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上册语文教案设计

时间:2022-03-17 20:03:59 教案 我要投稿

五年级上册语文教案设计(十篇)

  作为一位不辞辛劳的人民教师,通常会被要求编写教案,教案是教学活动的依据,有着重要的地位。那么你有了解过教案吗?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五年级上册语文教案设计(十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五年级上册语文教案设计(十篇)

五年级上册语文教案设计(十篇)1

  活动目标:

  1、培养学生口语和书面的表达能力和评价能力,引导学生关注生活、关注社会。

  2、学习用对比突出变化,用列举数字说明变化的方法。 活动准备: 图片、资料

  教学课时:两课时

  活动过程:

  一、活动导入:

  1、谈话:生活在信息时代,我们都深切地体会到了什么叫日新月异万象更新。你愿意用自己的眼睛去观察这些变化,用自己的笔去记录这些变化吗? 2、师板书变,要求学生在最短的时间内为变组词。 3、师简单归纳,引导学生关注社会和周围生活的变化。

  二、组织活动:

  (一)看一看: 1、我们知道时间是一部永不停息的机器,永远向前飞转;时间又是一匹永不停蹄的骏马,永远向前飞奔。我们周围的一切事物随着时间也都在发生变化。 2、小组内交流:注意周围的生活环境中,有无忽略的现象?看一看谁的发现最新奇?(确定感兴趣的话题:例如我们的学习用具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3、全班交流。

  (二)找一找: 1、在我们身边发生这么多的变化,用什么方法可以把这些变化表现出来呢? 2、根据反映的问题收集材料,选择好方式。 用数字显示变化 用图片或摄影作品的显示变化 用实物显示变化

  (三)说一说: 1、我向同学们报告:xx(如电视、笔、住房)的变化 2、我朗诵搜集的诗歌 3、我放了访谈录音 4、评价:谁的发言最精彩?谁的点评最得当?

  (四)写一写: 1、习作要求:内容真实、科学,意思表达清楚、明白,有一定条理,语言通顺。题材、体裁、题目都不受限制,主题紧扣变。 2、指导习作: (1)出示反映变化的图片、资料,然后进行描述。 (2)明确写作要点:要求写出今昔的变化;昔的内容少写,今的内容要多写。 (3)学生各抒己见,讲讲身边的变化。 3、自拟题目,写一首小诗或写一篇新闻等。 4、写完后小组交流,学生自评,小组评价。

五年级上册语文教案设计(十篇)2

  阅读课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人与人之间的爱心。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人与人之间的爱心。

  3、体会课文结构安排及内容表达的特点。

  重点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人与人之间的爱心。

  难点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人与人之间的爱心。

  关键体会课文结构安排及内容表达的特点。

  实物投影

  21课一件运动衫

  一、板书课题导入新课

  一件特别漂亮的运动衫,得而复失,失而复得,到底是怎么回事呢?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学生快读课文,抓住得、失、得几个字,画出有关语句,边读边想,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

  2、说说课文写了件什么事?

  3、课文故事结局是怎样?

  自主探究,汇报交流。

  (1)、不仅结局出乎我们的意料,而且事情发生的过程中,也许有许多出乎我们的意料的地方。下面,请大家再次快速阅读课文,在异想不到的地方作上记号,并将你的感受与小组同学讨论,说说你们从这些地方想到了什么?再充分读的基础上讨论。

  (2)、集体交流。学生自由交谈。抓住下列内容讨论

  a、在我“喜欢那件运动衫后,对妈妈说那件运动衫及对上面印得蓝色大角麋鹿多棒,过一会儿,妈妈就给了我三元钱。”这一点出乎我的意料,从中可以感受到这位妈妈非常理解孩子、爱孩子。

  b、没有料到这位售货员会底价买出那双鞋子,并且还赠送了一双长腰袜子,她一定是被小男孩的行动感染了,从中感受到她对老人怀着深深的同情,也是富有爱心的人。

  c、小男孩喜欢运动衫,却放弃,用来换鞋。

  三、教师小结。

  四、观看插图,想象情景。

  五、如果你是这个男孩你会说些什么?

  1、交流,谈体会。

  2、学习这篇课文后,你有什么收获?

五年级上册语文教案设计(十篇)3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积累课文中的优美语言。

  2、了解德国奇丽的景色以及奇特的民族风情。

  3、结合上下文和生活实际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从中受到启示和教育。

  教学重点:

  结合上下文和生活实际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

  教学难点:

  理解“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境界,从中受到启示与教育。

  教学过程:

  一、谈话激趣,揭示课题

  1、谈话激趣:在这个色彩斑斓的世界里,各个国家有着不同的风土人情和民族文化,今天老师将带你们去一个遥远的国度__德国去看一看。

  2、(课件;出示哥廷根的城市风貌)看,这就是德国的哥廷根。这座城市因哥廷根大学而,因为在这所大学里曾培育了三十多位诺贝尔奖得主。我国的语言学家、北京大学的教授季羡林先生就曾在此留学十载,到1945年才回国。1980年,35年后的他再次踏上这块故土,感慨万千,写下了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课文(课件;出示课题)__《自己的花是给别人看的》。(板书课题,学生书空)

  引读课题:谁的花是给别人看的?(读)

  自己的花是给谁看的?(读)

