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二语文下册《小石潭记》教学设计

时间:2021-04-14 11:55:02 教学设计 我要投稿

初二语文下册《小石潭记》教学设计

  作为一名辛苦耕耘的教育工作者,时常需要准备好教学设计,借助教学设计可以更大幅度地提高学生各方面的能力,从而使学生获得良好的发展。我们该怎么去写教学设计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初二语文下册《小石潭记》教学设计,欢迎阅读与收藏。

初二语文下册《小石潭记》教学设计

  初二语文下册《小石潭记》教学设计1

  一、教学目标

  1、能正确朗读课文,疏通文意。

  2、学习文章借景抒情的写法,提高学生的欣赏品味和审美情趣。

  3、理解作者在贬谪期间孤独悲凉的心境。

  2、学情分析

  八年级学生已系统的学习了三个单元的文言文,已有一定的文言知识的积累,能借助注释和一定的文言知识初步读懂课文。学生对文言文的分析和理解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能力。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不是很浓厚,在教学文言文时注意培养学生的兴趣。

  3、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学习文章借景抒情的写法,提高学生的欣赏品味和审美情趣。

  教学难点:理解作者在贬谪期间孤独悲凉的心境。

  4教学过程

  1、导入

  美丽的大自然带给我们身心的愉悦与奇妙的体验,大自然的鬼斧神工,往往会使我们放松心情,排遣掉心中的郁闷,流连其中,乐而忘返,林语堂有云:山水是地上的文章,文章是纸上的山水,今天,老师就带大家踏着唐代文学家柳宗元的足迹,浏览小石潭,赏美景,品柳宗元在山水间寄寓着怎样的情感?

  2、出示学习目标:

  能正确朗读课文,疏通文意。

  学习文章借景抒情的写法,提高学生的欣赏品味和审美情趣。

  理解作者在贬谪期间孤独悲凉的心境

  回顾全文,检查复习

  走进小石潭,我来读一读

  师:让我们一起来朗读文章,感悟作者的感情。

  首先来朗读课文,注意生辟字的音。

  齐读生字词。〔要求读准字音,读准节奏。〕

  2、走进小石潭,我来译一译

  〔师:文言文不仅要读准音,还要释准意。〕

  要求:翻译句子时字字落实,语句流畅,注意重点词。

  请个别学生来疏通。

  检查个别字词掌握情况。

  二、走进小石潭,我来写一写。

  这是一篇游记散文,课文按照浏览顺序来写,请你按课文内容用小标题的形式疏理出作者的写作顺序!

  发现小石潭→潭中景物→小潭源流→潭中气势→记录同游人

  如果让你用一个字来形容小石潭,你会用哪一个字?

  请以“小石潭真〔〕”为题,用描述性的语言写出你对小石潭的印象,字数在100字左右。

  教师点评:

  刚才,同学们通过写小石潭充分展示了小石潭的清、静、绿、美、假如你现在就坐在小石潭边,你会有什么感受呢?

  三、走进小石潭,我来说一说。

  1、在幽静的小石潭边,我们都会感受到心旷神怡,流连忘返,而柳宗元在小石潭边又有什么感受?为什么他会有这样的感受?

  学生自读课文,句画出与作者心境有关的词语及与心境相关的有关景物描写的语句。

  师:引导学生注意,文中主要写了哪些景物?怎么写的?体现了景物的什么特点?

  提示:

  水——清:水尤清冽,全石以为底,皆若空游无所依,目光不撤,影布石上。

  石——奇,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屹为堪为岩

  树——笼,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鱼——欢,依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板书,水,石,树,鱼〕

  学生讨论,师小结:小石潭——幽深冷寂,孤凄悲凉,〔板书:景物特点,幽凉冷寂〕作者感受:孤凄悲凉。〕

  师:作者当时的境遇,柳宗元参与政治改革,失败后被贬职,心中愤懑难平,试图借助出水来排解自己的抑郁之情,美丽的自然景物曾使他暂时忘记愁苦,但这种快乐终究是暂时的,一经凄清环境的触发,忧伤悲凉的心情又不由自主地流露出来。〔多媒体展示:小石潭:幽深冷寂——被贬的柳宗元孤凄悲凉触景抒情,接景抒情,寓情于景,形似写景实则写情〕

