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临安邸教学课件

时间:2022-10-17 13:27:14 教学课件 我要投稿

题临安邸教学课件

  作为一位杰出的教职工,有必要进行细致的教案准备工作,借助教案可以提高教学质量,收到预期的教学效果。我们应该怎么写教案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题临安邸教学课件,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题临安邸教学课件

  题临安邸教学课件 篇1

  【学习目标】

  1、借助教材注释,结合课外资料,通过独立自主地学习,正确理解古诗的大概意思。

  2、初步感受借景抒情的表达方式。初步感受借景抒情的表达方式,体悟诗人忧国忧民的情怀。

  3、在反复诵读与想象中感受诗歌的意象,体会诗歌表达的感情,受到情绪的感染和心灵的震撼。

  【教学过程】

  一、比照:生成情感。

  1、同学们,我们先来听一首曾经学过的诗。播放《示儿》: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2、谁能告诉我,这首诗是谁在什么时候写的?他最盼望的是什么?(南宋诗人陆游在临终的时候写的,他最盼望的是收复被金国占领的中原失地)

  3、我们来看一看北宋和南宋的对照图,同学们对比一下,就知道宋朝的土地被金兵占领了多少。(出示地图)北宋时期的半壁江山已被金兵占领,包括宋朝的都城汴州。可想而知,那里的老百姓在金国的统治之下过着怎样的悲惨的生活,他们痛失亲人,他们家破人亡,他们流离失所。

  4、自己的国家被别人占领,南宋的王师都干什么去了?南宋的权贵都干什么去了?(板书:权贵)南宋的皇帝都干什么去了?今天我们来学习又一位南宋爱国诗人林升(板书:林升)写在旅店的墙壁上的一首诗《题临安邸》。

  (板书诗题)生齐读

  二、品悟:走进诗文。

  1、出示《题临安邸》,师介绍当时背景:公元1126年,金人攻陷北宋首都汴梁,俘虏了徽宗、钦宗两个皇帝,中原国土全被金人侵占。赵构逃到江南,在临安即位,史称南宋。南宋小朝廷并没有接受北宋亡国的惨痛教训而发愤图强,当政者不思收复中原失地,只求苟且偏安,对外屈膝投降,对内残酷迫害岳飞等爱国人士;政治上无能,达官显贵一味纵情声色,寻欢作乐。在这样的情况下,林升写出了这首《题临安邸》。

  2、同学们,听了这段介绍,你认为我们应该用什么样的语气来读这首诗?指名答。

  师:那么我们就用愤怒、责问的语气来朗读这首诗吧!对照注释理解诗句意思,自由读诗。

  3、诗人把那些“王师”“权贵”“皇帝”们都看成了什么人?你如何理解“游人”?(游山玩水的人)

  这里的游人和我们平时说的游人一样吗?(不一样,我们平时是出去旅游,不是天天都玩,只是偶尔的,而这里的游人却是天天如此,不把老百姓的死活放在眼里。)

  我觉得这些不顾老百姓死活的权贵们不配做人,说他们是“家伙”更为确切,大家说好不好?(对,游山玩水的家伙,寻欢作乐的家伙)

  4、他们玩得都怎么样了?(醉了)

  这里的“醉“和“喝醉酒”的“醉”是不是一样?(不一样。“喝醉酒”是醉了还会醒过来,只是偶尔的,而这里的“醉”却是天天如此,永远也醒不过来的。)

  5、读着这一句“暖风熏得游人醉”(想象说话)小精灵儿童

  (1)透过这个“醉”字你仿佛看到了怎样的画面?(仿佛看到了那些权贵们喝着美酒,吃着山珍海味。仿佛看到了歌女们为他们演奏,舞女们为他们跳舞。)

  师:是啊,他们只知道吃喝玩乐,歌舞升平,醉生梦死(板书:醉生梦死),下面我们来看看当时这些权贵们吃喝玩乐的一幅图画。(课件出示)

  (2)通过这个“醉”字,你仿佛听到了什么?(仿佛听到了他们在那里高谈阔论,却什么也不去做。仿佛听到了被金兵占领地区的老百姓在说:“南宋什么时候能把领土收回去,让我们不再受苦啊!”)

  6、师:可是暖洋洋的春风把这帮只知道游山玩水的家伙吹得像喝醉了酒一样。在他们的眼中,杭州还是杭州吗?(汴州)

  师:是啊,他们简直把杭州当成了老家汴州。

  7、谁能解释一下,“直把杭州作汴州”

  杭州只是他们逃难的地方,是不是他们真正的家?那些家伙简直把临时避难的杭州当作了老家汴州。他们还想要他们的家吗?

