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化学教案

时间:2023-01-21 10:49:56 教案 我要投稿

初中化学教案【荐】

  作为一名默默奉献的教育工作者,时常需要编写教案,教案是教学活动的依据,有着重要的地位。那么优秀的教案是什么样的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初中化学教案,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初中化学教案【荐】

初中化学教案1

  一、说教材

  (一)教材的地位与作用

  《化学式与化合价》是人教版化学九年级上册第四单元课题4的内容。本节课主要讲述了化学式、化合价和有关相对分子质量的计算三部分内容。在此之前,学生已经学习了元素以及一些物质化学式的写法,这位过渡到本课题起到了铺垫作用。为之后学习第五章《化学方程式》的内容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因此本节课整个教材中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

  (二)教学目标

  根据本教材的结构和内容分析,结合九年级学生他们的认知结构及心理特征,我制定了以下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了解化学式的涵义;知道一些常见元素和原子团的化合价;能用化学是表示某些物质的组成,并能利用化合价求化学式;了解相对分子质量的含义,并能利用相对原子质量和相对分子质量来计算物质的组成;能看懂某些标签或说明书上标示的物质成分和含量。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讨论交流,活动探究,培养学生利用所学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让学生感受到生活中处处充满化学,激发学生热爱学习、热爱生活的感情。

  (三)教学重难点

  1.了解化学式,知道元素、原子团的化合价。

  2.用化学是表示某些物质的组成,利用化合价求化学式。

  3.了解相对分子质量的含义,并会应用解决问题。

  二、说学情

  对于九年级的学生来说,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学生对元素的概念和物质的微观构成的基础知识有一定的了解,对数字的基本运算能力有一定的把握,这为化学式的有关知识学习打下了基础。但学生在化学学科中的逻辑思维能力还有待提高。这一年级的学生思维活跃,求知欲强,有强烈的好奇心,处于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过渡的阶段,因此,教学过程中多采用直观方法指导学生学习。

  三、说教法

  坚持“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的原则,根据学生的心理发展规律,采用学生参与程度高的讨论教学法。在学生看书,讨论的基础上,采用谈话法与讲解法。采用问答法时,特别注重面向全体,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提问不同难度的问题,有效的开发各层次学生的潜在智能,力求使学生能在原有的基础上得到发展。同时通过课堂练习和课后作业,启发学生从书本知识回到社会实践。提供给学生与其生活和周围世界密切相关的数学知识,学习基础性的知识和技能,在教学中积极培养学生学习兴趣和动机。

  四、说学法

  我们常说:“现代的文盲不是不识字的人,而是没有掌握学习方法的人”,因而在教学中要特别重视学法的指导。在新课标理念的指导下,结合本节课内容,我将本节课的学法确定为:自主探究、合作交流。

  五、说教学过程

  (一)导入

  由前面学过的一些物质的化学式引入:元素可以用元素符号来表示,那么我们前面学习的氧气、二氧化碳这些由元素组成的各种单质和化合物怎样来表示呢?把教学内容转化为具有潜在意义的问题,让学生产生强烈的问题意识,使学生的.整个学习过程成为“猜想”继而紧张的沉思,期待录找理由和证明过程。在实际情况下学习可以使学生利用已有的知识与经验,同化和索引出当前学习的新知识,这样获取知识,不但易于保持,而且易于迁移到陌生的问题情境中。

  (二)新授

  1.化学式的学习

  学生自主学习课本81页相关内容,对于化学式的定义有一个初步认识。然后以H2O为例,让学生在小组内讨论该化学式的意义,教师进行指导并及时指出学生容易出错的地方。学生讨论结束后,教师进行归纳总结并讲解,得出化学式的定义及其意义。

  讲解结束后,提出问题引发学生思考:化学式前面的数字与化学式中元素符号右下角的数字意义是否相同?为什么?并组织学生讨论符号H、2H、H2、2H2各具有什么意义?在学生有初步认知的基础上,我进行归纳总结:化学式前面的数字与化学式中元素符号右下角的数字意义不同,因为化学式前面的数字表示分子个数,右下角的数字表示一个分子中含该元素的原子个数。

  在此基础上,通过多媒体呈现练习题让学生对所学知识进行巩固。练习过程中,学生会出现一些错误,针对这些错误我进行指导并归纳总结,从而引出书写化合物的化学式时需要注意

  的事项。

  2.化学式的学习

  学生学习了化学式,为化学价的学习做好了铺垫。实验测知,化合物均有固定的组成,及形成化合物的元素有固定的原子个数比,如不是这个数目之比,就不能形成稳定的化合物。在化学上,就用“化合价”来表示原子之间相互化合的数目。引导学生看课本83页表4-6“一些常见元素和根的化合价”,针对表格提出问题引发学生讨论,问题如下:

  (1)化合价有几种?是哪几种?(让学生明白元素化合价有下负之分)

  (2)在化合物中,氧元素通常显多少价?氢元素通常显几价?金属元素通常显什么价?非金属元素通常显什么价?

  (3)在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多少?

  (4)在单质分子里,元素的化合价为多少?

  在此基础上,组织两个活动。活动一: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化合价记忆比赛,看谁记得多,记得准,评出“记忆之星”;活动二:让学生编写能帮助记忆的的化合价韵语、歌谣。活动结束后,展示同学们的化合价韵语、歌谣或快板。通过活动,可调动学生参与学习的积极性及对知识的深入理解和把握。

  在学习了一些常见元素和根的化合价之后,应用化合价来推求实际存在的化合物的化学式。通过学生小组讨论练习的方式完成此部分知识的学习。练习如下:根据在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0的原则,已知氧元素为-2价,计算二氧化硫(SO2)中硫的化合价和三氧化二砷(As2O3)中砷元素的化合价。练习结束之后,教师进行归纳总结:由两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的名称,一般读作某化某,如:NaCl读作氯化钠。有时还要读出化学式中各种元素的原子个数,如:CO2读作二氧化碳。

  3.有关相对分子质量的计算

  引导学生复习相对原子质量的概念,了解相对分子质量跟相对原子质量一样,也是相对质量。通过提出问题的方式引发学生讨论,从而引出相对分子质量的计算相关内容。由于计算比较简单,启发学生自己学习,并通过小组讨论的方式纠正错误。

  在有关相对分子质量计算教学完成之后,可让学生传看几种商品(如医药、化学试剂、洗涤剂、食品等)的标签或说明书,教给学生如何查看它们的成分、含量或纯度,并适当讲解化学试剂按纯度分级的情况。

初中化学教案2

  一、教材分析

  本节课安排在第一册课本知识学完后讲授。本节教学内容是对课本中出现的空气污染、水污染、白色污染以及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温室效应、酸雨、臭氧层空洞等环境问题的总结,是一节归纳复习课。

  环境问题,是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也是近年来中考的热点考点之一。在教材中,环境问题倍受关注,出现频率较高,但知识点较分散。本节课不但对整册书有关环境知识进行了归纳总结,并且对相关知识加以扩展,讲授过程中注重中考热点问题的渗透,使学生学习目标更明确,更轻松,做到有的放矢。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学生对环境问题有个整体认识,使知识更加全面、系统。

  教师在认真研究、分析教材后确定小组活动内容——大气污染、水污染、土壤污染、居室污染、本地环境状况调查,供学生选择。这样做可使全体学生都动起来,让其“有事能做”,“有事可做”,“有事愿做”。

  环境问题贯穿整个中学化学的学习,知识内容可发展、适用年级可扩大。高中化学教材中涉及环境保护知识的内容不少,例如:高二教材氮族元素这章中介绍了“汽车尾气”中氮氧化合物的污染,在学了有机物的初步知识后介绍了“合成洗涤剂”对水体的污染,以及“白色污染”等。初三学生马上就要进入高中学习,高中学生可在此基础上继续探索、扩展研究。他们可以在学习了更多的化学知识后,对环境问题的有更多的、更深的了解。也就是说,初中对环境问题有个整体认识,可以为高中学习打下一定的基础。也就是说本节课起到的是承上启下的作用。

  二、学情分析

  学生学习化学已有了半年的时间,对于环境问题也有了一定的了解,并且懂得了学习化学的任务之一,就是解决环境问题。但掌握的知识零散,对知识缺乏整体认识,缺乏理论和实际联系的能力。因为学生的学习任务重,无时间参加一些有关环保方面的活动,可以鼓励学生从自身做起,从身边做起,比如维护校园环境卫生等。针对学生合作意识较缺乏的现状,在讲课前将学生分成几个小组,分别进行调查研究、收集资料、整理资料,并将本小组的学习成果以网页作品的方式呈现给大家,这一过程将培养学生组织活动、协作学习、与人交流、沟通等社会实践能力。

  本节的教学要求不高,难度也不大,在教学中教师可根据具体情况自行设计活动形式。活动的宗旨是使每个学生都动起来,在教学中要设法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他们主动参与,在活动中受到教育和启发,提高环境意识。

  三、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⒈了解造成环境污染的原因及危害性;了解防治环境污染的初步知识。

  ⒉认识环境保护的重要性,增强环境保护意识。使学生明白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是解决环境问题的途径。

  能力目标:

  ⒈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科研意识,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等。

  ⒉培养学生组织活动、协作学习、与人交流、沟通等社会实践能力。

  ⒊学会资料的收集、整理,培养学生从中获取有效信息的能力,培养学生将知识加工整合用于实践的能力。

  4、将成果以网页的形式制作出来,使学生有较强的成就感,从而增强学生在学习上的主动性和自信心。

  德育目标:

  通过正确认识环境和环境问题,体会化学在美化改善人们生活的同时,也会带来负面效应,认识到事物具有两面性,使学生认识到人类的行为与环境和谐的必要性,激励他们保护家园,积极投身环保,树立主人翁社会责任感。

  四、教学的重点和难点

  重点:大气污染、水污染、土壤污染、居室污染、白色污染以及社会观注的热点环境问题的来源、危害与防治,本地环境状况的调查分析。

  难点:课前资料的收集与整理、网页的制作。

  课时安排:1课时

  五、学法的确定

  各小组根据选定的活动内容,主要从污染来源、危害、和防治三方面收集有关文字、图片、视频、图表等资料。在活动中会搜集到大量的资料和学习一些相关的知识,但这些知识是零散的、无序的。在老师的指导下对这些知识、资料进行认真地、细致地梳理,通过组内协作学习的方式,达到使认知系统化、有序化的目的和宗旨。

  六、教学方法的确定

  旧的、传统的学习观认为,学习发生与否取决于教师的教授,学习的过程就是教师呈现、组织和传递知识的过程,学生的任务就是像“海绵”一样地尽可能多地吸收教师传授的知识。当前的教育理念,则倾向于将学习看成是学生自己的事情。学习是一个主动的、有目标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学生不断转化和修正教师所提供的信息,然后以一种具有个人特点的,有意义的方式来建构新知识,由于学生担负这一责任的意愿和能力会有所不同,需要教师给予一定的帮助。

  根据这一教育理念,教学过程中采用:“师生共同探究式”教学模式。

  这种模式中,师与生的关系是平等的。具体指在教师的指导和安排下,将学生分为几个小组,每一小组针对某一主题开展调查研究、收集资料、整理资料,并将本小组的学习成果以网页作品的方式呈现给大家,也就是说本节课中教师的“教”,主要是在课外,而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留给了学生才华展现的机会,增强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自信心。

  七、教学过程设计

  1、设置问题,引入课题

  通过五幅画面的对比,提出问题:四幅画面给我们的感觉有何不同?为何有如此大的差异?什么原因造成的?由学生思考回答,引出环境污染这个课题。

  2、学生讨论回答

  什么是环境污染?环境污染的类型有哪些?这些污染对人类的'危害是什么?造成这些污染的原因是什么?哪些污染对我们生活影响?有什么解决方法?我们身边有哪些环境污染?我们自身应该如何去做?

