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技术的教学设计

时间:2022-06-17 17:05:25 教学设计 我要投稿

关于信息技术的教学设计(精选11篇)

  作为一名专为他人授业解惑的人民教师,很有必要精心设计一份教学设计,借助教学设计可以提高教学质量,收到预期的教学效果。你知道什么样的教学设计才能切实有效地帮助到我们吗?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关于信息技术的教学设计(精选11篇),欢迎大家分享!

关于信息技术的教学设计(精选11篇)

  信息技术的教学设计 篇1

  第一课 文字处理教案

  课题:《认识Word》

  课时:1课时

  教学目标:

  1、知道Word是一种文字处理软件,学会启动和退出Word。

  2、知道Word窗口的各个组成部分的名称与作用。

  3、会对Word窗口作一些简单的调整。

  教学重点:知道Word窗口的各个组成部分的名称与作用。

  教学难点:知道Word窗口的各个组成部分的名称与作用。

  教学关键:学会启动和退出Word,知道Word窗口的各个组成部分的名称与作用。 教学准备:硬件:电脑室

  软件:Word 97系统

  教学思路、教路、学路(含教学分析、教学方法)

  本节是让学生在会用记事本进行简单的文字输入的基础上,进行Word 97的教学,着重介绍Word 97各个组成部分和作用。让学生知道Word 97是一种功能强大,更适合我们日常工作需要的文字处理软件,

  根据教材的特点与小学生的认识规律,本课采用“设疑—尝试—探索—讲解—归纳—构建知识”的教学方法,最大限度地让每位学生参与学习的全过程,充分体现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尽量启发学生“自己想”、“自己试”、“自己做”、“自己说”。培养学生的主体品质,发展学生分析、比较、迁移类推的独立操作能力。

  教学过程:

  一、 引入

  1、出示文档1(只含有文字的)

  师:“同学们,如果现在要你在电脑上输入这篇文档,你会调出什么软件进行输入呢?”学生:“记事本”师:“没错,这篇只有文字的文档,我们可以用上学期学过的一个文字处理软件来输入。”

  2、出示文档2(含有文字、图片、艺术字、文本框、表格)

  师:“这篇文档,我们又可以用什么来输入呢?还可以用记事本输入吗?”学生:“不行” 师:“对了,对于纯文字的文档,我们可以用记事本输入,但像这样含有文字、图片、艺术字、

  文本框、表格的文档用记事本就输入了。那么 到底什么软件才能让我们输入这样的文档呢?这个学期我们就来学习一个功能更强大,更适合我们日常需要的文字处理软件——Word 97”。这节课我们就先认识一下Word 97是长得怎么样的。

  二、 新授

  1、 启动Word97

  学生自学:看书1-2页

  让学生示范:

  (1)直接启动。

  (2)从菜单启动。

  2、 认识Word 97窗口

  (1) 学生自学:看书2-3页

  (2) 认识各部分名称:教师用教鞭标出窗口各部分位置,学生说出其名称。

  (3)学生练习:用以上两种方法启动Word97

  (4)认识各部分作用:教师对各部分作用做简单示范及说明

  标题栏:改变文件名,让学生体会到它是用来显示出当前的文名

  菜单栏:点击各菜单,让学生看看各下拉菜单内有什么内容,并示范其中一两项。 工具栏:点击各工具栏,注意与菜单栏作比较。

  标尺:调出标记,并用其对页面作一些简单调整。

  纺织文章的页面:在页面上示范输入几个汉字。

  滚动条:拖动滚动条,并提示学生与上学期学的画图软件中的滚动条作比较。

  状态栏:改变当前光标位置,让状态栏上的数值发生变化,以说明其是用来显示当前状态的各种信息的。

  (6)小技巧:学生看书尝试,叫个别学生示范

  3、 调整Word97窗口

  将页面改变,让学生思考如何将窗口设回原来的样子。

  (1)学生看书本调整窗口部分,并自己作一下尝试。

  (2)教师引导,学生作示范。(重点讲解工具栏中的常用、格式工具的摆放)

  (3)小技巧:学生看书尝试,叫个别学生示范

  4、 一试身手:

  让学生在已调整好的窗口中输入自己的姓名、学校和班别。

  5、 退出Word97

  师:“大家还记得上学期我们在学?画图?时,是怎样退出?画图?窗口的吗?现在你们有以前学过的方法,退出 Word窗口,比较一下它与画图窗口的退出有什么不同。”

  学生自己尝试练习

  个别学生示范操作(注意文章的保存)

  巩固与练习

  让学生在电脑上自由操作,进一步熟悉Word窗口的各个组成部分和基本作用。(教师巡视并指导)

  总结

  以后,我们进行文字处理时,都要用到这些菜单或工具。所以我们必须熟悉它们的位置和作用。以后才能更熟练地用Word来进行文字处理。

  课后练习与知识扩展

  1、 在家试用Word 97输入一篇简单文档,并对其进行一些简单设置。

  2、试调出Word97中的各种工具和菜单,记下它们的位置和名称。

  教学体会:

  通过本节的学习,同学们初步认识了Word 97,并知道它的功能比以前学的记事本强得多,认识到学会Word 97才可以进行较复杂的文字处理工作,才能满足我们日常工作需要。对Word 97的学习有很大的兴趣。

  篇二:信息技术教案教案

  第一单元 Visual Basic初步

  《认识我的工作室》教学案例

  认识我的工作室l课型l新授l授课人:

  教学方法和手段I自主探究、广播演示1教具1微机、教学网

  教学目标

  知识:

  1.掌握VB6.0的启动和退出方法。

  2.熟悉VB6.0的窗口界面。

  3.了解VB6.0的程序设计语言基础知识。

  能力:

  1.培养学生调用已有知识储备的能力。

  2.在主体探究过程中培养学生的使用意识。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体会VB6.0易学、易用、高效及功能强大的特点,逐渐产生学习的兴趣。

  教学重点

  1.了解VB6.0,掌握它的启动和退出。

  2.熟悉VB6.0的界面,了解各种窗I=I的作用。

  3.掌握对象的添加、删除及修改属性的方法。

  4.了解程序代码的相关知识。

  教学难点

  1.VB6.0主界面下各个窗口的含义及作用。

  2.修改对象属性时,属性窗口中各个项目的作用。

  设计思路

  VB6.0与word、Excel等常用的应用软件既有相同之处,又有许多不同之处。它虽然也能够像Office组件中的软件一样在Windows环境下运行,但是作为面向对象的一种结构化的程序设计语言,这是学生从未接触过的。因此,本教学设计的重点便是引导学生熟悉VB6.O工作室的界面、窗体,掌握对象的添加、删除及修改属性的方法。针对教学重点,拟采取以主体探究为主的教学模式,按照“激趣导入一主体探究一小结示范一拓展延伸”的步骤,逐步引导学生达到目标。

  一、激趣导入

  屏幕广播“显示文字”的程序运行界面,单击“显示”、“退出”,展示这两个按钮的作用。

  提问:大家知道用什么软件能制作出这种效果吗?

  二、明确主题

  本节课就通过这个小程序,让我们一起走入Visual Basic的世界!

  三、主体探究

  (一)探究任务

  VB就是‘Visual Basic的简称,现在通用的版本是6.O。下面就请大家对照课本的“实战演练”部分,主动了解和尝试一下VB6.O主界面的工具箱中各控件的名称和功能,工具栏中各按钮的功能,菜单栏中各菜单项的作用。

  (二)探究要求

  前十分钟:以对照课本自主完成为主,除了遵循书上的步骤,还应注意课本右侧的“提示”。

  后五分钟;四人小组讨论探究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做好记录并小组协商解决。

  (三)开始探究

  四、小结示范

  (一)问题解决

  组织全班汇总小组探究过程中出现的问题,鼓励学生提出自己的见解解决问题。

  (二)知识补充

  1.工具箱

  2.窗体设计器

  3.窗体布局窗口

  4.工程管理器

  观看老师的屏幕广播。

  结合已有知识,考虑老师提出的问题。

  明确本节的主题,认定教学目标。

  看清老师布置的任务,找到课本对应的页面。

  看清要求,准备动手尝试。

  小组分工,确定组长和记录

  开始对照课本进行探究。

  各组记录员表述本组遇到的问题(不可重复)。

  对照屏幕广播,了解VB中主要的工程设计工具。

  提前打开“显示文字”程序,在运行的最大化状态下广播。

  多媒体出示教学目标。

  多媒体出示探究任务与要求。

  教师在解决问题时,做好引导者,

  重在让学生发表见解。

  多媒体出示补充的知识。

  5.属性窗口

  6.代码窗口

  (三)小结

  1.启动VB

  2.执行程序:

  打开一运行一退出

  3.修改程序:

  添加一删除一修改属性

  4.修改程序代码

  五、拓展延伸

  (一)自我巩固

  要求不同层次的学生进行相应的自我巩固与小结。

  (二)拓展提高

  1.完成课本后“白测考场”中的题目

  2.完成课本后“自测考场”中的题目

  3.自学“阅览室”。

  与教师一起回顾本节课所学知识。

  好学生:简单回顾后进行拓展。‘

  中等生:回顾问题与整节知识,尝试完成拓展第l题。

  后进生:回顾本节“实战演练”,完成对VB的系统认识。

  多媒体出示本课小结。

  信息技术的教学设计 篇2

  一、教材分析:

  这节课的内容为课本“信息技术入门”中“信息与信息技术”的初步认识,教材以两个活动主题为基础,然后以“知识与技能”的形式详细介绍了关于信息与信息技术的相关问题,旨在让学生通过自主学习,教师指导,充分理解信息与信息技术的含义,了解信息的采集与处理方法,这部分内容在全书中占据了主要地位,是培养学生学习信息技术兴趣的基石,是引导学生走进信息技术殿堂的一块敲门砖。

  信息技术的宗旨是让学生能够利用所学的知识技能去获取、加工处理信息,并在此基础上有所创新,所以本节不仅是简单的将书本知识传授给学生,同时教学内容与其他学科及爱国主义相结合,将一些世界名曲、名画、名作放于多媒体教学中,用一些相关的活动让学生以不同的方式获取信息,亲自体会信息的传递及获取,同时也丰富了学生的思维,使他们增加了常识。

  二、教学对象分析

  初一新同学在小学已接触到计算机,并学会了一些简单的操作,学习兴致较高,但基于他们年龄的特点,他们对理论性强的知识点不易理解,认识较为直观,另外由于个性差异,也使他们的认知能力、实际操作能力以及知识水平各不相同,形成了不同的层次。

