?(宁静)

  [在人口密聚的、喧嚣的大都市,这世外桃源般的宁静,不仅衬托了作者的心境,也是作者当时需要的环境,它为作者者提供了特定的情绪背景。“在那样一个安谧、沉寂荒芜的背景上,最容易展开对生命的思考”。]

  2、地坛给了我什么启迪?(找出关键句)

  一个人,出生了,……死是一个必然降临的节日。

  我双腿残疾顺应自然不应消极

  3、来地坛以前,由于双腿残废而极端痛苦,有死的念头,而来地坛,使我对生命有了新的理解。为什么地坛使我得到了这样的启示呢?地坛仅仅是荒芜吗?(“荒芜不衰败”)

  为什么说地坛荒芜而不衰败?(找出有关的描写,抓住一些关键词)

  (二)领会语言的魅力

  读第5段。提问见课本。鉴赏:

  1、“仅为着那儿是可以逃避一个世界的另一个世界。”

  2、“园墙在金晃晃的空气中斜切下一溜阴凉。”

  3、“蜂儿如一朵小雾稳稳地……”

  读第7段,鉴赏六个“譬如”,写出作者摆脱痛苦后对生命的热爱和人生应有所作为的信念——只要这些美好的东西仍然存在,我们就应该好好地活下去。

  [弱小的生命,甚至连生命都算不上的“露水”仍然勇敢顽强的活着,给了我生命的感悟:热爱生活、珍爱生命。园中的小昆虫和构成昆虫生长背景的草木,它们全很卑微,可是它们都按照自己的方式和自然法则生存着,它们不在意自己栖息地的"荒芜",反而是由于它们的存在,到使这里不再衰败,这些原来不能引人注意的现象让作者发现了原先不曾想过的朴素道理:即生不由自己决定,死也不该由自己决定,人活着就应顺从自然。]

  四、布置作业

  1、抄写文中景物描写部分和作者对生死看法部分。要求字迹工整、书写规范,晚自习下课前上交。

  2、预习文章第二部分。

  ⑴找出文中关于母亲心理活动的语句。

  ⑵作者对母亲的态度经历了哪几个阶段?

  第二课时

  [教学重点]

  1、珍爱生命、体验母爱

  2、展现内心世界的“轮椅视角”

  [教学步骤]

  一、导入

  史铁生在观察与反省个人的遭遇后,渐渐看清了生命个体中必然的真相:一个人,出生了,这就不再是一个可以辩论的问题,而只是上帝交给他的一个事实;上帝在交给我们这件事实的时候,已经顺便保证了它的结果,所以死是一件不必急于求成的事,死是一个必然会降临的节日。当他在获得顿悟之后,就逐渐地将眼光投射到他身边的人上。此时,他发现其实母亲所承受的苦难是自己的双倍;他发现母亲的爱原来一直像空气一样弥漫在他的周围,供给他呼吸,而他却毫无知觉。

  二、体味母亲的"苦"

  1、请大家找出并轻读母亲的心理活动。(检查预习)

  "她知道我心里的苦闷,知道不该阻止我出去走走,知道我要是老呆在家里结果会更糟,但她又担心我一个人在那荒僻的园子里整天都想些什么。"

  "母亲知道有些事不宜问,便犹犹豫豫地想问而终于不敢问,因为她自己心里也没有答案。她料想我不会愿意她限我一同去,所以她从未这样要求过,她知道得给我一点独处的时间,得有这样一段过程。她只是不知道这过程得要多久,和这过程的尽头究竟是什么。"

  "……,反正我不能不让他出去,未来的日子是他自己的,如果他真的要在那园子里出了什么事,这苦难也只好我来承担。"

  "她有一个长到二十岁上忽然截瘫了的儿子,这是她唯一的儿子;她情愿截瘫的是自己而不是儿子,可这事无法代替;她想,只要儿子能活下去哪怕自己去死呢也行,可她又确信一个人不能仅仅是活着,儿子得有一条路走向自己的幸福;而这条路呢,没有谁能保证她的儿子终于能找到。--这样一个母亲,注定是活得最苦的母亲。"

  2、为什么作者要说"这样一个母亲,注定是活得最苦的母亲。"?

