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预防一氧化碳中毒的教案

时间:2022-12-08 08:40:08 教案 我要投稿

幼儿预防一氧化碳中毒的教案(精选12篇)

  作为一位优秀的人民教师,可能需要进行教案编写工作,教案有助于顺利而有效地开展教学活动。写教案需要注意哪些格式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幼儿预防一氧化碳中毒的教案(精选12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幼儿预防一氧化碳中毒的教案(精选12篇)

  幼儿预防一氧化碳中毒的教案 篇1

  一、教学目标(知识目标、能力目标、情意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 了解二氧化碳的性质和用途。

  (2) 了解并关注温室效应。

  2、过程与方法:

  (1) 在教师指导下,独立思考和小组讨论,根据所要研究的具体问题设计简单的实验方案,具有控制实验条件的意识。

  (2) 能主动地或在他人的启示下对问题可能的答案作出猜想。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 通过自主探究,体会到探究活动的乐趣和学习成功的喜悦,并培养善于合作、勇于探究等科学精神。

  (2) 树立关注环境、热爱自然的意识。

  二、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二氧化碳的性质和检验。

  难点:二氧化碳与水、石灰水的反应。

  三、教学模式(或方法)

  实验探究式

  四、教学过程

  教学流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创设问题情境

  碳的氧化物有几种?

  独立思考。

  复习旧知识引出本课题。

  请一学生上台演示制取二氧化碳的实验(各种仪器可供选择)

  一学生上台演示,其他学生纠正错误。

  复习上节课的主要内容,自然过度到二氧化碳的性质。

  导出课题

  如何检验集气瓶中的二氧化碳已集满,这说明二氧化碳有什么性质?

  独立思考,交流。

  一学生演示并操作。

  以学生为主体,自主掌握知识。

  将已收集好二氧化碳的集气瓶正放在桌子上。提问:通过观察:可得出二氧化碳的哪些性质?

  讨论、交流、发言。

  培养学生的观察和分析判断能力。

  实验探究

  设计一个实验,证明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大。

  一学生上台演示吹气球,气球下沉。

  一学生演示用二氧化碳熄灭两层蜡烛的实验。

  让学生提出个性化的见解,避免标准化、统一化的固定答案。

  实验探究

  物理性质

  化学性质

  设问:二氧化碳能否溶于水,根据生活经验,举例说明。

  讨论、交流。

  让学生体验化学来源于生活,在日常生活中要善于观察、勤于思考。

  设计实验,证明二氧化碳能溶于水。

  小组讨论、代表发言,教师适时启发,起、确定方法后进行实验。

  在讨论、交流中,吸取别人的经验,不同的意识在碰撞中相互同化。

  二氧化碳溶于水,有没有发生化学变化呢?

  学生猜测。

  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

  提供信息:石蕊是一种色素,遇酸变成红色。

  学生设计探究步骤,分组讨论,明确步骤后,开始探究实验。

  培养学生处理信息、分析问题、设计实验的能力。

  将小红花取出后加热,应如何操作?

  独立思考,分别实验,观察现象、分析原因。

  在实验中体验成功和失败,在交流中掌握更多的实验方法,启迪学生,解决问题的方法并不是唯一的,要善于思考。

  二氧化碳还有什么性质?

  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通过回忆旧知识,激发掌握新知识的欲望。

  拿出一只长期存放石灰水的瓶,让学生观察现象,并解释。

  讨论、交流、达成共识。

  用理论解释日常现象,使学生感觉到学习化学的重要性。

  畅谈用途

  二氧化碳有哪些用途

  学生自由发言,回答得不够完整时,教师补充。

  让学生亲身体验。

  温室效应

  1、二氧化碳过多回造成什么后果?

  2、根据二氧化碳的来源,可以采用什么办法来防止温室效应的进一步增强?

  学生发言,老师加以归纳、总结。

  通过学生之间对话、师生对话,使知识在对话中生成,在交流中重组,在共享中拓展。

  自主小结

  指导学生归纳总结。

  学生自主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

  培养学生归纳、总结知识的能力。

  幼儿预防一氧化碳中毒的教案 篇2

  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1)认识二氧化碳,掌握其重要的化学性质,了解其物理性质和主要用途。

  (2)懂得设计实验来验证物质性质的方法。

  (3)学会对实验中出现的现象进行分析并得出结论的方法。

  二、能力目标:

  (1)通过观察演示实验的现象,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通过让学生自己设计实验去验证二氧化碳的性质,培养学生的实验设计能力

  三、德育目标:

  (1)通过对二氧化碳的密度以及水溶性进行实验设计,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以及思维的严密性。

  (2)通过用浸过石蕊溶液的小花来进行实验探究,让学生亲自参与到知识的形成过程中,从而获得成功的喜悦和对化学学习的持续兴趣。

  教学重点

  二氧化碳与水的作用.

