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文《游褒禅山记》教学设计

时间:2022-07-15 16:18:05 教学设计 我要投稿

课文《游褒禅山记》教学设计(通用10篇)

  作为一位无私奉献的人民教师,往往需要进行教学设计编写工作,教学设计是教育技术的组成部分,它的功能在于运用系统方法设计教学过程,使之成为一种具有操作性的程序。写教学设计需要注意哪些格式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课文《游褒禅山记》教学设计,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课文《游褒禅山记》教学设计(通用10篇)

  课文《游褒禅山记》教学设计 篇1

  一、 三维目标

  1、 继续积累文言语汇,特别掌握词类活用的现象。

  2、 学习即事明理,叙议结合,前后紧密相扣的写作方法。

  3、 学习从游山这样的小事中悟出人生哲理,表现积极的人生态度。

  二、整体思路

  教师应当将示范背诵作为一种直观的教学手段加以运用,必要时应逐句地带领学生诵读,领会作者的写作意图:治学、处事都必须具有百折不挠的意志和深思慎取才能获得成功的道理。

  三、教学流程

  (一)导入新课:

  教师提问:在初中我们学过哪些用文言文写作的游记?

  《西湖游记》、《始得西山宴游记》、《醉翁亭记》、《满井游记》……

  这类文章有何特点?

  明确:叙事写景,抒情感怀 。一般以叙为主,感为辅。今天我们来学习一篇游记《游褒禅山记》,看它在写法上有何区别?(板书课题:《游褒禅山记》)

  (二)整体感知

  1、教师范读课文,读准字音,读断句读。

  2、学生自渎课文,尽量熟练,并借助注解,利用工具书,扫清语言障碍。

  提示:

  (1)学生的自己不能解决的疑问可作好记载,教师巡回解答。

  (2)指导学生像上一课一样作好文言语言的积累。板书随机。

  3、掌握大意(多媒体板书)

  讨论、明确:本文先写未尽兴的游山经历(1、2段), 然后由此引发议论(3、4段),第五段是游记的结尾。

  (三)品读课文

  1、 研读第一段。

  学生齐读第一段,然后教师范背第一段,学生如果还有读不准的字音要记好笔记。同时思考:介绍褒禅山的语句有哪些?为什么要特别提到仆碑和仆碑上的文字?

  明确:第一问比较简单,只是提示学生背诵的层次。第二问要提示学生寻找文中相照应的地方。

  原因:为后文的议论埋下伏笔。

  引领学生按层次背诵此段。

  2、 研读第二段。

  先点名诵读第而2段(有基础的学生),然后齐读,再后教师领背。思考:此段中介绍了前后两洞,你认为着重介绍的哪一部分?为什么?

  讨论,明确:较详细地写了后洞的特点以及游后洞的所见所感。因为本段着重写游洞而不着重写景,况且只写了半途退出的经过。由此可看出,文章不重在记游,而只是借以表达自己的观点,记游只是为后文的议论作准备的。那么,游洞后,作者有什么感受呢?

  后悔,因为余之力尚足以入,火足以明也,却随之出,不得极夫游之乐也,实意在说明自己意志不坚定。

  学生小声再诵读课文,争取当堂背诵。

  3、研读第三、四段。

  (1)齐读第三段,强调而无物以相之中的相读作xiàng ,思考:本段主要写了什么?

  明确:主要写游山的心得。具体内容分五层意思:①用一叹字紧承上文,领起全段。②以古人作为立论的标准,从求思的深度和广度两方面,分析了古人往往有得的原因。③拿世人的避难就易,同古人的求思精神对比。④阐述宏伟目标,险远的道路和志、力、物三者的内在联系。⑤强调只要尽了自己的主观努力,即使不能达到目的,也可以无讥、无梅。

  心得是什么?在文中寻找关键语句回答。

  明确:这一段承接第二段游山未尽兴的事件引发的议论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而人之所罕至焉,故非有志者不能至也。

  有志就能成功吗?在文段中继续寻找答案。(略)

  归纳起来,作者揭示了成功的条件就是 志、力、物,强调了力与物这两个客观条件的作用,又强调了志这个主观因素的关键作用,强调只要尽己之志,虽然不能达到目的,亦可无悔、无讥,作者在这儿所论述的既是游山之所得,又是治学处事之理,也是成就一切事业之道。从这里大家受到了什么启发?能不能结合自己的生活学习谈一下。

  (2)教师背诵第四段,由于句子较长,强调句读,便于理解。

  学生自由朗读,思考:

  古书之不存跟上文哪句话相照应?(其文漫灭。)后世之谬其传又是跟哪句话相照应?(今言华如华实之华者,盖音谬也。)作者认为现实中像这样的情况多吗?(何可胜道也哉)

  由此讨论:你认为现实生活中像这样的情况多吗?请举例证明。

  学生畅所欲言,估计说的更多的使广告招牌、报章杂志上出现的。(略)

  提问:这一段主要写了什么?

  明确:作者从仆碑发生联想,指出对待传闻应该采取深思慎取的态度。

  3、 4两段都是由生活中具体的小事阐明了悟出人生哲理,表现出对生活的积极态度。

  4、教师背、学生读最后一段,尽量慢一些,强调父字读作 f学习游记写法的结尾,再如《醉翁亭记》的结尾也是这样。

  5、学生再读课文,同方交换检查背诵,并检查默写。

  6、学生根据课文内容,自己编写结构提纲。

  四、相关资料

  作者介绍:

  王安石(1021-1086),北宋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字介甫,晚号半山。抚州临川(现江西省临川县)人。仁宗庆历进士。嘉祐三年(公元1085年)上万言书,提出变法主张,要求改变积贫积弱的局面,推行富国强兵政策,抑制大官僚地主的兼,强化统治力量,以防大规模的农民起义,巩固地主阶级的统治。神宗熙宁二年(公元1069年)任参知政事。次年任宰相,依靠神宗,实行变法。因保守派反对,新法迭遭阻碍。熙宁七年辞退,次年再相;九年再辞,退居江宁(今江苏南京),封荆国公,世称王荆公。卒谥文。他强调权时之变反对因循保守,是中国十一世纪的改革家。其诗文颇有揭露时弊、反映社会矛盾之作,体现了他的政治主张和抱负。散文雄健峭拔,被推为唐宋八大家之一。诗歌遒劲清新。词虽不多但风格高峻。他的作品今存《王临川集》、《临川集拾遗》等。

  时代背景资料:

  公元10511054年,王安石任舒州(现在安徽省潜山县)通判,1054年(宋仁宗至和元年)4月,辞职回家探亲,在归途中游览了山峦起伏,有泉有洞,风景秀美的褒禅山,同年7月以追记形式写下此文。

  板书:

  《游褒禅山记》

  积累文言基础知识,强调词类活用。(学生完成)

  1、 2段(记叙)游山的经过。

  3、4段(议论)游山的心得:

  成功的条件 志、力、物,关键是志

  一、 体现语文学科的工具性。

  二、 解读大纲:诵读浅易文言文,背诵一定的名篇,学习用现代观念审视古代作品。

  三、 (一)导语温故而知新。

  (二)重视语言的积淀。

  (三)以朗读促理解,在理解中求背诵。

  课文《游褒禅山记》教学设计 篇2

  【教学目标】

  1、学习即事明理,叙议结合,前后紧密相扣的写作方法。

  2、认识本文所阐发的治学、处事都必须具有百折不挠的意志和“深思慎取”才能获得成功的道理,明白这两者在当今改革开放时代的借鉴意义。

  3、掌握“各”、“极”、“观”、“求”、“其”等文言词的多种含义;辨析一些词性活用的情况;学习判断句的两种形式。

  【教学重点】

  从游山这样的小事中悟出人生哲理,表现积极的人生态度。

  【教学难点】

  其、之、以的用法。

  【教学设想】

  1、“即事明理”的写法学生比较陌生,这既是本文的难点,也是重点,指导学生列表理清记叙和议论的呼应关系,力求讲得透辟一点。

  2、让学生利用课文注释,使用工具书自己串讲翻译,必要时教师进行点拨、解难,培养自学能力。

  3、凡是要学生辨析、积累的实词和虚词,除弄清它在本文的含义和作用外,还要引导学生联系读过的文言思考一下曾经出现过的意义和用法,使之反复巩固,温故知新。

  【教学流程】

  第一课时

  教学要点

  作者和课文简介,串讲第1、2两段。

  教学步骤

  一、导入新课

  1、在初中我们学过哪些用文言文写作的游记?

  《小石潭记》、《登泰山记》、《醉翁亭记》等。

  2、这些游记共同的侧重点是什么?

  抓住景物特点,精描细绘,表现山水之美。我们今天学习王安石的《游褒禅山记》(板书课题)。这篇游记与我们过去学过的那些游记不同,它不重在表现山水之美,而是在记游的基础上用酣畅的笔墨进行大量议论,记游实际上只是个引子,说理才是全文的中心。

  二、简介作者及课文

  1、王安石,字介甫,号半山,宋朝临川(今江西省临川)人

  2、后被封为“荆国公”,人称“王荆公”。

  3、“唐宋八大家”之一

  4、作品:《临川集》《临川集拾遗》等

  5、本文是王安石34岁时的作品。四年后(1058年)他给宋仁宗上万言书,主改革政治;十六年后(1070年)拜相,不顾保守派的反对,积极推行新法。他是个具有坚强毅力的改革家,尽管受到种种阻碍,也毫不动摇退缩。他的这种坚定的意志和百折不挠的精神,在课文中也有反映。

  三、讲解文章的主旨

  1、学生齐读全文。在齐读前先检查三个长句中停顿的划分并正音:

  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

  而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

  此所以/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

  无物以相之(xiàng)长乐王回深父(fǔ)何可胜道也哉(shēng)

  2、教师指出:古人在游记中写感受常用一句话来概括全文的主旨,例如《醉翁亭记》末段“太守之乐其乐”“醉能同其乐”二语便是该文的主旨。试参照此例说说本文的主旨可用哪一句话来概括。

  讨论后应明确,“尽吾志而不能至者,可以无悔矣”一句是全文主旨的概括。

  3、师生讨论。

  问:作者说“不能至”是指什么说的?

  明确:不能至洞的深处,不能见“非常之观”。

  问:这本来是件“有悔”的事,为什么作者又说“可以无悔”呢?

  明确:因为已经“尽吾志”了。

  问:“尽吾志”是什么意思?

  明确:为实现自己的愿望作最大的努力。

  小结:“尽吾志”是这句话的关键。

  问:“尽吾志”这句话跟前段记游中哪句话是前后照应的?

