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数学下教案

时间:2022-02-28 08:08:03 教案 我要投稿

四年级数学下教案

  作为一名老师,就难以避免地要准备教案,教案是备课向课堂教学转化的关节点。那么优秀的教案是什么样的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四年级数学下教案,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四年级数学下教案

四年级数学下教案1

  教材分析

  本课时内容是在学生学习了“小数的产生和意义,小数的读写法和小数的性质”的基础上学习的,本节课的教学有助于学生数感的培养,为后继“小数的加减法”的学习奠定了基础。

  学情分析

  从学生在以前已经学习了“整数大小比较”,掌握了整数大小比较的方法,小数与整数大小的比较方法有着密切的联系,但也有所不同。所以做好从整数到小数比较大小方法的迁移、类推、比较分析很重要。学生有了以前的知识基础,这部分内容掌握起来比较容易。但学生容易直接把整数大小比较的方法迁移过来,错误的认为小数的大小比较时也是小数的位数越多小数就越大,需要在这点上做了重点强调。

  学习目标

  1.知识目标:使学生掌握小数大小的比较方法,会正确比较小数大小,加深对小数意义的理解。

  2.能力目标:通过引导学生解决实际问题,培养迁移类推能力和探究意识,渗透合作学习的方法。

  3.情感目标:使学生体验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使学生掌握比较小数大小的方法

  难点:能较熟练比较小数的大小

  教学过程:

  一、 复习准备:

  师:在以前的学习中,我们学过整数比较大小的方法。下面请大家看课件的这道题,让我们一起来回顾一下整数是如何比较大小的?

  师:你能完整的描述出整数师如何比大小的吗?

  生:……

  师:(小结)整数进行比较时,首先要看它的数位,数位多的数就大。数位相同时,从高位一位一位的往下比,直到比出大小为止。

  二:新课学习

  师:刚才,同学们跟着老师一起回顾了一下整数大小的比较方法。那么小数比较大小的方法又是怎样的呢?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研究一下小数比较大小的方法。(板书课题:小数的大小比较)

  出示例5,你能从这副图上得到哪些信息。

  生:……

  师:那让我们一起来帮他们排排名次吧!要分别排出这四位同学的名次前后。就要将他们的成绩一一进行比较,那下面老师把他们分别分成两组来进行比较,看看谁会是优胜者。

  师:老师把他们先分成两组,小明和小红一组,小莉和小军一组。我们先看小明和小红的成绩,这两个成绩该怎么比呀!有哪个小朋友想来说一说他的想法。

  生:小明和小红比,3比2大,所以小明比小红跳的远。

  师:(小结)小明和小红比,3.05和2.84比,其中,3和2是它们的整数部分,3比2大,也就是这两个数的整数部分,整数部分大了,这个数就大了。那当小朋友们要对两个小数进行比较时,应该先比较整数部分。(板书:先比较整数部分)

  师:我们再仔细的观察一下这几名同学的成绩,只有小明一人的成绩超过3米,所以,我们可以说小明跳的最远,给他一个名次的话,那他就是第一名。

  师:下面,我们再来比一比小莉和小军的成绩,他们的成绩中,整数部分都是2,接下来,又该怎么比呢?

  生:比下一位,师:下一位就是十分位。

  师:要进行十分位的比较,8和9哪个数大,9大,那也就是说小军比小莉的成绩更号,我们再看一看小红的成绩,2.84米,十分位也是8,那么小军也比小红跳的远,给小军一个名次的话,他应该排第几?(第二)

  师:现在就剩下小红和小莉的名次还没有出来了,那到底谁是第三名呢?

  生:小莉。

  师:哦,你为什么认为是小莉呢?说说你的理由。

  生:因为2.88和2.84在进行比较时,整数部分和十分位上的数都相同,则要比下一位。

  师:下一位是百分位。

  生:则比百分位,百分位上分别是8和4,8比4大,所以小莉跳的更远些。

  师:你们同意这种说法吗?还有谁想来说一说。

  生:……

  师:那么也就是说小莉是第三名,那么小红就是第四名了。

  师:现在我们一起来看看他们的排名,他们之间可以用一个什么符号来连接呢?

  生:大于号

  师:真不错,刚才我们在对他们几个同学的成绩进行比较时,其实就是对几个小数进行了一次比较。那有哪位同学能够说一说小数是如何比较大小的吗?

  生:……

  师:小数进行比较时,先比较整数部分;整数部分相同,就比较十分位;十分位相同,就比较百分位;……

  师:那如果在百分位上还不能比出大小呢/

  生:比千分位。

  师:就要一位接一位的比下去,直到比出大小为止。

  三、练习巩固

  四、今天这堂课你们都学到了哪些知识?

四年级数学下教案2

  教学目标:

  1、让学生在联系生活实际和动手操作的过程中认识梯形,认识梯形的高及各边的名称,认识等腰梯形,能测量和画出梯形的高。

  2、在活动中进一步积累认识图形的学习经验,能在方格纸上画梯形,能正确判断一个平面图形是不是梯形。

  3、让学生在活动中进一步积累认识图形的学习经验,感受图形与生活的联系,感受平面图形的学习价值,进一步发展对“空间与图形”学习的兴趣。

  教学重点:

  理解并掌握梯形的定义及各部分的名称。

  教学难点:

  画梯形的高。

  教学准备:

  课件

  教学过程:

  一、情境引入

  1、课件出示教材第89页例题9情境图。

  提问:你能说出图片上这些物体的名称吗?这些物体上都有相同的什么图形。

  2、课件出示从物体上抽象出的几何图形:

  教师指出:像上面这样的四边形时梯形。

  3、揭题。

  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认识梯形。(板书课题)

  二、交流共享

  1、画梯形。

  引导:刚才同学们已经能找出生活中的一些梯形了,那我们能不能自己画一个梯形呢?请同学们在教材的方格纸上画一个梯形。

  (1)组织学生在教材方格纸上画出梯形。

  教师巡视,了解学生的画图情况,纠正学生的错误操作。

  (2)展示学生画好的梯形,进行集体评议。

  教师在黑板上画出一个梯形。

  2、观察、交流梯形的特点。

  引导思考:同学们可以将梯形和我们学过的平行四边形进行比较,看一看、说一说梯形有哪些特点?

  (1)学生独立观察梯形,再在小组内说说梯形有什么特点。

  (2)全班交流。

  引导学生从以下几方面来认识梯形的特点:梯形也是四边形,有4条边,4个角;一组对边平行,另一组对边不平行;互相平行的一组对边长度不相等。

  3、概括、总结梯形的定义。

  (1)刚才同学们通过观察、交流,找到了梯形的许多特点,现在,你能说说什么是梯形吗?

