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识厘米教案

时间:2022-11-19 19:03:52 教案 我要投稿

认识厘米教案

  作为一名默默奉献的教育工作者,就不得不需要编写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有效提升自己的教学能力。那么问题来了,教案应该怎么写?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认识厘米教案 ,欢迎大家分享。

认识厘米教案

认识厘米教案 1

  教学内容:

  认识厘米 用厘米量

  教学目标:

  一、知识技能

  (1) 通过量一量,认识长度单位厘米,初步建立1厘米的长度 观念,体会1厘米的实际长度。

  (2) 学会用直尺测量较短物体的长度(限整厘米)。

  过程与方法通过实际测量与交流,了解测量方法的多样性,初步体会测量单位的重要性。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学习过程中,引导学生探索知识间的内在联系,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合作意识及良好的学习习惯。

  教学重点:

  学会用刻度尺测量物体长度。 突破方法:通过学生动手操作突破重点。

  教学难点:

  体验1厘米的长度,并形成直观印象。 突破方法:通过合作学习突破难点。

  教法:谈话、演示。 学法:自主探究。

  教学准备: 图钉、刻度尺、小木棒、纸条、铅笔、练习本、墨水瓶盒、CAI课件。

  教学过程:

  一、 新课导入

  老师节就要到了,我们班布臵教室挂拉花时发现差了截,同学们准备用彩纸补做一条拉花,还要做多长呢?我们先找根小棒量一量。咦,怎么测量的结果不一样呢? 结论:测量的工具不同,长度标准不同,所以测量的结果不一样。 为了准确的测量,人匀发明了带刻度的尺子,我们今天就来认识厘米并用厘米作单位测量物体的长度。(板书:认识厘米 用厘米量)

  二、 探究新知

  (1) 认识厘米。

  ①认识刻度尺。 大格、小格、数字和厘米。 0刻度线

  ②认识1厘米。 1厘米有多长(从刻度0到刻度1是1厘米,从刻度1到刻度2是1厘米,从刻度2到刻度3也是1厘米)

  ③认识刻度尺上的几厘米。 从刻度0到刻度2是几厘米?4厘米有几大格?请同学们说一说。 学生汇报。

  (2) 用厘米量。

  ① 每人发一张纸条,先估计大约有多长,再用刻度尺量一量。

  ② 说一说是怎样量的? (把尺子上的0刻度线对准纸条左端,纸条右端对着数字几,就是几厘米)

  ③ 课件演示测量纸条过程。

  ④ 测量下面物体的长度。 数学书的长、宽,铅笔的长。

  三、 拓展延伸,学会应用

  (1) 完成做一做、练习一第1题。集体订正。

  (2) 小组使用完成练习一的第2题,量完后互相看一看比一比。 四、 回顾全课,总结提高 这节课有什么收获?

  教学反思:

  目标提出后没及时将学生的问题归类。

认识厘米教案 2

  教学目标:

  1. 使学生认识长度单位厘米和米。知道1厘米、1米的实际长度,初步学会用刻度尺量物体长度的方法(限整厘米),知道1米等于100厘米。

  2. 使学生初步认识线段,学习用刻度尺量和画线段的长度(限整厘米)。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9~10页例1~例3,练习三的第1~4题。

  教学目的:

  使学生认识长度单位厘米,知道1厘米的实际长度,初步学会用学生尺量物体长度的方法(限整厘米)。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教师把11厘米长和10厘米长的纸条,分别横着和竖着贴在小黑板上,举起来让学生观察看哪根纸条长哪根纸条短。学生一般会认为竖着的纸条长,这时教师可以提问:

  “怎样才能知道究竟这两根纸条哪根长呢?”教师拿出米尺,告诉学生这是一把米尺,要知道两根纸条的长度可以用尺去量一下。然后开始量纸条的长度,用红粉笔对着尺子上的刻度把横放的纸条的长度标出来,用白粉笔把竖放的纸条的长度标出来。分别告诉学生从0 刻度到红色标记这一段是横放的纸条的长度,从0刻度到白色标记这一段是竖放的纸条的长度。然后提问:

  “哪根纸条长?”(横放的纸条长。)学生回答后,教师说明要知道一个东西的长度只凭眼睛看往往是不准确的,需要用尺去量。接着再问:

  “要想知道我们用的铅笔的长度该怎么办?要想知道粉笔的长度该怎么办?”

  “对,要想知道一个物体的长度,要用尺来量。如果要量像铅笔、粉笔这些比

  较短的东西,可以用厘米作单位。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认识厘米,学习用厘米作单位量物体的长度。”

  板书课题:“认识厘米 用厘米量”

  二、新课

  1.认识米尺。

  教师让学生拿出自己的学生尺,告诉学生这是米尺的一部分,它上面的线叫刻度线,然后提问:

  “你们的尺上有几种刻度线?”

  “有哪些数字?”

  “每个数字都对着哪种刻度线?”

  “尺的左端的刻度线对着几?”“对着0,这叫做尺的0刻度。”之后,教师在尺上边比划边告诉学生:

  “从0到1的长度是1厘米,从1到2的长度也是1厘米??每相邻两个刻度线之间的距离都是1厘米。”

  2.认识1厘米、几厘米。

  (1)初步认识1厘米、几厘米。

  教师在米尺上从0指到1,说:“刚才我们知道了从0到1是1厘米。”

  再从0指到2,从0指到3??提问:“那么从0到2是几厘米?从0到3呢???”让学生在自己的尺上先找到0刻度,再在尺上指出1厘米、2厘米、3厘米??的长度,要说出从哪儿到哪儿。

  (2)认识1厘米的实际长度。

  ①先让学生在自己尺上指出1厘米的长度,然后让学生打开教科书,说明例1下面的那条线段的长度就是1厘米。

  ②教师拿出一颗图针,也让学生拿出一颗,与1厘米长的线段比一比,通过比使学生看到图钉的长度大约是1厘米。

  ③让学生在尺上比一比自己手指的宽度,看看哪个手指的宽大约是1厘米。

  ④让学生用手指比划一下1厘米的长度。

  教师小结:我们认识了厘米,知道1厘米有多长了,那么怎样用厘米作单位去县物体的长度呢 ?下面我们就来学习怎样用尺量物体的长度。

  3.用厘米量。

  (1)估量纸条长度。

  教师出示5厘米长的那根纸条,同时让学生也拿出比较短的那根纸条,说:“刚才你们量过自己的食指大约有 1厘米宽,现在估计一下你们拿出的纸条是几个食指宽,也就是有几厘米长。”

  学生回答后,教师继续讲解:“你们估计得对不对,我们可以用尺量一量,那么怎样用米尺量一个物体的长度呢?”