  明确:“而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

  问:“极夫游之乐”是指什么说的?

  明确:至洞之深处。

  问:为什么到了洞之深处才能“极夫游之乐”呢?

  明确:从“入之愈深,其进愈难,而其见愈奇”可以看出,再看下文“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也表现了这样的意思。

  问:你们能不能从毛主席诗词中找出一句话来概括作者的这个意思呢?

  明确:“无限风光在险峰”。

  问:再说作者的“悔”──这“悔”的真正原因是什么?

  明确:“随之”。

  小结:“随之”,就是放弃自己的意愿,不作最大努力而屈从别人,这正是本句的要害。(关于本文的写作背景,“预习提示”已经说过,这里稍作补充如下:本文是王安石34岁时的作品。四年后(1058年)他给宋仁宗上万言书,主张改革政治;十六年后(1076年)拜相,不顾保守派的反对,积极推行新法。传有“天变不足畏,祖宗不足法,人言不足恤”的观点,这跟本文“尽吾志也而不能至,可以无悔矣”的观点是一致的。)

  四、课堂小结

  本文记游程从什么地方开始?到什么地方结束?

  明确:从“慧空禅院”开始,到出后洞时结束。

  (可见第1、2段是记游部分。)

  问:作者发了哪些议论?

  明确:“尽吾志而不能至,可以无悔矣”“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

  问:前一点是由什么事情生发出来的?

  明确:游后洞而未能“极夫游之乐”。

  问:后一点呢?

  明确:“有碑仆道,其文漫灭”。

  (可见第3、4段是议论部分,分别照应第1、2段。)

  五、诵读第1段

  1、教师先范读一遍,然后领诵一遍。

  〔说明:教师范读不要求连贯,可以随时穿插一些小问题)

  ⑴ “褒禅山亦谓之华山”──哪一个是本名?(华山。)哪一个是别名?(褒禅山。)从什么地方看出来的?(“以故其后名之曰褒禅”──此前不叫褒禅山;“有碑仆道……曰‘花山’”──可见“花山”是古名,“花”后来讹音为“华”。)

  ⑵ “唐浮图慧褒……名之曰‘褒禅’”──这句说别名来由。下句“今所谓……庐冢也”作补充,证明此说正确。

  ⑶ “距其院东五里……名之也”──“华山洞”,这里是指前洞还是指后洞?(后洞,下文可证。)这句介绍华山洞名由来。

  2、学生练习朗读。

  六、课堂练习

  1、一词多义:

  ⑴ “卒”:

  ① 死,“卒葬之”。

  ② 终于。

  ③ 士兵,“疲敝之卒”。

  ⑵ “文”:

  ① 碑文,整篇文章,“其文漫灭。”。

  ② 文字,“独其为文”。

  ⑶ “道”:

  ① 道路,“有碑仆道”。

  ② 说、讲,“何可胜道也哉”。

  ③ 道理,“传道受业”(《师说》)。

  ④ 正确的方法,“策之不以其道”(《马说》)。

  2、词性活用:

  ⑴ “舍”:筑舍定居,名词活用为动词。“始舍于其址”。

  ⑵ “名”:

  ① 命名,称呼,名词活用为动词。“名之曰褒禅”。

  ② 说清楚,说明白,名词活用为动词。“而莫能名者”。

  ⑶ “穷”:穷尽,走到头,形容词活用为动词。“好游者亦不能穷也”。

  答疑:

  ⑴ 为什么说“华(huá)山”是“音谬”?

  答:古文无“花”字,小篆中作像花之形;“花”是后起字,有此字后,“花”“华”分开。

  ⑵ “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在现代语中应是两句话:因为它在华山南边,(所以)这样称呼它。“名之”是下半句,表示结果。

  4、学生齐背与个别检查。

  八、课后作业

  1、背诵第3段。

  2、完成练习第二题,将“其”的用法整理成表格。

  3、将文中出现的有“其”字的句子全部找出来,并归类整理。

  板书设计

  第一部分(第1、2段)记游山所见的景物和经过

  第1段:介绍褒禅山概况

  第2段:记游华山洞经过

  第二、三课时

  〖教学要点

  1、指导整理“其”字的几种用法。

  2、讲读课文第2、3、4、5段。

  〖教学步骤

  一、检查作业

  “其”字在文中有二十处之多大致可分为五种类型:

  1、指示代词,相当于“那”“那个”“那些”。

  2、人称代词,相当于“它”(他)。

  3、人称代词,表领属关系,作“它(他)的”讲。

  4、人称代词,活用为第一人称,相当于“我”、“我们”、“自己”。

  5、助词,表示反问语气,可译为“难道”。如“其孰能讥之乎”。

  二、讲读第2段

  1、引导学生讨论问题:

  ⑴ 概括这段的段意,指出主要使用了什么表达方式。

  提示:记叙游山的见闻和经过。主要使用了记叙的表达方式。

  ⑵ 游记一般要写出景物的方位,使之在读者的印象中产生空间概念,形成立体感。试以华山洞作为参照物,说出禅院、仆碑、前洞、后洞的方位。

  提示:禅院在距华山洞五里的西面,因为华山洞“距其院东五里”;仆碑在华山洞西面百余步的地方,因为仆碑是作者从禅院东去华山洞的路上看见的;前洞就是华山洞,前洞的“前’是相对于后洞的“后”而言的;后洞在华山洞北面五六里的地方,因为华山洞在“华山之阳”,“由山以上”则是北面了。

  ⑶ 第2段略写什么?详写什么?运用了哪些对比?有哪些作用?

  提示:略写前洞(19字),较详细地写了后洞特点及游后洞的所见所感。多处设比:

  ① 前洞的平旷与后洞的幽深对比;

  ② 前洞“记游者甚众”与后洞“来而记之者已少”、“其至又加少”对比;

  ③ “余所至”之浅与“好游者”所至相比;

  ④ 进洞时“其见愈奇”的欣喜与出洞后因“不得极夫游之乐”的懊悔相比。

  作用是为第二部分的议论作铺垫。

  2、全班朗读课文两遍。

  三、讲读课文第3段

  1、指名朗读、口译第3段,重点掌握如下词、句:

  一词多义:

  ⑴ “观”:

  ① 观察、看。“古人之观于天地……”

  ② 景象。“非常之观”。

  ③ 建筑物的一种,读 guàn,“大王见臣列观”。(《廉颇简相如列传》)

  ⑵ “得”:

  ① 能够。“不得极夫游之乐”。

  ② 心得、收获。“往往有得”。

  ⑶ “夷”:

  ① 平坦。“夷以近”。

  ② 铲平、削平。“今操蔓夷大难”(《赤壁之战》)。

  ③ 我国古代对少数民族及外国的一种蔑称。“南抚夷越”。(《隆中对》)

  ⑷ “相”:

  ① 帮助、辅佐,读 xiàng。“无物以相之”。

  ② 宰相、丞相,读 xiàng。“操虽托名汉相”(《赤壁之战》)

  古今异义:

  “非常”:“不寻常”、“非同一般”,是两个词。“非常之观”。不同于现代汉语表程度的副词。

  虚词:

  “以”:

  作介词用:

  ① 因、由于。“以故其后名之曰‘褒禅’”。

  ② 用来、拿。“无物以相之”。

  作连词用,相当于“而”:

  ① 表并列。“险以远”。

  ② 表承接。“由山以上”。

  句子:

  ⑴ “故非有志者不能至也”。双重否定句,强调“志”的重要。

  ⑴ “然力足以至(而不至)焉,于人为可讥……”。中间省略了“而不至”之类的话,翻译时要补出,否则意思不连贯。

  2、引导学生讨论以下问题:

  ⑴ 本段着重写什么?

  提示:写游褒禅山的心得体会,抒发自己的感想,即第一句中所说的“有叹”。

  ⑵ 这一段可分几层意思?你对作者在文中所说的道理如何评价?

  提示:

  五层意思:

  ① 用一“叹”字紧承上文,领起全段。

  ② 以古人作为立论的标准,从“求思”的深度和广度两方面,分析了古人“往往有得”的原因。

  ③ 拿世人的避难就易,同古人的“求思”精神对比。

  ④ 阐述宏伟目标,险远的道路和“志”、“力”、“物”三者的内在联系。

  ⑤ 强调只要尽了自己的主观努力,即使不能达到目的,也可以“无讥”、“无梅”。

  作者揭示了“志”、“力”、“物”三者之间的辨证关系,首先要有志,虽然有矢志不渝的决心,但力量不足也不行,尽管志向坚定,力量充足,然而到了幽暗昏惑之境地,如果没有外物相助,也不能至。既强调了“力”与“物”这两个客观条件的作用,反映了作者朴素的唯物主义观点,又强调了“志”这个主观因素的关键作用,强调只要尽己之志,虽然不能达到目的,亦可“无悔”、“无讥”,体现了作者朴素的辩证观点。作者在这儿所论述的既是游山之所得,又是治学处事之理,也是成就一切事业之道。这对于我们治学、处事、创业都有很大启发。

  四、讲读第4段

  1、指名朗读、口译,重点掌握如下词、句:

  一词多义:

  ⑴ “悲”:

  ① 感叹、叹惜。“余于仆碑,又以悲夫古书之不存……”。

  ② 悲哀。“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岳阳楼记》)。

  ⑵ “胜”:

  ① 尽,shēng。“何可胜道也哉”。

  ② 能承担,禁得起,shēng。“沛公不胜杯构”(《鸿门宴》)。

  ③ 优美的,shèng。“予观夫巴陵胜状”(《岳阳楼记》)。

  ④ 胜利,shèng。“终不能加胜于赵”。(《廉颇蔺相如列传》)

  词性活用:

  ⑴ “谬”:弄错,形容词活用为动词。“后世之谬其传……”

  ⑵ “传”:流传下来的文字,动词活用为名词。“后世之谬其传……”

  2、讨论如下问题:在本段中作者表达了怎样的观点?这一观点是怎样生发出来的?