  三、学习目标

  1、认知目标:理解信息与信息技术含义,了解信息的呈现形式,主要特征及信息的发展与应用。

  2、技能目标:通过对信息的了解,能掌握信息的采集处理方法,并能以简单的方式获取和加工信息,提高个人的分析、归纳、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目标:通过生动活泼的教学,使学生对学习信息技术产生浓厚的兴趣,培养自主学习、互助学习的意识。

  四、教学重点、难点:

  信息与信息技术的含义。

  五、教学模式:

  自主学习,分层推进教学模式。

  六、教学手段:

  采多媒体教学网。

  七、教学策略设计:

  根据教材分析及教学对象、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分析,在教学中应强调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自主探索,在任务的驱动下启发、引导学生主动触摸知识,教师总结指导,对不同层次的学生,应以鼓励为主,分层教学,激发其学习兴趣。

  1、情境设计:乐学、想学

  生动、直观的情境能有效地激发学生联想,唤醒记忆中的有关知识、经验、表象,提高学生积极性,使学生想学乐学。

  实例:学生在宋祖英的“爱我中华“歌曲旋律中走进课堂,不仅是一种享受,同时会产生疑问,声音从哪里来,为什么计算机会播放出声音,这样不仅会产生一种想学计算机的冲动,同时也会在歌曲的旋律中产生对伟大祖国的热爱,产生一种爱国感,达到爱国主义教育的作用。

  2、任务设计——使学生会学通过任务设计,诱导学生思维,启发学生观察思考,促使学生自学教材,解决问题。任务分层设计,由浅及深,先易后难,适合不同层次的学生,并注意与多学科的整合。

  3、学生学习设计

  (1)分组:教师按知识水平将学生分为4人一组,各组中有不同层次的学生 ,这样可达到合作学习的目的,完成不同层次的任务。

  (2)交流:小组之间,师生之间相互交流讨论,汇报自己任务完成情况,相互评价。

  教学流程:

  导入新课、学生明确学习目标、学生交流、讨论、总结、教师归纳总结、巩固练习、师生评价、作业。

  八、教学设计

  模式结构设计

  教师活动设计

  学生活动设计

  导入新课

  问题:

  1、同学们听到了什么?

  2、同学们看到了什么?

  设计意图: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听到了“爱我中华”的歌曲

  看到了一张讽刺漫画,对学习产生兴趣

  为什么上课会这样,我们要学什么?

  导出本节课的任务是:信息与信息技术

  设计意图:采用任务驱动,明确学习目标

  明确学习目标:

  1、理解信息、信息技术含义

  2、学会收集、处理信息的方法

  激发兴趣分组、分层自学

  信息的含义(多媒体显示图片)

  自学课本活动1,并思考:

  1、你在哪些地方见过这些它们?

  2、它们能告诉人们哪些内容?

  3、这些内容可划分哪些方面?

  4、这些内容是以什么方式表达出来的?

  5、信息的含义是什么?

  巡回观察,启发学生思考

  设计意图:根据学生情况布置不同层次的任务,要求学生自主学习,突出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体双主教学策略。

  分组完成任务

  以四人为一组,分层自学,相互讨论共同解决问题

  归纳总结

  对学生的总结给予肯定和表扬,同时加以引导得出对信息的正确理解。

  设计意图:让学生充分展示自己学习成果,使他们有一种成就感

  每组代表发言

  回答以上不同问题

  模式结构设计

  教师活动设计

  学生活动设计

  继续分层自学

  信息的传递及获取

  自学课本P5页,结合实践活动完成以下问题:

  1、信息可通过哪些方式传递?

  2、你是怎样获取信息?

  3、什么是信息的载体?刚才的活动中,信息的载体分别是什么?

  4、同一信息的传递方式唯一吗?不同的信息可以用不同的方式传递吗?

  5、信息的主要特征是什么?

  设计意图:通过同学们的实践活动,耳濡目染,亲身体会信息的获取与传递

  实践活动:

  1、看手中的一份关于2004雅典奥运会的一份新闻报道;

  2、看一段关于2004雅典奥运会的资料片(女排决赛胜利时刻);

  3、放一段关于奥运会的录音报道;

  3、让学生现场发挥表演一些小品,表示一些体育运动并表达获得奖牌时兴奋

  看课本并思考完成以上所提问题

  归纳总结

  1、对学生回答加以评价,并加以引导,使学生得出更准确的结论

  2、以多媒体方式展示不同的信息传递方式,同时给学生严格区分信息与信息载体的区别:信息的表达方式本身是载体,它们所表达的内容才是信息。

  3、信息的特征:载体依附性、共享性、时效性和可处理性等

  设计意图:在同学们身临其境的感知抽象的理论知识的同时,也增强了对中国奥运的认识,并立志把女排顽强不息的拼搏精神用到自己的学习中。

  通过自己的思考,回答以上问题,表达个人不同观点,得出总结

  (1)信息是各种不同信号的集合;

  (2)信息的传递必须依赖于载体;

  (3)获取信息的不同途径(个人举例)

  信息技术的教学设计 篇3

  教学目的:

  1、通过阅读《神话故事》,使学生初步了解神话故事的特点,激发阅读兴趣。

  2、通过模拟的网上查询,使学生了解上网查询的方法、步骤、好处,初步培养学生网上查询资料、收集信息的能力。

  3、通过学生的操作参与,培养学生的现代化意识、合作意识。

  教学过程:

  一、提出学习任务

  今天的阅读课有两项内容,1集体阅读,《第四十间宝库》――神话故事。2继续学习网上查询,按要求查询相关资料,并自由上网浏览。

  二、集体阅读

  集体阅读形式同学们非常熟悉,上学期、这学期我们已经阅读过许多内容,如:寓言故事、成语故事、童话故事,科普读物等,那一个个生动的故事,告诉同学们一个个道理,有的故事还曾深深打动同学们的心。今天,老师再向大家推荐一张光盘《第四十间宝库》-神话故事。里面收集了许多中外神话故事,其中有的故事大家比较熟悉,有的是陌生的。希望通过今天的阅读大家对神话故事有所了解。

  1、谁听过神话故事?