  教学难点

  引导学生自主发现并探究:是什么物质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色.

  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同学们在前面已经陆续的接触、学习过二氧化碳这种物质,你能归纳出它的性质么?今天我们在学习一些新的性质。

  二、新课教学:

  探究活动一:探究二氧化碳灭火及二氧化碳溶于水。

  学生进行两组探究活动,观察实验现象,分析得出以下性质:

  1.二氧化碳不支持燃烧,也不可燃,密度比空气大。

  2.二氧化碳能溶于水。

  探究活动二:探究二氧化碳与水的反应。

  学生对比实验,观察现象,分析得出二氧化碳与水反应生成碳酸。

  探究活动三:探究一氧化碳的可燃性:

  学生进行两组探究活动,观察实验现象,分析得出以下性质:发出蓝色火焰、放热。

  探究活动四:探究一氧化碳的还原性

  学生进行两组探究活动,观察实验现象,分析得出一氧化碳可以还原一些金属氧化物,同时生成二氧化碳

  三、小结:

  1.二氧化碳不燃烧,也不支持燃烧,并能与水反应

  2.二氧化碳内容能够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这个反应可以用来检验二氧化碳

  3.一氧化碳能够燃烧,具有还原性和毒性

  四、布置作业:

  课本P118页习题

  幼儿预防一氧化碳中毒的教案 篇3

  教学目标:

  通过教学让学生知道一氧化碳对人的危害,并初步 掌握一氧化碳中毒预防及急救措施及方法。

  教学重难点:

  初步掌握一氧化碳中毒预防及急救措施及方法。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到了冬季,尤其是天气最冷时,不免会发生一氧 化碳中毒事件,我们要提高警惕,采取有效的预防措施,以避免引 起一氧化碳中毒。那么我们该采取哪些措施呢?

  二、介绍一氧化碳的生成及危害,气压低、吹南风、气温升高 的时候特别要预防一氧化碳中毒!即使不是南置的烟囱,雾气大, 气压低,空气扩散能力弱,也是导致煤炉排烟不畅的另一个原因。 气温突然上升,许多居民将煤炉封得很严实,同时也导致煤燃烧不 充分,产生大量一氧化碳气体聚积在室内引发中毒。所以,遇有大 风天气,尤其是在夜晚,一定要打开炉门,让蜂窝煤能够充分燃 烧,或者干脆将炉子灭掉;尤其在冬季的雨雪、阴天或者气压低的 天气里,要注意及时清扫烟囱,保持内部通畅,并要经常开窗通 风。

  三、气中毒的原理及症状?

  1、分组进行讨论,各小组的同学根据自己从新闻、报纸等渠道 知道的一氧化碳中毒的原理及症状进行讨论

  2、老师提问各小组。

  3、老师点评:

  一氧化碳中毒的原理:煤气中毒即一氧化碳中毒。煤气中毒的 原理:

  一氧化碳是一种无色无味的气体,不易察觉。血液中血红蛋白 与一氧化碳的结合能力比与氧的结合能力要强200多倍,而且,血 红蛋白与氧的分离速度却很慢。所以,人一旦吸入一氧化碳,氧便 失去了与血红蛋白结合的机会,使组织细胞无法从血液中获得足够的 氧气,致使呼吸困难。

  一氧化碳中毒的症状:

  a、轻度一氧化碳中毒:最初感觉为头痛、头昏、恶心、呕吐、 软弱无力;

  b、中度一氧化碳中毒:大部分病人迅速发生抽痉、昏迷,两 颊、前胸皮肤及口唇呈樱桃红色,

  c、重度一氧化碳中毒:很快呼吸抑制而死亡。

  四、一氧化碳中毒的急救措施和注意事项:

  1、一氧化碳中毒的急救措施:(冷静沉着)

  a:立即打开门窗,流通空气,同时尽快离开中毒环境。

  B:有自主呼吸,充分给以氧气吸入。

  C:呼吸心跳停止,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和心脏按压。

  d:呼叫120急救服务,急救医生到现场救治病人

  2:注意事项:因为一氧化碳的比重为0.967,比空气轻,救护者 应俯伏入室。

  五、如何防止一氧化碳中毒:

  1、防止煤气管道和煤气灶具漏气。

  2、防止煤气点燃后被浇灭,而导致大量泄气。

  3、正确使用煤气热水器。

  4、、保持室内空气流通。

  六、课堂总结

  防止一氧化碳中毒,以预防为主。只要同学们具有较强的安全 防范意识,,大多数煤气中毒事故是可以预防的。希望通过这次的 防一氧化碳中毒安全教育班会使同学们提高警惕,增强安全意识, 掌握一氧化碳中毒自救技能,希望同学们都能远离事故,天天平安 幸福

  幼儿预防一氧化碳中毒的教案 篇4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充分认识什么是一氧化碳中毒,对此决不能掉以轻心,了解并掌握一氧化碳中毒的抢救放法。

  2、通过这次的主题班会,提高学生的防一氧化碳中毒的思想意识,养成一个良好的生活习惯。

  3、学会如何应急、自救与保护。

  教学重点:

  1、了解什么是一氧化碳中毒。

  2、一氧化碳中毒的抢救措施及应急方法。

  教学难点:

  一氧化碳中毒的患者应如何抢救?

  教学过程:

  一、 案例导入新课:

  1、一氧化碳中毒 考研女生挣扎打开一扇门救了三条命

  阅读材料:3个在校外租房准备考研的女生煤气中毒。所幸其中一女生及时打开门,3人幸免于难。小李是原西师文学院的自考生。7月份毕业后,她和另外两个同样准备考研的校友合租了一套三室一厅的房子。昨下午4时许,3人在有空调的客厅里看书,厨房在烧开水。 “不知过了多久,我们都觉得头晕,全身没力气……”小郭说,她和另一个同学渐渐没了力气,趴在书

  桌上动不了;小李则用虚弱的声音问是不是煤气中毒了,刚说完,她也瘫倒在地。但小李并没放弃希望,她慢慢往门边爬去,两米不到的距离,爬了很久。她终于站了起来,门被打开了,一股新鲜空气进来。“我当时只有一个念头,不打开门大家都要完蛋。”小李说。约过了10分钟,小李体力有所恢复,打电话叫来同学,她们被送往校医院。 事后发现,因当时刮大风将窗户关死,并将炉火吹熄,造成屋中3人中毒。

  (1)、小组讨论,这个实例说明了什么现象?

  (2)、假如这种现象发生在你身上,你怎么处理?

  2、结合我县近两年发生的一氧化碳中毒事件,导入新课。

  二、学习新课:

  1、什么叫煤气中毒?

  煤气中毒也称作一氧化碳中毒。一氧化碳气体能与人体红血球中血红蛋白结合,使血红蛋白丧失携带氧气的能力而是人发生中毒。中毒前期出现的症状是:头昏头痛,眼花心慌,恶心呕吐,紧接着上述症状加剧,眩晕昏睡,脉搏细快而弱,血压下降。最后常常因为严重缺氧而窒息死亡。

  2、日常生活中,预防煤气中毒需要注意哪些方面?以及发生煤气中毒的原因。

  A、预设:(烧煮过程中无人看管;离开时忘了关闭煤气;淋浴器和煤气没有分房安装;睡在装有煤气设施的屋内……)

  B、煤气中毒的季节和原因

  (1)每年的冬天,人们烤火或用热水器洗澡的时稍不注意,就会发生煤气中毒的现象。

  (2)因为天气的问题,关闭所有窗户,导致空气不流通引发煤气中毒。

  (3)由于用户的忽略,导致煤气瓶的阀门没有关闭,从而引发煤气中毒。

  3、煤气中毒急救的措施:

  如果发现煤气中毒的患者,首先应该立即打开门窗,将患者移到空气新鲜通风透气的地方,紧接着通知医院派车和医生前来抢救。

  4、预防一氧化碳中毒,从小事做起

  三、课堂小结

  1、今天的健康教育课让你学到了什么?

  2、学习《安全使用煤气歌》。

  幼儿预防一氧化碳中毒的教案 篇5

  教学目标:

  通过教学让学生知道煤气对人的危害,并初步掌握煤气中毒预防及急救措施及方法。

  教学重难点:

  初步掌握煤气中毒预防及急救措施及方法。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到了冬季,尤其是天气最冷时,不免会发生煤气中毒事件,我们要提高警惕,采取有效的预防措施,以避免引起煤气中毒。那么我们该采取哪些措施呢?