  提示:作者认为治学不应当轻信盲从,以讹传讹,而应该“深思慎取”,也就是要经过自己头脑的认真辨析思考,然后谨慎地采取其中合理的部分,扬弃那些有谬误的东西。这一观点无疑是正确的。作者从第一段的“有碑仆道,其文漫灭”,联想到“古书之不存”,从“音谬”联想到“谬其传”,的情况不可“胜道”,自然得出治学必须“深思慎取”的结论,逻辑十分严密。

  五、讲析第5段

  这一段是补叙,交代同游者籍贯、姓名和写作本文的时间并署名。思考:同游者的姓名没有出现在正文里,而是记在这段文字中,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提示:能使行文简洁,避免横生枝节。

  六、全班齐读3、4、5段

  七、课后作业

  1、思考文后练习一,找出记叙部分与议论部分相照应的句子,并试行编写本文记叙与议论部分前后联系对照表。

  2、完成课文后练习三、四。

  〖板书设计

  第一部分(第1、2段)记游山所见的景物和经过

  第1段:介绍褒禅山概况

  第2段:记游华山洞经过

  第二部分(第3、4段)阐述志、力、物内在联系

  第3段:写游山心得

  第4段:指出研究学问要“深思而慎取”

  第三部分(第5段)补叙同游的有关情况

  第四课时

  教学要

  解答重点练习并理清课文前后两部分的内在联系,弄清叙议如何有机结合。

  教学步骤

  一、总结虚词其的用法

  1、以故其后名之曰──代词,那(此系远指,指褒禅埋葬之时)

  2、距其院东五里──代词,这(此系近指,指慧空禅院)。

  3、独其为文犹可识──代词,它(代仆碑)。

  4、问其深,则其好游者不能穷也──前“其”:代词,它(代“穴”)。

  后“其”:代词,那些(远指,作“好游者”定语)。

  5、盖其又深,则其至又加少矣──前“其”:代词,它(代后洞)。

  后“其”:代词,代游客,此处须用本名,不用现代语代词。

  6、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代词,他们(指古人)。

  7、其孰能讥之乎?──语气副词,表反问,岂、难道。

  8、而余亦悔其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代词,指自己。

  9、既其出──助词,无义。

  10、视其左右──代词,洞,洞壁。

  11、谬其传──代词,它(代山的名称)。

  12、咎其欲出者──代词,那些(指欲出者)

  二、问题讨论

  本文的记叙部分和议论部分是怎样紧密联系的?(试从1、过渡衔接;2、两部分在文字上的前后呼应;3、游山与治学处世两者的内在联系这三方面思考。)

  提示:

  1、两部分之间使用了过渡句:第二段最后一句“不得极夫游之乐”开启下文,第三段第一句“于是余有叹焉”紧承上文,领起全段,使文章前后衔接,过渡自然。

  2、文字上前后呼应,意思贯通,起照应作用的句子有“夫夷以近,则游者众”和“其下平旷……记游者甚众”;“险以远,则至者少”和“有穴窈然,入之甚寒,问其深,则好游者不能穷”、“来而记之者已少”;“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和“其见愈奇”;“非有志者”和“怠而欲出者”;“随以止”和“遂与之俱出”;“可讥”和“人咎”;“在己为有侮”和“悔其随之”;“仆碑”和“有碑仆道”;“古书之不存”和“其文漫灭”;“谬其传”和“音谬”。前文的记叙正是为议论部分埋下伏笔,使议论有依据。议论部分是记叙的深化,是从具体事物中悟出来的含有哲理的感想。

  3、作者把治学处世比作游山,抓住它们之间的共同点:都必须具有百折不挠的意志和深思慎取的态度。

  (在充分讨论的基础上指定一人到黑板上写出自己编订的“前后两部分对照表”,其他同学补充订正。)

  三、讨论拓展:态度决定成败──也谈“尽吾志”

  1、我们可以不伟大,但我们庄严;我们可以不永恒,但我们真诚;我们可以不完美,但我们努力。(毕淑敏)

  2、如果老天爷不曾给你聪明的才智和显赫的家世,那么,“态度”将是唯一能使你胜出的金钥匙。

  有一个古老传说,是关于猎犬和兔子的。猎犬经常夸口,说自己跑得比任何猎物快。

  有一天,猎犬和主人一起去打猎,主人见不远处,有一只野兔,为了要考验猎犬,就命令它去追那野兔。经过半小时的追逐,猎犬无功而回,主人对它的表现十分不满。

  猎犬自辩说:“主人,你要了解,刚才我追那野兔,只是抱着玩耍的心情,而野兔却以逃命的心情逃跑,追它不到,也不太奇怪吧!”

  在工作中,许多时候决定成败的,并非能力,而是心态决定成就的大小。全心全意,全力以赴,潜能方可尽显。当态度成为竞争的决胜武器时,你准备好了吗?

  课文《游褒禅山记》教学设计 篇3

  教学目的:

  1.学习“盖”“所以”“以”“观”“名”“其”等文言常见词语的用法。

  2.体会文言断句及句中停顿的方法,掌握文言句式特点。

  3.学习本文以记游写感的写法,领会作者在文中表现出的观点。

  教学重点:

  常见文言词语的用法,作者的观点。

  教学难点:

  记游写感的写作方法。

  学法点拨:

  诵读、自学、讨论、展示、点拨等。

  教学准备:

  自学,自制多媒体课件

  教学方法:

  1.诵读法:通过反复诵读,增强学生对文本的认识。

  2.探讨法:以学生为主,还课堂于学生,调动学生积极性和课堂气氛。

  3.借助多媒体课件,感知,品读、赏析,讨论。

  朗读方式:

  1、自由朗读2、齐声朗读3、指名朗读4、熟读背诵5、配乐朗诵6、范读。

  教学时间:

  二课时

  第一课时

  学案(学习活动)

  一、自主选择式朗读、齐声朗读课文全文。(早读时间)

  二、研读语文必修2《示范课堂·要点扫描》P79-85和语文必修2《目标素养评价》丛书P37-40,并自主完成“语言积累”五大题。(20分钟)

  (一)下列注音错误的一项是()

  A.褒禅(bāochán)无物以相(xiàng)之咎(jiù)其欲出者

  B.今言“华”(huā)如“华实”(huá)之“华”(huá)者

  C.庐冢(zhǒng)何可胜(shēng)道也哉

  D.窈(yǎo)然庐陵萧君圭(guī)君玉余弟安国平父(fù)

  (二)下列加点词的意义各不相同,试加以辨析。

  ①有碑仆道

  ②何可胜道也哉

  ③每览昔人兴感之由(《兰亭集序》)

  ④由山以上五六里,有穴窈然

  ⑤独其为文犹可识

  ⑥险以远,则至者少

  (三)下列各句里的“其”字的意义各不相同,试加以辨析。

  1.唐浮图慧褒始舍于其址

  2.以故其后名之曰“褒禅”

  3.距其院东五里

  4.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

  5.独其为文犹可识

  6.入之愈深,其进愈难

  7.既其出

  8.则其至又加少矣

  9.而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

  10.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

  11.其孰能讥之乎

  (四)下列各句里的“以”字的意义各不相同,试加以辨析。

  1.余与四人拥火以入

  2.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

  3.夫夷以近,则游者众

  4.至于幽暗昏惑而无物以相之

  5..尽吾志也而不能至者,可以无悔矣

  (五)请指出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用法和意义

  1.始舍于其址

  2.以故其后名之曰褒禅

  3.有泉侧出

  4.问其深,则其好游者不能穷也

  5.其进愈难,而其见愈奇,其至又加少矣

  6.则其至又加少矣

  7.火尚足以明也

  8.常在于险远

  9.后世之谬其传而莫能名者

  三、板演展示、表演展示(10分钟)

  教案(教学过程)

  一、配乐朗诵、范读《游褒禅山记》。(早读时间)

  二、指名朗读《游褒禅山记》译文。(早读时间)

  褒禅山也叫华山。唐代和尚慧褒开始在山麓筑屋定居,死后葬在这里;因为这个缘故,从那以后人们称这座山为“褒禅”。现在人们所说的慧空禅院,就是慧褒的弟子在慧褒墓旁盖的屋舍。离那禅院东边五里,是人们所说的华山洞,因为它在华山的南面而这样称呼它。距离山洞一百多步,有一块石碑倒在路旁,那上面的碑文已经模糊不清,只有从它残存的字还可以辨认出“花山”的名称。现在把“华”念做“华实”的“华”,原来是读音错了。

  华山洞下边平坦空旷,有泉水从旁边涌出,题字记游的人很多,这是人们所说的“前洞”。顺山而上走五六里,有个洞穴幽暗深远,走进洞穴十分寒冷,问它的深度,就是那些喜欢游览的人也不能走到尽头,人们叫它“后洞”。我和同游的四个人拿着火把走进去,进洞越深,前进越困难,然而见到的景象也越奇特。有松气懈怠想要退出的伙伴说:“如果不出去,火把将要烧完。”于是跟他们一起退出洞来。大约我走到的地方,比起那些喜欢游览的人来说,还不到十分之一,然而看那左右的洞壁,来到这里题字记游的已经少了。大概洞更深,那么到达那里的人就更少了。正当决定从洞中退出的时候,我的体力还足够继续前进,火把也还足够继续照明。我们已经出洞了,便有人责怪那要求退出来的人,我也后悔自己随从他们,以至不能尽那游览的乐趣。

  对于这种情况,我有感慨了。古人观察天地、山川、草木、虫鱼、鸟兽的时候,往往有心得,因为他们探究、思考得非常深入而且无处不在。地方平坦并且路程近,到达的人就多;地势险峻并且路程远,到达的人就少。但世上的奇妙雄伟、珍贵奇特、不同寻常的景象,常常在那险阻僻远的地方,因而人们很少到达那里,所以,不是有志向的人是不能到达的。有了志向,也不随从别人而中止,然而力量不足,也不能到达。有了志向和力量,而且又不随从别人而松懈,到了那幽深昏暗、叫人迷乱的地方,却没有外力来辅助他,也不能到达。但是力量足够到达那里,结果却没有到达,在别人看来是可以嘲笑的,在自己看来也是有所悔恨的;尽了自己的努力却不能到达的人,就可以没有悔恨了,难道谁还会讥笑他吗?这就是我这次游山的心得。

  我对于那倒在地上的石碑,又因此叹惜那古代书籍的失传,后代人弄错了它流传的文字,而没有人能够说明白的事情,哪能说得完呢!这就是今天治学的人不可不深入地思考、谨慎地选取的缘故了。

  同游的四个人:庐陵人萧君圭,字君玉,长乐人王回,字深父,我的弟弟安国,字平父,安上,字纯父。至和元年七月某日,临川人王某记。

  三、指导研读语文必修2《示范课堂·要点扫描》P79-85和语文必修2《目标素养评价》丛书P37-40,并要求自主完成“语言积累”五大题。(15分钟)

  四、精讲并点拨“语言积累”五大题(答案见幻灯片16-19)(10分钟)

  教后反思

  第二课时

  学案(学习活动)

  一、继续研读语文必修2《示范课堂·要点扫描》P79-85和语文必修2《目标素养评价》丛书P37-40,并自主完成“课文研讨”四大题。(20分钟)

  (六)朱自清说:“王是政治家,所作以精悍胜人。”请用王安石的生平事迹作简要说明。

  (七)《游褒禅山记》全文共5段,请概括每段的大意,并说说每段在文章结构上的作用。

  (八)本文是怎样把治学的道理寓于记游的过程中的?