  师:也就是说那些家伙早已忘记了故都汴州,忘记了被金兵占领的半壁江山。

  教师解说:据史书记载,汴州当时的人口超过100万,是当时世界上最发达,最繁华的城市。北宋画家张择端曾经把当时汴州的繁华景象画了出来,这就是有名的《清明上河图》,请大家看一看画中的部分景象。

  三、诵读想象,体悟诗情。

  1、出示《清明上河图》,师:同学们看到了什么?

  的确是这样,街道纵横,店铺林立,人来人往,川流不息。好一派繁荣昌盛,国泰民安的景象啊!但是这一切的一切,从金兵攻破城门起,从两个皇帝沦为金人的阶下囚的那一刻起,就不复存在了。山河破碎,百姓遭殃,美丽的河山就断送在这些只知道吃喝玩乐的家伙手中。

  汴州的繁华已经不复存在了。我们再来看看杭州,这些权贵们逃到杭州后,杭州又成了什么样子呢?谁能用一句诗来回答。(山外青山楼外楼)

  2、师:你怎样理解这句话?(西湖周围的青山楼阁重重叠叠,风光极其美丽。)

  3、这些楼是谁建的?(皇帝,大官们)他们建了作什么?(为自己享乐)

  师:是啊,俗话说:“上有天堂,下有苏杭”,杭州多美啊!他们已经断送了一个美丽的汴州难道就不会再断送一个锦绣如画的杭州吗?(出示课件)

  4、看到这么美丽的杭州,面对这群只知道享受,而不顾老百姓死活的酒囊饭袋,你们着急不着急?

  你着急什么?(着急他们这样吃喝玩乐,金兵会把杭州又占领了。)我们和诗人一起问问他们——西湖歌舞几时休?

  想到这里,我们担忧不担忧?我们和诗人一起问问他们——西湖歌舞几时休?

  想到这里,我们愤怒不愤怒?我们和诗人再和诗人一起指着他们的鼻子问一问他们——西湖歌舞几时休?

  是啊!那些统治者在西湖边上听歌赏舞,这种寻欢作乐的生活要到什么时候才停止呢?

  5、有感情地朗诵全诗。(出示全诗课件)

  五、拓展学习,激情练笔。

  1、“直把杭州做汴州”,是啊,无论在汴州还是杭州,那些权贵们不都是日日饮酒、朝朝作乐吗?汴州已经沦陷了,杭州的命运又会怎样呢?那些昏昏度日的当朝统治者断送了一个汴州,难道不会再断送一个杭州吗?

  2、练笔。

  在“西湖歌舞几时休”的质问声中,在“直把杭州作汴州”的痛恨声中,你感受到了作者那一颗怎样的心?面对终日寻欢作乐、醉生梦死的南宋权贵们,面对沦陷区苦苦挣扎、度日如年的老百姓,面对这忧国忧民(板书:忧国忧民)的爱国诗人,你想对谁说些什么?

  ①自由选择,自由练笔。

  ②交流。

  六、感情读诗、背诗。(配乐)

  板书:

  题临安邸

  权贵 醉生梦死

  林升 忧国忧民

  以上就是小编分享的《题临安邸》教案设计的全部内容,如果对你有帮助,请继续支持语文网,并提出您的宝贵建议,小编会尽最大的努力给大家收集最好最实用的教学文章!

  题临安邸教学课件 篇2

  教材分析:

  《题临安邸》是义务教育语文版五年级上册第11课《古诗二首》中的内容。是南宋诗人林升看到中原国土被金人侵占,然而南宋朝廷却一味苟且偷生,寻欢作乐,为吐心头的愤恨,表达对国家民族命运的深切忧虑而题写在墙壁上的一首诗。

  设计理念:

  1、语文课程具有综合性的特点。遵循这一特点,语文课堂教学应该努力在整合上做文章。三维目标要整合,课程资源要整合,教学方式要整合,在整合中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提升语文综合素养。

  2、语文课程具有审美性的特点。遵循这一特点,语文课堂教学应该努力在情感上下功夫。让学生在形象感知中入情,在切己体察中悟情,在展开想象中融情,在诵读中升情。

  3、语文课程具有人文性的特点。古诗是民族精神文化的重要载体,古诗本身又是一种独特的民族文化。古诗教学应该引领学生融入这种文化,从中受到心灵的熏陶。

  教学目标:

  1、借助教材注释,结合课内外资料,通过独立自主地学习,正确理解古诗的大概意思。

  2、体会重点诗句的情境,在反复诵读,合理想象,感受诗歌的情绪和意境,感悟诗人忧国忧民的情怀,受到心灵的熏陶。

  3、在诵读中,初步感受借景抒情的表达方式,体悟诗人忧国忧民的情怀。

  教学重点:

  诵、悟诗文,体会诗人忧国忧民的情怀。

  教学流程:

  一、比照:生成情感。

  1、同学们,我们曾经学习过陆游的《示儿》这首诗。谁还记得?请你背给大家听听。(指名背诵)

  2、这首诗是陆游在什么时候写的?他最盼望的是什么?