  二、介绍煤气的生成及危害

  气压低、吹南风、气温升高的时候特别要预防煤气中毒!南风倒灌烟囱是罪魁祸首!北方许多居民家中的烟囱设置在房屋的南侧,突然间北风转南风使得许多烟囱发生倒灌现象,煤炉子‘呼吸’不畅,从而导致室内滞留大量一氧化碳气体。即使不是南置的烟囱,雾气大,气压低,空气扩散能力弱,也是导致煤炉

  排烟不畅的另一个原因。气温突然上升,许多居民将煤炉封得很严实,同时也导致煤燃烧不充分,产生大量一氧化碳气体聚积在室内引发中毒。所以,遇有大风天气,尤其是在夜晚,一定要打开炉门,让蜂窝煤能够充分燃烧,或者干脆将炉子灭掉;尤其在冬季的雨雪、阴天或者气压低的天气里,要注意及时清扫烟囱,保持内部通畅,并要经常开窗通风。

  ①煤气中毒即一氧化碳中毒,是由于人体吸入高浓度一氧化碳气体而导致中毒、缺氧引起的神经系统严重受损的疾患。幼教开学准备小学教师教案小学教师工作计划初中教师教案初中教师工作计划②煤气中毒的原因是吸入工业生产煤气、矿井炮烟、内燃机废气以及家庭中

  ③轻度中毒者,感头痛、眩晕、耳鸣、恶心、呕吐、心悸、无力等。脱离中

  毒环境,吸入新鲜空气,数小时后即可恢复。中度中毒者除以上症状加重外,尚有面色潮红、口唇樱桃红色、脉快、多汗、烦躁、步态不稳、嗜睡甚至昏迷。一般治疗1至2天即可恢复,无明显后遗症。重度中毒可迅速昏迷,持续数小时至数天,深度中毒常并发肺炎、肺水肿、心肌损害、中毒性神经精神障碍。

  三、煤气中毒预防及急救处置预案

  1、冬季室内使用煤炉取暖,必须安装烟筒。

  2、定期打扫烟筒里的灰尘,保持烟筒排烟通畅。

  3、若发现烟筒漏气或堵塞,要做到及时清理和补救。

  4、伸出室外的烟筒要加装遮风板或拐角,以防大风将煤气吹回室内。

  5、经常保持燃气器具和煤气管道的完好,发现漏气及时检修。

  6、要经常开窗换气,以防煤气中毒。

  7、若发现煤气中毒,首先要立即打开门窗,通风透气,并迅速将病人移到室外。

  8、中毒严重的必须及时送往医院抢救,或拨打县医院急救中心“120”电话

  四、学生谈论自己知道的煤气急救方法,教师总结。

  幼儿预防一氧化碳中毒的教案 篇6

  活动目标:

  1、了解煤气灶的作用和危险性。

  2、掌握在发生危险时,如何解救自己的方法。

  活动重点:

  了解煤气灶的作用和危险性。

  活动难点:

  掌握在发生危险时,如何解救自己的方法。

  活动准备:

  煤气灶图片

  活动过程:

  一、导入活动

  1、教师出示煤气灶图片

  2、教师:小朋友,你们认识它吗(煤气灶)?你们家使用煤气吗?煤气灶有哪些用处?幼儿自由回答。

  3、教师:煤气灶使用不当,会有哪些危险?

  教师小结:煤气灶给我们带来了许多方便,能烧水、烧饭、烧菜。如果使用不当,容易发生火灾,给我们的生命以及财产带来危险。

  二、请幼儿翻开教材,看图提问

  1、小朋友为什么不能单独去开煤气灶(会发生煤气泄事故)

  2、小朋友你们明白煤气泄会发生什么可怕的事情吗(人会中毒,会爆炸,着火)

  3、发现煤气泄我们就应怎样做(闻到煤气不能打电话、不能开灯、开窗通风、赶快跑到外面)

  教师小结:煤气的用处很多,但是如果不正确的使用煤气,它也会给我们带来许多危害。一旦发现煤气泄,立刻关掉煤气阀门,不能开灯,不能打开抽油烟机和排风扇,不能点火,也不能在室内拨打电话。要立刻用湿毛巾捂住鼻子和嘴,打开门窗,跑到空气新鲜的地方。

  三、决定对与错教师:小朋友请你们说说下面的小朋友做得对吗。

  1、组织幼儿讨论

  (1)小朋友不停的开关煤气灶。

  (2)肚子饿了,用煤气灶煮鸡蛋吃。

  (3)闻到家里有煤气味,赶紧给爸爸妈妈打电话。

  (4)闻到家里有煤气味,继续呆在家里玩。

  教师小结:这些行为都不对!