  2、什么是神话故事?

  神话故事是讲神仙或神化的古代英雄的故事。在古代,人们由于受生产力的限制,不能科学地解释大自然中的各种现象,于是就凭自己的主观想象,用拟人手法,编造了许多神话故事,以此来反映对大自然现象的天真解释,表达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有的神话内容是可靠的,有的内容是想象的,并非历史。但历史学家考证,人类远古时代的历史,主要靠神话故事、传说时代流传下来的。

  4、播放光盘,把故事的名字记在片子上,主人公、故事情节记在心里。

  远古的故事,远古的时代,我们在为人类祖先的大胆想象感到惊叹之余,是不是也存在一点遗憾,人类祖先在大自然面前感到了无奈。时光转瞬,转眼历史过了几千年,人类进入了科技高度发展的时代,今天人们不但能够科学地解释大自然的奥秘,而且还用自己的智慧创造了灿烂的文明。

  想想远古的神话,再看看眼前的计算机,我们可以感到人类力量伟大,是不是对计算机会增添了几分亲切感。

  三、网上查询资料

  上网学习,是一种新的学习方式,网上收集信息的能力是学习的需要,是生存的需要。今天我们继续学习网上查询资料。

  1、说说校园网上怎样查询、浏览?(请一名同学在教师机上操作。)

  (1)敲击IE网络浏览器

  (2)进入三里河三小校园网主页

  (3)主页提供了9个选项,选项进入。

  (4)进入栏目窗口阅读浏览

  (5)资料库中推荐了15个网站

  方法:边讲解,边演示。出示15个网站名称。

  2、同学上网阅读。

  阅读分两步(1)查询资料,按要求填空。(内容附后)

  如果有的同学有困难,希望能与邻近的同学合作,旁边的同学不要拒绝。

  教师随机指导:请第1、2名的学生把查询的过程和结果写在黑板上供大家参考。

  (2)自由选择查询阅览

  记下你最感兴趣的信息,准备向同学推荐

  3、向同学推荐自己收集的信息

  同学们刚才已经查阅了大量的信息,请把你最感兴趣的信息推荐给同学们。

  四、说说今天阅读的收获

  可以说说自己了解了哪些信息,也可以说说自己的感受。

  信息技术的教学设计 篇4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学什么),例如:

  ⑴初步了解。

  ⑵让学生学会。

  ⑶能够掌握。

  ⑷使学生熟练掌握。

  ⑸能按指定要求。

  ⑹能够根据指导要求。

  2、过程与方法:(怎么学:通过一个什么样的过程、采用什么样的方法来让学生达到一个什么样的目的。)

  方法——包括基本的学习方式(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和具体的学习方式(发现式学习、小组式学习、交往式学习……)。例如:

  ⑴通过直观演示,自主探究及实践操作的方法,引导学生熟练掌握本课知识与技能。

  ⑵通过预设问题,让学生思考解决办法,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

  ⑶通过自主探究,小组合作的方法解决预设问题,培养收集信息、处理信息的能力。

  ⑷实践操作培养学生创新能力。

  ⑸在老师、同学帮助下,感受学习的过程,理论联系实际,培养学生利用计算机处理信息的能力,初步学会用信息技术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和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得怎样),例如:

  ⑴通过的操作,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和审美能力,使学生对信息技术在生活中的应用有了进一步的认识。

  ⑵感受运用信息技术创作作品的乐趣,提高学习信息技术的兴趣。

  ⑶培养学生动手操作的能力及与同伴交流合作的意识、能力,增强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和团结协作的精神。

  ⑷通过作品展评,培养学生欣赏美和鉴赏美的能力。

  ⑸通过学习,引导学生把所学知识运用到生活实践中去,让学生学以致用,同时培养学生思维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教学重点:】本章、本节应该掌握的技能或知识点。

  【教学难点:】从学生实际出发,对哪里学习有困难的技能或知识点。 教学重点要重在将知识的“透”上,要让学生真正理解消化,难点则重在其突破手段和方法的设计上。

  【教学过程:】

  一、导入环节:(情境导入、问题导入、谈话导入、激疑导入、复习导入、游戏导入、谜语导入等)

  (教学意图:××导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也使学生明确了本课的学习任务)

  二、信息处理(新授):(信息处理)(讲授法、示范教学法——直观演示法、任务驱动法、自主探究教学法、“兵教兵”合作法、游戏教学法)

  1、自主探究、小组合作:

  师:对的操作,怎么做呢?请同学根据书中××页内容进行操作,然后说说以下几个问题:

  (教学意图:带着问题让学生利用自主探究、小组合作、实践操作法解决××问题,任务驱动、加深印象。)

  2、直观演示法:

  教师演示,强调步骤,学生观看。

  (教学意图:⑴直观演示,明确方法;⑵老师直观演示为学生解决一些共性问题,使学生顺利完成学习任务;⑶让学生对本课学习任务进一步巩固,使学生更好地掌握本课难点。)

  三、课堂活动(作品制作):

  首先,教师要提出实践操作的具体要求,让学生带着问题去操作;

  其次,要精心组织好操作练习,在有限的时间内达到最好的效果。这一环节可以让学生边操练边讨论,进行协作式学习、讨论式学习、探究式学习;

  再次,老师要在课堂上巡回进行技能练习指导。

  四、信息技术课的评价(作品展示):

  (学生自评、互评、老师点评为主导原则)

  (教学意图:激励学生,取长补短,培养自信,培养创新,培养欣赏美和鉴赏美的能力。)

  五、小结:

  师:谁来说说这节课你都有哪些收获?