  谁的花是给谁看的?(读)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请同学们带着要求自由朗读课文。

  (1)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把你认为优美的语段多读几遍。

  (2)作者季羡林先生时隔35年,再次踏上这片熟悉的土地时,发出了怎样的赞叹呢?找到那句话,用波浪线画下来。

  2、检查生字的字音和字形。

  (1)检查字音(课件;出示词语)颇、脊梁、莞尔一笑、花团锦簇、姹紫嫣红、耐人寻味、应接不暇

  (2)检查字形:特别提示“脊”字的写法:上半部分先两边后中间。

  3、生反馈。(生读)(课件:多么奇丽的景色!多么奇特的民族!)(齐读)

  三、细读课文,品味“奇丽、奇特”。

  导语:究竟是什么样的风情民俗让作者发出如此由衷的赞叹呢?请同学们默读课文,找出能够体现景色奇丽、民族奇特的语句。用心读,用心体会,想想它“奇”在哪里?

  1、感受景色奇丽

  谁来说说,文中哪些语句让你感受到了景色奇丽?(生反馈)

  (课件:走过任何一条街,抬头向上看,家家户户的窗子前都是花团锦簇、姹紫嫣红。许多窗子连接在一起,汇成了一个花的海洋,让我们看的人如入山____上,应接不暇。)

  (1)全班齐读,读完这段话,最先跳入你眼帘的是哪个词呢?那是怎样的一种景象呢?(生答)还有哪个词呢?那又是一种怎样的景象呢?(生答)(课件:词语变红)

  (2)用一个字来形容这里的花怎么样?――(美)我们一起来看看。(课件:花团锦簇、姹紫嫣红的景象)读词语,读出这种美来。把它们放到句子里去读读。(生读)多美的花呀,谁再来读读?

  (3)花美是一“奇”,请问景色奇丽还“奇”在哪里呢? (花多)哪个词说明了花多?(花的海洋。)(课件:词语变红)一个窗子前是花团锦簇、姹紫嫣红,许多窗子连接在一起,就是许多锦簇的花团连在一起,姹紫嫣红,那是一番什么样的景象啊!是不是让我们感觉到这条街有多长,这花的路就有多长,这条街没有尽头,这花的路就主、没有尽头,真不愧是一片花的海洋。难怪会让看的人――(应接不暇)(课件:词语变红)你们说奇不奇?(奇)带着这种感受,一起来读读第二句话。

  (4)在德国仅仅是一条街有这样的奇丽的景色吗?生回答(引出“任何”一词)(课件:词语变红)

  在德国,每一条街都是这样奇丽的景色,条条街都是这样奇丽的景色,如果你走过这里的一条街,抬头向上看,看到的是家家户户的窗子前__

  走过另一条街,抬头向上看,看到的依然是__

  (是不是只有一年有这样的景象呢?)

  四五十年前,季老在德国留学的时候,漫步在街头,他看到了__

  四五十年以后,季老再次踏上这块土地,他看到的依然是家家户户的窗子前__

  (怪不得,季老先生会发出这样的感叹)(课件:多么奇丽的景色!)

  (5)欣赏奇丽的景色(课件:德国街头的奇丽景色)

  (6)看到这样奇丽的景色,你想说什么吗?(生答)我想此时此刻,大家一定被这奇丽的景色陶醉了,老师也被这奇丽的景色陶醉了,走在这样的街头,我真想赋诗一首,我们一起来吧!(课件:诗)

  2.感受民族奇特。

  导语:在这优美的.诗歌声中我们又一次感受到了景色的奇丽,那么民族的奇特又体现在哪里呢?

  (课件:家家户户都在养花。他们的花不像在中国那样,养在屋子里,他们是把花都栽种在临街窗户的外面。花朵都朝外开,在屋子里只能看到花的脊梁。)

  (1)哪里让你感到奇特了呢?(家家户户)(课件:词语变红)

  家家户户就是说――(每一家,所有的人家。)所有的人家都在养花,真是一个爱花的民族呀!那我想调查调查,家里有养花的请举手。那能不能说我们是家家户户都在养花呢?(不能)可是在德国却是家家户户,所有的人家都在养花,奇特吗?(奇特),可见德国人爱花之真切,把他们这种爱花的情感读出来吧!(生读)

  (2)还有哪里让你感到奇的呢?(外面、脊梁)(课件:词语变红)

  A、脊梁指的是什么呢?我们的脊梁在哪里呢?摸摸看。你们想,假设现在你们就坐在屋子里,花朵都朝外开,你们看到的只能是花的__(脊梁)

  B、如果你们在坐的各位就是季老,看到德国人都是把花的笑脸朝向窗外,而把花的脊梁对着自己,你有什么样的感觉?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感觉呢?谁能读出这种感觉来?(读)(再读)

  C、我们中国人是怎样养花的?(把花养在屋子里或养在阳台上。)养花是为了给自己――欣赏,而德国人却把花养在外面,你们说奇特不奇特?(奇特)

  (3)德国人如此奇特的养花方式,多么令人惊奇呀!辛辛苦苦栽种出来的花,自己只能看到――(花的背面),而走在屋外的行人却能看到――(娇艳的花朵),显然,德国人养花不是为了自己,而是――(给别人看的)。养花给别人看,你们说这个民族奇特吗?一起把德国人爱花、养花的真情读出来吧!(齐读)

  (4)家家户户都养花,养花的方式又如此的与众不同,难怪季老要说:这是一个多么奇特的民族啊!(课件:多么奇特的民族!)