  她理解儿子,知道在这种时候应该让他自己出去走走,老呆在家里反而不好;她也知道有些事理儿子需要自己去想,去斟酌,她不想惊扰儿子。但是出于一个母亲对孩子本能的、刻骨铭心的'爱,她又无法不为儿子的生命担忧,她几乎是整日整夜处在痛苦、惊恐当中。只要儿子不在家,她就心神不宁坐卧难安;当儿子回家后,她想问儿子内心的想法到底怎样,有什么打算,却又害怕增加儿子的压力而终于不敢问。同时,她还希望儿子能够找到一条实现个人价值的路,走向他自己的幸福。但这其中又有多少成功的可能呢?她的内心一直被这种矛盾反复纠缠而痛苦万分。

  "我"所承受的,是我自己的不幸;母亲不但要承受"我"的痛苦,还要承受不能将这种痛苦现于形色的痛苦。她不但要随时准备接受儿子自杀的噩耗,还要想儿子今后的人生道路该怎样走。因此,作者说"这样一个母亲,注定是活得最苦的母亲。"

  三、依据以上示范分析,学生自己总结

  1、文中的母亲是一位什么样的母亲?[讨论]

  她是一位不幸的母亲;

  她又是一位坚韧的母亲

  本文刻画了一位巨大痛苦,帮助双腿瘫痪的儿子重新鼓起生活勇气的母亲形象,她日日夜夜生活在愁苦之中,生活在忧虑之中,她的母爱深沉而豪不张扬,她的悲苦深沉而不外露,母亲是坚韧的、伟大的。本文歌颂了母爱的崇高、伟大。

  2.文章是怎样展现母亲的爱的?[讨论]

  从母亲对我的理解这个角度来写母亲对我的关爱。母亲理解我,她保证了我去地坛的权力;她甚至做好了一切母亲都不愿意做的最坏打算,“反正我不能不让他出去,未来的日子是他自己的,如果他真的要在那园子里出了什么事,这苦难也只好我来承担”;她独自承受着儿子残疾及由此带来的痛苦,她活得很苦,但她又“确信一个人不能仅仅是活着,儿子得有一条路走向自己的幸福。”

  母亲是苦难的,但很坚韧;“我”也是苦难的,那“我”该怎么办呢?然而母亲却早早地离去了,在“我”刚刚撞开一条路的时候,她却无福享受我的一点快乐。看文章相关部分,齐读第14段。“又”想到李煜《虞美人》“小楼昨夜又东风”写出了一种“物是人非”的悲痛。母亲的死是我的至痛,至痛的心流淌出至情的语言。

  [写母爱,并不是母亲直接表现的,而是通过自己心灵的对话,自问自思,从我理解母亲对我的理解这个角度展开。这样写使文章尤为动人。写母亲,实际是写“我”对母亲的“理解”,写史铁生对“母亲对待生命、对待命运的态度”的“理解”。]

  四、思维拓展

  欣赏满文军的《懂你》,如果我们以史铁生的描写作为拍摄MTV的素材,你会选取哪几个镜头?体会亲情。[讨论]

  今天听这首歌,和以往是否有点不一样。我们是否解读过自己的母亲,是否试着去解读母亲,是否去解读所有爱我们的人,是否为爱我们的人更好的生活。

  五、布置作业

  课文是一篇文质兼美的散文,不论是文字表达,还是表现手法,还是思想内容,都有我们应该学习的地方。课后认真阅读的其他几部分(在《读本》上),请大家模仿本文通过语言、动作、心理等刻画人物的手法,写一篇作文《重读×××》,要求写出真情实感。

  高中语文《我与地坛》教学设计2

  [教学目的]

  通过学生自读和老师指导,整体把握课文内容。并且一定程度上能有所分析评价,借鉴吸收。

  1、理解、体味史铁生对生命以及其苦难的感悟。

  2、学会感受母爱、理解母爱。

  3、理解地坛描写与抒情的关系。品味作者沉静、绵密、抒情的语言特点。

  [教学重点、难点及解决方法]

  1、理清文章思路和结构。

  2、作者传达怎样的复杂感受。

  3、反复诵读文章、讨论与指导相结合。

  [教学时数]

  2课时

  [教学步骤]

  第一课时

  一、导入

  课前听音乐。说出音乐名和作曲者?