  学生自学教材第90页的一段话。

  (2)组织交流。

  只有一组对边平行的四边形叫作梯形。互相平行的一组对边分别是梯形的上底和下底,不平行的一组对边是梯形的腰。

  教师结合学生的汇报,在黑板上画出的梯形上标出上底、下底、腰。

  4、认识梯形的高。

  (1)动手操作,尝试画高。

  布置任务:在上面梯形的底边上任意取一点,画出这一点到它对边的垂线。

  学生在教材的梯形图上进行操作。教师巡视,进行个别辅导。

  (2)交流讨论,学习画图的方法。

  通过交流认识到这样的垂线可以画无数条。

  (3)认识梯形的高。

  教师介绍:从梯形一条底边上的一点到它对边的垂直线段叫作梯形的高。

  教师一边介绍,一边在图上标出“高”。

  (4)画高。

  组织学生画出方格纸上梯形的高,并分别量出它的上底、下底和高各是多少毫米。

  完成后,让学生指一指:画出的高分别垂直于哪一组对边。

  5、认识等腰梯形。

  (1)课件出示等腰梯形图。

  引导:观察这个梯形,你有什么发现?用尺子量一量教材上的梯形图,验证一下你的发现。

  (2)交流发现。

  学生交流得出这个梯形中两腰的长度相等。

  明确:这个梯形两腰的长度是相等的,这种比较特殊的梯形,叫等腰梯形。两腰相等的梯形是等腰梯形。

  三、反馈完善

  1、让学生举例说一说生活中见到的梯形。

  2、完成教材第90页“练一练”第1题。

  让学生先判断哪些图形是梯形,再在梯形图上标出上底、下底和腰。

  3、完成教材第90页“练一练”第2题。

  (1)学生动手画一画。

  (2)投影展示学生画的高。

  组织学生进行集体评价。教师相机介绍直角梯形。

  四、反思总结

  通过本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还有哪些疑问?

四年级数学下教案3

  教学内容

  教材第40~42页。

  教学目标

  1.在具体的情境中,经历探究比较小数大小的方法的过程,体验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化,并能掌握用小数大小比较的一般方法来解决身边的实际问题的技巧。

  2.在独立自主、合作交流的活动中,培养了学生猜想、验证、比较、概括的思维能力。

  3.进一步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

  探究并概括小数大小比较的一般方法。

  教学难点

  正确运用小数大小比较的方法,熟练地比较小数的大小。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1.前两天老师到商场逛了逛,带来了一些信息,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好吗?(课件出示)

  海尔小冰箱895元美的冰箱1199元

  容声冰箱1725元

  请同学们选择两种冰箱比一比,谁贵谁便宜?

  2.引导学生总结比较整数大小的方法。

  二、探究新知

  1.创设情境。

  课件出示教材第40页例5情境图以及学生跳远成绩统计表。

  从图上你了解到了哪些信息?

  师生交流后明确四位同学跳远的成绩。

  2.合作探究。

  (1)提出问题:你能在小组内给他们排出名次吗?

  组织学生进行组内交流,再汇报展示。

  (2)汇报展示。

  师生交流后明确:小明排第一,小军排第二,小莉排第三,小红排第四。

  师:你是如何排出他们的名次的?

  学生反馈后明确:

  先比较整数部分:四个数据的整数部分中,三个数的整数部分都是2,3.05的整数部分是3,3大于2,所以小明排第一。

  然后比较小数部分:因为剩余的三个数的整数部分相同,所以比较十分位上的数。2.93的十分位上是9,其余的两个数的十分位上都是8,所以小军排第二。

  最后比较百分位上的数,在剩余的两个数中,因为它们的整数部分和十分位上的数都相同,所以要比较百分位上的数。2.88百分位上的8大于2.84百分位上的4,所以小莉排第三,小红排第四。

  板书:3.05 m>2.□□ m

  2.8□ m ○2.93 m

  2.88 m ○ 2.84 m

  先比较整数部分,整数部分相同,就比较十分位。十分位相同,就比较百分位。

  (3)回顾:我们刚才是怎样进行小数的大小比较的?把你的想法跟你的同桌交流一下。

  比较两个小数的大小,先比较整数部分,整数部分大的那个数就大;整数部分相同的,再比较十分位上的数,十分位上的数大的那个数就大;十分位上的数也相同,就比较百分位上的数,百分位上的数大的那个数就大……

  (4)根据分类,可以得出小数大小比较的方法。

  学生讨论,总结归纳方法:

  ①如果整数部分不相同,如何比?

  先看它们的整数部分,整数部分大的那个数就大。

  ②如果整数部分相同,又如何比?十分位又相同呢?

  整数部分相同时,看十分位,十分位上的数字大的那个数就大;十分位上的数字也相同时,百分位上的数字大的那个数就大……依次类推。

  师:试一试。比较刚才列举的数据,然后试着把这四位选手的名次排一排,并说说你是怎样排的。

  三、巩固练习

  1.完成教材第40页“做一做”。

  (教师在4.723○4.79处质疑:按照整数比较大小的方法,位数越多,这个数就越大,4.723○>4.79对吗?为什么?使学生明确,比较小数大小时,位数多的小数不一定就大)

  2.完成教材第42页“练习十”第7题。

  3.几个同学立定跳远的成绩是:小军1.56 m;小强1.6 m;小平1.52 m;小云1.48 m。把前三名的名字写在领将台上。

  4.请同学们拿出数字卡“7”“4”“8”和小数点卡“.”,同桌合作,任意组成3个小数,然后将它们按从大到小的顺序排列起来。

  5.甲、乙、丙、丁四个人的身高分别是1.46 m、1.52 m、1.38 m、1.5 m。已知:甲比丁高,但又比丙矮,丁比乙矮,甲比乙高。你知道甲、乙、丙、丁四个人各是多高吗?

  四、课堂小结

  请同学们说一说这节课你的收获。

  本节课你对自己的表现是否满意?应该改进的地方有哪些呢?

  板书设计

  小数的大小比较

  3.05>2.84 2.88<2.93 2.84<2.88

  先看整数部分整数部分相同整数部分和十分位

  比较十分位都相同,再比较百分位

  教后思考

  学生在三年级就已经学习了一位小数大小的比较,对比较的方法有一定感知。教师要充分利用这些有利的条件,给学生创设自主探索的空间,让学生根据已有的知识经验尝试比较小数的大小,激发新旧知识之间的联系。这节课,学生思考的角度已经从“具体量”拓展到“数位、计数单位与计数单位的个数”等知识。教学时要深入知识的本质,使学生不仅知其然,更知其所以然。整数大小比较的方法中“位数多,数就大”,往往会在小数大小比较的时候产生负迁移。教学中采用“翻卡片”的活动,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激活思维,引发学生在比较小数的大小时自然关注数位而不是位数,既突破了学习难点,又巧妙地沟通了新旧知识之间的联系。

四年级数学下教案4

  教学内容:

  人教版四年级下册第四单元

  教学目标:

  1、在具体的问题情境中,经历探究小数的大小比较方法的过程,根据数的位值原理,掌握小数的大小比较的方法,会比较小数的大小,并能把两个以上的小数按大小进行排序。

  2、在独立自主、合作交流的活动中,培养了学生猜想、验证、比较、概括的思维能力。

  3、进一步体会数学和生活的联系,提高学生的观察、比较、和类比推理能力。

  教学重点:

  探究概括并掌握怎样进行小数的大小比较。

  教学难点:

  体会小数的大小与小数的位数无关,运用概括出的方法灵活、准确、快速地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用具:

  课件,卡片

  学情分析:

  学生在三年级下册已经学习了“简单的小数大小比较”,那时比较一、两位简单的小数大小,一般不得脱离现实情景和具体的量来抽象地比较小数大小的,且小数部分仅限于两位小数。而本节课是在此基础上深入探究小数的大小比较方法,不仅不受小数位数的限制,而且还要求学生渐渐脱离具体内容采用不同的策略来比较小数的大小。

  解决措施在情景设置上,通过实体的比较,创设两个身高明显的人在一起比较的情景,让学生在比较、判断、分析中落实教学目标;在探究的方式上,引导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在师生互动、学生互动中发现小数大小比较的方法,让学生在比较中发现,在发现中概述。

  教学过程:

  一、课堂导入

  课件出示:运动会图片

  提问:哪组参赛人数比较多?哪组比较少?

  你是怎么比较的?