  (2)用尺量纸条。

  ①教师边示范边讲解:“量时,先把尺的0 刻度对准纸条的左端,再看纸条的右端对着尺上的刻度几,这根纸条就是几厘米。现在这根纸条的右端对着 5,那么它就是5厘米。”

  ②让学生看例3,把纸条的长度填在书上的括号里。

  ③让学生照老师的方法量自己的纸条。学生量时,教师要注意巡视,看学生是否把尺的0刻度对准纸条的左端,对于不正确的量法要加以纠正。

  ④启发引导学生说说量纸条的方法。

认识厘米教案 3

  教学内容:

  教材第6~7页。

  教学目标:

  知识点:

  1.使学生进一步认识线段,学会量整厘米上的线段,学会画整厘米长的线段。

  2.知道1厘米、1米的实际长度,巩固用米尺量较长物体的长度,会估测物体的长度。

  能力点:

  培养学生整理知识的能力和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德育点:

  认真细心的好习惯。

  教学重点:

  学会量整厘米上的线段,学会画整厘米长的线段。

  教学难点:

  估测物体的长度。

  教学模式:

  自主探究教学模式。

  教具准备:

  实物、尺子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这单元我们学了什么?小组合作整理一下。

  二、自主探究

  学生汇报整理的结果。

  谁能比划一下1厘米有多长,1米呢?我们身边什么物体的长度大约是1厘米,什么物体的长度大约是1米? 如何测量物体的长度?什么是线段?估测线段的长度。

  三、拓展运用

  1.拿一张纸条,量出3厘米、5厘米、10厘米。

  2.小组合作量铅笔、本子、墨水瓶、成员的身高、课桌。

  3.练习一第6题。先估测一下所量物体有几个小方块长,再用小方块实际测量一下,然后将估测与实测的结果对比,修正自己的估测策略。

  4.练习一的8题。先估计每条边的长,再实际测量,交流测量的方法。

  5.第9题,学生动手试一试,再计算,说明计算的方法。

  6.第10题,先估计,再量一量。

  开放题:

  1.数线段。

  2.小红离学校有三条路可走,走哪条路最近?

认识厘米教案 4

  教学内容:

  第65页的例1、例2,完成练习十七的第1—5题。

  教学目的:

  使学生初步认识长度单位厘米,初步建立起厘米的长度观念。

  教具准备:

  尺子

  教学过程:

  一、新授

  1、例1

  拿出你的尺子,找出1厘米、2厘米。。。。的长度。

  师让学生拿出他们自己的小尺子,说明尺子的用途,然后帮助他们认识尺子上的刻度及其实际长度。 1厘米到底有多长,要让每个学生都清楚,这对于帮助学生建立1厘米的长度观念是很重要的。

  让学生认识尺上的1厘米、2厘米。。。。的长度,再用尺量一量图钉的长度大约是1厘米。

  2、例2

  看看你的哪个手指的宽度大约是1厘米。

  师可以让学生量量自己手指的宽度,看看哪个手指的宽大约是1厘米。

  二、巩固练习

  第67页的练习十七第1-3第1题

  1、在尺子上指出1厘米、3厘米、5百米的长度。

  师先出示1厘米、3厘米、5厘米,让学生用尺量量,指出1厘米、3厘米、5厘米,然后师检查。

  2、第2题和第3题,让学生自己做,师巡视帮助。

  三、小结

  认识长度单位“厘米”

  四、作业

  1、课堂作业:第1、2题。

  2、课外作业:第1、3题。

认识厘米教案 5

  【教学目标】

  1、在实践活动中,认识刻度尺,认识长度单位“厘米”,初步建立1厘米的长度观念。

  2、结合实际,实践采用不同的方法测量物体长度的过程,体会统一长度单位的必要性,并能用刻度尺正确测量物体的长度。

  3、估计一些物体的长度,形成初步的估计意识。

  4、在具体的测量活动中,感受数学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体验合作学习的乐趣,养成做事认真的习惯。

  【教学重点】

  厘米的认识,

  【难点】

  建立“1厘米”的长度观念。

  【教具准备】

  课件、尺子,测量用的信封。

  【教学关键】

  根据儿童的认知规律,建立1厘米的长度观念。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师: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段非常有趣的动画片,讲的是一个叫阿福的人在做衣服的时候闹笑话了,大家想知道是什么笑话吗?让我们来看一下吧。

  二、动脑思考、质疑讨论

  (学生看完动画)

  师:大家看到了阿福很不高兴,小徒弟也很纳闷,想想这是为什么呢?小组先讨论一下,一会儿发言。(小组讨论)

  生:师傅的手大,徒弟的手小,师傅和徒弟两人的拃不一样长

  师:我们想个什么方法才能不再闹这样的笑话了呢?

  生:应该用同一个人的手去量,应该用尺子去量。

  师:对,我们要得到一个统一的结果,只有用同样的标准去量才能避免出现这样的情况。

  三、动手操作,提出问题

  师:请同学们拿出尺子认识一下;请大家摸一摸,看一看,你发现了什么?(学生观察后汇报,教师课件演示,让学生了解尺子的结构)

  生:在尺子上有很多数。(课件在尺子上出示0、1、2、3等数)

  师:对,有数。你们按顺序自由地读一读(生自由读)

  师:你们看,尺子上最左端的数是几?尺子上最小的数是几?

  生:是0

  师:0我们以前已经认识了,那你们猜猜看,尺子上的0表示什么?

  (课件闪烁“0”)

  生:尺子上的0表示起点

  师:对,0对着的这根长刻度线就表示起点,我们给它取个名字,叫0刻度(板书)

  师:你们还发现了什么?

  生:尺子上还有很多线,有的长有的短

  生:尺子上还有字母CM

  师:线叫刻度线,cm就表示厘米。厘米是一种常用的长度单位,它一般用来测量较短物体的长度,今天我们就来认识它吧。(板书:厘米),也可以用字母cm来表示(板书:cm)。

  四、认识厘米,建立1厘米的空间观念

  师:把小手放到0刻度线上,从0刻度慢慢滑到1刻度,它之间的长度就是1厘米。同学们用手从0摸到1,感觉一下,每相邻两条刻度线之间的长度都是1厘米。指给同桌看自己尺子上的一厘米。(同桌之间相互验证)你还能找出尺子上哪一段也是一厘米?

  师:刚才我们认识了1厘米,那从2到3,从3到4,从6到7,从9到10是几厘米?

  师:从这里,你发现了什么?

  生:它们每一大格都是1厘米长。

  师:对,尺子上每一大格的长度都是1厘米,其实,每一小格的长度也可以用一种更小的长度单位来表示,咱们以后认识。

  师:刚才,我们了解了1厘米是多长,下面我们找一找,比一比,在我们身边或在我们身上以及周围还有哪些物体的长度是1厘米呢?(学生们找,测量)师:伸出你的左手,用右手拿尺子,将手指一个个的放在尺子了,看一下哪个手指的宽度大约是1厘米?用你的手势来比一下1厘米有多长。(学生比划大姆指的宽度为1厘米)

  师:同学们知道1厘米的长度了,那你知道尺子上0刻度到4刻度之间有多长吗?(生试着回答)

  师:谁的方法跟他不一样了,如果从0刻度开始的右边对着几就读出几厘米。

  从0——7;从0——10;那么从2——8是几厘米?为什么是6厘米?

  生:有6个大格

  师:你能从你的尺子上找出哪一段是5厘米吗?(学生找,师巡视)师:(强调从数字几——数字几)数一下有几个大格就是几厘米。

  师:(课件出示)我们来看看徒弟的一拃有多长呢?一拃的长度是指从大姆指指尖到中指指尖的这段距离。生:(生先估再答)12厘米。

  师:徒弟一拃长12厘米,大家来估计一下师傅的一拃可能有多长?

  (生估计并回答:20厘米)

  师:这样我们也就知道了阿福的上衣之所以做小的原因了是不是?现在我们知道了师傅和徒弟一拃的长度,你想不想知道你的一拃有多长?自己量一下,同位之间交流。(生测量并汇报)

  师:(总结一边示范一边介绍)测量物体长度时,先把物体放平,一般将物体的左边和0刻度线对齐,物体右边对着几厘米,就读出几厘米。师:请同学们拿出纸条先估计一下黄纸条有多长,生答再测量(白纸条、红纸条)

  五、拓展

  师:如果要量桌子的宽,又没带尺子,怎么办呢?(生想办法并发言,用拃、指)

  师:今天我们认识了厘米,学会了用厘米量,同学们表现都非常出色,老师想请你们帮个忙。前几天,我做衣服的时候,需知道手腕一圈的长度,可用直尺怎么量都不方便,你们有什么好方法吗?