  通过本课的学习,我们学会了,让我们的作品更加完美。希望同学们在今后的学习中能学以致用,让信息技术真正地运用到我们的生活学习中去。

  (教学意图:梳理概括、形成网络;画龙点睛、强化主题;承前启后、巧妙过渡;扩展深化;小结查标,巩固效果;及时反馈,查缺补漏。)

  信息技术的教学设计 篇5

  [教学目的与要求]

  知识与技能:感受生活中的信息现象,认识到信息是普遍存在的。

  过程与方法:掌握信息活动的一般过程。

  情感态度价值观:感受信息对生活与学习的作用,产生学习与使用信息技术的兴趣和积极性。

  行为与创新:能够养成积极思考生活中的信息的真假性、有用性的行为习惯。

  [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信息的获取、传递、处理、表达等;信息及信息技术在生活中的应用。

  难点:感受信息及信息技术的重要性,了解生活中的信息的一些过程。

  [教学方法与手段]

  本课使用了教师引导、学生体验学习、游戏学习等教学方法,通过学生个人、小组、集体的多种形式进行学习活动。

  [教学准备]

  相关图片、课件、猜词游戏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同学们,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社会里,生活中充满了各种各样的信息。那什么是信息呢,信息又有哪些作用呢?这就是今天我们要解决的问题。

  (出示课题:信息与信息技术)

  (二)新授:

  一、信息

  (出示课件图片1)

  师问:从这张图你能得到哪些信息呢?

  (生答)

  (出示课件图片2-4)

  分别问:通过观看以上图片,你能得到什么信息呢?

  (生分别回答)

  师问:你还能说出其它的信息呢?(生答)

  我们可以知道:信息是一些消息,在我们学习、生活、工作中都离不开信息。

  (阅读“知识屋”)

  二、信息的获取

  师问:那信息是如何获取的呢?

  (出示课件图片)

  (生答)

  但是有些信息我们用自己的感觉器官无法获取到,比如说,我想看清对面大楼上是一只什么鸟?

  (生回答)

  师:其实很多工具都能帮助我们获取更多的信息,你知道还有哪些工具吗?试着在小组内交流一下。

  三、信息的传递

  获取信息后,我们要将它传递给更多的人,我们可以通过一些方式来进行信息的传递。

  (出示课件图片)

  科技的发展让信息的传递有了更多的方式,但并不意味着原始的方式就此淘汰了。

  完成“讨论坊”的内容。

  四、信息的处理

  人类获取、传递了信息后,对信息进行一些处理,会产生更有价值的信息。

  (出示课件图片)

  计算机被发明后,人们就把信息处理的大量工作交给计算机来完成。计算机也叫信息处理机。

  五、信息技术

  在信息的获取、传递、处理等过程中涉及到的技术称为信息技术。信息技术跟我们的生活学习密切相关。

  (出示课件图片)

  师:你们还知道哪些地方使用到信息技术吗?

  (生讨论)

  游戏:猜词游戏

  通过这个游戏,大家可以知道相同的信息会有不同的处理方式或表达方式等,信息有它自己的特点,信息是千变万化的,信息没有统一的标准来衡量。

  (三)总结

  今天我们主要学习了有关信息和信息技术知识,在生活中,信息和信息技术是无处不在的,我们在生活中要学会分辨信息的真假。

  信息技术的教学设计 篇6

  一、教材分析

  本课选自广西科学技术出版社《九年义务教育中小学教科书 信息技术》七年级上册主题八。网络中的信息浩如烟海,如何在信息海洋中搜索到自身所需的资料显得尤为重要。这也是获取、传输、处理、应用网络信息的基础条件,是培养学生信息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本节课主要介绍关键字搜索和分类目录搜索两种搜索方法,旨在引导学生发解搜索引擎的概念、类型、工作原理,了解并正确使用“关键字”,掌握基本搜索技巧,并能根据信息需要选择最有效的搜索方式。

  二、学情分析

  考虑到七年级新生在网络知识、能力方面的群体差异,如原就读于城镇小学的学生学校及家庭都拥有电脑,能经常上网,对网络有一定的了解,能利用“百度”等搜索引擎进行简单的资料查找,而原就读农村小学的学生由于学校信息化建设较落后,对网络特别是网上信息查找较为陌生,教学需由浅入深。

  三、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了解搜索引擎的概念、类型及工作原理;能在实践中掌握关键字搜索和分类目录搜索两种搜索方法,并能根据 :信息技术与教学设计与反思)信息需求选择最有效的搜索方式,能主动探求搜索引擎的帮助信息,提高搜索信息的效率。