  四、理解“人人为我,我为人人”

  过渡:走在美丽的大街上,醉人的花香令人心旷神怡,自然地让人想到奇丽景色背后那种崇高的精神境界,那就是__“人人为我,我为人人。”

  (1)结合上下文,谈谈对这句话的理解(课件:出示句子)

  (2)具体理解,从哪些句子看出“人人为我”,又从哪些句子看出“我为人人”?

  (3)自己看别人的花,别人也看自己的花。这一种境界就是__“人人为我,我为人人。”也就是说:我种花给别人看,别人也种花给我看

  我为别人着想,(别人也会为我着想。)

  我为别人服务,(别人也会为我服务。)

  我为别人奉献,(别人也会为我奉献。)

  在德国,人们心中都存有这样的思想,所以――每一家都是这样,(引读)

  (4)这里的每个人都已把“人人为我,我为人人”化做了无声的行动,化做了满街的花团锦簇、姹紫嫣红。他们在为别人奉献的同时,也得到了很多,这确实是一种耐人寻味的境界!在我们日常生活中,还有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事例吗?(生举例)

  (5)当我们为别人付出的时候,别人也在为我们付出;赠人玫瑰,手有余香;种下爱的种子,就会收获爱的果实。正因为德国人有着这样的境界,才让我们见识到了这样一个奇特的民族――(引读)(因为在这里:每一家都是这样――)他们所要表达的这种境界就是――

  老师希望同学们把这八个字放在心中,放在自己的行动中,相信你们会收获更多的美丽。

  五、理解体会“变化是有的,但是美丽并没有改变。”

  (1)转眼间35年过去了,当1980年,季老先生再次来到德国时,德国发生了变化吗?

  (2)齐读(课件:变化是有的,但是美丽并没有改变)

  (3)“美丽”指什么?还指什么?

  (4)35年过去了,德国街头那美丽的花海,德国人那“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美好境界一直都没有改变。

  (5)这样奇丽的景色,这样奇特的民族,难道不值得我们欣赏,不值得我们赞美吗?让我们带着敬佩,带着赞美再来读一读这句话。(齐读课件:多么奇丽的景色!多么奇特的民族!)

  六、总结回顾,拓展积累。

  今天这节课,我们跟随季老先生来到了德国,感受到了那里景色的奇丽,民族的奇特,更收获了“人人为我,我为人人”这份心灵的充盈。季老先生曾经这样评价自己的作品。(课件;我写出的东西不见得都是精金粹玉,但至少能让人获得点享受,能让人爱国,爱乡,爱人类,爱自然,爱儿童,爱一切美好的东西。)

  课后,同学们可以多读读季先生的其他作品。(课件《季羡林散文集》《谈人生》《留德十年》)

  板书设计:

  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

  景色奇丽

  人人为我,我为人人

  民族奇特

五年级上册语文教案设计(十篇)4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认识10个认读字。

  能力目标

  通过理解课文内容及进行评价人物练习,使学生受到关爱他人、关爱父母的教育。

  思品目标

  体会鲁本对母亲无比关爱的孝子之情。教育学生知道感恩。

  教学重点:

  了解课文内容,体会鲁本对母亲无比关爱的孝子之情。

  教学难点:

  了解课文内容,体会鲁本对母亲无比关爱的孝子之情。

  教具准备:

  课件。

  教学过程:

  一、质疑导入

  今天,我们学习23课《鲁本的秘密》。读了课题,你有什么问题?是啊,鲁本的秘密是什么呢?既然是秘密,他为了保守秘密又是怎样做的呢?

  二、自读课文,了解大意,理清叙述的顺序。

  学生默读课文,通过查字典、词典和联系上下文,认识新字、理解词语的意思。学生可以一边读课文一边思考一边讨论,在了解课文主要意思的基础上,理清叙述的顺序,划分段落,概括段意,从而概括全文的主要内容。(秘密萌生——秘密攒钱——秘密实现)

  三、检查自学情况

  指名分段朗读课文,纠正字音,读通句子;说说课文的主要意思,课文的叙述顺序,划分段落,概括段意,概括全文的主要内容。

  四、重点讨论秘密攒钱的过程

  课文是从哪几方面讲鲁本秘密攒钱的,他为什么要秘密攒钱,你从中体会到了什么?

  五、指导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通读全文,突出重点。(有关描写母亲为全家操劳、鲁本卖掉最后的两个麻袋、母亲节送胸针等部分)要读出对母亲的理解尊重、体贴关爱;读出急切;读出母亲的激动、欣慰;鲁本实现愿望的兴奋的语气和感情。通过有感情的朗读,加深对课文的理解。

  六、阅读延伸,升华情感

  讨论:你认为鲁本是怎样的一个孩子?学了这篇课文,你有什么想法?