  生:可以用纸条绕手腕一圈,然后量出纸条的长度就可以了。生:也可用绳子先量手腕一圈,再来量绳子的长度。

  生:可用软尺。

  师:对呀!大家真聪明,其实测量物体的长度还有很多工具,以后我们慢慢学习。

  六、练习测量

  刚才同学们已经学会看尺子了,现在我们分组利用尺子来量一量

  (1)每组桌面上有一个信封,听要求:请组长把里面的东西倒在桌面上,小组成员合作找出大约是1厘米的物体放在一起。比比哪组合作的好、找的准。(教师巡视)

  (2)谁想代表你组来说一说?那组有补充?(订书钉的宽度、橡皮的厚度、纽扣的宽度、水彩笔的宽度、正方体的长度、柳叶的宽度??)

  说一说这节课的收获

  这节课同学们听讲认真,回答问题积极,表现非常出色。

认识厘米教案 6

  教学内容:

  21世纪教材第三册第二单元第一课时《厘米的认识》

  教学要求:

  1、认识长度单位厘米;

  2、学会用刻度尺量物体的长度;

  3、建立估测的意识;

  教学重点:

  建立1厘米的长度概念;

  教学难点:

  建立1厘米的长度概念;初步学会用尺子量物体的方法;

  教学过程:

  导入部分:

  1、 在我们的生活中到处都可能用到数学知识,比如有这样的问题:我们想知道这支笔有多长?操场的跑道一圈有多长?拿笔时手离笔尖的距离有多长?

  2、 像这样的问题你能说吗?试试

  3、 我们说了这么多问题,都和什么有关呢?对,都和长度有关,实际在生活中我们遇到的树有多高?水有多深?房间有多宽?这些问题实际上也都是在说一个物体的长度呢。

  4、 你们想知道它们究竟有多长吗?该怎么解决呢?用什么量呢?

  学习部分:

  1、 认识尺子:

  你们都有吗?拿出来仔细观察,你都看到了什么?

  竖线----有3种不同长度的线,他们表示的意思是不同的,你们知道它们都叫什么吗?(刻度线)

  数字----观察这些数字是怎么排列的,读一读,排在左边第一位的是谁?

  0刻度,你知道它表示什么吗?它就想起跑线一样,标志着开始。

  CM------你们知道它表示什么吗?(厘米)

  他的英文名字叫centimeter,取cm为厘米的英文缩写

  2、 出示课题:

  厘米是一个表示长度的单位,是国际上统一的长度单位之一。今天我们就一起来认识它。(板书:认识厘米)

  3、 认识1厘米的长度:

  ① 你们看,这有一条红色的线段,你估计一下它有多长?[课件]

  到底谁说的对?怎么来验证呢?

  好的!现在谁有答案了,这是多长?你怎么知道的?

  你们说对了,在国际上我们就规定从0到1之间这么长的距离为1厘米,仔细看这个长度,记住它!

  ② 这条蓝色的呢?怎么知道的?

  ③ 这条黄色的呢?

  ④ 在你自己的尺子中找一找从哪到哪也是1厘米?

  ⑤ 你能用一句话概括的说从哪到哪就是一厘米?

  看来你们已经发现了尺子中的秘密了。

  ⑥ 用你的手在尺子上比划出一厘米的长,看一看,举起手来,这是多长?

  ⑦ 闭上眼睛,用心体会一下,把这个长度记在脑子里!

  4、 制作1厘米的单位长度

  过渡:我们已经记住了1厘米的长度了,想不想自己亲手做出一个1厘米的长度呢?

  用吸管剪出1厘米的单位长度:

  (学法指导:你们几个人商量一下打算怎么做?动手试一试,你们是怎么做的?)

  用手摸一摸,比一比,量一量,在身边或自己的身上找一找哪些物体的长度大约是1厘米。大约是什么意思呢?(就是差不多)

  大家用大约这个词用的很好,当我们量出的长度不是非常准确的时候,多一点,少一点的我们都要说大约是多少。

  5、 认识几厘米

  ① 在我们的尺子上,大家能很快的找到了1厘米,那么除了1厘米,你还能找到几厘米?你是怎么知道的。

  反馈:你找的是几厘米,谁愿意到前面来指着说一说。

  别的同学找出的2厘米在哪呢?-------不管是从12还是从35,这些都是2厘米长。

  ② 我来说几个,请你看一看这是几厘米:03、05、06,这么快,你们是一厘米1厘米数出来的吗?那用什么好方法?

  ③ 这就是尺子上标有数字的目的,0刻度是起跑线,从0开始,跑到几就是几厘米。(真是一个好方法)

  6、 实际测量

  如果给你一条线段,你能准确的量出它的长度吗?试一试。(共两条线段3cm 5cm)

  有多长,你是怎么量的?(投影演示)

  反馈:你们看她量的好吗?好在哪?你们量的这么准,这么快,是因为你们找到了一个好的测量起点。

  [课件:断尺]

  那你们看,这把尺子的起点在哪呢?(找一个最近的或好计算大小的起点,如整数)

  小结:看来,不管是什么样子的尺子,我们首先都要找到一个便于我们测量的起点。

  过渡:看来你们已经能运用尺子准确的测量出线段的长度了,如果没有尺子,你能估计一下长度吗?我们来试试。

  7、 估测与实测

  ① A组测量:拿出老师为你准备的彩色纸条:1cm 2cm 4cm 8cm

  1cm:看一看,猜一猜这有多长?验证一下。

  2cm:这张呢,有多长?你怎么能确定呢?验证一下。

  4cm:这张呢?为什么?

  8cm

  小结:看来大家不仅记住了1cm的长度,就连2cm、4cm都记住了,那今后我们在生活中就可以解决更多的问题了。高兴吗?祝贺大家!

  ② B组测量:送给你们一首好听的音乐,做个比赛怎么样,比谁准!

  同学们可以从自己的身边找任何一件东西,拿起来先看一看,自己估计一下它的长

  度,做个纪录,再用尺子量一量,看你估计的准不准,明白了吗?开始行动!

  小结:

  看到同学们脸上的笑容,就知道你们今天肯定又有不少收获,谁想说说?

  大家说的很好,看来今天你们是这真的学到了很多知识和本领,那就希望同学们能

  把这些知识用到我们的实际生活中,把我们的知识变成解决问题的工具。

  练习部分:

  1、 解决实际问题:袖口怎么量呢?

  看来现在真的不能小看你们了,说的这么好,帮我个忙好吗?

  老师想做件衣服,你们说袖口有多长该量哪呢?(手腕)

  你用你的尺子帮我量一量,为什么.不行?那怎么办呢?

  选用皮尺,量出我的手腕是8厘米,你觉得这个长度合适吗?(不合适,要有富余的)

  (你们说得很好,很久以前,就是因为人们生活中遇到了各种各样的问题,而由于问题的需要,人们发明了各式各样的尺子,我们会根据不同的需要来选择合适的测量工具。)

  你还见过哪些尺子?

  活动部分:

  老师为同学们准备了各种各样的尺子,还有各种各样的任务,小组合作可以借用老师的尺子来完成你们的任务,看哪组又快又轻。

  不过借用别人的东西要,开始吧!

  1、 量量4个区别针共多长?

  2、 量量一人的腰围是多长?

  3、 量量5块地转有多长?