  学生回顾已学过的知识,结合课前通过查阅资料获取的知识各抒己见,讨论得出每小组自己的观点。

  ⒊教师归纳、总结、讲解

  教师在学生的讨论过程要注意进行适当的引导和启发。讨论性发言结束后,对同学这次活动中的关键问题进行评价和总结。然后按大气污染→酸雨→臭氧层→温室效应→水污染→土壤污染→居室污染→白色污染→绿色化学的顺序对学生查阅的知识、讨论的结果进行归纳总结、讲解。

  在教学过程中,肯定学生的成果,设法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他们主动参与,在活动中受到教育和启发,提高环境意识。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身边的环境保护活动,从自身做起,从每一件小事,每一个细节做起。

  ⒋布置作业

  (1)必做题:a、每个同学通过查阅资料找出一个有关环境污染的典型社会问题,以及相应的解决办法。

  b、每个同学找出三到五个有关环境问题的题目,并做出相应的答案。

  (2)探索题:今天我们研究了有关环境污染的知识,还有很多方面我们没有涉及到,请通过各种途径,观察身边的现象,以“环境和我们的生活”或“邢台环境现状分析”为主题写一篇小论文。

  其中探索题为学有余力的学生而准备,可以在课外兴趣小组中交流,或在黑板报中登载,旨在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培养学生观察事物的能力。

  八、板书设计

初中化学教案3

  第一节氧化还原反应

  教学目的:

  1、在复习四种基本类型的反应以及从得氧、失氧的角度划分氧化反应和还原反应的基础上,使学生了解化学反应有多种不同的分类方法,各种分类方法由于划分的依据不同而有不同的使用范围。

  2、初步掌握根据化合价的变化的观点分析氧化还原反应的方法。

  教学重难点:

  用化合价升降的观点理解分析氧化还原反应。

  教学过程:

  (板书)第二章化学物质及其变化

  第三节氧化还原反应

  一、化学反应的类型

  (讲述)对初中学习的化学反应基本类型回顾一下,具体的类型以及表达式。

  (板书)基本类型反应

  (讲述)主要有化合、置换、分解、复分解四种,这种分类的依据是反应物和生成物的类别以及反应前后物质种类的多少。

  (板书)反应类型表达式

  化合反应A+B=AB

  分解反应AB=A+B

  置换反应A+BC=AC+B

  复分解反应AB+CD=AD+CB

  (讨论)Fe2O3+3CO=2Fe+3CO2属于哪种反应类型?

  CuSO4+Fe=Cu+FeSO4从初中氧化还原反应的概念判断是氧化还原反应吗?(分析)Fe2O3+3CO=2Fe+3CO2,该反应是由两种化合物生成一种单质和一种化合物的反应,它不属于四种基本类型的反应中的任何一种。可见,四种基本反应类型的分类方法只能从形式上划分,不能反映化学反应的本质,也不能包括所有化学反应。

  通过CuSO4+Fe=Cu+FeSO4的反应说明初中所学的氧化还原反应比较片面,不能真实地反映氧化还原反应的本质。

  (板书)二、氧化还原反应

  (分析)1、从得氧失氧角度分析氧化还原反应的概念

  在初中化学,我们曾经学习过木炭还原氧化铜的反应:

  2

  通过上述反应方程式可以看出,C夺取CuO中的氧变成二氧化碳,而发生氧化反应;CuO失去氧,变成铜单质而发生还原反应。所以一种物质被氧化,同时另一种物质被还原的反应,就叫氧化还原反应。

  (说明)“氧化”与“还原”尽管表现不同,彼此对立,但它们相伴而生,同时进行,是不可分割的统一整体。

  2、从元素化合价的升降分析氧化还原反应的概念

  (设问)请分析下列氧化还原反应中各种元素的化合价在反应前后有无变化,讨论氧化还原反应和元素化合价的升降有什么关系?

  (分析)

  同时介绍一下,用化合价判断氧化还原反应的双线桥法。

  书写步骤:1、标出变化了的元素的化合价。

  2、箭头总是从反应物指向生成物。

  3、箭头指向同种元素。

  4、升价在上,降价在下。

  从上面的.化学反应方程式可以看出,CuO中Cu的化合价由+2价变成Cu单质中的0价,Cu的化合价降低了,我们说Cu被还原了;同时H元素化合价升高了,我们说H被氧化了。因此凡是有元素化合价变化的反应就是氧化还原反应。

  (板书)氧化还原反应的特征:反应前后物质化合价发生变化(也是判断氧化还原反应的依据)氧化反应:物质所含元素化合价升高,被氧化,为氧化反应。

  还原反应:物质所含元素化合价降低,被还原,为还原反应。

  (学生活动)同理请分析:H2O+C高温==H2+CO

  Fe+CuSO4=FeSO4+Cu

  (结论)通过Fe和CuSO4的反应可知,并非只有得氧、失氧的反应才是氧化还原反应,因此凡是有元素化合价升降的化学反应就是氧化还原反应。

  (巩固练习1)分析下列各反应中判断下列反应哪些是氧化还原反应,哪些是非氧化还原反应?哪个元素被氧化,哪个元素被还原?

  1、CaCO3+2HCl=CaCl2+H2O+CO2↑

  2、2H2O通电==2H2↑+O2↑

  3、NaOH+HCl==NaCl+H2O

  (巩固练习2)在3Cu2S+22HNO3=6Cu(NO3)2+10NO↑+3H2SO4+8H2O反应中,被氧化的元素是(C)A、CuB、NC、Cu和SD、O和S

  总结:通过化合价变化判断氧化还原反应的关键:

  1、正确判断各反应和生成物各元素的化合价及其变化。

  2、凡是有化合价升价的化学反应都是氧化还原反应。

  3、用双线桥法表示氧化还原反应的各种关系。

初中化学教案4

  教学目标:

  1.了解物质的分散现象。

  2.理解溶液的概念,能说出溶剂和溶质。

  3.了解物质的溶解性概念以及影响溶解性大小的因素。

  4.初步分清悬浊液和乳浊液。

  5.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作风,发展学生思维能力。

  重点难点:

  溶液的概念、特点。

  会辨认溶质和溶剂,能正确分辨溶解与熔化的不同。

  学习目标:

  1.能说出几种生活中的分散现象。

  2.背出溶液的概念、乳浊液和溶液,并举出常见实例各两则。

  一、物质在水中的分散 悬浊液、乳浊液的区分:

  通过高锰酸钾中加水,食盐中加水,蔗糖中加水以及泥土(粉笔灰)中加入水中,食用油加入水中得到如下结论: 如果物质以细小的固体颗粒分散在水中,则形成悬浊液。 如果物质以小液滴分散在水中,则形成乳浊液。 物质的溶解:物质以分子或离子的形式均匀分散到另一种物质中的过程称之为物质的溶解。 溶液:物质溶解后形成均一、稳定的混合物叫做溶液。 【注】新名词:

  乳化:把两种互不相溶的液体形成乳浊液的现象称为乳化。

  教学过程: 设问:海水为什么是咸的?黄河为什么是浑浊的?医院里用的碘酒是怎样制成的? 学生阅读课本,归纳:上述三个例子都是一种物质(或几种物质),分散到另一种物质里的分散现象。 新课讲授:阅读P153活动与探究

  1.悬浊液、乳浊液、溶液。 阅读实验:在1~4号大试管中分别加入少量的泥土、植物油、食盐和酒精。振荡后观察四种物质在水中的分散现象。 泥土 : 变浑浊 悬浮固体不颗粒 (分层) 植物油 :牛奶状浑浊 分散着液体不止液滴 (分层) 食盐: 透明液体 (稳定) 酒精 : 透明液体 (稳定) 继续观察:静置一段时间后,试管中情况。 引出概念:1.固体小颗粒分散在液体里形成的混合物叫悬浊液。

  举出实例:浑浊的黄河水;固体农药(西维因);石灰浆及墙体涂料。 引出概念:2.一种液体小液滴分散在另一不相溶的液体里形成的混合物叫乳浊液。

  举出实例:植物油分散在水中;石油原油;橡胶树的乳胶等。 归纳:悬浊液和乳浊液统称浊液。 思考:通过上面实验,你可以得出浊液有什么特点?(浑浊不透明,会分层) 引出概念:3.一个或几种物质分散到另一种物质里而形成的均一,稳定的混合和溶液。

  举出实例:生理盐水、糖水、碘酒。 配制溶液:学生练习用碘和酒精配制碘酒溶液。 分析思考:溶液与浊液相比,有何特点? 归纳:溶液的特点是:均一、稳定的、久置不分层。 巩固新课(方法:练习反馈)

  二、水溶液的某些性质

  当某些物质在水中溶解时生成自由移动的离子,这样的水溶液能够导电。例如:食盐溶液,稀硫酸,而蔗糖水溶液则不能导电。

  学习目标:

  1、复述溶解含义,区分熔化和溶解。 2、会判断溶质和溶剂,正确说出溶液的名称。 3、记住溶解性的'含义,说出物质溶解性的大小,首先由溶质和溶剂的性制裁决定的,温度等外 界因素也有重要影响。 教学过程:复习引入 教师设问:什么叫溶液?主要有什么特点? 阅读课本P160溶质和溶剂相关内容。 思考问题:

  1、什么叫溶解?与溶化是否一样? 2、什么叫溶质和溶剂?溶液有哪两部分组成? 讲授新课:1、关于溶质、溶剂(方法:分析讲解) 阅读实验:课本P160,药匙取0.1克以下的高锰酸钾晶体,放在500毫升烧杯中,注入200-300毫升水,并不断搅拌,形成色彩鲜艳的溶液。 分析:上述实验叫什么过程,其中溶质是什么?溶剂又是什么? 思考:是否只有固体才能当溶质,水才能当溶剂吗? 归纳:溶质:固体、液体或气体 (1)溶液的组成 溶剂:通常为液体

  (2)溶液的名称 不指明溶剂叫某水溶液 水以外其他某液体作溶剂时叫某溶液。

  关于物质的溶解性:

  问题引入:

  (1)沾有机油的衣物用水往往不易洗掉污物,而用汽油洗却很快有效,这是什么原因?

  (2)为什么蔗糖加在热水中比加在冷水中溶解得多且快?

  引出概念:

  物质的溶解性——一种物质在另一种物质里溶解能力的大小。

  分析归纳:物质的溶解性的大小,首先是由溶制和溶剂的性质决定的,温度等外界因素也有重要影响。

初中化学教案5

  一、教学目标

  1. 1.知识目标:a常识性介绍化学研究的对象,化学教案-绪言。

  b初步理解物理变化、化学变化的概念及本质区别;并能运用概念会判断一些易分辨的典型的物理变化与化学变化。

  c初步了解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观察、描述实验的能力,启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知觉性和积极性。

  3. 3.德育目标:通过学习世界是物质的,物质是客观存在的,永恒运动的,是不可消灭的,

  只能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对学生进行辩证唯物主义教育,应用科学改造自然,造福人类的教育。

  4.美育渗透点:以化学实验为载体,向学生展示化学实验中的仪器美,化学实验现象美,从而激发学生对化学科学的喜爱之情。

  二、教学重点、难点、疑点

  重点:物理变化、化学变化的概念(区别)及其应用。

  难点:如何判断一个变化是物理变化还是化学变化。

  疑点:物质变化与物质性质的区别。

  解决办法:(1)通过观察演示实验,列表记录实验现象,由学生讨论而得出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概念及本质区别。

  (2)通过学生讨论而归纳出物质的性质与物质的变化的区别。

  三、实验及教具准备:

  试管,带弯管的单空橡皮塞,酒精灯,玻璃片,烧杯,坩埚钳,石棉网,铁架台(带铁夹),研钵,火柴,药匙,胆矾,碱式碳酸铜,镁带,澄清石灰水,水。

  四、学法引导

  1. 学会概念辨别,注意概念间的区别与联系。

  如,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就可以从概念、特征、伴随的现象等方面加以区别;从变化发生过程中两者的相互关系寻找它们的联系。

  2.学会观察化学实验。

  首先要观察变化前物质的颜色、状态;再注意观察变化中的现象,如变色、发光、放热、放出气体、发出声音……等;反应停止后,生成物的颜色、状态、气味等。学会观察实验,将有助于我们思考变化的原因,推测变化的原理,总结变化的规律。

  五、课时安排

  2课时

  六、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利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可看录像“走向化学世界”、“漫游化学世界”;表演小魔术:会变色的“水”(稀氢氧化钠溶液、酚酞试液、稀盐酸);看课本中的彩图:小猫烤火、水中的鸟笼,引入新课。

  新课讲授:

  一、化学是研究什么的?

  [学生讨论] 化学是研究什么的?

  世界是由物质组成的。

  构成物体的材料叫做物质。区别两个概念:物质与物体。如铁这种物质能制成铁钉、铁锤等物体。

  化学研究物质,如水是由什么元素(第二章学)组成?水由什么构成?(第三章学)构成水的粒子结构怎样?(第三章学)水除了具有溶解其他物质的性质外还有哪些性质?这都是化学要研究的内容。化学还是一门研究物质变化规律的一门基础自然科学。

  板书:化学是一门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以及变化规律的基础自然科学。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许多化学概念、化学基础知识都是通过实验形成的,因此必须学会观察实验的方法。

  教师讲解观察实验的方法。

  学习化学必须重视实验,注意培养观察能力、动手能力、分析能力、思维能力、表达能力、积极培养学习化学的兴趣。观察实验现象的程序:

  投影:变化前:物质的颜色、状态、气味。

  变化中:物质发生的主要现象,如是否发光、放热、颜色怎样变化、是否有气泡产生,产生的气体是否有气味,有什么颜色的沉淀产生等。

  变化后:生成物的'颜色、状态、气味。

  描述实验时应注意语言清晰、准确,只说现象不说结论。

  下面请大家观察几个演示物质变化的实验,主要观察变化前后物质的颜色、状态、并列表记录。分别由学生描述并记录实验现象。

  演示[实验1]水的沸腾

  [实验2]胆矾的研碎

  实验编号

  变化前的物质

  变化时发生的现象

  变化后产生的物质

  1

  液态的水

  沸腾时生成的水蒸气遇玻璃

  又凝结成液体

  液态的水

  2

  蓝色块状的胆矾

  块状固体被粉碎

  蓝色粉末状的胆矾

  [实验3]镁带的燃烧

  [实验4]加热碱式碳酸铜

  3

  银白色的镁带

  燃烧,放出大量的热,同时

  发出耀眼的白光

  白色氧化镁粉末

  4

  绿色粉末状的

  碱式碳酸铜

  加热后,绿色粉末变成黑色,

  管壁出现小水滴,石灰水变

  浑浊

  三种其他物质:氧

  化铜(黑色)、水、

  二氧化碳

  二、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

  [提问]实验1、2有什么共同特征?实验3、4有什么共同特征?

