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级数学下册《分类与整理》教案

时间:2022-09-30 19:38:10 教案 我要投稿

2022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下册《分类与整理》教案

  作为一名教职工,时常会需要准备好教案,教案有助于顺利而有效地开展教学活动。那么优秀的教案是什么样的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2022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下册《分类与整理》教案,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2022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下册《分类与整理》教案

2022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下册《分类与整理》教案1

  教学目的

  1.使学生理解笔算两位数减两位数的算理,掌握竖式的写法和计算方法,并能正确的笔算.

  2.培养学生知识迁移的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

  3.培养学生仔细计算的良好学习习惯.

  教学重点

  正确书写两位数减两位数的竖式和计算顺序.

  教学重点

  掌握两位数减两位数的计算顺序.

  教具、学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学生准备红、黄色圆片及数位表.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70-30  42-20  79-6

  85-40  67-31  65-3

  65-3这道题的竖式应该怎样写?

  2.想一想笔算加法时都应注意些什么?

  二、观察思考,探究新知

  1.教学例1.

  65—3=_______________

  教师说明也可以写成竖式进行笔算.

  (1)出示图示,使学生明确:

  十位上 6个○表示 6个十;个位上 5个○表示 5个一,读作 65.

  (2)说明:要从65里减3

  启发学生思考:3表示什么?应该从哪里去掉?

  引导学生明确:3表示3个一.应该从65里个位上“5个一里去掉3个一.”

  教师同时在个位○中划去3个.

  (3)说明:笔算竖式怎样写呢?

  要求学生在稿纸上写数字65,在65的个位数5的下面写上3,也就是3要对着65的个位数5.

  写上减号和横线.就是数位对齐,与笔算加法的道理一样.

  (4)学生独立在书上填写.提醒学生,在横式等号后面也要写上得数.

  2.教学例2.

  (1)比较例2和例1有什么相同点?有什么不同点?

  (2)请学生独立操作学具,注意去掉的23应该怎样去掉?

  (3)学生试写竖式,教师巡视指导.

  提问:你在写竖式时,其中写减数中的“2”,你是怎样想的?(2是在十位上,应与65的十位上的6对齐.)

  (4)学生对照数位圆片图,进行尝试计算.

  (5)集体订正,请学生说一说计算时的思维过程.

  3.小结计算方法.

  说说笔算减法的方法是怎样的?笔算方法和口算方法相比,主要不同的地方是什么?

  三、加深理解,形成技能

  填空:

  69-27=          99-8=        70-40=

  对于表现优秀的学生及时鼓励.

  四、全课小结,完善新知.

  引导学生明确:笔算两位数减两位数,相同数位对齐,从个位减起.还要注意,计算时要仔细,得数要写在模式等号后.

  板书设计

  两位数减两位数(不退位减)

  例1 65-3= 62

例 2 65-23= 42

  探究活动

  小猫钓鱼

  游戏目的

  巩固百以内的加减法.

  游戏材料

  用硬纸片做成的鱼若干条,每条鱼身上有一道算式,鱼嘴用铁丝做成一小圆圈;小猫面具;钩鱼杆、线、鱼钩.

  游戏程序

  1.用课桌围成一个长方形“鱼塘”,“塘”中放“鱼”,鱼身有算式的一面朝上.

  2.每3人一组,头戴小猫面具,身上挂一个写有得数的牌子,围在课桌外面.

  3.用鱼杆、鱼钩钓得数与自己身上的得数相同算式的鱼.

2022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下册《分类与整理》教案2

  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情境初步认识几分之一,并能够正确读、写。

  2.学会运用直观的方法比较几分之一的大小。

  3.使学生体会数学来自生活实际的需要,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进一步产生对数学的好奇心和兴趣。

  学具准备:三张圆形纸片 两张长方形纸 彩笔 胶带

  教学过程:

  一、产生分数

  “六一”儿童节到了,学校准备一次郊外野餐活动,你们想参加吗?

  (出示主题图)小军和小云也参加了野餐活动。你们看,他俩准备了哪些食品?

  (生答:苹果、矿泉水、蛋糕。)

  这么多好吃的食品怎样分才会让两人都满意?

  (学生回答:苹果每人两个,矿泉水每人一瓶,蛋糕每人半块。)

  每人分得一样多,这样的分法叫平均分。板书:平均分。

  两个苹果、一瓶水都可以用学过的数表示出来,板书:2、 1。半块蛋糕怎样用数来表示呢?有谁知道?

