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自转课程的教学反思

时间:2021-06-12 10:23:40 教学反思 我要投稿

关于地球自转课程的教学反思

  篇一:地球自转课后教学反思

关于地球自转课程的教学反思

  《地球的运动(一)》教学反思

  这节课是关于《地球的运动——自转》这一内容的,鉴于高一新生的地理基础较差,所以我采用由浅入深的教学方法,主要是让学生从现象上去感受地球自转。因此我的多媒体课件上用了很多视频和图片,这样有利于学生更好地去理解本堂课的知识点。

  从目标的达成来看,知识点到位,学生基本上能在课堂上掌握本堂课的内容。从教学流程来看,本堂课由浅入深,逐一讲解了地球自转的概念、方向、周期、角速度、线速度以及简单的讲解了一下自转的地理意义,思路清晰,重难点把握较适当。从师生互动来讲,本堂课通过讲授法、演示法、谈论法、练习法,借助地球仪、多媒体课件,给学生参与课堂创造了较好的条件,有利于学生的自主学习。因此纵观本堂课,师生关系融洽,教学内容和教学组织流程顺畅。 但是通过其他老师的帮助和自己的反思,我也发现了一些不足之处以及弥补不足的方法。

  第一,知识的生成不够明确。在讲解自转周期和线速度的时候涉及到了物理和数学方面的知识,我在教学的过程中没有将地理、物理、数学三块知识融合在一起,知识之间出现了割裂现象。因此在以后的教学当中我应该注重知识的生成,让学生不仅掌握知识还要了解知识的来龙去脉。

  第二,部分学生的学习被动性仍然很强。虽然设计了几个活动,但是还是没有把全体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调动起来。据此我觉得我应该在今后的课堂上多多走动,特别是后面部分的学生,应该多督促他们把心思集中在课堂的学习以及互动上。

  第三,缺乏自信,不够从容坦然。在本次课堂的教学过程中,我有点过度依赖于课件,不是说对知识点的不熟悉而是内心不自信,怕自己出错,从而也难以营造一个轻松愉快的课堂氛围。因此,我觉得在今后的教学当中,我应该精心设计每一堂课,多花时间准备一下,不断培养自己的自信,把自己自信从容的一面展现给学生,让学生每节课都能在愉悦的课堂氛围中收获知识。


  篇二:《地球自转的地理意义》教学反思

  《地球自转的地理意义》这一内容的,鉴于高一学生的地理基础薄弱,空间思维能力较差,复习起来有些困难,所以我采用由浅入深的复习方法,而本节课主要是让学生从现象上去感受地球自转带来的一些对地球的影响,就是让学生了解个开头,基于这点目标我认为是实现了,知识点基本到位,学生学习气氛较浓,课堂教学过程中师生关系始终是和谐的。教学思路较为清晰,有流畅的教学内容流程与教学组织流程。但是我在教学过程中发现存在以下问题:

  1、学生只记住了简单的规律,但结合图形时灵活运用能力较差。例如:很多学生在总结相关的时间信息时,都会这些写:平分昼半球的经线地方时为12点。但是哪条经线平分了昼半球呢,很多学生就答不出来了。这反应了学生灵活运用能力还是比较差,还没有学会从图形中去找相关信息,只是停留在一种简单的机械记忆上,所以一旦当光照图是局部的或是简单的变形,学生就无从下手,所以一定要强调,此经线在图中是哪一条。

  2、学生不会从图形中去总结规律。例如:北半球的夏半年,北半球各地均是昼长夜短,但是具体是如何变化的呢?学生不会进行分段总结。从春分日到夏至日是北半球各地昼逐渐增长的过程,从夏至日到秋分日是北半球各地昼逐渐变短的过程,但均是昼长大于夜长。

  3、学生对昼夜长短的变化还是理解不透。我认为昼夜长短变化的教学应该分三步进行:第一,为什么会有昼夜?第二,昼夜长短为什么会变化?第三,昼夜长短是怎么样变化的?我们要引导学生从地球的形状、性质去认识昼夜的形成;昼夜长短的变化过程要让学生从晨昏线与经线交点的位置变化去理解,因为此交点将其所在的纬线圈分成了昼弧和夜弧,而交点位置是随着晨昏线的摆动而发生变化的,交点位置的变化使得各纬线圈的昼弧和夜弧的长短发生了变化,即产生了昼夜长短的变化。