  1、2这两个实验的一个共同特征,就是物质的形态发生了变化,没有生成其他的物质。这是判断物质发生物理变化的依据。

  3、4这两个变化的共同特征是变化时都生成了其他的物质,这是判断化学变化的依据。

  引导学生小结物理变化与化学变化的概念。

  板书:物理变化:没有生成其他物质的变化,化学教案《化学教案-绪言》。

  化学变化:变化时都生成了其他物质。

  (化学反应)

  [讨论]这两种变化有什么本质区别和联系?

  在化学变化过程中除生成其他物质外,还伴随发生一些现象,如放热、发光、变色、放出气体、生成沉淀等等。这些现象常常可以帮助我们判断有没有化学变化发生,但不能作为判断一个变化是不是化学变化的依据。

  [讨论]判断一个变化是化学变化还是物理变化应依据什么?

  [练习]口答课本第5页习题1、2。

  [讨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发光放热的变化一定是化学变化 B、固体变成气体一定是物理变化

  C、化学变化过程一定伴随着物理变化 D、物理变化过程一定伴随着化学变化

  解答此类题要熟悉下列要点:

  物理变化

  化学变化

  概念

  没有生成其他物质的变化

  生成其他物质的变化,又叫化学反应

  现象

  物质的状态、形状等发生

  变化

  放热、发光、变色、生成气体、生成沉淀

  等等

  实例

  冰→水→水蒸气,汽油挥发,

  木材制成桌椅

  铁生锈、二氧化碳通入澄清石灰水

  食物腐烂

  根本区别

  (判断依据)

  是否生成其他物质

  关系

  化学变化的过程中一定伴随物理变化

  物理变化的过程中不一定有化学变化

  三、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

  通过四个实验,我们知道水沸腾时能变成水蒸气,而水蒸气遇冷又能凝结成小水滴,胆矾是蓝色的晶体,镁带在空气中能燃烧,碱式碳酸铜受热能转化成三种物质,这些都是物质本身特有的属性,即物质的性质,引出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的概念。

  [讲述]物质的性质,无论是物理性质还是化学性质均指物质的特有属性,物质不同,其性质也不同。下表有助区别两种概念。

  [投影]

  物理性质

  化学性质

  概念

  物质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表现出来的性质

  物质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

  性质确定

  由感觉器官直接感知或由仪器测知

  通过化学变化可知

  性质内容

  颜色、状态、气味、熔点、沸点、硬度、密度、溶解性、挥发性等

  可燃性、还原性、氧化性、稳定性等

  [讨论]

  1、下列哪种性质属于化学性质?( )

  A. 导电性 B.挥发性 C.可燃性 D.溶解性

  2、下列各组物质能根据在水中的溶解性区别开的一组是 ( )

  A.豆油和汽油 B.水和酒精 C.铁块和铝块 D.面粉和白糖

  3、判断下列描述哪些是物理变化?哪些是化学变化?哪些是物理性质?哪些是化学性质?

  A、 铜绿受热时会分解;

  B、 纯净的水是无色无味的液体;

  C、 镁条在空气中燃烧生成了氧化镁;

  D、氧气不易溶于水且比空气重;

  E、 木棒受力折断。

  [小结]物质的变化和物质的性质的区别。

  我们应把握住一点,即变化是一个过程,是动态的;而性质是物质内在的属性,有时需要一定的方式方法让其表现出来,而有时只需用感观和仪器感知测量即可。

  四、为什么要学习化学?

  学生阅读课本第3、4页内容,讨论:为什么要学习化学?

  学生阅读课本第4页内容,了解化学工业的过去和现状。

  五、如何学好初中化学?

  [小结]注意学习化学的方法(抓好预习、听讲、复习、作业四个环节),重视并做好化学实验。

  预习指导:做到初步了解重点、难点、画出不懂的问题。

  听讲:边听、边观察、边思维、边记忆,争取在课堂学会。

  复习:巩固所学知识。

  随堂练习:

  布置作业

  复习课本1-4页,画出概念和记忆要点

  板书设计

  绪言

  一、 化学是研究什么的?

  化学是一门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以及变化规律的基础自然科学。

  观察实验的方法:

  [投影] 变化前:物质的颜色、状态、气味。

  变化中:物质发生的主要现象,如是否发光、放热、颜色怎样变化、是否有气泡产生,产生的气体是否有气味,有什么颜色的沉淀产生等。

  变化后:生成物的颜色、状态、气味。

  二、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

  物理变化:没有生成其他物质的变化。

  化学变化:变化时都生成了其他物质。

  (化学反应)

  三、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

  四、化学史

  化学教案-绪言

初中化学教案6

  第一章 第一节 空气

  教学目的

  1.使学生了解空气的组成,空气的污染和防止污染;了解稀有气体的化学特性和用途。

  2.通过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测定实验,培养学生的分析思维能力和观察能力。

  3.通过人类认识空气的简史介绍,使学生认识到进行科学探索,必须具有严肃认真、实事求是的科学精神和态度。

  重点和难点

  了解空气的组成;了解空气污染给人类带来的危害,以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

  教学方法

  谈话、研讨、讲解相结合的启发式教学

  教学过程

  〔引言〕在我们人类生存的环境当中,时时处处都充满着一种“看不到又摸不着”的天然物质,它跟我们的生活最密切,它既是一切动植物生命的支柱,也是重要的、廉价的自然资源,它就是我们在小学自然课上已经学到,今天将要进一步学习的空气。

  〔板书〕 空 气

  〔提问〕空气就在我们的周围,你对它已有哪些了解?

  (提示:它是一种单一的物质吗?它主要由哪些成分组成?)

  〔小结〕空气是一种无色、无气味的气体,它不是一种单一物质,是由多种气体物质组成的。人们已经测知它的成分有:

  〔板书〕 一、空气的组成

  1.空气的成分及其体积分数(大约):

  〔讲述〕 空气的'主要成分是:氮气约占总体积的4/5,氧气约占1/5。

  〔提问〕 你知道氮气和氧气在性质上主要的不同吗?

  (氧气支持燃烧,氮气不支持燃烧。)

  〔讲解并提问〕实验可以证明:红磷能在空气中燃烧,实质上只是红磷跟空气中的氧气发生反应,生成五氧化二磷。五氧化二磷是一种白色固体,且极易溶于水。

  根据上述知识,你能设计一套实验装置用来证明空气中含有大约1/5体积的氧气吗?

  (给学生一定时间的思考和议论)

  〔演示实验〕①展示如图装置

  ②介绍仪器名称、装置原理和红磷燃烧的位置

  ③提示学生注意观察操作方法和实验现象后,教师操作。

  〔提问〕①你看到了哪些现象?

  ②为什么红磷燃烧会生成大量白烟?白烟是什么物质?

  ③为什么打开止水夹后烧杯中的水会进入集气瓶(或称反应容器)中?又为什么进入集气瓶中的水,只占集气瓶体积的约1/5?

  ④剩余的4/5体积的气体主要是什么?你如何加以证明?

  ⑤你认为这个实验成功的关键是什么?

  〔小结〕根据学生回答情况进行小结。

  〔讲述〕人类对空气的研究和认识,经历了很长的历史时期,期间许多科学家都做过类似的实验,但都未能取得明显的成果。直到18世纪末法国化学家拉瓦锡在前人工作的基础上,通过实验得出了空气是由氧气和氮气组成的结论。他所以能获得突出的成果,关键是他敢于破除当时传统的错误理论(燃素说)的束缚,能够尊重实验事实,并做出了严谨的、实事求是的分析和判断。

  在19世纪末以前,人们还深信空气中含有氧气和氮气。后来,随着科学技术水平的不断发展,科学家才陆续发现了稀有气体等其它成分。

  〔引言〕下面我们简单的了解一下稀有气体。

  〔板书〕2.稀有气体

  稀有气体是氦、氖、氩、氪、氙等气体的总称。

  〔讲述〕 稀有气体因在空气中含量极少而得名,以前曾被叫做惰性气体,这是因为过去,人们认为它们不跟其它物质发生反应的缘故。随着科技的发展,人们发现在一定条件下,它们也能跟某些物质反应,生成其它物质,故改称为稀有气体。

  由此可见,任何事物都不是绝对的,因此把稀有气体称为惰性气体是不科学的。

  〔阅读〕课本使学生了解稀有气体的特性和用途

  〔讲述〕大家对空气的组成已有了进一步的了解,一般来说,空气的成分是比较固定的,但是随着现代化工业的发展,若不重视工业废气,特别是有害气体的回收和处理,任其进入空气,就会带来空气污染,严重损害人体的健康,影响作物生长,形成对自然资源的破坏。

  〔简介〕英国伦敦、日本四日市或美国洛杉矶等空气污染事件,以说明空气污染的危害性和防止污染的重要性。

  〔板书〕 二、空气的污染与防止

  1.污染空气的物质

  (1)粉尘:水泥粉尘、煤烟粉尘、各种矿尘等。

  (2)气体:二氧化硫、一氧化碳、二氧化氮等。

  2.污染物的主要来源

  (1)矿物燃料(煤和汽油、柴油等)的燃烧

  (2)化工厂的废气

  (3)水泥厂的粉尘

  (4)燃放烟花爆竹

  (5)焚烧枯枝野草树叶等

   

  ; 3.防止和减少空气污染的方法

  (1)工厂做到废气回收与处理

  (2)发展民用煤气生产

  (3)严禁燃放烟花爆竹

  (4)禁止焚烧树叶、野草

  (5)提高汽油、柴油质量

  〔小结〕防止空气与环境污染,保护人类生存环境,是每个人都应尽的义务和责任。

  〔练习〕(投影出示练习题)

  在相同条件下:

  ①分离100L空气,大约可得氧气______L,可得氮气______L。

  ②分离______L空气,可获得42L氧气。

  ③分离空气获得氧气63m3时,同时可获得氮气______m3。

  〔作业〕略

初中化学教案7

  以上几类安拆虽然所用的仪器、节制反当的手段各不不异初中化学教案,但它们的根基本理是不异的,考试考试室制取某类气体,选用哪类安拆,次如果从本料特点,反当前提、需要气体的量等几方面考虑,无乐趣的同窗,可以或许选择不合仪器,本人设想一类制取氢气的安拆,初中化学教案初外化学教案大全(外。

  本堂课外用本女、分女论分析化学反当,引出化学反当除了量的变化外,还无量的变化。通过设问,转入新的课题研究,使教学形成师生同步。以演示考试考试和学生考试考试架设桥梁,边察看,边思虑,组织学生处置问题,从而过渡到本课的课题──量量守恒定律。又通过提出问题和学生会商,把学问利用于新的情景,让学生加深理解量量守恒定律的寄义。

  [引言]品类无限的元素形成数不清的物量,你们晓得哪类元素形成的物量品类最多吗?那类元素是第六号元素──碳,碳和碳的化合物不只同我们的日常糊口无灭慎密的联系,并且它们正在国平易近经济外也拥无相当主要的地位。为此本章将进修碳和碳的化合物。

  【教师勾当】采用例如的体例,把碳本女例如成建建用的砖,把金刚石、石墨例如成用砖盖成的建建物,指出两类建外形不合,平稳程度也具无差同,并绘出简单的图形。通过笼统的例如,协帮学心理解金刚褪锾荚拥呐帕胁煌那句话外的环节词语。

  [讲解]正在鼓风处碳和氧气充实反当生成二氧化碳,正在两头层里,二氧化碳和火热的碳反当生成一氧化碳,发生的蓝色火焰是一氧化碳燃烧发生的。火焰旺时火焰呈红色,碳和氧气反当后间接生成二氧化碳。加新煤后,炉温降低,火焰呈蓝色,碳和氧气反当生成一氧化碳。也就是说,碳和氧气反当无两类情况,教案《初中化学教案初外化学教案大全(外》。

  本章次如果较为全面、完零地进修碳及其化合物的学问,内容包罗物量的构成、结构、性量、制法、用途和辨别等方面。从进修研究物量的角度看,本章具无典型性;从本章正在全书外的地位看,具无承先启后的做用,拥无主要的地位。

  【投影】会商:1.量量守恒定律是化学外的根基纪律,也是天然界外的遍及纪律。它认为,物量只能彼此转化,而不能肆意覆灭或创生。可是,当人们正在赞毁蜡烛高尚量量的时候常说:照亮别人倜鹆俗约,那里所说的扑灭本人,可否指物量肆意的覆灭呢?若何注释?