  (如果知道,问:1/2是什么数?如果不知道,问:想知道吗?)

  这节课我们就来认识数学王国的一位新的朋友——分数,板书课题,

  评:学生在解决具体问题中,产生认知冲突,发现已学的自然数不够用了,需创造一种新的数来表示“一半”。孕伏分数来自生活实际的需要。

  二、认识分数

  1.请打开课本98页,自学这部分内容。

  评:学生有了认知冲突,会自主寻求答案。教者因势利导,培养学生简单的读书自学能力。

  通过看书,你知道了什么?相机教学“1/2”的读法、写法及各部分名称。

  还有什么疑问吗?考考大家。

  ①像“1/2”这样的数,为什么叫分数?

  ②半块蛋糕为什么会用“1/2”这个符号来表示?

  (学生感到困难,播放分蛋糕的课件,指出:“—”表示平均分,“2”表示平均分成2份,“1”表示这样的1份。)

  评:渗透数形结合思想,培养学生符号感。

  结合分蛋糕,指名说“1/2”的含义,同位互说。

  2.这是蛋糕的“1/2”,你能表示出一张长方形纸的“1/2”吗?学生操作。

  张贴不同折法的作品,让其分别说出“1/2”的'含义。

  3.生活中,你在什么情况下遇到过“1/2”?

  评:把视角引向生活,结合生活经验进一步理解“1/2”。

  4.认识了“1/2”,你还想认识其他分数吧?请打开课本99页,做“想想做做”第1题。

  电脑对答案,的两题指名说思考过程,后两题同桌互说。

  5.做“想想做做”第2题。

  伸出手指悄悄地告诉老师,你选第几幅图。其他三幅图有什么问题吗?

  评:增加情趣,显现教法灵活。

  三、比较大小

  分数是不是和整数一样,也存在大小呢?

  我们先来做一个游戏:拿出三张圆形纸片,比较一下这三张圆形纸片的大小怎样?

  ①学生折“1/2”,涂色。

  ②学生折“1/4”,涂色。

  ③比较涂色部分大小。

  张贴一个学生的涂色纸片。问:这两张纸中的涂色部分各用什么分数表示?你能比较这两个分数的大小吗?

  板书:1/2>1/4。还可以怎样说?(1/4<1/2)

  ④学生用第三张圆纸片折出它的1/8,涂色。张贴一生的涂色纸片。

  ⑤用“1/8”与前面两个分数分别比较。板书:1/2>1/8,1/4>1/8。

  ⑥通过这三个分数的比较,你发现了什么?

  (分的份数越多,每一份就越小。联系生活经验理解:可以把圆纸片看作大西瓜,平均分给的人越多,每人吃到的就越少。)

  评:在操作中体会,在做中比较大小。有了丰富的感性认识,学生容易发现规律。适时拓展,发展学生思维。

  ①做99页“想想做做”第3题。

  第一张纸条全部涂色,用“1”表示。第2、3张纸条呢?

  你是怎么知道第3张纸条涂色部分占整体的1/6?

  (有的静止地看第3张纸条数出1/6,有的联系第2张纸条推出:1/6。)

  今天所学的分数和以前学过的“1”有什么联系?

  评:结合纸条图,把新学的分数纳入已有的数的知识结构中,建立数感。

  四、巩固深化

  我们做一个游戏:拿出第二张长方形纸,与同组的小伙伴比较一下它的大小。

  折出你最喜欢的几分之一,并涂上颜色。

  在小组长带领下,比较它们的大小。

  每组选出最优秀的一幅作品用胶带贴在黑板上,并在旁边写出你要表示的分数。

  集体评价。指名说出其中分数的含义。

  评:折何分数,学生自主;比较大小,学生自主;评价作品,学生自主。学生在自主的时空里,积极踊跃,容易有所创造。

  五、总结、延伸

  通过今天的学习,你对分数有哪些认识?今天学习的分数有什么相同的地方?你觉得还需要学习什么样的分数?

  评:整理本节课的收获,开启下节课的所学,学生带着疑问走出课堂。

  总评:本节课,学生始终在具体的生活情境中认识分数,让新知的学习建立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基础上,这样联结的知识才牢固,才是“有意义的学习”。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认知冲突,学生主动操作,自主评价,学生积极的学习情感被调动并得以释放,学生学得轻松。同时,渗透数形结合思想,符合这一学段学生的思维特点。

2022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下册《分类与整理》教案3

  教学目标

  1.通过操作使学生掌握求比一个数多几的应用题的数量关系.