  3、是啊,在临终之际,陆游苦苦期盼着“王师北定中原日”,这一天他盼到了吗?(没有)没有盼到,王师们都干什么去了?宋朝诗人林升(板书林升)写下了这样一首诗——《题临安邸》(指板书),做了很好的回答。生齐读课题。理解“邸”。

  二、品悟:走进诗文。

  (一)由题入手,读懂古诗。

  1、课题是什么意思,谁知道?(题写在临安旅店的诗)对。你是用什么方法理解的,能说说吗?(看注释)结合注释来理解诗词,是一种很好的方法。大家再看看注释,临安是什么地方?

  诗人林升就是在临安客店的墙壁上写下了这首《题临安邸》。(出示《题临安邸》)我们一起读读这首诗,看看是怎么写的。(学生齐读)

  2、交流反馈,介绍背景。

  ①有没有同学知道,这首诗描写的是哪里的景象?

  ②诗中还出现了哪个地名?汴州又是什么地方?

  ③诗人是在怎样的情况下写这首诗的?你们知道吗?(简介历史背景)

  3、品析诗句

  师:是的,在我国历史上,南宋王朝是一个非常黑暗、非常的朝代。人们在战乱中痛苦生活,而当朝权贵们却不闻不问,不理朝政。诗人林升就是在悲愤中写下了这首《题临安邸》,他究竟在临安城看到些什么?听到了些什么?又想到了什么?我们再仔细地读一读这首诗,对照注释好好想一想。[

  ①学生自读自悟。

  ②交流。(先同桌交流,然后全班交流)谁能用自己的话说说这首诗的意思?(山外有青山楼外有楼,西湖的歌舞几时才能停止?温暖的春风把游人吹得都陶醉了,简直把杭州当作汴州。)

  ③在学生交流中随机点拨:

  你从“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的诗句中看到了怎样的景象?(看到了碧绿的青山一座连着一座,西子湖畔歌舞升平,南宋的权贵们整日游山观水、饮酒作乐……)你从诗句“几时休?”中体会到诗人是什么心情?(生充分讨论后交流,师随机引导)

  你们还体会到了什么?(愤怒)是的,“西湖歌舞几时休?”这是林升对权贵们愤怒的质问!如果你是作者,你会怎么问?

  同学们,这些贪图享乐的南宋统治者就在你们面前,请大家和诗人一起,指着他们的鼻子,大声问一问:——“西湖歌舞几时休?”

  “西湖歌舞几时休?”而此刻的权贵们又是一幅怎样的神态?(“暖风熏得游人醉”)这里的“暖风”指什么?仅仅指自然界的春风吗?这里的 “游人”是些什么人?诗人为什么不直接写“权贵醉”而称他们为“游人”呢?。

  透过这个“醉”字,你眼前仿佛出现了怎样的画面?

  时啊,这真是一群烂醉如泥的家伙;他们真是纸醉金迷啊!他们简直是醉生梦死!(板书“醉生梦死”)在这些权贵们的眼中,杭州还是杭州吗?(“直把杭州作汴州”!)

  师:是啊,他们简直把杭州当成了已经沦陷的北宋都城——汴州了。

  (二)资源整合,深刻领悟。

  1、了解汴州。

  同学们,昔日的汴州又是什么样子呢? 想知道吗?北宋画家张择端曾经把当时汴州的繁华景象画了出来,这就是有名的《清明上河图》,大家请看:出示《清明上河图》

  谁能用一个词语来形容昔日的汴州?(生说)就是这样一个繁华的汴州,随着北宋王朝的灭亡而被葬送了,此时,你心情如何?

  祖国的锦绣河山被葬送,怎不叫人悲痛呢?让我们带着悲痛,一起来读读这首诗。(出示古诗)

  2、拓展阅读《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

  同学们,汴州沦陷了,权贵们可以逃离战乱,来到南方的杭州,继续寻欢作乐,可是,汴州的老百姓呢?他们的境况又如何?爱国诗人陆游在《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这首诗中是这样描写的:(课件出示《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

  ①理解“遗民”、“胡尘”,体会百姓生活之苦。

  汴州的老百姓生活怎样,你们听出来了吗?是从哪一句听出来的?这里的“遗民”指什么? “胡尘”又是指什么?