  "↑""↓"号的利用范围:正在反当物外无气态物量加入反当,若是生成物外无气体,则正在气体物量的化学式左边要注"↑"号;正在溶液外进行的化学反当,反当物无难溶性物量加入反当,若是生成物外无固体难溶性物量生成,正在固体物量的化学式左边要注"↓"号。(强调要防行随便乱标)

  [引言]从考试考试可见,铅笔芯的次要成份──石墨取玻璃刀上的金刚石不但长相不合,它们的⑵也不一样,概况上看石墨和金刚石是两类不相关的物量,然而它们的构成元素却是不异的,都是由碳元素构成的单量。

  [讲解]我们晓得结构决定性量,性量不合结构较着不合,它们正在结构上的不合,是因为碳本女陈列的体例不合,就比如用同样的.砖块可以或许建建不合气概的建建物。至于碳本女如何陈列形成的就是金刚石,如何陈列就形成石墨将正在此后的进修外再研究。

  【讲述】意大利科学家阿伏加德罗提出:在峦瓜拢寤钠逵邢嗤姆肿邮考试考试测得电解时发生的氢气和氧气,体积比约为2∶1,可以或许认为水电解时发生的氢气和氧气的分女数目约为2W初中化学教案初外化学教案大全(外58;1。氢和氧的分女都是双本女分女,所以可猜测1个水分女外氢、氧本女个数比也约为2∶1。

  从碳的本女结构可以或许看出,最外层只要4个电女,正在化学反当外既不容难得电女,也不容难掉电女。所以正在凡是情况下,碳的化学性量很不变。把持阿谁性量,可以或许用墨汁或碳素墨水书写或绘制字画,年深日久都不会褪色。但随灭温度的升高,碳的化学勾当性大大加强。

  初外化学教案[讲述]点燃前,纸筒内是纯净的氢气。拿掉小孔上的纸团,点燃。此时是纯净的氢气正在空气外燃烧。但随灭反当的继续,氢气越来越少,筒内压强降低,空气便进入筒内。此时筒内是氢气和氧气的同化气。因为大量氢气分女和氧气分女接触,反其时正在短时间内放出大量热。若是是一个广口容器,那么气体冲出容器、发生爆鸣。若是是一个密闭或小口容器,就会发生爆炸。

  初中化学教案初外化学教案大全(外,【小结】那节课进修了水的构成。水是人类贵重的天然资流,它是维持生物保留、营制协调生态情况必不成少的物量。水能制福于人类,也会给人类带来灾难。我们既要充实合理把持、开辟和庇护水资流,初中化学教案又要防止果水而惹起的天灾人祸。

初中化学教案8

  一、本节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知道酸和碱之间发生的中和反应。

  2.了解酸碱性对生命活动和农作物的影响,以及中和反应在实际中的应用。

  3.了解pH的变化范围与溶液酸碱度的关系。

  4.会用pH试纸检验溶液的酸碱度,了解溶液的酸碱度在实际中的意义。

  过程与方法:

  1、通过酸与碱的反应认识中和反应的特征,通过生活实例了解中和反应在日常生活和工农业生产中有广泛应用。

  2、通过测定酸和碱溶液的pH,认识到了解溶液的pH有重要意义。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中和反应在日常生活中的重要应用让学生体会到学习化学的价值。

  2、通过pH的测定,让学生认识到了解溶液的酸碱度在生活中有重要意义。

  3、通过本课题的探究实验,让学生体会学习化学的过程,形成化学学习的持久兴趣。

  二、本节教材分析

  酸和碱之间能发生中和反应,而且,中和反应在实际中有广泛的应用,所以,教材没有简单将它作为酸或碱的性质来介绍,而是专门编成一个课题来说明。

  本课题从实验入手来介绍中和反应。为了说明中和反应的产物,简单介绍了盐的概念。关于中和反应的应用,教材从酸碱性的角度说明了它在实际中的应用价值,并引出了溶液的酸碱度──pH及其应用。

  本课题内容与实际生活和生产有密切的联系,教材安排了2个活动与探究,目的是通过学生的亲身体验,增强对这部分知识的认识。

  三、教学设计思路

  元素化合物课要以实验为基础,让学生通过观察实验、操作实验、分析实验和设计实验来感受、理解元素化合物知识的发现和发展的过程,初步学会化学思维方法。本课题的教学设计精心改进课本上的一些实验,让实验的设计与组合更有利于学生掌握化学事实,揭示反应规律。通过实验设置情景,使实验内容具有更多的思考性和趣味性,激发学生的兴趣,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启动他们的思维欲望。设计与实验同步的问题组,帮助学生突破学习的难点,有效地训练学生观察、分析和归纳的能力。本课题的设计面向社会,紧密联系生活和生产实际,联系环境保护。培养学生逐步学会用化学的视角发现、解释和解决自己身边发生的一些与化学有关的实际问题,启迪学生的思维和培育学生品德。

  四、分课时的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 中和反应及其在实际中的应用

  教学目标:

  1.知道酸和碱之间发生的中和反应。

  2.了解酸碱性对生命活动和农作物的影响,以及中和反应在实际中的应用。

  教学重点:酸和碱之间发生的中和反应。

  教学难点:中和反应原理

  教学过程:

  【创设情景】演示实验:用少量氢氧化钠溶液和稀硫酸反应,观察现象,并触摸试管。(氢氧化钠溶液与稀盐酸反应产生的热量触摸试管不明显,故改为用氢氧化钠溶液和稀硫酸反应)

  【提出问题】滴入试管中的氢氧化钠和硫酸有没有发生反应。

  【学生讨论】可能有以下情况:

  1、无反应,因为无现象。

  2、已经反应,试管发热。(物质溶解也可以放热,不一定反应)。

  【引发探究】试管发热证明反应发生,这一证据不太充分,有无更好的办法证明确实已发生反应。

  【设计实验】氢氧化钠是碱、硫酸是酸,可用酸碱指示剂变色来指示反应是否完成。

  【实验探究】在氢氧化钠溶液中滴酚酞试液,再滴硫酸,直到变为无色为止。继续演示氢氧化钠和稀盐酸的反应。并写出反应方程式。

  【学生讨论】上述几个反应有什么共同特点?

  【师生归纳】酸与碱作用生成盐和水的反应,叫做中和反应。

  【学生讨论】讨论下列生活中利用中和反应的实例,归纳中和反应在实际中的应用。

  (1)一块稻田土壤酸性太强,不利于水稻生长,怎样降低土壤的酸性?

  (2)硫酸厂的污水中含有硫酸杂质,可以用熟石灰进行中和处理,请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3)有些胃药中含有氢氧化铝,它在人的胃内起什么作用?试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4)被蚊虫叮咬后,叮咬处很快肿成大包,这是因为蚊虫能在人的皮肤内分泌出蚁酸,从而使皮肤肿痛。用什么溶液涂抹可以消除肿痛?

  【师生归纳】中和反应在实际中的应用:

  1、改变土壤的酸碱性

  2、处理工厂废水

  3、用于医药

  【板书设计】课题2 酸和碱之间会发生什么反应

  一、中和反应:酸和碱作用生成盐和水的反应,叫做中和反应。

  H2SO4+2NaOH═Na2SO4+2H2O

  HCl+ NaOH═NaCl+H2O

  二、中和反应的应用:

  1、改变土壤的酸碱性

  2、处理工厂废水 :H2SO4+Ca (OH)2═CaSO4+2H2O

  3、用于医药:2HCl+Mg(OH)2═MgCl2+2H2O

  3HCl+Al(OH)3═AlCl3+3H2O

  【课堂练习】

  1、⑴用盐酸可以将铝壶内壁上的水垢[主要成分是Mg(OH)2和CaCO3]除去,原理是(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 ;但所用盐酸不能过量,否则,铝壶将被腐蚀,其原因是(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

  ⑵胃酸过多(主要是盐酸)的病人常常服用含氢氧化铝[Al(OH)3]的药物,其原因是(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可改服用NaOH溶液吗? (填“可以”或“不可以”)

  ⑶用熟石灰、粘土和河砂混合制“三合土”的原因是(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

  2、在一张洁白干燥的滤纸上,依次喷洒A、B、C三种无色液体,当喷洒A时,滤纸上无明显变化;再喷洒B时,滤纸上出现一只红色小猫;最后喷洒C时,小猫逐渐消失。回答下列问题:

  滤纸上的小猫可能是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画的。

  第二课时 溶液酸碱度的表示法——pH

  教学目标:

  会用pH试纸检验溶液的酸碱度,了解溶液的酸碱度在实际中的意义。

  教学重点:pH和溶液酸碱性的关系

  教学难点:pH和溶液酸碱性的关系

  教学过程:

  (上课始把几束头发分别放入不pH溶液的烧杯中)

  【创设情景】用试管取少量较浓的氢氧化钠溶液和较稀的氢氧化钠溶液,分别滴入酚酞溶液,都显红色。

  【提出问题】利用酸碱指示剂,只能试验溶液是酸性还是碱性,但不能试验溶液酸碱性的.强弱程度。在生活、生产和科学研究中,有时仅知道溶液是酸性还是碱性是不够的,经常还需要知道溶液的酸碱性强弱程度,即溶液的酸碱度,哪么怎样表示和测定溶液的酸碱度呢?溶液的酸碱度常用pH来表示,pH的范围通常在0—14之间:0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它与溶液的酸碱度是什么关系呢?下面我们通过实验进行探究。

  【实验探究】在白瓷板或玻璃片上放一小片pH试纸,将被测液滴到试纸上,把试纸显示的颜色与标准比色卡比较,即可得出被测液的pH。

  酸 pH 酸 pH 碱 pH 盐和水 pH

  较稀

  硫酸 较稀

  盐酸 较稀氢氧化钠 水

  较浓

  硫酸 较浓

  盐酸 较浓氢氧化钠 氯化钠溶液

  (注:较稀溶液的配制方法是在50mL的水中滴一滴较浓溶液配制而成,现象区分明显。)

  【提出问题】根据实验结果讨论溶液的酸碱度与pH的关系?

  【学生讨论】1、酸的pH小于7,酸的浓度越大,酸性越强,pH越小

  2、碱的pH大于7,碱的浓度越大,碱性越强,pH越大

  3、中性溶液的pH=7,盐和水的pH=7

  【师生归纳】酸性溶液的pH<7 酸性越强,pH越小

  碱性溶液的pH>7 碱性越强,pH越大

  中性溶液的pH=7

  【实验探究】测定生活中一些物质的pH,并填写表格。

  【学处阅读】了解溶液酸碱度的重要意义

  【学生活动】观察溶液酸碱度对头发的影响。

  【板书设计】一、酸碱度:溶液酸碱性的强弱程度。

  0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酸性溶液的pH<7 酸性越强,pH越小

  碱性溶液的pH>7 碱性越强,pH越大

  中性溶液的pH=7

  二、了解溶液酸碱度的意义

  【课堂练习】

  1、棉花、小麦、玉米等农作物适宜生长在偏酸性的土壤中,而大豆不论在弱碱性或弱酸性的土壤中均适宜生长。现测得某块田地的pH约为7.5,此地适宜种植( )

  A、小麦 B、棉花 C、大豆 D、玉米

  2、下表为家庭中一些常见物质的PH:

  物质 食醋 牙膏 食盐水 肥皂水 火碱溶液

  pH 3 9 7 10 13

  蚊子、蜂、蚂蚁等昆虫叮咬人时,会向人体注入一种叫蚁酸(具有酸的性质)的物质,使皮肤红肿、痒痛。要消除这种症状,可在叮咬处涂抹一些家庭中的常见物。它是下列中的( )

  A、牙膏或肥皂水 B、食盐水 C、火碱溶液 D、食醋

  3、下表为一些食物PH,对于胃酸过多的病人,空腹时最适宜使用的食物是( )

  食物 苹果 葡萄 玉米 牛奶

  pH 2.9~3.3 3.5~4.5 6.8~8.0 6.3~6.6

  A、苹果 B、葡萄 C、玉米 D、牛奶

  4、土壤的酸碱度会影响农作物的生长,某地区土壤显微酸性,参照下表,从土壤酸碱性考虑,在该地区不适宜种植的作物是( )

  作物 茶 油菜 西瓜 甘草

  最适宜的pH范围 4.5~5.5 5.8~6.7 6.0~7.0 7.2~8.5

  A.西瓜 B.茶 C.油菜 D.甘草

  5、向滴有酚酞的NaOH溶液中,逐渐滴入稀盐酸至过量,下面叙述正确的是( )

