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防一氧化碳中毒安全教育教案

时间:2024-04-30 11:01:21 飞宇 教案 我要投稿

预防一氧化碳中毒安全教育教案范文(精选12篇)

  在教学工作者实际的教学活动中,时常需要用到教案,教案是教学活动的依据,有着重要的地位。那么教案应该怎么写才合适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预防一氧化碳中毒安全教育教案范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预防一氧化碳中毒安全教育教案范文(精选12篇)

  预防一氧化碳中毒安全教育教案 1

  活动目标:

  1、了解煤气灶的作用和危险性

  2、掌握在发生危险时,如何解救自己的方法

  活动重点:

  了解煤气灶的作用和危险性

  活动难点:

  掌握在发生危险时,如何解救自己的方法

  活动准备:

  煤气灶图片

  活动过程:

  一、导入活动

  1、教师出示煤气灶图片

  2、教师:小朋友,你们认识它吗(煤气灶)?你们家使用煤气吗?煤气灶有哪些用处?幼儿自由回答。

  3、教师:煤气灶使用不当,会有哪些危险?

  教师小结:煤气灶给我们带来了许多方便,能烧水、烧饭、烧菜。如果使用不当,容易发生火灾,给我们的生命以及财产带来危险。

  二、请幼儿翻开教材,看图提问

  1、小朋友为什么不能单独去开煤气灶(会发生煤气泄事故)

  2、小朋友你们明白煤气泄会发生什么可怕的事情吗(人会中毒,会爆炸,着火)

  3、发现煤气泄我们就应怎样做(闻到煤气不能打电话、不能开灯、开窗通风、赶快跑到外面)

  教师小结:煤气的用处很多,但是如果不正确的`使用煤气,它也会给我们带来许多危害。一旦发现煤气泄,立刻关掉煤气阀门,不能开灯,不能打开抽油烟机和排风扇,不能点火,也不能在室内拨打电话。要立刻用湿毛巾捂住鼻子和嘴,打开门窗,跑到空气新鲜的地方。

  三、决定对与错教师:小朋友请你们说说下面的小朋友做得对吗

  1、组织幼儿讨论

  (1)小朋友不停的开关煤气灶

  (2)肚子饿了,用煤气灶煮鸡蛋吃

  (3)闻到家里有煤气味,赶紧给爸爸妈妈打电话

  (4)闻到家里有煤气味,继续呆在家里玩

  教师小结:这些行为都不对!

  2、教师:那么我们就应怎样做呢

  幼儿:闻到家里有煤气味,赶紧跑出家门求救

  教师小结:

  在生活中有时会有危险发生,小朋友要学会解救自己的方法活动反思幼儿在家中都见过煤气灶,父母也会讲一些小朋友不能随便动煤气的要求等。这天透过活动,幼儿了解到乱动煤气的危害,以及遇到煤气泄正确的做法。

  预防一氧化碳中毒安全教育教案 2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充分认识什么是煤气中毒,对此决不能掉以轻心,了 解并掌握煤气中毒的抢救法。

  2、提高学生的防煤气中毒的思想意识,养成一个良好的生活习 惯。

  3、学会如何应急、自救与保护。

  教学重点:

  1、了解什么是煤气中毒。

  2、煤气中毒与火场的抢救措施及应急方法。教学难点:煤气中 毒的患者应如何抢救?

  课前准备:

  1、了解自己亲戚及周围邻居中,有没有发生过煤气中毒的事件 及如何抢救治疗的。

  2、提问学生,假如遇到煤气中毒的患者或遇到大火,你准备怎 么做?

  教学程序:

  一、导入新课:

  煤气中毒是怎么回事?什么是煤气中毒?大家回家的时候有没 有问自己认识的人是否发生过煤气中毒?当时是怎么的抢救的?

  二、学习煤气中毒知识:

  1、煤气中毒的季节和原因

  (1)每年的冬天,人们烤火或用热水器洗澡的时稍不注意,就会 发生煤气中毒的现象。

  (2)因为天气的问题,关闭所有窗户,导致空气不流通引发煤 气中毒。

  (3)由于用户的忽略,导致煤气瓶的阀门没有关闭,从而引发 煤气中毒。

  2、煤气中毒的过程

  我们知道人体的血液是由红细胞、白细胞、血小板及血浆组 成。人们在生命过程中所需要的氧气,是靠红血球中血红蛋白把氧 气带给人体的各个部分的。煤或木炭在氧气不足、燃烧不完全时, 会产生一氧化碳气体一煤气。一氧化碳攻击性很强,空气中含 0. 0440. 06%或以上浓度很快进入血流,在较短的时间内强占人体 内所有的红细胞,紧紧抓住红细胞中的血红蛋白不放,使其形成碳 氧血红蛋白,取代正常情况下氧气与血红蛋白结合成的氧合血红蛋 白,使血红蛋白失去输送氧气的功能。一氧化碳与血红蛋白的结合 力比氧与血红蛋白的结合力大300倍。一氧化碳中毒后人体血液不 能及时供给全身组织器官充分的氧气,这时,血中含氧量明显下 降。大脑是最需要氧气的器官之一,一旦断绝氧气供应,由于体内 的氧气只够消耗10分钟,很快造成人的.昏迷并危及生命。

  3、煤气的症状

  一氧化碳气体能与人体红血球中血红蛋白结合,使血红蛋白丧 失携带氧气的能力而是人发生中毒。中毒前期出现的症状是:头昏 头痛,眼花心慌,恶心呕吐,紧接着上述症状加剧,眩晕昏睡,脉 搏细快而弱,血压下降。最后常常因为严重缺氧而窒息死亡。

  4、急救的方法

  如果发现煤气中毒的患者,首先应该立即打开门窗,将患者移 到空气新鲜通风透气的地方,紧接着通知医院派车和医生前来抢 救。

  三、课后小结

  1、通过这次主题班会,同学门都基本掌握了什么?