  这句话让我们体会到,汴州的老百姓在侵略者的铁蹄之下,眼泪都哭干了。请你们再用心听听——(课件出示古代战争画面)

  透过这漫天飞扬的“胡尘”,你好像看到了一幅幅怎样的画面? (引导学生想象)

  ②理解“又一年”,体会等待时间之长。

  汴州的老百姓痛苦地挣扎在死亡线上,“南望王师又一年”,你们可知道,这“又一年”是多少年吗?你们知道吗?据资料介绍,陆游写这首诗的时候,中原已经沦陷整整65年了,65年啊同学们,整整23739个日日夜夜呀!同学们,破碎的山河在盼,流泪的遗民在盼,陆游在盼,林升在盼,他们盼到了吗?(没有)你的心情怎样?谁来读一读。(生读)他读得怎么样?你们听出了什么?(悲愤,愤怒)你想读吗?(生读)他读得怎么样?让我们带着无比的愤怒的心情,齐读《题临安邸》

  三、拓展:升华诗情。

  1.读着这首诗,你感受到了作者那一颗怎样的心?(爱国)他的爱国之心体现在对祖国命运的担忧,对老百姓痛苦生活的担忧。(板书:忧国忧民)

  面对终日寻欢作乐、醉生梦死的南宋权贵们,面对沦陷区苦苦挣扎、度日如年的老百姓,面对虎视眈眈的侵略者,你想对谁说些什么?

  (畅谈体会,随机点评。)

  2.面对国土的沦陷,面对人民的悲泣,一个又一个爱国志士站出来了:林升愤怒的质问着;陆游悲伤的呼喊着;著名的抗金英雄岳飞更是为实现他精忠报国的志向,带领将士们浴血奋战着……他的抗金事迹连同他的千古绝唱《满江红》,如同黑夜中一道犀利的闪电,划破长空、光照千秋。(课件)来,让我们一起高声诵读《满江红》!(师生齐声诵读)

  附:板书设计

  题临安邸

  权贵 醉生梦死

  林升 忧国忧民

  题临安邸教学课件 篇3

  一、谈话导入,解读诗题。

  师:同学们还记得南宋爱国诗人陆游写的《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这首诗吗?我们一起来吟诵一下吧!

  生:(吟诵诗)

  师:在这首诗中南宋的遗民生活怎样?

  生:他们生活在金兵铁蹄下,急切盼望王师来收复失地,但望眼欲穿,王师就是不见踪影。(大屏幕显示诗)

  师:是啊!“遗民泪尽胡尘里,南望王师又一年”,那么“王师”最后来了吗?

  生:陆游去世前王师还是没有来。

  师:那“王师”们都干什么去了?今天我们学习另一位南宋爱国诗人林升在旅店的墙壁上的一首诗《题临安邸》。(老师板书诗题)看一看南宋的“王师”究竟干什么去了?看一看,南宋的权贵都干什么去了?还有南宋的皇帝干什么去了?先读诗题。

  生:(读诗题)。

  师:你能借助注释用自己的话讲讲诗题吗?

  生:林升题写在临安旅店墙壁上的诗。

  师:你讲得很清楚,我们一起来正确地读一读诗题吧!

  二、初读正音,自学知意

  师:这究竟是一首怎样的诗呢?请看大屏幕。(出示诗)

  能正确、流利地读吗?请自由练习一下吧!

  (生自由练习读诗)谁来读给大家听一听。

  生:(读诗)。

  师:(以评代讲)她的“暖”、“醉”、“汴”读得准,我们也能像她那样正确地读一读吗?(生齐读古诗)。

  师:古诗词最讲究韵律美,对仗工整,节奏分明,我们能读出诗的韵味吗?我们先要知道诗中讲了什么,才能正确断句。同学们用我们学习古诗的方法自己理解一下诗意吗!不懂的地方做上记号。

  (生自学古诗,师巡视指点学法)

  师:我们来交流交流吧!

  生:山外有青山,楼外有高楼,西湖的歌舞,不知何才能罢休,暖洋洋地风把游人吹醉了,他们简直把杭州当作了汴州。

  师:你能从字面上去理解诗,已经不错了。我们来正确断句吧!试试看读出诗的韵味来吧!(生读诗)

  师:读出了诗味,但不怎么像林升在吟诗。我们还是来接着看这首诗吧!刚才易雯同学说“暖洋洋的风把游人吹醉了”,这里的游人真的就是游山玩水的南宋人民吗?(出示“暖风熏得游人醉”)。

  三、潜心研读,体验诗情。

  师:我们来看一段资料:公元1126年,金人攻陷北宋京城汴州,俘虏了徽宋、钦宋两皇帝,中原国土全都被金人所占。赵构逃到江南,在临安即位,史称南宋。南宋并没有接受北宋亡国的惨痛教训而发愤图强,当政者不思收复中原失地,只求苟且偷安,对外屈膝投降,对内残酷迫害岳飞等爱国人士;政治上无能,达官显贵一味纵情声色,寻欢作乐。结合这段资料,同学们想一想,这里的游人指的是什么人?