  回顾整数的大小比较

  二、新课

  1、教学例5

  课件出示情境图:这是运动会上的跳远决赛成绩单。当然

  还有一名选手的成绩没有发过来。

  他们的跳远成绩都是(小数),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小数的大小比较。

  (板书:小数的大小比较)

  师:大家以前后桌为一个学习小组,说一说,暂时谁是第一名?你是怎么比较的?

  汇报:生1:发现李明远跳的最远。我先比较的整数部分,他的跳远成绩整数部分是3其他两个都是2.

  师:你们大家和他的想法一样吗?

  (板书:先比较整数部分。)

  师:那谁是第二名呢?你是怎么比较的?

  生:王鹏飞第二,我是比较的十分位上的数。

  (板书:整数部分相同,就比较十分位。)

  师:为什么要比较十分位呢?

  生:小数部分最高位是十分位。

  师:另外一名选手的成绩出来了:赵立东:2.88米

  谁是第三名?你是怎么比较的?

  生:十分位上的数相同,我比较了百分位。

  师:还有谁是这么想的?举手我看看。

  (板书:十分位相同,就比较百分位)

  师:现在给这四名选手的成绩排一下名次。谁来说一下?

  师:老师有个问题:如果百分位也相同呢?

  生:那就比较千分位。

  师:千分位也相同呢?

  生:就比较万分位。

  师:直到比出大小为止。

  2、知识梳理:

  师:我们梳理一下小数的大小是如何比较的。谁愿意说一说?

  生:先比较(整数部分),整数部分大的那个小数就(大);整数部分(相同),就比较(十分位),(十分位)大的那个小数就(大);(十分位)相同,就比较(百分位),(百分位)大的那个小数就(大);(百分位)相同就比较(千分位)……直到比出(大小)为止。

  师:说了这么多,也就是从(课件)最()为比起。

  老师还有个问题:(课件)0.0990.9

  0.09990.9

  师:谁判断一下,哪种说法正确?

  (课件)1、数位多的小数就大。()

  2、数位多的整数就大。()

  三、知识巩固:

  课件:(请大家坐正!先不要动,请仔细阅读:轻轻地把书翻到第42页,做第7题,谁先做完谁坐好,看谁做的又对又快!轻轻地,开始!)(打开展台)

  1、小考一下:(教材42页:7)

  2、解决问题:你想买什么?你决的到哪去买更便宜一些?(8题)

  3、按照他们的体重给他们排排序。

  四、思维拓展:

  42页:思考题

  五、课堂总结

  教学反思

  本节课是在学生学习了整数大小比较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目的是使学生掌握小数大小的比较方法,并通过学生的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

  一、从生活出发,让学生感受数学与实际的联系。教师借助教材上提供的资源,应用现代教育手段,给学生创设了四名小朋友进行跳远比赛的动态画面的活动情境,并让学生根据跳远的成绩排列名次。由此引出新课,使学生感到小数和我们的生活有密切的联系,且在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二、给学生提供充分发挥的空间。这节内容与前面所学的整数大小的比较有内在联系。教师充分利用这些有利的条件,给学生创设自主探索的空间。让学生根据已有的知识经验对小数的大小比较进行尝试,沟通新旧知识之间的联系,发挥积极地迁移作用。在探索中,开展小组讨论,让每个学生都有机会发表自己的见解。如:“位数多的小数一定比位数少的小数大”这句话对吗?鼓励学生勇于发表自己的见解,并大胆地与同伴进行合作交流,使问题得到解决。同时也提高了学生学习数学的能力。

  三、营造和谐的学习氛围,使学生乐于学习。整节课教师努力使自己成为学生中的一员,以一个组织者、合作者、引导者的身份与学生共同学习,使学生感到亲切、轻松,能主动地学习。

四年级数学下教案5

  课时 :一课时

  教学目标:

  1.学生熟练掌握比较小数大小的方法和步骤,并能根据要求排列几个数的大小。

  2.通过对小数大小的比较,加深学生对小数意义的理解。

  3.在学习过程中,培养学生观察、比较和概括的能力。

  教学重点:小数大小的比较方法和步骤。

  教学难点:小数位数不同时比较大小容易与整数比较大小的方法混淆。

  教学准备:ppt。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复习引入(5分钟)

  1、师:同学们请看大屏幕,谁能快速完成上面数的大小的比较。

  2、播放ppt。

  937○899 4124 ○4214 1001 ○699

  3、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演示ppt。

  师:这是前面我们学过的整数大小比较,请同学们回忆一下整数大小比较的方法。谁来跟大家说一说整数大小比较的方法。(位数→从最高位开始比)演示ppt整数大小比较的方法,全班读一遍。

  二、尝试探索,提示课题(1分钟)

  出示跳远动画。 师:他们在进行什么比赛?

  这儿有一张4名学生的跳远成绩记录单,同学们根据信息发现了什么?

  对,他们的成绩是用小数来表示的,怎样才能给他们排出名次呢?

  这就是我们这节课所要学习的--小数的大小比较。(板书课题)

  三、探究小数的大小比较(21分钟)

  出示例5:

  姓 名 成绩/m

  小 明 3.05

  小 红 2.84

  小 莉 2.88

  小 军 2.93

  设问:你从表中明白了什么?请充分思考后再作答。

  (一)探究整数不同的小数比较方法

  师生共同探究,反馈。

  师:谁会是冠军?也就是跳得最远的那个是谁?

  生:小明肯定是冠军。师:你确定吗?

  师:你的眼睛真厉害,一看就看出来。你能跟大家分享你是怎么想的?

  生:因为小明成绩的整数部分是3米,而其它的都只有2米(出示课件3.05m>2. M) 。

  师:你的意思是先比较小数里的什么部分?生:整数部分,(板书:整数部分)大家同意吗?

  根据学生认可,板书:

  小明

  3.05m>2. m

  学生明确后,并出示课件:先比较整数部分,小明的成绩整数部分是3,其他同学的成绩整数部分都是2,3>2,得出:3.05大于2.84、2.88、2.93,所以3.05是最大的。因此小明跳得最远,是第一名。

  (二)探究整数相同的小数比较方法:比较十分位

  师:第二名能确定了吗?接着来看一下,小红、小莉和小军,谁跳得最远?学生探究,反馈交流。

  (可能情况:直接利用数位比较,十分位上前者是9,后者是8;或化成厘米进行比较,这样就转化成了整数,值得鼓励;或从有几个小数单位去分析,也能得到结论等等。学生的思维应加以鼓励。)

  生:……你的脑筋转得真是快,一下子就能比出来。你能跟大家说说你的想法吗?

  师:我们刚才是先比较整数部分,整数部分相同,猜猜我们接下来要比较的是哪一部分的数呢?(板书→)比较的是小数部分的哪一个数位上的数呢?提示:是十分位还是百分位?为什么?谁来说一说?(因为小数部里的最高数位是十分位)

  2.84、2.88、2.93

  生:整数部分都相同,就比较十分位。小军的成绩十分位上是9,小红和小莉成绩的十分位上都是8, 9>8,所以2.93>2.8()所以他们三人中,小军跳得最远。(提示:98在什么数位上?)

  师:你真是个爱动脑筋的孩子,请你坐下。(根据学生回答出示ppt.)

  师:你们也是这样想的吗?

  根据学生认可,板书:

  十分位 小明 小军

  3.05m>2.93m

  学生明确后,并出示课件:整数部分相同,就比较十分位。小军的成绩十分位上是9,小红和小莉成绩的十分位上都是8,9>8,得出2.93大于2.84、2.88,所以他们三人中,小军跳得最远,因此,小军是第二名。

  (三)探究整数相同的小数比较方法:比较百分位

  师:接下来依此类推,你能确定谁是第三名和第四名了吗?