  2、同学们要提高日常生活的保护意思,从小事做起。养成良好的 生活习惯。减少安全隐患发生的频率。

  预防一氧化碳中毒安全教育教案 3

  教学目标:

  通过教学让学生知道一氧化碳对人的危害,并初步 掌握一氧化碳中毒预防及急救措施及方法。

  教学重难点:

  初步掌握一氧化碳中毒预防及急救措施及方法。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到了冬季,尤其是天气最冷时,不免会发生一氧 化碳中毒事件,我们要提高警惕,采取有效的预防措施,以避免引 起一氧化碳中毒。那么我们该采取哪些措施呢?

  二、介绍一氧化碳的生成及危害,气压低、吹南风、气温升高 的时候特别要预防一氧化碳中毒!即使不是南置的烟囱,雾气大, 气压低,空气扩散能力弱,也是导致煤炉排烟不畅的另一个原因。 气温突然上升,许多居民将煤炉封得很严实,同时也导致煤燃烧不 充分,产生大量一氧化碳气体聚积在室内引发中毒。所以,遇有大 风天气,尤其是在夜晚,一定要打开炉门,让蜂窝煤能够充分燃 烧,或者干脆将炉子灭掉;尤其在冬季的.雨雪、阴天或者气压低的 天气里,要注意及时清扫烟囱,保持内部通畅,并要经常开窗通风。

  三、气中毒的原理及症状?

  1、分组进行讨论,各小组的同学根据自己从新闻、报纸等渠道 知道的一氧化碳中毒的原理及症状进行讨论

  2、老师提问各小组。

  3、老师点评:

  一氧化碳中毒的原理:煤气中毒即一氧化碳中毒。煤气中毒的 原理:

  一氧化碳是一种无色无味的气体,不易察觉。血液中血红蛋白 与一氧化碳的结合能力比与氧的结合能力要强200多倍,而且,血 红蛋白与氧的分离速度却很慢。所以,人一旦吸入一氧化碳,氧便 失去了与血红蛋白结合的机会,使组织细胞无法从血液中获得足够的 氧气,致使呼吸困难。

  一氧化碳中毒的症状:

  a、轻度一氧化碳中毒:最初感觉为头痛、头昏、恶心、呕吐、 软弱无力;

  b、中度一氧化碳中毒:大部分病人迅速发生抽痉、昏迷,两 颊、前胸皮肤及口唇呈樱桃红色,c、重度一氧化碳中毒:很快呼吸抑制而死亡。

  四、一氧化碳中毒的急救措施和注意事项:

  1、一氧化碳中毒的急救措施:(冷静沉着)

  a:立即打开门窗,流通空气,同时尽快离开中毒环境。

  B:有自主呼吸,充分给以氧气吸入。

  C:呼吸心跳停止,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和心脏按压。

  d:呼叫120急救服务,急救医生到现场救治病人

  2:注意事项:因为一氧化碳的比重为0.967,比空气轻,救护者 应俯伏入室。

  五、如何防止一氧化碳中毒:

  1、防止煤气管道和煤气灶具漏气。

  2、防止煤气点燃后被浇灭,而导致大量泄气。

  3、正确使用煤气热水器。

  4、保持室内空气流通。

  六、课堂总结

  防止一氧化碳中毒,以预防为主。只要同学们具有较强的安全防范意识,大多数煤气中毒事故是可以预防的。希望通过这次的 防一氧化碳中毒安全教育班会使同学们提高警惕,增强安全意识, 掌握一氧化碳中毒自救技能,希望同学们都能远离事故,天天平安幸福。

  预防一氧化碳中毒安全教育教案 4

  活动目标:

  1、帮助幼儿初步了解煤气的作用和基本特性,知道煤气对身体有害。

  2、教育幼儿不随便乱动煤气开关,树立自我保护意识。

  3、大胆说出自己对煤气的理解。

  4、考验小朋友们的反应能力,锻炼他们的个人能力。

  5、加强幼儿的安全意识。

  活动重难点:

  初步了解煤气的作用和基本特性,知道煤气对身体有害。

  幼儿不随便乱动煤气开关,树立自我保护意识。

  活动准备:

  煤气灶、煤气瓶图片。

  活动过程:

  一、引导幼儿观看图片。

  师:朱老师带来了一张图片,你认识它吗?这是什么?

  师:你在哪里看见过?有什么用呢?