五年级上册语文教案设计(十篇)5

  一、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第五自然段。

  2、学会本课生字,其中绿线内的生字只识不写。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会用“惊心动魄”、“闪烁”造句。

  3、通过对具体语言材料的阅读赏析,理解含义较为深刻的句子,学习人民子弟兵在洪水恶浪面前,为了保卫国家和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而奋不顾身的大无畏精神。

  二、教学重难点:

  感情朗读课文,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体会子弟兵的大无畏精神。

  三、教学准备:

  (1)vcd光盘

  (2)投影仪

  四、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新课

  1、上节课,我们初步学习了《大江保卫战》。今天,我们继续学习。

  2、读课题。

  3、过学习,大江保卫战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板书:气壮山河惊心动魄过渡:你的概括能力真强!我们先随记者去抗洪抢险的第一线去亲身体验当时的情景。

  (二)第2节

  1、节中有一句很特殊的话概括了本节的内容,请找出来。

  2、句话讲是什么内容?师引导:点与面的关系

  3、本节中找出能体现这副对联内容的句子生找、画、读全班交流点拨:狂风、暴雨、巨浪只能阻挡战士们前进的步伐,为什么这里却说为他们呐喊、助威、加油呢?师总结:同学们感受的深刻,读得也投入,正如对联所说齐读师:官兵们在洪水恶浪面前,为了保护大堤奋不顾身的大无谓精神无不让人钦佩。我们有必要再来完整的读一读这一节,加深感受。

  4、读第二节。

  (三)学习第3、4两节。

  过渡:面对肆虐的洪水,更显示人民子弟兵铮铮铁汉的本色。分开一部分同学演黄晓文接受采访,一部分当记者进行采访演黄晓文的同学自由读课文,当记者的拟订采访提纲(以三题为宜)分别活动指名表演:一个记者,一个黄晓文。师总结,过渡:大堤终于保住了,战士们又投入了救护受灾群众的战斗中去。

  (四)习第5节。

  1、做批注

  2、全班交流

  3、抓住省略号交流搜集的有关抗洪抢险的人和事4、齐读全节是啊!(师范背)“哪里有洪水,哪里……,……看到了大救星。”同学们想不想把这感人至深的语句永远铭记在脑海中呢?练背__指名背__齐背。过渡:千言万语不足以表达人民的心声,让我们记住这样一句话

  (五)观看vcd

  让我们听一听人民的心声,看一看人民子弟兵英勇抗洪的生动场景。

  五、教学结束:

  作业:《给抗洪战士》的一封信。

五年级上册语文教案设计(十篇)6

  学习目标

  1.通过交流平台,引导学生进行方法的小结,培养学生搜集信息、处理信息的能力。

  2.积累词汇,丰富语言的同时,加深学生对爱国主义思想的感悟。

  教学过程

  一、交流平台

  1.读题,了解要求。

  2.讨论:通过阅读课文和搜集资料,你对旧中国所受的屈辱和新中国取得的成就有哪些了解?

  独立准备;分组交流。

  3.交流:在资料的搜集和运用方面,你有哪些新的收获?

  引导学生从搜集、处理、运用等方面进行小结,注意点拨:

  ⑴资料分类的方法:主题分类法──根据每个单元不同的主题对资料进行分类;项目分类法──本单元“勿忘国耻”可分“列强欺辱”“中华儿女抗争”等。

  ⑵学会建立自己的资料目录。

  ⑶养成定期整理资料的习惯。

  ⑷从多种渠道获取资料。

  二、日积月累

  1.自读成语,读准字音,了解这些成语的共同点。

  2.同桌对读,分组比赛,熟读成诵。

  3.任选一个成语为同学做讲解。

  4.勾画出讲解后仍不懂的成语,查词典解决(家庭作业)。

  5.拓展:尝试说同类的其他成语。

  三、展示台

  1.学习本组课文,你有什么收获?

  学生畅谈收获,引导归纳出需要展示的项目。

  以下活动可结合班队会活动在平时进行:访问老红军、抗日老战士;参观烈士陵园等。

  2.根据学生具体的准备情况,课堂上可进行以下活动:

  抗战英雄故事会、手抄报评比等。

  3.评选活动:

  评选各项活动的能手;评出最有创意的活动小组;评出最佳作品,如手抄报。

五年级上册语文教案设计(十篇)7

  教学目标:

  1.认识3个生字,会写2个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会讲这个寓言故事,了解“相濡以沫”的寓意,会用这个成语。

  教学重点:

  熟读背诵课文,理解文意

  教学准备:

  挂图、有条件的准备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

  一课时

  备课人:初鹏

  备课时间:

  上课时间: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自己读课文,读正确

  2、教师范读,注意断句

  泉涸,鱼/相与/处于陆,相呴/以湿,相濡/以沫,不如/相忘/于/江湖。

  3、学习生字:濡 沫 涸

  4、练读课文,读熟练

  二、学习课文

  1、借助书下注释,试着自己讲讲课文的意思

  2、指导理解文意

  1)泉涸:涸:干涸,泉水干枯的意思

  2)鱼相与处于陆:(许多)鱼一起(就)呆在陆地上。相与:表示同时同地做某件事。可译为“共同”。于:在

  3)相呴以湿:(它们)互相哈气用来湿润(对方)。呴:张口呼气;嘘气。以湿:使湿润。

  4)相濡以沫:互相用水沫(使对方)沾湿。

  3、朗读背诵课文

  4、总结:庄子是一个洒脱的人。庄子的意思其实是说,与其两人身处困境,相濡以沫,相扶前行,不如大家都开开心心,没有身入困境,也彼此从来不曾认识对方。

  三、拓展阅读

  【原文】 “ 死生,命也,其有夜旦之常,天也。人之有所不得与,皆物之情也。彼特以天为父,而身犹爱之,而况其卓乎,人特以有君为愈乎己,而身犹死之,而况其真乎?

