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实践教学活动计划优秀

时间:2023-02-16 13:11:28 教学计划 我要投稿

综合实践教学活动计划优秀

  时间过得可真快,从来都不等人,很快就要开展新的工作了,来为今后的学习制定一份计划。什么样的计划才是好的计划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综合实践教学活动计划优秀,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综合实践教学活动计划优秀

综合实践教学活动计划优秀1

  一、现状分析

  四年级学生在三年级时已经学了一年的《综合实践活动》,因此经过了系统的学习,在知识、技能等方面都有了一定的基础。他们对于课上的要求都能认真地完成,而且比较配合老师开展一些简单的实践活动。这个年级的学生对于一些常规已经基本养成并且纪律也比较好,这些为新课程的学习会有一定的.促进作用,为继续学习进行研究打下了一定基础。由于本校实际问题,因此,对于书本里的很多出外实践活动是很难操作的,只能通过上网查找一些关于这个实践活动的知识、图片给他们看。所以效果当然没有亲身去实践这么好的。

  二、教学目标与要求

  1、亲近并探究自然,热爱自然,初步形成自觉保护周围自然环境的意识和能力。

  2、考察周围的社会环境,初步形成反思、探究社会问题的习惯,自觉遵守社会行为规范,增长社会沟通能力,初步养成服务社会的意识和对社会负责的态度。

  3、初步具有认识自我的能力,初步具有自主选择和独立作出决定的意识和能力,养成勤奋、积极地生活态度。

  4、激发好奇心和求知欲,初步养成从事探究活动的态度,发展探究问题的初步能力。

  三、教学重点、难点

  1、注重实践的过程,让学生主动地获取知识、应用知识和解决问题。

  2、走向社会,开展活动的方式方法。

  3、组织有关的活动素材。

  四、教学措施:

  1、认真钻研教材,精心设计适合本校实际的活动过程,对整个活动操作做到心中有数。

  2、努力创设活动情境,引导学生在可行的活动时有所创造,有所收获。

  3、利用现代化媒体,提高学生对课堂教学的兴趣,同时让学生多渠道的获得更多的知识。

  4、善于组织小组活动,让每个学生有展示自己的机会,有互助共同提高的机会。

  五、教学活动安排:

  略

综合实践教学活动计划优秀2

  一、背景分析:

  本学期,在校领导和教科所的指导下,进一步学习新课程标准,明确“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实施目标,通过研究、实践,继续将理论与实践结合起来。由于低年级学生自主动手能力较弱,搜集资料和对资料进行加工的能力有待培养,所以教师、家长引导孩子、陪伴孩子一起参与活动。

  二、活动目标:

  1、学生在家长和老师指导下,诵读《三字经》、《弟子规》,了解中华美德,弘扬民族精神。

  2、间周一次,在班队活动课中,开展诵读竞赛,激发对传统美德的崇高之情。

  3、班级举办以“孝敬父母”、“诚实礼让”等为主题的绘画展,宣扬美德。

  4、获得亲身参与实践的积极体验和丰富的'情感,养成合作分享、明辨是非等良好的个性品质。

  三、内容安排:

  九月份:在家长和老师带领下,购买《弟子规》、《三字经》读本,并进行诵读。

  十月份:班队活动课,举办“传统美德”故事会。

  十一月份:“家长讲坛”开播,主题为“道德教育”。

  十二月份:举办以“孝敬父母”、“诚信待人”为主题的绘画展。

综合实践教学活动计划优秀3

  一、学生基本情况:

  六年级学生已具备了一定的实践能力,但对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却并不了解,因此要逐步培养学生一些探究问题的方法,提高学生的问题意识,能够从生活和学习中挖掘自己感兴趣的活动主题,能够试着和同学展开小组合作学习,在有效的活动中不断提高学生的实践与创新的潜能。五年级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要培养学生对生活、学习的积极态度,使他们具备一定的交往合作能力、观察分析能力、动手操作能力;要让他们初步掌握参与社会实践的方法,信息资料的搜集、分析和处理问题的方法以及研究探索的方法;使学生形成合作、分享、积极进取等良好的个性品质,成为创新生活的小主人。

  二、指导思想:

  以素质教育理论为指导,全面贯彻全国基础教育工作会议精神,落实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和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实行)的有关要求,结合学校科技特色,以综合为特征,以实践为核心,以活动为载体,以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深化素质教育,形成学校办学特色。

  三、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目标:

  1、情感目标:通过开展综合实践活动,培养学生对社会生活的积极态度和参与综合实践活动的兴趣。

  2、知识目标:了解信息技术、劳动技术、社区服务和探究法的一些常识。

  3、能力目标:使学生具有基本的生活自理能力、交往协作能力、观察分析能力、动手实践能力以及对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和创新能力。

  4、过程目标:初步掌握参与社会实践与调查的方法、信息资料的搜集、分析与处理的方法和研究探索、实验实证的方法。

  5、人格目标:获得亲身参与综合实践活动的积极体验和丰富的经验,塑造完善人格,初步养成合作、分享、积极进取等良好的个性品质,形成对自然的关爱和对社会、对自我的责任感。

  四、具体工作:

  结合地方教材《我与新疆》开展教学活动。

  灿烂的吴文化和浓郁的现代文明,给人以一种传统文化与时代气息交融的跨越时空的独特感受。我们对峙将传统文化的精粹与现代教育理念的英华有机整合,构建古典与现代兼容、本土与世界兼容的西域文化特色校园文化。让“西域文化”根植于师生心灵深处,成为他们健康成长的“养份”,在“西域文化”的陶冶与研究中提高道德素养。

  为了担当、宏扬和创新以吴文化为代表的具有本土地区特色的'中华传统文化,按照“有重点、入主流、上水平、出特色”的建设方针,科学规划和设计吴文化教学活动,以利有序推进学校文化,使我们能少走弯路,有更高品味,出更多结果。

  1、开发综合实践活动的资源

  2、安排好综合实践活动的时间。

  3、确定综合实践活动的主题并制定好实施计划

  4、整合综合实践活动过程中的四大领域。

  5、综合实践活动各领域内容整合的基本要求:第一,把握综合实践活动各指定领域共同的价值追求。第二,把握各指定领域之间的内在联系,注意各领域之间的相互渗透和延伸。

  6、加强对综合实践活动的指导

  五、丰富综合实践活动小学生活动的方式:

  综合实践活动的实施要倡导学生学习方式的多样化,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变革。在每一项活动主题的实施过程中,要求学生尽可能多地进行活动设计、资料搜集、调查、考察、参观、访问、实验、测量、服务、制作、社会宣传、演示、表演、总结、交流、答辩、反思等学习活动。通过学习活动方式的多样化,促进综合实践活动各领域之间的整合。

  六、课时安排:

  (略)

【综合实践教学活动计划优秀】相关文章:

综合实践教学活动计划04-20

综合实践活动计划优秀范文07-02

综合实践教学计划优秀02-06

综合实践活动教学计划03-25

综合实践活动教学计划08-15

综合实践活动的教学计划08-21

综合实践活动的教学计划03-30

综合实践活动教学计划07-20

综合实践教学活动计划最新0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