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教案

时间:2023-05-07 12:43:26 教案 我要投稿

【推荐】语文教案集锦9篇

  在教学工作者开展教学活动前,通常需要用到教案来辅助教学,编写教案助于积累教学经验,不断提高教学质量。教案应该怎么写才好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语文教案9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推荐】语文教案集锦9篇

语文教案 篇1

  教学要求: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凭借对课文内容的朗读感悟,体会文中小姑娘善良、美好的心灵,从中受到关爱他人的教育。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1、进行一个心理小测试。

  2、由此,老师想到了一句话:

  【课件出示】在自己处于困境中时,也能够想到处在困境中的他人,并且给予他无私的关爱和帮助这,才是真正的爱心,它比钻石还要珍贵、还要闪亮!

  3、通过初读课文,我们知道文中的小姑娘是在什么情况下给予别人帮助的?(困境中)

  师述:其实,那时何止小姑娘一人处于困境,还有许许多多的人,许许多多的动物和植物整个地球都处于困境之中。这个困境是指(缺水)

  二、感受缺水

  1、指名读第一自然段。

  2、这一段主要讲了什么?(地球上发生了大旱灾)

  3、自由朗读第一自然段。从哪些词语可以让人感受到这次旱灾之大,画出这些词语。

  根据回答,理解:干涸、干枯、焦渴。

  4、师述:这三个词,虽然意思相近,但却不可以混淆,干涸是形容河流和水井的这三个词充分说明了当时人、动物、植物都已严重缺水,他们对水是多么的渴望!此时的水就是希望之水、生命之水呀!谁来有感情地读读这个自然段,要读出旱灾的严重程度,读出地球上万物对水的渴望。

  三、体会变化

  1、就在这样恶劣的环境中,一个动人而又神奇的故事发生了,请大家自由读25自然段。

  2、读了这部分,觉得最为神奇的是什么?(空木罐的变化)空木罐发生了哪几次变化?

  请学生把自己的答案依次写在黑板上的`方框里,形成板书(见最下面)。

  3、为什么会有这些变化呢?请同学们再次读25自然段,从书中找出答案。

  4、体会第一次变化

  (1)谁来说说第一次变化的原因。

  先从书中找出相关语句来回答;再用因为所以的句式来简答。

  (2)这么漆黑的夜晚,一个小姑娘竟走出家门找水,水好找吗?从那儿可以看出来?

  我们可以想象:小姑娘为了找水,一定走了很多(生答),摔了(生答),吃尽了(生答),最后终于累得(生答)。指名读这部分内容,要读出寻水的艰难。

  (3)想象小姑娘睡着了他会做些什么梦。(魂牵梦萦的仍然是水和她的妈妈)

  (4)正是因为小姑娘这份深深的孝心感动了上帝,给了她一灌水。小姑娘意外得到了水,自然是(生答:喜出望外)什么叫喜出望外呢?指导用喜出望外说话。

  (5)得到了水后的小姑娘是怎么做的呢?

  【课件出示】小姑娘喜出望外,真想喝个够,但一想起病中的妈妈,就赶紧抱着水罐往家跑。

  自由读。读了这一句,你体会到了什么?

  细细体会带点字抱。(说明两点:对水的珍爱;心情的急切)

  (6)有感情地朗读第二自然段,要读出小姑娘寻水的艰难、寻到水的惊喜和送水的急切。

  5、体会第二次变化

  (1)谁来说说这一次变化的原因。

  (2)【课件出示】小姑娘把水倒一点在手掌里,小狗把它都舔净了,变得欢喜起来。当小姑娘再拿水罐时,木头做的水罐竟变成银的啦。

  (3)读读这段话,有什么感想?

  (4)师述:这么宝贵的水,小姑娘自己都舍不得喝一滴,却舍得给小狗喝。她关心他人,甚至是动物,却唯独把自己给忘了。多么富有同情心的小姑娘!她的美好品质又一次感动了上帝,因此水罐竟变成银的啦。指名读这段话。

  (5)自由读第三自然段,看看还有没有让你感到疑惑的地方。(水为什么没有洒一滴?)

  学生自由谈谈自己的看法。(她的孝心使上帝给了她又一个奇迹)

  (6)朗读第三自然段。(指名给这个自然段的朗读提提建议。)

  6、体会第三次变化

  (1)说说这一次变化又是什么原因?

  (2)妈妈为什么不喝水?

  师述:是因为母爱,是母爱让她本能地心甘情愿地献出自己的生命来保护女儿的生命,母爱是多么的无私,多么的伟大!

  (3)读一读第四自然段,让我们这些做子女的一起来体会一下这深深的、伟大的母爱。

  7、体会第四次变化

  (1)这次变化因为什么呢?

  (2)小姑娘咽了一口唾沫说明了什么?她心里会想些什么呢?

  (3)师述:学到这儿,同学们一定被小姑娘的精神给深深感动,她不仅关心自己的亲人母亲,而且也关心毫不相关过路人,甚至关心一只动物小狗,她的心里装的全是别人,却独独没有自己,多么善良、多么伟大的小姑娘!你有什么话要对她讲呢?