  生:……(在学生回答时,适当根据板书提示学生)根据学生回答出示ppt.

  师:你的分析能力非常强,请你坐下。其它同学同意吗?

  根据学生认可,板书:

  百分位 小明 小军 小莉 小红

  3.05m >2.93m > 2.88m >2.84m

  学生明确后,并出示课件:整数部分和十分位都相同,就比较百分位。小红的成绩百分位上是4,小莉的成绩百分位上是8,8>4,所以2.88>2.84。 所以他们两人中,小莉跳得更远。因此,小莉是第三名,小红是第四名。

  (四)整理比较结果,梳理比较方法

  师:他们的名次是怎么排列的呢?出示课件:最后比较结果:

  小明 小军 小莉 小红

  3.05m >2.93m > 2.88m > 2.84m

  师:怎样比较两个小数的大小?根据刚才的比较,你可以得出什么结论?

  引导学生看黑板上的板书概括:比较两个小数的大小,先看它们的整数部分,整数部分大的那个数就大;当整数部分相同时,看十分位,十分位上的数大的那个数就大;整数部分和十分位上的数都相同,要看百分位上的数,百分位上数大的那个数就大,百分位上的数也一样大,就看千分位上的数,依次这样比下去(板书:千分位……)。师:你的语言组织和概括能力真强。

  最后出示课件:比较两个小数的大小,首先比较它们的整数部分,整数部分大的这个数就大;整数部分相同,比较小数部分,从十分位上比起,十分位数字大的该小数就大;十分位上的数字相同,比较百分位上的数字,百分位上数字大的该小数就大,依次这样比下去。

  四、巩固训练(10分钟)

  师:刚才老师看到了你们非常善于思考,接下来,我们一起来玩智慧大闯关的游戏,看看谁的速度最快。有答案了马上举手。出示课件:

  1.比较下列小数的大小:

  2.3 ○ 3.3 0.93 ○ 0.94 4.50 ○ 4.5

  0.057 ○ 0.053 6.9 ○ 6.8 0.99 ○ 1

  在学生回答时,并让他们根据板书说出比较的方法,让他们说出先比较整数部分,如果相同,再比较小数部分……。

  师:刚才,同学们成功地闯过了第一关,先别骄傲,接下来,请大家迎接新挑战。同样是有答案了马上举手。(同样也让学生说出自己的想法,题目设计由浅入深,让学生一步步掌握小数的大小比较的方法)

  师:出示幻灯片

  2.请把这些小鱼按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下面各数。

  4.0, 4.9, 3.7, 5.1, 4.2

  ( )<( )<( ) <( )

  3.买东西(出示幻灯片)

  4.判断题

  1、把5改写成以0.1为单位的数是0.5 ( )

  2、2和3之间一共有10个小数。( )

  3、0.030和0.003大小相等, 计数单位也相同 ( )

  4、有人说: 5.6元比8.6米小。 ( )

  5、0.08和0.080大小相等,但计数单位不同 ( )

  五、课堂总结: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收获了什么?

  六、布置作业(1分钟)

  作业:第42页练习十,第6题、第7题、第8题、第9题。

  七、板书设计:

  小数的大小比较

  先看整数部分 3.05 > 2.□□

  整数部分相同,比较十分位 2.93 > 2.8□

  整数部分和十分位相同,再比较百分位 2.88 >2.84

四年级数学下教案6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

  1掌握比较小数大小的方法和步骤。

  2会比较小数的大小,并能把两个以上的小数按大小进行排序。

  过程与方法目标:

  1通过观察比较让学生掌握新知识。

  2通过小数的大小比较,加深学生对小数意义的理解。

  3通过小数的大小比较,提高初步的观察、比较和类比推理能力,渗透比较的思想,使学生感悟到数学知识的内在联系。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1在学习过程中,培养学生观察、比较和概括的能力。

  2让学生在自主探究与合作交流中体验数学学习的乐趣

  教学重点:

  掌握比较小数大小的方法。

  教学难点:

  能熟练比较小数的大小。

  教学过程设计

  教学环节

  一、复习铺垫,引入新课

  1、你能分别说说这些小数表示的意义吗?

  54.30米12.6千克(生举手回答“”)

  2、填空

  小数的()添上“0”或者去掉“0”,小数的(),这就是小数的性质。

  判断题.

  (1)根据小数的性质,80.600可以写作8.6()

  (2)150.60元=150.6元()

  3、说说怎样比较整数的大小?

  ①生举手回答;

  ②师课件适时出示总结。

  4、师过渡:小数的大小可以怎么比较呢?今天我们就来学学小数的大小比较。

  二、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1、创设情境,生成问题。李建宁、马金琪、范春凯、王成浩在学校组织的小学生体育运动会上,李建宁、马金琪、范春凯、王成浩跳远成绩如下

  姓名成绩/米

  李建宁3.12

  马金琪3.13

  范春凯3.45

  王成浩2.95

  你能给他们排出名次吗?

  2、自主交流,解决问题

  (1)教师:到底谁是第一名呢?我们的裁判员会怎么做呢?(学生分组讨论,再汇报结果)

  汇报:谁跳得最远,谁就是第一名,因此我们只要两个两个的比较小数的大小就可以了。

  (2)如何比较3.12米、3.15米、3.45米、2.95米的大小呢?请同学们联系我们学过的整数比较大小的方法,以3人为一个小组进行讨论。

  汇报一:先比较整数部分。

  因为3>2,所以3.45米>2.--米,得出范春凯跳得最远。

  汇报二:整数部分相同时,就比较位十分位

  因为1<4,所以3.15-米<3.45-米,得出李建宁和马金琪没有范春凯跳得远。

  汇报三:整数部分和十分位都相同时,就比较百分位。

  因为2<3,所以3.12米<3.13米,得出李建宁没有马金琪跳得远。

  得出结论:

  范春凯第一名,

  马金琪第二名,

  李建宁第三名,

  王成浩第四名。

  3、想一想:你是怎样比较两个小数的大小?

  归纳总结:

  比较两个小数的`大小,先比较整数部分,整数部分大的小数这个数就大;如果整数部分相同时,就比较十分位,十分位大的小数,就说明这个小数就大;如果十分位也相同时,就比较百分位,百分位大的小数这个数就大;以此类推“”

  三、新知检测

  1.小牛初试.

  在()里填上“<”“>““=”.

  6.53()6.290.458()0.54

  0.8()0.804.23()4.32

  2.我当包公.

  对的打“√”,错的打“×”.

  6.809>6.799()5.1>5.1002()

  38.748<38.75()0.009>0.010()

  四、应用拓展,巩固练习

  游戏:智力大挑战第一关、第二关、第三关

  第一关:

  比较下面每组中两个数的大小。(教材第60页“做一做”)

  3元()2.6元6.35米()6.53米

  4.723()4.790.458()0.54

  先展示比较结果,再说说比较方法。

  学生汇报第二行小数大小时,教师要提醒学生思考:小数位数多少与小数大小有什么关系。

  第二关:

  判断下面的式子是否正确,错的改正过来。

  0.51<0.509----------=""-=""1.374="">1.3改正:---------------

  6.089>6.1改正:------------2<2.179改正:----------------

  第三关:

  “挑数”比赛。(练习十第七题)

  0.80.8070.0780.870.780.087

  (1)教师认真组织,学生积极参与。

  (2)教师评价并小结:比较多个小数时,可先挑最大的,再挑剩下的数中最大的“”最后再排列起来。

  判断下列式子是否正确,并说出原因。

  4<3.99()0.4>0.37()

  4.099>4.1()4.2>4.148()

  五、提高自我

  1、下面的里()能填哪些数字?