  生1:南宋的达官显贵们。

  生2:南宋的皇帝。

  生3:南宋的王师们。我知道王师干什么去了,他们寻欢作乐去了,怪不得“南望王师又一年”啦。

  师:他们也配称“人”吗?

  生:这些不顾老百姓死活的权贵们不配做人,说他们是“坏东西”还便宜了他们。

  师:对!忘了国难,纵情声色,寻欢作乐的坏东西!他们玩得怎样?

  生:醉了!

  师:“醉”什么意思?从“醉”中你读出了什么?

  生:“醉”在字典中解释为“沉迷其中”,从“醉”中可见他们已经深深地陷入寻欢作乐中,不能自拔。

  师:“醉”字让我们仿佛看到了坏东西们在干什么?

  生1:喝酒喝得烂醉如泥。

  生2:金钱享乐面前是纸醉金迷。

  生3:他们每天醉生梦死,吃喝玩乐。

  师:“醉”字让我们仿佛听到什么?

  生1:划拳声、歌舞声、喧哗声,声声入耳,家里事、国家事、天下事,事事漠不关心。

  生2:我仿佛听到喝醉了酒的醉话,欢乐时的打闹声。

  师:一个“醉”字让我们仿佛看到了他们的种种丑态,是啊!它写出了南宋权贵们沉迷于歌舞等玩乐中时间长,深到了不能自拔,程度如醉如迷,把收复失地抛到脑后了。我们来读一读,读出他们的丑态来吧!(生读这一句)

  师:看着这两幅图你心中怎样?

  生1:我恨这些坏东西们。

  师:用你的朗读表达你的心声吧!

  (生读这一句)

  师:你真是一位爱僧分明的好孩子。

  生2:我想走上前去痛斥他们。

  师:用朗读来传送你的情吧!

  (生读这一句)

  师:从你脸上的表情与读时的声调我想到你心中有股怒火在升腾。

  师:在这帮坏东西的眼里,杭州还是杭州吗?

  生:不是,是汴州。

  师:也就是说,他们早已忘记了故都汴州了,忘记了被金兵占领的半壁江山了,忘记了国耻家仇。(出示资料)汴州又称汴梁,汴京是北宋的都城,也就是现在的河南开封。据史书记载,汴州当时的人口超过了100万,是当时世界上最发达、最繁华的城市。北宋画家张择端曾经把当时汴州的繁华景象画了下来,这就是有名的《清明上河图》,今天,我们把这幅图带来了,请同学们看一看。

  (学生欣赏图,老师介绍)

  师:我们这册语文书14课就是《清明上河图》,请你们对着图快速浏览一下课文第二、三、四自然段。是啊,汴州当时街道纵横,店铺林立,人来人往,川流不息,好一派繁荣昌盛、国泰民安的景象啊!但这一切从金兵攻破城门后,就不复存在了。山河破碎,百姓遭殃,美丽的河山就断送在这些坏东西手中。现在他们逃到汴州,整天只是寻欢作乐,还把杭州作汴州,听到这里,你们心情怎样?

  生1:可怕!

  师:带着这种感觉读这一句!(生读“直把杭州作汴州”)

  生2:愤怒!

  师:诗人和你一样愤怒,我们一起来痛斥这达官显贵们吧!

  (生读: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

  师:这些权贵们真让人愤恨,他们逃到杭州后,没有想到如何收复失地,而是在大建宫殿,大修街道。因此,诗人的第一句就说:“山外青山楼外楼”(出示这一句)(生想象并描述杭州风光)。

  生1:青山重重叠叠像秀美的少女,亭亭玉立。街上楼房鳞次栉比,一座比一座金碧辉煌。

  生2:在金碧辉煌的宫殿里歌女们轻歌曼舞,权贵们饮酒作乐,好不快活。

  师:从诗人的描写与刚才想象的风光图中你觉得杭州景色怎样?

  生1:杭州秀丽迷人!

  生2:杭州城风光无限……

  师:俗话说:“上有天堂,下有苏杭”,杭州风光无限,但在这秀丽迷人的杭州城里作者是否被这风光迷住了呢?

  生:作者没有被这风光迷住,而是面对此情此景,想到了国耻,想到了遗民泪尽胡尘里。他心里一点也不高兴,而是心事重重,想:坏东西们已经断送了一个繁华的汴州,难道就不会断送一个杭州吗?他在为杭州担忧,我们心里怎样?

