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漏》教案

时间:2022-05-26 12:22:19 教案 我要投稿

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漏》教案(通用11篇)

  在教学工作者实际的教学活动中,常常需要准备教案,借助教案可以让教学工作更科学化。快来参考教案是怎么写的吧!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漏》教案三年级,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漏》教案(通用11篇)

  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漏》教案 篇1

  教学目标:

  1.认识脊、颠、旋等9个生字,学写漏、喂、胖等13个生字。指导写好喂、贼两个字,喂不要都加一撇,贼不要漏掉一撇。

  2.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故事的趣味性。

  3.能借助示意图复述故事。

  教学重点: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故事的趣味。

  教学难点:

  借助示意图复述故事。

  教学准备:

  教师:搜集图片,制作课件。

  学生:预习故事?

  教学时数: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谈话导入,揭题解题

  1.同学们喜欢读故事吗?为什么喜欢?

  【设计意图:学生都喜欢读故事,引导他们回忆曾经读过的故事,发现故事的特点,比如故事里的动物会说话,故事里的人物很可爱,故事的情节很有趣等等,唤起学生读故事的兴趣。】

  2.出示课题。(漏),老师要跟大家一起学一篇有趣的故事——《漏》,这个故事的题目很特别,只有一个字,但是这篇故事却很长,需要我们慢慢读,请看预习提示:

  (1)借助注音读课文,给每个自然段标上序号

  (2)认读思考:老爷爷和老婆婆说的漏,是指——;老虎和贼认为“漏”是——

  二、初读课文,学习生字

  1.自由朗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小组合作认读词语。

  出示词语:脊背、胸脯、窟窿、翻山越岭、走南闯北、旋风

  预设点:

  (1)“脊背”的“脊”应读三声。

  (2)“窟窿”第二个字读轻声。

  (3)“颠”这个字的读音要注意,应读diān,不要读错。

  3.默读课文,并思考课文写了件什么事?

  【设计意图:学生在读通课文的基础上,对文章有一个大概的印象,能用自己的话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训练学生概括文章的技巧。】

  三、复习生字,指导写字

  7.课件出示生字,自由练读。

  8.生字组词,巩固识字。

  9.指导书写“喂”。提示口字旁占左上半格,不宜写大,右下部分不是“衣”,注意不要多加笔画。提示“漏、喂、贼、狼、抱、胶、偏”都是左右结构的字,左窄右宽,“胖、驴、粘”也是左右结构的字,但这几个字左右相当,“莫、架”是上下结构,下面的横要写得长一些,能够托住上面的部分。“厉”是半包围结构,写得时候要注意里面是“万”而不是“力”。

  第二课时

  一、回顾内容,再读故事

  1.老爷爷和老婆婆说的漏,是怕(漏雨)

  2.老虎和贼认为“漏”是一种特殊的东西,怪物、可怕的动物等,所以用引号引起来。

  3.师提问:同是漏,因为理解不同,所以有了这个有趣的故事,那回忆一下,

  这个故事里除了有老爷爷、老婆婆、老虎、贼、还有谁?(小胖驴)谁能看着黑板,给大家讲讲这个有趣的故事。

  老爷爷、老婆婆养了一头(),老虎、贼啊都惦记。

  老虎和贼正在(),却听老婆婆说怕()。

  它们听见赶紧(),一直到了()。

  贼下树,虎回走,它俩树下(),吓得大喊()啊!

  驴圈里,()在吃草,老婆婆的屋顶()啦!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理清人物关系,尝试回忆文章,将主要内容补全,为后面的复述故事做准备。】

  二、理清层次,梳理文意

  同学们小小年纪却这么厉害,老师给大家省掉了那么多的内容,大家都能把主要内容补全,真是太会读书啦!