  4、学生对图形中更深层次的信息挖掘不够。比如说,晨昏圈、赤道、经线圈均是球面上的大圆,而我们通常认为地球就是一个正球体,所以三者长度应该相等。

  总之,我觉得读图练画结合得还不够,所以今后在教学过程中我将注意知识点的落实,做到读练画结合,注重学生读图能力的培养。

  篇三:“地球自转运动的地理意义”教学设计及反思

  【课标解读】

  本节课课程标准:分析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这是我们进一步分析理解地球运动对

  地球自然环境的影响。本课时我们对“分析地球自转运动的地理意义”的理解:1昼夜交替现象;2水平运动物体的偏转现象;3地方时与区时,二者的区别及相关时间计算;4日期和国际日期变更线。

  【学情分析】

  我们的高一新生,由于初中各校地理课程的开设情况差异较大,学生总体地理基础知识较差,接受这部分内容时形势不容乐观。这体现在:学生对于如昼夜交替为什么产生,各地的地方时为什么不同,光照图中晨昏线的认识,日期与国际日期变更线等等还有很多疑问,特别是对各种光照图的判读还有困难。但他们对这些现象有很大兴趣,而且和现实有着紧密地联系,因此这节课充分根据学生基础,教学内容的特征,我将紧密联系生活实际,学生体验创设教学情境,最大限度调动学生的兴趣,完成教学任务。

  【教材分析】

  地球作为宇宙中的一颗行星,有自己的运动规律。人类生活在地球上,每天都在感受着自转运动带来的一些影响,如昼夜交替现象,沿地表水平运动物体的偏向,时差问题等等。本节内容重点介绍了地球自转运动产生的主要的三方面的影响,并配合了相应的图片(用多

  媒体展示)读图思考和活动等相关内容,便于学生更好的理解这些重点和难点知识。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了解昼半球、夜半球、晨昏线、时区、地方时等概念。

  2.理解昼夜更替产生的原因就,并掌握晨昏线的判读、画法。

  3.理解地方时、区时的计算的相关原则,并会用示意图计算不同地方的地方时和区时。

  4.理解日期界限的划分及两侧日期特征。

  5. 沿地表水平运动物体偏移偏移规律并会判断地表水平运动物体的偏移方向。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动态演示过程探索地球上昼夜现象、昼夜交替的原因。

  3.分别观察运动和静止的地球仪上,红墨水的运动轨迹,探索地球自转时水平运动轨迹,探索地球自转时水平运动的物体产生影响。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

  1.通过地球自转运动意义的学习,树立事物间是普遍联系的科学世界观。

  2.激发探究地理问题的兴趣和动机,使学生具备正确的科学态度和地理审美情趣。

  【教学重点】

  1.晨昏线的画法及应用

  2.时区、地方时的计算

  3.水平运动物体的偏移规律及其影响

  【教学难点】

  1.晨昏线判读及画法

  2.时差的计算

  【教学媒体教具】

  1.教师准备雨伞两把、少量红墨水、手电筒、一瓶胶水、地球仪;

  2.教师下载的课件;

  3.多媒体教具、板图

  【教学方法】 探究式学习 、活动演示 、讲授相结合

  【课 时】:1学时

  【复习提问】(学生回答)

  1、简述地球自转运动的特征?

  2、简述地球公转运动的特征?

  【情景导入】 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人们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我们知道这是有昼夜变化导致地球上的生物活动有“生物钟”现象。为什么会出现昼和夜的交替呢?2012伦敦奥运会刚刚落幕,同学们回忆一下,当时我们看某些赛事现场直播时,有时会在晚上或夜间,这又是为什么呢?这些都是由于地球自转与时差造成的。这节课我们先就来学习地球自转运动产生的地理意义。

  【动态演示】(情境创设)

1、静止的地球

  2、不停自转者着的地球(标有昼半球,夜半球,晨昏线)

  3、地球公转中的四个位置(二分日,二至日)的光照图。

  【探究】

1、昼夜交替与昼夜現象的区别。

  2、昼夜交替产生的原因。

  3、假设地球不自传,昼夜交替的周期又会怎样?