  (4)上帝又一次被他深深地感动,所以(学生齐读大屏幕上的一句话)

  【课件出示】这时突然从水罐里跳出了七颗很大的钻石,接着从里面涌出了一股清澈而新鲜的水流。

  a、你认为跳出的为什么是钻石?

  b、想象:此时罐子里的水不断的涌出,小姑娘会怎么做呢?(人类、动物和植物都得救了,是谁拯救他们?)

  8、小结:指名看着黑板说出四次变化的原因,用因为所以的句式说。

  师述:其实所有的原因总结起来只是一个词(生答:爱心)(板书:爱心,并画出心的图案)正是因为爱心才使得空木罐装满了水,正是因为爱心此时,对于爱心,你有什么话要说。

  【课件出示】

  在自己处于困境中时,也能够想到处在困境中的他人,并且给予他无私的关爱和帮助这,才是真正的爱心,它比钻石还要珍贵、还要闪亮!颜老师

  善良是历史中稀有的珍珠,善良的人几乎优于伟大的人。雨果

  爱是生命的火焰,没有它,一切都会变成黑夜。罗曼·罗兰

  爱是能够创造一切奇迹的伟大力量。一位网友

  你背上哪一句了?

  四、讲读最后一个自然段

  1、指名读最后一个自然段。

  2、老师有一个疑问:七颗钻石是因为小姑娘的善良而产生的,应该奖给她才对,可作者为什么要让她升向天空变成大熊星座呢?

  在理解作者的用意之前先来了解一下大熊星座

  【课件出示】当我们夜晚仰望天空,在那正北方,有排列成斗形的七颗星,像七颗钻石,闪闪发光。它指示着前方,普照着大地,这就是大熊星座,又叫北斗星。北斗七星是光明的象征,是爱的化身,给人温暖,给人力量。

  读完后,学生说说自己的看法。

  3、教师小结:作者希望爱心象大熊星座一样普照人间,让世界万物都沐浴在爱的柔光里;同时也希望人人都能拥有一颗爱心,只要人人都献出一点爱,世界将变成美好的人间。

  4、带着作者的这份美好的愿望,齐读最后一个自然段。

  五、拓展深化

  1、朗读全文,再次感悟、品味作者表达的感情,表达我们对小姑娘的敬仰之情。

  2、出示课后作业。

  【课件出示】(1)在我们现实生活中,也有很多这样的人,他们都像童话故事中的小姑娘,有着一颗钻石般闪亮的心。能举出一些人、一些例子吗?课后把这些例子写下来。

  (2)将这个动人的童话故事讲给家人或朋友听。

语文教案 篇2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认识“予、圣、诞”等10个生字。会写“予、担、宽”等12个字。能正确读写“给予、试探、心意”等20个词语。

  (2)读懂课文,了解金吉娅怎么花出20美元购买圣诞礼物的。

  (3)体会文章最后一节的含义。

  (4)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过程与方法:

  在阅读中理解课文内容。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理解课文内容,体会金吉娅的善良、仁爱、同情和体贴的特点,感受富有爱心给人们带来的真情和快乐,让学生从中受到爱心教育。

  二、教学重点:

  读懂课文,了解金吉娅怎么花出20美元购买圣诞礼物的。

  三、教学难点:

  体会文章最后一节的含义,让学生从中受到爱心教育。

  四、课前准备

  ①反映圣诞节的图片。

  ②生字卡片。

  五、教学时间:

  两课时

  六、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①学生看录像(或图片),了解圣诞节。

  ②谈话:你了解圣诞节吗?

  ③出示课题。今天我们来读一篇发生在圣诞节前夕的感人故事,齐读课题:“给予树”。

  ④理解课题。“给予”是什么意思?你是怎么理解这个题目的呢?读了这个题目,你还想知道什么?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①按要求把课文读两遍。

  要求:a、把课文读正确,读通顺,特别注意生字的读音。

  B、边读边思考: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

  c、把自己不懂的词句画出来与同学讨论。

  ②检查读书情况。

  A、出示下列词语,读一读,记一记。

  给予 试探 心意 祝福 甜蜜 担心 宽裕 前夕 提醒

  兴高采烈 立即 卡片 盼望 拥抱 仁爱 同情 体贴 如愿以偿

  B、指名读课文。

  提示学生:认真听读,注意发现读错或读得欠通顺的句子,评议时提出来。

  ③学生讨论: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

  三、学生自主再读课文

  教师提出自主阅读要求:请你认真读读想想,看看对哪部分内容最感兴趣,你从中能感受到什么?还有哪些不理解的?可以用笔在课文上画画写写。下节课我们来讨论交流。

  四、指导写字

  ①屏显要求会写的12个字,先读读,再组词。

  ②请学生做小老师,指导写字。

  这12个生字,你哪个字写得最好?请你上黑板在田字格中板演给大家看,再谈谈写好这个字的经验。

  ③学生写字写词。

  先把生字写两遍,再把词语表中列出的`本课词语抄写一遍。

  第二课时

  一、复习

  ①听写词语。听写后同座互相批改。

  ②指名分段朗读课文。用自己的话说说课文主要内容。

  二、交流感悟

  ①组织学生交流上节课自主阅读的感受。

  你对哪些内容最感兴趣?又有什么感受呢?