  (九)课文第3段中,作者由古人“求思之深而无不在”才能有所得的事实,引起了深入思考。依他看来,“求思”应具备哪些条件?其中哪个条件起决定作用?

  二、小组讨论(3分钟)

  三、分工协作,板演展示、表演展示(10分钟)

  教案(教学过程)

  一、继续指导研读语文必修2《示范课堂·要点扫描》P79-85和语文必修2《目标素养评价》丛书P37-40,并要求自主完成“课文研讨”四大题。(20分钟)

  二、点拨“课文研讨”四大题(10分钟)

  (答案见幻灯片20-26)

  练案(自主练习)

  1选出加点字注音正确的一项是()

  A.庐冢(zhǒng)何可胜道(shèng)B.窈然(yǎo)有碑仆道(pū)

  C.音谬(miù)既往不咎(jiū)D.王深回父(fǔ)无物以相之(xiāng)

  2.选出加点“之”的用法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

  A.古人之观于山川、草木、虫鱼、鸟兽B.常在于险远,而人之所罕至焉

  C.后世之谬其传D.师道之不复,可知矣

  3.选出各句加点的词与例句活用现象不同的一项()

  例:火尚足以明也

  A.素善留侯张良B秋毫不敢有所近

  C.且天天下非小弱也D以乱易整,不武

  4.选出与“其孰能讥之乎”中“其”的意义用法相同的一项()

  A.距其院东五里B.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

  C.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D.一之谓甚,其可再乎?

  5、选出下列句中加点词活用不同类的一项()

  A.唐浮图慧褒始舍于其址B.沛公欲王关中

  C.以事秦之心礼天下之奇才D.盖其又深,则其至又加少矣

  6.下列句式与例句不同的一项是()

  例句:今所谓慧空禅院者,褒之庐冢也。

  A.唐浮图慧褒始舍于其址B.是非贿得之。

  C.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D.廉颇者,赵之良将也。

  7、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意义与现代汉语相同的一项是()

  A.所谓华山洞者,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

  B.于是余有叹焉

  C.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而人之所罕至焉

  D.至于幽暗昏惑而无物以相之

  8.与“此所以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中“所以”的意义不相同的一项是()

  A、臣所以为此者,以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

  B、亲贤人,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

  C、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

  D、臣所以去亲戚而事君者,徒慕君着急高义也

  9.选出句中“者”字的用法不同于其他三项的一项()

  A.今所谓慧空禅院者,褒之庐冢也

  B.其下平旷,有泉侧出,而记游者甚众

  C.既其出,则或咎其欲出者

  D.然力不足者,亦不能至也

  10.选出对句中加点的字词解释错误的一项()

  A、所谓华山洞者,以其乃华山之阳(南面)名(命名,名词用作动词)之也

  B、唐浮图慧褒始舍(筑舍定居,名词用作动词)于其址(山脚),而卒(终于)葬之

  C、其下平旷(平坦空旷),有泉侧(从旁边)出,而记游者甚众

  D、余之力尚(还)足以(用来)入,火尚足以明(照明,形容词用作动词)也

  11.下列各个句子在文中的.意思,不正确的一项是()

  A所谓华山洞者,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人们所说的华山洞,因为它是在华山的南面而这样称呼它。

  B.入之愈深,其进愈难,而其见愈奇——进洞越深,那前进就越困难,然而那见到的景色也越奇特。

  C.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我也后悔自己随从他们,以致体会不到游览者的极大乐趣。

  D.余之力尚足以入,火尚足以明也——我的体力还足够继续前进,火把还足够继续照明。

  课文《游褒禅山记》教学设计 篇4

  【教学目的】

  理解:领会前人关于“志”、“力”、“物”三者关系看法的精神实质,记住做学问要“深思慎取”的告诫,学习他们不相信旧说,有疑必察的精神和强调实践,反对主观臆断的态度。

  积累:丰富学生有关文言文的诵读知识,培养诵读文言文的习惯。

  了解几种文言句式,特别是宾语前置句。

  运用:辨析几种常见的修辞格。

  【教学重点与难点】

  1、诵读知识及诵读习惯的培养。

  2、理解“志”、“力”、“物”三者关系,体会“深思慎取”的重要性;

  3、作者略写仆碑、前洞,详写后洞,与全文主旨的关系;

  4、掌握“观”、“名”、“文”、“求”等词的意义和用法;了解“其”的不同用法;

  【知识点】(除重点难点之外)

  1、读准难字字音,掌握异读的三个类别;

  2、读准文言句子,不要读破句;

  3、了解文言虚词在表达语气、传达感情上的作用。

  【教学方法】

  串讲法、诵读法、多媒体。

  第一课时

  【教学步骤】

  1、解题:

  本文体裁:游记散文;②全文内容:通过游山,阐发两点感想。

  2、范读全文,自读。

  3、逐段辨析有关文言实词、虚词和句式。(网页对照译文,辨析疑难)

  第一段:

  ①读准下列词语的字音:浮图、庐冢、漫、华、谬等。

  ②译句:距洞百余步,有碑仆道,其文漫灭,独其为文犹可识,曰“花山”。

  ③分析“其”字的用法。

  ④找出名词用作动词的例句。

  第二段:

  ①找出名词作状语的例子:侧出

  ②找出开窍词作动词的例子:穷、明。

  ③解词:旷、拥、怠、加、咎、极等。

  ④不要读破句:“而余亦悔之……之乐也。”

  第三段:

  ①辨析:“焉”、“而”、“也”等虚词用法。

  ②解词:观、得、非常、至于等。

  ③读准音:“相之”

  ④口译本段

  第四段:

  ①标出下列句子的语中停顿处:“后世”句

  ②悲夫FU

  第五段:

  ①找出假借字;②找出判断句、省略句。

  4、作业:

  背诵全文。

  第二课时

  【教学步骤】

  1、分段讨论问题:

  ①第一自然段记了什么?有什么特点?

  提示:记所游山名,交待“褒禅”山名之由来,介绍华山洞的位置及命名原因,考证“华山”原名叫“花山”。作者记游时,并不沉醉于山水之中,而重在考察事物的原委,正是为下文“谬其传”埋下伏笔,已有“慎取”之意。

  ②第二段记叙游华山洞的经过,哪些详写,哪些略写?为什么这样处理材料?

  提示:写游前洞,惜墨如金,一笔带过;写游后洞,泼墨如水,详加介绍。这样剪裁,是为下文议论铺设事实依据。

  ③第三段作者写游山的心得体会。他阐述的主要内容是什么?请指出具体例句。

  提示:阐述了宏伟的目标与不可少的主客观条件之间的联系。“故非有志者不能至也”,突出了“志”的重要。“然力不足者,亦不能至”,说明“力”的重要。“至于幽暗昏惑而无物以相之,亦不能至也”,说明“物”的重要。“然力足以至,于人为可讥,而在己为有悔”,从反面强调“尽吾志”的重要。“尽吾志也而不能至者,可以无悔矣,其孰能讥之乎?”则从正面再次强调了“尽吾志”的重要。

  ④第四段,作者写了第二点心得体会。哪句话能表明作者的观点? 提示:“此所以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

  ⑤本文记叙部分和议论部分结合得自然。其中有些语句起到了联系和照应作用,请分别找出来。(例句略)

  ⑥本文末一段写了什么?有何作用?

  提示记同游之人和时间。既照应前文,又对“余与四人拥火以入”补叙。这种写法,可使行文简洁紧凑。

  2、读全文,师指点。

  3、完成思考与练习

  课文《游褒禅山记》教学设计 篇5

  一、教学目标

  1、掌握文章大意,提升品味游记类古文的能力。

  2、通过自主探究和小组讨论,指导学生理清文章的内容和结构,体会作者“有志”“尽吾志”的人生态度。

  3、学习作者勇于探究的精神,培养学生在学习上勇于探究的精神。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通过自主探究和小组讨论,指导学生理清文章的内容和结构,体会作者“有志”“尽吾志”的人生态度。

  难点:学习作者“有志”“尽吾志”的人生态度。

  三、教学方法

  批注式阅读法、谈话法、小组合作探究法、多媒体辅助教学法。

  四、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通过作者的生平导入:同学们,说起王安石,我们并不陌生,他是北宋的政治家、改革家,他曾官至宰相并主持了北宋的“王安石变法”,他的一生也与变法息息相关,今天我们来学习一篇王安石在上书变法前游览褒禅山时的所记所想,或许在蛛丝马迹中我们能探求到伟人心里的远大抱负。(板书题目)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学生自由朗读课文,对照注释阅读课文,疏通文意,把握文章结构。思考“本文可以分为哪几部分,每部分分别讲了什么?”

  明确:①(1~2):记叙一行人游褒禅山的经过。

  ②(3~4):议论自己游山的心得。

  ③(5):补叙、简介其他人。

  (三)深入研读,重点感悟

  1、看文章中游山经过这一部分,思考以下问题:

  ①小组讨论,为什么说“华(huá)山”是“音谬”?

  汉字最初无“花”字,“花”小篆中写成像花形;“花”是后起字,有此字后“花”与“华”分开,“华”才读“huá”王安石认为碑文上的“花”是按照古音写的今字,仍然应读“huā”,而不应该读成“huá”。

  ②对“花”和“华”的辨析体现了王安石爱钻字眼的习惯,对这个习惯,你有什么看法?

  各抒己见

  2、作者分别游览了哪些地方?各个地方分别有什么特点?

  明确:作者游览了前洞和后洞;前洞:平旷,游者多;后洞:窈然、寒、深,游者少。

  3、看游山心得这一部分,作者有什么心得?

  明确:现在的人要想做事情有所成就,也必须具有古人那种探索的精神。但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就以游览风物来说,“夫夷以近,则游者众;险以远,则至者少”。这种现象,就正是缺乏探索精神的表现。天下的珍奇异景往往在一些偏僻、常人难以到达的地方,而大多数人会因为其艰险、难找而选择放弃,所以越奇特的地方被人发现的越少。

  5、既然奇景异观常人很难看到,那么怎样才能看到奇景异观呢?从文中归纳概括。

  明确:需要同时具备三个条件。

  一是“非有志者不能至也”。一个人要有远大志向,目标明确,才有可能到达理想的境地。(板书“志”)

  二是“然力不足者,亦不能至也”。如果气力不足,心有余而力不足,也很难到达理想境地。(板书“力”)

  三是“至于幽暗昏惑而无物以相之,亦不能至也”。客观的条件也是我们成功的必备条件。如果不借助火把之类的物来照亮前进的道路,也是不能到达理想境地的。(板书“物”)

  总之,志、力、物是一个人成功的必备条件。

  6、虽然作者讲到“志、力、物”三者缺一不可,但是现实往往不如人意,对此,作者又有什么心得呢?