  【学生汇报后教师归纳】

  昼夜现象只是一个静止的概念,昼夜交替是一个动态过程。由于地球是一个既不发光、也不透明的球体,且不停的自传着。所以在同一时间里,太阳只能照亮地球表面的一半。向着太阳的半球是昼半球,背着太阳的半球是夜半球。昼半球和夜半球的分界线是晨昏线。随着地球的自转,地球上就有了昼夜交替的现象。假设地球不自传,昼夜交替现象仍然存在,昼夜交替周期就是公转的周期,长短为1年。

  板书: 一、昼夜交替

  1.相关名称:昼半球、夜半球、晨昏线

  2.昼夜交替产生的原因

  3.晨昏线的判读及画法

  晨昏线是昼夜半球的分界线,是平分地球的大圆。其中顺着地球自转方向,由夜半球进入昼半球的为晨线;由昼半球进入夜半球的为昏线。也可这样记忆“顺自转方向, 前为昼后为夜,则该线为晨线;前为夜后为昼,则该线为昏线。”

  (1)如何判断晨线与昏线

  图:

  读左图回答:晨线 是------------

  (2)如何绘制晨昏线

  那么依据光照条件如何准确画出晨昏线?我们说,晨昏线所在平面垂直太阳光线。在侧视图中的画法:过地心做太阳光线的垂线,在球面上留下的线段,即为晨昏线,然后背对阳光一侧图上阴影。在极地俯视图中的画法:过极点做太阳光线的垂线,交赤道与两点,然后依据条件分析极点附近的昼夜状况,画出一条弧线或直线,然后背对阳光一侧图上阴影。

  学生分组完成下图中晨昏线

  图2

  (情境创设)

  通过实验描述沿地表水平运动物体什么情况下发生偏移?偏移的规律?(学生动手教师指导完成实验)

  1.在准备的胶水中加入少量墨水,并搅拌均匀。

  2. 将少量搅拌好的混合物倒一静止的雨伞顶部,使其在表面自然流动,观察混合物流动的轨迹。

  3将少量搅拌好的混合物倒一旋转的雨伞顶部(逆时针),使其在表面自然流动,观察混合物流动的轨迹。

  学生思考:转动前和转动后混合物流动的路线一样吗?转动后混合物的流动方向偏向原来的什么方向,为什么?

  组织学生阅读课本P18阅读“地转偏向力”系统掌握水平运动物体运动方向的偏转规律。

板书 二、沿地表水平运动物体方向的偏向

  偏向规律为:南左北右,赤道无。

  应用:

  1,伦敦奥运会上,假如你是一射击运动员,为打中靶心,你会瞄准哪里?说明理由。

  2.在长江口,我们拟建一码头,请问其选址是在河口左岸还是右岸,为什么?

  板书 三、地方时、区时

  利用多媒体展示地方时的概念,产生的原因,时区的划分、区时的确定。

  学生阅读课本P18阅读“地方时”,掌握地方时区时计算的相关原则。

  板书 地方时计算的相关原则:同一经线,地方时相同;

  东边比西边时刻早,数值东边大西边小;

  经度每隔15°,地方时相差1小时。

  老师用图示法示范地方时计算的过程。

  图:

  (先画出一水平向右的直线箭头,直线代表任意一纬线,其上能标出所有经线与其交点的经度,箭头代表向东。在线上标注出已知地的时间和经度位置,未知地的经度位置。由已知地向未知地方向画箭头,其方向若与坐标系上箭头一致,则在已知地的时间上加时差;否则就在在已知地的时间上加时差。具体时差大小,在图中算出两地的经度距离差,除以15°,即得到具体时差。最终完成计算。)

  (情境创设)

  当年麦哲伦率领他的船队,自西班牙启程向西航行(他的目的地却是东方)。三年后,当幸存者的船只回到始发港时,发现航行日志上记载的日期,比岸上的日期“少”掉1日。这在当时曾引起一场轩然大波。造成这一混乱的原因是,船舶在向西行进中,视午的物理时刻逐日推迟,即每天都在推迟中午的到来。按这种被延长了的昼夜来计算日子,在绕行地球一周后,便要减少1日。反之,若船舶向东航行,视午的物理时刻逐日提早,昼夜缩短,环球一周后,日期便会“多”出1日。如果没有适当的措施,每绕行地球一周,日期便差1日。这就造成日期的混乱。

  板书 四、日期与国际日期变更线

  为此,国际上规定大致以180°经线作为国际日期变更线,处于国家领土管理的考虑,有几处折线。向东越过该日界线,日期减一日;向西越过该日界线,日期加一日。 应用:

  一名中国孕妇乘坐上海飞往旧金山的航班,在途中产下双胞胎姐妹。结果先生出来的是妹妹,后生出来的是姐姐。大家能解释其中的缘由吗?

