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文《烛之武退秦师》的教学设计

时间:2021-06-30 09:38:37 教学设计 我要投稿

课文《烛之武退秦师》的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课文《烛之武退秦师》的教学设计

  1、学习查找资料和分析讨论的方法;

  2、了解文中说辞的魅力,增加学习文言文的兴趣。

  【教学重点】

  对烛之武这个人物形象的把握。

  【教学难点】

  《左传》的语言特点。

  【教学设想】

  由于学习文言文要付出比现代文更多的认识努力,因此通常学生们对文言文大都敬而远之。我做过的课堂小调查显示,多数高一新生都不大了解所学文言文的内涵,不了解那些隐藏在陌生语言下面的更深层次的人类的智慧,因此教师应该把学生带进那个丰富多彩的世界。《烛之武退秦师》一文中说辞语言十分精彩,只有让同学们也意识到这一点,才能给他们留下深刻的印象,从而改变对文言文的看法。

  《烛》的故事背景对学生们来说非常陌生,要想让他们了解烛之武的大智大勇首先得让他们理解郑国所处的危难。可以让学生亲自查找资料,总结收集方法,尤其要学会利用信息化数字图书馆,使他们的自读能力得到切实提高。

  小组合作讨论的学习方式被各个学科在课堂上广为应用,然而如何操作才更有效率,是老师们更应该考虑的问题。本课希望加强教师在其中的点拨作用,在学生们自主、合作、探究的时候在投影幕(或黑板)上给予过程指导。

  语文课堂应与社会生活紧密相连,因此课尾设计的拓展延伸和课堂练习应让学生乐于探讨并且有话可说。

  电脑投影的内容不应该是板书的替代品,围绕教学设计的课件也应该体现出现代信息技术与人文精神的结合。

  【教学方法】

  自主 合作 探究。

  【教学用具】

  CAI(计算机辅助教学)课件。

  【课时安排】

  3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激趣导入

  自古以来,英雄在人们的心目中总是占有重要位置,他们或为民排忧,或为国解难,他们或平凡,或伟大,他们有的不为人知,有的永载史册。

  孙子兵法云:不战而屈人之兵。这是兵法的最高境界。烛之武何能凭借三寸不烂之舌,就解除了秦晋两国对郑国的围困?这里面有着怎样的大智大勇,让我们共同探讨!

  (互动设计1:让学生回顾初中所学《曹刿论战》以唤起对《左传》特点的回忆,再结合课文注释①及文后补白所选《中国文学答问总汇》中对《左传》的介绍,说说我所知道的《左传》。)

  教师补充点拨:

  《左传》是我国第一部记事详赡完整的编年史,也是优秀的散文典范。

  《左传》原名《左氏春秋》。它被称为《春秋左氏传》(简称《左传》),据《汉书》所记,始于汉哀帝时的刘歆。按儒家经学传统,先师所言为经,后师所言为传,以传解经,为汉代官学通例。此书被认定为解《春秋》之传,便与《公羊传》、《谷梁传》合称春秋三传。实际上,此书乃是一部自成一家的编年体史书,不能说它是依经作传,但其记事之详赡多有助于说明《春秋》。因此,也不能说它与《春秋》毫无关系。

  《左传》相传也是春秋时左丘明所作,但历来对此多有异说。现在看来,《左传》作者实难确指。它与《国语》一样,并非成于一人之手。但它既以《左传》为名,或与左氏有某种关系。说它的大部分史料可能出于左丘明的传诵,大概是比较可信的。

  《左传》记事起自鲁隐公元年(前722),终于鲁哀公27年(前453),比《春秋》增多27年。它大约成书于战国初,与《国语》之成书同时或稍后。二书在思想倾向上也基本一致。不过,《左传》比《国语》有新的发展。民本思想更加鲜明、突出。

  《左传》中记写了众多的历史人物,据不完全统计,约在一千四百人左右。这些人物包括了春秋时代社会各阶级、阶层的成员,有天子、诸侯、卿土、大夫,也有将相、武臣、学者,有说客、祝史、良医、商贾、娼优,也有宰竖、役人、盗贼、侠勇等等。各种历史人物,形形色色,多彩多姿。其中,约有三分之一的人物有较详细的事迹记录或鲜明的形象描绘。整部《左传》,犹如一幅人物层现叠出的彩画长卷,展示了风云变幻的春秋时代的社会历史面貌。

  (解说:此为引导学生走近《左传》,力求对《左传》有一个较全面的了解。)

  二、自主·合作·探究

  互动设计2:

  了解相关背景:

  投影秦、晋、郑三国地理形势图,以便对照讲解。

  补充介绍与本文有关的几点史料:

  秦、晋围郑发生在公元前630年(齐僖公三十年)。导致事情爱生的原因有两点。其一,郑国曾两次得罪过晋国,一是晋文公当年逃亡路过郑国时,郑国没有以礼相待。二是公元前632年晋、楚之战中,郑国出兵助楚国,结果城濮之战以楚国失败告终。后郑国虽然派子人九出使晋国,与晋结好,郑伯甚至与晋侯盈于衡雍,但最终没有感动晋国。其二,晋秦两国联合攻赵国,是因为晋秦都要争夺霸权,均需要向外扩张,晋国发动对郑国的战争,自然要寻找这样得力的伙伴,秦晋历史上关系一直很好,所以秦晋联合也就必然了。

  互动设计3:

  整体把握:

  指导学生初读课文后,思考:

  1、文章所述何事?

  点拨:这篇文章记叙了秦、晋联合围攻郑国时的一个故事。郑国被两大强国包围,危在旦夕,郑文公派能言善辩的烛之武前去说服秦伯退兵。烛之武巧妙地利用秦、晋之间的矛盾说服了秦伯,分化瓦解了秦、晋的联盟。秦伯不但不再围郑,还与郑人盟,派兵戍之。晋国迫于压力,也不得不撤兵,郑国亡国的危机消除了。

  2、事中涉及哪些人,请初步扼要评价。

  学生思考讨论。指名几位学生回答:

  点拨:烛之武是中心人物。虽然臣之壮也,犹不如人满腹的委屈和牢骚,但国难当头,他深明大义,以捍卫国家主权的使命感只身赴敌营,以机智善辩的外交才能消除子郑国的危机;不卑不亢,委婉曲折,步步深入,说服了秦伯,具有较强的感染力。

  佚之狐,慧眼识英雄的伯乐。若使烛之武见秦军,师必退;,说明佚之狐对烛之武的外交才能有足够的了解,对郑、秦、晋三国的形势有充分的洞察力和预见性。

  郑伯,勇于自责者。当郑国处于危险境地,需烛之武退秦师时,烛之武却流露出今老矣,无能为也已的满腹委屈与牢骚。面对此,郑伯先是是寡人之过也以自责,动之以情;接着设想假如郑国灭亡的话,对烛之武也无好处,晓之以理,这种透彻的分析,诚意的表白,终于感动了烛之武,使之临危受命,义无反顾赴敌营。

  互动设计4:

  理清思路:

  1、学生齐读文章

  正音正字:

  贰 函 汜 缒 佚 阙 逢孙 杞子

  2、用四字短语概括各段要意

  学生讨论回答后教师点拨:

  第1段:秦晋围郑。

  第2段:临危受命。

  第3段:说退秦师。

  第4段:迫晋退兵。

  三、拓展延伸

  如何用今天的眼光来看待这则故事以及故事中的人物?

  第二课时

  一、激趣导入

  根据上一节内容设计导语。

  二、自主·合作·探究

  互动设计1:

  归纳文言知识:

  1、古今异义词

  2、一词多义

  3、词类活用

  4、特殊句式

  互动设计2:

  质疑、问难、深化理解:

  让学生思考提问,师生共同解决。

  1、找出本文中前后照应的地方。

  点拨:文章开头两句话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暗示了事件的背景,这就为全文的发展作了铺垫。秦、晋虽是联合行动,但他们之间并不是无隙可乘,因为秦郑无根本利害冲突,这就容易使人理解:烛之武所以能够说服秦君并不是偶然的。全文正是按照开头的预示而展开的。烛之武说退了秦师,孤立了晋国,晋师最后也不得不撤退,正是这一暗示的结果。文章虽然篇幅短小,但有头有尾,结构严密,事件交待得很清楚,矛盾展示得很充分,收尾也十分圆满。

  2、烛之武在说服秦国国君退兵时,为什么要提起君尝为晋君赐矣,许君焦、瑕,朝济而夕设版焉这段秦晋交往的旧事?

