圆柱的体积教学反思

时间:2023-03-20 19:56:25 教学反思 我要投稿

2023圆柱的体积教学反思

  身为一名优秀的人民教师,我们要在课堂教学中快速成长,通过教学反思能很快的发现自己的讲课缺点,那么大家知道正规的教学反思怎么写吗?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2023圆柱的体积教学反思,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2023圆柱的体积教学反思

2023圆柱的体积教学反思1

  “圆柱的体积”一课是在学生已经学习了“正方体的体积”和“长方体的体积”“圆柱的认识”“圆柱的表面积”等相关知识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同时又是为学生今后进一步学习其他立体图形的有关知识做好充分准备的一堂课。结合本课的教学实际情况,反思如下:

  一、创设问题情境。

  上课开始提出“我们认识了哪些立体图形?它们的体积怎样求?现在我想知道这块橡皮泥的体积或这个瓶子的容积,该怎么办?”学生提出“把橡皮泥捏成长方体的形状,把瓶子里装满水,再倒入一个长方体的盒子里,就可以求出来瓶子的容积了”。这样不断地引导学生运用已有的'生活经验和旧知,探索和解决实际问题,并制造认知冲突,形成了“任务驱动”的探究氛围。

  二、知识过程,让学生在参与中学习。

  首先让学生大胆猜想,圆柱体的体积可能等于什么?大部分学生猜测圆柱体的体积可能等于底面积×高。然后小组同学想办法加以验证。有的组将圆柱体橡皮泥捏成长方体,计算出了橡皮泥的体积。有的组通过圆的面积公式推导,将圆柱体分成若干等分后再拼成长方体。通过计算长方体的体积推导出圆柱体的体积。然后让学生比较圆柱体的底面积、高与长方体的底面积、高之间的关系,使学生确信自己的猜想是正确的。

  三、在讨论交流中学。

  通过实验验证之后,让学生看书自学,按照书中介绍的方法自己推导出圆柱体的体积公式。小组进行如下讨论:

  (1)拼成的近似长方体体积与原来的圆柱体积有什么关系?

  (2)拼成的近似长方体的底面积与原来的圆柱底面积有什么关系?

  (3)拼成的近似长方体的高与原来的圆柱高有什么关系?这样不仅为学生提供动手操作、观察以及交流讨论的平台,而且还发挥了学生的主动性。

  在这一环节中我处理的有点仓促,没有给所有学生充分的思考和探究的时间。如能抓住这一契机让全体学生都去操作、思考、探究可能会更有利于学生理解和掌握公式。在今后的教学中我要特别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要根据教学要求,优化课堂教学的需要对教材进行适当的加工处理。

2023圆柱的体积教学反思2

  教材作为教学的凭借与依据,只不过是编者对学科知识、国家要求与学生进行整和思考的结晶。但由于受时间与地域的影响,我们在执行教材时不能把它作为一种“枷锁”,而应作为“跳板”——编者意图与学生实际的“跳板”。因此,教学时,我们要精心研究教材,揣摩编者意图、考虑学生实际,创造性地利用教材。

  1、挖掘训练空白,及时补白教材。

  编者在编写教材时,也考虑了地域、学科、时间等因素,留下了诸多空白,我们使用教材时,要深入挖掘其中的训练空白,及时补白教材。中的例题教学,就挖掘出了教材中的训练空白,并没有把教学简单地停留在一种解答方法上,而是在学生预习的基础上引导学生深入思考,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体会“从不同的角度去考虑问题,将得到不同的结果”的道理,从而学会多角度考虑问题,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2、找出知识联系,大胆重组教材。

  数学知识具有一定的结构,知识间存在着密切的`联系,我们在教学时不能只着眼于本节课的教学,而应找出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帮助学生建立一个较为完整知识系统。的表1仅帮助学生熟练掌握体积公式,此外无更多的教学价值,而重组后的表2不仅实现了编者的意图,而且为“比例”的教学作了提前孕伏。走出了数学教学的“只见树木,不见森林”的“点教学”的误区。