  ②教师相机出示以下句子,引导学生体会。

  A、回家途中,孩子们兴高采烈。你给我一点儿暗示,我让你摸摸口袋,不断让别人猜测自己买了什么礼物。只有八岁的小女儿金吉娅沉默不语。

  可引导学生抓住“沉默不语”来质疑、释疑。

  B、让学生充分地读第四、五自然段,感悟金吉娅善良、仁爱的品质。

  ③交流不理解的问题。

  师生互相合作释疑。

  三、总结全文

  读了这篇课文,你一定很感动,请你谈一谈自己的感受。

  四、布置作业

  ①抄写自己喜欢句子。

  ②如果你是那个小女孩,一定非常感激金吉娅,请你替那个小女孩给金吉娅写几句感谢的话。

  板书设计:

  31、给予树

  金吉娅:沉默不语、难过

  妈妈:担心、生气、被感动

语文教案 篇3

  【教学目标】

  1、识“初、眉”等十个生字,会写“北、南”等5个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初步感受谚语的美。

  3、树立主动积累的愿望。

  【教学重难点】

  了解谚语、懂得自然常识。留心生活,热爱科学。

  【教学准备】

  生字卡片,挂图。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揭题导入

  1、谈话导入:

  师生互谈有关谚语的知识。

  2、板书课题。

  二、自读课文

  1、圈出生字。

  2、试读课文。(读准、读顺。)

  3、互相交流识字方法。

  4、反馈识字。

  三、朗读感悟

  1、教师应从日常生活入手,引导学生了解课文:

  ⑴那位小朋友知道早上太阳从什么地方升起?

  ⑵谁能说说大雁排着队往南飞,天气要怎么样了?

  ⑶请大家读读课文,看谁能从课文中找到写太阳升起和大雁南飞的句子。

  2、教师范读或领读。

  3、用读读、想想、说说的方法,学生自读课文,理解感悟:

  ⑴要求学生轻声读课文,读后给同桌说说自己读的那句谚语是什么意思。

  ⑵小组讨论,全班交流。

  ⑶请学生提出不懂之处,教师根据反馈情况相互帮助理解。

  四、试背课文

  1、小组内合作学习,用自己喜爱的方式快速背诵课文。

  2、反馈背诵情况,教师组织学生进行背诵比赛。

  第二课时

  一、复习巩固

  1、齐读课文,回忆课文内容。

  2、认读生字卡片,分析记忆方法。

  二、指导书写

  1、仔细观察。

  2、教师范写。

  3、学生描红临写。

  三、实践活动

  1、课前指导学生搜集谚语,学完本科后在班级进行交流,比一比,看谁找的多,看谁记得牢。

  2、条件的话,可以组织学生晚上观察北斗星,然后互相说说北斗星的样子。

  四、布置作业

  收集谚语,将你喜欢的谚语制成谚语卡片。

  结合词语、句子、图画和生活实际来理解字义。新教材的编写生动有趣,图文并茂。学生在学习中发现,如果有不明白的地方,可以看看插图,动动脑筋,这样会比较容易想出来的。在《识字8》中“朝看太阳辨西东”,学生不大理解,只知道应该是与太阳有关的。我引导他们看插图,再适当点拨:“‘朝’是‘早上’,‘辨’是‘分清’。”学生说出:“早上看着太阳能分辨出东西南北。”我加以肯定。有学生马上记起以前学过的'儿歌:“早上起来,面向太阳,前面是东,后面是西,左面是北,右面是南。”当学生在学习中遇到困难时,利用边读边想,结合图画,联系课文或生活思考,就不用害怕了。

  识字教学说难不难,说易不易。但如果我们能教会学生识字的方法,指导学生不断积累、发现,寻找规律,学生的识字能力一定会在实践中逐步提高,同时也感受到学习的乐趣,提高了学习的积极性,真是一举两得。

  一、识字写字

  指导读准以下几个字:“初、转”是翘舌音,“即”字读第二声,“斗、转”二字是多音字,在本课都读第三声。

  建议按以下教学步骤进行教学:

  1、在学生读通课文、基本读准字音以后,出示带音节的词语卡片或小黑板,指导认读。

  2、去掉音节认读。

  3、单独出示生字卡片或小黑板,指导认读。

  4、指导学生在文中画出生字,再连词、连句读。

  5、组词练习。

  6、认记练习:

  认记生字,可以指导学生运用以前学过的识字方法,如,“加一加”、“减一减”、“换一换”、自编谜语等。比如,“赛”下“贝”走来两点(寒);“传”旁“人”去“车”来换(转);“蝴”蝶“虫”跑“水”来伴(湖);“十”上两“点”上下串(斗)。又如,两边辛苦,心在中央,用心辨别,永远不忘(辨)。

  7、写字指导:

  本课要求写的字,以左右结构为主,可在简要复习左右结构的字基本书写规律的基础上,要求学生认真描红和临写,从整体上感知汉字结构。本课有两个带三点水的字“江、湖”,要提醒学生注意,写好三点水的关键是要把第二点写得靠外一些,三点的外沿呈一条弧线,不要把三点写在一条垂线上。

  二、朗读感悟

  教学可以从日常生活入手,如:

  1、哪位小朋友知道早上太阳从哪个方向升起?