  点拨:烛之武提起的这段往事是这样的:晋惠公想借助秦国的力量回国为君,便许诺秦穆公,事成之后,把焦、瑕两座城池献给秦穆公,作为出兵援助的报酬。当晋惠公在秦穆公的帮助下回国并当上国君后。就拒不承认当初的许诺了。现在烛之武对秦穆公本人提起这段往事,看上去是想通过让秦穆公想起不愉快的往事来离间秦晋关系,其实这其中还包含着一层类比说理:当年您被晋国国君的虚假许诺所骗,为他出了力却一无所获;如今您又和晋国国君联合起来围郑,您恐怕还会上当,在灭郑以后一无所获。烛之武不是用攻击和谩骂晋的方式来离间秦晋联盟──真这样做恐怕一点作用也不起,而是通过列举事实以及隐含在事实中类比的道理来说服秦穆公,正因为如此,才能使秦伯说,与郑人盟。

  3、一张一弛是本文情节设置的一大特点,请你结合情节详细说一说。(指名学生回答)

  点拨:《烛之武退秦师》虽然是一篇说理性的文章,但它写得波澜起伏,毫不呆板。当郑国处于危急之际,佚之狐推荐烛之武去说服秦君,没想到引起了烛之武的一番牢骚,使事情发生了波折。郑文公的引咎自责,也增添了情节的戏剧性。烛之武在游说秦君的时候,一开头就指出亡郑于秦无益;但接着又退一步说:若舍郑以为东道主,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君亦无所害。以此作为缓冲;紧接下去就紧逼一步说明亡郑对秦不仅无益,而且有害。当秦国单独退兵之后,子犯发怒要攻打秦军,秦、晋关系一下子转而紧张起来。最后晋文公讲了一番道理,晋军偃旗息鼓,一场风波,终于平息。这样一张一弛,曲折有致,更能紧扣读者的心弦,增强作品的感染力。

  4、请你评价烛之武说辞的艺术性。

  点拨:秦、晋围郑,完全与秦无关,秦国所以出兵,一是与晋国有同盟关系,二是秦穆公想借此捞一把,以扩张自己的势力。当他知道亡郑只能对晋有利,而对秦不仅毫无好处反而有害的时候,他就会一改过去的所为,反过来帮助郑国。烛之武看准了这一点,紧紧抓住了秦穆公的这一心理,晓之以利害,这就使秦君不能不听从他的说辞。烛之武斗争策略的巧妙还表现在,他奉命去游说秦君,完全是为了郑国的利益,而他在说辞里表现的是处处为秦国着想,处处替秦国说话,这就更使秦君易于入耳。一个面临亡国之危的小国使臣,面对大国的君主,却能够不亢不卑,从容辞令,既不刺激对方,又不失本国尊严,语言的分寸,掌握得恰到好处。全部说辞只有短短的125个字,却说了五层意思,说得委婉曲折,面面俱到,从亡郑于秦无益,说到秦、晋历史关系,说到晋国灭郑之后必然进犯秦国,步步深入,层层逼紧,句句打动对方,具有很强的说服力。

  其语言艺术达到了很高的水平。

  三、拓展延伸

  互动设计6:

  拓展:

  1、文言文阅读中造成语言障碍的是实词,而不是虚词。而实词又具有多义性。据此,判断词义可从以下两方面着手:

  分析义项:

  在分析义项的过程中,可以查阅一些工具书,如《辞海》《古汉语常用字字典》等,把一个词的全部义项排列出来,确定其本义和引申义及其内部联系,力求全面系统地把握词义。

  选择义项:

  词不离句。在选择义项的过程中,要根据具体的语言环境加以选用。实词的意义虽然是多样的,但每个实词在特定的语言环境中,其意义却是惟一的。

  2、正确把握文言文的文意,并正确进行分析评价,就要掌握评价文意的方法和技巧。这时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⑴ 了解文章的历史背景,这对准确地理解、分析和评价文章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⑵ 了解作者生平及概况,正确理解作者的写作意图,如作品的思想内容,才能做出正确的分析和评价。

  ⑶ 从内容到结构对文章进行整体把握,这是进行分析评价的基础。对记叙性的文章,要重点搞清人物、事件,前因与后果,记叙与议论;对议论的文章,要把握文章的观点,正确理解观点与材料的关系。

  ⑷ 坚持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具体地、历史地、实事求是地分析作品的思想意义。

  如此,我们才能正确把握文意,并准确进行分析评价。

  延伸:

  这篇文章选自《左传·僖公三十年》。主要是记公元前630年郑国利用秦、晋矛盾,说退秦国围郑之师,瓦解秦、晋联盟,保住了郑国的历史事实。

  《左传》的文学价值很高,作者善于突出事物的重要环节,善于用简洁的语句写出复杂纷繁的过程。《左传》对战争的描写尤为出色,它注意从政治上分析各方力量,写出战争的性质和起因,并由此在开始便预示出战事的胜负。在叙述交战过程时则详略有致,曲折生动,形象逼真。《左传》还善于用精炼的笔墨刻画出人物的细致动作和内心活动,使人物跃然纸上。《左传》中有许多外交辞令也很出色。这些对后代的文学,特别是对叙事、议论的文学影响甚大。