  生:我心里很着急。

  师:我们和诗人一起去问问他们——

  生:(着急地)西湖歌舞几时休。

  生:我心里很为杭州担忧,感到杭州危在旦夕呀!

  师:我们和诗人一起去问问他们吧——

  生:(担忧地)西湖歌舞几时休。

  生:我心里愤怒。

  师:我们和诗人一起去指着他们的鼻子痛斥吧——

  生:(愤怒地)西湖歌舞几时休。

  师:诗人话中还有话吗?我们再来品一品这一句话,像品茶一样,细细品,才能品出茶的甘醇。

  生:我认为诗人不仅感叹现实的黑暗,更在为整个南宋担忧,问他们何时才能停止玩乐,去想一想收复失地的事。

  师:我们和诗人一起去质问他们吧!(齐读: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南方的权贵们在西湖边上寻欢作乐、昏昏度日,老百姓的泪流干了。(出示两幅对比图以及《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和《题临安邸》两首诗。

  师:同学们来看看南宋两位爱国诗人的.诗说说他们诗中的异同点。

  生1:都是借景抒情的诗,陆游写到壮美的景但触景伤情,林升写到秀丽的景也是触景伤情。

  生2:陆游的诗写的是遗民在悲惨的生活,而林升写的是权贵们醉生梦死的生活,形成鲜明对比。

  生3:陆游的诗中为遗民生活悲伤,而林升的诗中为权贵们生活愤恨。

  师:一个“悲”,一个“愤”,“满纸忧愤言,一把辛酸泪”,他们怎样的心明可鉴!

  (生一起说:忧国忧民之心!)

  师:我们来读出他们的心声吧!(齐读两首诗)

  (生激动地吟两首诗)

  师:同学们吟着这首诗心中肯定有很多的话要一吐为快,请拿出你的笔来写一写,你可以对南宋的权贵们说,可以对诗人说,也可以对南宋的人民说。

  (生写心里话,写后交流)

  四、背诵拓展,升华清情

  师:诗吟到这儿,你们心里还有什么疑问吗?

  生:林升把这首诗题在旅店墙壁上,他不害怕引来杀身之祸吗?

  师:林升会害怕吗?据资料介绍,这首诗是题在墙壁上的,有人考究“林升”应为林外。林升是一名进士,曾游学于苏杭一带,因屡试不第,又耳闻目睹赵家王朝昏聩,愤世嫉俗,常穿戴道士衣冠,放荡形骸,到处题诗作画,以宣泄胸中郁积,留下了许多传说,人们以为是“神仙”留下手笔。另外,这首诗构思巧妙,实来讽刺,却从热闹的场面写起,愤慨已极,却不说谩骂之语,是讽喻诗中的千古绝唱。它吐出郁结在人们心头的愤恨,让我们和诗人一起来倾吐吧!(生齐背诗)

  师:对面强敌入侵,面对沦陷的亡国,面对人民的悲情,一位位爱国志士站起来了,岳飞就是其中的一员。他面对破碎的河山,喊出了“精忠报国,还我河山”的豪言壮语,写下了一首激励人心的《满江红》,让我们一起来听歌曲《满江红》吧!课后把它摘抄下来吟诵。

  题临安邸教学课件 篇4

  一、比照:生成情感

  师:同学们,我们先来听一首曾经学过的诗。课件播放《示儿》: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师:谁能告诉我,这首诗是谁在什么时候写的?他最盼望的是什么?

  生:这首诗是陆游在临终的时候写的,他最盼望的是收复中原失地。

  师:有谁知道,中原失地是被谁占领了吗?

  生:金国。

  师:是啊,北宋时期的半壁江山已被金兵占领,包括宋朝的都城汴州,在陆游临死的时候,中原已被金兵占领了整整83年,而且北宋的两个皇帝徽宗、钦宗也被金兵抓走了。下面我们来看一看北宋和南宋的对照图。(课件出示)

  师:同学们对比一下,宋朝的土地被金兵占领了多少?

  生:大概有一半。

  师:大家可以想想,那里的老百姓在金国的统治之下过着怎样的悲惨的生活,他们痛失亲人,他们家破人亡,他们流离失所。同学们,你们说这大片的被占领的土地,该不该收回来?

  生:该!

  师:陆游在《示儿》中所说的“王师北定中原日”,这里的 “王师”是什么意思?