  简介贝多芬:

  贝多芬,28岁开始耳朵有病,听力逐渐衰退,到32岁基本上已丧失听力。《命运》交响曲是在他完全丧失听力的情况下创作的,面对不幸,贝多芬“扼住命运的喉咙”,谱下了音乐史上光辉的乐章,也奏响了人生的最强音。历史上象贝多芬这样勇敢抗争不公平的人很多,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这篇课文的作者史铁生也是这样的一位勇敢的和命运抗争的典型例子。他曾这样解释他的名字:“心血倾注过的地方不容丢弃,我常常觉得这是我的名字的昭示,让历史铁一样地生着,以便不断的去看它,不是不断的去看这些文字,而是借助这些踌躇的脚印不断看那一向都在写作着的灵魂,看这灵魂的可能与大向”,到底他的这些文字是怎样的体现出他的灵魂,让我们一起进入课文,进入作者的内心,去获得我们自己的体会。

  二、作者简介

  1951年生于北京。

  1967年毕业于清华大学附中初中。

  1969年去陕西延安插队。

  21岁时,因腿疾回北京住进医院,那一天是他的生日,从此他再没站起来。他在做了7年临时工之后,转向写作。

  1983年他发表《我的遥远的清平湾》,一举成名。而后加入中国作协。代表作有小说《我的遥远的清平湾》、《插队的故事》、《务虚笔记》、散文《合欢树》、《我与地坛》等。其中《务虚笔记》、《我与地坛》曾入选“九十年代十大经典作品”。他的作品一类是对知青生活的回忆和反思,另一类是对残疾人命运的描摹。《我的遥远的清平湾》和《奶奶的星星》曾获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奖。

  三、检查预习:

  (一)给加点字注音。

  (二)给加点字注音,并释词。

  四、研读课文

  (一)整体感悟

  速读课文初步感知文章内容,体悟作者感情,并思考:

  1、课文的题目是“我与地坛”,可课文除了写自己,写地坛之外,还写到了什么?(母亲)

  2、课文中第一处同时出现这三个要素的句子是?

  明确:第二部分第一段:“现在我才想到,当年我总是独自跑到地坛去,曾经给母亲出了一个怎样的难题。”

  3、概括前后两部分要点。

  明确:第一部分——我与地坛,写古园风景、我的思绪。第二部分——我与母亲,写对母亲的追思,对母亲、生命的理解。

  (二)研读第一部分

  1、“我”在什么情况下进入地坛的?

  明确:“我活到最狂妄的年龄上忽地残废了双腿”“两条腿残废后的最初几年,我找不到工作,找不到去路,忽然间几乎什么都找不到了,我就摇了轮椅总是到它那儿去,仅为着那儿是可以逃避一个世界的另一个世界。”——颓废、迷惘

  2、其实,在进入地坛后,作者觉得“我”与地坛早有一种联系了,文章如何叙述的?

  明确:(第2节写我与地坛的缘分——“地坛离我家很近”“这古园仿佛就是为了等我而历尽沧桑,在那儿等待了四百多年”。)在作者的心目中,古园和他是息息相通的,古园能够感受他的痛苦,理解他的情感,并给他以生命的启示,可以说,自他残疾以后再来到这里,古园就成了他生命的一部分。

  4、这是一个怎样的地坛?(课文第一部分3、5、7段)

  明确:①第三节里,从那些浮夸的琉璃、炫耀的朱红和玉砌雕栏上我们仍就能想象出地坛昔日的金碧辉煌,高大气派。可是如今一切的繁华都消逝在历史的烟尘中。四百年的风风雨雨,地坛洗尽铅华静静的守候,等待着作者的到来。它以博大的胸襟拥抱了史铁生,它以它的宁静给史铁生撑起了一个叩问灵魂、思考生命的场所,它并非居高临下去审视史铁生而是以一种平等的态度去接待他。史铁生的生命和地坛契合了,从此就再也没有分开。