  2.能正确解答求比一个数多几的应用题.

  3.培养学生认真审题的能力和分析数量关系的本领.

  教学重点

  掌握求比一个数多几的数量关系.

  教学难点

  掌握求比一个数多几的数量关系.

  教具学具准备

  投影仪、投影片、口算卡片、学具等.

  教学步骤

  (一)铺垫孕伏

  1.拍手游戏.

  (1)教师拍4下,同学们比老师多拍1下,你们拍几下?

  (2)教师拍7下,同学们比老师多拍2下,你们拍几下?

  教师拍手后,留有一定时间让学生思考后再拍手.

  2.师:你们能告诉老师是怎么算的吗?

  我们今天就来学习这样的求比一个数多几的数的应用题(出示课题)

  (二)探究新知

  1.教学例7【演示动画"应用题"】.

  (1)指导学生操作学具.

  第一行摆4个圆片 ○○○○

  第二行摆三角形,比圆片多2个.

  应先摆和圆片一一对应的同样多的`部分 △△△△

  再摆比圆片多的2个三角形 △△

  第二行摆_____个三角形 △△△△△△

  让学生说一说是怎样摆的,使学生明确:在和圆片同样多的三角形部分再接着摆多的部分,就是三角形的个数.

  (2)启发学生互相说条件,操作学具,提高操作能力,进一步理解比一个数多几的数量关系.

  2.教学例8【演示课件"比一个数多几的应用题(例8)"】.

  (1)出示例8,引导学生读题,使学生明确:题中有两个条件:黄花9朵,红花比黄花多6朵.问题是红花有多少朵.

  (2)根据学生口述条件和问题,启发学生学生明确红花多,黄花少.

  (3)引导学生分析数量关系:

  红花比黄花多6朵,具体地说是什么意思?

  使学生明确:就是红花比黄花的9朵多6朵或就是红花的朵数比9朵多6朵.

  (4)继续演示课件"比一个数多几的应用题(例8)",揭示投影片红花盖住的部分的纸条.使学生明确:红花的朵数就是和黄花同样多的9朵红花,再填上比黄花多的6朵红花.

  (5)列式计算  9+6=15(朵)

  (6)完成回答 答:红花有15朵.

  (7)进一步理解,帮助学生掌握数量关系.

  使学生明确:求比一个数多见的应用题,题中的两个已知条件,一个量多,一个量少.多的里面有一部分和少的同样多,求多的是多少.用与少的同样多的部分(也就是少的数量)再加上比少的多的部分.

  3.反馈练习.

  (1)“做一做”第1题.

  ①根据图意,口述题意.

  ②引导学生分析数量关系.

  ③独立列式计算.

  ④订正时,启发学生说一说是怎样想的

  (2)“做一做”第2题.

  ①启发学生互相议一议.

  ②独立列式计算.

  ③订正时,启发学生说一说是怎样想的

  (三)全课小结

  师生共同总结:解答求比一个数多几的应用题,要分析数量关系,谁多、谁少,再列式解答.

  布置作业

  练习二十三第1、2题.

  1.草地上有49只黑羊,白羊比黑羊多27只.有多少只白羊?

  2.鱼缸里有87条红金鱼,花金鱼比红金鱼多48条.有多少条花金鱼?

  板书设计

  探究活动

  猜硬币

  游戏目的

  使学生进一步熟悉求比一个数多几的数量关系.

  游戏准备

  每人准备10枚硬币

  游戏过程

  1.同桌同学互相活动.

  2.一人左手握住3枚(或任意枚)硬币,右手握住5枚硬币,问:左手有3枚硬币,右手比左手多2枚,右手有几枚硬币?待另外一人回答后,再将右手展开,验证其答案是否正确.