  生:“王师”就是宋王朝的军队。

  师:自己的国家被别人占领,南宋的王师都干什么去了?南宋的权贵都干什么去了?南宋的皇帝都必须干什么去了?今天我们来学习又一位南宋爱国诗人林升写在旅店的墙壁上的一首诗《题临安邸》。

  评析:陆游也是南宋的一位爱国诗人,他的《示儿》和《题临安邸》有异曲同工之处,一个是“悲”,一个是“愤”。 “悲”的是国家不能统一,“愤”的是为了国家能够统一。通南宋和北宋的版图对比,再结合已经学习过的《示儿》,学生的情感很自然地就上升到对南宋王朝的愤恨,与诗人的心走到了一起,也为学习古诗打下了情感基础。

  二、品悟:走进诗文。

  师介绍当时背景:公元1126年,金人攻陷北宋首都汴梁,俘虏了徽宗、钦宗两个皇帝,中原国土全被金人侵占。赵构逃到江南,在临安即位,史称南宋。南宋小朝廷并没有接受北宋亡国的惨痛教训而发愤图强,当政者不思收复中原失地,只求苟且偏安,对外屈膝投降,对内残酷迫害岳飞等爱国人士;政治上无能,达官显贵一味纵情声色,寻欢作乐。在这样的情况下,林升写出了这首《题临安邸》。同学们,看了这段介绍,你认为我们应该用什么样的语气来读这首诗?

  生:应该用气愤的语气。

  生:应该用责问的语气。

  师:那么我们就一起用愤怒、责问的语气来朗读这首诗吧!

  生齐读: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暖风熏得游人醉,只把杭州作汴州。

  师:诗人把那些“王师”“权贵”“皇帝”们都看成了什么人?

  生:游人。

  师:你如何理解游人?

  生:游山玩水的人。

  师:这里的游人和我们平时说的游人一样吗?

  生:不一样,我们平时是出去旅游,不是天天都玩,只是偶尔的,而这里的游人却是天天如此,不把老百姓的死活放在眼里。

  师:是啊!这些“王师”,这些“权贵”,这些“皇帝”那里配做人啊,我们叫他们“家伙”更为确切。游山玩水的家伙,吃喝玩乐的家伙。这些家伙们玩得都怎么样了?

  生:醉了。

  师:这里的“醉“和“喝醉酒”的“醉”是不是一样?

  生:不一样。“喝醉酒”是醉了还会醒过来,只是偶尔的,而这里的“醉”却是天天如此,永远也醒不过来的。

  师:说得多好啊!透过这个“醉”字你仿佛看到了什么?

  生:我仿佛看到了那些权贵们喝着美酒,吃着山珍海味。

  生:我仿佛看到了歌女们为他们演奏,舞女们为他们跳舞。

  师:是啊,他们只知道吃喝玩乐,歌舞升平,醉生梦死,下面我们来看看当时这些权贵们吃喝玩乐的一幅图画。(课件出示)

  师:通过这个“醉”字,你仿佛听到了什么?

  生:我仿佛听到了他们在那里高谈阔论,却什么也不去做。

  生:我仿佛听到了被金兵占领地区的老百姓在说:“南宋什么时候能把领土收回去,让我们不再受苦啊!”

  师:可是暖洋洋的春风把这帮只知道游山玩水的家伙吹得像喝醉了酒一样。在他们的眼中,杭州还是杭州吗?

  生:不是,他们简直把杭州当成了老家汴州。

  师:杭州只是他们逃难的地方,是不是他们真正的家?

  生:不是。

  师:他们还想要他们的家吗?

  生:不想了。

  师:那些家伙早已忘记了故都汴州,忘记了被金兵占领的半壁江山。

  师介绍汴州:汴州又称汴梁、汴京,是北宋的都城,也就是现在的河南开封。据史书记载,汴州当时的人口超过100万,是当时世界上最发达,最繁华的城市。北宋画家张择端曾经把当时汴州的繁华景象画了出来,这就是有名的《清明上河图》,今天,我把这幅图带来了,请大家看一看。(出示《清明上河图》)

  师:同学们看到了什么?

  生:我看到这里很繁华。

  生:我看到大街上车水马龙。

  生:我看到老百姓在那里安居乐业。

  生:我看到店铺很多。

  生:我看到那里的房屋建得很漂亮。

  师:的确是这样。浙江东阳横店影视城依照这幅《清明上河图》进行了重建,我曾经去旅游过,真是美丽如画。如果你有机会去,一定会被那美景所折服。但是这一切的一切,从金兵攻破城门起,从两个皇帝沦为金人的阶下囚的那一刻起,就不复存在了。山河破碎,百姓遭殃,美丽的河山就断送在这些只知道吃喝玩乐的家伙手中。

  师:汴州的繁华已经不复存在了。我们再来看看杭州,这些权贵们逃到杭州后,杭州又成了什么样子呢?谁能用一句诗来回答。

  生:山外青山楼外楼。

  师:你怎样理解这句话?