  ②第五节里,园子饱经风雨,历经沧桑,但园中的小生命们却以它们独特的方式演绎着生命的顽强。无论是蜂儿还是蚂蚁抑或是瓢虫,它们虽然卑微,但他们并不因为生命的卑微而放弃展示自己的机会,他们各自故我的生活着,向人们展示生命的缤纷,无言的诉说着生命的美丽。看那只留在树干上的蝉蜕是否在诉说只要能在枝头为生命高歌,即使付出四年地下艰苦的劳作那也值得,轰然落地的露珠是否在昭示卑小的生命只要积聚力量就足以演绎生命的辉煌,不衰败的古园使作者感受到了生命的涌动,促使他思考生与死的问题,促使他与生命抗争。园子是作者的比照,他从中获得了宝贵的启示:园子虽荒芜,但并不衰败;那么我虽残疾,却不应颓废。

  ③第七节里,即使是落日也要把余辉洒遍世间每个角落;即使天地落寞,只要我们纵情高歌,也会演绎生命的豪情;即使是花叶飘零,也要落叶归根,化作春泥肥沃土;泰戈尔说:“天空没留下任何痕迹,但鸟儿已飞过”,孩童的脚印不正是他们生命的留痕吗?还有那寂静的守卫着地坛的苍松翠柏,不管人世沧桑巨变,不管人间悲欢离合,它依旧坚定执著的存在!

  哪怕是一棵小草,也要染绿整个春天,哪怕是一滴水珠,也要折射太阳的光辉;哪怕是昙花,也要让生命在瞬间绽放的灿烂!哪怕是流星,也要用自己的光和热划破沉寂的夜空!也许这正是对生命最好的解说。

  一切景语皆情语。文中的景物描写无疑不是作者心绪的传达。概括来讲,这些景物描写有利的烘托了作者的心境;为作者的思考提供了特殊的背景,便于作者展开生命的思考,而且有些景物本身就是对生命对世界的形象解读。

  5、在园子中有了这么多深刻感受的作者最终理解了生命也就是顺理成章的了,作者在园中思考了哪些问题,得出了什么结论?(朗读第六段)

  明确:第一部分中这样几句话,“我一连几小时……我为什么要出生。”“剩下的就是怎样活的问题了,这却不是……去窥看自己的心魂。”这实际是史铁生在园中15年,全部所思所想的总体线索。也就是说,这就是史铁生的“追寻”的“问题”,共三个:

  第一个,我的身体残疾了,我的生命是不是就此结束吧,是不是就一死了之算了?也就是说,我该不该去死?

  第二个,我为什么要出生?

  第三个,我应该怎样活?这是作者追思的“心魂”。

  当作者对前两个问题“想了好几年”后终于想明白了,终于感悟到“死是一件不必急于求成的事,死是一个必然会降临的节日”,感悟到“一个人,出生了,这就不再是一个可以辩论的问题,而只是上帝交给他的一个事实”的时候,实际已经找到答案了,已经对那“生”与“死”这两个问题释然了,解答了。最关键的问题是怎样活下去?——为了什么活下去?以什么样的精神状态活下去?怎样面对冷酷、残忍、不公平的命运。这个问题是贯穿全文的核心问题。如果找准了这个关键的核心问题,那么,就等于找到了一把解读这篇佳作的“钥匙”。第三个问题不是由他一个人完成得,他精神跋涉得每一步,都有人伴他而行,文章第二部分写的就是其中最重要的一个——他的母亲。

  第二课时

  听歌曲《我想更懂你》,其实年轻的我们跟我们的父母亲都存在或多或少的矛盾,存在沟通问题,那作者与母亲经历了什么?