  师小结:煤气瓶是装煤气用的,煤气通过管道,输送到煤气灶里,打开开关点着火后,爸爸妈妈就可以用来烧饭菜了。

  二、帮助幼儿了解煤气的基本特征。

  师:煤气为什么能把饭菜烧熟?

  师:你能看见煤气、闻到煤气吗?

  师小结:煤气是一种有毒的气体,它遇到火就会燃烧。它原本是无色无味的,工人叔叔为了防止人们在使用时发生危险,在生产煤气时加进了一种臭味剂。当煤气漏出时,人们一闻到臭味就会发现。

  三、教育幼儿不乱动煤气开关,学会一些自我保护的方法。

  1、师:那当煤气泄漏的时候我们应该怎么做呢?

  2、幼儿根据自己的已有经验进行讲述,教师最后进行小结:

  ①煤气灶上的开关是控制煤气进出的'一个阀门,不能随便乱动,如果把煤气放入空气中,当人吸进了身体,就会引起煤气中毒,严重的会给人带来生命危险。小朋友千万不要玩弄它。

  ②当发现室内有煤气臭味时,应赶快打开窗户,让空气流通,这样就不会让人造成缺氧中毒、打开窗户后,还要及时告诉大人检查煤气漏气的地方,进行修理。

  ③不能再煤气瓶旁玩火,煤气瓶受热后压力增大,超过一定限度就容易引起爆炸,发生火灾。

  ④煤气灶上烧的汤和水滚开后,要及时将火关小或关掉,以免锅内的东西会溢出来将灶上的火压灭,而煤气还会继续往外冒出来,这样就很容易引起煤气中毒。

  3、师:煤气中毒是很危险的事情,我们一定要注意学会保护自己,保护家人!遇到问题的时候一定不要慌张,想一想要怎么样去解决!

  四、结束活动。

  师:今天我们学习了《煤气开关不乱动》,你知道了煤气泄漏后的解决方法了吗?回去之后还可以和爸爸妈妈一起分享呢!

  活动反思:

  幼儿在家中都见过煤气灶,父母也会讲一些小朋友不能随便动煤气的要求等。今天通过活动,幼儿了解到乱动煤气的危害,以及遇到煤气泄漏正确的做法,知道煤气开关不乱动。

  预防一氧化碳中毒安全教育教案 5

  设计意图:

  “安全教育”是幼儿园的日常教学中的重中之重,所以,我们在日常的活动中也很注重这方面的教育。煤气的使用是我们日常生活中的必须品之一,幼儿的好奇心较强,总对一些不熟悉的物品充满了探索欲,煤气的正确使用,关乎着我们生命和财产安全,因此我们开展了这次的安全教育活动。

  活动目标:

  1、了解煤气的作用和危险性,知道人在煤气中毒时,会产生的一些生理反应。

  2、遇到煤气泄漏时知道如何解救自己的方法。

  3、初步培养幼儿用已有的.生活经验解决问题的能力。

  4、培养幼儿大胆发言,说完整话的好习惯。

  5、培养幼儿自我保护能力。

  活动准备:

  1、煤气瓶一个(仿真玩具)。

  2、煤气泄漏和爆炸的视频。

  活动过程:

  一、认识煤气瓶、煤气炉和管道煤气,了解煤气的用处

  1、教师出示煤气瓶,提问:这是什么?小朋友家里使用煤气吗?你们家的煤气是从哪里来的?煤气有什么用?

  2、教师进行简单的小结:我们家用的煤气有两种,一种是管道煤气,一种是瓶装煤气。

  它们给我们带来了许多方便,例如:能烧水、烧饭、烧菜、煲汤等等

  二、观看视频,了解煤气的危险性。

  1、教师:煤气的用处很多,可是如果不正确的使用煤气,煤气也会给我们带来许多危害。

  2、观看有关煤气使用的视频,使幼儿初步了解在哪些情况下,会发生漏气或爆炸事故。

  3、引导幼儿结合日常生活经验谈谈煤气造成的危险性有哪些?

  刚才小朋友看到视频时,里面发生了什么事情?(漏煤气、爆炸了)

  教师小结:在使用煤气煮东西时,成人不能没关闭煤气炉开关就离开。小朋友年龄小,不能私自去厨房玩弄煤气炉。

  三、组织幼儿讨论,知道安全使用煤气的方法以及发生以外后的自救方法

  1、怎样安全使用煤气。

  2、怎样知道漏气了?如何辨别呢?(漏气了会有难闻的气味;会吱吱的声音……)

  3、我们人体吸进了这些有毒的会有哪些反映呢?

  (会头晕、会呼吸不了、会晕倒……)

  四、教师结合幼儿的具体情况,重点讲解几个问题。

  1、当成人在厨房使用煤气烹饪时或时成人不在时,小朋友都尽量不到厨房里玩耍。

  2、小朋友在家中,不要自己随便动煤气灶的开关。

  3、如果闻到煤气味时,要及时提醒家里的成人。

  4、当煤气泄漏严重时,要及时的从安全通道离开,不乘坐电梯不按门铃。到达安全地方时打119报警。

  活动反思:

  幼儿在活动中能大胆地发表自己的意见。通过该活动幼儿还了解到安全用气的必要性,知道煤气的好处与危险,懂得不私自到厨房玩煤气炉开关。了解正确使用煤气方法以及遇到煤气泄漏时的自我保护方法,避免危险的发生。

  预防一氧化碳中毒安全教育教案 6

  一、活动目标:

  1、让学生了解煤气中毒原因,知道煤气中毒应如何处理。

  2、掌握预防煤气中毒的基本方法。

  二、活动重点、难点:

  了解为什么会中毒及预防方法、急救方法。

  三、活动过程:

  (一)谈话引入

  1、教师板书课题,让学生自己谈谈对煤气中毒的认识。

  2、你见过煤气或中毒吗?