  6.()8>6.483.11>3.1()

  2、甲、乙、丙、丁四个人的身高是1.46米、1.52米、1.38米、1.5米。已知甲比丁高,但又比丙矮,丁比乙矮,甲比乙高。你知道甲、乙、丙、丁四个人的身高分别是多少米吗?

  六、尝试归纳,总结反思

  通过今天的学习,同学们掌握了小数的大小比较方法,希望你们能用今天所学的知识去解决我们生活中的一些实际问题。学了小数的大小比较之后,你还有什么疑问吗?你还想学些小数的什么知识?

  七、家庭作业

  1、练习十中的7、8、9题。

  2、练习册的24页。

  八、板书设计

  小数的大小比较

  3.05>2.932.93>2.882.88>2.84

  小数大小来比较,数位多少不重要。

  关键看好最高位,相同数位来比较。

  如果相同看下位,以此类推错不了。

四年级数学下教案7

  第八单元确定位置

  课题:练习十五第1课时总第课时

  教学目标:

  1、通过练习,进一步掌握在具体的情境中确定位置的方法。

  2、通过练习,熟练掌握在方格纸上用数对确定位置的方法。

  3、在练习过程中,感受数学知识与日常生活密切联系,提高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4、进一步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渗透数形结合的思想。

  教学重点:

  熟练掌握用数对确定位置的方法。

  教学难点:

  运用数对确定位置的知识解决日常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教学准备:

  课件

  教学过程:

  一、知识再现

  1、提问:怎样用数对确定位置?

  2、今天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解决和数对有关的问题。(板书课题)

  二、基本练习

  组织学生完成教材第100~103页“练习十五”习题。

  1、第2题。

  这道题在巩固用数对表示物体位置的方法时,引导学生对表示同一列和同一行瓷砖位置的数对进行观察和分析。

  让学生认识到:表示同一列瓷砖位置的数对第一个数都相同;表示同一行瓷砖位置的数对第二个数都相同。

  2、第3题。

  这道题红花位置的排列规律是开放的,如这些红花的位置都在偶数列,第2到第6行之间;这些红花的排列是对称的,第6列或第4行可看作对称轴;这些红花组成一个平行四边形图案,中心在(6,4)……让学生畅谈自己的发现,能让学生的形象思维得到充分展开。

  练习时,先让学生用数对表示红花的位置;再让学生说说红花位置的排列规律。

  3、第5题。

  (1)课件出示第5题平面图。

  让学生看图,用数对表示实验小学和文化馆的位置。

  (2)提问:图上(6,2)和(2,6)表示的位置相同吗?

  (3)小明从实验小学到文化馆,要向东走几格,再向北走几格?他从实验小学到电影院可以怎样走?

  4、第6题。

  这道题是根据数对来画路线。画路线时先在方格纸上描出点,再连线,连线时要按题目要求的顺序来连。

  小乐从家到学校的路线有许多种画法,可以让学生先在图中画出一条路线,再描出相应的点,最后用数对表示出这些点所在的位置。

  三、综合练习

  1、第7题。

  第(1)题,让学生先说一说每个年级二班信箱的位置,再用数对表示出来。

  第(2)题,这道题出现的数对是(△,4),列数用符号表示,不能确定是第几列,只能确定都在第4行,所以王洁是四年级的学生。

  第(3)题,这道题出现的数对是(4,○),行数用符号表示,不能确定是第几行,只能确定都在第4列,因此可能是四班的。

  2、第10题。

  (1)组织学生观察国际象棋棋盘的示意图,说说是怎样记录棋子位置的。

  (2)学生独立记录棋盘上“黑王、黑车、白兵”的位置。

  (3)观察思考“c6

四年级数学下教案8

  一、复习准备

  1、口算

  2.5+1.5= 7.8-1.8= 3.5+2.5= 6.4-1.4= 100-84=

  3.3+6.7= 85+15= 45+35= 4.5+2.6= 0.49-0.27=

  2计算

  3.54+5.2 6 368-269 18.32+27.57

  二、目标实施

  出示挂图

  1、在歌手大赛的情境中,抽象出小数加减混合运算的模型,探究算法同学们,在电视里看到过歌手大赛吧?出示挂图:这是一次歌手大赛的比赛现场,来看看选手们的得分情况吧,谁来为大家介绍一下?

  2、估计谁的总分会比较高呢?

  小组交流。

  3、高多少分呢?我们还需要来算一算。能用算式说明你的想法吗?

  4、怎样列式?

  (1)8.65-8.55=0.1 0.88-0.40=0.48 0.48大于0.1

  (2)9.43-(8.65+0.40) 8.65+0.40=9.05 9.43-9.05

  (3)9.43-8.65-0.40

  这样的小数加减混合题,同学们会一步一步计算出得数吗?请你选择一种方法试算一下。

  组内交流

  刚才在与同学们交流的过程中,你觉得谁做得比较好,请你向大家介绍一下。或者,在计算的过程中,需要注意什么,也可以给大家提个醒。

  5、练习

  试一试1

  6、小结:小数加减混合运算顺序与整数的加减混合运算有什么异同吗?

  三、重点探究小数混合运算中的简算问题

  整数的运算定律一样适用于小数的加减法,在进行小数加减混合运算的时候,我们应该尽量选择比较简便的方法运算。

  完成19页2

  四、运用小数加减混合运算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1)出示购物清单----从这张购物单上,你们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

  西部超市购物清单

  20xx.10.14 15:41

  商品名称数量单价小计

  面包1(个) 5.40元5.40元

  酱油1 (瓶) 4.5元4.5元

  醋1 (代) 1.5元1.5元

  应收:11.4元

  客付额:20元

  找零:8.6元

  请你任意提三个问题和同学一起解决一下。

  2、完成18页2,19页134

  五、总结:

  今天我们一起探究了小数连加、连减和家建好后计算,那么你有什么收获呢?在计算小数加减法混合计算时,我们要注意些什么呢?

四年级数学下教案9

  教学目标

  1.在具体的问题情境中,经历探究小数的大小比较方法的过程,根据数的位值原理,掌握小数的大小比较的方法 ,会比较小数的大小,并能把两个以上的小数按大小进行排序。

  2.在独立自主、合作交流的活动中,培养了学生猜想、验证、比较、概括的思维能力。

  3.进一步体会数学和生活的联系,提高学生的观察、比较、和类比推理能力。

  教学重点

  探究概括并掌握怎样进行小数的大小比较。

  教学难点

  体会小数的大小与小数的位数无关,运用概括出的方法灵活、准确、快速地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过程

  一、课前引入。

  1.走进生活。

  生活中除了比较整数的大小我们还经常遇到小数的大小比较。例如:一个身高1.83米的人和一个1.49米的人站在一起谁高谁矮,从而知道1.83米大于1.49米。(板书:1.83米>1.49米)。

  2.揭示课题。

  生活中有很多的小数,但是并不是所有的小数都能够像刚刚比身高那样明显的就能看出它们的大小。那么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探索“小数的大小比较”(板书:小数的大小比较)。

  二、探究小数的大小比较方法--游戏体验,探究方法。

  师:同学们喜欢玩游戏吗?接下来我们来玩一个“抽数卡摆小数比大小”的游戏,两个教学准备袋里面一共有10个数字(0-9)的卡片,两个人轮着抽取,抽完按规定摆在数位顺序表上,待抽完后比较两个小数的大小。把班上的学生分为两组,各选一个代表,代表本组参赛。哪组摆出的小数大哪组就赢,那么同学们呢仔细观察游戏过程,并且思考抽完以后怎样比较这两个小数的大小?