  过程与方法:能在自主探究、合作学习的过程中,增强表达和交流的能力。学会针对具体问题对关键字进行合理选择和提炼,掌握一些适合自己学习和操作的搜索技巧。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验搜索引擎给生活和学习带来的极大便利;树立网络安全意识,增强网络道德观,形成与信息化社会相适应的价值观。

  四、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掌握关键词的选择技巧、了解常用的搜索引擎。

  教学难点:掌握基本搜索技巧。

  (一)激情导入

  1.播放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动画片《十二生肖》片段,要求学生利用网络搜索自己的生肖传说。 (学生动手搜索并七嘴八舌说出自己所属生肖传说。

  教师借此机会了解学生网上搜索技能的现状。)

  (二) 出示课题,询问学生都用了哪些搜索工具

  解释大家之所以如此快速找到信息,是因为这些网站都有搜索功能,就势引导学生进入搜索引擎学习。(在情境创设下引导学生进入本节学习。)

  (三)分组练习

  请各小组按要求利用网络搜索生肖传说,第一、二组使用百度,三、四组使用Google或腾讯搜搜等。 学生分组体验几种搜索引擎的使用过程,了解搜索引擎的工作原理和类型。组长演示并讲解关键字的使用及搜索过程。通过分组练习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自学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

  (四)明确概念

  师:什么是搜索引擎?搜索引擎都有哪些基本类型?什么是关键字?关键字在搜索中的作用?请列举一些常用的搜索引擎。

  (教师提示:为提高搜索效率,多数网站将全文搜索和分类目录搜索合并使用,比如大家常用的“百度”、“谷歌”、搜狗等。 学生按照考教师指导进行网上搜索,并认真体会、仔细观察,以进一步明确搜索概念并掌握。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五)搜索技巧妙用

  1.关键字、词选择技巧。师:关键词越精确,查询范围就越小,结果也相对准确。

  2.分类目录搜索。师:要查找某类信息,可单击网站相应栏目或到权威专业网站进行查找。

  (遇到困难可利用搜索引擎的“帮助信息”。 学生根据教师要求进行网上搜索,并分组讨论。 引导学生总结关键词的选择技巧。)

  (六)探究与交流

  师:是否是搜索到的网页(网站)数目越多越好?为什么不同的搜索引擎搜索到的结果不同? (小组合作探究、交流。培养学生探究能力。)

  (七)课堂小结

  网上讯息五花八门,鱼龙混杂,大家要增强网络道德观,努力成为网络文明小使者。引导学生树立网络安全意识,增强网络道德观。

  五、板书设计

  搜索引擎的类型:全文搜索、分类目录搜索。

  搜索查找方式:关键字搜索、分类目录搜索。

  关键字搜索:是指在查找信息时,利用网页上提供的搜索信息的文本框,输入最能突出主题内容的词语或词组,进行信息搜索和查找。

  进行网络搜索的用途:获取我们所需的学习资料或生活常识等。

  六、学生学习活动评价设计

  学生个人回顾教学内容并进行思考和总结,填写学习辅助表。小组对各自成员进行学习效果评价并将评价结果反馈给教师。

  七、教学反思

  本节课,我注重学生学习方式的改变,引导学生掌握学习技巧,引领他们在探索中学习。在学习中得到快乐,在尝试中有所发现,在讨论中明白事理,在合作中享受成功,在思想中发现自我,收到了较好的教学效果。另外,根据学生能力差异,我使用了分层教学策略,分层次设计学习任务并进行针对性辅导,帮助学生完成学生任务。在教学中,我还特别注意引导学生掌握学习方法,以最快的速度查找到最准确的信息,从而使教学过程相对顺利,教学重难点均有所突破。但也存在诸多不足之处,即是没有全面拓展学习内容,学生虽然已掌握搜索方式、理解搜索含义,但没有深入领会搜索在学习、工作及生活中所应处的位置。

  信息技术的教学设计 篇7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对出租车计费问题进行算法设计。

  (2)根据算法设计,利用VB软件编写程序。

  2、过程与方法:

  (1)学会利用自然语言和流程图两种形式,描述出租车计费程序算法。

  (2)找到解决问题的思路,用编程实现算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编程来解决实际问题。

  (2)培养学生的编程能力,体会到编程在生活中的价值。

  二、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难点:

  对出租车计费问题进行算法设计。

  三、教学方法:

  讲授法、演示法、任务驱动法

  四、课前准备

  1、教学环境硬件环境:网络机房软件环境:VB程序

  五、教学时间

  1课时

  六、教学过程

  步骤

  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情境导入我们很多人都坐过出租车,或者以后肯定会坐到出租车,现有某地出租车计费如下,起步价8元,超过2.5公里的路程,按每公里1.5元计价。

  通过校园生活中遇到的实际问题导入课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步骤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新课讲授任务一:完善程序界面教师:编写程序解决问题,需要预先设计算法:

  1、用自然语言描述2、用流程图描述任务二:编程实现算法教师:算法厘清解决问题的思路,然后通过编写程序来实现算法。

  教师演示:

  1、编写代码。

  2、调试程序。

  任务三:知识库1、算法及其特性2、关系运算符3、选择结构任务四:创新园1、某超市为了促销,规定购买100元以上的物品可以享受8.8折优惠,请设计算法。

  同学们根据提示,学习教材,尝试自主操作。

  同学观看演示,参考书本操作。

  学生自主操作优秀同学演示锻炼学生自主操作能力通过学生演示激发同学们的积极性和成就感。

  扩展知识面锻炼操作能力。

  小结1、回顾要点。

  回顾本节课知识。

  七、教学反思

  信息技术的教学设计 篇8

  一、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认识打印机。

  2、知道打印文档的步骤。

  技能目标:

  1、能在Word中输入计划书。

  2、熟悉Word的编辑环境,对计划书进行编辑。

  3、利用Word的打印预览功能,预览打印效果。

  4、能把输入的计划书用打印机打印出来。

  情感目标:通过输入、编辑、打印计划书,一是要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二是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协作能力。

  二、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在Word输入计划书,并进行编辑。

  教学难点:利用打印机把计划书打印出来。

  三、教学准备

  1、调试好局域网,学生的计算机都能通过“网上邻居”进行相互访问。

  2、每台计算机的标识要规范,便于学生能相互知道各自的计算机名称。

  3、在电脑室中至少准备一台打印机,最好是激光打印机,以供教师演示时用及让学生把编辑好的计划书打印出来。

  4、一份编辑好的计划书范例。

  四、教学建议

  建议课时:1课时。

  本课是把上节课第一次编委会讨论的编辑计划书,输入到Word中,进行排版美化,通过打印机把计划书打印出来,每人一份,以使编辑组内的每个编辑明确编辑的内容及各自承担的任务。

  在学习本课之前,学生应具备一定的文字输入技能,同时已经掌握Word排版的基本技能,如插入艺术字、剪贴画、设置字符底纹、字体颜色等。

  对编辑计划书的排版美化,不必强求一律,要让学生根据自己掌握的相关排版技能,排出个性化的计划书,鼓励学生大胆的创新,同时也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

  把计划书打印出来是本节课的难点,如果全部在课堂上打印出来,时间上不可能;在课堂上可以每组打印一份,其余的,可以安排在课外,也可以让学生到自己家里打。

  在WORD中打印文件时,应先设计纸型的大小。如果不按实际的纸张大小设计纸型的大小,电脑是按默认的纸型大小打印,结果打印在实际的纸张上,与在WORD中看到的会不一样。

  打印机因型号不同、品牌不同,打印机的使用方法也会有不同,因此在本课时中教师主要讲解在Word中打印文件的方法,对打印机的使用方法只要学生稍加了解就可。在电脑室里最好有一台激光打印机。

  对已经完成本课任务的学生,还可以引导他们通过上网,搜索有关Word排版技巧的文章或打印机方面的内容,了解更多相关的知识。

  五、练习实施建议

  随堂练习1:本课的任务就是把计划书编辑并打印出来,随堂练习1就是本课的任务,对未能打印出来,可以安排在课外,如学生家里有计算机和打印机的话,可以让学生自己回家打印出来。

  随堂练习2:本课操作的自我检查。学生可一边操作,一边完成该练习。也可以布置在课后让学生完成。

  随堂练习3:为操作熟练的、已完成本节课任务的学生准备的。可以进一步巩固本课的内容。

  信息技术的教学设计 篇9

  一、指导思想:

  本人坚持以教学大纲为指导,让学生初步掌握计算机的基础知识,掌握基本的windows操作技能。进一步了解计算机的广泛用途,并从小树立学科学、爱科学、用科学的方法处理信息的意识。从小培养良好的用机习惯,掌握正确的操作方法。培养学生处理信息的能力,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创新思维及创新能力,进行创新实践。

  二、教学条件分析:

  1、学生学习计算机的兴趣浓厚,热情较高;

  2、学生的计算机基础知识掌握不够牢,搜集各种信息的能力较差;

  3、学生运用电脑的能力较差;

  4、部分学生上机行为不够规范;

  5、有些学生键盘操作不熟练,仍存在用一只手操作键盘现象。

  三、教学任务目标:

  在教育部制定的《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建设》指导纲要的指导下,在学校的领导下,根据《小学信息技术知识要点》开展信息技术教育教学活动,规范信息技术课,加强对学生的考核和评价,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1、复习巩固电脑绘图技术,掌握画图的基本技巧。

  2、进一步中文输入法,能利用中文输入法完成一些简单和功能,能为自己所用。

  3.对文件系统有一个基本的认识,会正确保存自己的文件,并能再次找到。

  4、进一步使学生了解电脑的基本构造,熟练开机和关机,及进行相关的操作。

  5、初步学习网络知识,能从网上找到自己需要的知识。

  6、培养学生对学习信息技术课的兴趣,为振兴我国的计算机事业而树立远大理想.

  7、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操作能力,能够较熟练的掌握对计算机操作的基础操作能力.

  8、培养学生主动学习和自学能力,培养学生正确的学习信息技术的方法。

  四、教学方法措施:

  1、针对教材的特点,明确学习目标,巩固与提高课堂所学。

  2、对起点不同的学生要注意分类施教,要让基础好的学生学得一技之长,底子薄的学生打好基础。

  3、提高课堂兴趣,多采用范例教学法、活动项目教学法、综合实践法等,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

  五、教学进度表:

  第一周 走进幻灯片世界

  第二周 制作第一张幻灯片

  第三周 幻灯片中插入图片

  第四周 制作一组幻灯片

  第五周 浏览与放映

  第六周 设置动画效果

  第七周 让文字和图片飞起来

  第八周 参观动物的家(超级链接)

  第九周 在幻灯片里播放电影

  第十周 幻灯片制作秘籍

  第十一周 宣传海报设计

  第十二周 我的作品

  第十三周 信息和信息处理工具

  第十四周 利用网络了解禽流感

  第十五周 复习

  第十六周 期末考试

  信息技术的教学设计 篇10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学生能够复述出超链接的定义,并设置超链接及动作按钮。