  结课:

  准备用具:

  学生自备剪刀、直尺、一支黑色的彩笔

  彩条5张(1、2、4、8cm)

  一根吸管、区别针、小棒 学生每人一套

  一张纸,两条线段(3、5cm)

认识厘米教案 7

  教学目标

  (一)使学生初步认识长度单位厘米,初步建立1厘米的长度观念。

  (二)初步学会用刻度尺量物体长度的方法。(限整厘米数)

  (三)培养学生观察及动手操作能力。

  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掌握1厘米的实际长度及初步学会用尺子量物体的方法。

  难点:建立1厘米的长度观念。

  教具和学具

  教具:学生用的刻度尺一把,5厘米长的纸条,投影片若干张、

  学具:学生用的刻度尺一把,图钉,一条绳子,没削过的新铅笔一支,装墨水瓶的空盒一个,三张纸条(分别长3厘米、4厘米、6厘米),2分硬币一个。

  教学过程设计

  (一)复习准备

  提问:谁能说一说你的课桌面有多长?

  同学们可能不知所措,无从回答,教师提示,可以用你有的东西比一比,学生可能用铅笔、小棒、手指,也有的同学用尺子去比,交流比的结果时,有的同学可能说3支铅笔那么长,8根小棒那么长。

  那么长,有的同学用尺子量,也不知怎样说明其长度。

  叙述:有的同学说课桌有3支铅笔那么长,8根小棒那么长。

  那么长,你们说得都对,但为什么数都不一样啊?(使学生体会到由于测量工具不一样)这样说起来就很不方便。因此,我们需要有统一的测量工具,有谁知道测量长度的工具是什么?(尺子)刚才有同学用尺子来量课桌的长,但不知道用什么单位表示它有多长。今天我们就学习在量比较短的东西时,用“厘米”做单位。(板书课题:认识厘米、用厘米量)

  (二)学习新课

  1、认识长度单位“厘米”

  叙述:请同学们拿出尺子,找到刻度“0”,从刻度0到1,这中间的长度是1厘米,请同学们用尺子和图钉的长比一比,图钉的长大约是1厘米。

  教师将1厘米的长度画在黑板上、

  请学生用尺子比一比自己哪个手指的宽大约是1厘米,闭上眼睛想一想1厘米有多长。

  看看你的尺子,说一说:

  从哪儿到哪儿是2厘米长?到哪儿是3厘米长?你的尺子一共有多少厘米?

  2、学习用厘米量

  量一量下面纸条的长度。

  叙述:量纸条时,把尺子“0”刻度对准纸条的左端,再看纸条的右端对着几,纸条就长几厘米、正好对着“5”,说明纸条长5厘米。

  学生动手操作

  1、请同学们将你事先准备好的三张纸条拿出来,量一量,它们分别长多少厘米?每量完一条,把量得的结果写在上面。

  2、看一看这支铅笔长________厘米。

  从图中看出铅笔长8厘米,如果让我们去量削尖的铅笔的长度,笔尖不能靠近尺子的刻度,怎样量出它的长度呢?(取整厘米数)

  由学生拿出自己削尖的铅笔,实际量一量,从而得出可以借助三角板来量。

  3、量一量

  一

  就是拇指和中指之间的距离、因为每个同学手掌宽度和一长度不尽相同,只取整厘米即可。

  (三)巩固反馈

  1、基本练习

  (1)每人拿出一根绳子,量出3厘米,5厘米,10厘米,给相邻的同学看,把每次量出的绳子互相比一下,如3厘米的绳子一样长。

  (2)量一量

  ①量一根没削过的铅笔,长( )厘米。

  ②量数学课本,长( )厘米,宽( )厘米。

  ③量装墨水瓶的空盒,它的高是( )厘米。

  2、发展性练习

  量一量下面两个图形每边的长度。

  3、思考性练习

  如果有些东西的两头都不能靠近尺子的刻度,怎样量出它的长度呢?如量花生的长度,2分币的最宽的地方长多少?由学生量一量2分币,可以互相商量想办法,全班交流。最后得出可以用两块三角板辅助(如图8)、或将物品直接放在尺子的刻度上来量。

  课堂教学设计说明

  用刻度尺量物体的长度,长度单位“厘米”是学生第一次接触。为了使学生初步体会到数学知识来源于实际,课堂教学首先设计了让学生测量课桌的长,由于用不同的测量工具,得出的数量就不同。非常不方便,实际需要用统一单位的尺子来量物体的长度。

  建立“1厘米”的长度概念是本节课的重点和难点、因此,在课堂设计中,通过从尺子上找一找1厘米是从哪儿到哪儿,教师在尺子上画出1厘米的长度,图钉的长,手指的宽大约是1厘米,并让学生闭眼想一想1厘米的长度,目的都是为了建立1厘米的空间观念、在此基础上,再让学生了解2厘米、3厘米等具体长度。

  在指导学生量物体的长度时,除了老师示范外,充分让每个学生操作,由易到难,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

  板书设计(略)

认识厘米教案 8

  [教材简析]

  这部分教材分两段安排教学内容。首先让学生量课桌的长度,由于学生所使用的测量单位不同,量得的数就不同,从而体会建立统一度量单位的必要性。接着,指导学生认识米尺,指出量比较短的物体可以用“厘米”作单位,并通过看、量、画等数学学习活动,形成厘米的长度表象,初步掌握用米尺量物体长度的.方法。

  在“想想做做”中,除了继续练习量线段或物体的长度外,重点练习估计线段或物体的长度,用指宽、掌宽等自己身上的“尺”进一步建立1厘米或几厘米长度的表象。

  [教学目标]

  1、经历认识长度单位的过程,知道量比较短的物体可以用厘米作单位,初步建立1厘米的长度观念;初步学会用刻度尺量物体长度的方法,并能够正确测量物体的长度。

  2、培养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和空间观念,并能在实际观察和操作中,养成细心认真的学习习惯。

  [教学重点]

  建立1厘米的长度观念。

  [教学难点]

  掌握用米尺量长度的方法。

  [教学过程]

  一、动手操作,引出课题

  谈话:同学们,你们想知道自己的桌子有多长吗?好,请大家动动脑筋自由选择喜欢的工具,量一量桌子的长度。

  学生汇报测量结果。

  提问:为什么大家量的结果不一样呢?

  谈话:看来,我们要想准确量出物体的长度,就必须有统一的单位。人们为了量得大家都承认的结果,常用什么工具来量长度?米尺上有一种长度单位叫做厘米,今天我们就来认识它。(板贴:认识厘米)

  二、尝试感悟,探索新知

  1、认识刻度尺。

  谈话:尺子你们有吗?拿出来一起看看。哇,有这么多尺子,别看你们的尺子有这么多的花样,但它们都有共同的地方,我随便抽出三把尺子来作比较,(把这三把尺子放在投影仪上)请你们拿自己的尺子和这些放大的尺子比一比,找一找有哪些地方是相同的?

  在学生回答都有数字时,让学生从左往右按顺序读一读。

  在学生回答尺子上有一条一条的线时,述:这些线在尺子上叫做刻度线,刻度线有的长有的短。引导学生看一看长刻度线之间每一大格的长度是不是一样。

  谈话:现在共同点找出来了,关于这些共同点,你们想知道些什么?

  学生的回答可能是:数字是用来表示什么的?有什么作用?