2023圆柱的体积教学反思3

  《圆柱的体积》不仅要让学生掌握圆柱体积的计算方法,最重要的是掌握学习的思想方法(转化),因此,教学新课前,复习了圆的面积公式的推导过程,以及长方体正方体的体积计算公式。为转化做好了铺垫。课上,出示课件:等底等高的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学生通过观察,作出猜测: (1)圆柱的体积等于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

  (2)圆柱的体积也等于底面积乘高。

  猜测是否准确呢?点燃学生的'学习欲望。让学生根据圆的面积公式的推导过程,让学生迁移想:圆柱体能转化成什么几何形体,然后让学生用教具验证圆柱转化成长方体过程,并讨论思考:这个圆柱体与转化后的长方体相比什么变了,什么没变?从而得出结论圆柱的体积等于底面积乘以高。有一种推导过程是我没有预设到的:一学生回答,长方体的长是圆柱的底面周长的一半,宽是底面半径,高不变。所以圆柱体积=底面周长的一半×底面半径×高。我没有否定她的回答,接着又让学生动手实践操作,让学生发现长方体与圆柱之间的联系,利用圆的周长和面积把圆柱体积的也转化成底面积乘以高。这样有学生的积极主动的参与,不仅创造性的建立了数学模型而且发现圆柱体的转换成长方体的规律,掌握了一种重要的学习方法,转化。

  在本节课的教学过程中还存在诸多的问题。

  1、演示圆柱的体积的时候,因为学生手中没有学具,教师教具的局限性,演示时后面的学生看不清楚。

  2、在圆柱体经过切割、拼接之后转化为近似长方体的时候,应多给后进生留有观察、讨论的时间,他们的思维反应能力比其他学生较慢,应给于他们一定的空间和时间,让后进生也积极参与到课堂的学习中,使全班同学共同进步。

  3、在解决实际问题的时候,不仅要注重公式的应用,还要注意计算能力的培养。

2023圆柱的体积教学反思4

  《圆柱的体积》一课是在学生已经学习了《圆的面积》计算和《长方体的体积》及《圆柱的表面积》等相关的知识的基础上教学的。同时又为学生今后进一步学习其他立体图形的有关知识做好充分准备的一堂课。结合本课的教学实际情况,谈几点反思:

  一、利用多媒体创设情境,促进了学生思维发展。

  传统教学只关注教给学生多少知识,教师把学生当成知识的“容器”。在这种被迫无奈的条件下,学生的学习只是被动的接受、记忆、模仿,往往学生只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其思维根本得不到发展。而这里我利用多媒体创设了丰富的教学情境,上课开始提出“如果我们要想知道这块橡皮泥的体积或这个圆柱体里水的体积,该怎么办?”学生提出“把橡皮泥捏成长方体的形状,把圆柱里的水再倒入一个长方体的盒子里,就可以求出来水的体积了”。这样不断地引导学生运用已有的生活经验和旧知,探索和解决实际问题,引导学生经历圆柱体积的推导过程,并适时用多媒体进行动态演示,学生在兴趣盎然中经历了自主探索、独立思考、分析整理、合作交流等过程,发现了数学问题的存在,经历了知识产生的过程,理解和掌握了一定的数学思想和方法,获得了数学活动经验,掌握了数学基本知识。在练习的环节我用多媒体提出计算鸡蛋体积的思维练习,调动的学生的兴趣,从而促进了学生的思维发展

  二、学生通过探究活动,经历了基本科学方法和过程。

  “强调让学生通过实践增强探究和创新意识,学习科学研究的方法,培养科学态度和科学精神。”这是课改的明确要求。这里学生亲身经历提出问题、分析判断、动手实践、观察记录、收集整理、得出结论的过程,就是科学研究的过程,在这其中学生获得了直接的实践经验,尝试、经历了基本科学方法和过程。数学课堂教学中应将教师的验证性操作变成学生的探究性上活动,使学生在探究性活动中掌握知识,发展能力。

