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宋庆龄故居的樟树》语文教学反思

时间:2022-09-23 16:11:11 教学反思 我要投稿

苏教版四年级《宋庆龄故居的樟树》语文教学反思

  作为一名优秀的教师,教学是重要的任务之一,通过教学反思能很快的发现自己的讲课缺点,那么写教学反思需要注意哪些问题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苏教版四年级《宋庆龄故居的樟树》语文教学反思,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苏教版四年级《宋庆龄故居的樟树》语文教学反思

  最近和学生一起学习了《宋庆龄故居的樟树》这篇课文,课文以物喻人,写樟树可以永久保持香气的特点,也就是在写宋庆龄的'伟大人格。

  学生对文中的主人公宋庆龄不是太熟悉,所以我要求学生在课前做了预习,让学生对主人公能够有所了解,这样对课文内容的理解有所帮助。

  给课文进行分析指导时,我设计了以下几个问题:

  1、宋庆龄为什么不肯搬家?

  2、课文是从哪些方面写樟树的哪些特点的?

  3、樟树的可贵之处是什么?

  学生结合课前的预习,对问题进行了自学以及小组讨论,问题解决了,孩子们对课文也就有了较深刻的了解。为了让学生的思想上升一定的高度,设计了拓展延伸的问题:人们为什么总爱在这两棵樟树前留影纪念?

  学生进一步体会到了人们对宋庆龄同志的怀念之情以及樟树可以永久保持香气的特点,这也就是文章的中心内容。

  课文看起来枯燥无味,没有童话故事吸引人,但学生由于课前的预习,对文中主人公仍兴趣盎然,我就是抓住了这一点,让孩子们进入到文中来。从学生的学习来看,课文内容基本掌握,樟树永久保持香气的特点也就象征了宋庆龄的高贵品质,这一中心学生体会较深刻。

  学生是意会了,但是在读课文时还是不能很好地把这种感情读出来。

  这就是学生学习语文课时所欠缺的,我认为在学习语文时就是这样,只有把文中所要表达的感情内化了,才能达到目的,才是真正懂得了文中的内容和中心,而这种真正地心领神会,是通过学生的读课文表现出来的。

  我认为我的学生在这节课中还没有达到这种境界,所以这也就是我在语文教学中要努力的目标和所要探索的。

【四年级《宋庆龄故居的樟树》语文教学反思】相关文章:

《宋庆龄故居的樟树》语文教学反思08-31

宋庆龄故居的樟树教学反思12-20

《宋庆龄故居的樟树》教学反思01-25

《宋庆龄故居的樟树》教学反思4篇09-08

《宋庆龄故居的樟树》教学设计11-18

宋庆龄故居的樟树教学设计10-14

《宋庆龄故居樟树》教学设计06-24

宋庆龄故居的樟树的说课稿11-17

《宋庆龄故居的樟树》的说课稿01-24

《宋庆龄故居的樟树》教案12-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