  本文中烛之武的话虽说是外交辞令,但说得透彻在理,实事求是,层层深入,简明得体,令人信服。与战国时代纵横家的危言耸听是不一样的。《左传》的作者能用少量文字把这些复杂曲折的意思记载得十分清楚,这种精炼的文笔很值得学习。

  四、课堂训练

  很多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孩子多用些时间在学习上,因而视网络为洪水猛兽。对父母说一段话,力求改变他们对上网的态度。

  第三课时

  一、激趣导入

  略。

  二、自主·合作·探究

  互动设计1:

  有关资料介绍:

  1、秦立晋君:(公元前651年)

  这一年,晋献公卒,晋国陷入内乱。晋国大夫里克杀了晋献公的庶子夷齐、卓子。并派人迎接公子重耳,重耳不就。后又派人迎接献公次子夷吾。夷吾采纳了大臣吕省、郤芮的意见,厚礼贿赂秦国,答应割让晋河东之地予秦。于是秦穆公拥立夷吾为君,即晋惠公。这就是课文中所言且君尝为晋君赐矣。君即秦穆公,晋君即晋惠公,赐则指秦立晋君之事。

  2、重耳过郑:(公元前637年)

  这一年,晋公予重耳在齐国居五年后,离开齐国。经曹、宋路过郑国。郑国大夫叔瞻劝郑文公要以礼待重耳,郑文公却以诸侯亡公子过此者众,安可尽礼!为由,不听叔瞻劝告,对重耳不礼。这就是课文中以其无礼于晋一事。

  3、郑楚结盟:(公元前632年)

  是年四月,晋楚争霸中原,战于城濮,楚军大败。晋文公尊周攘夷,成为春秋霸主之一。

  当时,郑国处四战之地,无险可据,又自无礼于重耳之后,故背晋助楚,因此,郑文公曾到楚国怂恿楚咸王出兵作战。楚败,郑文公内心恐惧,又派大夫子人九到晋国请罪求和。五月,晋侯、郑伯盟于衡雍(今河南原阳西)。晋文公受周天子册命与四方诸侯盟于践土(在衡雍之西),晋文公为盟主,郑参与践土之盟,但晋、郑间的隔阂并未消除。郑既怂恿楚国出兵攻晋,又盟于晋,这就是文中所言且贰于楚也之贰。

  《烛之武退秦师》这个故事发生在公元前630年。与城濮之战只相隔两年。因此秦、晋围郑实属城濮之战的余波。

  大军兵临城下,郑国危若累卵。受命于危难之际的烛之武,不费一兵一卒,不动一刀一枪,却使秦晋盟散约毁,两支人马自动撤离。那么,请问:

  互动设计2:

  课文哪些语句最能显示烛之武高超的游说艺术?你能否透过语言表述探讨其深刻底蕴?

  点拨:文章第2段对秦伯的说辞最具说服力。

  ⑴ 秦晋围郑,郑既知亡矣。若亡郑而有益于君,敢以烦执事?

  单刀直入,先言郑既知亡,使之解除戒意,既而设身处地,站在对方立场上,替对方的利害着想。一下子缩短了二者的距离,可谓出言不凡!

  ⑵ 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焉用亡郑以陪邻?

  再言亡郑无益。

  ⑶ 邻之厚,君之薄也。

  三言亡郑有害。

  ⑷ 若舍郑以为东道主,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君亦无所害。

  继言舍郑有益于秦。

  ⑸ 且君尝为晋君赐矣,许君焦、瑕,朝济而夕设版焉,君之所知也。

  纵观历史,历数晋国言而无信。

  ⑹ 夫晋,何厌之有?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若不阙秦,将焉取之?

  展望未来,预言晋将阙秦。

  ⑺ 阙秦以利晋,唯君图之。

  摆事实,讲道理,提请秦伯定夺。最终使秦伯说,与郑人盟,解了郑围。

  点拨:这种点评式赏析,可使学生认识烛之武高妙的劝说艺术:一是援古例今。有历史的回顾,有现实的分析;二是善于作比,本意是为保全郑国,言语上处处为秦国打算。从反面强调亡郑结果,只能使邻厚君薄;从正面陈说保全了郑国,对秦不仅无害,反而利秦,便于取晋。三是语言得体。本是求人,却不卑不亢,高屋建瓴,语重心长,迫使对方就范。可谓有理有利有节有体,从而出色完成了游说使命。

  互动设计3:课文选取哪些内容完成了烛之武人物形象的塑造?

