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教学计划

时间:2021-03-24 15:04:52 教学计划 我要投稿

【推荐】数学教学计划模板锦集七篇

  时间就如同白驹过隙般的流逝,我们又有了新的学习内容,让我们对今后的教学工作做个计划吧。那么如何输出一份打动人心的教学计划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数学教学计划7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推荐】数学教学计划模板锦集七篇

数学教学计划 篇1

  一、复习的教学目标:

  1.使学生比较系统地牢固地掌握有关整数、小数、分数、比和比例、简易方程等基础知识,具有进行整数、小数、分数四则运算的能力,会使用学过的简便算法,合理、灵活地进行计算,会解简易方程,养成检查和验算的习惯。

  2.使学生巩固已获得的一些计量单位的大小的表象,牢固地掌握所学的单位间的进率,能够比较熟练地进行名数的简单改写。

  3.使学生牢固地掌握所学的几何形体的特征,能够比较熟练地计算一些几何形体的周长、面积和体积,巩固所学的简单的画图、测量等技能。

  4.使学生掌握所学的统计初步知识,能够分析和绘制简单的统计图表,并且能够计算求平均数问题。

  5.使学生牢固地掌握所学的一些常见的数量关系和应用题的解答方法,能够比较灵活地运用所学知识独立地解答不复杂的应用题和生活中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二、总复习中的注意点:

  1.重视基础知识的复习和知识之间的联系。

  2.注意启发、引导学生进行合理的整理和复习。

  3.加强反馈,注意因材施教。

  4.按新课标要求,紧扣教材。

  三、复习措施:

  1.重视基础知识的复习,加强知识之间的联系。使学生在理解上进行记忆。比如:基础概念、法则、性质、公式这类。在课堂上在系统复习中纠正学生的错误,同时防止学生机械地背诵;但是对于计量单位要求学生在记忆时,通过对比,理顺关系。

  2.在复习基础知识的同时,紧抓学生的能力。

  (1)四则混合运算计算方面,重在整数、小数、分数的四则混合运算,既要提高学生计算的正确率,又要培养学生善于利用简便方法计算。利用自习与课后辅导时间对学生进行过关练习;

  (2)在量的计量和几何初步知识上,多利用实物的直观性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利用习题类型的衍射性指导学生学习;

  (3)应用题中着重训练学生的审题,分析数量关系,寻求合理的简便的方法,练讲结合,归纳总结,抓订正、抓落实;

  (4)其它的内容在复习过程中穿插中进行,以学生的不同情况作出具体要求。

  3.在复习过程中注意启发,加强培优辅差。对学习能力较差,基础薄弱的学生,要求尽量跟上复习进度,同时利用课间与课后时间给他们开“小灶”,按最低的要求进行辅导。而对于能力较强,程度较好的学生,鼓励他们多看多想多做,老师随时给他们提供指导和帮助。

  4.在复习期间,引导学生主动自觉的复习,学习系统化的归纳和整理,对学生多采用鼓励的方法,调动他们学习的积极性。

  5.在复习当中,对学生的情况要做到心中有数,认真地与学生进行反馈交流。以期达到复习目标。

  四、复习课时安排:

  1.整数和小数——8课时

  ①整数、小数的意义和读写;

  ②小数的性质和数的改写;

  ③因数和倍数

  ④整数、小数的四则运算的意义和法则;

  ⑤整数、小数的运算定律和简便算法;

  ⑥整数、小数的四则混合运算

  ⑦整数、小数应用题;

  2.简易方程——2课时

  ①解简易方程;

  ②列方程解应用题;

  3.分数和百分数——5课时

  ①分数、百分数的意义;

  ②分数的基本性质和数的改写;

  ③分数的四则运算;

  ④分数、百分数应用题;

  4.量的计量——2课时

  ①量的计量;

  ②名数的换算;

  5.几何的初步知识——6课时

  ①线和角的知识;

  ②平面图形;

  ③周长的计算;

  ④面积的计算;

  ⑤立体图形和表面积计算;

  ⑥体积计算;