  谈话:大家提的问题很好,今天我们就先来探讨这些问题。看看尺子上的数字,它们是怎样用来表示刻度的。最小的是几?刻度0,表示起点,接着是刻度几?顺次往下说一说。

  2、认识厘米。

  讲述:量比较短的物品,常用厘米作单位。

  (1) 指一指。

  1厘米有多长?你们能在尺子上指出来吗?学生尝试着在尺子上指。

  提问:你能说说从刻度几到刻度几之间的长度是1厘米吗?学生回答,教师用课件演示。

  小结:在米尺上每相邻两个较长刻度线之间的长度都是1厘米。

  (2) 数一数。

  让学生自己数,从刻度0到刻度3之间有几个1厘米,是几厘米?

  提问:从刻度0到刻度7之间的长度是几厘米?

  小结:从刻度0到刻度几,它们之间的长度就是几厘米。

  (3) 比一比。

  谈话:拿起红色的小方块(边长1厘米),猜一猜它们每条边有多长?下面请同学们跟我做:用右手的拇指和食指轻轻夹住小方块,左手慢慢抽出小方块,这时拇指和食指之间的小缝大约就是1厘米。

  看着两指之间的距离,把它记在头脑里。

  现在不用方块,自己用手比一比1厘米的长度,同桌互相检查。

  (4) 找一找。

  ①做选择题,找一下哪些物体的长度大约是1厘米?

  A、拿起数学书,问:长、宽、厚,最接近1厘米的是什么?

  B、伸出手,问:手指的宽度、手掌的宽度、一拃的长度,你选什么?

  谈话:我们

  要牢牢记住身上的这把厘米尺,在没有尺子的时候它可管用了。

  ②现在我们一起找一找周围还有哪些物体的长度大约是1厘米的?

  3、用厘米作单位量长度。

  (1)谈话:该怎样用厘米作单位,测量物体的长度呢?老师为大家请来了一位小机灵,请它为大家介绍一下,好吗?

  录像演示测量的方法。

  (2)展示课本第51页的例题。

  提问:铅笔长几厘米?线段长几厘米?

  讨论:用米尺量长度时应该注意什么?

  (3)发给学生几张纸条(长度都是整厘米数),让学生一起量纸条的长度,汇报答案。

  (4)看“想想做做”第1题,说一说哪一种量法对,其他的量法错在哪里。

  (5)完成“想想做做”第2。

  (6)完成“想想做做”第3题。

  述:丁丁在测量线段长度的时候遇到困难了,你想帮助他吗?

  (出示第3题的题目)问:这两条线段的长度是几厘米呢?

  述:我们在测量物体的长度时,结果不一定都是整厘米数,接近整厘米数的长度,我们可以用“大约几厘米”来表示。

  4、画定长的线段。

  述:刚才我们量线段、小刀的长度的时候,都是从刻度0开始的。我们除了可以量出物体的长度是几厘米,还可以画出长是几厘米的线段。如果我们要画一条长4厘米的线段,应该怎样画呢?

  边演示边讲述。述:在0刻度点一个点,在刻度4上点一个点,在两点间连一条直直的线,这样,我们就画出了一条长4厘米的线段。画的时候要注意什么呢?(点课件)从尺上刻度0开始,画到刻度4的地方,就是4厘米。

  三、综合训练,巩固拓展

  1、看第52页第4题,跟老师一起量手掌的宽度,把结果写在横线上。

  2、谈话:如果要量桌子的宽度,又没带尺子怎么办?要量卡片的宽呢?量小积木的高呢?

  你们真聪明,会用自己身上的厘米工具来解决问题了。

  3、游戏:比一比看谁有一双“火眼金睛”。

  谈话:请你们估计几样物体的长度,先不用尺子量。

  估计这个物体的长是几厘米,你就举数字几站起来。

  四、总结质疑

  提问:今天这节课我们学习的是哪些知识和本领?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懂得了什么?

认识厘米教案 9

  教学目标:

  1.让学生经历观察比划、测量等学习活动,明确毫米产生的实际意义,使他们初步认识新的长度单位毫米,建立1毫米的概念,会用毫米作单位进行测量,并能掌握毫米与厘米间的关系,进行简单的换算。

  2.借助具体的测量活动,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能估计一些物体的长度,进一步发展估测意识。

  3.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学会与他人合作,从而获得积极的学习数学的情感。

  教学重难、点:

  建立较为准确的“1毫米”的概念。

  教学准备:

  教具准备:PPT课件、米尺。

  学具准备:直尺一把、一枚1分硬币、一张银行借记卡、小棒等。

  教学环节:

  一、创设情境,揭示新课

  1.复习米和厘米,引导学生用手势来表示1米和1厘米各有多长。

  2.估计语文书的宽和厚大约是多少,动手测量验证。

  3.组织交流语文书的宽和厚不是整厘米,该用什么来表示呢?是用比厘米更小的单位——毫米。

  4.板书课题“毫米的认识”。

  二、实践操作,动手测量数学书

  1.建立“1毫米”的表象。

  (1)指导学生估测数学书的长、宽厚,并估一估大约是多长。

  (2)引导学生用教具测量数学书的长、宽、高。

  (3)引导学生测量时引出毫米。

  2.探讨“1毫米”有多长。

  (1)学生汇报1厘米的长度里有几个小格。

  (2)课件展示:我们把尺子用放大镜放大,把1厘米平均分成10份,其中的任何一份也就是每一小格的长度,就是1毫米。

  (3)建立1毫米的长度观念。

  (4)说一说,生活中哪些物品一般用到“毫米”作单位?

  老师总结:长度或厚度为1毫米的物体有很多,如身份证的厚度、1分硬币的厚度、银行卡的厚度等。

  3.思考:现在你觉得毫米与厘米之间有什么关系?

  老师板书:1厘米=10毫米

  10毫米=1厘米

  三、巩固练习。

  1.引导学生用直尺测量其它学具的长度。

  (1)师生共同探究测量的结果。

  (2)总结测量中应注意的问题。

  2.做一做教材第22页第1、2题。

  四、课堂小结,拓展延伸。

  1.说一说本节课的收获。

  2.布置作业。

  五、教学板书

  借记卡, 1分硬币, 语文书, 情感, 教学

认识厘米教案 10

  教学内容:

  P2~3及P4做一做、练习一第1、2题。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通过看一看、比一比、量一量等实践活动认识长度单位厘米,初步建立1厘米的表象,能用尺子量物体的长度(限整厘米)。

  过程与方法:

  通过学生的观察、探究等学习活动,让学生在亲身经历的创造活动中,建立起对长度单位的理解。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教学重点:

  建立1厘米的长度概念。

  教学难点:

  用学生尺量物体的长度(限整厘米)。

  教学准备:

  多媒体、米尺。学生准备学生尺。

  教学方法:

  创设情境、动手操作。

  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

  同学们,你妈妈和老师比,谁高?谁矮?

  高多少?矮多少?比划一下。你能知道具体高多少,矮多少吗?

  “高多少”,“矮多少”其实是在比较人体的长度,这就要使用长度单位。

  二.探究新知

  (一)统一长度单位

  当古代的人们没有发明长度单位的时候,他们是怎么做的呢?

  (出示例1情境图。)观察这些图,你了解到了哪些信息?

  引导学生说:古人用张开的手臂丈量石头的宽度,以一拃或脚长为标准量物体的长度。

  你觉得他们的这些方法怎么样?(学生自由发言)

  教师小结:其实,我们每个人身上都携带着几把尺子。一拃(zhǎ)、一步、一庹( tuǒ)都能测量物体的长度,几千年前的古人就想出了很多这样的方法来测量物体。现在我们就用一拃作单位,量一量桌子的长度。(师生共同测量课桌的长。)

  交流汇报:课桌的长是几拃?生1:5拃。生2:5拃半。

  教师提出疑问:我量了只有3拃。我们量的都是同样的课桌,为什么量的结果不一样呢?