  泉涸,鱼相与处于陆,相呵以湿,相濡以沫,不如相忘于江湖。与其誉尧而非桀也,不如两忘而化其道。夫大块载我以形,劳我以生,佚我以老,息我以死。故善吾生者,乃所以善吾死也。”

  【译文】死生是天命,人世有夜昼的永恒是自然。人对此不能参与其中,这都是事物的常情。那人只把天当作父亲,还终身很爱戴它,何况那卓越的真人呢?人们只认为国君胜过自己,还终身很情愿为他去死,何况那真人呢?

  水源干枯了,鱼儿一起在陆地上,用湿气互相呼吸,用口沫互相沾湿,还不如在江湖里互相忘掉。与其称颂尧而谴责桀,不如把两者忘掉来归化那道。天地赋予形体让我承受,赋予生命让我劳累,赋予衰老让我安逸,赋予死亡让我安息。所以把自己活着看作是乐事,也就是把自己死去看作是乐事了。

  四、布置作业:语文书后给出了四个成语“杞人忧天”“塞翁失马”“画蛇添足”“铁杵磨针”,查找资料了解这几个寓言的内容,并了解寓意。

  板书设计:相濡以沫

  泉涸,鱼相与处于陆,相呵以湿,相濡以沫,

  不如相忘于江湖。

五年级上册语文教案设计(十篇)8

  教学目标

  1、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通过联系上下文和入情入境的朗读理解词语“瞻前顾后、执著、赌气、沮丧”等。

  2、品读课文的细节描写(心理描写、动作描写)的语句,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和说话练习,加强感受,积累语言,体会细节描写的表达效果。

  3、以读悟写,以写促悟,读写结合,迁移运用文中细腻的心理描写,展开想象,练习写几句描写儿子心理活动的语段。

  4、体会母爱的无微不至,获得敢于挑战、自强自立等乐观积极的生活体验。

  设计意图

  科学解读教材,首先必须正确解读,实事求是解读。本文内容贴近生活实际,理解并无大碍,但文章出现的几个生字新词却有一定难度,所以课前安排预习,只有学生自己查字典获取的才是印象深刻的。科学解读教材,还必须准确把握课文的价值取向。此文结构清晰,由剥豆的小事表现了母亲对孩子细腻的爱,更向我们展现了一个自信、大气,敢于挑战,自强自立的少年形象。我们面对的好多学生不就是缺少这样的品质吗?

  于是,我们的情感目标果断地定位于学生勇敢面对生活的体验。另外,作为选读课文,我们还应该透过课堂教学给学生以自主阅读地方法。叶圣陶先生曾说过:“阅读程度不够的原因,阅读太少是一个,阅读不得法,尤其是重要的一个。”

  他还说:“惟有特别注重方法,才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多读多写固然重要,但是尤其重要的是怎样读,怎样写。对于这个‘怎样’如果不能切实解答,就算不得注重了方法。”

  此课时教学,我就是根据这些想法去设计实施的。

  预习要求

  借助字典读通课文,尝试理解新词。

  课前朗诵:有关母爱的诗歌

  教学流程

  一、课题导入

  1、我们刚刚学了毕淑敏的《学会看病》,今天我们再来学学她的另一件和儿子之间发生的事。板书,读课题(正音)。

  二、检查预习,整体感知

  1、自由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课文,不会读、难读的记下来。

  2、检查:

  1)看大家读得这么认真,我就相信大家不检查了。

  2)写在小组的本子上,全班反馈,请小老师教

  3)在预习时按照剥豆前、中、后给课文分了段,把结果跟大家说说。

  指名xx(怎么想的呢)

  三、导读重点,落实训练

  1、导语:对待同样的剥豆比赛,妈妈和儿子的态度似乎迥然不同。现在请你再读读课文,分别找出写母亲和写儿子的句子,用不同的符号标出。(课件出示句子)指名读,适当正音

  2、导语:你能用课文中的词语来概括母子二人对待剥豆比赛的态度吗?板书:母亲(瞻前顾后、小心翼翼)儿子(认真、执著)

  3、导读母亲“瞻前顾后”体会母爱细腻

  导语:自由读句子,边读边划出妈妈剥豆时速度的词语,反馈板书。

  (1)看到这里,老师产生问题了,你们有疑问吗?

  (2)导:是啊,比赛,为什么慢了下来?为什么又快了起来?为什么缓了下来?为什么又紧了许多?妈妈的这复杂的心情,你能读懂吗?

  (3)选择一个点,用上“母亲剥豆时之所以________是因为______________”写一句,有时间可以写上两句。(交流3位__评价:瞻前顾后、小心翼翼、无微不至)

  (4)朗读训练体会母爱

  导:母亲的心理是复杂的,该怎么读,才能读出妈妈的心理变化呢?

  同桌互相读读评评__教师小结同桌合作学习方法__展示(你现在就是这位母亲了)__同桌评议

  (5)说说“瞻前顾后”的意思。

  (4)师:作者只用了四句话就向我们展示了一场精彩的剥豆比赛,主要进行了细致的心理描写和动作描写(板书),

  (5)指读母亲赛前和赛后的哪些表现看出她也是瞻前顾后的。(板书:抓和淡化结果)出示6句

  4、导读儿子的表现补写儿子心理活动

  (1)师:从儿子的表现中可以读出这是个怎么样的儿子?用什么词语概括?