  点拨:文章虽短,在人物塑造上却颇具匠心。文章第1段写国难当头,烛之武不顾年迈体衰,愿受君命,出使秦营,危难之际,突出一个义字。夜缒而出,寥寥四字,用语简洁,内涵丰富,有场景,有动作,便将垂垂老矣的烛之武形象跃然纸上,真真切切突出一个勇字。至于面见秦君,一番慷慨陈辞,言简意赅,实实在在体现一个智字。──大义大勇大智。《左传》善于通过人物语言,揭示人物性格,由此可见一斑。

  互动设计4:

  难词点拨:

  ⑴ 辨析下面两组句中加粗词的意思。

  板书:

  1、A、既东封郑( )

  B、又欲肆其西封( )

  2、A、越国以鄙远( )

  B、蜀之鄙有二僧( )

  点拨:此题着重考查实词理解。第1组封,会意字,从土从寸,表示帝王向诸侯分封土地。本义封赐。如苏洵《六国论》:以赂秦之地封天下之谋臣。还可引申作名词,指疆土,疆界。如《孟子》:域民不以封疆之界。B句用做名词,即当疆界解。A句封作意动词,以为疆界的意思。第2组鄙,形声字,从邑,表示它是地域区划的名称,啚声。按周制,都城的近郊叫乡,远处叫遂。鄙是遂所属的一级居民单位,也泛指边远地区或农村。如彭端淑《为学》:蜀之鄙有二僧。B句鄙作名词讲,A句鄙属词类活用,是名词的意动用法,意思为把偏远的地方当做边邑。

  ⑵ 指出下列各句中之的用法。

  板书:

  1、许之( )

  2、是寡人之过也( )

  3、臣之壮也,犹不如人( )

  4、何厌之有( )

  5、辍耕之垄上( )

  点拨:此题着重考查虚词之的用法。

  答案依次为:

  1、代词,他(指郑文公);

  2、助词,的;

  3、助词,用在主语和谓语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化句子为主谓短语,作句子的某个成分。此句之所在短语,作全句主语;

  4、助词,作用是将宾语提前,即有何厌;

  5、动词,往,到。

  互动设计5:

  读《烛之武退秦师》,往往聚焦于烛之武的表演,对佚之狐其人,我们很少关注。因为在文中,他只有一句话,比起烛之武来,似乎太不显眼其实只要深入研究一下,就会发现对之狐实在不能小看。

  点拨:且不说国难当头主动献策的主人翁精神,先重点分析一下他的那句话。

  国危矣,若使烛之武见秦君,师必退。

  短短的一句话,包含着三个十分重要的选择,从这三个选,可以看出他超常的智慧和远见卓识。

  秦、晋兵临城下,国危矣,足他对形势的清醒判断。面对秦、晋虎狼之师,郑要以武力抗衡,无异以卵击石;闭城不出,只是坐以待毙;惟一正确的选择是外交斡旋。佚之狐建议派烛之武去见秦君,是一种积极的外交努。师必退,他对这种外交努力的结果十分乐观。按一般人看来,当时的情形郑必灭无疑。佚之狐所以有以上的选择和判断,源自于他对秦、晋围郑目的,秦、晋之间的矛盾、利害冲突,以及秦、晋二君的为人的深刻而独到的分析。

  其二,对出使者的选择。危难之中,国家存亡系于出使一身,而烛之武当时不受重用,且才美不外见。这一点,从他臣之壮也,犹不如人;今老矣,无能为也已的抱怨中可看出。选择一个不受用且没有多少才干显现的人担此重任,足见佚之狐的胆识和眼光。从后来烛之武的所作所为及其效果来看,佚之狐的选择是多么英明。

  特别闪耀智慧光辉的是对游说对象的选择──秦伯而非晋侯。这一选择,至少显现出佚之狐三方面过人的分析和判断。第一,此次围郑的直接理由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都是郑与晋的瓜葛,与秦国直接冲突不大。当然秦国也想称霸,但要跨过晋国去攻占郑国(越国以鄙远),也不是十分合算的略考虑,所以攻占郑国,真正受益的是晋而非秦。由此可知,挑起事端的主导者是晋而非秦。第二,秦、晋联盟并非铁板一块。如上所述,战争的最大受益者是晋而非秦,这就从根本上动摇了秦伯联盟的决心;加上秦晋昔日交往的教训,朝济而夕设版焉,更足以让秦伯引兵而还。话说回来,即便秦伯撤兵,如果晋侯目光短浅,一意孤行,以晋国的实力,灭掉郑国也不不可能的。从这个层面来思考,烛之武游说的成功与否,还不在于秦伯是否撤兵,而在于秦伯撤兵以后,晋侯是否亦去之。事实上,秦伯乃还,晋侯亦去之,一切都在佚之狐的`度量之内。文章最后一段晋侯所言不仁不知不武,正面反映了晋侯为政治家的深谋远虑,侧面也反映了佚之狐的高瞻远瞩。其实换一个角度,文章的绝大部分内容都可以读出佚之狐的卓尔不凡。

  互动设计6:对佚之狐的认识,为我们教学本文提供了一条新的思路:

  设问:佚之狐的话包含哪三方面的选择?文中哪些内容说明他的选择英明正确?