  (三)研读第二部分

  母亲的付出

  1、第1段中,作者说“给母亲出了一个难题”,你能具体说一下吗?“难题”是哪些?体会其中的意味。用课文的原文回答。

  明确:她知道……她知道……她知道……她又担心……她只是不知道……母亲的善解人意,母亲对儿子的疼爱、理解、体谅、宽容。对比以及后面的内容则表现母亲在苦难面前的沉重、无助和默默支撑的忍耐。

  2、母亲是怎样面对这样的“难题”的?用原文回答。(“这苦难只好我来承担”)

  3、母亲给了儿子哪些精神上的关爱?儿子在母亲身上读到了什么?你能找出这些感人的细节,有感情地读读它们并说说它们的好处吗?

  明确:体现于课文第9段,第10段,第15段

  板书:第9段送“我”上地坛:无言目送艰难的命运

  第10段在家担忧“我”:坐卧难宁坚忍的意志

  第15段到地坛找“我”:悄悄缓缓毫不张扬的爱

  儿子的感悟

  4、作者与作家朋友谈到学写作的最初动机时,认为朋友的想法过于简单天真了,联系作者发表第一篇小说后的想法,体会作者的情感。

  明确:通过对比突出母爱的伟大,突出了母亲苦难的命运,也加深了作者痛楚、自咎、思念的情感。诵读第五段。这些苍凉的文字来自心灵深处,没有经历过痛苦的人是写不出这样凝重苍凉的文字的,也永远感受不到在那苍茫的底色下汩汩滚动的热流。

  5、这样的一位母亲给作者留下了什么?用课文原文回答。(“母亲生前没给我留下过什么隽永的哲言,或要我恪守的教诲,只是在她去世之后,她艰难的命运,坚忍的意志和不张扬的爱,随光阴流转,在我的印象中愈加鲜明深刻。”)

  6、再回头看看前面的那个“遗留”的问题——怎么活,谁能给出他的答案?

  明确:母亲对待苦难的态度给了作者生存的启示:要坚强的承受苦难,要坚忍的活下去。这正是回答作者“怎么活?”的疑问的答案。

  7、母亲伴随了作者对生命思考,在最后一段有一句形象的表述,请集体朗读。明确:“这园中不单是处处都有过我的车辙,有过我的车辙的地方也都有过母亲的脚印。“

  总结第二部分:非常概括地说,写母亲,实际是写“我”(史铁生)对母亲的“理解”,写史铁生对母亲对待生命、对待命运的态度的“理解”。开始,史铁生是不理解母亲的,逐渐地,随着思考的深入,随着精神追寻的深入。精神阅历的广泛,随着年龄的增加,史铁生终于理解了母亲,读懂了母亲。母亲完全是在苦难的折磨中度完了她自己的生命。看来,命运的造就也就决定了角色的分配和承担的方式,有些人仿佛生来就是为了承受苦难,在苦难中默默地忍受着命运的重压。也就是说,母亲的“活法”,就解答了自己应该怎样活、怎样面对命运、怎样面对苦难的问题,就是‘“活法”的答案之一。

  (四)课文总结:

  本文是一篇以第一人称写的抒情散文,文中所流露的思想感情,给人以真实的感受。表现了作者残疾后由自伤到轻生到寻找新的生活道路的勇气和力量。全文共分为两部分,前半部分写地坛荒芜中的生机,使他萌生了生活的信心;后半部分写伟大的母亲给了他寻找生路的勇气。作者用与苦难抗争的生动事例,提高了大家对生命的认识。与疾病抗争、追求新生,开拓幸福的人生之路,是文章所宣扬的主题。希望同学们能从中获得教益。

【高中语文《我与地坛》教学设计】相关文章:

《我与地坛 》教学设计03-31

我与地坛说课稿11-04

我与地坛散文读书心得01-11

史铁生的《我与地坛》满分阅读感想04-14

我与地坛读书心得体会04-09

我与地坛散文阅读笔记10篇12-15

我与地坛散文读后感作文10-16

高中语文《鱼我所欲也》教学设计12-23

高中语文《离骚》教学设计12-25

读史铁生《我与地坛》有感范文5篇04-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