  2、教师:那么我们就应怎样做呢

  幼儿:闻到家里有煤气味,赶紧跑出家门求救。

  教师小结:

  在生活中有时会有危险发生,小朋友要学会解救自己的方法活动反思幼儿在家中都见过煤气灶,父母也会讲一些小朋友不能随便动煤气的要求等。这天通过活动,幼儿了解到乱动煤气的危害,以及遇到煤气泄正确的做法。

  幼儿预防一氧化碳中毒的教案 篇7

  时值冬季,消防安全教育成为学校安全教育的一个重点。为使全校广大师生充分认识火灾及其危害性,提高安全防范意识,切实加强消防安全知识的学习,提高自防自救能力,通过一系列消防安全教育活动的开展,使广大师生对“隐患险于明火,防范胜于救灾,责任重于泰山”这一信条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掌握了基本的消防技能,提高了师生的消防安全意识和逃生能力,增强了学校防控火灾的能力,确保了学校财产和师生人身安全不受损害。

  主题科学“治”火拥抱安全

  目的:

  1、加深学生对火灾危害严重、防火意义重大的认识。

  2、巩固防范火灾和火海自救的技能。

  3、了解灭火常识,重点掌握科学使用灭火器,实现自救和“救他”

  4、培养临危不惧、见机行事、科学“治”火的意识。

  前期工作

  1、提前布置学生去搜集近年来发生的重大火灾并了解其惨重后果。

  2、布置学生复习关于平时学到的防范火灾和火海自救的知识,并通过其他途径了解更多的这方面的知识。

  3、联系学校安全主任,准备灭火器等消防器材。

  班会形式学生对自己收集的资料和知识进行展示和介绍;多媒体展示相关知识;“我当消防员”(消防小演习)。

  教学过程导入:展示消防安全教育课的相片,勾起学生对防火、救火知识的回忆。教师设疑:“为什么我们一而再、再而三的讲消防安全?”尤其是冬天来了,天气干燥。引入到大火无情,面对残酷的火灾我们该怎么办的问题上来。

  一、前车之鉴

  学生展示其收集到的'近年来有关火灾的事故案例,谈谈观后感,使学生确实能从他们自己收集的案例中体会到火灾危害和消防安全教育的重要性。

  过渡:火灾是死神的化身,无情的吞噬了许多无辜的生命,可以说“火灾猛于虎”。既然火灾有那么大的危害,那么我们平时应该怎么做才能尽量地避免火灾呢?

  二、防患未然(由学生发言,教师总结,特别介绍生活中如何防火)

  1、首先要树立这种安全意识,认识到火灾的'极端危性

  2、安全用火用电,注意一些生活中细节

  3、经常保持警惕,排除生活中的一些火灾安全隐患

  三、火海逃生——“逃生知识小测试”

  很多时候我们自身虽然很注意火灾的预防,但是万一火灾在我们身边发生了,我们应该怎么办呢?怎么样尽可能地保护自己的生命安全呢?观看《逃生知识》动画,结合自己了解到的知识,进行“逃生知识小测试”,巩固防范火灾和火海自救的技能。

  四、科学“治”火——“我当消防员”消防小演习

  面对火灾,我们实在无力控制火势时应该懂得逃生自救,但是,很多时候,火势并未蔓延,火灾并未失控,这时,我们就应该运用科学的知识和方法控制火势、扑灭火灾,避免人员伤亡和财物损失。果真,我们不但能实现自救,还能“救他”。

  1、播放视频,了解火灾的分类和灭火器的分类,懂得针对不同的火灾用不同的灭火器。

  2、利用动画,测试学生是否掌握正确使用灭火器的知识,确保消防小演习的顺利进行。

  3、“我当消防员”消防小演习。请学校安全主任黎强老师进行灭火示范。观看后,学生分组实际操作灭火器进行灭火,通过实践,真正地掌握科学灭火的技能。

  五、总结

  火灾无情,所以我们要尽量避免火灾。万一不幸身边发生了火灾,我们也不要惊慌,要沉着冷静,用自己学的知识有效地保护自己,同时,合理利用消防器材,科学“治”火,实现自救和“救他”。最后,祝愿大家永远都平安、幸福!

  幼儿预防一氧化碳中毒的教案 篇8

  活动目标:

  1、了解煤气的作用和危险性,知道人在煤气中毒时,会产生的一些生理反应。

  2、知道在发生危险时,如何解救自己的方法。

  活动准备:

  1、因漏气而造成的事故事例。

  2、煤气灶一个。

  3、关于一些煤气发生的事故录象。

  活动过程:

  一、认识煤气灶、煤气包,了解煤气的用处

  1、出示煤气灶和煤气包,提问:这是什么?你们家使用煤气吗?你们家的煤气是从哪里来的?煤气有什么用?