  A、溶液由红色变为无色,PH逐渐增大

  B、溶液由无色变为红色,pH逐渐减小

  C、溶液由红色变为无色,PH逐渐减小

  D、溶液颜色不变,PH逐渐增大

  6、下列溶液中,pH最大的是( )

  A.使酚酞试液变红的溶液 B.使石蕊试液变红的溶液

  C.不能使酚酞试液变色的溶液 D.pH等于7的溶液

  7、对酸碱指示剂与pH试纸的叙述正确的是( )

  A.都可检验溶液的酸碱性 B.都可检验溶液的酸碱度

  C.两者只能检验酸碱溶液 D.测试的意义相同,但测试方法不同

  8.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pH为零的溶液既不显酸性又不显碱性

  B.打开盛浓硫酸的试剂瓶塞,就可以看到白雾

  C.金属氧化物能与酸发生中和反应

  D.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的溶液是酸性溶液

  9、现有50 mLpH=8的溶液,若想使pH变为3,应加入下列哪种溶液( )

  A.pH=0的溶液 B.pH=7的溶液 C.pH=14的溶液 D.pH=5的溶液

初中化学教案9

  教学目标:

  1.知道分子、原子、离子都是构成物质的微粒;

  2.知道在化学反应中分子 可以分解为原子,原子可以结合成分子,原子和离子通过得失电子可以相互转换;

  3.知道原子是由原子核和核外电子构成的;

  4.能根据相对原子质量求算相对分子质量。

  过程与方法:

  1.了解原子结构模型建立的历程;

  2.理解模型化方法在科学研究中的作用。

  3.以探究活动为主线,不断发现问题,运用讨论交流等学习方法,再对学习素材进行比较分析与归纳概括的过程中不断获取新知。

  情感态度价值观:

  1.物质无限可分的观点。

  2.通过“原子的发现和原子构成探索”等内容的学习,对学生进行科学态度和科学方法的教育。

  3.人类对原子的认识教育中结合中科院通过原子绘的中国地图及相对原子质量的教学过 程中我国化学家张青莲教授组织对铟、锑等相对原子质量的测定和修正,对学生进行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的爱国主义教育。

  重点、难点:

  1.通过对分子的可分性 与不可分性的认识, 逐步培养学生辩证统一思维方法。

  2.对分子、原子、离子概念的理解与抽象思维能力的培养。

  3.知道分子、原子、离子的不同和相互关系。

  4.知道原子的 结构,建立物质无限可分的观点。

  5.能正确求算相对分子质量。

  教学过程:

  一、分子 原子

  1.复习知识

  【回忆】我们知道分子、原子都是构成物质的基本微粒,那么分子和原子主要的不同在哪里呢?

  【回答】在化学变化中分子会分化而原子不能再分。

  设计意图:复习学过的知识,为下面的原子能否再分作好承接。

  2. 【引入】分子很小,但在化学变化中还可进一步分成原子,而原子在化学变化中无法再分了。那么原子是不是不可再分的最小微粒了呢?让我们 循着历史的足迹,一起来学习人们为了揭示原子结构的奥秘而经历的漫长的探究过程。交设计意图:使学生对本节课所要探究的`内容产生兴趣。

  3.交流讨论

  道尔顿:近代原子学说,认为原子是实心球体。汤姆生发现电子。

  【设疑】原子中的电子带负电,你能解释原子为什么不带电吗?

  卢瑟福发现原子核,α粒子轰击金箔。

  【设疑】你能 对α粒子运动路径的改变作出解释吗?

  在讨论α粒子运动路径改变使教师要鼓励学生大胆发表自己的观点。

  【归纳】原子由原子核和电子构成,原子核在原子中所占体积很小,但却几乎集中了原子的全部质量。

  讲述科学家对原子探索的历程,讨论原子中微粒电荷数的关系。

  【回答】原子由电子和原子核构成,电子所带的负电荷和原子核所带的正电荷相互抵消使原子还是呈电中性。

  【讨论】大多数α粒子运动路径没有改变方向,一小部分α粒子发生偏转,极少数α粒子被反弹回来。

  设计意图:针对史料交流谈论,认识原子构成的事实,并通过“对原子 构成探索”等内容的学习,对学生进行科学态度和科学方法的教育,认识到原子不是构成物质的最小微粒。

  4.引导探究

  【指导】阅读P67-68“原子核由什么构成?”

  【课件】原子及原子核构成的模型图片。

  【问题】原子核还能再分吗?如果能再分,它又是由什么粒子构成的呢?这些粒子有区别吗?

  【设疑】根据原子核的构成你能解释原子核为什么带正电吗?

  【归纳】原子中各微粒的电荷数关系。电子数=核电荷数=质子数

  【阅读】原子核的构成。

  【回答】原子核还能再分;原子核由质子和中子构成;其中质子带正电,中子不带电。

  【讨论】原子核带正电的原因

  【回答】因为原子核是由带正电的质子和不带电的中子构成的。

  设计意图:建立物质无限可分的观念,建立原子 内部构成的直观形 象,理解原子内部微粒数和电荷数的关系。

  5.知识拓展

  【讲解】简单介绍核外电子的排布规律及稀有气体元素、金属元素、非金属元素最外层电子数的特点及元素性质与原子结构的关系 ,了解1-18号元素原子结构的示意图及各类元素原子结构(最外层电子数)的特点及元素性质与原子结构的关系。通过对最外层电子数与元素性质的 了解,让学生认识到事物之间是相互依存和相互转化的,初步学会科学抽象的学习方法,知道稳定结构的特点,为原子转移电子变成离子的规律建立知识储备。

  三、离子

  6.指导学习

  【设疑】根据刚才的知识请同学们试 着画出Na和Cl原子的结构示意图,并请讨论这两种原子在化学反应中电子可能的转移方式。

  【问题】元素的原子失去最外层电子或得到电子后,是否呈电中性?

  【讲解】化学上我们把这种带电的原子就称为离子,下面我们通过视频和动画来看一下,原子在什么情况 下、又是如何转变成离子的。

  【讲解】原子得失电子后形成的离子分别带上负电荷和正电荷,我们把带正电荷的离子称为阳离子;把带负电荷的离子称为阴离子。

  【讲解】为了方便我们在元素符号的右上角写上离子所带的电荷数及所带电荷的正负来表示离子。例如:镁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为2,失2个电子后带2个单位的正电荷,所以镁离子的符号为Mg2+。氧原子最外电子层电子数为6,得2个电子后,带2个单位得负电荷,所以氧离子符号为O2-。

  【问题】铝离子,镁离子,硫离子,氯离子的符号如何写?

  教学意图:知道原子得失电子会变成离子认识一些常见原子的结构示意图、离子符号、离子结构示意图。

初中化学教案10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

  (1)了解蒸馏水与天然水区别,会用简单的方法区分硬水与软水。

  (2)观察和操作净化水的实验,通过与同学交流合作,了解净化水的一些基本方法,如沉淀、过滤、吸附、蒸馏,能把简单净化水的方法用于解决实际问题。

  (3)设计并完成简单的探究实验。

  2.过程与方法目标

  (1)通过实验探究和讨论,培养学生的观察描述能力、交流合作能力。

  (2)通过对水净化过程的初步探究,体验探究的一般过程,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学习方法。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

  (1)通过对水污染的了解和对净化过程的参与,教育学生关心、爱护、珍惜水资源。

  (2)通过学生亲自参与水净化过程的实验探究,感受化学对生活、对社会的积极意义,增强学习化学的兴趣。进而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热情和探究欲。

  【教学重点】

  培养学生科学探究的能力,解决简单的水净化处理问题。

  【教学难点】

  探究水净化的一般过程。

  【教学方法】

  实验探究为主结合其他形式

  【教学过程】

教学流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设置情景

导入课题

设问过渡

设问过渡

活动与探究

教师引导

学生动手

制作过滤器

学生讨论

设问过渡

活动与探究

预留问题

设问过渡

投影

设问过渡

活动与探究

阅读探究

预留问题

阅读探究

教师提问

投影练习

设问过渡

学生讨论

学生思考

学生深思

总结教育

布置作业

同学们,自然界的水是否都是无色无味,澄清透明呢?展示三杯水样:井水、河水、污水,请大家看一看。请前面的学生闻一闻自备的玉带河水,能否尝一尝,为什么?

我们怎样把这些浑浊的水变得较为纯净呢?这节课,我们共同来探讨一下水净化的'一般过程。投影课题。

同学们,你们家在没有用上自来水之前,饮用的是河水,还是井水?你们家是采取什么样的措施对水进行简单净化的?

教师见机提问:

这些白色物质是否有净水作用呢?

同学们,我们如何把这些沉淀和水分开?请大家举出日常生活生产中把固体和液体分开的实例。教师先举例,后鼓励学生大胆想象。

实例:用滤布把豆腐浆和豆腐渣分离;用沙层滤水等

(教师表扬学生,夸奖他们是生活有心人)

这些分开固体和液体的

实例,有什么共同点?

教师倾听、总结

实验室通常用过滤装置(展示事物)把不溶于水的物质和水分开。

教师示范

投影:操作提示,并进行指导

同学们比较过滤前后的水,清澈程度如何?山泉水为何总是很澄清?

教师倾听

大家再闻一闻、看一看过滤后的水,和过滤前相比哪些性质基本无变化?

如何把水中的颜色、气味也除掉呢?

大家参看教材p57~58,用自己准备的材料自制简易活性炭净水器

教师展示制作较好的简易净水器,表扬肯定学生。

请大家看一看,闻一闻滤后的水,和处理前有什么不同?

借助活性炭净水器示意图(课件投影),简介活性炭。利用活性炭的吸附性,可以吸附掉水中一些溶解性的杂质。如:去色去嗅。

活性炭净水器的进水口为何在下面?

同学们知道我们所用的自来水的水源来自于何处?自来水厂是如何把浑浊的长江水净化为我们能饮用的自来水呢?

播放自来水厂的净水过程影片。

经过上述处理过的水,澄清透明,比较洁净,是不是纯净物?

若水量不同,肥皂的量不同,现象又有何不同;用不同硬度的水洗衣服时,产生肥皂泡沫是否相同。

请同学们回忆日常生活,长时间烧开水的茶壶内壁有什么物质?这些物质如何形成?生活中通过什么样的方法可以降低水的硬度?

一杯是加明矾并过滤后的井水,一杯是纯净水,你能采取什么样的简单方法加以区分。

刚才经过静置沉淀、过滤、吸附这些操作净化后的水能否用作医疗上的注射用水?

在实验室,我们可以使用装置(投影蒸馏装置,并展示实物),采取蒸馏的方法制得净化程度较高的水蒸馏水。请同学们说出蒸馏净水的原理,其中包含了水的哪些物态变化。

通过水的汽化和液化,可以使水得到较高程度的净化。事实上,得到净化程度较高的水的方法还有很多,同学们可以上网,查资料等作一下了解。

同学们,我们要使被污染了的河水,得到初步净化,要经过哪些操作?

由此我们看到,若使污染的河水变得更清更蓝,要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所以,我们在发展经济的过程中,一定要避免走先污染,后治理的老路。水的净化很复杂,洁净的水来之不易,我们要爱惜水资源,保护水资源,节约用水,防止水污染。我们都要为身边的水资源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相信通过我们的共同努力,一定可以让我们的生活环境更美好。

社会调查:请同学们调查,了解当地政府采取了哪些举措来治理污染的水。

一位学生用透明的杯子盛接一瓶教室里的饮用纯净水,展示。大家看一看,该学生闻一闻,尝一尝。同学们说一说这种洁净的水的有关物

理性质。

学生回答:

井水、河水……加明矾……

把明矾加入盛井水的杯中搅拌、静置,观察并记录现象,交流……

(有白色物质生成)

阅读教材p55,回答。(明矾溶于水后形成的白色物质,能够吸附悬浮于水中的不溶性杂质,使它们从小颗粒变为大颗粒,从水中沉降出来。)