  6.比和比例——4课时

  ①比和比的运用;

  ②比例和比例尺;

  ③正、反比例及应用题;

  ④比和比例应用题;

  7.简单的统计——2课时

  ①统计表和统计图;

  ②平均数;

  注:在复习第一阶段中,穿插4份综合练习,具体时间根据情况安排。

  8.综合练习和讲评——12课时

  (4-5份综合练习和讲评)

数学教学计划 篇2

  一、基本情况:

  一年级学生由于刚刚从幼儿园毕业,踏入小学校园,活泼好动。大部分学生对课堂学习不太适应,课堂上集中注意力较短。根据这些情况,我觉得在教学时,应主要从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入手,使学生对数学学习感兴趣,再就是培养学生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有了浓厚的数学学习兴趣和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也就使学生迈向了数学学习成功的第一步。

  二、指导思想:

  通过学生数学学习活动,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以及树立数学到处可见的观念。

  三、教学内容分析:

  20以内的数的认识与计算是本册的重点教学内容。它们在日常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是学生学习认数和计算的开始,是学习较大数的认识和计算的基础。在小学数学中处于最基础的地位,是学生适应终身学习必备的基础知识和技能。

  除了认数和计算外,本册教科书还安排了简单的分类、认识常见的物体和实践活动等内容。学生对这些内容的学习,有助于他们加深对20以内数的认识、计算的理解与掌握,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体会数学的应用价值,增强学习数学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四、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领域

  1、学生经历从日常生活中抽象出20以内数的过程,认识20以内的数,初步了解加法、减法运算的意义,会计算20以内的加、减法。

  2、学生经历直观认识长方形、正方形、圆柱形、球等简单几何体的过程,了解这些常见的几何体。

  解决问题领域

  1、学生能在教师指导下,从日常生活中发现并提出简单的数学问题,开始具有一定的问题意识。

  2、学生初步了解到同意问题可以有不同的解决方法。

  3、学生有与同伴合作解决问题的初步体验。

  4、学生初步学习用自己的语言表达解决问题的大致过程和结果。情感与态度领域

  1、学生在他人的鼓励与帮助下,对身边与数学有关的某些事物有好奇心,能够积极主动地参与数学活动。

  2、学生在他人的鼓励与帮助下,能克服在数学活动中遇到的某些困难,获得成功的体验,有学好数学的信心。

  3、学生可以用20以内的数和长方形、正方形、圆柱形、球等几何体,描述某些现象,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4、学生经历观察、操作、归纳等学习数学的过程,感受数学思考过程的合理性。

  5、学生在他人的指导下,能够发现数学活动中的错误并及时改正。

  五、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

  1、6—10的加减法。

  2、20以内的进位加法。

  难点:1、10以内数的组成

  2、凑10法。这是学生学习20以内仅为加法的计算方法之一,学好这部分内容将对学生计栓产生积极影响。

  六、主要教学策略:

  1、加强直观教学,增强操作、观察、实践等教学手段的应用,充分利用电教媒体。

  2、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和认知规律,选用有效的教学方法。通过动手操作,小组讨论等方法,让学生了解数的组成,以及20以内的家法的计算方法。

  3、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4、加强知识的迁移作用,降低难度,分散难点,减小教学步子。

  5、对思维活跃、学习能力强的学生要拓宽知识面。

  6、不断对学生进行学习目的教育,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

数学教学计划 篇3

  一、指导思想

  学前班数学教育的主要任务是教师通过组织幼儿开展多彩的活动来扩展、整理其在生活中获得的有关数学方面的经验,掌握粗浅的数学知识,培养幼儿对数学的兴趣和初步的运用数学知识认识事物的能力,为入小学学习打好必要的基础。

  二、基本情况分析

  1、学生基本情况分析

  在过去的半年里,通过老师耐心细致的教学和辅导,大多数孩子能在老师的引导下认真开展数学活动,基本掌握了对数字的理解,并能准确的进行加减运算,能看图提出一些简单的数学问题。对数学活动有了一定的兴趣爱好,这为他们今后的学习打好了坚实的基础。