  游戏一:游戏规则--我们设定,这个小数为3位数的小数,请看展板,那么,第一次抽到的数字放在百分位上;第二次抽到的数字放在十分位上;第三次抽到的数字放在个位上。在观察学生游戏的过程中,就代表的抽到的数字以及对应的摆的位置提一些问题。

  例:摆在这个数位上表示什么(位值原理)?现在能确定哪个数大哪个数小吗?

  结果出来时,引导学生分析这两个小数的大小比较的方法步骤。(板书:两个小数的大小比较结果)。

  游戏二:师:在游戏一中我们通过抽几次数卡比较出了两个小数的大小?但是我们到抽数卡结束后,正式比较两个小数的大小是从哪里开始比较的?

  生:从整数部分。

  师:那么我们可不可以在抽数卡时,直接从整数部分摆起呢?那同学们前后桌为一个小组,亲自动手操作,从整数部分摆起,再抽数卡摆数字的同时呢?要一边观察一边思考一个问题。就是到底要怎样比较两个小数的大小呢?游戏结束后,我们进行小组交流,看哪个组归纳的最恰当。好!现在开始。

  在学生进行的游戏教师在学生中穿梭,也可适当的参与学生的讨论,指导学生的操作。待学生游戏结束后,小组代表发言,交流想法。

  师:游戏结束了,有几个小组是一个同学抽一次就比较出两个小数的大小的,请举手。那么每个同学抽两次呢?通过这两个小游戏,同学们总结出怎样比较小数的大小了没有啊?(通过在举手的同学中随便出去几个同学来发表意见,在学生发表时可适当的引导和纠正)。

  生:先比较整数部分,再比较小数部分。

  生:先比较个位上的数字,个位上的数字大的,那个小数就大。

  生:先比较整数部分,如果整数部分相同,再比较小数部分的十分位上的数字,十分位上的数字大的那个数就大,就不用往下比了。

  生:先比较整数部分,如果整数部分相同,就比较小数部分的十分位上的数字,如果十分位上的数字相同,再比较百分位上的数字,以此类推。

  生:整数部分相同,就比小数部分(整数部分相同,就比小数部分的十分位上的数字,十分位上的数字相同,我们就比百分位上的数字,如果百分位上的数字相同,以此类推)。

  如果学生不能这样归纳出来,则由老师来进一步的引导和补充。[板书:整数部分、小数部分]

  师:(就学生回答的情况进行总结归纳,从而得到恰当的结论)也就是“从高位比起,逐位比较”(板书:从高位比起,逐位比较)。

  待学生自己归纳出怎样比较小数的大小后,就带这学生一起来验证他们归纳的方法是否合适、合理。

  三、尝试练习,实际运用

  师:那我们就一起来验证一下大家归纳出的方法是否正确,好吗?

  师:西山小学将举行校春季运动会,邀请我们班的三个同学去参加他们的跳远项目的比赛,这是四年级一班四位同学的跳远成绩。根据里面的信息,你打算推荐哪3个名额代表四一班去比赛?说出理由?(打印给学生并且课件出示以下内容)

  项目:跳远。

  1.师:第一名是谁,是怎么比较出来的?(回顾:比较整数部分-个位上的3大于2)。

  2.师:那么第二名又是谁呢?(回顾:整数部分相同,就比较小数部分的十分位上的数字,十分为上9大于8,是吧!)

  3.师:那么第三名又是谁呢?(回顾:整数部分相同,就比较小数部分的十分位上的数字,十分位上的数字相同,再比较百分为上的数字,百分为上8大于4)。

  分别:(课件出示)小明第一名;(课件出示)小军是第二名;(课件出示 )小莉是第三名

  四、应用。

  基础题型(全班一起做)。

  1.比一比。

  7.9○8.2;0.51○0.509;5.7千克○5.8千克;1.374小时○1.3小时;

  0.6元○0.60元;1.2323米○1.3232米。

  师:同学们结合整数的大小比较的方法,可以找出小数比较大小与整数比较大小的相同点是什么吗?(教师做相应的引导)。

  生:从高位比起,按照数位顺序一位一位的往后比较,比到能分出大小的那个数位就不用再往后比了。

  0.51○0.509;1.374小时○1.3小时;0.6元○0.60元。

  师:大家再观察这三组数据,可以发现小数比较大小与整数比较大小有什么不同之处吗?(教师做相应的引导)。

  生:整数比较大小时,当整数的数位不同时。位数多的那个数就大。

  生:小数比较大小时,与小数的位数的多少无关。要按照数位顺序从高位到低位的比较。

  师:自己做一下小面的这个练习,看谁又快又准。

  2.实践应用。

  把4.219;4.2;3.7;5.14 ;4.26五个数字按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

  五、总结。

  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或还有什么疑问?

四年级数学下教案10

  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情境,借助小数的面积模型,探索简单的小数的乘法计算方法,理解算理,积累数学活动经验.

  2、探索积的小数位数和乘数小数位数的关系,并能利用这个关系进行简单的小数乘法计算.

  教学重点:

  明确积的小数位数和乘数小数位数的关系.

  教学难点:

  正确计算小数乘法.

  学情简析与常见问题:

  学生在学习“积的小数位数和乘数小数位数的关系”之前,已经学习了小数乘整数的计算方法,掌握了相关的算理,这为学习该内容奠定了基础.但小数乘小数,学生也能理解其算理,但计算出结果后,小数点的位数应放在哪个位置上合适,是学生常拿不准的问题,也是该课应该重点关注的

  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环节目标课件页码

  一、复习引入

  1、课件出示:

  0.86×10

  3.5÷100

  你会计算上面的算式吗?能说说理由吗?

  2、今天我们就继续学习小数的乘法.学生回顾知识后回答.

  0.86×10就是把0.86的小数点向右移动一位.

  3.5÷100就是把3.5的小数点向左移动两位.

  复习激活原有认知,为探索小数乘小数的算法和算理做好铺垫.

  二、自主探索

  1、课件出示教材第38页情境图.通过观察,你知道了什么?

  由已知信息,你发现了什么?

  你能根据以上条件,提出数学问题吗?

  在解决这些问题之前,你能告诉我求面积需要注意什么吗?

  请分别求出图中各部分的面积.

  2、汇报展示学生的计算方法:

  板书学生的计算方法:

  30×20=600

  3×2=6

  0.3×0.2=0.06

  师生总结积和乘数的小数位数的关系.观察思考后回答:街心广场长30米,宽20米.

  中心花坛长3米,宽2米

  广场上的地砖长0.3米,宽0.2米

  学生独立思考后回答.

  学生独立思考后回答.

  学生回顾反思.

  学生独立计算.

  首先学生在小组内讨论.,然后再将小组讨论的结果和全班同学分享.

  观察乘数和积有什么关系?

  让学生厘清小数乘小数与整数乘法的联系.

  让学生感受生活中离不开小数乘法.

  三、课末总结通过今天的学习,你学会了什么?学生总结回顾形成知识体系.巩固教学重点.