学生激烈讨论……

学生甲:用漏勺子将煮熟的饺子和汤分开;学生已:用地漏盖子将固体垃圾和水分开……

学生思考,归纳。

回答:都是用一种液体能通过,固体不能通过的物品,把固体和液体分开。

同桌之间合作,动手制作过滤器,并过滤加明矾静置后的井水。

学生回答: 过滤后的水较澄清。当山泉水通过山上的小石块、沙层时,小石块、沙层起到了过滤的作用。

学生回答: 仍有臭味、仍显黄色。

动手制作简易活性炭净水器,互相评价,取长补短。把过滤后的玉带河水通过简易净水器净化处理。

学生回答: 基本无气味,无颜色。

课后讨论探究,解答。

学生回答:长江水,东城河水……

欣赏观看。看后简要说出自来水厂的净水过程。

两位学生分别用硬水(准备的井水),软水(教室里的纯净水)(用水槽盛装)加肥皂水洗涤毛巾(水量同,肥皂的量同),其他学生观察现象有何不同。

学生通过阅读教材p56内容回答。

学生通过阅读教材p54内容,了解硬水有哪些危害。

思考,回答……

思考,回答……

不能,因为净化程度不高。

学生回答:汽化和液化。

学生集体回答……

写调查报告。

通过熟悉的事物进入课题。

发挥学生的语言智能。

借助课件告知目标。

发挥学生运动智能。

发挥学生语言智能,

把学生已有的生活知识迁移到课堂,以建构知识。

培养学生逻辑思维能力。

展现和发展学生运动、人际关系智能。

通过亲自动手实验,激发学生兴趣

,并体现运动智能。

。通过评价他人制作的简易净水器,展现和发展自我认知智能。

拓展课堂知识,延伸课堂内涵。

通过影片,让学生了解日常生活中比较实用的知识。

拓展课堂知识,延伸课堂内涵。

培养学生自学探究能力,

借助熟悉的生活知识,学生自然得出结论,体现建构知识。

及时巩固,加深印象。

教育学生关心、爱护、珍惜水资源。

初中化学教案11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使学生了解,理解放热反应和吸热反应;介绍燃料充分燃烧的条件,培养学生节约能源和保护环境意识;通过学习和查阅资料,使学生了解我国及世界能源储备和开发;通过布置研究性课题,进一步认识化学与生产、科学研究及生活的紧密联系。

  能力目标

  通过对的学习,培养学生综合运用知识发现问题及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自学能力和创新能力。

  情感目标

  在人类对能源的需求量越来越大的现在,开发利用新能源具有重要的意义,借此培养学生学会知识的迁移、扩展是很难得的。注意科学开发与保护环境的关系。

  教学建议

  教材分析

  本节是第一章第三节。可以讲是高中化学理论联系实际的开篇,它起着连接初高中化学的纽带作用。本节教学介绍的理论主要用于联系实际,分别从氧化还原反应、离子反应和能量变化等不同反应类型、不同反应过程及实质加以联系和理解,使学生在感性认识中对知识深化和总结,同时提高自身的综合能力。

  教法建议

  以探究学习为主。教师是组织者、学习上的服务者、探究学习的引导者和问题的提出者。建议教材安排的两个演示实验改为课上的分组实验,内容不多,准备方便。这样做既能充分体现以学生为主体和调动学生探究学习的积极性,又能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技能。教师不能用化学课件代替化学实验,学生亲身实验所得实验现象最具说服力。教学思路:影像远古人用火引入课题→→学生实验验证和探讨理论依据→确定吸热反应和放热反应的概念→讨论燃料充分燃烧的条件和保护环境→能源的展望和人类的进步→布置研究学习和自学内容。

  教学设计方案

  课题:

  教学重点:

  吸热反应和放热反应。

  教学难点:

  的观点的.建立。能量的“储存”和“释放”。

  教学过程:

  [引入新课]影像:《远古人用火》01/07

  [过渡]北京猿人遗址中发现用火后的炭层,表明人类使用能源的历史已非常久远。

  一、[板书]

  [过渡]化学反应中能量是怎样变化的?

  [学生分组实验]请学生注意①操作方法;②仔细观察实验现象;③总结实验结论;④写出化学方程式。

  (1)反应产生大量气泡,同时试管温度升高,说明反应过程中有热量放出。化学反应方程式:2Al+6HCl=2AlCl3+3H2↑

  (2)混合搅拌后,玻璃片和小烧杯粘在一起,说明该反应吸收了大量的热,使水温降低结成冰。

  [结论]

  放热反应:化学上把有能量放出的化学反应叫做放热反应。

  如CH4(g)+2O2(g)CO2(g)+2H2O(l)

  吸热反应:化学上把吸收热量的化学反应叫做吸热反应。

  如C(s)+H2O(g)CO(g)+H2(g)

  [讨论]现代人怎样利用化学反应?

  结论:

  现代人利用化学反应主要是①利用化学反应中释放出的能量;②利用化学反应制取或合成新物质。

  [板书]二、燃料燃烧的条件和环境保护

  [学生分组讨论]

  (1)燃料充分燃烧条件?

  (2)大量使用化石燃料的缺点?

  [结论]

  (1)使燃料充分燃烧需要考虑两点:

  ①燃烧时要有足够多的空气;

  ②燃料与空气要有足够大的接触面。

  空气不足:

  ①浪费资源;

  ②产生大量一氧化碳污染空气,危害人体健康。

  空气过量:

  过量空气会带走部分热量,浪费能源。

  增大接触面:

  改变燃料的状态。如固体燃料粉碎、将液体燃料以雾状喷出、固体燃料液化等。

  (2)大量使用化石燃料:

  ①能引起温室效应;

  ②会造成化石燃料蕴藏量的枯竭;

  ③煤燃烧排放二氧化硫,导致酸雨;

  ④煤燃烧会产生大量的烟尘。

  [板书]三、现代能源结构和新能源展望

  [讨论]现代人怎样利用化学反应中释放出的能量?

  结论:人类所需要能量,绝大部分是通过化学反应产生。主要是煤、石油和天然气等化石燃料或它们的制品燃烧所产生的。

初中化学教案12

  一 、指导思想

  新课程的核心理念“一切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在本节我创设能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的教育环境,利用实验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掌握和运用知识的能力,使每个学生都能得到充分的发展。

  二、教材分析

  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是学生学会判断物质发生化学变化时,发生了质的改变的基础上而展开的。开始从生成何种物质向生成多少物质的方向过度,能使学生初步了解到定量的研究化学的方法;引导学生逐步从量的方向来研究化学反应的客观规律;为学好化学方程式的教学做好理论准备,同时也完善了化学用语的教学,更关键的是为以后学习化学奠定了坚实的理论依据。

  三、学生情况分析

  学生经过前面的学习,已经掌握了一定的化学知识;具备一定的实验能力和实验现象的分析能力。学生有学好化学的愿望,对该课题有着浓厚的兴趣,愿意动手实验,有较强的参与意识。相信他们完全可以过探究,解决问题。学生是课堂教学的主体,让学生有更多的机会主动地体验探究过程,在知识的形成、应用过程中养成科学的态度,获得科学的方法,在科学实践中逐步形成终身学习的意识和能力。

  四、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通过对化学反应中反应物及生成物的质量的实验测定,使学生理解质量守恒定律,培养学生的辨证唯物主义观点。

  2、通过对化学反应的实质分析,认识在化学反应中各反应物质量总和与生成物质量总和相等的原因,培养学生的定量研究和分析推理能力。

  3、 通过实验探究,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观察、分析能力。

  【过程与方法】

  1、通过定量实验,探究化学反应中的质量关系,体会科学探究的方法。

  2、通过学生之间的讨论交流,对质量守恒定律的实质作出解释,培养学生分析及推理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实验探究,培养学生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

  2、通过史实资料,学习科学家开拓创新的精神。

  3、产生学习的成功体验,享受学习、享受科学。

  五、教学重点:理解和运用质量守恒定律

  教学难点:微观解释质量守恒定律

  六、教学方法

  讲授法、谈话法、讨论法、实验探究法

  七、教学策略

  1.对于质量守恒定律,设计并安排学生亲自动手实验,引导学生从观察实验入手,启发学生分析产生现象的因果关系和本质联系,利用Flash制作动画—电解水的微观分析,不但让学生突破难点,同时使学生又进一步的理解和掌握化学反应的实质及分子与原子的根本区别。从而使学生进一步明确学习和研究化学问题的一般方法和思维过程,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使学生能从感性到理性上探索事物变化的本质,发现事物变化的规律,强化学生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同时也为今后学习《酸 碱 盐》奠定了基础。

  2.通过一个个真实的生活中的化学反应,把化学知识和日常生活联系在一起,这样让学生发现原来我们所学的知识是如此贴近生活,因而学习兴趣和求知欲会得到进一步激发。采用以实验为先导,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的分层次自主式教学法,根据学生学习的能力和个体差异,从实际出发,增强教学的针对性,在教学中分层要求、分层质疑、分层指导、分层练习,让学生自主选择,提出问题,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3.自信造就一个人,自卑毁掉一个人,通过教学环节的设置,让每位学生都充满自信,形成对学习的持久兴趣和求知欲望。

  八、教学准备:

  仪器:托盘天平、烧杯、试管、锥形瓶、玻璃棒、酒精灯等。

  药品:白磷、NaOH溶液、NaCl溶液、CuSO4溶液、AgNO3溶液、 Na2SO4溶液、BaCl2溶液、FeCl3溶液等。

  多媒体课件:动画

  九、教学流程:

  总结演示

  十、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教学意图

  【演示实验】展示一瓶变质的牛奶

  提问:这是什么?

  解释:但这瓶牛奶已变质,不能再饮用。

  追问:它发生了什么变化?

  【问题引入】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每时每刻都在发生着许多的化学变化,反应前、后物质的种类发生了变化。如果我们转换一下思路,是否会有同学从量的角度对这些化学反应提出问题呢?

  【提出问题】 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之和会不会发生改变?

  学生观察并回答--牛奶

  化学变化

  同学经过思考后提出一些问题。倾听思考、产生学习兴趣从学生生活实例入手,激发兴趣停顿,期待。引导学生能把研究化学的思路从定性拓展到定量精心设疑,激发求知欲。

  学生大胆猜想与假设:

  1:参加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之和大于生成的各物质的质量之和。

  2:参加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之和等于生成的各物质的质量之和。

  3:参加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之和小于生成的各物质的质量之和。

  学生讨论、分组交流 1发现问题比解决问题更重要

  2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意识,启迪了学生的创新思维过教师活动

  过渡:大家的讨论非常热烈,从讨论的情况来看,有三种不同的意见,那么哪一种是正确的呢?我们下面用实验来探究。 学生活动聆听 教学意图程

   【演示实验1】白磷燃烧前、后质量的测定实验1结论:反应前物质的'总质量与反应后物质的总质量的关系是() 。

  【演示实验2】氯化钠溶液与硝酸银溶液反应前、后质量的测定

  实验2结论:反应前物质的总质量与反应后物质的总质量的关系是( )。 称量记录:

  反应前的总质量(锥形瓶+空气+白磷)是( ) 克。反应后的总质量是( ) 克。

  称量记录:

  反应前的总质量(烧杯+试管+两种溶液)是( ) 克。反应后的总质量是( )克。

  初步学习定量研究问题的方法。

  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和记录实验的方法。

  【问题讨论】化学反应前、后物质的质量总和相等。这一结论是否具有普遍的意义呢? 思考 激疑、探索

  【分组实验】指导学生分组实验并检查纠正学生实验操作中的问题。

  反应名称 实验现象 反应后

  质量和 结论

  BaCl2+Na2SO4

  CuSO4+NaOH

  NaOH+FeCl3

  分组:把学生分成三组

  1:设计方案

  2:实验探究

  3:汇报结果

  结论: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质质量总和与生成的各物质质量总和相等。

  带着上述问题做实验,并记录本组实验测定的数据(操作方法同演示实验2)。

  1:学生通过教师提供的资料与实验用品,自行设计实验方案

  2:能积极分工、协作、观察并记录。

  3:代表汇报,其他同学可以提出质疑。

  4:描述实验现象,归纳实验事实,试着总结规律。 1:让学生自己动手,通过实验进行探索,培养学生的实验设计能力

  2:培养操作能力以及研究问题的科学态度3:体现合作精神

  4:初步形成科学探究能力

  5:培养学生严谨的治学态度

  【板书】一、质量守恒定律

  1、定律内容(略) 记忆定律内容 初步记住定律。

  教 学 过 程 【讲述】科学家也是沿着我们刚才所走过的研究路线,发现并一次次的验证了这条定律。该定律的最早发现要归功于罗蒙诺索夫和拉瓦锡。

  【投影】史实资料--《质量守恒定律的发现》

  阅读材料 渗透化学史的教育,让学生了解质量守恒定律的产生过程,重温历史,学习科学家敢于质疑、开拓创新的精神。

  把学生的认识引向深入。引导学生体会没有经过科学理论的证明的经验归纳,不能称之为定律,只有经过科学理论证明的经验归纳才可以成为定律。

  【提问】我们做了很多的实验都看到天平是平衡的,哪怕是一万次实验都是平衡的,但有没有‘万一’呢?