  让学生充分发表看法,使他们逐步明白:每个人一拃的长度不同,进行测量后,量的结果也不同。

  追问:要怎样才能得到相同的结果呢?你有什么好的方法?

  学生:用相同的标准进行测量。

  教师小结:因为测量选用不同的标准,它们的长度单位不同,所以测量的结果可能会与事实不符。这就需要统一长度单位,这节课我们一起来认识长度单位。

  (二)整体感知,认识厘米。

  1.观察尺子,认识刻度

  请同学们拿出自己准备好的尺子,把你的尺子和同桌的比较一下,观察它们有什么相同点呢?(学生可能回答:都有竖线、还有数字)

  这些竖线有的长有的短,我们把它叫做刻度线。每一个数字都对着一条比较长的刻度线,第一个数字是O,我们就把这条刻度线叫做刻度O。后面的呢?(刻度1……)让我们来读一下这些刻度。

  尺子上有这样的字母——c,也有的同学的尺子上是“厘米”两个字,其实c就表示厘米的意思。“厘米”是一个统一的长度单位。测量比较短的物体的长度,一般用“厘米”作单位。

  2.认识1厘米。

  教师指出:这个刻度0很重要,它就像起跑线一样,表示从这里开始。从刻度0到刻度1的长度就是1厘米。(板书:1厘米)

  尺子上还有哪一段的长度也是1厘米呢?谁上来指指看?

  教师边讲解边示范(加手势):从刻度2到刻度3之间这一大格的长度是l厘米,从刻度3到刻度4之间这一大格的长度也是1厘米,从刻度4到刻度5呢?我们发现了什么?(每一个大格的长度都是1厘米。)因为每个大格的长度都一样,所以我们在用尺子量物体的长度时才有了统一的标准。

  同学们你们觉得1厘米的长度怎么样啊?(很短。)是呀,1厘米确实很短。

  追问:生活中有哪些物体的长度大约是1厘米呢?(让学生自由发言。)

  教师呈现食指的宽度、田字格的宽度、图钉的长度。

  用1厘米来说一句话:我们的食指宽大约是1厘米。你也能用l厘米说一句话吗?

  学生积极发言。

  3.认识几厘米。

  师:刚才同学们认识了1厘米,那现在老师要增加难度了,看从0到3的长度是几厘米,从O到7呢?

  学生自主学习。

  4.教学例3(量一量)。

  (1)先拿出课前准备好的纸条,用手比划下它的长度,说说它可能是几厘米,同桌合作量一量。再汇报交流。

  教师边讲解边示范:把尺的刻度O对准纸条的左端,再看纸条的右端对着几,纸条的长度就是几厘米。提醒学生注意在测量时要把尺子平放在要测量的物体边上,沿着物体的直边来量,量时要按紧尺子。

  (2)如果尺子坏了,最小的刻度是2,你还能量出这张纸条的长度吗?怎么量?(把尺的刻度2对准纸条的左端,再看纸条的右端对着几,把大数减小数,就是这张纸条的长度。)

  5.实践应用。拿起数学书,找到封面上比较短的那条边,估计这条短边大约有多长?再量一量,看你估计得是否准确。再量一量数学书长边的长。

  三.巩固练习

  1.完成教材第4页的“做一做”。

  让学生看刻度尺,说出铅笔的长度,再说说是怎么想的。

  2.完成教材“练习一”的第1题。先估一估大约几厘米,再量一量。

  3.完成教材“练习一”的第2题。

  看着尺子上的刻度,说出手掌的宽和一拃的长大约是几厘米。

  说明:接近8厘米的,我们说它大约是8厘米。

  同桌合作,量一量一步是多少厘米?测量从脚尖到脚尖的距离。

  四.课堂小结

  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小结: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们懂得了测量物体的长度必须用统一的长度单位,还认识了1厘米的长度,并会用手上的尺子测量身边物体的长度。

  板书设计: 统一长度单位 认识厘米

  测量时,标准不同,结果就不同—,统一长度单位 厘米c

  量比较短的物体,可以用“厘米”作单位。

  量法:把尺的刻度O对准物体的一端,这个物体的另一端对着几,这个物体的长度就是几厘米。

认识厘米教案 11

  教学目标:

  1.结合生活实际,经历用不同方式测量物体长度的过程。

  2.初步认识长度单位厘米,初步建立1厘米的表象。

  3.能估计一些物体的长度并进行测量。

  重点与难点:

  掌握1厘米的实际长度及学会用尺量物体长度的方法。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1.小明从家里走到学校要走一百步,小明的爸爸却只要六十步,这可能吗?为什么呢?<指名回答>

  2.请小朋友们用你的铅笔、文具盒,或者手来量一量自己的课桌,量好之后把你的结果告诉我。

  3.大家说的都对,但是为什么我们得到的数不一样呢,难道我们的桌子不是一样大?有没有什么办法让我们量的结果一样呢?

  二、合作探究

  1.要想取得一致的结果,我们需要有统一的测量工具。今天我们学习用我们的学生尺来量长度,平常大家都会用到尺子,但是你认真观察过它吗?现在请你仔细观察你的尺子,然后跟你的同桌说一说你都发现了些什么。<学生先自己观察,然后跟同桌讨论,再集体交流>

  2.我们来认识在量比较短的东西时所使用的国际上统一的长度单位“厘米”,也可以写作cm。

  3.在你的尺子上0到1刻度之间的长度就是1厘米,拿出你的两个手指比划一下1厘米有多长,然后闭上眼睛想一想1厘米有多长,你还能在尺子上找到其他的1厘米吗?<指名学生说一说其他的1厘米,再找给同桌看看>

  4.找一找,在你的周围,有没有1厘米长的物体?<集体讨论交流>

  5.在尺子上找一找,从刻度几到刻度几是2厘米?<鼓励学生说出不同的答案,同桌用手指互相比划一下2厘米大约是多长>

  6.活动:在尺子上找一找,从刻度几到刻度几是3厘米长?5厘米长?还能找到其他的长度吗?<四人一小组,轮流找一找,再集体交流>

  7.通过在尺子上找这些不同的长度,你有什么发现?

  8.小结:从0刻度到刻度几之间的长度就是几厘米,用后面大的刻度减去前面小的刻度,得到几就是几厘米。

  三、巩固练习

  1.书上想想做做第一题<先独立完成,再集体交流>

  2.想想做做第二题,学生独立完成。

  3.第三题,男生测蓝线,女生测红线,再交流,小结:测量结果不一定都是整厘米数,接近整厘米的长度可以用“大约几厘米”表示。

  4.第四题,今天认识了我们的学生尺,那么你能照着书上的样子量量自己的手掌有多长吗?量完之后我们一起来比一比我们班那个小朋友的手掌最长。

  四总结

  今天我们认识了一个新朋友,长度单位厘米,回家后,请你以厘米为单位,量一量你喜欢的物体的长度。

认识厘米教案 12

  教学目标:

  知识技能

  (1) 通过量一量,认识长度单位厘米,初步建立1厘米的长度观念,体会1厘米的实际长度。

  (2) 学会用直尺测量较短物体的长度(限整厘米)。

  过程与方法

  通过实际测量与交流,了解测量方法的多样性,初步体会测量单位的重要性。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在学习过程中,引导学生探索知识间的内在联系,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合作意识及良好的学习习惯。

  教学重难点;

  重点:学会用刻度尺测量物体长度。

  突破方法:通过学生动手操作突破重点。

  难点;体验1厘米的长度,并形成直观印象。

  突破方法:通过合作学习突破难点。

  教法与学法:

  教法:谈话、演示。

  学法:自主探究。

  教学准备:

  图钉、刻度尺、小木棒、纸条、铅笔、练习本、墨水瓶盒、CAI课件。

  教学过程

  一、 新课导入

  老师节就要到了,我们班布置教室挂拉花时发现差了截,同学们准备用彩纸补做一条拉花,还要做多长呢?我们先找根小棒量一量。咦,怎么测量的结果不一样呢?