  2、教材分析

  这一册教材包括下面一些内容:按数群计数,5的组成,6和7的组成,5的加减,6的加减,数的记录,制作统计表,单数和双数,7的加减。8的组成和加减,测量,9的组成和加减,认识长方体和正方体,认识球体和圆柱体。二等分和四等分,10的组成和加减、认识时钟、认识人民币等结合生动具体的情境,通过观察、记数、操作等数学活动来呈现实际学习内容,加减法的处理不以10以内数的合成与分解作为学习加减法的逻辑起点。但教材并没有削弱对数可分可合的认识,强化数的分解与组成的意识,加减法学习混合,算法多样。空间与图形包括确定物体的位置与顺序、形状、大小。分类与统计都重视对过程的经历。

  三、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情境认识10以内数的意义,会认、会读写0—10的数。体会基数与序数的含义,经历比大小、高矮、、轻重、长短的过程。体验“比”的方法。

  2、掌握10以内的加减法,体会加减法的含义,感受日常生活与其的密切联系。

  3、结合日常作息时间,学会认读整时、半时、记时方法,体验时间的长短。

  4、认识物体的位置、顺序、大小以及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球等立体图形,发展学生空间观念,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

  5、学会简单分类、统计,获得一些初步的数学实践活动经验。

  四、教学重难点:

  1、认识10以内的数及加减法的计算,培养学生的数感,体会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2、使学生经历和体验学习的过程,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和统计意识,学会有条理地表达自己的思想。

  3、养成良好的观察、书写、思考、倾听、提问等学习习惯。

  五、教学措施:

  1、结合具体情境,运用小棒、图片等教(学)具进行直观教学。

  2、主动与每个学生交谈,了解每个学生的情况。教学中,关注学生参与学习活动的热情,多鼓励学生良好的行为,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热情。

  3、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逐步引导学生学会独立思考,敢于提问,认真倾听别人的意见,乐于表达自己的想法等内在的学习品质。

  4、联系生活实际和儿童的生理、心理特点,通过学习喜闻乐见的游戏、童话、故事、卡通等形式,创设活动情境。

  5、鼓励和尊重学生的独立思考,引导学生进行讨论和交流。

  6、在实践活动中给学生留下充分的时间与空间,在活动中学习数学知识四、教学目的要求

  六、教学安排

  第一、二周按群数计算、复习3和4的组成与加减法第三周学习5的组成及加减运算

  第四周学习6的组成及加减运算

  第五周数的记录和统计,单双数的认识

  第六周学习7的组成及加减运算

  第七周学习8的组成及加减运算

  第八周测量、认识正方体和长方体

  第九周学习9的组成及加减运算

  第十周认识球体和圆柱体、变与不变

  第十一周 二等分和四等分、复习8和9的组成和加减第十二周 学习10的组成和加减

  第十三周 认识时钟、认识日历

  第十四周 复习分类、复习排序和序数

  第十五周 复习形体、区分形体

数学教学计划 篇4

  一、基本情况分析

  在经过了一个学期的数学学习后,学生的基本知识、技能方面基本上已经达到学习的目标,对学习数学有了一定的兴趣,乐于参加各种学习活动。但是一年级学生毕竟年龄小,注意力易分散,所以教师要有层次、有耐心的进行辅导,使每个学生顺利地完成本学期的学习任务,使学生已经基本形成的兴趣再接再厉的保持,在快乐学习中进一步体验思维的乐趣、成功的乐趣。

  二、教材分析

  本册教材包括以下内容:认识图形、20以内的退位减法、分类与整理、100以内数的认识、认识人民币、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找规律,这册教材的重点教学内容是:100以内数的认识20以内的退位减法和100以内的加减法口算。在学生掌握了20以内各数的基础上,这册教材把认数的范围扩大到100,使学生初步理解数位的概念,学会100以内数的读法和写法,弄清100以内数的组成和大小,会用这些数来表达和交流,形成初步的数感。在量的计量方面,本册教材除了安排人民币单位元、角、分的认识外,还安排了学习具体时刻几时几分的读、写方法。"找规律"和"统计"是两部分新的教学内容。"找规律"引导学生探索一些