  2、通过大家的讨论,我们感受到了小石潭的幽深冷寂和柳宗元的孤凄悲凉,这时假如你就在柳宗元的身边,作为柳宗元一路去游玩的朋友,你会怎样劝慰他呢?(多媒体展示文字,走进柳宗元——柳宗元,我想对你说……)

  可以引导学生用上一些励志的名句,如:有志者,事竟成。古之立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坚韧不拔之志等。

  四、走进文章,我来品一品。

  (1)在本文中,作者从不同角度描绘了小石潭的各种景物,着意渲染了幽深冷寂的气氛,借景抒发了自己在贬官失意的孤凄悲凉的情感,全文不足200字,却清晰地记叙了作者出行、游览、返回的全过程,描述写生动,细致入微,充满诗情画意,下面我们就走进文章,品味文章的优美意境,今天,我给大家提供一个舞台,希望你尽情展示,记住一句话:心有多大,舞台就有多大。

  提示:

  1、品词语。

  找出精妙词,以“我认为词(字)用得好,写出了”为话题发言。

  2、品句子。

  找出精彩之句,以“我认为句美,写出了”为话题发言。

  3、品情感。

  以“我从文中处,领会出作者的心情”为题发言。

  4、品写法。

  从写景的角度、方法方面自由发言,老师可先做示范(板书:寓情于景)

  (2)总结全文,激发兴趣。

  柳宗元的山水游记是游记散文中的杰作,而《小石潭记》更是历代传诵的散文名篇,小石潭人迹罕至,凄清幽静,作者以简练的文笔,抓住景物特点生动细致的写景状物,文章出慢了诗情画意,情景交融,寄托了作者孤凄悲凉的感情,柳宗元的游记,就是这样——借景抒情,写景寓情,他的《永州八记》值得一读。

  这节课虽结束,但对古诗文的学习仅是个开始,相信通过你的学习,你一定会成为一个才华横溢的文人。

  五、布置作业,我来练一练。

  我来练一练——你曾经游历过那些地方,哪些景物曾触动过你的心弦?(请运用自己学到过的写作方法,写一篇写景短文,要写出景物特点和自己的感受)

  提示写法:借景抒情、动静结合、侧面描写、抓住景物特点等。

  初二语文下册《小石潭记》教学设计2

  【教学目标】

  1.利用工具书疏通文意,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2.通过阅读文章激发热爱自然的情感,培养审美情趣

  【教学重点】

  1.通过反复诵读,推敲、揣摩、品味小石潭的特点

  2.仔细体会景物描写的特点,感悟作者贬谪后的孤凄悲凉

  【教学难点】

  1.体会文章抓住景物的特征移步易景的写法

  2.品味文章情景交融的写作特点

  【教学过程】

  1.借助背景相关的《江雪》,导入文本

  学生背诵柳宗元的诗《江雪》“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分析指出这首诗中最能表现作者心境的是哪些字,并结合这首诗的意境说明原因?

  (表现作者心境的是“孤”和“独”两个字在孤寂、冷清、高远宏阔的背景下,诗中的主人公在“钓寒江雪”,这就是诗人当年参与改革失败被贬时的心情写照前人说“远在江湖砺心志,古来贬官多妙文”:柳宗元被贬永州做司马期间也写了诸多的优秀作品,代表作有《永州八记》等名篇本文是《永州八记》之一,这些作品中作者借景抒怀,与这首诗的思想感情相一致)

  2.指导学生阅读初步把握文意:

  (1)教者范读,引领正音(要求:学生在文中圈出易错、难读的字)

  (2)学生自由朗读,揣摩理解文意(读出感兴趣的内容,读出疑惑问题)

  (3)学生自主阅读助读提示:

  ①作者及随行人员砍伐竹子的原因是什么?(清脆悦耳的水声,带来的内心的喜悦,向往是伐竹的动力)

  ②文章都描写了哪些与小石潭相关的景物?(设计此题目的在于引导学生细致阅读文本:抓住水、石、树、鱼、源、岸、环境等特点深入领会文意)

  ③作者在对哪些景物的观察描摹上感受到了愉悦?(水声、游鱼)

  ④作者对本次游览的总体感受怎样?(用原文语句回答)(凄神寒骨,悄怆幽邃)

  3.深入文本,细读小石潭:

  (1)指导学生深入文本,结合注释,利用工具书讨论探究

  ①作者发现小石潭的经过怎样?在这一过程中,作者用了哪些准确的动词?请找出来

  (循声而至,砍竹成路,下见小谭;用"隔"、"闻"、"伐"、"取"、"见等动词)

  ②从“伐竹”这一细节中你感悟到了那些?