  2、教师进行简单的.小结:我们家用的煤气有两种,一种是管道煤气,一种是煤气包。

  它们给我们带来了许多方便,能烧水、烧饭、烧菜┄┄

  二、观看录象,了解煤气的危险性。

  1、教师:煤气的用处很多,可是如果不正确的使用煤气,煤气也会给我们带来许多危害。

  2、展示有关图片或相关的报道,使幼儿初步了解在哪些情况下,会发生漏气或爆炸事故。

  3、引导幼儿结合日常生活经验谈谈煤气造成的危险性有哪些?

  教师小结。

  三、组织幼儿讨论,知道安全使用煤气的方法以及发生以外后的自救方法

  1、怎样安全使用煤气。

  2、怎样知道漏气了?如何辨别呢?

  3、我们人体吸进了这些有毒的会有哪些反映呢?

  四、教师结合幼儿的具体情况,重点讲解几个问题。

  1、当成人在厨房使用煤气烹饪时,小朋友尽量不要到厨房。

  2、小朋友在家中,不要自己随便动煤气灶的开关。

  3、如果闻到异味,要及时提醒爸爸妈妈。

  【相关阅读】

  救护措施

  现场急救

  1、应尽快让病人离开中毒环境,移病人于通风良好、空气新鲜的地方,注意保暖,并立即打开门窗,流通空气。

  2、患者应安静休息,避免活动后加重心、肺负担及增加氧的消耗量。

  3、松解衣扣,保持呼吸道通畅,清除口鼻分泌物,如发现呼吸骤停,应立即行口对口人工呼吸,并作出心脏体外按摩。

  4、立即进行针刺治疗,取穴为太阳、列缺、人中、少商、十宣、合谷、涌泉、足三里等。轻、中度中毒者,针刺后可以逐渐苏醒。

  5、神志不清的中毒病人必须尽快抬出中毒环境,在最短的时间内,检查病人呼吸、脉搏、血压情况,根据这些情况进行紧急处理。

  6、呼吸心跳停止,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和心脏按压。

  7、呼叫120急救服务,急救医生到现场救治病人。

  8、立即静脉注射50%葡萄糖液50毫升,加维生素C500~1000毫克。轻、中型病人可连用2天,每天1~2次,不仅能补充能量,而且有脱水之功,早期应用可预防或减轻脑水肿。

  9、病情稳定后,将病人护送到医院进一步检查治疗。

  10、立即给氧,有条件应立即转医院高压氧舱室作高压氧治疗,尤适用于中、重型煤气中毒患者,不仅可使病者苏醒,还可使后遗症减少。

  11、昏迷者按昏迷病人的处理进行。

  后续处理

  1、坚持早晨到公园或在阳台进行深呼吸运动扩胸运动、太极拳,每天30分钟左右,轻、中型中毒者应连续晨练7~14天;重型中毒者可根据后遗症情况,连续晨练3~6个月,作五禽戏、铁布衫功、八段锦等。

  2、继续服用金维他每天1~2丸,连服7~14天,或维生素C0、1~0、2克,每天3次,亦可适量服用维生素B1、B6,复合维生素B等。

  3、检查煤气使用情况,以防再次中毒:

  a、检查煤气有无漏泄,安装是否合理,燃气灶具有无故障,使用方法是否正确等;

  b、冬天取暖方法是否正确,煤气管道是否畅通,室内通风是否良好等;

  c、尽量不使用煤炉取暖,如果使用,必须遵守煤炉取暖规则,切勿马虎;

  d、热水器应与浴池分室而建,并经常检查煤气与热水器连接管线的完好;

  e、如入室后感到有煤气味,应迅速打开门窗,并检查有无煤气漏泄或有煤炉在室内,切勿点火;

  f、经常擦拭灶具,保证灶具不致造成人体污染,在使用煤气开关后,应用肥皂洗手,并用流水冲净。在厨房内安装排气扇或排油烟机;

  g、一定要使用煤气专用橡胶软管,不能用尼龙、乙烯管或破旧管子,每半年检查一次管道通路。

  幼儿预防一氧化碳中毒的教案 篇9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充分认识什么是煤气中毒,对此决不能掉以轻心,了解并掌握煤气中毒的抢救法。

  2、通过这次的主题班会,提高学生的防煤气中毒的思想意识,养成一个良好的生活习惯。

  3、通过本次班会活动,使同学们知道发生火灾后应该怎样做,平时注意怎样预防火灾。

  4、学会如何应急、自救与保护。

  教学重点:

  1、了解什么是煤气中毒。

  2、煤气中毒与火场的抢救措施及应急方法。

  教学难点:

  煤气中毒的患者应如何抢救?

