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鼠之谜七年级语文教案

时间:2022-10-13 19:16:00 教案 我要投稿

旅鼠之谜七年级语文教案

  作为一名教师,通常需要准备好一份教案,教案是保证教学取得成功、提高教学质量的基本条件。教案应该怎么写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旅鼠之谜七年级语文教案,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旅鼠之谜七年级语文教案

旅鼠之谜七年级语文教案1

  教学目的

  1、培养学生研究能力

  2、学习作者用“记叙的框架、对话的方式来介绍科学知识”的写作手法

  3、理解并掌握本文运用的几种说明方法

  教学重点

  1、学生自己探究课文解答旅鼠之谜

  2、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

  教学过程

  (一)课程导入

  (二)作者简介:

  位梦华:1940年生于山东平度,1982年10月去南极考查,1991年六月位梦华独闯北极成为直接与爱斯基摩人接触并广交朋友的第一个中国人,主要著作有〈〈奇异的大陆——南极州》、〈〈北极的呼唤〉〉等。

  (三)展示教学目的

  (四)检查预习

  1、读著准下列加点字的读音

  媲美()挑衅()笃信()迷惘()啮齿()苔藓()前赴后继()

  2、解释下列词语

  媲美:美的程度差不多;比美。

  挑衅:借端生事,企图引起冲突或战争。

  笃信:忠实的信仰。笃:忠实,全心全意。

  鼠目寸光:比喻眼光短,见识浅。

  相辅相成:互相补充,互相配合。

  前赴后继:前面的上去,后面的人就跟上去。,形容踊跃前进,连续不断。

  道听途说:从道路上听到,在道路上传说。泛指传闻没有根据的话。

  (五)整体感知课文,把握全文基本内容

  思考题1:快速默读课文,归纳并总结北极旅鼠有哪几大奥秘?

  (北极旅鼠有三大奥秘:

  一、旅鼠繁殖能力惊人;

  二、旅鼠繁殖能力不仅有所节制,而且一旦繁殖过多,会出现种种自杀现象;

  三、死亡大迁移,数百万只旅鼠向西或向北奔向大海,葬身大海。)

  思考题2:课文采用“记叙的框架、对话的方式来介绍科学知识”,可以说是记叙文与说明文的杂交品种,或者叫跨文体的文体。

  (1)找出本文记叙的六要素;

  (2)为了说明旅鼠之谜,本文采用了哪几种说明方法?并举例说明。

  (提示:

  (1)六要素:时间——有一天;地点——巴罗附近的爱斯基摩人村落遗址;人物——“我”和丹尼斯;起因——“我”捉到一只旅鼠;经过——“我”听丹尼斯讲述旅鼠的种种奥秘;结局——丹尼斯就旅鼠行为发表他的感想。

  (2)说明方法:列数字、举例子、打比方等)

  (六)讨论与探究

  课文说:“人类也许应该从旅鼠身上学到点什么。例如,如果人类也毫无节制地繁衍下去,也许有一天不得不走旅鼠的道路。”想一想作者的写作意图是什么?从中可获得哪些启示?

  (文字资料:美国科普作家、未来学家阿西摩夫在1972年就人口的未来写道:“目前,世界人口正以每日20万或每年7000万人的速度增长着。

  完全有理由担心,如果地球人口继续像现在这样,每过35年就增加一倍,那么,到公元2570年人口将增加10万倍;到公元3550年,人类机体的总质量就会等于地球的质量;到公元7000年,人类的质量就会等于已知宇宙的质量!看来很明显,如果不加以控制,将造成不可估量的恶果。

  启示:

  (1)自然界本身具有调节作用,一旦打破生态平衡,就出现向新的平衡转化的趋势;

  (2)从自然界的调节中人类应当觉悟:人类也应注意自我调节,以求和谐发展;

  (3)科研过程要不断调整研究方法和思维方式,只有创新研究方法和思维方式才能解开大自然之谜。)

  (七)拓展迁移

  除了旅鼠之外,自然界还有一些奇异的现象,请根据你的观察和了解,写一段文字,说明某种动物奇异的表现。

  (八)布置作业

  1、模仿本文课下写一篇

  2、学会用下列成语造句

  鼠目寸光——

  前赴后继——

  相辅相成——

  道听途说——

  结语:谢谢同学们的极积极参与!

  感谢各位老师的广临指导!