  明确:尽了自己的努力而未能达到,也就没有什么遗憾的了。

  (四)拓展延伸

  王安石在游览了褒禅山后得出了“有志”“尽吾志”的观点,抒发了其积极进取的精神。这种精神对我们现实生活有什么启发作用呢?如果是你,你会选择怎样做?

  (五)小结作业

  学生总结本节课内容,作业:查找一下王安石生平的相关资料,了解王安石其人。

  五、板书设计

  课文《游褒禅山记》教学设计 篇6

  【教学目标】

  1、知识和能力:

  ⑴ 掌握重点字词。学习结合语境揣摩语言。掌握重要文言字词及文言现象。背诵课文。

  ⑵ 理清文章写作思路,学习课文因事见理、叙议结合的写法。

  ⑶ 学习从游山这样的小事中悟出人生哲理,表现积极的人生态度。

  2、过程和方法:

  诵读、翻译、理解、感悟、背诵。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认识作者“深思慎取”“尽吾志”的思想,明白其在现实生活中的借鉴意义。(治学、处事都必须具有百折不挠的意志和“深思慎取”才能获得成功的道理。)

  【教学重点难点】

  1、掌握古文的字词句篇。

  2、学习即事明理,叙议结合,前后紧密相扣的写作方法。

  3、理解作者“尽吾志”“深思慎取”的思想,及其现实意义。

  【教学类型】

  讲授新课。

  【教学方法】

  讲授+课件展示。

  【教具】

  ppt 和课文录音。

  【课时安排】

  两课时。

  【教学程序】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准确朗读课文(字音、句读、感情)

  2、理清文章写作思路,初步理解文章即事明理,叙议结合,前后紧密相扣的写作方法。

  3、掌握古文的字词句篇(主要是1、2段)

  4、准确掌握作者的游玩经历(为理解下面议论作铺垫,并可让同学就此阐发个人的感悟)

  〖教学内容〗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在中国的北宋时期有一位才华横溢的政治家说过“天变不足畏,祖宗不可法,人言不足恤。”并且在他的政治生涯中两度为相进行变法,人们称他为王荆公。你们猜,老师所指是谁?学生答:王安石。那么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王安石的一篇游记《游褒禅山记》。

  二、朗读全文,整体感知

  探究思考:

  1、本文的文体是什么?从标题中字可以看出。

  2、游记一般按游踪来写,王安石在一二段写了哪些地方?请列举出来。

  ( )→( )→( )→( )

  三、齐读一、二自然段

  探究思考:

  此次游玩作者尽兴了吗?你从文章哪里可以看出呢?请用课文原句回答。

  四、齐读三、四自然段

  探究思考:

  既然游玩没有尽兴,作者有什么感慨呢?请用课文原句回答。

  五、联系实际,引申思考

  请同学们各抒己见,谈谈自己的学习感受。

  补充:让我们把目光投向一个时间表:

  人物 主要成就 所用时间 曹雪芹 《红楼梦》 10年 司马迁 《史记》 19年 司马光 《资治通鉴》 19年 达尔文 《物种起源》 28年 哥白尼 《天体运行论》 30年 李时珍 《本草纲目》 27年 徐霞客 《徐霞客游记》 27年 马克思 《资本论》 40年

  名言寄语:古之立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坚忍不拔之志。(苏轼)

  一个人追求的目标越高,他的才力就发展得越快,对社会就越有益。(高尔基)

  回归作者人生成就:

  本文是王安石34岁时的作品。四年后他给宋仁宗上万言书,主张改革政治;十六年后拜相,不顾保守派的反对,积极推行新法。有“天变不足畏,祖宗不足法,人言不足恤”的观点,跟本文“尽吾志也而不能至,可以无悔矣”的观点是一致的,可视为这一观点的发展。王安石被列宁誉为是“中国十一世纪最伟大改革家。”

  六、反复朗读第三、四段,相互检查背诵

  七、作业布置

  1、请找出文章带“其”(共20处)“以”“而”的语句,并进行解释;

  2、进一步朗读3、4段,进一步理解作者的思想。

  3、完成“研讨与练习”第一题、第二题(一词多义积累)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进一步翻译3、4段,了解所阐述的人生哲理,并能谈谈自己的体会。

  2、继续积累文言知识

  〖教学内容〗

  一、导入新课

  二、检查作业

  三、进入课文学习

  1、继续请同学翻译文段,总结段意,老师点评(3、4自然段)

  2、落实3、4自然段中要掌握的字词句

  3、讨论“研讨与练习”第一题、第二题、第三题

  四、学生朗读全文,力求背诵

  五、布置作业

  1、写一篇读后感。

  2、背诵第三、四段

  课文《游褒禅山记》教学设计 篇7

  教学目标:

  1、掌握重点字词。

  2、学习叙议结合,因事说理的写作手法。

  3、理清思路,背诵全文。

  4、借鉴学习作者“尽吾志”和“深思慎取”的思想。

  教学重点:学习即事明理,叙议结合,前后紧密相扣的写作方法。

  教学难点:学习从游山这样的小事中悟出人生哲理,表现积极的人生态度。

  教学时间:3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在初中,我们学过《醉翁亭记》、 《岳阳楼记》,“记”是一种文体, 可以记叙, 也可以说明/议论/描写/抒情.今天我们要学习的游记。游记的共同点是什么呢?

  (明确:抓住山川风物的特点,表现山水之美,抒发作者感情。)

  但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这篇游记,却不以表现山水之美为主,而是在记游的基础上,进行大量的议论,议论是文章的中心,而记叙只是一个引子。这篇游记就是北宋散文家王安石的《游褒禅山记》(板书——《游褒禅山记》)。

  那么作者借助游褒禅山,阐发了怎样的道理呢?下面我们就来一起学习这篇文章。

  二、作者简介

  王安石(1021~1086),字介甫,北宋临川(今江西临川)人。仁宗朝进士,神宗时任宰相,推行变法,史称“王安石变法”,列宁称之为“中国十一世纪时的改革家”。王安石是与韩愈、柳宗元、欧阳修、苏洵、苏轼、苏辙、曾巩齐名的“唐宋八大家”之一。他博古好问,不迷信古人,主张文学应当“有补于时”,重在“适用”。其散文现实性和战斗性都很强。著作收入《临川先生文集》。

  三、背景资料

  1、褒禅山在今安徽省含山县城北15里,风景秀美。

  2、《游褒禅山记》是王安石三十四岁时(1054年)从舒州判通任上辞职,在回家的路上游览了此山,三个月后以追记的形式写下此文。虽然是游记,但却是借记述游山来说理。

  王安石游褒禅山未能穷尽山洞。由此事生发开去,讲出一番求学问、做事业的道理,并辨证地提出了“物”、“志”、“力”的关系。

  四、学习课文

  1、学生自读课文:注意正音、理解大意

  2、讲解第一段

  教师疏通课文第一段,并解释本段重点词语:

  舍:筑舍定居。 卒:死。 乃:表判断,有“为”、“是”的意思。 盖音谬也:盖,承接上文,表原因,有“大概”的意思。

  今所谓慧空禅院者,褒之庐冢也。

  所谓华山洞者,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

  今言“华”如“华实”之“华”者,盖音谬也。

  这三个句子都用“……者……也”表示判断。其中的“者”是语气助词,表示提顿;“也”是语气助词,表示判断。第一个句子是一般判断句。第二、三个句子是因果关系的判断句,其中的“者”有提示原因的作用。

  第一段课文译文:

  褒禅山也叫华山。唐代和尚慧褒开始在山麓筑屋定居,死后葬在这里。因为这个缘故,从那以后人们称这座山为“褒禅”。现在人们所说的慧空禅院,就是慧褒的弟子在慧褒墓旁盖的屋舍。离那禅院东边五里,是人们所说的华山洞,因为它在华山的南面而这样称呼它。距离山洞一百多步,有一块石碑倒在路旁,那上面的碑文已经模糊不清,只有从它残存的字还可以辨认出“花山”的名称。现在把“华”念作“华实”的“华”,原来(大概)是读音错了。

  五、师生共同探究问题

  1、学生集体诵读第1段。

  问题:①“褒禅山亦谓之华山”——哪一个是本名?(华山。)哪一个是别名?(褒禅山。)从什么地方看出来的?(“以故其后名之曰褒禅”——此前不叫褒禅山;“有碑仆道……曰‘花山’”——可见“花山”是古名,“花”后来讹音为“华”。)

  ②“唐浮图慧褒……名之曰‘褒禅’”——这句说明别名来由。下句“今所谓慧空禅院者,褒之庐冢也。”作补充,证明此说正确。

  ③“所谓华山洞者,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华山洞”,这里是指前洞还是指后洞?(后洞,下文可证。)这句介绍华山洞名由来。

  ④“距洞百余步……曰‘花山’”——“有碑仆道”中有省略成分吗?(“仆”后省“于”。)说碑“距洞百余步”,却没有说出方位,据你判断,碑应在洞的哪一面?(西面。作者以慧空禅院为参照物,再去前洞,正是向东走,先见碑而后见洞,可见碑在洞的西面。)

  2、学生练习背诵第1段。

  六、作业布置

  学生借助工具书翻译后面2-5段课文内容。

  板书设计

  游褒禅山记

  本名华山①→别名褒禅山的由来②③→山洞名及来由④→仆碑、古名⑤→音谬⑥

  课文《游褒禅山记》教学设计 篇8

  教学目标:

  一、了解王安石的思想及写作背景。

  二、掌握“其”“舍”“名”“穷”“盖”“明”等文言词语的用法。

  三、初步领会以记游发表议论的方法。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非常高兴与大家一起学习古代散文。在初中我们学过欧阳修的名篇——《醉翁亭记》。“记”是游记,代表了一种文体。作者一般借记游而进行议论,表达自己的观点。像《醉翁亭记》就是通过描写山水之景,来表现“醉能同其乐”和“太守之乐其乐”的与民同乐的观点。今天我们要学习的《游褒禅山记》同样也是借记游表达自己的观点。那么,作者游览了那些主要景点?其后又发表了什么样的感慨呢?下面我们就随着王安石走进褒禅山。(板书课题)

  二、介绍作者及写作背景。

  王安石(1021——1086)字介甫,江西临川人北宋著名的政治家、文学家,唐宋八大家之一。是王安石34岁时的作品,四年后(1058年)他给宋仁宗上万言书,提出变法主张,要求改变国家积贫积弱的局面。十二年后(1070年)被宋神宗任命为宰相。他不顾保守派的反对,积极推行新法,提出“天变不足畏,祖宗不足法,人言不足恤”的观点。他的变法虽然没有成功,但他那种力图变革的精神是进步意义的,因此被列宁誉为“中国11世纪的改革家”。后来退居江宁,封舒国公,又改封荆,世称王荆公。其诗文多揭露时弊,风格上结构严谨,说理透辟,在唐宋八大家中独树一帜。

  从这里我们了解王安石是一个具有坚强毅力的改革家,虽然阻力重重,但仍以百折不挠的精神追求自己的伟大目标。人们都说王安石“文如其人”,“写文如从政”。下面我们进入课文印证一下他的光辉思想。

  三、听录音,整体感知课文,正音正句读。

  (学生听录音过程中,教师板书下列字音作以纠正)

  A褒禅(bāochán)山亦谓之华山。

  B今言“华”(huā)如“华实”(huá)之“华”(huá)者,盖音谬也。

  C今所谓慧空禅院者,褒之庐冢(zhǒng)也。

  D由山以上五六里,有穴窈(yǎo)然。

  E既其出,则或咎(jiù)其欲出者。

  F至于幽暗昏惑而无物以相(xiàng)之。

  G何可胜(shēng)道也哉!