  2、谁能说说大雁排着队往南飞,说明天气要怎么样了?

  3、请大家读读课文,看谁能从课文中找到写太阳升起和大雁南飞的句子。

  接下来,教师可以范读或领读。

  在学生读熟课文的基础上,可以采用读读、想想、说说的方法,指导学生自读感悟,理解课文:

  1、要求学生轻声读课文,读后给同桌说说自己读懂的那句谚语是什么意思。

  2、小组讨论,全班交流。

  3、请学生提出不懂之处,教师根据反馈情况相机指导。

  词语的理解。一些简单的词语可以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实际自行理解,较难的词语可作适当讲解。如,娥眉月:娥眉,细而弯的眉毛。本课是指弯弯的月亮。朝:早上。北斗:即北斗星。畔:边。

  句子的理解。可以引导学生结合生活实际,简单了解其中的科学常识。如,月初的月儿弯弯,月中的月儿圆圆;太阳升起的地方是东边,落下的地方是西边;北斗星在北边,相反的是南边。

  指导朗读时,不仅要指导学生读得正确流利,还可以适当引导学生读出韵文的韵味,体会其韵律美。比如,朗读时可以让学生从每句韵文的最后一个字中找到韵母相同的字(圆、南、畔、前、暖、寒、棉),然后再让学生读读课文,体会韵文的特点是押韵,就是这些韵母相同的字在起作用。本文具有七言诗的特点,所以指导朗读时可以教给学生语气停顿的方法──“前四后三”。如:

  初三初四/娥眉月,十五十六/月团圆。

  一场秋雨/一场寒,十场秋雨/要穿棉。

  三、实践活动

  1、课前指导学生搜集谚语,学完本课后在班级进行交流,比一比,看谁找得多,看谁记得牢。

  2、有条件的话,可以组织学生晚上观察北斗星,然后互相说说北斗星的样子。

语文教案 篇4

  教学目标

  1 ,认识3 个新偏旁:提土旁、双人旁、夕字旁。

  2 .学会7 个生字和生字组成的词语。会用" 很多" 、" 到了" 练习说话。

  3 .继续学习观察图画的方法,看懂图意,通过看图学文,懂得小猫种鱼收不到鱼的原因,从而教育学生在向别人学习的时候,要动脑筋,不要生搬硬套人家的做法。

  4 .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教学重点、难点

  1 .继续学习观察图画的方法,看懂图意。

  2 .图文结合,理解课文内容,明白道理。

  3 .识字、写字。

  4 .背诵课文。

  教具准备图片,田字格黑板,小黑板,音节卡片,生字、词语卡片。

  教学时间三课时

  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一)继续学习看图方法,能看懂每一幅图的意思,并能把几幅图联系起来看,理解图意。

  (二)图文结合,能正确朗读课文。

  二、教学重点、难点

  学会看几幅有联系的图画的方法,理解图意。

  三、教学过程

  (一)板书课题,导入新课。

  8 小猫种鱼

  读题,解题。这是一篇看图学文,从题目上看讲了谁的事?讲了小猫的什么事?小猫种鱼,能长出鱼吗?我们带着这个问题来看图、学习课文。

  (二)指导看图一、图二,初读课文。

  1 .这课书中有几幅图?哪两幅图画的是同一个人的事?(第一幅图和第二幅图画的是同一个人的事,第三幅图和第四幅图画的是同一个人的事)

  2 .出示图一,这幅图上画的是谁?她在干什么?(阿姨在种玉米)

  (1 )你从什么地方看出来是在种玉米?(①土地是新翻松的;②阿姨手中拿着小盆往地里撒种;③从第二幅看见长熟的玉米)

  (2 )什么季节撒种?(春季撒种)

  (3 )用一句话说出这幅图的意思来。(在春天里,阿姨往地里撒玉米种子)

  3 .出示图二,这幅图上画的是谁?她在干什么?(阿姨往筐里放玉米)

  (1 )什么季节玉米成熟了?(秋季玉米成熟了,收玉米)

  (2 )阿姨种的`玉米长得怎样?收得玉米多不多?(阿姨种的玉米长得很壮,收了很多的玉米)

  (3 )能用一句话把这幅图的意思说出来吗?(阿姨种的玉米长得很壮,到了秋季,收了很多玉米。)

  4 .现在看看第一幅图和第二幅图有什么关系?(第一幅图讲阿姨在春天往地里撒玉米种子,第二幅图讲阿姨种的玉米长得很壮,到了秋季收了很多玉米)

  (1 )这位阿姨是什么人?(农民)

  (2 )练习把两幅图的意思连起来说一说。(学生自己练习,同桌互相说)

  (农民阿姨在春天往地里撒下了玉米种子,玉米长得很壮,到了秋天农民阿姨收了很多玉米)

  5 .同学们读读课文,看看哪个自然段是讲的这两幅图的事。(第1 自然段)