  些图形或数字的简单排列规律,初步培养学生探索数学问题的兴趣和发现、欣赏数学美的`意识。统计是正式教学统计初步知识的开始,让学生学习收集和整理数据的简单方法,认识最简单的统计图表,经历用统计方法解决问题的过程。教材根据学生所学习的数学知识和生活经验,安排了两个数学实践活动,让学生通过小组合作的探究活动或有现实背景的活动,体会探索的乐趣和数学的实际应用,感受用数学的愉悦,培养学生的数学意识和实践能力。

  三、教学目标

  1.认识计数单位"一"和"十",初步理解个位、十位上的数表示的意义,能够熟练地数100以内的数,会读写100以内的数,掌握100以内的数是由几个十和几个一组成的,掌握100以内数的顺序,会比较100以内数的大小。

  2.能够比较熟练地计算20以内的退位减法,会计算100以内两位数加、减一位数和整数,经历与他人交流各自算法的过程,会用加、减法计算知识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3.经历从生活中发现并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感受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

  4.能用自己的语言描述长方形、正方形边的特征,初步感知所学的图形之间的关系。

  5.认识人民币单位元、角、分,知道1元=10角,1角=10分;知道爱护人民币。

  6.会读、写几时几分,

  知道1时=60分,知道珍惜时间。

  7.初步体验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分析的过程,会用简单的方法收集、整理数据,初步认识条形统计图和统计表,能根据统计图表中的数据提出并回答简单的问题。

  8.体会学习数学的乐趣,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9.养成认真作业、书写整洁的良好习惯。

  10.通过实践活动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四、教学要求及重难点

  1、能够熟练地数100以内的数,会读写100以内的数,掌握100以内的数是由几个十和几个一组成的,掌握100以内数的顺序,会比较100以内数的大小。

  2、能够比较熟练地计算20以内的退位减法,会计算100以内两位数加、减一位数和整数,

  3、认识人民币单位元、角、分,知道1元=10角,1角=10分;知道爱护人民币。

  4、会读、写几时几分,知道1时=60分,知道珍惜时间

  五、教学措施

  1、认真钻研教材,真正做到备好课、备好学生,因材施教,教学中努力体现以学生为主体,从学生的年龄特点出发,放手多给学生自主探索的机会。

  2、在教学过程中努力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养成"敢想、敢说、敢做"的习惯。

  3、充分利用课外教辅材料,尽量让不同程度的学生都能感受到数学的趣味性。

  4、上课鼓励学生积极发表自己的见解,对于精彩的发言给予表扬,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

  5、重视引导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让学生在合作交流与自主探索的气氛中学习。

  6、加强演示、观察与操作,让学生经历用数字和数学符号描述现实世界的过程。对思维活跃、学习能力强的学生要拓宽知识面。

  7、重视基本口算和笔算的训练,培养和逐步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

  8、利用家长联系本加强与家长的联系和沟通,适当交给家长一些正确的指导孩子学习数学的方法。

  六、转变后进生方法及措施

  1、坚持多表扬少批评,及时发现他们的闪光点,帮助其树立信心;

  2、帮助学生明确学习目的,端正学习态度,逐步培养他们的自觉性及上进心;

  3、利用课余时间给予耐心辅导,安排成绩好的和他们坐一块,以便帮助他们学习,共同提高成绩。

  4、与家长联系,使学校与家庭达成共识,共同培养好学生。

数学教学计划 篇5

  一、 学生情况基本分析

  全年级学生共有15人,其中男7人,女生8人,大部分学生思维还活跃,学习数学的兴趣较浓,有良好的学习习惯。但也有少数学生反应较慢,思维迟钝,注意力容易分散,但是他们有强烈的求知欲望。所以教师要有层次,有耐心的进行辅导,要使每个学生都能顺利地完成本学期的学习任务。