  3、教师根据学生谈话引入学习。

  (二)揭开煤气中毒的面纱

  1、关于煤气中毒,说说你从中知道了什么?

  2、介绍煤气中毒的几种表现?

  3、了解中毒机制

  一氧化碳与血红蛋白的结合能力比氧气与血红蛋白的结合能力大720倍。

  (三)发生煤气中毒时怎么办?

  1、打开门窗,移出病人;

  2、打急救电话;

  3、吸氧,要注意保暖;

  4、人工呼吸及时送医院

  (四)煤气中毒的预防

  通风、常检查是否漏气、不随便下沼气池

  (五)煤气中毒时的'自救

  全班交流

  (六)本课小结

  1、请学生小结

  2、教师根据学生谈话总结,提出希望。

  四、作业

  把今天学到的知识讲给你的父母听。

  预防一氧化碳中毒安全教育教案 7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了解煤气中毒的原因及煤气对人的危害。

  2、初步掌握煤气中毒预防

  能力目标:

  1、学会煤气中毒的抢救措施及应急方法。

  2、培养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和生活实践能力

  情感目标:

  1、让学生在思想上,意识上要懂的自我保护、提高应急、自救与保护能力

  2、提高日常生活的保护意思,从小事做起。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减少安全隐患发生的频率。

  教学重点:

  煤气中毒的抢救措施及预防方法。

  教学难点:

  煤气中毒的患者应如何抢救?

  教学方法:

  资料分析法、讨论归纳法

  学习方法:

  分析讨论法

  教学间:

  1课时

  教具准备:

  CIA课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设疑激趣

  通过视频播放煤气中毒事例(一个是冬季用煤取暖中毒事件;一个是洗燃气热水澡引发的中毒事件。)提出问题:

  (1)什么是煤气中毒?

  (2)目前我国北方许多地区冬季取暖仍采用煤炉,因使用炉火不慎而造成煤气中毒的事故常有发生,是什么原因导致煤气中毒呢?

  (3)假如你煤气中毒了,你该怎么办?

  (4)如何预防煤气中毒?尝试举例加以说明。

  二、学习研究,深化认知

  1、煤气中毒的季节和原因(视频,网上收集资料,学生分析讨论)

  (1)每年的冬天,人们烤火或用热水器洗澡的时稍不注意,就会发生煤气中毒的现象。

  (2)因为天气的问题,关闭所有窗户,导致空气不流通引发煤气中毒。

  (3)由于用户的忽略,导致煤气瓶的阀门没有关闭,从而引发煤气中毒。

  (4)工业生产煤气、矿井炮烟、内燃机废气,冶炼车间通风不好,都会生成大量的一氧化碳,也会造成煤气中毒现象。2003年12月23日重庆开县发生天然气井喷事故,造成198人死亡。

  2、介绍煤气的生成(教师设疑提问,学生思考分析讨论,师生归纳总结)家庭中煤气中毒主要指一氧化碳中毒、液化石油气、管道煤气、天然气中毒等等。前者多见于冬天用煤炉取暖,门窗紧闭,排烟不良时,后者常见于液化灶具漏泄或煤气管道漏泄等。

  (1)南风倒灌烟囱是罪魁祸首!北方许多居民家中的烟囱设置在房屋的南侧,突然间北风转南风使得许多烟囱发生倒灌现象,煤炉子‘呼吸’不畅,从而导致室内滞留大量一氧化碳气体。

  (2)雾气大,气压低,空气扩散能力弱,也是导致煤炉排烟不畅的另一个原因。气温突然上升,许多居民将煤炉封得很严实,同时也导致煤燃烧不充分,产生大量一氧化碳气体聚积在室内引发中毒。

  (3)家庭中门窗紧闭、火炉不安烟囟或烟囟不通、漏气等也是煤气中毒的原因之一。

  3、煤气的危害(教师课件播放,学生交流课前准备的资料以及生活中的实例)

  煤气中毒机理是一氧化碳与血红蛋白的亲合力比氧与血红蛋白的亲合力高200~300倍,所以一氧化碳极易与血红蛋白结合,形成碳氧血红蛋白,失去携氧能力,造成组织窒息。

  (1)煤气中毒的早期症状,头痛眩晕、心悸、恶心、呕吐、四肢无力,甚至出现短暂的'昏厥,一般神志尚清醒,吸入新鲜空气,脱离中毒环境后,症状迅速消失,一般不留后遗症。