  【小 结】 本节课我们重点分析了地球自转运动产生的地理意义:昼夜交替、地表水平运动物体的方向、地方时、晨昏线的相关内容,大家课后整理好笔记,认真做好复习工作。

  【板书设计】

  地球自转的地理意义

  一、昼夜交替

  1.相关名称:昼半球、夜半球、晨昏线

  2.昼夜交替产生的原因

  3.晨昏线的判读及画法

  二、沿地表水平运动物体方向的偏向

  偏向规律为:南左北右,赤道无。

  三、地方时、区时

  地方时计算的相关原则:

  (1)同一经线,地方时相同;

  (2)东边比西边时刻早,数值东边大西边小;

  (3)经度每隔15°,地方时相差1小时。

  四、日期与国际日期变更线

  向东越过该日界线,日期减一日;

  向西越过该日界线,日期加一日。

  【教学反思】

  高一新生的地理基础教材、参差不齐的现状,而本节课我主要是让学生从生活中去体验、感受地球自转给生活、生产带来的影响,目标基本实现,知识点基本到位,学生学习兴趣高,学生能积极参与学习过程,课堂教学过程中师生关系始终是和谐的。教学思路较为清晰,有较流畅的教学内容流程与教学组织流程。几个演示活动及教学情境的设置,使课堂有了活力,学生的课堂表现与往届学生明显要好些。但是我在教学过程中也发现了一些问题 比如:教学情境的创设和课堂的应用部分的加入,特别是演示性的活动特别费时,教学时间有些紧张,致使出现拖堂。有些地方由于时间问题,没能留给学生多一点的时间去思考,去计算,如地方时部分计算,有点老师自说自话的嫌疑。比如在讲地转偏向力的时候 ,可以通过介绍“左右手定则”来帮助学生更好的应用它。

  篇四:《地球的自转》教学反思

  《地球的自转和公转》是自然教材第十二册的内容,由于这课的内容较难,我安排了两课时,第一课时主要是探究地球的自转以及自转带来的昼夜现象。上完这课后,我静下心来,细细品味,既有成功的喜悦,也有美中不足的遗憾,现反思如下:

  一、成功之处

  1、 整堂课以学生的探究为中心

  《科学(3—6年级)课程标准》明确提出:“科学课程要面向全体学生,学生是学习的主体,科学学习要以探究为核心。”因此,我的教学设计以《课程标准》为准绳,以学生探究为中心。

  课一开始我就提问:“大家都有这样的体验,白天过了到了晚上,晚上过了又到了白天,为什么白天和黑夜会交替出现,从不间断?” 现在的学生课外知识较丰富,很多学生说是由于地球自转形成的。我没有马上下结论。而是反问一句:“咦!我怎么感觉不到地球在动呢?” 刚开始,学生也懵了一下,是啊,确实感觉不到地球在动。不过没过一会儿,就有学生打破了沉静,“那是因为我们在地球上,如果在宇宙中一定看到地球在动。”紧接着,孩子们就举了坐船,坐飞机的经验,认识到只有通过观察地球以外的景物才能发现地球的运动。那么,日月星辰的东升西落就是有力地见证。地球是运动的在孩子们你一句,我一句的谈话中得到了求证。我强烈地感到:学生是一种宝贵的教学资源,关键看我们老师怎么去开发它、利用它。

  “昼夜现象是不是由于地球自转形成的呢?能否设计一个模拟实验来证实?”趁热打铁,我又向学生抛出一个研究课题。不负我所望,一个简单易行的实验方案出台。孩子们带着兴奋地心情开始做模拟实验。实验完毕,他们争先恐后地向大家汇报实验结果:昼夜现象是由于地球的自转形成的。

  他们通过自行探究,亲历了探究过程,获得了知识,尝到了成功的喜悦,使新课改的精神得到了充分的体现。

  2、教师的引导恰当

  现在我们提倡放手让学生探究,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但学生的探究必须是有序的,方法是科学的,而不是盲目的。而要做到这点,离不开教师的引导。例如在学生提出“地球是在自转”时,老师的一个反问“咦!我怎么感觉不到地球在动呢?” 就把学生引到探究地球的运动这一课题上来。 再如,当学生举生活中的例子来说明地球的运动,老师适时引导学生观察地球周围的景物,进一步证实地球是在不停地自转。整节课老师充当的是组织者。