  课前准备:

  1、了解自己亲戚及周围邻居中,有没有发生过煤气中毒的事件及如何抢救治疗的。

  2、提问学生,假如遇到煤气中毒的患者或遇到大火,你准备怎么做?

  教学程序:

  一、导入新课:煤气中毒是怎么回事?什么是煤气中毒?大家回家的时候有没有问自己认识的人是否发生过煤气中毒?当时是怎么的抢救的?

  二、学习煤气中毒知识:

  1、煤气中毒的季节和原因

  (1)每年的冬天,人们烤火或用热水器洗澡的时稍不注意,就会发生煤气中毒的现象。

  (2)因为天气的问题,关闭所有窗户,导致空气不流通引发煤气中毒。

  (3)由于用户的忽略,导致煤气瓶的阀门没有关闭,从而引发煤气中毒。

  2、煤气中毒的过程我们知道人体的血液是由红细胞、白细胞、血小板及血浆组成。人们在生命过程中所需要的氧气,是靠红血球中血红蛋白把氧气带给人体的各个部分的。煤或木炭在氧气不足、燃烧不完全时,会产生一氧化碳气体-煤气。一氧化碳攻击性很强,空气中含0.04%~0.06%或以上浓度很快进入血流,在较短的时间内强占人体内所有的红细胞,紧紧抓住红细胞中的血红蛋白不放,使其形成碳氧血红蛋白,取代正常情况下氧气与血红蛋白结合成的氧合血红蛋白,使血红蛋白失去输送氧气的功能。一氧化碳与血红蛋白的结合力比氧与血红蛋白的结合力大300倍。一氧化碳中毒后人体血液不能及时供给全身组织器官充分的氧气,这时,血中含氧量明显下降。大脑是最需要氧气的器官之一,一旦断绝氧气供应,由于体内的氧气只够消耗10分钟,很快造成人的昏迷并危及生命。

  3、煤气的症状一氧化碳气体能与人体红血球中血红蛋白结合,使血红蛋白丧失携带氧气的能力而是人发生中毒。中毒前期出现的症状是:头昏头痛,眼花心慌,恶心呕吐,紧接着上述症状加剧,眩晕昏睡,脉搏细快而弱,血压下降。最后常常因为严重缺氧而窒息死亡。

  4.急救的方法如果发现煤气中毒的患者,首先应该立即打开门窗,将患者移到空气新鲜`通风透气的地方,紧接着通知医生。

  幼儿预防一氧化碳中毒的教案 篇10

  内容:冬天到了,农村的很多居民都采用煤火取暖。因为有些学生离家远,所以在外借宿,没有父母的督导,在防寒保暖时自理能力差,有缺乏一定的常识,往往把煤火抬到居室使用,这是非常危险的。为此,我班及时的召开了本次主题班会,内容包括:

  一.平时在生活中应做到以下几点:

  1、在使用煤炉取暖时,一定要安装烟筒。要定期清扫烟筒,保持烟筒通畅,如发现烟筒堵塞或漏气,要及时清理或修补。 2.没有使用回风炉的学生一般在居室外使用煤火,夜晚睡觉时必须把火抬出居室。特殊情况在屋内使用时也要保证屋子通风。

  3、屋内务必安装通风口,通风口门窗的最上方,要经常检查通风口、烟筒是否堵塞,做到及时清查。

  4、要经常打开门窗通风换气,保持室内空气新鲜。

  5、伸出室外的烟筒,还应该加装遮风板,防止大风将煤气吹回室内。

  6、每天晚上睡觉前务必检查炉火是否封好、炉盖是否盖严、风门是否打开、通风口是否畅通。

  7、在使用煤炉取暖时,在室内如感到有头晕、恶心等症状,应先考虑有无煤气中毒因素,并立即开窗通风,严重者立即拨打120求救。

  8、学会预防与急救煤气中毒的知识和方法,这对自己与周围的人都有很大好处。

  9、学生使用蜂窝煤时应先让其晾干后才使用。

  二.了解煤气中毒常见的原因

  1、在密闭居室中使用煤炉取暖、做饭,由于通风不良,供氧不充分,可产生大量一氧化碳积蓄在室内。包括门窗紧闭,又无通风措施,未安装或不正确安装风斗,疏忽大意,思想麻痹,致使煤气大量溢出;气压低,煤气难以流通排出。