  (2)煤气中毒时间稍长,在轻型症状的基础上,可出现虚脱或昏迷。皮肤和粘膜呈现煤气中毒特有的樱桃红色。如抢救及时,可迅速清醒,数天内完全恢复,一般无后遗症状。

  (3)煤气中毒发现时间过晚,吸入煤气过多,或在短时间内吸入高浓度的一氧化碳,病人呈现深度昏迷,各种反射消失,大小便失禁,四肢厥冷,血压下降,呼吸急促,会很快死亡。一般昏迷时间越长,预后越严重,常留有痴呆、记忆力和理解力减退、肢体瘫痪等后遗症

  三、联系实际,活学活用

  (一)煤气中毒急救措施。

  (课件播放,提出问题。学生分组,思考分析讨论自己知道的煤气急救方法。师生归纳总结。)

  实例:煤气中毒考研女生挣扎打开一扇门救了三条命3个在校外租房准备考研的女生煤气中毒。所幸其中一女生及时打开门,3人幸免于难。小李是原西师文学院的自考生。7月份毕业后,她和另外两个同样准备考研的校友合租了一套三室一厅的房子。昨下午4时许,3人在有空调的客厅里看书,厨房在烧开水。?不知过了多久,我们都觉得头晕,全身没力气?小郭说,她和另一个同学渐渐没了力气,趴在书桌上动不了;小李则用虚弱的声音问是不是煤气中毒了,刚说完,她也瘫倒在地。但小李并没放弃希望,她慢慢往门边爬去,两米不到的距离,爬了很久。她终于站了起来,门被打开了,一股新鲜空气进来。?我当时只有一个念头,不打开门大家都要完蛋。?小李说。约过了10分钟,小李体力有所恢复,打电话叫来同学,她们被送往校医院。事后发现,因当时刮大风将窗户关死,并将炉火吹熄,造成屋中3人中毒。提出问题:我应该如何去做?采取什么措施?

  (在此处教学时应注意培养培养学生?处事不惊,冷静处理?的心理素质。如果只有一个人就应该先开窗关煤气,不能在室内打电话,因为煤气浓度高的话,打电话很可能引起爆炸,所以,电话一定要到室外去打或者等空气流通后方可打)

  如果发生煤气中毒时,家人要冷静沉着,采取相应的急救措施。

  1、立即把中毒者搬到室外空气流通的地方,吸入新鲜空气,及时排出一氧化碳,如果是冬天但要注意保暖,最好将患者用厚棉被包裹好。

  2、如果中毒症状较轻,可给他喝些热浓茶,这样可抑制恶心。

  3、呼叫120急救服务,急救医生到现场救治病人。

  预防一氧化碳中毒安全教育教案 8

  活动意图:

  “一氧化碳”无色无味,不易察觉,在有害气体中中毒发病率最高,但生活中我们处处也离不开“一氧化碳”的使用,日常生活中要更加警惕一氧化碳中毒的风险。为提高幼儿安全防范意识,让我们的孩子了解生活中一氧化碳存在的地方以及预防一氧化碳中毒的方法,我设计了如下教学活动,希望幼儿在学习此类知识后,能从生活的各方面避免“一氧化碳”中毒事故的发生。

  活动目标:

  1.幼儿喜欢参加安全教育活动。

  2.幼儿学习一氧化碳中毒的原因有哪些以及一些急救方法。

  3.加强自我保护,当发生事故时能够用所学的方法进行自救。

  活动准备:

  1.知识经验准备:幼儿生活中接触过一氧化碳的使用

  2.物质材料准备:图片、视频

  活动过程:

  一、图片导入,认识生活中的一氧化碳。

  教师:小朋友们,你们知道一氧化碳是什么吗?(幼儿自由讨论)

  教师:出示如下图片,告知幼儿我们的生活中处处都使用到了一氧化碳。

  1.燃烧煤炭

  2.使用燃气热水器

  3.汽车废气

  二、师幼探讨“一氧化碳”为什么会导致我们中毒,观看视频后,师幼进行小结。

  1.燃烧煤炭取暖、烧炭火锅等,煤炭容易发生不完全燃烧,产生大量一氧化碳,如果房间密闭,通风不畅,很容易发生一氧化碳中毒事件。

  2.有些家庭将燃气热水器安装在了洗浴间里,燃气不完全燃烧,时间过长,加上天冷关窗,通风不畅,导致中毒发生。

  3.有些人喜欢在车里开着空调睡觉,而此时汽车发动机怠速空转时,汽油燃烧不充分,会产生大量含有一氧化碳的废气,废气通过汽车的`空调入风口进入车内,引起中毒发生。

  三、发生了“一氧化碳”中毒,我们应该怎么办?

  师:小朋友们,生活中我们处处都会使用到“一氧化碳”,如果我们不慎发生了一氧化碳中毒,我们应该怎么办呢?(幼儿自由讨论)

  教师小结:

  1.稀释毒气:迅速打开门窗,让新鲜空气进入室内,切勿打开任何电器或使用明火照明。

  2.移离现场,将中毒者转移到空气新鲜的地方。

  3.对于昏迷或抽搐者,可在头部置冰袋,以减轻脑浮肿。

  4.发现中毒者及时送医救治。

  四、如何预防一氧化碳中毒?

  师:我们应该怎样预防一氧化碳中毒呢?