  再设问:

  ⑴ 烛之武的推辞能反证佚之狐的英明吗?为什么?

  ⑵ 从地缘和历史看,秦晋关系如何?

  ⑶ 最后一段晋侯的话,与烛之武有无关系?为什么?

  总结:国与国的斗争,大都集中表现为国力与人才的较量从郑国转危为安的史实更能看出人才对国家的重要性。

  【参考资料】

  佚之狐乃一只狐──读《烛之武退秦师》有感

  曾庆培

  不可否认,佚之狐是一个慧眼识英雄的伯乐。是他发现并举荐了烛之武这匹千里马给郑伯,从而挽救了郑国覆亡的命运。

  不可否认,佚之狐是一个胸藏韬略,临危不惧,遇事冷静,能谋善断,高瞻远瞩的杰出之士;他对天下形势洞若观火.国危矣,若使烛之武见秦军,师必退。寥寥数语,足见其不同凡响。

  正是因为这样,我才对此人产生怀疑。

  秦晋大军压境,乌云笼罩着郑国的每一寸土地。上至王公大臣,文武百官;下至贩夫走卒,倡优乞丐,每一位有责任感的国民心头,肯定犹如压上了一块巨石,恨不能马上飞往前线。

  食君之禄,忠君之事;为国纾难,理所当然。毋庸置疑,身为朝廷重臣的佚之狐应该是苦苦地思谋过退敌之策,否则,不会有师必退的论断。战争的风云因他的十四字方略和烛之武的英雄虎胆及超人智慧而消弭于无形,干戈化为玉帛。作为毫无疑义的功臣──烛之武,一开始就得到了人们的认同。紧接着,有一种声音大了起来,那就是对佚之狐的赞美!甚至有人对他大抱不平!我总觉得有些不对味。在这场保家卫国的战事中,佚之狐究竟扮演着怎样的一个角色?他固然不能同那些国难当头胸无一计甚至叛国投敌的庸碌鄙俗之辈同日而语,甚至比那些人高明、高尚千倍万倍!然而,他俨然一个超人,这场波诡云谲的战事,仿佛一场戏,而佚之狐似乎就是导演,虽然他是神龙见首不见尾,但事态的发展和结果又分明都在他的预料之中。请注意,我不是在赞扬他。

  谁都明白,一开始,烛之武是不愿上阵的,这一点也应该在佚之狐的意料之中(佚之狐自己为此事就已经推托过,在次之前,大臣叔蹇正是推荐佚之狐给郑伯),还有谁比他更了解烛之武呢?倘若烛之武始终不愿上阵,确也无可厚非,只要品味一下他的那段身世之叹,我们便会觉得以位卑未敢忘忧国之类的道理来要求他甚至谴责他,都是十分可笑的,关键时刻肉食者干什么去了?最让人不解的莫过于佚之狐,他的能力应该不在烛之武之下(这从叔蹇一开始就力荐他以及他的十四字方略之英明都可以看出),几十年来,烛之武一直担任着郑国的圉马(相当于弼马温)这样一个卑贱到极点的职务,烛之武能办到的佚之狐岂会办不到?可是他为什么要力荐烛之武而不自告奋勇去见秦君?仔细想来,原因无怪乎三条:一是担心自己一走,国君身边再无能人辅佐;二是担心此去枉费心机无功而返贻笑天下;三是担心此去吉凶难料而且难保不会出现闪失从而走上不归之路。

  正是因为这样,我才对此人产生怀疑。

  秦晋大军压境,乌云笼罩着郑国的每一寸土地。上至王公大臣,文武百官;下至贩夫走卒,倡优乞丐,每一位有责任感的国民心头,肯定犹如压上了一块巨石,恨不能马上飞往前线。

  食君之禄,忠君之事;为国纾难,理所当然。毋庸置疑,身为朝廷重臣的佚之狐应该是苦苦地思谋过退敌之策,否则,不会有师必退的论断。战争的风云因他的十四字方略和烛之武的英雄虎胆及超人智慧而消弭于无形,干戈化为玉帛。作为毫无疑义的功臣──烛之武,一开始就得到了人们的认同。紧接着,有一种声音大了起来,那就是对佚之狐的赞美!甚至有人对他大抱不平!我总觉得有些不对味。在这场保家卫国的战事中,佚之狐究竟扮演着怎样的一个角色?他固然不能同那些国难当头胸无一计甚至叛国投敌的庸碌鄙俗之辈同日而语,甚至比那些人高明、高尚千倍万倍!然而,他俨然一个超人,这场波诡云谲的战事,仿佛一场戏,而佚之狐似乎就是导演,虽然他是神龙见首不见尾,但事态的发展和结果又分明都在他的预料之中。请注意,我不是在赞扬他。