  (1 )学生自练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能连成句子。

  (2 )指名读,齐读。

  (三)指导看图三、图四,初读课文。

  1 .出示图三,问,图上画的是谁?他在干什么?(农民叔叔在种花生)

  2 .你从什么地方看出农民叔叔是在种花生呢?(①农民叔叔用锄头刨坑;②地上的小盆里放着种子;③从第二幅图中叔叔收了一筐的花生,看出叔叔种花生)

  3 .什么季节种花生?什么季节花生成熟了?(春季种花生,秋季花生成熟了)

  4 .农民叔叔种的花生长得怎样,收得多不多?(长得很茂盛,收得很多)

  5 .把两幅图的意思连起来说一说。

  6 .课文中哪个自然段讲的是这两幅图的事?自己练习读一读。

  (1 )学生自己练读,读准音字,连成句子。

  (2 )指名读,齐读。

  (四)指导看图五,初读课文。

  1 .出示图五,图上画的是谁,他在干什么?(小猫种鱼)

  2 .小猫现在在干什么?想什么?(小猫把鱼种到坑里,坐在坑边想,到了秋天他会收到一大筐的鱼)

  3 .读第3 自然段课文。

  (1 )学生自己练习,同桌互相练读。

  (2 )教师指名读。

  (五)读全文,自己小声读。想一想有什么不明白的问题。

语文教案 篇5

  教学目标

  1、口语交际:让学生了解神话、传说故事的神奇。积累优美生动的词语,提高口语交际能力。

  2、习作:能展开想象的翅膀,按事情的发展顺序,有一定的条理,编写神话、传说故事。

  3、我的发现:让学生从发现的角度区别形近字,增强学生独立识字的能力。

  4、日积月累:了解成语构词方式、歇后语的类型,丰富学生的语言和表达能力。

  5、成语故事:引导学生借助字词典等工具,学习成语,读懂故事,理解寓意。

  教学时间:

  第一课时:教学口语交际

  第二、三课时:习作教学

  第四课时:我的发现、日积月累、成语故事

  教学过程:

  一、教学口语交际

  1、教师引入:这个单元,我们学习了《西门豹》《女娲补天》《夸父追日》几篇神话、传说故事,体会到神话、传说故事的神奇,优美生动的情节。你还知道或读过哪些神话和传说?今天,我们开展一个故事会,自己选一个故事,给大家讲一讲。

  2、分小组互相介绍:每人介绍一个,讲的故事要有一定的.顺序,把故事内容讲清楚,听讲的同学要认真。

  3、小组评议:谁的故事最吸引人,讲得清楚、有条理,情节生动、有趣?

  4、评出小组的故事大王,帮助同学修改故事,讲得更生动。

  5、全班交流,评出班级的故事大王,对积极发言、口语交际有进步的学生加以鼓励。

  6、教师总结:神话、传说故事是我国文化的一部分,它表达了古代劳动人民的美好愿望。课后我们可以再选一些故事读一读。

  二、教学习作

  1、教师:上一节课,同学们互相介绍了自己了解到的神话、传说故事,被神奇的故事所吸引,如果你是神话、传说故事中的一个人物,你想变成什么?这节课,就给你一次变的机会,展开想象的翅膀,围绕假如我会变,变成任何人、任何物,编一个故事。

  2、明确习作要求:

  (1)指明学生说说想象应从哪些方面去想,想些什么?

  (2)教师补充:

  想象要大胆,可以异想天开。

  想象可以不拘形式,可以是古今中外的,也可以是未来的,还可以是自己设想的。

  例如:你可以变成纳米医生到人体内旅行;可以变成神鸟守卫美丽的大森林,可以变成火星居民离开受污染的地球,并加倍珍惜火星清洁美丽的环境等。

  (3)习作方法指导:

  以《女娲补天》为例,讲清习作的方法。

  叙述故事时要有一定的顺序。

  故事中要有人物的真情实感。

  叙述故事要具体,特别是个别情节要写清楚。

  表达的方式可以多样化,想怎么写就怎么写。

  3、学生自己习作,教师巡视指导。

  4、学生交流习作:选出写得好的习作,说说好在哪里?全班交流。

  5、教师选出有特色的习作讲评。

  6、学生根据自己的习作修改,同桌互改,提出修改意见。

  7、举办假如我是XX主题班队会。

  三、教学我的发现

  1、学生自由读词语。

  2、教师指名读词语,注意正音。

  3、结合词义,说出带点词的意思。

  4、思考:你发现了什么?带点的字有部分部首与偏旁相同,但字与字读音不同,意思完全不同。

  5、学生举例说说自己的理解。如:归与旧;狠与狼。

  6、小结:注意区分形近字,正确书写。

  四、教学日积月累

  1、学生读读读写写读读背背

  2、交流:成语有什么特点?

  第一横排是数字式成语,第二横排是ABAC式,第三横排是AABB式,第四横排是反义词形式。

  3、你在课外还能收集到这几种形式吗?试一试。

  4、读一读,记一记。

  读读背背

  1、读一读,你发现这些词和我们学过的词形式上有什么区别?