  (发现了这里人迹罕至无路可走;发现了作者喜悦之高、兴趣之大,克服重重困难也要觅得小潭)

  ③小石潭的全貌怎样?

  (潭底为整块石头,靠近岸边,有一圈从潭底周围突出水面的巨石,成为坻、屿、嵁、岩各种不同的形状)

  ④请你依据文章内容概括出课文是按找怎样的游览顺序来写的?

  (发现小潭潭中景物小潭源流潭中气氛)

  ⑤文章在写景中用了什么写法?(先闻其声,后见其形,用的是"移步换景"的写法)

  ⑥潭水和游鱼各有什么特点?作者是怎样描写的?

  (潭水之清和游鱼之乐作者从游鱼、阳光、影子等角度描写潭水通过具体景物,用静止和活动的画面来写,不作一点抽象的说明,整段话没有一个字写到水,只是描绘出一幅画面,但又无处不在写水你看鱼儿在水里游,就像在空中浮游没有凭依一样这就写出了水的清,清到仿佛透明的程度太阳光照下来,鱼儿的影子都落在潭底的石头上了,这就更显出了水的清澄这里虽然没有正面写水,可是通过对鱼儿、日光和影子这些具体东西的描绘,真正地写出了水清就像画家在画天空的时候,着一鸟而让观者感知天空的辽阔高远,是一种形象化的表现手法这种写景的方法叫侧面烘托的写法)

  ⑦我们再看看作者是怎样写鱼的?这段描写渗透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作者采用动、静相结合的方法,作者把自己快乐的心情幻化到鱼儿身上,仿佛鱼儿也会像人那样感到快乐似的)

  ⑧作者在描写小潭源流时,依次抓住溪身岸势的那些特点来写的?运用了那些修辞方法?

  (抓住溪身的蜿蜒、曲折,小溪的或明或暗,岸势的参差不齐来写的,运用比喻的修辞方法动静结合,准确地抓住景物的特征进行描写)

  ⑨文章后部分的凄寒的感受与上文中的“乐”,对比鲜明,你是怎样体会这种情感的变化?(这种情感变化足以说明,作者被贬谪的悲凉是他心中的主调,寄情山水的欢乐只是暂时的,一经凄清环境触发便显露出来设计此题的目的在于引导学生在矛盾中发现人物的内心情感,领会文章感情所在)

  4.总结拓展

  ①总结全文

  王国维说“以自身观物,物皆着我之色彩”课文是一篇充满诗情画意的山水游记,极富作者的生活个性,是“柳”化了的山水他描绘小石潭的石、水、光影、游鱼、树木,着力渲染出了凄寒幽邃的神韵,抒发了寂寞处境中悲凉凄苦的情感游记里传神的描写,巧妙的比喻,情景交融的写法,精练的语言,很值得我们学习

  ②拓展延伸:

  关于崔氏二小生:

  柳集旧注:“崔简之子也”据柳宗元《故永州刺史流配驩州崔君权厝志》旧注:“崔君名简,字子敬”又文中“夫人河东柳氏”句下注:“简娶公之姊”据此,则“崔氏二小生”当为柳宗元的外甥

  ③附:板书设计

  《小石潭记》

  发现小潭—乐—潭中景物————小潭源流—凄—潭中气氛

  5.必要的教学资料准备:

  “永州八记”是柳宗元被贬为永州司马时借山水游记,书胸中愤郁的散文由于八记遗址在永州城郊,故称《永州八记》分别是《始得西山宴游记》、《钴鉧潭记》(古代称熨斗为钴鉧,钴鉧潭河床底面都是天然石头,凹陷甚深,潭面象古代熨斗,故名之)《钴鉧潭西小丘记》、《至小丘西小石潭记》、《袁家渴记》、《石渠记》、《石涧记》、《小石城山记》