2022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下册《分类与整理》教案4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97页,分数乘、除法的复习。

  教学提示:

  分数乘除法虽然在学习时分为两个单元,但两者密不可分,若分数除法的意义根据分数乘法定义,分数除法的计算也是先转化为分数乘法再计算,所以将分数乘除法集中安排进行总复习。

  分数乘除法需要复习的内容非常丰富,有分数乘除法的意义及计算,分数乘除法之间的关系,倒数的意义,用分数乘除法解决问题(含稍复杂的)等等,这么多的知识点,很显然一节课是难以完成复习。

  在复习内容的选择上,教学时把分数乘除法的意义、计算法则及用分数乘除法的意义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这些分数乘除法的核心的、基础的知识作为总复习的内容。之所以这样选择,是因为这些数和运算的意义虽然看来很简单,恰恰是学生后继学习的重要基础,学生理解不透,掌握不扎实,就运用不自如,就无法正确解决后面复杂的运算和问题。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进一步加深对分数乘、除法意义的理解,提高分数乘、除法的计算能力,促进学生数的认识与运算的认知结构的发展和完善。

  2.过程能力与方法:经历整理与复习的过程,初步学习一些整理数学知识的方法,养成自觉整理的意识和习惯,对本册所学内容形成认知结构。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复习教学活动中,体验知识之间的相互联系和知识的应用价值,激发学习的兴趣,体验学习成功的快乐,培养学生严谨认真的学习态度。

  教学重点:

  能熟练掌握分数乘、除法的计算方法,完成典型问题的解决。

  教学难点:

  掌握解决分数乘、除法问题的思路和方法。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练习本等。

  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谈话:同学们,经过一学期的学习,你们学到了很多数学知识,获得了很多数学技能,你们的数学能力提高了,人也变聪明了。但仔细想一想,是不是有的知识可能也忘记了,是否学要我们去复习呢?这样才便于你们进入中学数学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今天我们就来对本学期所学的相关知识进行复习。

  【设计意图:通过谈话引起学生对所学知识的复习的欲望,希望能对本学期所学的数学知识有一个系统而全面的了解,更加系统牢固地掌握所学知识。】

  二、探究新知

  1.对全册知识内容的整理。

  教师:同学们,我们已经学完了本册书的全部内容,今天我们开始对我们所学的知识整理与复习。你能回忆一下我们都学过那些知识吗?

  先让学生独立回忆与思考,然后抽学生回答。

  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让学生看一看教科书的目录,提问:你能把我们所学的内容用你喜欢的方式表示出来吗?想用什么方式?

  预设

  生1:知识树。

  生2:表格式。

  生3:提纲式。……

  学生独立完成,教师巡视,个别辅导,针对学困生,可以让他在同桌的帮助下整理。

  完成后先小组交流,然后抽学生汇报展示。

  这些内容哪些是有联系的?请把有联系的内容分成一类,可以怎样分?

  组织学生先独立思考,然后抽学生汇报。

  多抽几个学生汇报自己的想法,如果学生的意见一致,则请学生说一说为什么要这样分;如果学生的意见不一致,可以把学生的不同意见都板书出来,再组织学生讨论,看哪些知识与哪些知识联系得最紧密,通过讨论逐步形成较为统一的意见。

  教师在学生汇报的基础上板书本册教材的知识体系。

  教师:通过同学们的分析,我们发现这本书的知识可以分成三个部分:数的认识与运算、图形和概率。

  这节课我们先来复习数的认识与运算,在数的认识和运算这部分内容中,分数乘法和除法联系得最为紧密,这节课我们先来复习分数乘、除法。

  (板书课题——分数乘、除法。)

  【设计意图:通过本环节的复习,使学生对本学期的知识有一个系统的认识,采取问答及思考整理形式,唤起学生对旧知的回忆,有利于学生在头脑中形成一个清晰的脉络,为下一步的分类复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2.复习分数乘、除法

  板书:12/13×15/16 12/13×14/15 12/13÷16/15 12/13÷15/14

  教师:不计算,你能判断这四道题中哪道题和哪道题得数相等吗?

  学生讨论后回答:12/13×15/16与12/13÷16/15的得数相等,12/13×14/15与12/13÷15/14的得数相等。

  教师:你是怎样判断的呢?

  引导学生说出:一个数除以分数,等于这个数乘这个分数的倒数,所以12/13×15/16=12/13÷16/15。

  教师:从中你发现什么?

  学生讨论后回答,引导学生说出自己的发现是:分数乘、除法是有联系的,而且从它们的计算方法上就能发现它们的这种联系。

  教师:能说一说分数乘、除法的计算方法吗?