  结论:测量的工具不同,长度标准不同,所以测量的结果不一样。

  为了准确的测量,人匀发明了带刻度的尺子,我们今天就来认识“厘米”并用“厘米”作单位测量物体的长度。(板书:认识厘米 用厘米量)

  二、 探究新知

  (1) 认识厘米。

  ①认识刻度尺。

  大格、小格、数字和厘米。

  0刻度线

  ②认识1厘米。

  1厘米有多长(从刻度0到刻度1是1厘米,从刻度1到刻度2是1厘米,从刻度2到刻度3也是1厘米)

  ③认识刻度尺上的几厘米。

  从刻度0到刻度2是几厘米?4厘米有几大格?请同学们说一说。

  学生汇报。

  (2) 用厘米量。

  ① 每人发一张纸条,先估计大约有多长,再用刻度尺量一量。

  ② 说一说是怎样量的?

  (把尺子上的0刻度线对准纸条左端,纸条右端对着数字几,就是几厘米)

  ③ 课件演示测量纸条过程。

  ④ 测量下面物体的长度。

  数学书的长、宽,铅笔的长。

  三、 拓展延伸,学会应用

  (1) 完成“做一做”、练习一第1题。集体订正。

  (2) 小组使用完成练习一的第2题,量完后互相看一看比一比。

  四、 回顾全课,总结提高

  这节课有什么收获?

  板书设计

  认识厘米 用厘米量

  (1) 认识厘米

  认识1厘米 从刻度0到刻度1

  认识几厘米

  (2) 用厘米量

认识厘米教案 13

  【教学内容】

  二年级上册教科书第1——3页及相关练习。

  【教学目标】

  1、认识刻度尺,初步认识长度单位“厘米”,借助实物初步建立1厘米的长度观念。

  2、初步学会用刻度尺测量物体的长度,使学生掌握用“厘米”作单位测量物体长度的方法。

  3、在建立长度观念的基础上,培养学生估量物体长度的意识。

  【教学重点】

  认识长度单位“厘米”,学会用刻度尺测量物体的长度。

  【教学难点】

  初步建立1厘米的长度观念。

  【教具、学具准备】

  学生尺、米尺、纸条、小方块、多媒体课件等。

  【教学过程设计】

  一、认识刻度尺

  1、米尺和厘米尺做比较

  师:小朋友的铅笔盒里一般都有什么呢? 生:铅笔、橡皮、尺子??

  师:老师这里也有一把尺子(手拿米尺)问:尺子上用来做什么? 生:量东西的。

  师:观察你们手上的尺子和老师手里的尺子,比一比,你有什么发现?(通过比较引出长度单位米和厘米)

  师:米和厘米都是长度单位,在量像数学书这样比较短的物体时,我们一般用厘米做单位。今天我们就一起来认识厘米好吗?

  2、(出示尺子)请你观察一下学生尺上都有什么? 通过观察认识刻度、0起点、cm(课件作相应演示)

  二、认识1厘米和几厘米

  1、认识1厘米(1)看一看

  师:在我们的尺子上,你认为从几到几是1厘米? 生:0-1是1厘米

  追问:只有从0到1是1厘米吗? 生:1-2 问:为什么终点是2,你怎么可以说是1厘米呢?(2)想一想 说一说

  师:那从4到几是1厘米?

  生:4→5 师:不说4,还可以说4到几。

  生:4→3 师:看8到几是1厘米。

  生:8→9 8→7 小结:在尺子上两个数字之间的长度都是1厘米。(3)比一比

  师:你能用自己的小手比一比1厘米的长度吗?(生拿尺子比一比,学具小方块的长度刚好是1厘米,用手拿着小方块比划。)(4)体验

  A、师:你觉得1厘米怎么样?生:短(板书:1厘米 短)B、哪些物体的长度大约是1厘米?

  师:我们要牢牢记住身上这把厘米尺,在没有尺子的时候它可管用了。小结:厘米是比较小的长度单位,今后我们在量比较短的物体时,可以用厘米作单位。

  2、认识几厘米

  (1)1厘米是个单位,0到4之间有4个1厘米,所以是4厘米。0到3之间有3个1厘米,所以是3厘米。(2)出示练习:

  4厘米里面有()个1厘米 7cm 里面有()个1cm 6个1厘米是()厘米 8cm里面有8个()

  三、量一量

  1、师:刚刚我们已经在尺子上认识了1厘米,还找到了2厘米,3厘米和4厘米。那你能用尺量一量桌面上红纸条的长度吗?(出示纸条)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用尺量。

  课件演示测量方法:(1)尺子放正。(2)把尺的“0”刻度对准纸条的左端。(3)右端对准数字几,长度就是几厘米。

  师:小朋友们自己已经找到了测量长度的方法。下面有三位小朋友在测量铅笔,谁的方法是正确的呢?(课件出示三种不同的测量方法,学生判断。)小结:在量物体长度时,一般要把物体的左端与尺子的0刻度对齐,再看物体的右端对着几就是几厘米。

  2、练一练

  (1)铅笔刀长()厘米,线段长()厘米。(2)下面哪条线段长,长多少?(3)画一条4厘米长的线段。

  3、在有障碍的情境中讨论测量方法

  师:同学们学会了用厘米尺测量物体的长度高兴吗? 生:高兴!

  师:可是老师有点高兴不起来了,看,我刚新买的一把尺子不小心折断了,没有了0刻度,还能测量物体的长度吗?

  (1)用折断的尺子量铅笔,怎么量?(学生讨论)

  (2)出示用没有0刻度的尺子测量橡皮,学生读出铅笔的长度。4.大约几厘米

  (出示测量纸条的图,请学生说出长度)

  小结:在我们量一条线段或物体的长度时,不一定是整厘米数,只要接近几厘米,我们就说它大约几厘米。

  四、回顾总结、延伸讨论

  1、小朋友们真能干,老师最后还有两个问题需要你们的帮忙

  问题一:我想知道我手腕的长度,该怎么量呢?(纸条绕一圈,量纸条的长度,用软尺)

  问题二:我们用厘米做单位量出了很多物体的长度,那你用1厘米做单位量一量从我们学校到你家有多远?(太难了,不好量,看来厘米只适合量比较短的物体的长度,对于比较长或非常长的长度用什么做单位呢?引出米等更多长度单位)

  2、小结:我们班同学知识可真丰富,懂得真多啊。咱们以后还会学到这些知识,这节课上到这里,下课!

  五、练习设计

  1.量一量你手指的宽度,看看哪一个手指的宽大约是1厘米。2.自选几种学习用品,先估计再测量。

认识厘米教案 14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经历数、画、量探究厘米与米长度的学习过程,进一步完善对已有知识的理解与认识,促进知识的系统化。

  2、以动手实践的自主探究活动为基础,以帮助学生建立厘米与米的表象为目标,实现数的认识、图形与空间两个领域的互相融合。

  教学准备:

  学生每人准备一把直尺(20厘米),为每个学生准备一张画有各种平面图形的纸张,为每个学习小组准备一把米尺和长方体、正方体纸盒各一个。

  教学过程:

  一、我会数:

  1、数出1厘米:

  (1)哪个同学能说一说1厘米有多长?能不能在直尺上指出1厘米有多长?