  6.文章的生活背景:

  困居永州的十年永州,在唐时僻远荒凉州司马只是安置流放官员的一种名义上的职务其在永州的`十年,是生平最为困厄,最为艰难,心情也最为孤寂郁愤的十年,然而不幸的遭遇,却使柳宗元的才思得到了强烈的激发,发言为文,莫不悲恻动人,寓言、山水游记等都取得了光辉的成就《永州八记》,《段太尉逸事状》,《三戒》,《捕蛇者说》等篇章都作于此。

  初二语文下册《小石潭记》教学设计3

  教学准备

  1.教学目标

  读熟课文,把握整体内容,了解写作背景

  体会作者借景所寄喻的心情。

  2.教学重点/难点

  1、正确翻译课文,积累常见的文言实词:清、去、邃等;虚词:以、为等,提高阅读文言文的能力。

  2、读熟课文,把握整体内容,了解写作背景。

  3、体会作者借景所寄喻的心情。

  4、学习作者采用的空间顺序写作方法。

  3.教学用具

  多媒体

  4.标签

  教学过程

  一、导入课堂

  《江雪》是唐代散文家柳宗元写的一首绝句,在这首诗里寄托了诗人高洁孤傲执著不屈的崇高人格。

  柳宗元曾经被贬到湖南的永州做司马。在此期间,他写下了一组的山水游记,合称《永州八记》。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他的《永州八记》之一的《小石潭记》。这篇文章同样体现了他独立的人格以及不被理解的愤懑之情。

  二、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正确翻译课文,积累常见的文言实词:清、去、邃等;虚词:以、为等,提高阅读文言文的能力。

  3、读熟课文,把握整体内容,了解写作背景。

  你了解吗?

  记:古代的一种文体,以叙事为主,可记游,可抒情,可议论,可描写。

  《桃花源记》《岳阳楼记》《醉翁亭记》

  柳宗元简介:柳宗元,字子厚,山西人,世称柳河东,唐代文学家,“唐宋八大家”之一。他和韩愈都是唐代古文运动的倡导者和奠基人,并称“韩柳”。代表作有《永州八记》、《三戒》、《捕蛇者说》等。《小石潭记》说是《永州八记》之一。

  三、自学指导

  听录音:

  1.画出生字词.

  2.注意句子的节奏.

  学生大声读课文,注意语调的把握.

  提示:1.课文第一二段写作者兴致勃勃畅游小石潭,有全石带来的好奇,有清澈的水流和飘忽不定的游鱼所带来的快乐,应读得欢快些。

  2.第三四五段写小石潭周围幽深冷寂的氛围,应该读得伤感些,低沉些.

  四、师生互动交流

  默读课文:

  借助文下的注释,试着运用精彩的语言翻译段落中的语句。

  句子翻译见课件

  五、课堂小结及板书设计

  略

  六、当堂训练

  一词多义

  (1)可潭中鱼可百许头

  不可久居

  (2)从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

  隶而从者,崔氏二小生

  (3)清下见小潭,水尤清洌

  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

  (4)差参差披拂

  其岸势犬牙互差

  (5)以以其境过清

  卷石底以出

  (6)乐心乐之

  似与游乐者相乐

  自学指导

  (1)作者是按怎样的顺序来写的?

  (2)课文写了小石潭哪些景物?

  (3)作者是怎样描写的?

  (4)它们各有什么特点?

  (1)课文的写作顺序是(游览顺序):

  发现小石潭──潭中景物──小潭源流──潭中气氛。

  (2)(3)(4)见课件

  师生互动交流

  (链接:写作背景

  唐永贞元年(805年),柳宗元与刘禹锡等一起参加了以王叔文为首的革新集团,从事政治、经济、军事等各方面的革新。由于遭到以刘贞亮为代表的官宦势力和以韦皋为代表的官僚势力的反对,革新集团失败了,柳宗元被贬为永州司马。他在政治上不得志,心情抑郁,所以就游山玩水,欣赏大自然风光来排遣内心的愁闷。他在永州发现许多飞景佳丽的地方,记下了其中八处名胜:西山、钴姆潭、钴姆潭西小丘、小石潭、袁家渴、石渠、石涧、小石城山。)

  互动交流一:

  1、作者写发现小石潭的经过,用了哪些准确的动词?