  学生边回答计算方法,教师边作板书

  1.分数乘法:分子、分母分别相乘,能约分的要约分。

  2.分数除法:除以一个数等于乘这个数的倒数。

  教师:请同学们用计算方法,把教科书第97页第1题完成在练习本上。

  学生完成后,集体订正,抽几道题让学生说说是怎样计算的。

  教师:看来同学们基本上掌握了分数乘除法的计算方法,同学们能用这个方法进行分数乘除法的口算吗?

  请同学们口算教材第101页练习二十四第1题。

  学生口算后,集体订正。

  教师:想一想在分数乘除法的口算中,应该注意些什么?

  引导学生讨论出在分数乘除法的口算中,要注意哪个数与哪个数约分,头脑中要记住是哪个数和哪个数约的,约后的结果是多少,然后用约后的数相乘。这些约分和计算过程都是在头脑中一次性完成的,每个环节的错误都会影响到计算的结果,加上还要考虑口算速度,所以口算比笔算难度要大一些,思想要高度集中,重点思考是怎样约分的,结果怎样。

  【设计意图:在本环节中,结合教材设计的基本练习题,帮助学生激发起原有的知识记忆,为整理形成知识脉络打下基础。】

  3.用分数乘、除法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

  教师:通过前面的复习,我们知道同学们对分数乘、除法的计算方法掌握得比较好,我们怎样用分数乘、除法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呢。

  我们先看一个例题

  多媒体出示第97页第2题。

  教师:从统计图中我们知道那些信息?

  预设

  生1:2012年奥运会俄罗斯获得金牌24枚。

  生2:俄罗斯的金牌数比中国少7/19。

  生3:意大利的金牌数是俄罗斯的,比日本的多1/7。……

  教师:根据这些条件可以提出哪些问题?

  预设

  生1:意大利在2012年奥运会上获得多少枚金牌?

  生2:中国在2012年奥运会上获得多少枚金牌?

  生3:日本在2012年奥运会上获得多少枚金牌?……

  教师:怎样求意大利在2012年奥运会上获得多少枚金牌呢?

  引导学生讨论得出:求意大利的金牌数要用俄罗斯的金牌数来乘1/3,即24×1/3。

  教师追问:为什么要这样列式?

  引导学生说出: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分是多少,用乘法计算。

  教师:中国的金牌数又该怎样求呢?

  引导学生讨论得出:求中国的金牌数要先设中国的金牌数为x枚,然后列出方程(1-7/19)x=24,再求出解。

  教师再追问:为什么要这样列式?引导学生说出:已知比一个数多或少几分之几的数是多少,求这个数可以用方程或除法计算。

  学生计算后,集体订正。

  教师:从中你知道些什么?

  引导学生说出:用分数乘除法的知识来解决生活中的问题时,要联系分数乘法的意义来思考解决问题的方法。

  教师:请同学们自己求出日本的金牌数。

  学生计算后,集体订正。

  【设计意图:本环节采用的例题是一道综合性比较强的典型的分数乘除法的实际问题,在例题的处理过程中,引导学生寻找知识间的联系,进行迁移、类推,加强学生对本节课的理解与对知识的消化,加强学生对稍复杂分数应用题的灵活应用。】

  三、巩固新知

  1.教材第97页第2题。

  先让学生同桌间交流,然后独立完成。

  学生反馈,集体订正评价。

  2.教材第102页练习二十四第10题。

  处理时可以让学生在小组内交流从图中得到哪些信息,然后同桌相互说一说解题的思路。

  学生反馈,可以指明学生板演,集体订正评价。

  【设计意图:通过这一环节的练习,学生对分数乘除法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法掌握的更加熟练,提高了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课堂小结

  先让学生总结本课所学内容,谈感想说收获,教师再进行全课总结。

  【设计意图:通过学生总结本课所学内容,谈感想说收获的方式,可以使学生对本节课所学知识有一个系统的认识,使本节课所学的知识得到进一步的巩固。】

【一年级数学下册《分类与整理》教案】相关文章:

数学下册第三单元《分类与整理》教案09-25

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下册教案《分类与整理》09-27

一年级下册数学《分类与整理》说课稿04-22

人教版一年级下册数学分类与整理教案模板09-28

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下册教案《分类与整理》(7篇)09-27

一年级数学下册第三单元教案《分类与整理》09-27

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下册教案《分类与整理》7篇09-27

整理与分类的教案10-18

分类与整理教案09-29

小学数学一年级下册《分类与整理》说课稿0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