旅鼠之谜七年级语文教案2

  一、教材分析

  本文是一篇杂交文体的文章。为什么这么说呢,从全文看,有完整的记叙要素,是记叙文。而内容上主要是介绍科学知识的。因而是一篇“运用记叙的框架,借助对话来介绍科学知识”的文章。课文主要谈了北极旅鼠身上的几大奥秘,北极旅鼠和一般的老鼠外形上没有多大差别,“但人们研究了好几个世纪,却始终解不开它们的奥秘”。它的第一大奥秘是繁殖能力强。第二大奥秘是一旦繁殖过多,就会千方百计吸引天敌的注意,主动通过天敌控制种群数量。第三大奥秘是死亡大迁移,浩浩荡荡,无所畏惧。到底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我们无从知道,或许是自然正用一只无形的手控制着这一切,这就揭示出自然的奥妙无穷。由此我们也真正体会到《敬畏自然》中所论述的“大自然的智慧是无与伦比的”一句的深意。文章的意义不止于此,旅鼠保持种群数量的方式也给我们人类敲响了警钟:“如果人类也毫无节制地繁衍下去,也许有一天不得不走旅鼠的道路”。

  学习这篇文章,一要引导学生比较本文与一般说明文在写法上的不同,二要激发学生的好奇心,从而激发求知欲和探究学习的欲望。三要与其他课文相参照,把各部分内容串联起来作全面深入的理解,达到融会贯通,激发学生关注自然,保护自然,树立环保意识。这既是本单元训练目标的体现,又是新课标精神的体现。

  本文是一篇自读课,安排一课时

  根据本单元目标和本文内容,我定下了本文的教学目的和教学的重难点。

  教学目标:

  1、了解北极旅鼠的三大奥秘

  2、体味本文知识性,趣味性相结合的独特写法

  3、学会仔细地观察,深入地思考,生动地描摹,得体地表达。

  4、培养科学理性精神和人文关怀精神,热爱自然,探究自然无尽的奥秘。

  依据上述教学目标与课文内容,我又确定了以下教学重点难点:

  1、概括旅鼠的三大奥秘,整体把握文意。

  2、领会文章给我们的启示。

  3、把“理解文章主旨”作为本课的第三个重点,也是难点。

  二、教学方法

  1、根据课文特点和学生实际情况,运用多媒体展示法、讨论法、合作探究法、引导法等。

  据新课标强调:“教学过程应突出学生的实践活动,指导学生主动地获取知识,科学地训练,全面提高语文能力。”我根据本课目标和内容,从学生已掌握的知识基础、发展水平出发,应用各种教学手段调动学生的主动性,

  2、学习方法上,指导学生以自主、合作、探究的小组学习为主,要求他们课前查阅资料并整理、预习课文,同时教给他们跳读、勾画、批注、分析与思考等方法,以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文章主旨,深入探究。因为初二的学生这方面的能力还比较欠缺,所以要不断地训练。

  首先激发学生学习本文的兴趣,然后引导学生发现问题,在读的过程中思考提出的疑问,最后在教师适当的点拨、归纳、小结中解读课文,理解本文中作者的感情。

  三、教学设想根据新课标的精神,结合课文内容,我的教学设想是:

  以课文内容为载体,师生互动,充分发挥学生的自觉性与主动性,培养他们良好的人文素养和科学素养,培养他们的创新精神、合作意识,引导他们多角度思考问题,使他们具备阅读理解与表达交流等基本能力,以及运用现代技术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还要充分发挥语文学科工具性与人文性统一的特点,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既提高他们的语文素养,又能使他们关注社会问题,探索自然奥秘,加强学科间的联系与思考,激发想像,发展思维能力。

  四、教学过程:(概括;言说;启迪)

  一、激趣导课

  我想可以由旅鼠的故乡——北极入手,让学生根据预先查找的资料说说北极,说说旅鼠,说说大自然的未解之谜,激发学生探究科学的好奇心。

  二、整体感知

  1、学习本文,我认为首先要抓住题目了解旅鼠到底有哪些难解之迷,可以让学生归纳旅鼠的几大奥秘:

  它的第一大奥秘是繁殖能力强。虽然是哺乳动物却有和细菌相似的繁殖能力。在分析这个奥秘时可以思考:作者为了说明旅鼠的繁殖能力,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好处是什么?从而让学生明确:作者用一系列数字说明旅鼠繁殖能力极强,这些数字准确说明了旅鼠繁殖数量,也就是旅鼠的第一大奥秘。而且作者在说明的过程中,条理十分清楚,有详有略,每一处都交代的十分清楚。

  第二大奥秘是能够根据条件控制繁殖。一旦繁殖过多,就会千方百计吸引天敌的注意,主动通过天敌控制种群数量。第三大奥秘是死亡大迁移,周期性的进行“死亡大变迁”。只往西、往北,往海里死亡。

  2、接着可以讨论旅鼠的几大奥秘的原因。这个问题课文没有明确回答,设置这个问题可以丰富学生的想象,也可以引导他们了解旅鼠是集体观念很强的动物,旅鼠有这种本能。从而也了解大自然的智慧是无与伦比的

  三、探究思考

  主要探究两方面的问题,一是内容,二是写法。

  内容上重要设置两个问题:

  1、旅鼠的奇特行为给我们人类什么启示?