  2、这一段写景用了什么写法?

  3、潭水有什么特点?作者是怎样描写的?

  4、作者是怎样写鱼的?采用怎样的写法?

  5、第三自然段描写小潭源流,依次抓住溪身岸势的什么特点来描写?运用什么修辞方法?

  6、第四自然段写作者在潭上所见到的景物和自己的感受,描写了小石潭中怎样的气氛?反映了作者怎样的心情?

  (答案见课件板书)

  互动交流二:

  1、《小石潭记》是柳宗元参与政治革新活动失败,遭到权贵排挤,被贬至永州担任司马期间所作。当时他政治失意,心情抑郁,因而借游山玩水来排遣愁怀。游历中,他发现了永州奇特的风景,于是记下来,成为文学颇为有名气的《永州八记》,《小石潭记》是其中的第四篇。在阅读了这篇游记后,你认为小石潭的风景奇特在什么地方呢?

  (见课件板书)

  2、在你眼中这是一座怎样的石潭?

  (潭小而美丽、石头形态各异、潭水清澈、水声悦耳、小潭生机昂然、环境幽静凄清。)

  3、文中哪些语句描写了石头,让你感受到石之美?

  (明写:石的有“全石以为底”点明这是一个小石潭

  有“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嵁,为岩”写出了石的千姿百态、千奇百怪。

  有“影布石上”以石上鱼影侧面烘托了潭水的清澈透明。

  暗写:石的有“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写出了潭边植物附石而生,绿意葱茏,景色优美。)

  4、小石潭潭水的特点是什么?第2段对潭水的描写没有一个“水”字,但无一处不在写水。请就此做些分析。

  (清澈。

  一是可见石底:“日光下彻,影布石上”

  二是鱼若空游:“皆若空游无所依”

  正面写鱼儿的欢快活泼,侧面反衬出水的清澈透明。)

  5、为什么作者能将笔下的景物描写得这么美丽呢?

  (有顺序的写景;写景抓住了景物的特征;写出了静与动的结合,虚与实的结合,景与景的交相辉映,情与景的交融。)

  6、作者在游小石潭时的心情有什么变化?是什么原因导致他的心情变化的?

  (变化:先写“闻水声,如鸣佩环”而“心乐之”后写鱼“似与游者相乐”最后感到“凄神寒骨,悄怆幽邃”。

  原因:从作者当时政治处境来看,寄情山水便是的排遣官场失意的方式,因而听到美妙的水声,便心乐之。后来写鱼“似与游者相乐”则是这种情况的延伸,但一经凄清环境的触发,忧伤悲凉的心情又会流露出来,感到“凄神寒骨,悄怆幽邃”。)

  7、文章前面写“心乐之”,后面又写“悄怆幽邃”,一乐一忧似难相容,该如何理解?

  (乐是忧的另一种形式。柳宗元参与改革,失败被贬,心中愤懑(mèn)难平,因而凄苦是他感情的主调,而寄情山水正是为了摆脱这种抑郁的心情;但这种欢乐毕竟是暂时的,一经凄清环境的触发,忧伤悲凉的心情又会流露出来。)

  8、柳宗元真不愧为一位散文大家,他妙笔生花,以高超的手法,为我们勾画出四幅风景奇特的画面,精细、准确而又生动,令人赞叹。如此奇丽的景致,我们怎能不为之心动,不为之倾倒呢?可是柳宗元并没有在奇丽的小石潭面前流连忘返,仅是“记之而去”,这是为什么呢?

  (作者这样写固然是由于环境过于寂静凄凉的缘故,更是因为他在政治上遭受挫折,内心无限忧伤凄苦的缘故。小石潭虽然景致奇特,但四周竹树围抱,无人知晓,少人问津,其寂静与寥落跟作者此时的人生境遇何其相似!小石潭的幽静与作者心境的凄清互相比衬,表现出作者那种无法摆脱的压抑心情,也含蓄地表露了作者对冷酷现实的不满。“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是作者内心愤懑(mèn)的抒发。)

  互动交流三:

  本文的描写生动形象,找出你最喜欢的语句,仿照示例,作简要分析。

  示例:日光下彻,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

  赏析:这句话从正面写出游鱼的活泼,从侧面表现了潭水的清澈透明的特点。

  课堂小结

  本文描绘了小石潭的石、水、游鱼、树木,着意渲染了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的气氛,抒发自己在寂寞处境中悲凉凄怆的心绪。

  课后习题

  完成《活力课堂》P46,

  1、因为大约愣住的样子可以

  2、略

  3、甲文:清澈透明乙文:水流湍急

  4、借景抒情。

  甲文借描写小石潭的幽美、凄寒,表达了作者寂寞处境中悲凉凄怆的心绪;

  乙文写了景色优美的右溪却无人欣赏,抒发了作者怀才不遇的感慨。

  初二语文下册《小石潭记》教学设计4

  一、教材依据:

  本教学设计的《小石潭记》一课是八年级下册第六单元第26课,所用版本为人民教育出版社2008年7月第3版。本单元入选的课文都是历来传诵的名家名篇,很能代表中国山水文学情景交融的特点。

  二、设计思路:

  1、教材分析:

  《小石潭记》是柳宗元“永州八记”中的第四篇,全文不足二百字,却清晰地记叙了作者出游、游览、返回的全过程,观察入微,描摹细致,写出了小石潭及其周围幽深冷寂的景色和气氛,形似写景,实则写心。作者在写景中传达出贬居生活中孤寂悲凉的心境,是一篇情景交融的佳作。

  教材入选这篇文章,意在让学生学习名家名篇,培养学生阅读古文的能力,品味文章的优美意境,提高审美情趣,激发学生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

  2、学情分析:

  八年级学生已在七年级学习了十多篇文言诗文,在八年级又系统的学习了三个单元的文言文,到第四个单元的文言文学习时已有一定的文言知识积累,能借助注释、工具书和一定的文言知识初步读懂课文,对文言文的分析和理解也已具备了一定的能力。但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不是很浓厚,在教学文言文时要注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3、指导思想:

  课堂上学生不是被动的信息吸收者,而是知识体系的主动建构者。心理学研究也表明:一节课中学生的注意力高度集中的时间大约为二十分钟,因此本课的设计以趣味为导入点,充分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实现知识的建构与重点、难点的突破。

  4、设计理念:

  语文教学应充分体现“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本课的学习中通过营造氛围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进行朗读竞赛帮助学生扫除字词障碍,加强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实现知识的建构与重点、难点的突破,让学生体验学习成功的喜悦,不断发展学生阅读文言文的兴趣,产生继续学习的欲望,最终养成自主积累的习惯,发展自主学习能力,潜移默化中不断提高学生的审美品味和文学素养。

  三、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目标:了解柳宗元的经历及作品常识,能借助工具书、注释疏通文义,学习对自然景物入微的观察、细致的描摹。

  方法与途径目标:通过营造氛围激发兴趣、进行朗读竞赛扫清字词障碍,以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突破重点、难点。

  情感与评价目标:理解作者失意被贬,寄情山水得抑郁忧伤的感情;体会作者笔下永州小石潭的优美景色,培养健康的审美情趣。注重学生互评与教师评价。

  现代教学手段运用:使用多媒体课件。

  四、教学重点:

  1、疏通文义;

  2、学习抓住景物特点写景状物的方法。

  五、教学难点:

  理解作者寄情于山水的思想感情。

  六、教学准备:

  1、搜集资料、制作课件;

  2、指导学生课前预习:

  (1)收集有关作者及与《小石潭记》相关的资料。

  (2)借助工具书、书下注释,读懂文章大意。

  (3)整理出预习中解决不了的疑难字句。

  (4)在阅读和搜集资料的过程中,将发现的问题整理到预习笔记上。

  七、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同学们,请你暂时忘掉周围的一切,让我们伴着《潇湘水云》的古琴曲一起走近小石潭。一边欣赏图片中的美景,一边展开想像的翅膀,漫步于青翠的山林间。看清亮透明的泉水欢快地流淌;闻野花淡淡的扑鼻而来的清香;听各种鸟儿啁啾婉转的鸣叫;阳光透过树隙,暖暖地照在你的身上……