  赛前:自信、大气板书:按(朗读感悟,重点指导朗读第一次对话)

  赛中:认真、执著板书:手不停歇

  赛后:轻松、坦然板书:量笑

  (2)小组学习单(让我们一起来学习):

  赛前、赛中、赛后选择一处说说儿子当时的心理想法(独立思考__小组交流)

  母亲为了不打击儿子看到母亲要抓一把豆放在自己的碗里,心想:______,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了,儿子手不停歇,看到母亲碗里的豌豆似乎多了点,他忙加足油,默默地告诉自己______________________,结果出来了,儿子虽然输了,但是他的脸上仍是那如山泉般的的清澈的笑容。因为他知道: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最后仅仅是母亲赢了吗?儿子赢在哪里?(找到有力证据读读,并谈谈理由)

  四、提升明理

  1、从结果上看儿子输了,但儿子的自信、认真、执著,面对失败的坦然让母亲欣慰不已,对于母亲来说有什么比自己的儿子出色更让她感到骄傲呢?母亲不但看到了一个懂事、乐观、坚强的儿子,还让她收获了教育孩子的哲理。这次没有失败者,只有“双赢”(齐读)

  2、是呀,“梅花香自苦寒来,宝剑锋从磨砺出。”人生道路难免磕磕碰碰了,我们只能勇敢面对,让我们对自己说__齐读

  3、温室里长不成参天大树的,让我们对母亲说:__

  4、背下这段话,作为我们共勉语句

  四、拓展延伸

  导语:一次剥豆,让我们剥出了伟大的母爱,剥出了敢于挑战的儿子;还剥出一个个跳跃着思维火花的词语,一句句情真意切的话语;甚至还剥出了作者的写法。还想剥吗?

  毕淑敏简介推荐课外阅读文章《蓝萝卜》、《儿子,我为什么打你》

五年级上册语文教案设计(十篇)9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生字新词,理解由生字组成的新词。

  2.通过诵读,想象,品味语言文字,感受世界的绚丽多彩,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情感和探索大自然的兴趣。

  3.读中感悟诗歌在语言表达上的特点,激发学生学习诗歌的兴趣。

  教学时间:两课时。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通过诵读、想象等方式,用心感受语言文字,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情感和探索大自然的兴趣。

  教学重点:

  通过多种形式的读,理解诗歌内容,体会诗歌表达的思想感情。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激发兴趣。

  1.同学们,你们喜欢诗歌吗?谁能来背几首诗歌,可以是古诗,也可以是现代诗歌。

  指名学生背诵。

  2.相对于古诗来说,你们觉得现代诗歌有什么不同的地方呢?

  指名交流。

  交流内容可能会说到:现代诗歌语言浅显明了,形式短小活泼,富有生活情趣,易于接受。学生可能还会有其他方面的一些经验,若说得有理,教师都应肯定。

  3、今天我们就要学习一首现代诗《去打开大自然绿色的课本》,你们想读一读吗?

  二、营造氛围,反复诵读。

  1.打开课本,好好读读诗歌,把诗歌读正确、读流利,尽量能读出自己最好的水平。

  (学生自由朗读诗歌,教师巡视,倾听学生个别朗读,并及时作出鼓励和指点。)

  2.采用多种读的方式鼓励学生在课堂上展示自己的朗读水平,营造一种乐读的氛围。

  ①个人展示: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小节来读。

  ②小组展示:小组合作朗读,读的形式由小组自己决定,展示小组实力。

  ③男女生赛读:在比赛中激发学生读的兴趣,促进读的水平提高。

  三、品味诗歌,领会“感受”。

  1.从同学们的读中,我已经感受到大家是带着自己的情感在读了,下面我们以四人小组的形式展开学习,可以选择自己最喜欢的一节尽情地再读一读,用心体会,你仿佛看见了什么?听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

  (四人小组合作学习,交流自己的感受。)

  2、大自然这本“绿色的课本”,究竟有着多少神奇的景象和奥秘,又带给我们多大的收获和欢乐?请同学们把自己的感受和欢乐与大家一起分享。

  以小组为单位进行交流:

  学生交流时可引导学生围绕“你仿佛看见了什么?听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展开交流,把自己独特的体验与大家分享。

  ①第2节:可结合生活实践展开想象,感受“翠竹的挺拔”、“松柏的苍劲”,想象“果园”的丰收景象和“沃野”的耕耘场面。

  ②第3、4节:抓住“联欢”、“相聚”体会孩子和自然和谐相处,融为一体的快乐;抓住“青山”、“绿水”的话语体会“自然”对孩子的启迪,进而激发学生热爱自然、探索自然的情趣,并通过朗读展示出来。

  ③第5节:引导学生想象“片片云锦”、“阵阵微风”的意境之美,感受“明媚的早晨”、“愉快的黄昏”生活之乐,并通过朗读加深体验。

  四、朗读全诗,总结回顾。

  1、有感情地朗读全诗。

  2、学完了全诗,你们能说一说为什么把大自然说成“绿色的课本”?你喜欢这“绿色的课本”吗?为什么?