  谁都明白,一开始,烛之武是不愿上阵的,这一点也应该在佚之狐的意料之中(佚之狐自己为此事就已经推托过,在次之前,大臣叔蹇正是推荐佚之狐给郑伯),还有谁比他更了解烛之武呢?倘若烛之武始终不愿上阵,确也无可厚非,只要品味一下他的那段身世之叹,我们便会觉得以位卑未敢忘忧国之类的道理来要求他甚至谴责他,都是十分可笑的,关键时刻肉食者干什么去了?最让人不解的莫过于佚之狐,他的能力应该不在烛之武之下(这从叔蹇一开始就力荐他以及他的十四字方略之英明都可以看出),几十年来,烛之武一直担任着郑国的圉马(相当于弼马温)这样一个卑贱到极点的职务,烛之武能办到的佚之狐岂会办不到?可是他为什么要力荐烛之武而不自告奋勇去见秦君?仔细想来,原因无怪乎三条:一是担心自己一走,国君身边再无能人辅佐;二是担心此去枉费心机无功而返贻笑天下;三是担心此去吉凶难料而且难保不会出现闪失从而走上不归之路。

  正是因为这样,我才对此人产生怀疑。

  秦晋大军压境,乌云笼罩着郑国的每一寸土地。上至王公大臣,文武百官;下至贩夫走卒,倡优乞丐,每一位有责任感的国民心头,肯定犹如压上了一块巨石,恨不能马上飞往前线。

  食君之禄,忠君之事;为国纾难,理所当然。毋庸置疑,身为朝廷重臣的佚之狐应该是苦苦地思谋过退敌之策,否则,不会有师必退的论断。战争的风云因他的十四字方略和烛之武的英雄虎胆及超人智慧而消弭于无形,干戈化为玉帛。作为毫无疑义的功臣──烛之武,一开始就得到了人们的认同。紧接着,有一种声音大了起来,那就是对佚之狐的赞美!甚至有人对他大抱不平!我总觉得有些不对味。在这场保家卫国的战事中,佚之狐究竟扮演着怎样的一个角色?他固然不能同那些国难当头胸无一计甚至叛国投敌的庸碌鄙俗之辈同日而语,甚至比那些人高明、高尚千倍万倍!然而,他俨然一个超人,这场波诡云谲的战事,仿佛一场戏,而佚之狐似乎就是导演,虽然他是神龙见首不见尾,但事态的发展和结果又分明都在他的预料之中。请注意,我不是在赞扬他。

  谁都明白,一开始,烛之武是不愿上阵的,这一点也应该在佚之狐的意料之中(佚之狐自己为此事就已经推托过,在次之前,大臣叔蹇正是推荐佚之狐给郑伯),还有谁比他更了解烛之武呢?倘若烛之武始终不愿上阵,确也无可厚非,只要品味一下他的那段身世之叹,我们便会觉得以位卑未敢忘忧国之类的道理来要求他甚至谴责他,都是十分可笑的,关键时刻肉食者干什么去了?最让人不解的莫过于佚之狐,他的能力应该不在烛之武之下(这从叔蹇一开始就力荐他以及他的十四字方略之英明都可以看出),几十年来,烛之武一直担任着郑国的圉马(相当于弼马温)这样一个卑贱到极点的职务,烛之武能办到的佚之狐岂会办不到?可是他为什么要力荐烛之武而不自告奋勇去见秦君?仔细想来,原因无怪乎三条:一是担心自己一走,国君身边再无能人辅佐;二是担心此去枉费心机无功而返贻笑天下;三是担心此去吉凶难料而且难保不会出现闪失从而走上不归之路。

  如果是后面两条,那么此人存在着严重的人格缺失就是毫无疑问的事,因此,我宁愿相信是第一条。可是,郑伯似乎不是一个亲小人,远贤臣的昏聩之君,从他同烛之武的谈话中不难看出他那种虚怀若谷,从谏如流,礼贤下士,诚恳待人。以这样一位贤明的国君为中心的偌大朝廷上不可能只有佚之狐一个能人吧?倘若郑伯的周围真的只有佚之狐一个能人再无别的可用之材,那么问题难道不是出在佚之狐辈身上?他们尽到了举贤荐能的职责吗?显然没有。那么他们是不是因为疾贤妒能一直在压制人才?从文中不难看出佚之狐就是郑伯最信任的人之一!如果一个国家的重臣眼睁睁看着一个杰出的人才在野外一天天衰老、萎缩而不向君主力荐,你能说他是一位良臣吗?