  1.远离火源,不要在任何地方玩火,特别是封闭的空间。

  2.不要到任何存在安全隐患的地方玩耍。

  3.不要躺在车门车窗紧闭、开着空调的汽车内睡觉。

  4.一定要在大人的陪伴下使用燃气类家电。

  五、师幼小结,活动结束。

  师:小朋友们,我们今天学习了许多预防“一氧化碳”中毒的小知识,希望我们的小朋友在今后的生活中能够正确使用一氧化碳,远离危险物,学会自我保护哦!

  预防一氧化碳中毒安全教育教案 9

  时值冬季,消防安全教育成为学校安全教育的一个重点。为使全校广大师生充分认识火灾及其危害性,提高安全防范意识,切实加强消防安全知识的学习,提高自防自救能力,通过一系列消防安全教育活动的开展,使广大师生对“隐患险于明火,防范胜于救灾,责任重于泰山”这一信条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掌握了基本的消防技能,提高了师生的消防安全意识和逃生能力,增强了学校防控火灾的能力,确保了学校财产和师生人身安全不受损害。

  主题科学

  “治”火拥抱安全

  目的

  1、加深幼儿对火灾危害严重、防火意义重大的认识。

  2、巩固防范火灾和火海自救的技能。

  3、了解灭火常识,重点掌握科学使用灭火器,实现自救和“救他”

  4、培养临危不惧、见机行事、科学“治”火的意识。

  前期工作

  1、提前布置幼儿去搜集近年来发生的重大火灾并了解其惨重后果。

  2、布置幼儿复习关于平时学到的防范火灾和火海自救的知识,并通过其他途径了解更多的这方面的知识。

  3、联系学校安全主任,准备灭火器等消防器材。

  班会形式幼儿对自己收集的资料和知识进行展示和介绍;多媒体展示相关知识;“我当消防员”(消防小演习)。

  教学过程导入:

  展示消防安全教育课的相片,勾起幼儿对防火、救火知识的回忆。教师设疑:“为什么我们一而再、再而三的讲消防安全?”尤其是冬天来了,天气干燥。引入到大火无情,面对残酷的火灾我们该怎么办的问题上来。

  一、前车之鉴

  幼儿展示其收集到的近年来有关火灾的事故案例,谈谈观后感,使幼儿确实能从他们自己收集的案例中体会到火灾危害和消防安全教育的重要性。

  过渡:火灾是死神的化身,无情的吞噬了许多无辜的生命,可以说“火灾猛于虎”。既然火灾有那么大的危害,那么我们平时应该怎么做才能尽量地避免火灾呢?

  二、防患未然(由幼儿发言,教师总结,特别介绍生活中如何防火)

  1、首先要树立这种安全意识,认识到火灾的极端危性

  2、安全用火用电,注意一些生活中细节

  3、经常保持警惕,排除生活中的一些火灾安全隐患

  三、火海逃生——“逃生知识小测试”

  很多时候我们自身虽然很注意火灾的预防,但是万一火灾在我们身边发生了,我们应该怎么办呢?怎么样尽可能地保护自己的生命安全呢?观看《逃生知识》动画,结合自己了解到的知识,进行“逃生知识小测试”,巩固防范火灾和火海自救的.技能。

  四、科学“治”火——“我当消防员”消防小演习

  面对火灾,我们实在无力控制火势时应该懂得逃生自救,但是,很多时候,火势并未蔓延,火灾并未失控,这时,我们就应该运用科学的知识和方法控制火势、扑灭火灾,避免人员伤亡和财物损失。果真,我们不但能实现自救,还能“救他”。

  1、播放视频,了解火灾的分类和灭火器的分类,懂得针对不同的火灾用不同的灭火器。

  2、利用动画,测试幼儿是否掌握正确使用灭火器的知识,确保消防小演习的顺利进行。

  3、“我当消防员”消防小演习。请学校安全主任黎强老师进行灭火示范。观看后,幼儿分组实际操作灭火器进行灭火,通过实践,真正地掌握科学灭火的技能。

  五、总结

  火灾无情,所以我们要尽量避免火灾。万一不幸身边发生了火灾,我们也不要惊慌,要沉着冷静,用自己学的知识有效地保护自己,同时,合理利用消防器材,科学“治”火,实现自救和“救他”。最后,祝愿大家永远都平安、幸福!

  预防一氧化碳中毒安全教育教案 10

  教学目标

  1.学生了解一氧化碳的物理性质;

  2.使学生掌握CO的化学性质。

  3.运用性质,知道一氧化碳的主要用途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一氧化碳的化学性质

  难点:一氧化碳与金属氧化物的反应

  教学策略

  (一)学生情况

  对于本节课的教学,九年级学生刚接触化学也有一段时间了,学生已经初步接触学习物质的一般过程。主要学习物质的性质和用途。本节课属于《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的第二课时,学生已对二氧化碳性质有所掌握。所以,本节课让学生通过与二氧化碳的性质对比学习一氧化碳。

  (二)教学方法

  对比教学法、实验演示法、多媒体辅助教学法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引出课题。利用“碳的氧化物有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两种,并且前面我们已经学过二氧化碳的性质和制法,今天开始学习有关一氧化碳的知识”这样一个开头简单明了的引出本节课课题。

