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星》教案优秀

时间:2023-02-22 12:13:37 教案 我要投稿

《繁星》教案优秀

  在教学工作者实际的教学活动中,时常会需要准备好教案,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准确把握教材的重点与难点,进而选择恰当的教学方法。快来参考教案是怎么写的吧!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繁星》教案优秀,欢迎阅读与收藏。

《繁星》教案优秀

《繁星》教案优秀1

  教学目标

  1、认识“昧、坠”等3个生字。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根据课文的描述想象繁星满天的画面。

  教学重难点

  能说出自己看夜晚繁星的感受。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激发兴趣。

  1、同学们,星星是夜晚的精灵,在无边的夜空中闪烁着智慧的光芒。你们爱看天上的繁星吗?每当凝望那充满神奇色彩的星星时,你的心情如何?今天,我们来共同学习文坛巨匠--巴金对繁星的观察和感受。(板书课题)

  2、作者简介。(出示作者的照片及资料)

  二、初读课文,扫清字词障碍。

  1、自由朗读课文,读准字音。

  2、查词典理解词语。

  3、分段读课文。

  三、再读课文,整体感知。

  1、默读课文,从“时间、地点、繁星的样子”三个方面梳理作者三次看繁星的经历,并体悟作者不同的情感,可通过表格解说。

  2、全班分享交流。

  (1)交流:学生梳理每个自然段的内容,逐行汇报填写的内容。

  (2)引导:学生梳理第三列信息。

  (3)借助表格,说说课文的主要内容。

  四、细读课文,深入理解。

  (一)学习第1自然段。

  1、想象画面:什么时候能看到繁星?(夜晚)作者用了一个什么词来描绘看到的繁星?(密密麻麻)闭上眼,想象作者看到的画面。(星星闪闪烁烁,像无数颗珍珠撒满夜空……)

  2、指导朗读:炎热的夏夜,你坐在庭院里,享受着习习的凉风,看着一闪一闪的星星,会产生怎样的感受?想象这画面,读出感受。

  (二)学习第2自然段。

  1、想象画面:三年前作者在南京的住所后的菜园里看见的星星是什么样子的?(星群密布)又有什么感受?(光明无处不在)

  2、“星群密布”是什么意思?与“密密麻麻”相比,有什么不同?(“密密麻麻”只能突出星星又多又密,“星群密布”还能体现出星星是一群一群分布的。)

  3、“光明无处不在”是什么意思?(虽然星星的光亮很“微小”,但是因为星星很多,一群一群的,分布很广,所以“光明无处不在”。柔和清亮的光在夜空中闪烁,宁静又温馨。)句子除了表示到处有星光外,还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虽然身处黑暗的旧社会,但作者对未来充满希望、充满信心。他向往光明、追求光明,望着星空就感到“光明无处不在”。这时,他爱星空的感情比以前更深了。)

  4、指导朗读:边读边想象画面,“微小”弱读,“光明无处不在”声音延长。

  (三)学习第3自然段。

  1、想象画面:“如今”作者在海上看星空,看到的星星是什么样的?(半明半昧、摇摇欲坠)通过这些词语,你想到了怎样的画面?(星星是时暗时亮的,忽闪忽闪的,让人感觉它们在不停地动;又因为海面宽广,水天一色,所以星星显得很低。星星那么低,又不停地动,就给人一种摇摇欲坠的感觉。)

  2、读“无数萤火虫在我的周围飞舞”这句话,你想到了怎样的画面?(星星离“我”更近了,还调皮地在“我”身边飞舞嬉戏,让“我”觉得不孤单……)读“现在睡在母亲的怀里了”,你想到了怎样的画面?(星空辽阔无垠,作者在星空下显得很小很小;星星很低很低,发出柔和的光,像萤火虫一样在作者身边飞舞,给作者带来光明和温暖。在这样的环境下,作者就像睡在母亲的怀抱中,温馨甜美。)

  3、指导朗读:想象仰躺在舱面上,仰望海上星空时的心境,读出感受。朗读描写“萤火虫”的比喻句时,语调活泼,语速轻快;朗读“海上的夜是柔和的,是静寂的,是梦幻的”时,语调柔和,语速舒缓。

  五、深化主旨,课堂小结。

  作者细致入微地捕捉到繁星的样子,离当下越近,描写越细致。读这样的文章,我们要充分发挥想象,想象文章描写的画面,深入理解文章,体会其中蕴含的情感。

  教学反思

  利用课件向学生展示美丽的星空,把学生带进一个新奇梦幻的世界。接着,借助多媒体展示作者巴金的照片及资料,很好地填补了学生的知识空白,使学生对巴金的生平及作品留下较为深刻的印象。学生能很好地理解作者热爱自然的情感,但受人生经验的影响,对追求光明的情感理解有限。