  二、全册教学要求。

  1.结合本册教学内容进一步提高学生整数、小数四则运算的熟练程度。

  2.使学生掌握约数和倍数、质数和合数等概念,以及能被2、5、3整除的数的特征;会分解质因数;会求最大公约数和最小公倍数。

  3.使学生理解分数的意义和基本性质,会比较分数的大小,会进行假分数、带分数、整数的互化,能够比较熟练地进行约分和通分。

  4.使学生理解分数加减法的意义,掌握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法则,比较熟练地计算分数加、减法。

  5.使学生认识常用体积和容积单位(立方米、立方分数、立方厘米、升、毫升),能够进行简单的名数改定。

  6.使学生知道体积的含义;掌握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征,会计算它们的表面积和体积。

  7.通过实践活动,使学生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和动手操作能力。

  三、全册教学要点

  1.常用的体积单位间的互化。

  2.长方体和正方体表面积与体积的计算。

  3.最大公约数和最小公倍数的求法。

  4.分数的意义和基本性质。

  5.约分和通分。

  6.分数大小的比较。

  7.分数的加法与减法。

  四、教学方法措施

  1、加强对比训练和迁移能力的培养。

  2、加大研究型学习的力度,让学生通过自己的探索获得知识经验和能力。

  3、加强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

  4、加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教学。

  课时安排:

  一、简单的统计(10节)

  1、数据的收集和整理 5节

  2、求平均数 2节

  整理和复习 1节

  实践活动:你喜欢什么电视节目? 1节

  机动 2节

  二、长方体和正方体(17节)

  1、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认识 2节

  2、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 3节

  3、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 8节

  整理和复习 2节

  机动 2节

  三、约数和倍数(19节)

  1、约数和倍数的意义 2节

  2、能被2、5、3整除的数 3节

  3、质数和合数,分解质因数 3节

  4、最大公约数 2节

  5、最小公倍数 5节

  整理和复习 2节

  机动 2节

  四、分数的意义和性质(22节)

  1、分数的意义 6节

  2、真分数和假分数 4节

  3、分数的基本性质 2节

  4、约分和通分 6节

  整理和复习 2节

  实践活动: 1节

  机动 2节

  五、分数的加法和减法(12节)

  1、同分母分数加减法 2节

  2、异分母分数加减法 3节

  3、分数加减混合运算 3节

  整理和复习 2节

  机动 2节

  六、总复习 5节

数学教学计划 篇6

  一、指导思想

  以课程改革为实验重心,以数学课程标准的精神为指导,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为重点,提高教学质量为目标,加强教学研究,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推进数学教学改革,促进学生的全面、持续、和谐地发展。

  二、本学期的主要工作

  1、组织全组教师加强理论学习。以金坛市教育局组织的市初中数学教师教学能力考试为契机,掀起学习的高潮,通过对《数学课程标准》进一步的学习,要求全体数学教师能较好的把理念贯穿“北师大版”和“苏科版”的数学教材中,通过解数学题的训练,强化自身的专业知识水平;通过对数学案例的分析,学会对数学教学的理论研究,促进自身数学业务能力的提高。

  2、继续落实数学教学常规。本学期的重点工作是;进一步完善集体备课的环节,让集体备课由“形式化”转为“实效化”,努力促进个人备课质量的提高,为真正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奠定基础。课堂教学的具体目标为:初一数学教师利用较短的时间通过培训,尽快熟悉“苏科版”教材的体系和机构,感受“苏科版”教材的思想和教学技巧,做到因材施教。初二、初三数学教师在巩固前一轮“北师大版”教材使用中取得的成果的基础上,以05年中考考纲为指导,明确方向,不断调整数学策略和方法,不断获取数学信息,充分利用本校的教学资源,寻求最佳的课堂教学实施途径,提高教学质量。

  3、加强数学兴趣小组的培训工作,总结以前数学培训所取得的一些经验,将数学兴趣小组的培训工作制度化。初一、初二、初三三个备课组利用开学初迅速组建好数学兴趣小组,在年级组的统一安排下,进行系统的培训,并定期的接受检查。