  三、体验了丰富的学习人生。

  创设了丰富的情境和氛围让学生去经历、体验、领悟,在知识发生、发展的过程中,学生的学习兴趣、热情、动机、学习态度和责任,搜集信息和处理信息的能力,合作交流能力以及对个人价值、人类价值、科学价值等的`认识都得到了发展。同时学生精神世界的发展从数学学习中获得了多方面的滋养,在对数学知识的认识、感受、体验、改变、创造的过程中,不断丰富和完善了自己的生命世界,体验了丰富的学习人生,满足了生命的成长需要。

  此外,本课也存在不足之处:如有的后进生参与活动的意识不强,还有待在以后教学中改进和提高。

2023圆柱的体积教学反思5

  本节课教学设计从回忆旧知入手,通过猜测、观察、交流、验证、归纳等数学活动,让学生经历探索新知的全过程,鼓励学生独立思考,引导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让学生根据已有的知识经验创造性地建构圆柱体积计算公式,鼓励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化,让学生的思维得到发展,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得到提高。

  新授部分,经历了问题引入、猜测、自主探索、合作交流、验证归纳五个环节,环环相扣,步步深入。合作交流这个环节给了学生充足的时间去探索、交流,通过把圆柱切拼成近似的长方体,再对比二者的体积、底面积、高之间的联系,推导出了圆柱的体积计算公式,从而得出圆柱和长方体有着相同的体积计算公式,然后要求学生回顾一下我们是怎样得到“圆柱体的体积=底面积×高”这个结论的。经历了公式的推导过程,也让学生体验了数学问题的探索性和挑战性,感受到数学思考过程的条理性和数学结论的确定性。

  课堂上,我将引导启发、自主探究与合作交流等多种教学方式相结合,借助于多媒体课件化静为动,把教师说不清道不明,学生不易理解的圆柱切拼成近似长方体的转化过程一目了然地展现在学生面前。教学设计充分体现了“以学生为中心”的思想,真正方便了学生学习。做到根据教学内容的实际需要,充分发挥多媒体技术的优势,突出教学重点,突破教学难点,丰富了教学内容,精彩了课堂,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学生在数学课堂上建立起新概念、习得规律之后,必须完成一定数量的数学练习题,才能巩固所学知识。本节课,我充分挖掘习题的价值,在巩固中拓展,让学生的思维不停留于某一固定的模式中,而能灵活应变,变有限为无限,让不同层次学生的.思维水平在原有水平基础上都得以提升。

  不足之处:课件代替了板书(由于课前班班通出现小小故障,我在打开课件时有点着急,课件出示错误,又耽误了时间,没有在黑板上板书课题)。时间分配不够合理,练习时板演学生太少(合作交流环节给了学生大量的时间去探索、交流,在练习时已经没有足够的时间了,就让一个学生板演了,致使后边的拓展提高没来得及进行,就进行检测了)。教师的评价方式单一。

  改进措施:每节课要准备充分,提前候课,避免出现差错,耽误时间,练习量不够或完不成任务。课堂上要多关注中等偏下的学生,老师的评价机制要多样,让他们学会倾听,乐于学习,多给他们展示交流的机会。课堂上课件只起一个辅助作用,不能喧宾夺主。

  今后还要一如继往地做好日教研,上完课及时与本组成员沟通、交流,让课堂教学更高效。

【圆柱的体积教学反思】相关文章:

圆柱的体积教学反思06-30

圆柱的体积教学反思04-18

《圆柱的体积》教学反思01-29

圆柱的体积的教学反思02-27

《圆柱的体积》的教学反思06-24

圆柱的体积教学反思06-02

圆柱的体积的教学反思02-27

《圆柱的体积》教学反思07-19

《圆柱的体积》教学反思01-04

圆柱的体积教学反思01-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