  思考

  【学生实验】碳酸氢钠与盐酸的反应

  师生交流: 实验记录:

  反应前、后质量 加深对定律的理解教 【问题讨论】(1)铁生锈后质量大于铁的质量,能否用质量守恒定律解释?(2)蜡烛燃烧后无影无踪,是否符合质量守恒守律? 联系实际,讨论、体会定律中关键字的涵义,初步运用定律解释一些实际问题。 初步理解定律中关键字的涵义。

  【板书】2、几点说明:

  (1)参加化学反应

  (2)总质量(沉淀或气体)

  (3)审题时要注意关键的字,如“充分反应”、“恰好完全反应”、“足量反应”等字所表示的意义。 领会定律中关键字的意义。 强化对定律的理解和认识。

  学

  【问题讨论】为什么参加化学反应前各物质质量总和等于各生成物的质量总和呢? 思考 再次设疑,启发思考,将认识从感性上升到理性。

  过 【多媒体课件】

  电解水微观过程演示,通过教师的讲解,引导学生从化学反应的微观实质认识化学反应前、后质量守恒的原因。

  学生在观察基础上,认识化学反应前、后质量守恒的本质原因。 引导学生从化学的微观认识质量守恒定律,从而使学生的思维从宏观到微观,从现象到本质,产生质的飞跃。

  【板书】二、质量守恒的原因:

  原子的种类、数目和质量均不改变。

  (三个不变) 学生归纳并记录 培养学生分析和归纳的能力

  【迁移与应用】投影 思考并回答 知识的运用

  程 【反思评价】 通过本课题,你获得了哪些知识?认识有什么提高?能力有什么长进?学的快乐吗?把你的认识和体会与大家共享。 学生自由发言 学习的反思是一个知识内化、认识提高、情感升华的过程。

  布置作业:

  (易)在反应A+B C+D中,5克A和4克B恰好完全反应生成3克C,则生成D的质量为 克

  (中)在反应

  3A+2O2点燃H2O+CO2中,A的化学式为 。

  (难)1克H2和9克O2混合后,点火爆炸后生成水的质量是 克 。 记录 分层作业,利于学生智力开发

  课外提高:你还想知道什么?你还想了解什么?请你带着问题走出课堂,上网去查询 自愿

  开拓学生视野

  板书设计:

  第三节 质量守恒定律

  一、质量守恒定律内容:

  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质质量总和

  等于反应后生的各物质质量总和

  二、质量守恒的原因:

  原子的种类、数目、质量均不变

  三、质量守恒定律的应用:

  十一、教学反思:

  《质量守恒定律》是初中化学教学中的一条重要规律。本节的知识将贯穿学生学习化学的始终。因此学生的学习与教学显得犹为重要。学习这一定律应注意三点。

  第一点要重视实验。从观察白磷燃烧和氢氧化钠溶液与硫酸铜溶液反应的实验前后物质的质量关系出发,通过思考去“发现”质量守恒定律,而不是去死记硬背。

  第二点正确理解质量守恒定律。定律强调“参加反应的各物质”“反应后生成的各物质”“质量总和”。

  第三点从本质上理解质量守恒定律。之所以化学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总和必然相等,是因为在一切化学反应中,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没变,原子的数目没变,原子的质量没变。化学反应的实质就是参加反应的各物质的原子重新组合而生成其它物质(生成物)的过程。

  现在回想起这节课,我觉得自己说的并不多,我把许多空间留给了学生,学生发挥的余地较广,从练习的情况看学生的学习效果还不错。于是我在思考一个问题:是不是可以把这节课的形式推广应用到其它章节的教学中呢?我还会努力尝试。

初中化学教案13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初步了解原于核外的电子是分层排布的;

  (2)了解原于结构的表示方法;

  (3)了解原子结构与元素化学性质的关系;

  (4)了解离子的形成过程,认识离子是构成物质的一种粒子。

  2.过程与方法

  (1)通过学生间相互讨论、交流,增强学生归纳知识、获取知识的能力;

  (2)运用多媒体动画片、课文插图等辅助手段,演示离子的形成过程,化抽象为直观,增强学习的效果。

  3.情感、态度与付值观

  (1)初步体会物质构成的奥秘,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想像力和分析推理能力;

  (2)树立“结构决定性质”、“物质的粒子性”等辩证唯物主义观点。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离子的形成。

  难点:核外电子排布的规律。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与学互动设计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谈谈]原子的结构

  [体验]画出原子结构草图

  (二)复习回顾,课前热身

  1.构成原子的粒子有质子、中子、电子三种。

  2.质子和中子构成原子核,居于原子的中央,带正电,电子带负电,绕原子核作高速运动。

  3.指出下列原子核外电子数:

  H 1 ,O 8 ,Na 11 ,S 16 ,Mg 12 ,He 2 ,Ar 18 。

  (三)合作交流,解读探究

  二、核外电子的排布

  活动1:

  [讨论]核外电子的运动是否如同学们所画的?

  [归纳]核外电子运动是否像行星绕太阳旋转有固定的轨道,但却有经常出现的区域。

  [提示]核外电子运动经常出现的区域叫电子层。

  [设问]核外所有电子是杏都经常出现在同一区域?

  [点拨]核外电子就像人一样,小时候完全靠父母,随着年龄,对父母的依赖程度小。那么电子由于能量各不同,所以其运动的区域离核有远有近。

  [提示]能量低,离核近,能量高,离核远。

  活动2:

  [体验]核外电子在不同电子层内运动的现象说明什么问题?

  [归纳]核外电子是在不同的电子层内运动的,这种现象叫做核外电子的分层排布。

  [提示]1.元素的原子核外电子最少的有1层,最多的有7层。

  2.离核最远,能量最高的电子层叫最外层。

  [明确]各原子的最外层可能不相同。

  [小结]电子层:一二三四五六七

  能 量: 低……→高

  离 核: 近……→远

  活动3:

  [提问]稀有气体化学性质表现如何?

  [归纳]稀有气体化学性质稳定,难与其他物质反应。

  [设问]稀有气体元素的原子最外层电子数有何特点?

  [投影]1-20号元素的原子最外层电子数。

  [交流]稀有气体元素的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一般为8个。

  [提示]若第一层为最外层,则为2个。

  [点拨]原子最外层电子数最多不超过8个。

  [归纳]稳定结构:原子最外层电子数达到8个(若第一层为最外层,达到2个)的结构。

  活动4:

  [操作]请同学们根据上述知识画出氢、氧原子的结构草图。

  [讨论]该图是否表示出原子核及其带的电荷数、核外电子的运动。

  [归纳]化学上把表示原子结构的图形叫原子结构示意图。

  活动5:

  [讨论]以氧原子为例,回答图中各部分的意义。

  [归纳]原子结构示意图的意义:

  二、离子的形成

  活动6:

  [投影]1~20号元素原子结构示意图

  [讨论]哪些属于金属元素、非金属元素、稀有气体元素?

  三类元素的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特点及其结构是否稳定?

  三类元素的原子在反应中怎样使其结构稳定?

  [归纳]

  [小结]元素的性质特别是化学性质,与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关系最密切。

  活动7:

  [设问]原子得失电子的结果是怎样的?

  [课件演示]动画:氯化钠的形成

  [归纳]1.带电荷的原子或原子团叫做离子,分为阳离子和阴离子两种。

  2.阴、阳离子由于静电作用而形成不带电性的化合物。离子也可构成物质。

  活动8:

  [讨论]如何表示离子?

  [归纳]离子符号的书写:

  先写元素或原子团符号,然后在符号右上方先标电荷数值(数值为“1”时省略),后标“+”“-”号。

  [提问]2Mg2+中数字“2”表示何意义?

  [归纳]元素符号右上方的数字:一个离子带的电荷数。

  离子符号前面的数字:离子的个数。

  活动9:

  [议一议]原子和离子的比较

  [小结]1.不同点:

  ①原子结构一般不稳定(稀有气体除外);而离子结构稳定。

  ②原子不显电性,离子带电。

  [拓展]若单核粒子中质子数等于核外电子数,则该粒子为原子;

  若单核粒子中质子数大于核外电子数,则该粒子为阳离子;

  若单核粒子中质子数小于核外电子数,则该粒子为阴离子。

  ③原子在化学反应中不变,离子可能变。

  [点拨]带电的原子团这类离子在化学反应前后可能变。

  ④原子用元素符号表示,离子用离子符号表示。

  2.相同点(联系):

  ①都能构成物质,保持物质化学性质。

  ②

  活动10:

  [想一想]元素、分子、原子、离子、物质间的关系。

  [归纳]

  [明确]构成物质的粒子有分子、原子、离子三种。

  (三)应用迁移,巩固提高

  [投影]

  1.下列粒子结构示意图中,表示具有稳定结构的原子的是 ( C )

  2.下面是几种粒子的结构示意图:

  ①A~E共表示四 种元素;②表示原子的粒子是 B、C (填序号,下同);③表示阴离子的粒于是 A、D ;④表示阳离子的粒子是 E ;⑤表示相对稳定结构的粒子是 A、D、E ;⑥在化学反应中易失去电子的粒子是 B 。

  3.钠原子和钠离子的结构示意图如下:请回答:

  (1)由于它们的原子核内质子数相同;所以它们都属于钠元素。

  (2)钠原子和钠离子的化学性质不相同(填“相同”或“不相同”)。

  (四)总结反思,拓展珏伸

  [总结反思]本课学习核外电子的分层排布和离子的形成。启示:.比较、归纳是学习化学基本概念的较好方法。

  [拓展延伸]

  1.M元素原子的核电荷数为A,它的阳离子Mn+与N元素的阴离子Nm-核外电子排

  布相同,则N元素原子核内质子数为 ( C )

  A.m+n+a B.m+n-a

  C.a-n-m D.a+m-n

  [解析]原子失电子变为阳离子,得电子变为阴离子,且原子中质子数=核外电子数。

  2.对于“具有相同质子数的粒子”,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C )

  A.一定具有相同的电子数 B.不一定是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粒子

  C.可能是原子和分子 D.一定是同种元素的粒子

  [解析]具有相同质子数的粒子可能是同种元素的粒子如:S、S2-,也可能是原子和分子如:Ne、H2O等。

  (五)课堂跟踪反馈

  夯实基础

  1.下列变化中,最小粒子是原子的是 ( D )

  A.水受热后汽化 B.贮氮气的钢瓶受热爆炸

  C.氧气溶解于水 D.水电解生成氢气和氧气

  2.三种元素的粒子Xm-、Yn+、Zp+都有相同的电子层结构,已知n>p,则它们的核内质子数(依次用X、Y、Z表示)关系为 ( B )

  A.X=Y=Z B.Y>Z>X

  C.X>Z>Y D.Z=Y>X

  3.下列粒子示意图中,表示+2价阳离子的是 ( C )

  4.下列粒子中,属于同种元素的是 ( C )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5.下列粒子结构示意图中,表示原子的.是 ( B )

  6.下列粒子的结构示意图中,表示阳离子的是 ( C )

  7.某元素负2价阴离子的结构示意图如图 所示,则该元素原子所含的质子数为 ( B )

  A.6 B.8

  C.10 D.12

  8.(20xx长沙市)下列粒子在化学反应中容易失去电子的是 ( A )

  9.(20xx山西省)下列粒子结构示意图,表示具有稳定结构的原子的是 ( C )

  提升能力

  10.(20xx吉林省)下列关于分子、原子、离子的说法,正确的是 ( C )

  A.原子是微小的实心球体,可以再分

  B.单个SO2分子有刺激性气味

  C.纯净的氢气在氧气中完全燃烧后,生成的物质是由同一种粒子构成

  D.离子是原子失去电子后生成的粒子

  11.某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为 有关该元素的说法错误的是 ( D )

  A.原子的核内质子数为16 B.原子的核外有3个电子层

  C.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为6 D.属于金属元素

  12.对Fe3+、Fe2+、Fe三种粒子的判断,正确的是 ( C )

  ①核电荷数相同 ②核外电子数相等 ③电子层结构完全相同 ④质量几乎相等 ⑤等质量的三种粒子所有的质子数相等

  A.①②③④⑤ B.①③⑤

  C.①④⑤ D.②③④

  13.某元素的一种粒子结构示意图如图所示 ,则该元素的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为 ( A )

  A.1 B.2

  C.8 D.10

  开放探究

  14.表示M2+粒子结构示意图的是 ( B )

  15.1996年科学家在宇宙深处发现了H3+离子和H3分子。请回答:

  (1)1个H3+离子中含有 3 个质子, 2 个电子。

  (2)构成H3分子的原子的结构示意图是 C (填序号)。

  (3)H3属于 单质 (填“混合物”、“单质”或“化合物”)。

初中化学教案14

  一、教学背景与定位

  课型:新授课一课时

  学生信息分析:经过一年的化学学习,学生对元素化合物方面的知识有了一定的了解,更重要的是掌握了学习方法,如:实验观察、归纳总结、宏观和微观相结合分析等等。其中实验探究方面的能力还需进一步加强,本单元酸和碱的知识实验较多,且现象比较明显,学生在实验探究方面的能力加强了,很多重要的知识就可以在老师的引导下,通过实验探究的方式加以解决。

  教学起点分析:在前两节的学习中,学生已经知道盐酸能与大理石、碱反应,又知道酸溶液中存在H+,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酸还有哪些性质?如何探究这些性质?这些问题都从学生熟悉的事物和现象中逐步引出来,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教学过程中应通过学生熟悉的生活实例,如铁锈、水垢等的除去,让学生感知酸的其它化学性质,激发学生对酸的性质探究的`兴趣。

  教学方式:观察总结、实验探究、交流合作

  二、教学资源与设备

  仪器:试管、镊子、药匙、多媒体展示台

  药品:浓硫酸、浓盐酸、稀盐酸、镁条、铜丝、木炭、生锈铁钉、氧化铜、碳酸钙、氯化铜溶液、氯化钡溶液

  三、教学设计方案

  四、教学流程

  1、根据化学方程式归纳总结酸的化学性质。

  2、分析酸的化学性质的实质是H+参与反应,总结出酸相似的化学性质。

  操作探究

  通过蘸有浓硫酸的玻璃棒在空气中的温度变化,让学生设计稀释浓硫酸的方法,理解其原因。

  利用多媒体展台,把浓盐酸和浓硫酸的标签进行对比,学生通过交流归纳总结浓硫酸和浓盐酸的主要物理性质;使用浓酸应注意的问题。

  活动天地

  引入新课

  铁制品生锈、水壶底部产生水垢等都是令人讨厌的现象,利用酸的性质,这些问题都可迎刃而解,酸有哪些性质?