  板书设计:

  街心广场

  30×20=600

  3×2=6

  0.3×0.2=0.06

  在乘法算式中,一个数扩大10倍(或缩小到原来的1/10)另一个数也扩大10倍(或缩小到原来的1/10)积就扩大100倍(或缩小到原来的1/100)

  作业设计:

  基础作业:练一练的第1————4题

  选做:练一练的第5题

四年级数学下教案11

  教学内容:

  练习二P7P8

  教学目标:

  1. 通过练习,使学生进一步理解和掌握乘、除法的意义及各部分之间的关系。

  2. 通过练习,进一步提高学生分析、处理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探究解决问题的策略的意识。

  3. 培养学生良好的计算能力。

  重点难点:

  乘、除法各部分之间关系的应用;

  教学准备:

  实物投影、课件

  教学过程:

  一、基础训练

  师:谁来说一说上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知识?

  师生交流后明确:学习了乘除、法的意义及各部分间的关系。

  师:今天,我们将通过练习二的习题来检验同学们的学习成果。

  板书课题:练习二。

  二、指导练习

  指导学生完成练习二第107题。

  1、完成教材第7页第1题。

  出示题目后,让学生在小组内列式计算,然后交流反馈。

  集体订正时,让学生分别说说自己是如何列式的,分别是用什么方法计算的。

  2、完成教材第7页第2题。

  引导学生理解题意,独立解决,并说出解答的思路和过程,然后独立完成,集体订正。

  3、完成教材第7页第3题。

  创设情境:有一只调皮的小猫弄脏了作业本。你有办法求出被猫爪踩过的数吗?

  学生在小组内完成,并说一说自己是如何计算的。

  4、完成教材第7页第4题。

  出示题目后,由学生独立填写。交流时让学生说一说自己是如何根据被除数与除数、商、余数之间的关系来填的。

  5、完成教材第7页第5题。

  课件出示题目后,让学生分别进行计算。

  反馈时,让学生说一说有什么办法能证明计算的结果是正确的,从而引导学生说出可以利用乘、除法部分间的关系进行验算。

  6、完成教材第8页第6题。

  出示题目,让学生读懂题意,明确要求,然后,进行小组交流。

  师生交流时,分别让学生说一说自己是如何列式的,为什么这样列式。

  三、检测评价

  出示练习二第7~9题。

  1、完成教材第8页第7题。

  题目出示后,学生直接口算,交流时让学生说一说自己是如何想的。

  2、完成教材第8页第8题。

  引导学生理解题意,说出解答的思路和过程,确定解题的方案,然后独立完成,集体订正。

  3.完成教材第8页第9题。

  出示题目,让学生明确图形表示的是什么数,再独立思考,作出正误判断。

  组织全班交流时,让学生说说思考过程及依据。

  四、评价反馈

  说一说你有什么收获。

  板书设计:

  积=因数因数 商=被除数除数

  乘法 除法 除数=被除数商

  一个因数=积另一个因数 被除数=商除数

四年级数学下教案12

  一、说教材

  这部分内容是在学生认识了一些立体图形、平面图形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主要是让学生经历具体的图形分类活动,对已学过的一些图形进行归类和梳理,了解图形的类别特征以及图形之间的联系。通过拉一拉,亲身体验、发现三角形和平行四边形的特性。通过联系生活实际理解、感受三角形稳定性和平行四边形不稳定性在实践中的应用。教材安排了三次对图形的分类活动。第一次是对已学的一些图形按是否是平面图形进行分类,第二次是对平面图形按其是否由线段围成进行分类,第三次是对线段围成的图形的边数进行分类。由此可见,根据一定的标准对图形进行分类,了解这些图形的类别特征是本节课的教学重点,也应该是一个主要的目标。三角形的稳定性和平行四边形的易变性在日常生活中应用非常广泛,实用价值很高。由于特性比较抽象,学生理解起来还是有一定的难度。所以,这既是本节课的教学重点,也是教学的难点。

  教学目标:

  1、通过分类,对已学过的一些图形进行整理归类,了解图形之间的类别特征;

  2、通过实际实践,体会到平行四边形的不稳定性及三角形的稳定性,认识这些特性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3、体会数学知识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第一、二个教学目标将在教学第二个环节“合作交流,探究新知”通过学生动手操作、小组合作交流来落实。第三个教学目标主要通过第三个教学环节“运用拓展,课外延伸”来落实。

  二、说学情

  学生在前面已经认识了这些图形,对它们的特征有了一个基本的了解。分类的思想,学生也已经接触过,曾进行过数的分类。加上城区学生基础比较好,所以按一定的标准进行分类应该不难。只是学生对三角形和平行四边形的特性应用平时关注的较少,理解起来可能会有困难。

  三、说教法与学法

  1、说教法

  (1)多媒体教学法

  在教学中,我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学课件引发学生的兴趣,调动学生的情感投入,激活学生原有知识和经验并以此为基础展开想象和思考,自觉地构建良好的知识体系,特别是通过课件展示三角形和平行四边形特性在生活中的应用的实例,非常形象。,有助于学生理解。

  (2)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教学法

  动手操作、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转变教师角色,给学生较大的空间,开展探究性学习,让他们在具体的操作活动中进行独立思考,并与同伴交流,亲身经历问题提出、问题解决的过程,体验学习成功的乐趣。

  2、说学法

  (1)自主观察思考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只有当学生真正自己主动、积极的参与到学习中时,才能最为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引导学生自己来观察图形的特点,思考分类的标准,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

  (2)小组合作学习

  小组合作学习能够帮助学生在有限的时间里,通过与他人的合作获取更多的方法,找到合适、有效的解决问题的方法。本课让学生在自主观察思考的前提下,通过小组合作学习来进一步拓宽学生的思维空间,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

  四、说教学过程

  本节课我主要设计了五大教学环节:

  (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通过对话交流,引导学生回忆已经学过的图形,借机引出课题,交代学习目标。

  (二)合作交流,探究新知

  1、学生分组尝试分类

  提出分类问题之后,让学生先思考一下如何分类,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再让学生借助学具分小组动手分一分,说一说。

  2、集中交流分类标准

  先让学生上台粘贴,再说一说是怎样分的。然后逐步引导学生一步一步地分。边分边交流分类的标准。

  3、梳理思路,展示过程。教师用课件演示分类的过程,加深学生对图形类别特征的认识。

  4、动手实践,探讨特性

  先由生活中大桥、伸缩门等图片引出问题,引导学生大胆猜想,如果换成三角形、平行四边形将会出现怎样的情况。然后让学生借助学具动手操作,亲身体验、发现三角形和平行四边形的特性。再让学生回忆学生中应用了特性的实例,加深对特性的理解。

  (三)运用拓展,课外延伸

  1、谁能说说图的意思(教材23页第3题)。为什么现在可以坐了?

  2、欣赏图片:其实在我们生活当中存在着许多我们学过的图形,聪明的建筑师们不仅利用他们设计出了许多漂亮的建筑,同时又利用他们的特性设计出了不可思议的雄伟建筑。它们中有的都有好几百年的历史了,虽然历经风雨沧桑,但是依然完好无损保持了原样。下面就请同学们跟着老师一起欣赏这些有名的建筑图片,去感受图形带来的魅力。

  3、课外观察:生活中哪些地方应用了三角形的稳定性和平行四边形的不稳定性。

  4、运用今天学过的知识加固摇晃的椅子。

  (四)总结评价,交流收获

  “这节课马上就要结束了,你能谈谈你的收获,并对自己或者其他同学的学习给出一个评价吗?”学生可以说知识上的收获,也可以说情感上的收获,既发挥了学生的主动性,又将本堂课的内容进行了总结。评价自己或他人的学习表现,生生互动评价,学生既认识自我,建立信心,又共同体验了成功,促进了发展。

四年级数学下教案13

  教学目标:

  1、通过动手操作,经历给三角形分类的过程,认识并辨别锐角三角形、直角三角形和钝角三角形,了解各种三角形的特点。

  2、通过观察、比较、归类等活动,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思维能力。

  3、通过小组合作探究,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能力。

  教学重点:认识锐角三角形、直角三角形和钝角三角形,体会每一类三角形的特点。

  教学难点:理解并掌握各种三角形的特征。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

  1、提问:我们学过哪几种角?什么是锐角?什么是直角?什么是钝角?