  第二课时

  课时目标:

  1、回味课文,了解、学习作者表达自我感受的方法。

  2、拓展学习,并能运用学习到的方法学写诗歌,增强语言表达能力。

  教学重点:领悟诗歌表达特点,增强语言表达能力。

  教学过程:

  一、回味课文。

  上节课,我们已经学习了诗歌《去打开大自然绿色的课本》,领略了作者对“大自然”的独特感受。现在,我们一起来回味这首诗歌,请同学自由组合,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来诵读这首诗歌。

  二、学习表达。

  1、学了这首诗,同学们喜欢这首诗吗?老师也很喜欢这首诗,在我们眼中平平常常的大自然,在作者的笔下却像一位魔术师,神奇而充满魅力,作者是如何体味到这一切的呢?

  (引导学生读中发现:作者在细细地看,静静地听,尽情地想中全身心感受到的。)

  2、有时候,我们心中有了感受,可是,把它写下来以后,我们就觉得没有表达出来,你们有这种感觉吗?作者怎么就能把自己的感受写得这样清楚呢?我们一起来看看作者在表达上有什么特点?这也需要我们好好地读,细细地看,静静地想。

  (生自读诗歌,探究发现作者在表达上的特点。)

  课堂交流:引导学生发现,作者用各种表达方法来表现自己的感受。大致有以下几个方面:

  ①首尾反复,前后呼应。

  ②有些诗句对仗、结构相似。

  ③二、四句押韵。

  ④拟人、比喻的修辞手法。

  ⑤丰富的想象。

  ⑥有些字词用得特别妙。

  ⑦借物抒情。学生的发现只要说得有道理,教师都应及时鼓励,进一步激发学生探究的兴趣。

  三、品读选文。

  1、选读:很多作家、诗人都很善于感受,也很善于用贴切、自然的语言方式来表达自己的感受。请同学们看老师补充的两首诗歌《庭院里的“舞会”》和《海》,小组合作选择一个内容一起读,讨论:庭院里的“舞会”和海给作者留下了怎样的感受?作者是怎样描述自己的感受的?

  庭院里的“舞会”

  树叶喜欢跳舞 树叶乐了,挤在庭院角落

  一到秋天就穿上彩服 羞羞答答对风儿说

  从树上飘下来 吹吧吹吧,就请您

  寻找舞蹈的场所 当本次舞会的伴奏

  庭院说:快来吧 于是风吹:呼噜噜,呼噜噜

  看我是个多好的舞厅 树叶轻快地跳起了快三步

  环境优雅而舒适 风儿又吹:呼,呼,呼呼

  舞池平坦又宽阔 树叶又接着跳慢四步

  风儿说:快来吧 哎呀,风怎么不守纪律啦

  看我是个多好的乐师 一吹起迪斯科

  会吹奏多种美妙舞曲 就像浑身着了魔

  能创造最佳音响效果 自说自话地跑进舞池

  和树叶一同跳起了舞

  海

  从碧澄澄的天空, 摸到潮湿的衣角,

  看到了你的颜色; 触到了你的体温;

  从一阵阵的清风, 深夜醒来,

  嗅到了你的气息; 耳边传来了你有力的呼吸。

  2、交流:

  ①庭院里的“舞会”给诗人留下了怎样的感受?作者是怎样描述这种感受的?读一读这首诗。

  ②海给诗人留下了怎样的感受?他又是怎样描述自己的感受的?读一读这首诗。

  交流时引导学生发现作者独特的感受以及表达方式。

  3、小结:只要我们用心去感受了,就能有独特的体验,并且能产生许多联想。

  四、表达感受。

  1、《去打开大自然绿色的课本》一诗的作者对青山、绿水产生了联想,写出了自己独特的体验:借青山、绿水来启迪少年儿童要不怕艰险,勇于攀登,要有广阔的胸怀,自然界中还有许多景物,你看了会产生哪些联想呢?仿照诗歌的第四节,请你们也来写一写好吗?

  学生仿写。

  指名交流。

  2、自然界中一草一木,一物一景,如果你能静静去感受,你一定会有许多独特的体验,本周我们就来写一首现代诗,把自己的感受写下来。下周我们就举行一次诗歌赏评会,好吗?

  细细地看

  板书: 感受 静静地听

  尽情地想

  【教学总结】

  《去打开大自然绿色的课本》是苏教版课标实验教材五年级上册的一首清新明快的现代诗,作者以敏锐的目光捕捉了大自然的奇趣妙景,以生动的笔触次第、有序地展示了大自然的绚丽多姿,而“去打开”的渴望自然也在情理之中。诗歌语言流畅而又饱含情趣,给人留下想象的空间,在描绘大自然绚丽多姿景色的同时,抒发了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从全诗看,作者神思飞扬,但又似散实聚,关键是作者写作中处处彰显、开拓“去”这个动作的积极进取、勇于探索的意义内涵。