  4、创造条件,培养年轻教师。今年全组在编数学教师达36人,而35周岁以下的青年教师人数达18人。以全市的初中数学教师评优课为契机,调动青年教师参与的积极性,从开学初着手准备,从多媒体教学的使用、制作,到课堂教学理论的学习、教学设计至课堂教学经验的获取和积累。多角度创造条件,让积极进取,勤奋努力的年轻教师突颖而出。借10月初全校“教学周”活动选拔出全组优秀的教师作参评活动的选手。

  5、在学校教科室的指导下,开展课题研究。为了使工作有效的得以开展,拟定以备课组为单位申报课题,并着手开展实施,解决课堂教学中经常遇到的“难题”。并努力在课题研究的过程中提高教师的教学研究能力,力争今年常州市中学数学年会上有较高质量和一定数量的论文录选。

  6、继续做好数学教学资源库的工作。

  7、组织全体教师继续学习现代教育技术,通过市教育局组织的“现代教学技术与课程整合”的考试。熟练的制作课件,灵活使用多媒体设备,增加多媒体的课堂使用频率。

数学教学计划 篇7

  单元教学内容:第96面---------第115面

  单元教材简析:本单元学习的主要内容有两个:一是两个一位数相加得数超过10的加法,即20以内的进位加法,二是“用数学”,即用加法和减法解决简单的问题。20以内的进位加法是20以退位减法和多位数计算的基础,这一部分学习的好坏对今后计算的正确和迅速程度产生直接的影响。因此,20以内的进位加法也是进一步学习数学必须练好的基本功之一。用加法和减法解决简单的问题,既有利于学生在用数学中领会加、减法的含义,又可以为以后发现和解决稍复杂的问题打下基础。本单元计算部分分三节,即9加几,8、7、6加几,5、4、3、2加几。

  这样编排,主要是为了更好地突出规律,让学生运用知识进行迁移,街道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将用数学的知识又分别编在这三个小节中,这样就将20以内的进位加法与用数学这两部分知识有机地结合起来,有分有合,使计算教学不至于枯燥单调。同时是让学生感到计算不仅仅是为了算出得数,更重要的是为了解决我们身边的一些实际问题,初步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及应用数学的意识。在方法上,鼓励学生用自己的方法来进行计算,提倡算法的多样化,但算法多样化是一个过程,最终还是引导学生用简便的方法计算,但不是教师给的,而是学生自己获取的。在算法多样化到算法最优化的过程中,学生学到的不是一道题的解法,而是一种学习方法。总之,本单元的教材编排体现了三个特点:

  1、从情境中提出数学问题。2、算法多样化。3、注重培养学生初步应用数学的意识和解决简单问题的能力。

  单元教学目标:

  知识技能目标:

  1、使学生比较熟练地口算20以内的进位加法,它是退位减法和多位数加、减法的基础。

  2、使学生初步学会用加法和减法解决简单的问题(用数学的能力)

  过程性目标:

  1、通过数学学习,全球电信吏学生初步体验数学来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真切感受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

  2、通过、操作,让学生经历多样化的计算过程,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单元重、难点:熟练掌握自己喜欢的口算方法并能够不明确熟练地算20以内的进位加法的口算。

  单元课时安排:共约11课时

  1、9加几………………………………3课时

  2、8、7、6、加几……………………4课时

  3、5、4、3、2 加几…………………3课时

  整理和复习……………………………1课时

  实践活动:我们的校园………………1课时

【【推荐】数学教学计划模板锦集七篇】相关文章:

【推荐】担保合同模板锦集七篇11-02

【推荐】小学生数学日记模板锦集10篇03-10

【推荐】家长邀请函模板锦集七篇03-04

【推荐】捐款倡议书模板锦集七篇02-12

八年级数学教学计划锦集七篇03-04

【推荐】劳动仲裁申请书模板锦集七篇02-08

五年级下册数学教学计划模板锦集7篇03-11

一年级数学教学计划模板锦集6篇03-09

五年级数学教学计划模板锦集十篇03-09

关于五年级数学教学计划模板锦集六篇03-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