  H庐陵萧君圭(guī)君玉

  I余弟安国平父、安上纯父(fǔ)。

  四、讲读1——2段。

  在我们欣赏完多媒体的朗读之后,让我们体会到学习文言文的第一要务就是“读”,有一句话说,“书读百遍其义自现”。下面的时间我们就边朗读边疏通文意。根据阅读提示,我们知道,王安石先写记游后谈体会,因此,大家先来看看作者游览了那些主要景点?下面请一位同学朗读第一段,其他同学认真听讲,纠正其不正确的字音和停顿。

  指名朗读,口译。疑难之处可让其他同学回答或由老师点拨。

  (一)补充注释。(边点边解释)

  1、唐浮屠慧褒始舍于其址。始:开始。舍:筑舍定居。名词作动词。

  2、而卒葬之。卒:终于。

  3、以故其后名之曰褒禅。名:命名

  4、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乃:为,是。阳,古代以山北为阴,山南为阳。

  5、其文漫灭,独其为文犹可识,曰“花山”。文,碑文;碑上残存的文字。

  6、今言“华”如“华实”之“华”者,盖音谬也。盖,承接上文,有大概的意思。谬,错误。

  7、则其好游者不能穷也。穷,走到尽头。形容词作动词。

  8、不出,火且尽。且,将要。

  9、盖其又深,则其至又加少矣。加,更加。

  10、火尚足以明也。明,照明。形容词作动词。

  11、而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极,尽,尽兴。

  (二)词类活用。(板书)

  舍,筑舍定居。名作动名,命名。名作动。侧,从旁边。名作状语

  深,深度。形作名。穷,走到尽头。形作动。见,见到的景象。动词作名词。

  至,达到的人。动词作名词。明,照明。形作动。极,尽兴。形容词作动词。

  (三)判断句式。

  1、今所谓慧空禅院者,褒之庐冢也。

  表单纯判断,者前是主语,者后是谓语。

  2、所谓华山洞者,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

  表因果关系的复合判断句,者在此除了表示停顿语气外,还有提示原因的作用。

  (四)归纳“其”的用法。(板书)

  1、指示代词。“那”,“那些”

  2、人称代词。放在动词前。“他(它)”“他(它)们”

  3、人称代词。放在名词前。“他(它)的”“他(它)们的”

  4、人称代词。译为“自己”“我”“我们”

  5、助词。无实义。

  (五)朗读课文,边读边翻译。

  读到这里,我们已经对重点词语进行了解释,并疏通了1——2段的文意,下面我们来整体把握一下作者的记游经过。

  (六)分析理解。

  通过阅读第一段,同学们说王安石游览了哪些主要景点呢?(禅院——华山洞——仆碑),请大家看方位图(打开画面)

  1、看图分析:游记一般要写出景物的方位,使其在读者的印象中产生空间概念,形成立体感。试找出确定慧空禅院、华山洞、仆碑的方位的语句。

  明确:“距其院东五里,所谓华山洞者”,“距洞百余步,有碑仆道”

  在明确了景点的大体方位之后,王安石才拾阶而上,准备畅游一番。但王安石绝非一般的骚人墨客,每游一处必追根究底,探其源头。下面请大家看看作者是如何考证褒禅山的。(打出下面的问题)

  2、褒禅山因何而得名?它到底是什么山?

  唐代和尚慧褒在这里筑舍定居,后来又葬在那里,他的弟子为了纪念他的成就,而把这座山改名为褒禅山。

  其实,它应该是花山。汉字最初只有“华(huā)”字,没有“花”字,后来有了“花”字,“华”“花”分家,“华”才读为huá。(王安石认为碑文上的“花”是按照“华”的古音而写的今字,仍应读huā,而不应读“华(huá奢侈、虚浮)实”的huá。

  王安石考证褒禅山的名称,体现了他探求事实真相的处世风格。那么,我们应该怎样评价王安石爱钻字眼的习惯呢?(打出下面的问题)

  3、对“花”“华”的辨析体现了王安石爱钻字眼的习惯,他也因此而受人讥笑,你是如何看待他的这个习惯的?(学生讨论)

  治学严谨,追求真理。

  第一段作者运用了环环相扣,层层相生的方法,为我们介绍了禅院——华山洞——仆碑三个主要景物,并且引出了对“华山”的正音,为后面的议论埋下了伏笔。由于王安石游兴未减,所以暂时把仆碑上的文字搁置一旁,踏上了游览华山洞的征程。(打开下面的问题)

  4、作者在第二段中主要游览了什么景点?为什么在游洞途中退出?运用了哪些对比?有什么作用?

  前洞和后洞。“入之愈深,其进愈难”“有怠而欲出者,曰:‘不出,火且尽’”

  前洞——平旷——游人多后洞——幽深——入者少

  余所至之浅——好游者所至之深

  进洞“其见愈奇”的欣喜——出洞“不得极夫游之乐”的懊悔

  为后面的议论作铺垫。

  同学们!你们都爬过山吧,攀到顶峰去欣赏美丽的风光,洋洋自得,心旷神怡;也许由于天气或体力的原因中途下山,怅然若失,扫兴而归。当中王安石虽未享受到游览的乐趣,但作者在遗憾后悔之余收获还是很丰富的。一个“悔”字既概括出了作者游洞的心情,又引出了下一段的议论——“于是余有叹焉”,作者感慨良多啊!《古文观止》评价时说:王安石“借游华山洞,发挥学道”。作者对于游山到底发表了什么感慨呢?给我们带来什么哲理呢?这个问题还是请你们的语文老师解开谜底,我今天只不过是抛砖引玉罢了,也就是说,我所讲的内容都是引子,为明天的学习作了一个铺垫。

  五、齐读课文1——2段。

  六、思考问题。

  1、王安石,字____,北宋著名的_______家、_______家,被列宁誉为“___________________”。

  2、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

  A唐浮屠慧褒始舍于其址(舍,筑舍定居。名词作动词其,人称代词它的)

  B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其,人称代词它名:命名。名词作动词)

  C其下平旷,有泉侧出(侧,从旁边。名作状)

  D有怠而欲出者(懈怠)

  E不出,火且尽(将要)

  F火尚足以明也(照明形作动)

  七、布置作业

  课后讨论:现在时兴一种运动,叫做探险运动。譬如攀登珠穆朗玛峰,漂流长江,横渡英吉利海峡,你认为这种运动兴起的原因是什么?

  提示:征服自然,磨练意志,追求理想,探索精神,体验成功,实现价值,创造奇迹,生命运动。

  同学们!生命不息,奋斗不止,有志者事竟成。我们不要学习文中的“怠而欲出者”,志当存高远。最后以马克思的名言来结束本课的内容:“只有不畏艰险,努力沿着陡峭山路攀登的人们,才有希望达到光辉的顶点。”

  板书设计:

  记叙→议论

  禅院——华山洞——仆碑——“花”“华”正音——悲?

  前洞——后洞——退出——悔其随之——叹?

  平旷幽深浅-深欣喜-懊悔

  游人多入者少

  字词:

  卒,终于。道,道路。文,碑文:残存的文字。

  盖,大概。谬,错误。怠,懈怠。且,将要。

  咎,责怪。

  正音:

  A褒禅(bāochán)

  B今言“华”(huā)如“华实”(huá)之“华”(huá)者,

  C庐冢(zhǒng)

  D窈(yǎo)然。

  E咎(jiù)其欲出者。

  F无物以相(xiàng)之。

  G何可胜(shēng)道也哉!

  H庐陵萧君圭(guī)君玉

  I余弟安国平父(fǔ)。

  课文《游褒禅山记》教学设计 篇9

  【教学目标】

  1、掌握课文相关文言常识;

  2、学习叙议结合、因事说理的写作手法;

  3、理解课文主旨,借鉴古人智慧。

  【教学重点】

  目标1、2

  【教学方法】

  诵读法、串讲法、讨论法

  【教学辅助】

  多媒体课件

  【教学时数】

  2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由以前学过的文言游记导入课文。

  二、整体感知

  1、介绍游记。

  (师生共同回忆。)

  “记”是一种文体,游记的共同点是抓住景物特点,表现山水之美。有人曾将游记比作“纸上山水”。

  2、介绍王安石。

  (师生共同回忆。)

  3、相关背景。

  《游褒禅山记》是王安石三十四岁时(1054年)从舒州判通任上辞职,在回家的路上游览了此山,三个月后以追记的形式写下此文。

  4、相关山水资料。

  (1)褒禅山与慧空禅院

  褒禅山旧名华山,今称褒山,位于含山城北十五里的褒山境内,海拔二百零四米,相对高度一百八十米左右,山顶东面稍高,其余处则平而长。现在除罗汉洞外皆湮没无闻,大小塔也在“X”中被炸掉了。当地农民在清理塔基时,发现一盒藏于中空的大石中,内有不少“开元通宝”铜钱,可见这座塔确是唐代的建筑。

  大石塔的西南坡下为褒山寺旧址,即王安石所谓“慧空禅院”。褒山寺在一九五二年前仍香火不绝。前殿匾额题有“褒山禅寺”四个镏金大字。当时的褒山禅寺亦是文人墨客所喜爱的游憩处。今天这些碑刻已荡然无存。