  【过程与方法目标】

  通过小组合作及自主探究的方式,能够总结出设置超链接的方法,自主学习动作按钮的设置。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进一步养成交流合作学习的习惯, 乐于与同学分享知识。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

  设置超链接、动作按钮。

  【难点】

  独立完成设置超链接以及设置动作按钮。

  三、教学方法

  任务驱动法、自主学习、小组讨论

  四、教学过程

  1、【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教师提问:当你在上网的过程当中如果鼠标指向某一个地方出现了一个小手,点击之后呢就跳到了另外一个地方,大家知道是什么吗?学生经过思考会给出答案。——超链接。

  教师再次引导,“想不想让你的幻灯片也可以像网页哪样呢?”学生会积极的配合老师,给出回答。

  引出新课——设置超链接

  2、【新课教授】

  任务一:畅所欲言,认识超链接

  教师向学生展示带有超链接的幻灯片,教师点击超链接的地方,学生进行观察。并且提问:什么是超链接,超链接的目的是什么。将学生分成几个小组进行讨论,在讨论的过程当中教师进行巡视指导。讨论完成后,请小组代表进行回答。并根据各小组的回答进行总结讲解。通过这样的方式学生对于超链接就了更加深入的认识。

  任务二:设置文字超链接

  学生对超链接有了认识之后。教师首先完整的演示文字超链接的设置步骤,并请学生认真观察教师的操作。教师操作完成之后,按照原来的分组,各组分别进行超链接的设置。并提出三点要求:

  1、 用前面我们做的“骆驼与羊的故事”幻灯片来做,指定第1张为当前幻灯片

  2、 指定为“尺有所短,寸有所长”设置超链接

  3、 总结设置超链接的步骤。

  学生做的过程中,发现问题后,教师进行实时点拨。学生做完之后,请几个小组进行展示, 并说出设置超链接的步骤。其它组的成员可以进行适当的补充,然后教师进行点评讲解,将设置链接的步骤展示在PPT上。小组同学根据PPT上的步骤对先前的作品进行修改或补充。

  任务二:设置动作按钮

  当我们用超链接从第1张跳转到其它的幻灯片时,如果想返回到第1张幻灯片或是它前面的幻灯片,可以通过设置“动作按钮”来实现。其实现的步骤跟设置文字链接有许多相似的地方,并提出两个小任务。

  1、 找到“动作按钮”所在的位置

  2、 根据PPT教师给出的动作按钮的设置步骤进行设置

  在此过程中教师进行巡视指导。并且提示按钮是一个对象,大家可以对它进行修改和美化。完成后采取自评、互评和教师评的方法进行评价。

  3、【小结作业】

  采取随机点名的方式回顾本节课的内容。

  作业如下:

  1、 搜集可以幻灯片跳转的其它方法。

  2、 尝试设置超链接的时候,链接到文件或是网页

  信息技术的教学设计 篇11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了解教育机器人的主要特点。

  2、熟悉机器人的基本工作流程。

  3、熟悉VJC仿真软件的工作环境。

  过程与方法

  1、掌握测试机器人运动的方法。

  2、感受仿真机器人的运动效果。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培养学生对科学的好奇心与探索精神。

  教学重、难点

  重点:

  熟悉VJC仿真软件的工作环境。

  难点:

  熟悉机器人的基本工作流程。

  教学准备

  1、VJC仿真软件。

  2、多媒体计算机教室。

  教学过程

  一、引入

  教育机器人主要应用于教育领域,通过多样的形式发挥教育功能。那么,它们究竟是怎样工作的呢?下面,我们就一起来认识它们及其编程平台——VJC仿真软件。

  二、课堂学习

  (一)机器人的基本工作流程

  根据不同的工作要求,我们首先为机器人设计相应的动作过程,并在计算机上编写相应的程序,再通过数据线将程序写入机器人,由机器人执行命令,完成相应的动作。

  (二)初识VJC仿真软件

  软件主程序窗口组成:菜单栏、工具栏、四个模块库、流程图生成区、JC代码生成区以及垃圾箱。

  仿真系统的窗口界面:信息显示区、功能区和机器人运行显示区。

  教师演示流程图的初步编写过程以及测试仿真机器人的方法。

  三、课堂活动

  1.全班随机分为两大组,每组推选一名组长,由组长对任务进行具体分工。

  2.打开VJC仿真软件中自带的示范程序,并进入仿真环境中测试,在规定的时间内,看哪一组能打开并顺利地测试的程序最多。(若在活动过程中遇到困难可借助“学乐园”中的“课堂讲解”释疑。)

  3.各组长收集并综合本组成员的探究成果,上台演示示范程序。教师作相关点评和总结。

  (具体活动计划可参考“活动室”中的内容。)

  四、课外探究

  观察了机器人的各种运动后,你理解了流程图中各个模块的作用了吗?与同学进行交流与讨论。

【信息技术的教学设计】相关文章:

信息技术教学设计01-19

信息技术教学设计05-27

《下雪了》信息技术教学设计06-14

小学信息技术教学设计07-12

《信息技术入门》教学设计08-27

信息技术应用成果教学设计04-06

信息技术教学计划设计06-16

初中信息技术教学设计04-19

初中《信息技术简介》的教学设计08-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