  3、充分发挥多媒体辅助教学的作用。

  这节课我认为有几处课件的使用很有必要,在学生初步认识地球的自转形成昼夜现象后,为了让学生巩固认识,我让学生假设地球不自转会怎样,学生答后展示相关课件,让学生清楚地认识到地球不自转就不会出现昼夜交替现象。再如在拓展环节,播放傅科摆实验录像,既让学生进一步认识到地球是在不停地自转,又拓宽了学生的视野。

  4、 科学探究的课外延伸

  科学课要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要变要学生探究为学生自主探究。这就离不开教师平时的引导。如果在每次课堂探究后留一个课外探究作业,并认真落实好,学生在体验到探究乐趣后就会自主探究。在这节课后,我提供一个放大镜让学生自行设计实验方案探究地球的自转。学生对此很有兴趣,下课后还有不少同学来和我交流想法。

  二、 不足之处

  虽然在上课前是做了充分的准备,精心设计的。但上完之后再冷静地回顾、思考,发现还存在很多不足。虽说整个课堂基本上是让学生讲,让学生做,让学生总结,但细思量,还

  是觉得有些地方并没有完全尊重学生,例如,导入时,有的学生提到昼夜现象是由于地球的公转形成的。因为只有个别学生提出,也因为老师设计的课是第一课时,所以就回避了这一问题,现在回想起来,

  是否可同时研究地球的自转和公转呢?这样可让学生自选研究,他们有了自已的课题,也会有很高的兴趣,同时也会使他们想办法去设计实验验证自己想法。这样做可能更能开发学生潜力,更有效地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

  总之,经验是在不断的实践中积累,我也将在不断地教学实践中提升自我

  篇五:地球的自传教案及反思

  《地球的自转》教学设计意图

  一、教学内容

  选自(浙江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科学》七年级第二册。

  二、教材分析

  教材是学生在小学和七年级第一册对静态地球的认识及九大行星绕日运动初步了解的基础上,继续通过探究让学生体会地球自西向东的自转,以及由此体验太阳的东升西落和昼夜交替的规律,同时,也为后面学习地球的公转做好准备。是学生对地球原有认识的沿伸(从原来认识的静态的地球——到动态的地球)。

  三、学生分析

  通过调查了解到大部分学生对天文、地理方面知识了解的比较少,所了解的也就是从小学的科学书上获得的简单的一点知识,而且初一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也较弱,但是学生对天文方面知识有浓厚的兴趣。

  四、设计理念

  根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目标,及科学课程的基本理念和设计思路,突出科学探究体现科学本质,注重学生发展。

  在这节课的教学中教师以组织者、指导者、帮助者和促进者的身份出现,利用情境、协作、会话等学习环境要素,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和首创精神,最终达到对当前知识有效的意义建构的目的。在教学设计过程中重点突出以下几点:

  1、利用探究,通过学生亲自动手进行模拟实验,来理解生活中常见的`太阳东升西落的真正原因,激发了学生的积极性,使学生的情绪保持高涨状态,对于提高课堂效率有很大的帮助。

  2、利用多媒体课件,用直观代替繁杂的叙述,减少了学生的视觉疲劳,提高了学生的有效注意,提高了课堂知识的理解,以及重点的突出和难点的突破。

  3、对于较难理解的部分,如晨昏圈,在以前的知识中很少涉及这方面的内容,所以如果让学生一味的去探究去自己发现,最后得出结论,会使时间很紧张,在一节课中是很难完成的,而且这也不是学生能力所及,所以采取讲解方式来解决这个难点问题,使用不同的教学方法,效果也会不错的。

  《地球的自转》教案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

  ①知道地球自转的方向是自西向东,自转的周期是24小时

  ②理解昼夜交替现象产生的原因是地球的自转

  ③初步学会用地球仪来演示地球的自转和昼夜交替现象

  ④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和推理能力

  2.过程与方法目标

  ①学生会根据生活中熟悉的现象联想地球的运动

  ②学生可以在有关事实的基础上,自己得出地球自转以及自转方向和周期的结论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①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勇于探索的科学态度

  ②学生能够认识到探索事物的规律必须要用科学的精神和科学的方法

  二.教学难点、重点及解决办法

  1.教学难点:地球自转的方向和周期的推断以及昼夜交替现象成因的解释

  2.教学重点:昼夜交替现象和地球自转之间的联系

  3.解决办法:利用日常生活中的现象和学生的亲身体验来推断地球自转的情况;通过动画和实例演示来阐述昼夜交替现象

  三.教学方法

  提问法、启示法、演示法

  教学用具

  地球仪、十字方向标、手电筒、火柴、橡皮泥,地球自转及昼夜现象课件。

  四、教学过程

  (一)激发引入

  师:同学们地球是我们的家园,你们对我们的家园——地球了解有多少呢?