  (二)新课教授,学习一氧化碳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及用途。在学习物理性质时,学生阅读课本自己总结一氧化碳的颜色、状态、溶解性及密度。然后利用蜂窝煤的燃烧引出一氧化碳的化学性质。

  (1)可燃性(强调要进行尾气处理,并且可以用放一盏酒精灯来处理)

  (2)有毒性(引起中毒的原因)

  (3)还原性(注意现象及化学方程式)并进行拓展练习。

  (三)对比学习

  请同学们找出CO和CO2性质的不同,使学生能熟练和灵活运用所学知识。

  布置作业:

  可以用几种方法鉴别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

  预防一氧化碳中毒安全教育教案 11

  教学重点及难点:

  1、CO化学性质实验的组合设计和实施。

  2、使用CO时的防毒意识和处理手段。

  教学过程:

  引入:通过回忆、对比、观察、阅读,初步认识CO的主要性质。

  [讲解] CO和CO2都是碳家族的氧化物,CO2在前面刚刚学过,利用对比和观察法来初步认识CO。

  [展示] CO、CO2样品(CO的贮气瓶内有水)

  [引导]学生观察实物、快速阅读教材、讨论发言、填表记录。

  学生:回忆已有的CO2知识、观察实物、阅读教材、师生对话、填表、对比CO2认识CO。

  CO2

  CO

  色味态

  无色无味气体

  无色无味气体

  溶解性

  可溶

  难溶

  可燃性

  不燃烧

  不支持燃烧

  可燃

  氧化性还原性

  弱氧化性

  还原性

  与碱液反应

  可反应

  不反应

  特性

  有毒

  展开:

  提出探究问题:如何用实验验证CO的化学性质?

  (明确CO的化学性质:可燃性、还原性、不与石灰水等碱液反应。)

  设计实验方案:

  分组设计、讨论,教师巡视、参与讨论、协助解决疑难问题、了解设计思路。

  分组讨论、可用三个独立实验来验证,也可用一个实验全解决。

  三个实验分别考虑时,可参考H2、CO2的性质实验,但要考虑CO的毒性改造装置,通过改造形成初步设计。

  可燃性:改H2燃烧装置,倒扣烧杯内壁涂石灰水

  还原性:改H2还原CuO的装置

  1、普通试管改成双通试管

  2、加尾气中CO2的检验、除去装置(石灰水洗气瓶)

  3、加尾气中CO的处理装置(酒精灯点燃)

  不与石灰水反应:改CO2与石灰水反应的装置:在盛石灰水的试管口加双孔塞,加一尖嘴导管点燃CO。

  设计一个实验装置时,实验顺序为:

  先检验不与石灰水反应装置、干燥CO装置、还原CuO装置、检验CO2的生成并除尾气中的CO2装置、最后点燃CO并检验CO2的生成装置。

  组织交流:

  强调CO的毒性,讨论防毒的几种办法,强化环保意识。特别是检验还原性、与碱液反应情况时要考虑CO的吸收和处理。

  每个小组选代表展示本组实验设计、说明设计意图。其他同学质疑。

  充分讨论后组内再修改方案。

  CO尾气处理的主要方法:

  1、点燃(无CO2)

  2、回收

  实施方案:

  首先组织同学讨论实验步骤(一个实验组),再次强化防毒意识,确保实验成功;

  然后协助代表组实验;

  提醒其他组记录实验现象。

  选出一组代表(设计一个实验的.小组代表)

  讨论实验步骤

  1、连接仪器(连)

  2、检查气密性(查)

  3、装药品(装)

  4、通CO气体(通),立即点燃尾气(点)

  5、加热氧化铜(点)

  6、先停止加热(灭)、再停止通气,停止点燃尾气(停)

  在教师监控下、在毒气柜内实验。

  其他小组同学观察并记录实验现象。

  总结:

  引导学生在实验基础上形成知识,明确物质的化学性质源于化学实验。

  同时第三次强

  调在实验室使用CO时自我保护、环境保护的意识和方法。

  小组讨论、自愿发言

  总结CO的化学性质:

  1、可燃性

  2、还原性

  3、不与石灰水等碱液反应

  总结毒性

  在实验室使用CO时注意通风、尾气吸收或处理、操作要得当,一定要注意自身安全、注意环境保护。

  结束:讨论CO在实际生活生产中的产生、应用、尾气处理等问题

  引导学生讨论思考题,了解实际生活生产中CO的产生、防毒与中毒处理、用途,形成对CO全面、辩证的认识。

  思考、讨论、发言、答题

  讨论课上思考题

  1、冬天用煤火取暖,使用不当会发生煤气中毒,为了防止中毒,在炉子上放一盆水,管用吗?

  2、冬天,在已发动但未行驶的小轿车中取暖,引起汽车尾气中毒,如何处理?。

  3、钢铁厂利用大量的煤不完全燃烧产生的CO还原氧化铁炼铁,会给周边环境造成污染吗?