  在学生深入理解、朗读、体悟了诗歌意象后,我顺学而导,引导学生进行了诗歌意境的探究__“面对如此美妙的大自然,你想说什么?”并以“生活里洋溢着欢乐和温馨。”这一句作为情感突破口,逐层解构诗歌意境。就这样,学生的审美从“体验”层次顺势上升到“鉴赏”层次。诗中满怀的豪情、宽广的胸襟,成了学生正在扬起的理想风采__“绿色”虽然还是“绿色”,“课本”虽然还是“课本”,但“山已不是原来那座山,水也不是原来那个水”。“绿色”、“课本”已经有了新的更深的含义,这是师生轻松愉快、自然而然得到的新义。学生在这里学会了用自己的眼光去观察自然,用别人的态度来反观自己,用自己的情感去理解别人,用作者的诗情来体悟人生;也就是这么一个过程,学生的阅读心境一下子与文本的语境打通、连接甚而同化。正因为跟学生的个体生命体验相关,就避免了被动的强加,从而形成对话和个体感悟,实现了内在主动性驱动下的学习活动。这种不设“围场”的课堂其实就是追求一种不确定性、生成性,弥漫其中的思想和生命的气息让课堂充满不可预料的魅力,使课堂成为一个思维激荡和灵感勃发的“场”。

  大自然是本无字书,课堂又何尝不是呢?虽然身在小小的教室,孩子们却从生动的诗句中不经意间体察到了“宽广的胸怀”“辽远的视野”“生命的价值”,并从中获得审美愉悦,也就在这种和谐的课堂里,学生轻松打开了“语文教学的课本”,打开了大自然的课本 ,也打开了人生的课本。

五年级上册语文教案设计(十篇)10

  教学目标:

  1、学会生字新词,掌握几个生字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读课文

  3、了解太空医院的神奇之处,感受想象的神奇,激发科幻意识

  教学重难点:

  了解太空医院的神奇之处,激发想象力

  教学课时:

  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学会生字新词,掌握10个生字

  2、初步感知课文大意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激发兴趣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人类到太空已不是梦想,太空到底是怎样的?和地球是否一样?太空上有医院吗?今天我们将学习一件发生在太空医院里的离奇故事。(板书课题)

  二、初读课文,感知大意

  1、自由度课文思: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2、学习生字、新词学生在书上勾划生字、新词,同位相互检查自学情况

  3、检查生字重点指导:诧纽书写知道:舔

  4、学生轮读课文,梳理课文条理

  5、石说大意

  三、:讲述了“我”到太空医院治疗烧伤的神奇的故事。想知道太空医院到底如何神奇,下节课我们一起来揭秘。

  四、布置作业:

  1、抄写生字、生词

  2、书读课文

  3、上查找有关太空的资料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了解太空医院的神奇之处

  2、体会“我”第一次来到太空医院心情和感受的句子

  教学过程:

  一、精读课文,重点品析

  师:由于烧伤“我”住进了太空亿元,在太空医院的整个治疗过程中,太空医院的神奇让“我”新奇不已,难以置信,默读3-20节,思考:在整个治疗过程中,太空医院有哪些神奇的地方?给作者带来哪些感受?学生默读课文勾划句子并批注

  二、与文本对话,引发共鸣

  1、学生汇报,教师点拨

  神奇一:“可是干裂的嘴唇发出了火灼般的疼痛……朝我嘴里伸来。”a.学生感受读悟b.此时“我”的心情怎样?感受如何??学生移情体验,读句子

  神奇二:“真奇怪……我很容易地转过去。”

  a.学生谈感受读悟

  b.此时“我”的心情又如何?从哪里看出?

  c.分角色读10-14节,感受心情由迷惑到诧异的变化

  神奇三:“突然,一个奇怪的景象使我大吃一惊。……悬挂在空中。”

  a.学生谈感受读悟

  b.把自己的感受读出来

  神奇四:“我调过头一看……在给我打针呢。”

  a.学生谈感受读悟

  b.如果此时是你在治疗,你心情如何?

  c.带着感受读句子

  神奇五:“你现在可以把身上的……敞开着。”

  a.学生谈感受,提出质疑估计质疑:为什么要在身上涂上一层乳白色的保护膜?

  b.学生自己展开猜想

  c.在书上寻找谜底,谈谈此时自己有何感受

  d.此时的”我”还有什么疑问?学习22节

  e.当”我”的疑惑解答出来后,心里会想些什么?

  三、合理补白,全文

  1、当“我”健康出院,准备返回地球时,“我”会对白衣大夫说些什么?

  2、你觉得作者关于太空医院的想法,将来有可能实现吗?你的依据是什么?

  3、师:随着科学技术的高速发展,以前许多人们的梦想都变成了现实,以前人们梦想自己有“顺风耳”现在人们发明了电话,有了因特,以前人们梦想自己有“千里眼”,现在有了电视,可视电话。科学技术的神奇让人们有了呼风唤雨的巨大能力,相信在不久的将来太空医院能变成现实,每一个人都应该怀揣一颗梦想之心,并又把梦想变成现实的决心。

  五、布置作业

  1、完成课后练习

  2、画一幅科幻或编一个科幻故事

  板书:21.太空医院

  翻身__怀疑__神奇__迷惑__打针__诧异__涂保护膜

  尼龙丝病床梦想成真

【五年级上册语文教案设计(十篇)】相关文章:

初二上册语文《望岳》教案设计12-18

九年级语文上册《沁园春 雪》教案设计12-28

五年级语文上册近义词10-13

五年级上册语文补充习题02-05

七年级语文上册《化石吟》教案设计[精品]08-26

五年级上册语文工作计划03-16

人教版五年级语文上册教学总结03-14

小学五年级语文上册教学反思01-22

五年级上册语文《搭石》说课稿12-21

五年级语文上册梅花魂说课稿03-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