  教师指名两个同学回答,注意引导大家发现两位同学叙述与演示中的错误,并及时纠正:直尺上两个相邻刻度线(数字线)之间的长是1厘米。

  (2)请同学们拿起直尺,用笔尖指到0刻度线,从0刻度线划到1刻度线长是1厘米,从1刻度线划到2刻度线长是1厘米......从19刻度线划到20刻度线长是1厘米。

  (3)下面呢我们倒着数出1厘米。用笔尖指到20刻度线,从20刻度线划到19刻度线长是1厘米,从19刻度线划到18刻度线长是1厘米......从1刻度线划到0刻度线长是1厘米。

  2、数出2厘米:

  (1)哪个同学能说一说2厘米有多长?

  (2)请同学们拿起直尺,用笔尖指到0刻度线,从0刻度线划到2刻度线长是2厘米,从2刻度线划到4刻度线长是2厘米......从18刻度线划到20刻度线长是2厘米。

  (3)下面呢我们倒着数出2厘米。用笔尖指到20刻度线,从20刻度线划到18刻度线长是2厘米,从18刻度线划到16刻度线长是2厘米......从2刻度线划到0刻度线长是2厘米。

  (4)还有没有其它的方法数出2厘米?引导学生发现:从1刻度线划到3刻度线长是2厘米,从3刻度线划到5刻度线长是2厘米......从17刻度线划到19刻度线长是2厘米。或“倒着数”:从19刻度线划到17刻度线长是2厘米,从17刻度线划到15刻度线长是2厘米......从3刻度线划到1刻度线长是2厘米。

  3、数出5厘米:

  (1)哪个同学能说一说5厘米有多长?

  (2)教师引领学生一起数出直尺上的5厘米:

  A:从0刻度线划到5刻度线长是5厘米,从5刻度线划到10刻度线长是5厘米......从15刻度线划到20刻度线长是5厘米。

  B:倒着数--从20刻度线划到15刻度线长是5厘米,从15刻度线划到10刻度线长是5厘米......从5刻度线划到0刻度线长是5厘米。

  (3)还有没有其它的方法数出5厘米?

  引导学生发现:

  A:从1刻度线划到6刻度线长是5厘米,从6刻度线划到11刻度线长是5厘米,从11刻度线划到16刻度线长是5厘米。

  B:从2刻度线划到7刻度线长是5厘米,从3刻度线划到8刻度线长是5厘米......从14刻度线划到19刻度线长是5厘米。

  C:用以上两种方法“倒着数”。

  (4)教师用上述方法引领学生一起数出5厘米。

  4、数出10厘米:

  (1)哪个同学能说一说10厘米有多长?能不能在直尺上指出10厘米有多长?

  学生可能会发现--

  A:从0刻度线划到10刻度线长是10厘米,从10刻度线划到20刻度线长是10厘米。

  B:从0刻度线划到10刻度线长是10厘米,从1刻度线划到11刻度线长是10厘米,从2刻度线划到12刻度线长是10厘米......从9刻度线划到19刻度线长是10厘米,从10刻度线划到20刻度线长是10厘米。

  C:用以上两种方法“倒着数”。

  (2)教师用上述方法引领学生一起数出10厘米。

  4、数出1米:

  (1)哪个同学能说一说1米有多长?

  引导学生发现:老师桌面上的直尺长是1米;老师为每个学习小组准备的直尺长是1米;1米=100厘米。

  (2)我们知道1米=100厘米,我们一起数出100厘米来好吗?哪个小朋友能利用直尺(米尺)把100厘米数出来?

  估计学生可能有两种--

  A:从1开始,依次数到100。

  B;以10厘米为单位来数。

  指名学生回答后,教师引导学生对以上两种方法进行反思,从而说明:用第二种方法数要快。

  (3)教师引领学生一起数出100厘米(学生每个小组一把直尺):

  先以1厘米为单位数出直尺上的第一个10厘米,既从1数到10;然后以10厘米为单位依次数出100厘米,既从10数到100。在数的时候注意提示学生每一个长度都是从0开始的。

  二、我会画:

  1、用直尺画线:

  1厘米2厘米5厘米10厘米

  2、用直尺画两条任意长的线:

  先让学生独立画,并在小组内交流,然后指名学生上台展示自己的作品,引导学生说己是“怎么画的”:如2厘米,有的同学是从0刻度线画到2刻度线,,有的同学是从5刻度线画到7刻度线等等。最后教师结合上述实例引导学生画线时要注意的事项:画线时一般从0点开始画,直尺按住不动,一直画到终点的刻度,不能超过终点的刻度。

  三、我会量:

  1、量图形边长:

  2、量实物边长:

  为每个小组准备一套学具材料:长方体、正方体纸盒各一个(棱长为整厘米数),测量边长。让学生感悟长方体、正方体棱长之间的关系。

  3、用米尺量:

  如果要测量黑板的长、窗台的高、教室的长,应选用什么工具?

  教师指导学生分别开展每一个活动,汇报测量结果。

  四、课堂:

  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你是怎么学会的?

认识厘米教案 15

  学习目标

  1、认识尺子并知道尺子的,能用尺子进行正确的测量物体长度(限整厘米)

  2、让学生通过看一看,比一比,量一量等实践活动认识长度单位厘米,初步建立1厘米的长度概念。

  3、在建立长度观念的基础上,培养学生估量物体长度的意识。

  重点难点

  1、认识厘米,体会厘米的实际意义。

  2、用学生尺量物体的长度(限整厘米)。

  教学过程

  学案导案

  知识梳理

  一、复习导入。

  老:请同学们用我们上节课用的方法来量一下桌子的长?(请用拃来量)

  学生量出来是拃,老师量出来是拃,一样吗?哪里不一样?(老师的手大)

  总结:因为长度单位不一样,所以量出来的结果不一样。为了更好的学习具体长度,让我们学习今天的内容。(引入今天学习内容)

  提示:(1)一拃是大拇指到中指之间的距离。

  (2)注意总结

  基础练习

  二、新知探究

  (1)观察尺子

  (2)认识、感受1厘米(cm)

  “0”表示起点,就像我们赛跑时从起点开始跑,用尺子量物体长度时,也要从“0”开始。

  (4)认识几厘米

  刻度“0”到刻度“2”是2厘米,

  刻度“3”到刻度“6”是3厘米

  (5)量一量,自己的手掌和一拃的距离(小组合作)

  三、知识运用

  看课件做题

  四、总结

  尺子上每邻相两个刻度之间的长度都是1厘米

  (1)注意提醒学生从刻度0开始。

  (2)让学生量自己指甲盖、田字格,了解1厘米的距离。

  (3)第5点积极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及小组合作能力。

  课堂检测

  一、课本上第8页练习一,第一题

  二、 20厘米—5厘米=厘米

  10厘米—3厘米=厘米

  8厘米+6厘米=厘米

  3厘米+4厘米=厘米

  当堂检测

  结合所学知识,认真思考每个问题,正确填空。

【认识厘米教案】相关文章:

《厘米的认识 》教案08-25

认识厘米、用厘米量教案07-02

《认识厘米,用厘米量》教案03-08

认识厘米用厘米量教案09-14

《认识厘米用厘米量》教案10-02

认识厘米用厘米量教案09-14

认识厘米用厘米量教案范文07-05

认识厘米用厘米量教案范文08-25

认识厘米和用厘米量的教案07-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