《繁星》教案优秀2

  教学目标及重难点:

  1.欣赏名家优美的诗文,萌生阅读文学作品的兴趣。

  2.品味和积累优美的文学语言。

  3.体会作者对大自然的热爱,对光明的追求。

  4.掌握生字词。

  重点:

  探究作者看繁星,谈感受的过程。

  难点:

  关于“沉睡着”和“觉得”是否矛盾。

  教学步骤: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大家一定熟悉一首写星星的儿歌:一闪一闪亮晶晶,满天都是小星星,挂在高高蓝天上,闪闪烁烁到天明。

  现在已经是夏末秋初了,大家一定记得我们小时候,夏天的夜晚,门前的大槐树下,我们依偎在奶奶的怀中,听着牛郎织女的故事,数着天上明明灭灭的星星,那些灿烂的星星好象一盏盏明灯,曾经无数次温暖了我们幼小的心灵。看着这些你有什么感受呢?古往今来,有很多著名作家留下了对星天的描写的不朽诗篇。今天我们来学习巴金先生的一篇抒情散文_《繁星》,看看他的感受与我们的感受有什么不同。

  二.教学新课

  (一)明确教学目标及重难点.简介作者

  见教学目标及重难点

  作者简介

  巴金,现代著名作家,杰出的语言大师,原名李芾甘,他的主要作品有长篇小说《爱情三部曲》(《雾》《雨》《电》)《激流三部曲》(《家》《春》《秋》)《火》中篇小说《憩园》《寒夜》等。

  背景简介:我们要学习的这篇文章是巴金到法国的途中写的。

  (二)整体感知:

  请学生读课文,回答三个问题:

  1.字里行间流露出作者对繁星什么样的感情?

  给学生自主学习的时间。然后回答问题。

  2.浏览课文,划出作者观看繁星的时间.地点(以此弄清作者写作顺序和结构层次)

  3.找出文中不认识的字。(学生上黑板写下自己不认识的字,然后集体订正。)

  (三)重点学习与训练

  1.细读课文,找出作者观看繁星的.不同感受的语句,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感情?(分组讨论)

  (1)母子之情:“望着星天,我就会忘记一切,仿佛回到了母亲怀里似的。”学生说感受。

  (2)伙伴之情:“好象它们就是我们的朋友,它们常常在和我谈话一样。”让学生说明朋友之间是怎样的。(可以各抒己见。)

  (3)知心之情:看到了什么?有什么感觉?

  2.让学生从众多的描写繁星的句子中找出你最喜欢的一句,并说明为什么喜欢。

  让学生各抒己见。先是同位前后位之间交流,然后班内交流。

  既然你喜欢这一句,那么读一下,要读出感情。(练读)一生读完之后,其它同学评价朗读效果。然后请评价的学生再读,原来读的同学再读,看有没有进步。

  3.此文之所以如此感人,还在于它把星星写活了。巴金为什么能把无生命的东西写得如此有生命?

  学生谈看法,教师归纳:细心观察,用情来体验。作者热爱星空,热爱大自然,在他的心目中,繁星是母亲.是朋友,繁星象征着光明,在星空下,他倍觉温馨.亲切.甜蜜.惬意,所以星星.星空会变得有生命似的。

  运用了各种修辞方法。学生体会比喻.拟人等修辞方法的运用。

  (四)梳理总结扩展

  教师总结全文:课文按照时间顺序,紧紧围绕繁星展开描写,状写了“我”在不同时期不同地点观看繁星的情景,抒写了“我”由此产生的种种感觉,表达了作者热爱大自然.热爱生命的情怀,经人以丰富的联想和美的感受。此文不仅运用各种修辞方法来使文章生动,遣词造句了很讲究。

  学生理解词语的运用。

  “沉睡着”和“觉得”是否有矛盾?为什么?

  学生各抒己见。

  课文第三段末尾说“在星的怀抱中我微生着,我沉睡着,我觉得自己是一个小孩子,现在睡在母亲怀里了。”前一句用我“沉睡着”说的是我睡的神态,后一句是讲“我”把自己当作一个小孩子睡在母亲怀里感到无比舒心,安详和陶醉,交代了“我”“沉睡”的原因,由果到因。

  能力迁移:

  让学生用一句把没生命的东西写成有生命的东西。(这一问题有一定难度,老师可以先做一下示范。)

  布置作业:

  描写大自然中的一种景物,注意运用各种修辞方法,注意感情的把握。

【《繁星》教案优秀】相关文章:

《繁星》优秀教案08-09

《繁星》优秀教案(通用9篇)08-10

《繁星》教案11-08

《繁星》教案05-27

《繁星》教案12-12

繁星的教案11-25

《繁星》教案模板07-13

《繁星》教案范文01-12

繁星教案范本07-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