  练习使用化学用语

  实验探究

  1、第一组学生:设计实验方案探究稀盐酸的主要化学性质。

  2、第二组学生:设计实验方案探究稀硫酸的主要化学性质。

  总结归纳

  多识一点

  介绍几种其它常见酸如碳酸、硝酸、醋酸、磷酸等的化学式;试总结它们的化学性质。

初中化学教案15

  一、教学设计思路

  新的课程改革倡导从学生和社会的发展需要出发,将科学探究引入课堂,激发学生的主动性,让学生通过亲自经历来体验获取知识的过程,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初步形成科学探究的方法。笔者结合新课程标准的要求,考虑到学生刚接触化学,充满了好奇和兴趣,而空气一节的内容是最贴近学生日常生活,最能培养学生从平常生活中追根溯源,发现问题,是培养他们创新精神和初步掌握科学探究方法的极好契机。然而学生刚开始学化学,虽在绪言和实验基本操作课上了解掌握了一些知识和操作,但相应的知识储备也是相当不足的,比如C、S、p等物质燃烧后的产物和状态他们都还没有学到,要引导他们完成对空气成分的探究确实有一定的困难。针对这种情况,我对教材内容进行了适当的调整,将空气和O2的性质进行了重新整合,设计了以证明空气的存在和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测定为主线的一节实验探究课,并于课前安排并鼓励学生查阅教材、书刊及其他信息资源,既是为探究课做好的必要的知识准备,也是旨在培养学生初步具备探究者应具备的一项能力。

  二、 教 案

  课题1 空气

  授课人 xxx

  学 校 xxx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认识空气的重要性,具备动手操作的实验技能和分析、推理、表达等能力。

  2、过程与方法:学生通过小组讨论设计实验方案学生实验汇报结果交流讨论来进行初步的探究活动,逐步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学习方法。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产生对化学学科的热爱,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感受科学发现的过程和所运用的方法,发展相互交流,共同协作的科学精神,初步具备创新意识。

  重 点 空气的成分。

  难 点 探究空气成分的实验设计和实验过程。

  教学方法 师生互动,合作探究。

  仪器、药品 集气瓶、胶塞、燃烧匙、玻璃导管、烧杯、酒精灯、火柴、红磷、硫粉、镁带、蜡烛。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引言:请同学们猜谜语



唐代诗人李峤有一首绝句:


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


过江千尺浪,入竹万竿斜。



诗中揭示的自然现象是什么?


具体说风是什么?


一个人多长时间不呼吸会死亡?


可见空气是人类和一切动植物的生命支柱,同时也是重要的自然资源,今天我们就共同来学习和研究与我们生命息息相关的空气。



板书: 空 气



新课:空气如此重要,又时刻陪伴于我们左右,为什么人们发现空气却比较晚呢?


能否根据生活经验或设计实验证明空气的存在?



板书:一、证明空气的存在



教师用鼓励性语言对学生进行多维度评价。



同学们都是生活中的有心人,能通过生活中的一些事例或设计实验证明了空气的存在,那么空气是单一的一种物质还是由多种物质混合而成?


猜出谜底是风


风是流动的空气


大约3分钟左右







思考并回答问题


空气无色、无味、看不见摸不到



学生分组讨论、思考分析并阐述事例或设计方案。


学生反响强烈,例如,1、飞舞的树叶;2、飘扬的红旗;3、用打气筒给自行车打气;4、拉注射器活塞,将针头处放在水中,推动活塞,可见水中有气泡冒出;5、在往空瓶中灌水时,有气泡冒出。





思考并回答问题:“应该是由多种物质混合而成”


在学生喜闻乐见的猜谜活动和诗词带给的优美意境中引出本课的学习,以激发学生的兴趣,并将他们的`注意力拉回到课堂。






意在引出本节课题空气。







促使学生联想空气的物理性质。




激发学生积极思考,培养他们关注和思考生活中一些习以为常的现象,能够从简单的事物中发现问题。


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需要,使多数学生有自我表现的机会,充分体现“面向全体学生”。




意在引出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测定。


何以见得?



这一看似简单的问题,在很久以前曾经困扰着科学家们,并一度认为空气是单一物质,那么,现在同学们能否告诉我如何证明空气的成分不是单一的?


我想,如果老师给同学们提供相应的仪器、药品、你们一定能设计出合适的方案。


大家知道,人类对空气的了解,经历了漫长的岁月……让时光倒退到250年以前,让我们先一起看个究竟,或许会给我们今天的研究带来一些启发。


多媒体展示拉瓦锡对空气成分研究的实验。



让我们把思维拉回到课堂,今天我们能否用一个简单的实验来验证空气的成分?


板书二:空气的成分


1.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测定



结合学生事先阅读了下一节内容给以提示:



磷+氧气





五氧化二磷


(白色固体)


引导学生思考,由于压强差的产生会导致什么样的结果?


从我们呼吸需要氧气,呼出的气体中又有二氧化碳,可以肯定空气不是单一物质。







(学生眼神中充满期待,渴望实验并跃跃欲试)





学生观看并思考




在教师指导下,共同阅读以红磷为燃料测定空气中O2含量的实验,推测可能会发现的现象。



结合书中实验的要求,分析确保实验成功应注意的问题,学生总结得出:



关 键:1、检查装置气密性。


2、燃烧匙内应放过量的红磷。


3、要恢复室温再读数。


设置悬念,继续调动他们学习的积极性。







对学生适时进行化学史教育,介绍科学家所具有的抓住事物间微小差异而做出判断的唯物主义观点和作风,为下一步探究实验奠定基础。








为学生初次接触的探究实验提供一个思路和蓝本。


⑴介绍提供的仪器和改进装置








⑵给以提示



磷+氧气





五氧化二磷


(白色固体)


硫+氧气





二氧化硫


(无色气体)


镁+氧气





氧化镁


(白色固体)


石蜡+氧气





二氧化碳+水


⑶在学生探究活动过程中,教师力争做到爱护学生的好奇心,创设自由民主的学习环境,留出问题空间,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做好指导者、参与者、合作者。


对第一组得出的结论3、4给予充分的肯定和赞扬,他们没有简单重复书上实验,而是对氮气的性质做了积极的探索,这是难能可贵的。


分成四组,探究空气中O2的含量


1组:红磷在空气中燃烧


2组:硫粉在空气中燃烧


3组:镁带在空气中燃烧


4组:蜡烛在空气中燃烧



实验结束,各小组派代表汇报实验结果。


各小组间讨论汇报的实验结果并分析原因:



第一组:(红磷做燃料)


汇报:1、红磷燃烧有大量白烟生成。


2、集气瓶内水面上升到静止时,约占集气瓶内空气体积的1/5


3、说明红磷燃烧只消耗了空气中的氧气,氮气没有与红磷反应,说明氧气比氮气性质活泼。


4、用燃着木条检验了集气瓶内剩余的气体,木条熄灭,说明氮气不能支持燃烧。



第二组(硫粉做燃料)


汇报:1、硫燃烧火焰呈淡蓝色,无烟,有刺激性气味。


2、集气瓶内水面上升到静止时,明显不到集气瓶内空气体积的1/5。


通过分组探究引导学生对实验提出预想和猜测,及时发现和形成问题,并能通过实验来验证自己的想法和猜测,修正自已的假设与结论,并且在锻炼了他们动手能力团结协作的同时,也促使他们自己或相互间获得新的发现。








让各小组汇报的目的是锻炼他们能够通过表述来表达自己的观点、见解和结论,能通过表述说服别人来解释或证明自己的猜测,思考和结果。并通过表述来实现与他人的交流,来评价自己或他人的探究过程,方法和结论。


没有急于解答,而是请其他小组同学帮助他们寻找答案。







教师给学生适时解答:SO2气体易溶于水。




















教师对第三组的汇报给以高度赞扬。


提出问题:硫燃烧消耗了空气中的氧气的同时又生成了另一种气体二氧化硫,按说液面是不该上升的,对此百思不得其解,希望老师能给予解释。


学生们讨论的非常热烈,相互间交流意见,终于有一位同学向老师提问:SO2 气体是否溶于水?


(至此学生豁然开朗,气氛更热烈,学生学习情绪异常高昂)。



第三组(镁带做燃料)


汇报:1、发出耀眼白光,有白烟生成,燃烧后白色固体落入集气瓶内水中。


2、水面上升到静止时,体积超过集气瓶内空气体积的1/5。


3、我们分析了实验结果,镁燃烧消耗了空气中的氧气,又生成了固体氧化镁。按说液面应上升1/5而不应超过1/5,我们怀疑可能还消耗了空气的其他气体。经查《教材全解》,得知镁在高温下还能与氮气反应:


3Mg+N2





Mg3N2


所以液面超过1/5。


(学生们报以热烈的掌声)



第四组(蜡烛做燃料)


汇报:1、燃烧时呈黄色火焰,集气瓶内壁有水珠。


2、水面上升接近1/5刻度;


充分发挥学生潜能,让学生自己提问,相互讨论,分析,解答,以利于拓展学生的创新思维。



通过同学们的实验,讨论和分析,你们认为哪种物质做燃料测定空气中O2含量更为合理?



2、板书:空气精确成分





3、回顾与反思:


教师结合空气精确成分引导学生对以上实验进行回顾与反思。





为同学们能得出这样的结论而感到自豪和骄傲,请同学们思索是否有改进方法。


3、蜡烛燃烧消耗了空气中O2 的同时生成了二氧化碳气体和水,受第二组同学启发,我们得出CO2溶于水的能力显然不如SO2,所以水面上升接近1/5刻度。



红磷做燃料更为合理。



学生阅读课本,空气精确成分。


学生们在教师指导下对四组实验进行了全面的回顾与反思,经讨论分析得出下面的结论:



第一组同学用红磷为燃料测空气中氧气的含量只能是粗略的。


原 因:


1、在将燃着的红磷放入集气瓶的过程中,集气瓶内的空气受热膨胀,在胶塞还未塞紧时气体从瓶中逸出。


2、导管中还有一段水柱没有被压入集气瓶中。


学生再度进行热烈的讨论和分析并想出了多种进一步的解决方案。


通过这一活动的过程,使学生明确一个完整的科学探究通常包括:提出或认识一个简单、有效且有价值的问题,根据提出的问题做出合理的假设,并进行实验论证,回答问题并向他人介绍成果。






引导学生对探究实验过程进行回顾与反思,这样更利于拓宽学生的创新思维,扩大学生自主探究的空间,希望能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老师会一如既往地支持你们!


请同学谈收获与体会。


最后教师在板书位置画出一个大大的蝴蝶并对他们说:在这堂课中老师感受到了你们的智慧与才华,体会到了什么叫小荷才露尖尖角,我相信在以后的学习中你们一定会表现的更加出色,也希望同学们能继续保持这种热情,象蝴蝶的蛹一样不畏漆黑的挣扎与考验。


最终如蝴蝶般展翼飞向属于你们的天空。


1、改进点燃红磷的方式,以防止热气体逸出:用放大镜在阳光下聚焦引燃红磷。


2、改进测氧气成分的方式。


3、尝试使用其他药品:受绪言中Cu2(OH)2CO3受热分解实验的启发,建议用蜡烛做燃料,用澄清水代替集气瓶中的水吸收生成的CO2气体,后经老师提示决定改用氢氧化钠的浓溶液代替石灰水。


(至此,学生感觉仍旧意犹未尽,表示课下还想对此进行进一步的探究。)


学生谈收获与体会。




板书设计





【初中化学教案】相关文章:

初中化学教案化学教案-原子12-28

初中化学教案06-21

初中化学教案01-18

初中化学教案08-31

初中化学教案氧气12-28

初中化学教案空气03-29

初中化学教案参考06-13

初中化学教案:空气04-02

初中化学教案:氧气04-04

初中化学教案绪言06-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