  根据学生汇报,师归纳:锐角:大于0且小于90;直角:等于90;钝角:大于90且小于180。

  2、课件出示下面三个角。

  提问:怎样把这三个角转化成三个三角形?

  学生回答:只要将角两边分别添上一个端点,再将这两个端点连接起来就转化成三角形了。

  3、导入:我们已经学习了角的分类,那么三角形又可以怎样进行分类呢?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学习三角形分类的知识。(板书课题)

  二、交流共享

  1、课件出示教材第82页例题5。

  2、组织学生观察课件中的6个三角形,指名说出每个三角形的3个角分别是什么角。

  学生观察后得出:

  (1)②号和④号这两个三角形的3个角都是锐角。

  (2)①号和⑥号这两个三角形中都有1个直角,2个锐角。

  (3)③号和⑤号这两个三角形中都有1个钝角,2个锐角。

  3、小组合作交流,尝试分类。

  提问:你能根据角的特点把这些三角形分类吗?

  学生在四人小组内交流讨论,完成分类。

  小组内再互相分别说说什么样的三角形是锐角三角形、直角三角形和钝角三角形。

  教师巡视,参与学生小组讨论,了解学生的交流情况。

  4、组织全班交流。

  (1)通过学生交流得出:3个角都是锐角的三角形是锐角三角形;有1个角是直角的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有1个角是钝角的三角形是钝角三角形。

  (2)启发思考。

  提问:一个三角形中可能有2个直角或2个钝角吗?为什么?

  引导交流得出:一个三角形中不可能有2个直角或2个钝角,因为三角形3个内角的和等于180。

  追问:一个三角形最多有几个锐角?最少有几个锐角?

  引导学生交流得出:一个三角形最多有3个锐角,最少有2个锐角。

  5、认识三类三角形的关系。

  教师介绍:把所有的三角形看作一个整体,锐角三角形、直角三角形和钝角三角形都是这个整体的一部分。它们之间的关系可以用下图表示。

四年级数学下教案14

  教材分析:

  学生在四年级之前已经认识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圆等图形,这些知识在学生头脑里是零散的。本节课是在学生已有知识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对这些学过的图形进行整理归纳,把这些图形练习在一起,建构初步的图形知识体系,培养学生比较、分类、归纳、概括的能力。同时通过学生动手操作,发现三角形的稳定性与四边形的不稳定性,并利用生活实例,让学生认识到三角形稳定性和四边形不稳定性在生活中的应用。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通过具体的分类活动,整理图形,认识不同类别图形的特征。通过实际操作,体会到四边形的不稳定性及三角形稳定性,认识这些特性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情感目标:在图形的认识的活动中,重视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在实践活动中,体验探索的过程,提高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能力。

  技能目标:能根据图形的特征,将图形按一定的标准分类。

  教学重点:

  能够按照一定的标准对图形进行分类。

  教学难点:

  体会四边形的不稳定性和三角形的稳定性。

  教学准备:

  由硬纸片做成的各种平面图形,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球等立体模型。

  教学过程:

  一、复习提问,引入新课。

  展示课件,提问:我们以前已经学过哪些图形?

  教师根据学生回答画出或找出相应的图形模型。

  想一想:你能不能根据各图形的特征进行分类呢?教师板书课题:图形分类

  (一)分一分:让学生独立尝试分类,采用标号的方式进行。(也可以画出图形来分类)。并与同桌交流分类的方法。

  汇报与交流:分小组汇报分几类及分的理由。

  立体图形和平面图形

  (1)立体图形;

  (2)平面图形的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平行四边形(线段围成的)。

  师:刚才我们分出的平面图形还能再分类吗?试一试。

  1.平面图形(根据是否线段围成)

  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平行四边形、

  (五边形…)圆形

  2.平面图形(根据角的数量或根据边的数量)

  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平行四边形三角形

  3.平面图形(根据是否有直角组成)

  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平行四边形。

  师生共同小结分类的方法。

  二、实践活动:(探究四边形和三角形的特征)

  1.学生拿出准备好的活动四边形和三角形。

  师:拉一拉,你发现了什么?同桌交流。

  2.汇报与板书。

  小结:平行四边形易变形,不具有稳定性。三角形具有稳定性。

  3.展示课件。观赏这些图形的性质在生活中的应用。

  三、巩固与应用。

  断一断

  1.梯形和平行四边形都是四边形。( )

  2.三角形和平行四边形都具有稳定性。( )

  3.由四条边构成的图形是四边形。( )

  画一画

  1.请你用一根线段把一个正方形分成两个相同的三角形。

  2.请你将下面图形分成一个三角形和平行四边形.

  四、课堂小结

  这节课我们学习了哪些内容?

  可抽生回答。或采用集体回答的方式。

  五、作业

  1.用你自己的方式,画出图形分类表。

  2.完成校园作业本13页。

  板书设计:

  图形分类

  立体图形

  图形:曲线围成的图形

  平面图形

  线段围成的图形

  我们发现:四边形具有不稳定性,三角形具有稳定性

四年级数学下教案15

  设计说明

  本节课在教学设计上主要突出以下几点:

  1.加法结合律这部分内容是在加法意义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是继加法交换律之后加法的第二个运算定律。学好加法结合律,对于加法的简便计算,提高运算速度和准确程度都有很大的帮助。创设连贯的生活情境,让学生体会到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

  在生活情境下学习知识,可以使学生感受到数学知识在生活中应用的广泛性。因此,加法结合律的教学同样在李叔叔骑车旅行的情境下进行,让学生根据笔记本上记录的三天行程的数据提出要解决的现实问题。在这一过程中,使学生充分感受到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

  2.调动已有的学习经验,自主发现规律。

  因为本内容的学习是在刚刚学习了加法交换律的基础上进行的,所以引导学生迁移运算定律学习经验是学好本内容的基本策略。教学中,利用情境引导学生理解两种运算顺序的意义,在比较运算意义和计算结果的基础上得到等式,并请学生根据此等式的特点,举一些例子,对此类等式的特点展开讨论,然后初步小结得到加法结合律的内容。

  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课堂活动卡

  学生准备学情检测卡

  教学过程

  ⊙复习导入

  1.根据加法交换律填空。

  20+34=()+20

  36+()=64+()

  a+700=()+()

  2.下面的算式哪些符合加法交换律?

  (1)230+270=300+200

  (2)60+80+40=60+40+80

  (3)48+d=d+48

  师:上节课我们学习了加法交换律,知道了两个数相加,交换加数的位置,和不变。那么加法还有没有其他运算定律呢?这些运算定律又有什么用途呢?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加法结合律。(板书课题:加法结合律)

  设计意图:通过复习加法交换律,唤起学生对已有知识的回顾,同时激发学生探究加法的另一个重要运算定律

【四年级数学下教案】相关文章:

最新四年级数学下教案范文02-23

二下数学的教案02-24

四年级下数学单元测试07-26

三年级数学下教案02-25

小学数学三年级下教案02-24

一年级数学下教案02-23

小学数学三年级下教案02-24

《琴声叮咚》教案(湘教版四年级下)02-22

小学三年级数学下教案02-25

四年级数学优化教案02-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