  2、城市居民使用管道煤气,如果管道漏气,开关不紧,均可使煤气大量溢出,造成中毒。

  3、使用燃气热水器,通风不良,洗浴时间过长。

  4、冬季在车内发动汽车或开动车内空调后在车内睡眠,都可能引起煤气中毒。

  三.煤气中毒的基本现场急救

  当发现有人出现一氧化碳中毒时,应立即采取下述措施:

  1、立即打开门窗通风,迅速将患者转移至空气新鲜流通处,卧床休息,患者应安静休息,避免活动后加重心、肺负担及增加氧的消耗量。

  2、确保患者呼吸道通畅,对神志不清者应将头部偏向一侧,以防呕吐物吸入呼吸道,导致窒息。

  3、对有昏迷或抽搐者,可在头部置冰袋,以减轻脑水肿。

  4、观察病人变化,对轻度中毒者,经数小时的通风观察后即可恢复;对中、重度中毒者应尽快向急救中心呼救,在转送医院的途中,一定要严密监测中毒者的神志、面色、呼吸、心率、血压等病情变化。

  5、中毒者呼吸心跳停止,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和心脏按压。

  6、中毒者应尽早进行高压氧舱治疗,减少后遗症。

  幼儿预防一氧化碳中毒的教案 篇11

  学习目的:

  通过学习有关煤气安全知识,使学生树立自护、自救观念,形成自护、自救的意识,防止一些不必要的事故的发生。

  学习过程:

  一、谈话引入:

  同学们生活在幸福、温暖的家庭里,受到父母和家人的关心、爱护,似乎并不存在什么危险。但是,家庭生活中仍然有许多事情需要备加注意和小心对待,否则很容易发生危险,酿成事故。其实我们家庭也时刻存在着安全隐患,尤其是关于煤气的使用,我们必须时刻提高警惕。

  煤气是一种优质的气体燃料,它具有清洁卫生、方便快捷、节约能源等优点,在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促进经济发展、保护环境等方面起着积极作用。煤气又是一种易燃、易爆、有毒的气体,如果使用不当,也会发生危险,造成事故。

  二、安全使用煤气的知识传授

  1)燃气器具在工作时,人不能长时间离开,以防被风吹灭或被锅中溢出的水浇灭,造成煤气大量泄露而发生火灾。(用事例的方式讲解)

  2)使用燃气器具(如煤气炉、燃气热水器等),应充分保证室内的通风,保持足够的氧气,防止煤气中毒。

  具体问题涉及:

  1)怎样识别煤气漏气?

  2)煤气中毒有那些症状?

  3)煤气中毒应采取什么措施?

  4)煤气表灶附近堆放东西有什么危害?

  5)怎样燃点煤气?

  6)怎样调节火焰?

  7)煤气灶的维护保养

  三、让同学们来演绎一些厨房片断,让大家学会如何自救和发现问题以及采取的措施。

  四、通过该次的主题班会,令学生学会了有关煤气的安全知识,保护了自己又保障了家里的安全。

  五、班会总结

  幼儿预防一氧化碳中毒的教案 篇12

  活动目标:

  1、知道煤气对身体有害,不能乱动煤气开关。

  2、增强幼儿的自我保护意识。

  3、加强幼儿的安全意识。

  4、考验小朋友们的反应能力,锻炼他们的个人能力。

  5、不做“禁止”的事。

  活动准备:

  带领幼儿到厨房参观厨师如何使用厨房的用具教育挂图《安全使用煤气》

  指导要点:

  1、引导幼儿回顾参观厨房的感受。

  2、讨论:煤气在我们生活中的作用,爸爸妈妈是怎么使用煤气的?

  3、引导幼儿观察挂图。

  4、讨论:图中的小朋友在干什么?这样做对吗?为什么?

  5、教师指导幼儿完成学习包里的内容。

【幼儿预防一氧化碳中毒的教案】相关文章:

预防一氧化碳中毒安全教案12-01

预防中暑幼儿教案12-15

幼儿预防校园欺凌教案12-04

预防火灾幼儿教案范文03-08

幼儿园预防感冒教案08-25

如何预防一氧化碳中毒12-16

幼儿园小班预防拐卖教案03-29

幼儿园预防中暑安全教案03-31

幼儿园预防溺水安全教案03-16

幼儿冬季疾病预防教案(精选11篇)12-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