  2、“如果人类也毫无节制地繁衍下去,也许有一天不得不走旅鼠的道路。”讨论一下,这样说对不对?为什么?(中国马寅初在建国初期的忧患,美国阿西摩夫在1972年的预见。

  为什么设置这两个问题呢,一是对文章进一步的深入分析,文章并不仅仅在写旅鼠,而且从不同的角度看,可以给我们不同的启示。

  二是人口问题,是全球第一号问题,值得我们认真思考。师:美国科普作家、未来学家阿西摩夫在1972年就人口的未来写道:“目前,世界人口正以每日20万或每年7 000万人的速度增长着……完全有理由担心,到公元20xx年,全球人口将超过60亿……如果地球人口继续像现在这样每过35年就增加一倍,那么,到公元2570年人口将增加100 000倍……到公元3550年,人类机体的总质量就会等于地球的质量……到公元7000年,人类的质量就会等于已知宇宙的质量!……看来很明显,如果目前的趋势持续下去……将造成不可估量的`恶果。

  3、了解写法。因为这篇课文的写法很特殊,应该了解一下。

  可以先问学生本文记叙了一件什么事情?先用记叙的要素来衡量。记叙的要素完完整整,可见是地地道道的记叙文体。可是这篇记叙文很特殊,它所叙述的故事跟一般记叙文叙述生活故事不一样,讲的全是关于旅鼠的知识。这篇“记叙文”还有一个特点,通篇几乎都是“我”和丹尼斯的对话,而且丹尼斯的话大段大段的,讲的都是旅鼠的奥秘,用了许多说明性的语言。这样看来,说这篇文章是“用记叙的框架、对话的方式,生动有趣地介绍知识的科学小品”是不错的。从文体上可以说,是说明文和记叙文杂交品种,或者叫做跨文体的文体。可见,介绍知识的文章也可以不拘一格,应该努力创新,应该考虑怎样讲效果更好,怎样才能吸引读者,让人喜欢。

  四、拓展延伸

  1、你还知道自然界的哪些动物有奇特的现象?

  2、“人们研究了好几个世纪,却始终解不开它们的奥秘。”对此,你怎么看的?

  五、领悟创作

  1、以“我是旅鼠”的身份来自我介绍。

  2、“……之谜”

  《旅鼠之谜》教学反思

  人与自然环境怎样和谐相处,是当前人们对生存环境的忧患与思考的主要问题。为了树立环保意识,搞好生态环境保护,警示人类,我选择了义务教程八年级下册第三单元13课《旅鼠之谜》。进行讲解。

  结合课标,明确要求,理解课文内容,培养科学理性精神和人文关怀,了解科学文艺作品的特点。要学生懂得,不掌握自然规律,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上,缺乏人文关怀,盲目的行为必将造成公害。

  在授课时,结合大纲与课标,确定教学目标为:知识与技能:多角度理解课文的内容与启示,了解旅鼠的三大奥秘,比较本文与一般说明文的不同。过程与方法:自主、合作、探究。情感价值观:激发好奇心,做事要三思而后行,懂得考虑后果,注意从自身坐起,保护生态环境。

  从课堂情况来看,知识掌握了,且较准确,注意了文体特点的简介与学习。但学生合作他探究时,关于文章语言特点方面谈的不多,如果能在出示旅鼠三大奥秘的片,让同学读后,及时针对性的分析其语言特点就好了。

  为了让学生从形象和视觉上明确北极鼠的样子,出示了电教片,增强了直观性,吸引了学生好奇的目光,加上简介,让学生带着趣味研习课文。学生合作探究问题时,采用了同学互评,教师评价的多种评价方式,几个问题都由集体智慧来归纳总结了。

  本节教学的成功之处还在于迁移训练时,让同学以自己喜爱的方式来表现主题:人类毫无节制的繁衍下去的严重后果。有一名女同学,在黑板上运用拟人夸张的方法画了一幅漫画,揭示了主题。这样的训练,使同学动手与动脑,知识与兴趣,理性与特长结合在一起,收到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不足之处,学生发言机会不很多,没能让绝大多数同学得到口头表达的锻练。

  在今后的教学中,要想方设法让学生多说,设置问题时分层次,并让学生多探究问题。逐步学习逐步学习提高自身素质,即使总结经验与不足,在反思和向别人学习过程中,力争尽快达到讲课时扣人心弦,引人入胜,既解学生疑惑,又发人深思,让课堂变成艺术的殿堂,具有艺术的效果。

【旅鼠之谜七年级语文教案】相关文章:

《旅鼠之谜》教案03-04

旅鼠之谜的教案06-27

《旅鼠之谜》 教案07-29

《旅鼠之谜》的教案07-04

《旅鼠之谜》教案09-02

《旅鼠之谜》教案05-28

《旅鼠之谜》教案09-03

旅鼠之谜教案范文04-17

《旅鼠之谜》教案范文07-04

《旅鼠之谜》优质教案09-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