  美丽的大自然是改变我们心境的最好地方,如果我们感觉有些疲倦,如果我们感觉心情有些烦闷,我们不妨到大自然中走一走,大自然是我们人类最好的朋友。今天我们来到的地方是永州的小石潭,那儿曾是唐代文学家柳宗元去过的地方。被贬后的诗人为摆脱抑郁悲愤之情,常常寄情于山水之间,有一天他来到了小石潭……

  (设计意图:创设幽深宁静的意境,引导学生走近作者,走近作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走近作者,了解背景

  请学生交流收集到的柳宗元的资料。学生交流后,教师评价、补充,多媒体呈现有关柳宗元的资料。

  柳宗元(773-819),字子厚。河东人,世称柳河东。唐代著名文学家思想家,唐宋八大家之一。自幼聪慧好学,21岁中进士第。他与韩愈、刘禹锡是同事。永贞元年,柳宗元积极参与王叔文为首的政治革新活动,但遭到保守势力的反对。革新运动失败,柳宗元被贬到永州,永州之贬,一贬就是十年。在这期间他写下了《永州八记》(《始得西山宴游记》、《钴鉧游记》、《钴鉧潭西小丘记》、《至小丘西小石潭记》、《袁家渴记》、《石涧记》、《石渠记》、《小石城山记》)、《江雪》、《捕蛇者说》等大量诗文。柳宗元的散文与韩愈齐名,堪称我国历史上最杰出的散文家。《永州八记》已成为我国古代山水游记名作。这些山水游记,融合了作者的身世遭遇、思想感情,寄予自己的不幸遭遇,倾注怨愤抑郁的心情。

  (设计意图:培养学生自主收集资料、整合资料的能力。通过对作者的生平介绍了解写作背景,有利于学生理解文章的思想感情,对难点的突破起到关键的作用。)

  (三)整体感知、走近作品

  1、教师示范朗读课文,请同学们注意字音与断句。

  2、自读课文,教师指导,要求:读准字音,吐字清晰,声音洪亮;读出节奏,停顿正确;读出语气,读出感情。

  3、以大组为单位进行朗读竞赛,看看哪一组读完整篇文章的人数最少。规则:出现朗读声音不宏亮、打绊子;字音、断句不准确时换下一位同学接着朗读,教师不发表意见,请其他组来评价。

  (设计意图:诵读是文言文教学的基本方法也是基本任务,教师通过示范朗读和方法指导教会学生如何诵读文言文。然后抓住中学生争强好胜的心理进行朗读竞赛,激发学生学习热情,快速、高效地扫清文字障碍,为理解文意与背诵打基础。)

  (四)小组合作,疏通文意

  形式:四人小组合作学习,结合课下注释疏通全文。圈点勾画出疑难词句,小组内质疑,记录不能解决的难题。教师请小组的A、B、C、D类学生(异质分组:按学生语文基础与理解能力差异分成四类)进行疑难文句的朗读、翻译、重点词解析并且进行评价。教师点拨,强调重点字词句。

  (设计意图:教会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基本方法,而不是由老师灌输。引导学生养成查工具书看课下注释的习惯,养成良好的语文学习的习惯,培养自主学习能力。利用小组合作方式,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新课标指出“评价学生阅读文言文,重点在于考察学生记诵积累过程,考察他们能否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诗文大意。”

  对于A、B、C、D四类学生教师要胸有成竹,在每次分配任务时可有不同的侧重点,以便及时反馈课堂学习的落实情况。学生互评的形式不仅能够让他们体会到学习成功的喜悦,而且能够加强他们合作的意识。这一环节在合作、互动中完成知识的建构与重点突破。)

  (五)质疑探究、抓住特点

  1、投影问题,引导学生思考:

  (1)本文写景条理清楚,作者是按照什么顺序写的?

  (2)小石潭中有哪些景物,它们有什么特点?作者是怎样写的?

  2、在学习小组内展开讨论,小组代表总结发言。教师评价并板书明确,并对第二段重点品读,尝试背诵其中的佳句。

  (设计意图:本文是文言文游记中的佳作,作者对小石潭观察入微,描摹细致,这两个问题目的在于引导学生去探究文章的写作特点,感受小石潭的幽静。)

  (六)品味文章,对话作者

  1、精读感悟,体会以景写情的写法

  教师引导学生进入情境,畅说优美景色给人的感受:小石潭的美景令人目不暇接,仿佛置身其境。自古以来,多少文人墨客对《小石潭记》称赞不已,如果你也坐在潭边,会有什么感受?