  教师讲解:这种形式叫歇后语,一般由两部分组成,前一部分是比喻,后一部分是解释,也就是全句意思的所在。

  2、学生结合前部分的故事,理解后部分的比喻。

  3、读一读歇后语,你还发现本次出现的歇后语前部分的特点吗?

  教师:前部分全是历史故事或神话故事。

  4、找一找,哪些是历史故事,哪些是神话故事?

  5、课外收集歇后语。

  五、教学成语故事

  1、教师引入:上学期我们学习了一些成语故事,今天我们还要学习一个有趣的成语故事。

  2、学生自由朗读故事。

  3、引导学生借助字典等工具书自学成语,理解喻义。

  4、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举例说说自己对这个成语的理解和运用。

  5、作业:抄写、背诵日积月累。

语文教案 篇6

  【内容简析】

  这是一个发人深省的故事。一个美丽的小山村,由于人们过度砍伐树木,致使土地裸露,极大地削弱了森林的防护能力,终于在一场连续的大雨之后,被咆哮的洪水卷走了。这看似偶然的事件,其实事出有因。通过这一因果关系,课文告诉人们:不爱护自然,必将受到大自然的惩罚,毁坏山林就是毁灭自己。

  【设计理念】

  留足学生自主学习的时空,以读为本,以悟为魂,把阅读与思考有机结合起来,把阅读与感悟有机结合起来,使学生在自读自悟中明理悟情,获得思想启迪。

  【教学目标】

  1.指导学生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知道小山村被洪水卷走的原因,增强爱护自然,保护环境的思想意识。

  2.继续训练抓住重点句子体会思想感情的方法,养成边读书边思考的良好习惯。

  3.背诵课文第1自然段。能根据自己阅读感受用自己的话复述故事。

  4.认识“曾、葱”等5个生字,会写“曾、郁”等13个字,掌握本课中由会写字组成的词语。

  【重点难点】

  指导学生读懂课文,懂得不爱护自然,必将受到大自然的惩罚,毁坏森林就是毁灭自己,保护生态环境十分重要,是本课教学的重点;理解重点句子的意思,体会句子表达的思想感情是本课教学的难点。

  【教具准备】

  生字、词语卡片,教学挂图(课文插图)。

  【教学时间】

  2课时。

  【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

  一、看图揭题,激发兴趣

  1.出示课文挂图(1),让学生观察、描述、感受小山村景色的优美和生活的安适。

  2.教师导语:然而,就是这个美丽的小山村,一场大雨过后,却不知被咆哮的洪水卷到了何处。这是为什么呢?请看我们今天要学习的课文——《一个小山村的.故事》。

  二、初读课文,感知内容

  1.学生自由读课文,一边读一边画出生字,借助拼音读准字音。

  2.老师检查学生认读生字的情况,纠正读音:“葱”“随”是平舌音,“扩”“括”的韵母是“uo”,“郁”读时口型要圆。

  3.指名学生读课文,着重指导学生读好文中优美的词句。

  4.说一说:课文讲了一个小山村的什么故事?

  三、自主学习,读懂课文

  1.默读思考:从课文中知道了什么?

  2.交流汇报,教师相机指导学生抓住重点词句体会文章所表达的思想感情,指导有感情地朗读。如:

  (1)抓住“郁郁葱葱的森林”“清澈见底的小河”“鸟儿在林子里婉转地歌唱”“鱼儿在小河中自由自在地游逛”等语句

  教案《语文S版三年级语文上册《一个小山村的故事》教案》,

  ,感受小村庄自然环境的美丽,并指导朗读、背诵。

  (2)从“一栋栋大大小小的房子”“各式各样的家具”“屋顶冒出的浓烟”感受到村子里的人靠着锋利的斧子,日子过得很不错。而这代价是对森林的破坏:“谁家想……就……”“一年年,一代代,山坡上的树木不断减少”“山坡上出现了裸露的土地”“裸露的土地不断扩大”。

  四、指导书写部分生字

  曾 郁 葱 砍 露

  五、布置作业

  朗读课文,背诵第1自然段。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新课

  1.认读生字词,说说对词语的理解。

  2.背诵课文第1自然段。

  3.回顾: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了什么?(小山村的美丽以及小山村的人们靠着锋利的斧头,日子过得还不错。)但结果怎样?我们继续学习课文第5、6自然段。

  二、阅读探究,悟情明理

  1.自读思考:

  (1)一个美丽的小山村,最后发生了什么变化?(结合“然而”一词,理解课文前后两部分的关系。)

  (2)一个美丽的小山村,最后什么也没有了,你认为是什么原因?(表面原因和深层原因。)

  (3)从小山村的这个现象中,你明白了什么?(结合理解“什么都没有了——所有靠斧头得到的一切,包括那些锋利的斧头”,引导学生明理悟情。)