  形成认识:

  1、CO有毒,利用其性质考虑处理CO,防止环境污染、防止中毒的正确方法。

  2、合理使用CO,不会引起中毒。

  3、CO有用,可用作气体燃料、冶炼金属。

  引导学生通过上网、查阅资料、访谈等方法,了解身边的化学,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记录课后思考题:

  调查你身边产生CO较多的地方,了解或设想处理方法。课后进行调查、写出调查报告、全班展示交流

  预防一氧化碳中毒安全教育教案 12

  活动目标:

  1.了解煤气的作用和危险性,知道人在煤气中毒时,会产生的一些生理反应。

  2.知道在发生危险时,如何解救自己的方法。

  3.初步树立安全警觉性,加强自我安全意识。

  活动过程:

  一、引进新课,切入正题。

  同学们,日新日异,人们的生活到了21世纪的今天,我们已经自豪地告别了刀耕火种,用草取暖,烧柴煮饭。目下,已进入了半自动化,甚至是全自动化,电器、燃气的年代,你们生活在幸福、温馨、和谐、富足的港湾之中,倍受慈父贤母的关怀、呵护。俗话说:生活中仍然有许许多多出乎意料的事,小心行事,否则,容易发生危险,酿成事故(板书课题)。

  二、案例引入

  案例一:今年1月3日,有个母子两人由于白天玩得太累,用热水器洗完澡就倒在床上休息,不料,忘记关煤气,做妈妈的.被一个电话吵醒,一看身边10岁的`儿子,已中毒昏迷。于是,打电话报警。

  案例二:学生黄芳说,我听我爸爸说,在一个好朋友在家取暖

  打火锅,谁知,一个多小时后,3个人出现头昏、胸闷,经送医院检查,均为一氧化碳中毒。

  案例三:学生张丽容说:去年冬天,我阿姨洗澡,忘记开抽风机,一家在津津有叶地聚精会神看球赛,后来,外婆从房间出来,一看阿姨不在,就问舅舅,舅舅指了指冲凉间,那里还亮着灯,可是一点声音也没有,外婆敲了敲门,设人回答,推开门一看,“呀!”,外婆尖叫一声,阿姨昏倒在冲凉房的地板上.......

  三、同学们,大家听到没有?面对这些煤气中毒事故,我们讨论,是什么原因造成?

  学生讨论,归纳(板书)。

  1、原因一:使用煤气时,空气不流通,紧闭窗户,造成煤气中毒,一氧化碳中毒。

  2、原因二:停止使脾煤气时,没有关闭煤气阀。

  教者插问:煤气阀如何开关?请学生回答,并作演示。

  一个学生抓住煤气阀,用力往下,慢慢地按顺

  3、教师小结:如果不安全使用煤气,会发生很严重的事故。我们烧东西时候,水溢出来了,如果不及时关掉开关,火就会自己灭了,而煤气开关没关,煤气就会跑出来;使用过煤气后不及时关掉煤气开关,或煤气阀门没关系,或皮管破裂了都会造成漏气现象,从而产生煤气中毒或煤气爆炸等事件。时针方向旋转——开,然后又反过过,慢慢地按逆时针方向旋转,直到不能扭转为止——关。

  四、预防和处理

  同学们,既然大家都找出了一些原因,那么我们应如何做足防范措施呢?

  请同学们讨论,举手发表意见。归纳,板书演示。

  措施一:经常检查,煤气管道和煤气灶具是否漏气。

  措施二:洗澡时,特别是冬天,要开抽风机,不要洗得过久。

  措施三:每天晚上睡觉前,应检查放煤气的地方是否通风,总开关是否关闭。

  措施四:应请专业人员安装各种煤气热水器,燃气灶具。

  措施五:冬天打火锅,取暖应特别注意打开门窗,室内通风,预防一氧化碳中毒。

  措施六:一经发生中毒,应尽快打开窗户,做足通风措施,轻者解开中毒者衣扣,让其吸收新鲜空气,较重的,立即拨打120.

  五.如果家里发生煤气漏气了怎么办?我们如何解救自己呢?教师结合幼儿的具体情况,重点讲解几个问题:

  1、当成人正在厨房使用煤气烹饪时,小朋友尽量不要到厨房。

  2、小朋友在家中,不要自己随便动煤气灶的开关。

  3、如果闻到异味,要及时提醒爸爸妈妈。首先是开窗通气,然后,关闭煤气总阀,离开现场

  4、如果大人不在家,小朋友要立即开门离家。如果无法开门,小朋友要立即开窗通气,并在窗口向外呼救,还可以用湿毛巾捂住自己的鼻子和嘴巴,还可以通过报警请求救助。

【预防一氧化碳中毒安全教育教案】相关文章:

预防一氧化碳中毒安全教育教案11-30

预防一氧化碳中毒中班安全教育教案12-04

中班预防一氧化碳中毒安全教育教案12-01

预防一氧化碳中毒安全教育教案8篇12-03

预防一氧化碳中毒安全教育教案(精选5篇)11-30

小学预防一氧化碳中毒安全教育教案(精选13篇)02-14

大班预防一氧化碳中毒安全教育教案(精选13篇)11-09

幼儿园预防一氧化碳中毒安全教育教案12-13

预防一氧化碳中毒安全教育教案范文(通用7篇)1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