  生:山外还有青山,楼外还有高楼。

  师:还有别的理解吗?

  生:就是说杭州非常的美丽,楼房建得非常的漂亮。

  师:是啊,这些楼是谁建的?

  生:皇帝,大官们。

  师:他们建了干什么?

  生:为自己享乐。

  师:俗话说:“上有天堂,下有苏杭”,杭州多美啊!让我们来看看这美丽的杭州吧!

  (课件出示图片)

  师:看到这么美丽的杭州,你们是怎样的心情?

  生:很着急。

  师:你着急什么?

  生:着急他们这样吃喝玩乐,金兵会把杭州又占领了。

  师:你说得真好!面对这群只知道享受,而不顾老百姓死活的酒囊饭袋,我们问问他们:

  生:“西湖歌舞几时休?”

  师:是啊!那些统治者在西湖边上听歌赏舞,这种寻欢作乐的生活要到什么时候才停止呢?南方的权贵们醉生梦死,而北方的老百姓却遭受着金病的压迫,面对皇帝,面对权贵,你想说些什么?

  生:我想对他们说,该醒醒了,不然金兵就打过来了。

  生:我想对他们说,快去把失去的领土收回来吧!

  生:我想对他们说,你们不要再醉生梦死了,也去看看老百姓在怎么过吧!

  评析:古诗的学习,重要的并不是理解诗句字面的意思,而是诗句所包含的内在情感。通过现在的“游人”与诗中的“游人”作对比,通过“喝醉酒”的 “醉”与诗中的“醉”作对比,通过“汴州”与“杭州”作对比,把学生带入了那个久远的年代。通过课件演示,通过激发想象,学生就好像穿越了时空,看到了南宋统治者的歌舞升平,看到了金兵占领地区老百姓的孤苦无助,看到了汴州曾经的繁华,看到了杭州又败在了这些酒囊饭袋的手中。学生自然而然就产生了对南宋统治者的憎恨,对金兵侵占区的老百姓的同情。

  三、假设:壮怀激烈。

  师:如果我们的祖国被占去了一产,你们愿意吗?

  生:不愿意。

  师:你会怎样做?

  生:我会把失去的领土在夺回来。

  生:我会和侵占我们领土的人一拼到底。

  师:真有志气,作为一个中国人,我们都要捍卫自己的国家不被欺侮,不被侵占。那我们现在应该怎样做呢?

  生:应该好好学习。

  生:应该掌握更多的知识,使我们的祖国强大起来。这样别的国家就不敢来欺负我们。

  师:同学们,看过《射雕英雄传》吗?

  生:看过。

  师:《射雕英雄传》里面有两个人物,一个是郭靖,一个叫杨康,你们知道为什么一个叫靖,一个叫康吗?

  生:因为北宋被金兵占领的那一年是靖康年,郭靖的父亲郭哮天和杨康的父亲杨铁心之所以给他们取这样的名字,就是要为了永远记住国家的耻辱。

  师:你了解得真多!虽然当时的皇帝、权贵只顾吃喝玩乐,但是像郭啸天、杨铁心这样的爱国人士还有很多,岳飞就是有名的抗金将领,他喊出了“精忠报国,还我河山”的豪言壮语,他曾经写下了一首激励人心的诗歌《满江红》,让我们一起来朗读。(课件出示)

  《满江红》

  怒发冲冠,凭栏处、潇潇雨歇。抬望眼、仰天长啸,壮怀激烈。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

  靖康耻,犹未雪。臣子恨,何时灭。驾长车踏破、贺兰山缺。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待从头、收拾旧山河,朝天阙。

  评析:学习这首诗的目的仅仅只是领悟诗人忧国忧民的情怀吗?仅仅只是了解当时统治者的昏庸无能吗?我想还有更重要的一点就是激发学生的爱国之志。通过假设我们的祖国被侵占来激发学生“好好学习,报效祖国”。通过学生熟悉的《射雕英雄传》人物来理解“国家兴旺,匹夫有责”。通过岳飞的《满江红》来感受 “精忠报国,还我河山”。这时学生的情感得到升华,把对古诗的理解上升到更高的层面。

【题临安邸教学课件】相关文章:

《题临安邸》教学设计03-20

题临安邸教案04-09

《题临安邸》教学反思范文04-07

《题临安邸》原文及译文10-13

《题临安邸》原文及翻译03-11

《题临安邸》阅读答案04-28

题临安邸原文及赏析02-08

爱国唐诗《题临安邸》10-04

《临安邸》教学设计1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