  2.交流互动,升华认识。

  3.指导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悟文章的韵味。

  三、回归整体,练习复述

  1.出示课文三幅插图,学生边看图想象边练习复述课文。

  2.指名复述,师生共同补充完善。

  四、继续完成写字任务

  1.出示本节课要写的部分字:减、扩、量、随、囱、消、靠、括。

  2.观察它们在田字格中的位置,互相提醒,把字写正确,写匀称。

  五、布置作业

  1.读词语花篮中的词语,并从课文中选择自己喜欢的词语,写在空花朵上。

  2.把课文所讲的故事讲给家人或朋友听。

语文教案 篇7

  教学内容:

  练写龙、兵、久、史、谷、商

  教学目标:

  1、知道独体字在字形结构上的特点,在书写时能较准确地运用。

  2、培养良好的书写习惯,激发学生对汉字喜欢的情感。

  3、了解初步的书法知识,培养学生初步的对汉字的审美能力。

  教学难点:

  知道“龙、兵、久、史、谷、商”在书写时要注意的特点,能书写好这些字。

  教学准备:田字格卡片

  教学时数:一课时

  教学步骤:

  一、激趣导入。

  1、关于写字的小故事。

  2、展示书法作品,引导学生欣赏,激发学生练好字的愿望。

  二、看图练习,回顾方法。

  1、回顾正确的坐姿和铅笔的执笔方法。

  2、实践练习,教师巡视纠正。

  三、指导练写“龙、兵、久、史、谷、商”的`字。

  1、读帖以“龙、史”为例,说说写“龙、史”的时候应注意什么?

  2、教师范写指导,书写要领:

  龙:横略上斜,竖弯钩伸展。

  兵:中横清长。

  久:横撇的角度要恰当。

  史:竖撇不能写成斜撇,捺要伸展,注意斜度。

  谷:撇捺要伸展。

  商:两竖左短右长。

  3、生临写,师巡视评价。

  四、学生练习书写,师巡视指导。

  五、总结评价,展示作品。

语文教案 篇8

  教材分析:

  “小兔运南瓜”是人教课标版语文实验教材第一册最后一个口语交际的内容。本次口语交际有三幅图。第一幅,小兔站在南瓜地里望着大南瓜想:怎么运走呢?第三幅,南瓜已经运回了家,兔妈妈奇怪地问小兔是怎么运回来的,小兔平静地告诉了妈妈。第二幅图空缺,那么,小兔究竟是怎样运南瓜的呢?留给学生想象的空间。这一次的教学就以第二幅图为重点,它为我们提供了空白点,可以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展开丰富的想象,加以填充,以此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教学目标:

  1.动脑筋想出小兔把南瓜运回家的办法,培养学生丰富的想象力和创新意识。

  2.积极参与讨论,能把自己想到的办法说清楚,并能对别人说的办法进行评论。

  课前准备:

  课文图;多媒体课件。(教师)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设疑导入

  (课件演示)一只可爱的小兔蹦蹦跳跳地来到南瓜地里,看见一个大南瓜。他高兴极了,想把南瓜运回家,可是抱不动。他愁眉苦脸地说:“我怎么才能把这个大南瓜运回家呢?”

  师:你们认识这只小动物吗?喜欢他吗?

  生:认识,是小兔。喜欢!

  师:这么可爱的小兔遇到什么难题了?为什么愁眉苦脸的呢?

  生:他想把大南瓜运回家,可是他抱不动。

  师:小朋友,咱们现在就一起来帮助小兔想办法,好吗?

  生:好。

  设计意图:这一问题情境的创设,符合学生的年龄特征和心理特点。学生一进入这个情境,就会有强烈的表达冲动,积极性马上被调动起来了。

  二、全班交流,展示表达

  师:我们怎么帮小兔啊?快快转动你们的小脑袋想一想吧!想好了就马上把你的办法告诉小兔,好吗?

  生:小兔可以请好朋友小灰兔、小牛、小羊帮忙把南瓜抬回家。

  师:这种办法是请别人帮忙。真不错!还有其他的办法吗?

  生:我可以帮小兔把南瓜抱回家,也可以背着南瓜回家。

  师:你可真是个“大力士”啊!

  生:小兔可以把大南瓜立起来,滚着往前走。

  师:噢,自己解决问题,把南瓜当成车轮啦!这个办法真好!

  生:小兔,我也有一个办法。你可以找根绳子拴住南瓜,把它拉回家。

  师:有道理。这个办法能从实际情况去想,让小兔自己克服困难。

  生:小兔,你也可以找来一根木棍,撬着移动南瓜,然后把南瓜运回家。

  师:这种办法也是自己克服困难,不过挺费劲的。还有更巧妙的办法吗?

  生:小兔可以向别人借车运大南瓜。

  师:向谁借车?借什么车?

  生:向邻居借车,有小货车最好,推车也行。

  师:先求助别人,再自己运。

  生:小兔可以用许多打了氢气的气球拴住大南瓜,然后把南瓜运回家。

  师:很有创意!