  生:地球半径、地球是个球体等问题

  师:同学们对地球了解的确实不少,现在我有一个问题哪个同学是否能帮我解疑?我们常看到太阳周而复始地东升西落,好像是太阳绕着地球转哦?

  (利用自然现象,给出错误的认识,激发学生的兴趣。)

  生:不对,是地球自转的结果。

  师:地球究竟是如何自转的呢?

  生:自西向东,

  师:这个同学都知道,那么你怎么样来证明地球是自西向东转的呢?今天就让我们共同来探究《地球的自转》。放第2张幻灯片

  (二)探究(1)地球的自转

  师:请同学们转动地球仪,看看地球仪有几种转动方向?

  生:(通过转动地球仪)两种转动方向。

  师:如果按照东西方向来说明地球的转动方向,有哪两种转法呢?

  生:有自西向东和自东向西两种转法

  师:假如我们对地球的自转方向进行探究该提出怎样的问题呢?

  点超连接探究一放第3张幻灯片

  师生共同探究:

  提出问题:地球是绕地轴自西向东还是自东向西旋转呢?

  建立假设:1、地球自西向东旋转。2、地球自东向西旋转。

  设计实验检验假设:

  师:如何来设计实验检验我们的假设呢?

  小组讨论:交流,最后大家互相补充,得出比较完善的实验方案。得出结论以观察者看到太阳是否是东升西落为标准。

  教师小结完善:放第4张幻灯片

  (根据以上的猜测假定太阳不动,用手电筒代表太阳,在地球仪上我们大致所在的位置上贴上十字方向标以判定方位,在十字方向标中间粘一块橡皮泥,并插上一火柴代表观察者。)

  获取事实与证据:

  方案一:猜测地球自西向东旋转。

  方案二:猜测地球自东向西旋转。

  (学生进行探究,教师巡视,帮助学生解决在探究过程中遇到的困难。)

  师:请各组派一代表汇报探究的结果,进行组间交流。放第5张幻灯片,放第6张幻灯片 得出结论:

  1、地球是绕地轴自西向东旋转。

  2、太阳东升西落是地球自转的结果。

  师:我们从地轴北端或北极上方观察和从地轴南端或南极上方观察,地球仪旋转的方向是怎样的呢?

  学生通过实验得出结论:从北极上方观察地球按逆时针方向旋转,

  从南极上空观察地球按顺时针方向旋转。

  师:我们的结论是否正确呢?让我们坐上航天飞机离开地球到太空中看看吧!

  播放地球自转的课件。放第7张幻灯片(通过学生相互间合作与探究得出了符合科学的正确的结论,学生有了成就感。)返回

  (三)、探究(2)昼夜交替和昼夜交替现象

  师:我们知道我们生活的一天中有白天和黑夜这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呢?是否世界各地都同时是白天和黑夜呢?点超链接探究二,放第8张幻灯片能否用我们现有的工具来研究和解决这个问题呢?

  学生讨论:---------------------

  教师小结完善:1、用手电筒代表太阳,地球仪代表地球,让“太阳光”照射到“地球”上,观察“地球”哪部分被“太阳光”照到哪部分没有被照到。各代表一天中的什么时候?

  2、转动“地球”使它自西向东旋转,观察同一地点会出现什么情况?

  学生分组实验:(教师巡视,指导实验中出现的问题。)

  小组中学生代表发言:“太阳光”照射到“地球”上的部分代表白天即(昼);“太阳光”没有照射到“地球”上的部分表示黑夜即(夜)。转动“地球”使它自西向东旋转,观察同一地点会出现白天与黑夜交替现象。

  师:造成昼夜现象的原因是什么呢?