  烛之武是不是一个人才?他的那番牢骚包含了多少辛酸啊!臣之壮也,犹不如人,今老矣,无能为也.是的,风华正茂,渴望一展才华建功立业的时候,没有人想到他,就在秦晋大军压境之前,还有最后机会可以享受暮年生活的时候,又何尝有人想到过他!而当郑国黑云压城将要天塌地陷的时候,有人想到了他,想到了他的人是了解他犹如了解自己的佚之狐,想到他是因为需要他深入虎穴以使自己能够脱身!作为一国之君的郑伯,确实也该检讨自己的遗贤野外,我们应该谴责他过于信任身边的大臣,以致耳塞目盲;但,对他,我们也无法再苛求:他怎能冲出老谋深算圆滑世故如佚之狐辈的封锁?

  这不能不让我想起大型搞笑电视剧《铁齿铜牙纪晓岚》,剧中的昏君乾隆,一有棘手之事,和王申便连忙举荐自己的对头纪晓岚,然后还要得意地冲纪晓岚幸灾乐祸的一笑,分明是在说:怎么样,这回死定了吧?弄得学富五车才高八斗聪明绝顶的纪晓岚是进亦忧,退亦忧。

  这一招俗称为踢皮球,说重一点叫借刀杀人。

  由此看来,佚之狐堪称一位踢皮球大师了,在为人上,说他是一只老狐狸想来也不过分吧?

  《曲礼篇》中无母狗

  郑板桥五十岁时初到山东范县任知县。有一天,他微服下乡查学。当他路过一个集镇的私塾时,听到里面一位先生正在教学生读《礼记》中的《曲礼》一篇。只听这个先生念道:临财母苟得,临难母苟生。郑板桥越听越糊涂,转念一想,不禁哈哈大笑起来。原来那先生将其中两个毋字都念作母字。

  再见那先生,本来正摇头晃脑地念得起劲,冷不防被这个不速之客哈哈大笑打断了,心里很生气,大声责问道:你这过路人,我教的书有什么好笑的?

  郑板桥笑得眼含泪花说:你教错了,那字不念母,而应该念作毋(wù)!

  不想那先生被当众指出错误,弄得人前出丑,不觉满面通红,强辩道:不错的,不错的,书上明明写的是母!随后恼羞成怒地说:你,你,你是何人?敢来教训于我?真是岂有此理!

  郑板桥见他如此执拗,不禁脸一沉,严肃地说:你为人师表,知错不改,误人子弟,从今天起,你就不用教书了。说着从衣襟里取出一方印信。那私塾先生仔细一瞧,原来是本县新任知县郑板桥,不由得面红耳赤,慌忙打躬作揖道:请大人息怒,小可有眼不识泰山,实在该死,请县太爷宽恕,让我在这里教书糊口吧!

  郑板桥想了一想,说:那也不难,不过我出一阁联,你倘能对上,我方饶你。接着,随口念道:《曲礼篇》中无母狗。私塾先生绞尽脑汁苦苦思索,想了半天也想不出恰当的对句来,只好卷起铺盖,垂头丧气地走了。

  那私塾先生回到家里,一想起此事便觉得丢人现眼,无脸见人,于是闭门不出,发愤苦读,决心学有所成。当他熟读了《春秋》三传(《左氏传》、《谷梁传》、《公羊传》),考中了秀才之后,终于对上了下联:《谷梁传》外有公羊。

  后来私塾先生专程去拜谒郑板桥,执弟子之礼后,表示由衷地感谢。郑板桥听了他对的下联之后,知其学业大有长进,很是高兴,便大大地勉励了他一番,从此以后两人还成了知心朋友。

【课文《烛之武退秦师》的教学设计】相关文章:

课文《烛之武退秦师》教学设计01-16

课文烛之武退秦师教学设计范文01-17

课文《烛之武退秦师》的优秀教学设计07-14

课文《烛之武退秦师》优秀教学设计01-16

课文《烛之武退秦师》教学设计范文01-16

课文《烛之武退秦师》教学设计模板07-16

烛之武退秦师教学设计01-28

《烛之武退秦师》 教学设计05-01

《烛之武 退秦师》教学设计04-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