  师:你们真棒!想的办法真多。我把掌声送给你们。

  师:(过渡)刚才大家都积极动脑,大胆发言,说出了自己想的办法。你们的办法都不错,可是小兔不知道选哪种办法好啦!现在请你们帮助小兔参谋参谋,他应该选哪种办法。

  设计意图:学生通过独立思考,结合自身的生活经验,大胆想象,想出各种各样的办法。教师运用肯定、赞赏等激励性评价,让学生张开想象的翅膀。

  三、讨论评议,注重表达

  (学生分组讨论后汇报。)

  生:我觉得用抱或背的办法不好,因为这样很费劲又很慢。第3种办法把南瓜立起来滚回家就很好。

  师:对呀,如果路平好走,自己推着南瓜滚回去的办法就挺好。

  生:我认为向别人借车运南瓜的办法好,又快又轻松。

  师:如果路陡难走,用小车运的办法就不错。

  生:用气球运南瓜的办法好,很省力。(许多生:不好,不好。)

  师:为什么不好?

  生:万一气球撞到树上或者被什么东西扎了就会破,南瓜就会掉下来摔坏,那就白费力气了。

  师:看来这办法还不容易实施呢。

  生:我觉得第4种和第5种办法不好,小兔小,南瓜大,用绳子拉或用木棍撬着移动都太费劲。

  师:是啊,这对小兔来说都太不容易做到了。

  生:我觉得还是第1种办法好,自己搬南瓜很费劲,请好朋友小灰兔、小牛、小羊帮忙抬,就比较轻松了,“人多力量大”。

  师:你们说的都很有道理。老师替小兔谢谢你们!以后我一定要向你们学习,遇到事情多动脑筋想办法。

  设计意图:学生把自己的体会加以梳理,通过小组合作加工,流畅地表达出来。这一环节再次体现了小组合作与交流的重要性,在培养学生思维能力、语言表达能力的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合作意识。

  四、拓展延伸,学科综合

  师:(课件播放音乐)我们用自己喜欢的办法帮小兔把南瓜运回了家,现在就请每位小朋友选一种运南瓜的办法把它画下来,也可以和好朋友一起画。回家后把小兔运南瓜的故事讲给爸爸妈妈听。

  设计意图:这是一个语言的内化与外化的训练过程,把它画下来是语言图像化的过程,看着画把它编成故事又是一个图像文字化的过程,在这相互转化的过程中,学生的语文素养将得到有效的提高。

  教学反思:

  好的`教师应该是刺激学生思维的诱导者,培养学生思维习惯的引路者。口语交际课是启迪学生思维的重要课例,也能充分反映教师课堂的把握能力及知识水平等。本课教师在课堂中充分运用自己的鼓励技巧,充当引导者、把握者和参与思考者,把课堂分成三个阶段:问题引入思考—在回答中思考—师生共同思考评价,达到了培养思维的目的。特别是教师巧妙地采用弱化不成功方法和不给出最优答案而只给予普遍鼓励的办法,让每位学生有交流的机会,有利于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激发其思维的活跃性,克服课堂出现只限于优生施展才能空间的弊端,也给学生的后续思考留下了充分的空间。评价是比较高的思维方式,教师通过师生共同思考、评价的方式,把思维推向更高的层次,做到有普及、有提高,符合学生思维的成长特点,突破了教学难点。

语文教案 篇9

  教学目标:

  1、 认识10个生字,学写5个生字。认识横折、横折勾和点。

  2、 培养学生运用多种方法识字和朗读的能力。

  3、 认识到书与人的关系,培养学生养成每天阅读的好习惯。激发学生热爱读书的浓厚兴趣。

  教学准备:

  1、 字词卡片

  2、 学生课前准备的`绘画的书架或照片,带几本自己喜欢的书。

  教学流程:

  一、 导入

  1、 谈话:谁愿意谈谈你的小书架是什么样的?丁丁家也有一个小书架,他请我们去他家做客。来,让我们一起去看看他的小书架吧。

  2、 复习单韵母

  二、 读文

  1、 老师大声读课文,小朋友们打开书小声读读短文。听的时候要用手指着书认真听。

  2、 生评价师读得怎么样。

  3、 谁能完整地读课文?指名读?

  4、 我们大家一起来读读吧!

  三、 识字

  1、 小书架中有许多有趣的字卡,让我们一齐来读读它。如果这个字你不认识你可以示意老师。

  2、 把生字宝宝送回家,在课文中读读这些认识的字。

  3、 不认识的字想办法记住它,可以和你的伙伴合作。

  4、 请小老师教同学。

  四、 再读课文

  1、 认了生字再让我们读读这首儿歌吧。

  2、 你的小书架上摆了哪些你最喜欢的书,说给同桌的小朋友听。

  3、 你喜欢你的小书架吗?把你的喜爱之情读出来。可以请你的小伙伴给你评一评。

  4、 读全文。可以加动作。

  5、 试着背诵。

  五、 写字

  1、 认识新笔画横折、横折勾和点。

  2、 记字形:组织学生讨论用、在的笔画笔顺。

  3、 指导书写。

  六、 练习

  猜字游戏

【语文教案】相关文章:

语文的教案02-22

语文的教案06-12

语文的教案03-09

精品语文教案范文语文优秀教案04-11

语文教案初中语文教案01-10

语文《语文园地一》教案03-19

小学语文语文园地教案11-19

语文下册语文园地教案02-26

语文教案:《社戏》教案07-14

精品语文教案 高中语文精品教案1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