  2、深入探究,走进柳宗元

  面对如此优美景色,作者却是如此忧伤,文中的哪一句体现了作者的感情呢?你能不能结合写作背景,分析一下作者的忧郁从何而来呢?(可以从文中找出相应的语句)

  (设计意图:新课标要求学生“对作品中感人的情境,能说出自己的体验”,而且“对作品的思想感情倾向,能联系文化背景作出自己的评价”。设计这个环节,要让学生在积极主动的思维活动和情感活动中,通过对内容的分析,结合作者的背景资料来理解文中包含的情,这就是寓情于景,这样达成突破文章的难点的目标。)

  (七)畅谈收获、总结全文

  教师可引导学生从以下方面谈收获:

  1、这堂课你学到了哪些知识,掌握了哪些方法?

  2、通过对课文的分析及对作者的了解,你获得了那些启示?

  教师要鼓励学生大胆说出自己的想法、感受,最后教师做总结发言。

  (设计意图:新课标要求学生“欣赏文学作品,能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初步领悟作品的内涵,从中获得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有益启示”。设计这一环节是为了让学生回顾本节课学习的要点,巩固所学知识,并能结合生活进行思考。)

  (八)我做导游,介绍美景

  选择文中自己最喜欢的一处景致,设计一段导游词,允许发挥想象做形象的描述,以引起“游客”的游玩兴致。

  请4——5名学生为全班同学导游(时间允许的话可以多请几位学生),评评谁的导演最棒。

  (设计意图:新课标指出“能就适当的话题即席讲话,有自己的观点,有一定的说服力”,设计这一环节,既训练了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也有利于锻炼学生的书面表达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一举多得。)

  (九)课后回顾,举一反三

  1、根据写作思路背诵课文;

  2、课外你一定看过不少描写景物的古诗文,试着把其中描写山水的名句摘录下来,并选择一两则加以赏析。

  (设计意图:记诵积累是文言文学习的重点,故设计第一题。设计第二题意在培养学生对优秀文学作品的欣赏能力和对祖国优美山水的审美能力,以陶冶美好的情操。这是一道拓展性的联系题。)

  附板书设计

  板书在学生探究、讨论的过程中逐步写出。此板书设计将文章的写作顺序清晰地表现出来,能很好的帮助学生把握课文内容及写作方法,并较好的理解作者情感。

  发现小石潭: 闻其声 见其形

  小

  潭中景物:水清(侧面描写)写小石潭美景

  石

  柳 鱼乐(动静结合)写鱼儿活泼可爱

  潭

  宗 小潭源头: 形象比喻 (寓情于景)

  记

  元 潭中气氛: 幽静 (凄神寒骨,悄怆幽邃)

  同游之人 抒孤寂悲凉之情

  八、教学反思:

  本课的学习注重以兴趣为导入点,设计中处处彰显学生的主体性,不管是朗读竞赛、小组合作、互相评价,还是对话作者、畅谈收获、我做导游等环节,都符合学生的心理特点及由浅入深的教学规律。教学中师生平等对话,共同探究,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得以充分发挥,学生品尝到学习的快乐,充分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

  从整个教学过程看,真正做到了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地学习,教师只是做了相应的点拨,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积极思维,同时激发了他们质疑、辨疑的意识。

  语文学习不能仅仅停留在课堂内,要注重课外的延伸,让学生学以致用,拓宽对文章的理解。本设计的“课后回顾,举一反三”是课堂教学的延伸,它将课内知识与课外知识有机结合起来,共同提高了学生的语文素养。

【初二语文下册《小石潭记》教学设计】相关文章:

《小石潭记》《观潮》教学设计12-15

【精】《小石潭记》教学设计12-20

柳宗元的《小石潭记》教学设计11-28

柳宗元《小石潭记》 教案教学设计11-28

小石潭记教学反思03-30

小学课文《小石潭记》教学设计范文04-20

小石潭记教学设计汇编15篇09-02

小石潭记教学设计(合集15篇)09-02

小石潭记教学设计集合15篇09-01

小石潭记教学设计(集锦15篇)09-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