  (2)华阳山与前洞

  从褒山寺向东行三里即达华阳山,旧名兰陵山,海拔二百三十米,相对高度一百九十米左右,山坡平缓,两侧几乎等高,山顶平而长。华阳山下有一洞,当地人叫华阳洞,亦称碑洞,即文中的前洞。由于“其下平旷”,因而引起一些争论:有人认为“其下”是指山下,有人则认为“其下”是指洞下,其实洞口与山脚齐,洞前就是稻田,洞下平旷就是山下平旷。

  (3)马山与后洞

  华阳山上有三个洞,下面为前洞,前洞的右上方为天洞,左上方为后洞。后洞距前洞约五十米,状似石罅,浅而窄,人缩身以入,匍伏约二米即达尽头,与王安石所记的后洞毫无共同之处。景色稍胜的是天洞,洞口为一陡坡,有巨石当洞口,口径极小,洞内高约三米,西上方为一大裂缝,从顶端透进亮光,当地人称一线天。进洞约五米,又有石壁挡道,中有一孔,径约一尺许,钻进后另是一番洞天,洞高十余丈,白色的钟乳石倒垂而下,道前溪水湍急、寒气逼人、阴森恐怖。马山北洞在前洞的东北五里处,与王安石所说的“后洞”距离、方位皆相同;马山是含山北境的一座山,地处偏僻,人迹罕至;北洞的形状、景色与王安石所记的后洞相吻合。这洞也非常深邃。现在只能前进到洞内的二百多米处。洞内石壁有多处石刻,因长年腐蚀,多不可辨。所以我们认为马山的北洞就是王安石所云的后洞。

  5、学生听课文朗读,正音正字。

  6、学生朗读课文,疏通字词。

  7、学生默读课文,借助注释,初知文意。

  8、教师点拨,学生整体把握课文内容

  明确:这是一篇记述与议论相结合的散文,与一般游记不同,独具特色。本文虽以游记命题,但所写重点却不在于记游,而在于写作者在游览中的心得和体会。

  第1段,从篇首至“盖音谬也”,记述褒禅山命名的由来;

  第2段,从“其下平旷,有泉侧出”至“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记叙游览褒禅山后洞的情形;

  第3段,从“于是余有叹焉”至“此余之所得也”,写未能深入华山后洞所产生的感想和体会;

  第4段,从“余于仆碑”至“此所以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写由于仆碑而引起的联想;

  第5段,从“四人者”至篇末,记同游者姓名和写作时间。

  三、合作探究

  1、本文由“不得极夫游之乐”生发出“尽吾志”的观点,又由“仆碑”生发出“深思慎取”的观点,这两个观点彼此有联系吗?

  明确:作者游褒禅山,本来是一次平常的游历活动,但却从中悟出了人生哲理──从前洞后洞游人的多少悟出“夷以近,则游者众;险以远,则至者少”,从“入之愈深,其进愈难,而其见愈奇”悟出“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由此再引申一步,就得出了“非有志者不能至”的结论。然后将这次游山而未能“极夫游之乐”的教训升华到理论上来,具体分析了“至”的几个条件,最后得出“尽吾志”的观点──这正是“求思之深而无不在”的结果。由此可见,“尽吾志”的观点跟“深思慎取”的观点是有联系的:“尽吾志”的观点是在“深思慎取”的基础上产生的;有了这个观点,又能反过来促使人们“深思慎取”,二者是相辅相成的。作者强调的是“尽吾志”的观点,将它置于主要位置,只是在文末略提“深思慎取”的观点,这种布局方式是恰当的,既突出了全文的主旨,又不忽略它的次要方面。(“古人之观于天地……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这句话,即可看出上述两个观点的联系。)

  2、最后一段补叙同游者的籍贯、姓名和作记时间等,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明确:这是写游记常用的格式。

  这种格式的好处在于:

  (1)古代游记大多是借山水、景物寄托作者的思想感情,所以在文章主体部分中不出现同游者姓名;即便在记游踪时不能不涉及同游者,也只用泛称,如本文中的“四人”“怠而欲出者”“或”等。

  (2)这样写可以节省许多笔墨,使行文简练。

  3、讨论:你如何看待作者的观点。

  4、写作特点。

  明确:

  (1)因事说理,叙议结合

  本文不同于一般的游记,不重山川风物的描绘,而重在因事说理,以说理为目的,记游的内容只是说理的材料和依据。文章以记游的内容为喻,生发议论,因事说理,以小见大,准确而充分地阐述一种人生哲理,给人以思想上的启发,使完美的表现形式与深刻的思想内容和谐统一。

  文章前面记游山,后面谈道理,记叙和议论结合得紧密而自然,并且前后呼应,结构严谨,行文缜密。文中的记游内容是议论的基础,是议论的事实依据;议论是记游内容在思想认识上的理性概括和深化。前面的记游处处从后面的议论落笔,为议论作铺垫;后面的议论又处处紧扣前面的记游,赋予记游内容以特定的思想意义。记叙和议论相辅相成,互为补充,相得益彰。

  (2)重点突出,详略得当

  本文的主旨在于阐述要“有志”“尽吾志”的观点,另外也涉及“深思而慎取”的观点,因此,文章的选材、详略无一不经过精心裁定,紧扣这两个观点。记游部分就写景来看似乎平淡无奇,实际上是深思熟虑、刻意安排的。第一段介绍褒禅山概况从略;第二段记游华山洞经过从详。前者又详记仆碑文字,其余从略;后者又记前洞和后洞概况从略,记游后洞经过颇详。记前洞和后洞概况,又前洞略,后洞详;记游后洞,又写经过略,补叙经过、写心情之“悔”详。议论部分对应记叙部分,也有侧重。议游华山洞的心得甚详,借仆碑抒发感慨从略。议游华山洞的心得,又议“志”较详,议“力”“物”从略。

  (3)文笔简洁,语言凝练

  本文的记游部分,除为说理之外,没有多余的文字;议论部分,说理充分而有节制,没有无用的笔墨。全篇行文严谨,用墨极为简省,语言精要得当,以致文字难以增删改换。文中的一些句子,如“入之愈深,其进愈难,而其见愈奇”,“夫夷以近,则游者众;险以远,则至者少”,“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而人之所罕至焉”,“尽吾志也而不能至者,可以无悔矣”,都是平实而深刻、言简而意丰的警句。

  四、梳理积累

  1、一词多义。

  (1)乃

  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副词,表示判断,可译为“是”“就是”)

  君子不齿,今其智乃反不能及,何也(副词,竟,竟然,居然)

  良乃人,具告沛公(副词,于是)

  于是为长安君约车百乘,质于齐,兵乃出(副词,才)

  (2)道

  有碑仆道(名词,路、道路)

  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名词,道理)

  于是废先王之道,焚百家之言,以愚黔首(名词,主张)

  何可胜道也哉(动词,说、讲)

  策之不以其道(名词,方法)

  (3)盖

  日初出大如车盖(名词,车盖)

  盖失强援,不能独完(连词,承接上文,表示原因,可译为“因为”“是因为”“是由于”等)

  况刘豫州王室之胄,英才盖世(动词,超过,胜过)

  盖其又深,则其至又加少矣(助词,有“大概”的意思)

  (4)文

  独其为文犹可识,曰“花山”(名词,文字)

  不以木为之者,文理有疏密(名词,纹理)

  属予作文以记之(名词,文章)

  文过饰非(动词,掩饰)

  (5)然

  至于X,理固宜然(代词,如此,这样)

  吴广以为然(形容词,对、正确)

  有穴窈然(形容词词尾,“……的样子”)

  然视其左右,来而记之者已少(连词,表转折,但、但是)

  (6)其

  ①用作代词,可以作第一、二、三人称代词;可以作指示代词(这,那)

  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第三人称代词,它)

  而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第一人称代词,自己)

  则或咎其欲出者(指示代词,指代“欲出者”,译作“那”)

  则其好游者不能穷也(指示代词,指代“好游者”,译作“那些”)

  有蒋氏者,专其利三世矣(指示代词,译作“这”)

  于乱石间择其一二扣之(指示代词,译作“其中的”)

  ②用作副词

  A、加强祈使语气,相当于“可”“还是”

  攻之不克,围之不继,吾其还也

  B、加强揣测语气,相当于“恐怕、或许、大概、可能”

  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

  其是之谓乎!

  C、加强反问语气,相当于“难道”“怎么”

  尽吾志也而不能至者,可以无悔矣,其孰能讥之乎

  其可怪也与

  ③固定用法“何其”,译作“多么”

  至于誓天断发,泣下沾襟,何其衰也(多么衰落啊!)

  2、通假字。

  长乐王回深父父,通“甫”,古代对男子的美称。

  3、词类活用。

  始舍于其址(名词活用为动词,筑舍定居)

  名之曰褒禅(名词活用为动词,命名,称呼)

  有泉侧出(名词作状语,在一侧)

  问其深,则其好游者不能穷也(形容词用作名词,深度)

  好游者亦不能穷也(形容词活用为动词,穷尽,走到头)

  而其见愈奇(动词作名词,见到的景象)

  盖其又深,则其至又加少矣(动词用作名词,到达的人)

  火尚足以明也(形容词用作动词,照明)

  不得极夫游之乐也(形容词作动词,尽情享受)

  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形容词用作名词,险远的地方)

  世之谬其传而莫能名者,何可胜道也哉(谬,形容词的使动用法,弄错,使……错;传,动词作名词,流传的文字;名,名词作动词,说明白。)

  4、文言句式。

  (1)省略句

  而卒葬之(“葬”后省略“于”)

  有碑仆道(“仆”后省略“于”)

  余之力尚足以入,火尚足以明也(“以”后省略“之”)

  有志矣,不随以止也(“随”后省略“之”)

  又以悲夫古书之不存(“以”后省略“之”)

  然力足以至焉(“焉”后省略“而不至”)

  (2)状语后置

  文言文中介词结构往往放在动词后面,表示地点,时间,比较等意义。

  古人之观于天地、山川(“于天地……”作状语修饰限定动词“观”,“对天地……”)

  唐浮图慧褒始舍于其址(“于其址”作状语修饰限定动词“舍”,“在……”)

  请辞于军(“于军”作状语限定动词“辞”的对象,“向军队”)

  州司临门,急于星火(“于星火”表示“比星火……”)

  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于蓝”表示“比蓝……”表比较)

  皆断头注槊上,植(于)市门外(“(于)市门外”表示“在市门外……”)

  具告以事(“以事”表示“把事情……”)