  学生讨论回答:----------------

  师小结:放第9张幻灯片地球是一个不发光,也不透明的球体。在同一时间里,太阳只能照亮地球表面的一半,这一半就是白昼,而被着太阳的另一半则太阳照不到,是黑夜,这就产生了昼夜现象。地球不停地自转,昼夜也就不断更替,地球每转一周,昼夜就更替一次,这就产生了昼夜交替现象。

  播放昼夜现象及昼夜交替现象课件。(使较抽象较难理解的现象直观化、具体化、可接受化。)

师:昼夜更替一次的时间是多少?

  生:约24小时。

返回,点超链接晨昏圈,放第10张幻灯片

  (四)晨昏圈

  演示:地球上被照亮与没被照亮(即昼与夜)之间有一条分界线——晨昏线(圈)。

  师:晨昏线(圈)有几条?

  生(讨论):有无数条。

  师:介绍晨昏圈。(这里学生的认识很少,很难理解,老师来介绍比较合适)

  师:地球自转产生的昼夜交替现象,对地球上生命的形成和发展有没有好处?为什么?返回,点超链接考考你,放第11张幻灯片

  师:假如你是地球,你如何向别人自我介绍你的自转?放第12张幻灯片,点图片超链接返回 小结:通过这节课我们大家的探讨、研究,你们对地球有那些新的认识?及你得到了些什么?是否有新的问题!

  练习:见幻灯片放第13张幻灯片,放第14张幻灯片

  作业:作业本

  《地球的自转》教学反思

  本节课我是采用了多种教学方法相结合的形式进行的,整节课形式多样,学生参与度很高,整个过程都很活跃,动手能力很强,接受新知识的能力也很强,效果也很好。

  首先通过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太阳东升西落这个自然现象来引入,学生感受到他们要研究的知识就在我们身边,学生的积极性被调动起来了,他们产生极大的兴趣和足够的信心,由此展开的一系列探究活动,如地球的自转方向的探究和昼夜现象及昼夜更替现象的探究,学生都很有激情,而且方法都很好,而且每个同学都得到了锻炼,得到了很好的效果,这里也成了本节课的一个亮点。

  本节课的内容对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要求较高也较抽象,但通过模拟实验的形式把它形象化、可视化、易懂化使学生可操作化,效果较好。但是在做模拟实验时,手电筒的使用效果还不是最好,有些同学放的太近,因而从手电筒发出的发散性的光没有足够的说明太阳光的照射情况。而且还要向学生强调或者说明一下这里的问题,否则学生会产生错误的认识,对以后的知识会产生不好的影响。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直以一个组织者、指导者、帮助者和促进者的身份出现,把课堂还给学生。使学生按照探究活动的步骤进行探究活动,使学生能真正的动起来、活起来,使学生能真正体会到探究的乐趣。但是由此带来了一定的弊端,就是学生的动手时间多了,思考时间久少了,对于有些知识就很难再深入思考,也就很难发现新的问题,对于学生的可持续发展方面的培养就显的有些不够,为了克服这个问题,在以后的授课过程中,尽力把探究的时间压缩的紧凑一些,空出一些学生思考的空间,使得知识可以无限的延伸下去。

  对于晨昏圈的介绍,在最初的设计当中我已经预料到了,学生对这方面的知识还不够了解,所以打算采用介绍的方式,一节课上下来,事实也的确如此,而且感觉比我预想的还要难于理解,而且这块内容用的时间不是很多,所以在做课后练习的时候,就显得有些生疏,有些不易解决,当然最后一题也是为了提高难度,采用了在北极上空的俯视图,这样就更增加了难度,对于一些成绩较好的同学还是很有挑战性的,这也达到了我出题的目的,对于其他一些同学,在课后对这里的内容还要进一步的补充,以使他们对这部分知识也能够在理解的基础上攻破难关,并提高他们的思维水平,丰富学生的答题技巧,拓展学生的思维空间,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够有所受益。

  总之,本节课有成功之处,但是也还存在很多不足,我会在以后的教学中,根据这些已有的经验,仔细的研究,扬长避短,找出更好的处理办法,争取让学生把这节课进行的更好,知识也掌握的更好一些。

【地球自转课程的教学反思】相关文章:

地球的自转教学反思09-08

《地球的自转》的教学反思07-02

《地球自转》教学反思02-12

地球的自转教学反思09-08

地球的自转教学反思09-08

证明地球在自转的教学反思06-29

《地球自转》教案反思01-25

《地球自转》的教案反思范文01-29

地球的自转教学设计12-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