  (3)定语后置

  文言文中有很多句子将定语放在中心语之后。

  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利”“强”作为中心语“爪牙”“筋骨”的定语,后置)

  求人可使报秦者“可使报秦”作为中心语“人”的宾语,后置)

  我持白璧一双,欲献项王(数量词“一双”作为“白璧”的定语,后置)

  (4)文言固定句式

  其孰能讥之乎(难道……吗)

  何可胜道也哉(哪里……呢)

  此所以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这就是……的缘故)

  五、作业

  1、熟读课文并掌握相关文言知识;

  2、背诵课文第三自然段;

  3、笔译全文。

  附:板书设计

  游褒禅山记

  王安石

  游记──重在感悟

  课文《游褒禅山记》教学设计 篇10

  一、教学目标:

  1、掌握一些重点实词、虚词的的多种含义;辨析一些词类活用现象。

  2、学习此文因事说理,叙议结合、详略得当、前后照应的写作特点。

  3、学习作者做事“尽吾志”和治学“深思慎取”的态度。

  二、教学重点、难点:

  1、积累“舍”“名”“其”“以”等文言实词、虚词,学习“至”“明”等一些词的活用。

  2、学习本文叙议结合、前后照应的写作特点。

  三、教学时数:

  3课时

  第一课时:导入课文,整体感知,学生结合注解疏通字意。

  第二课时:学生质疑,教师串讲,归纳重点字词。

  第三课时:分析本文的写作特点,复习总结。

  四、文本解读:

  1、作者的思路:

  板书:

  1、介绍褒禅山概况

  记叙

  2、记游山经过(详略)照应

  因事说理3、游山心得——尽吾志照应

  议论

  4、对仆碑的感慨——深思慎取

  补叙——5、同游者、写作时间

  2、重点内容分析

  第1段写仆碑是为后面议论埋下伏笔,作者认真考证仆碑上的文字,探究事理的本源,充分体现了他“求思之深”的探索精神,也为后面第4段议论中提出治学“深思慎取”提出依据。

  第2段略写略写前洞,较详细地写了后洞特点及游后洞的所见所感。并且采用了对比的形式,前洞的平旷与后洞的幽深对比,前洞“记游者甚众”与后洞“来而记之者已少”对比,最后写出洞后的心情,突出一个“悔”,因为当时“力尚足以入,火尚足以明”,却“与之俱出”,“不得极夫游之乐”,由此而悔,从而为第3段的议论作铺垫。

  3、重点内容处理方法

  教师提示此文和其他游记不同,学生寻找后教师明确:本文不同于一般的游记,不重山川风物的描绘,而重在因事说理,以说理为目的,记游的内容只是说理的材料和依据。在此基础上,教师引导学生找出本文记叙、议论的部分,并组织学生在原文寻找前后照应的语句,从而明确记游内容是议论的基础,是议论的事实依据,议论是记游内容在思想认识上理性概括和深化,前面的记游处处从后面的议论落笔,为议论做铺垫;后面的议论有处处紧扣前面的记游,赋予记游内容以特定的思想意义,记叙和议论相辅想成,互为补充,相得益彰。

  五、助读材料

  1、王安石(1021~1089),字介甫,号半山,宋朝临川(现在江西省临川)人,政治家,文学家,思想家。后被封为“荆国公”,人称“王荆公”。是中国十一世纪的改革家,又是一位诗文大家,散文雄健峭拔,为“唐宋八大家”之一。其诗长于说理,精于修辞,间有情韵深婉之作。

  2、褒禅山是安徽省含山县城北的一座风景秀丽的山。宋仁宗至和元年(1054年)四月,王安石辞职回家探亲(之前在舒州任通判),途中和几位游览了褒禅山,这年七月,作者以追记的形式,补写了这篇游记。

  六、重点内容积累

  名言:

  入之愈深,其进愈难,而其见愈奇。

  夫夷以近,则游者众,险以远,则至者少,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而人之所罕至焉,故非有志者不能至也。

  字词积累

  1、重点词语:

  侧:名词作状语,从旁边。(活用)

  深:形容词作名词,深度。(活用)

  穷:形容词作动词,指走到尽头(活用)

  见:动词作名词,见到的(景致)(活用)

  十一:古代分数表示法,即十分之一

  至:动词作名词,到的人。(活用)

  明:形容词作动词,照明。(活用)

  或:有的人

  2、虚词:

  (1)其:

  ①其下平旷:代词,代指华山洞。

  ②问其深:代词,代指后洞。

  ③则其虽好游者不能穷:代词,那些

  ④其进愈难:代词,游览的人。

  ⑤而其见愈奇:代词,那些(景观)

  ⑥视其左右:代词,那些(游览的人)

  ⑦其又深:代词,代指后洞。

  ⑧则其至又加少:代词,那些

  ⑨既其出:助词,无义。

  ⑩咎其欲出者:代词,那个。

  悔其随之:代词,我。

  (2)以:

  ①由山以上五六里:而,连词,顺承。

  ②拥火以入:而,连词,顺承。

  ③予之力尚足以入,火尚足以明也:来,连词,修饰

  译文:

  褒禅山也称为华山。唐代和尚慧褒当初在这里筑室居住,死后又葬在那里;因为这个缘故,后人就称此山为褒禅山。现在人们所说的慧空禅院,就是慧褒和尚的墓舍。距离那禅院东边五里,是人们所说的华山洞,因为它在华山南面而这样命名。距离山洞一百多步,有一座石碑倒在路旁,上面的文字已被剥蚀、损坏近乎磨灭,只有从勉强能认得出的地方还可以辨识出“花山”的字样。现在将“华”读为“华实”的“华”,大概是(因字同而产生的)读音上的错误。

  由此向下的那个山洞平坦而空阔,有一股山泉从旁边涌出,在这里游览、题记的人很多,(这就)叫做“前洞”。经由山路向上五六里,有个洞穴,一派幽深的样子,进去便(感到)寒气逼人,打问它的深度,就是那些喜欢游险的人也未能走到尽头——这是人们所说的“后洞”。我与四个人打着火把走进去,进去越深,前进越困难,而所见到的景象越奇妙。有个懈怠而想退出的伙伴说:“再不出去,火把就要熄灭了。”于是,只好都跟他退出来。我们走进去的深度,比起那些喜欢游险的人来,大概还不足十分之一,然而看看左右的石壁,来此而题记的人已经很少了。洞内更深的地方,大概来到的游人就更少了。当(决定从洞内退出)时,我的体力还足够前进,火把还能够继续照明。我们出洞以后,就有人埋怨那主张退出的人,我也后悔跟他出来,而未能极尽游洞的乐趣。

  于是我有所感慨。古人观察天地、山川、草木、虫鱼、鸟兽,往往有所得益,是因为他们探究、思考深邃而且广泛。平坦而又近的地方,前来游览的人便多;危险而又远的地方,前来游览的人便少。但是世上奇妙雄伟、珍异奇特、非同寻常的景观,常常在那险阻、僻远,少有人至的地方,所以,不是有意志的人是不能到达的。(虽然)有了志气,也不盲从别人而停止,但是体力不足的,也不能到达。有了志气与体力,也不盲从别人、有所懈怠,但到了那幽深昏暗、令人迷乱的地方却没有必要的物件来支持,也不能到达。可是,力量足以达到目的(而未能达到),在别人(看来)是可以讥笑的,在自己来说也是有所悔恨的;尽了自己的主观努力而未能达到,便可以无所悔恨,这难道谁还能讥笑吗?这就是我这次游山的收获。

  我对于那座倒地的石碑,又感叹古代刻写的文献未能存留,后世讹传而无人弄清其真相的事,哪能说得完呢?这就是学者不可不深入思考而谨慎地援用资料的缘故。

  同游的四个人是:庐陵人萧君圭,字君玉;长乐人王回,字深父;我的弟弟安国,字平父;安上,字纯父。至和元年七月,临川人王安石记。

  特色片段:

  于是余有叹焉:古人之观于天地、山川、草木、虫鱼、鸟兽,往往有得,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夫夷以近,则游者众;险以远,则至者少。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而人之所罕至焉,故非有志者不能至也。有志矣,不随以止也,然力不足者亦不能至也。有志与力,而又不随以怠,至于幽暗昏惑而无物以相之,亦不能至也。然力足以至焉而不至,于人为可讥,而在己为有悔;尽吾志也,而不能至者,可以无悔矣,其孰能讥之乎?此余之所得也!

  此段用一“叹”字紧承上文,领起全段,以古人作为立论的标准,从“求思”的深度和广度两方面,分析了古人“往往有得”的原因,阐述了宏伟目标,险远的道路和“志”、“力”、“物”三者的内在联系,强调了只要尽了自己的主观努力,即使不能达到目的,也可以“无讥”、“无梅”。

  背诵内容:2、3、4段

  练习:

  选择题:

  1、下列有关文学知识正确的一项是:

  A.王安石,北宋人,字临川,号半山,有《临川先生文集》,为唐宋散文八大家之一。

  B.王安石生封荆国公,故世称之为“王荆公”,又因卒谥“文”,故又称为王文公。

  C.古人称谓一般不直呼其名,而可称籍贯、字号、官名、排行等,如“庐陵萧君圭君玉”就含有籍贯、姓氏、官名和字。

  D.古人之所谓“浮图”和“庐冢”即为和尚和寺院。

  2.解释下列加点的文言词语

  ①始舍于其址,而卒葬之。

  ②有碑仆道,其文漫灭。

  ③有穴窈然。

  ④盖予所至,比好游者不能十一。

  ⑤不得极夫游之乐也

  ⑥至于幽暗昏惑而无物以相之。

  3.指出下列各句的活用情况

  ①以故其后名之曰褒禅

  ②有泉侧出

  ③其见愈奇

  ④常在于险远

  ⑤而予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

  4.解释下列句中古今的含义

  ①比好游者尚不能十一。

  ②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险远。

  ③至于幽暗昏惑而无物以相之。

  ④此所以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

  翻译:

  1、既其出,则或咎其欲出者,而予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乎游之乐也。

  2、予于仆碑,又有悲夫古书之不存,后世之谬其传莫能名者,何可胜道也哉!

【课文《游褒禅山记》教学设计】相关文章:

高中课文《游褒禅山记》教学设计11-07

课文《游褒禅山记》优秀教学设计11-09

课文游褒禅山记教学设计范文11-07

课文《游褒禅山记》的教学设计范文10-30

课文游褒禅山记的教学设计范文11-15

课文《游褒禅山记》教学设计范文10-12

课文《游褒禅山记》教学反思12-20

《游褒禅山记》教学设计10-20

游褒禅山记的教学设计10-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