  1.学习1-2段,感受小胖驴的诱人

  老师对小胖驴很感兴趣,特别想知道小胖驴长什么样,谁能给老师讲讲?(生讲)

  文:从前,有一户人家:一个老爷爷,一个老婆婆,还喂着一头黑脊背、白胸脯的小胖驴。

  师:除了这黑黑的脊背,白白的胸脯,这小毛驴的哪个部位最诱人?(肚子圆圆的)

  师:看看这胖胖的小毛驴,这么诱人,老虎想肉很好吃……;贼想卖个好价钱……

  【设计意图:欣赏图片,直观感受小胖驴的诱人,想象老虎和贼的垂涎欲滴。】

  2.学习3-5段,“偷”。

  所以他们都要去偷,终于有一天,他们要行动了,谁接着讲?(2生讲)

  它们好厉害,一会儿就挖了个窟窿,小毛驴危险了,很快就要成为老虎的盘中餐,成为贼的摇钱树了,关键时刻,谁接着讲?(两生讲)

  就这样,几句对话就让小胖驴转危为安。

  文:老爷爷说:“好像有什么声音在响?”老婆婆说:“唉!管他狼哩,管他虎哩,我什么都不怕,就怕漏!”(师范读)

  贼蹲在屋顶上想:走南闯北我什么都听过。就是没听过‘漏’,莫非‘漏’比我还厉害?(师范读)

  老虎趴在驴圈里想:翻山越岭我什么都见过。就是没见过‘漏’,莫非‘漏’比我还厉害?(师范读)

  我们来分角色读读,谁来当老爷爷?谁来当老婆婆?老虎呢?贼呢?老师来当旁白。

  你看看,贼和老虎本事好大,贼走南闯北什么都听过,老虎翻山越岭,什么都见过,他们却不知道漏是什么,你觉得在老虎和贼眼里这厉害的“漏”是什么样的?有什么样的眼睛、什么样的牙齿……

  【设计意图:感受老婆婆这句话的重要及老虎和贼的反应,想象老虎和贼眼中“漏”的可怕,带学生更深层次的走入情景。】

  3.学习6-12段,“逃”

  他们越想越害怕,就想赶紧逃,可别让“漏”捉到,谁来讲讲他们是怎么逃的?(两生讲)

  文:老虎驮着贼,贼骑着老虎,跑哇,跑哇,累得老虎筋都快断了,颠得贼骨头架都快散了。

  它们为什么这么远拼命的跑?(它们觉得漏可怕的漏就在后面追着呢)而且,贼觉得这个漏跑得真快,跟旋风一样,一刻也不停;老虎觉得这个漏抓的真紧,就像粘胶一样,怎么甩都甩不掉,越想越怕,越怕越跑,它们跑过……跳过……穿过……

  它们就这样一直跑到了歪脖树,谁来讲讲这幅图(“砰”一声,老虎撞到树上;“嗵”一声,贼跳上树,还掉了一只鞋子。)这一幅呢?(好险呐)

  文:老虎一边往前跑一边想:“终于甩掉‘漏’了!”贼一边往上爬一边想:“终于甩掉‘漏’了!”

  【设计意图:图片欣赏,想象老虎和贼奔跑时的惊慌失措,解脱时的如释重负,用恰当的语言描述图片,锻炼口语表达。】

  4.学习13-18段,“遇”

  他们就这样放弃了吗?没有,谁接着讲

  说的真好,老虎还想吃小胖驴,就往回走,贼还想偷小胖驴去卖钱,就要下树,结果他们又在树下相遇了,(图片,小偷一回头,老虎一抬头,都吓得大喊“哎呀,漏又来啦!”小偷手一松,老虎腿一软,咕噜咕噜滚下山)

  你瞧瞧,这一晚上,他们冒着雨,跑啊跑,跑过山,跑过河,还撞过树,贼成什么样了?老虎呢?(描述图片)

  你们把自己当成老虎和贼……大喊一声“漏啊!”然后都吓昏了过去。

  【设计意图:经过一晚上的折腾,老虎和贼都疲惫不堪,贼衣衫破烂,老虎也没了往日的威风,如此这般都是因为“漏”。】

  5.学习19-20段,小胖驴

  文:天快亮了,小胖驴在驴圈里安安稳稳地吃着干草。(师范读)

  老爷爷和老婆婆从炕头上坐了起来。滴答,滴答—他们抬头看看屋顶—唉,说怕漏,偏又漏雨了!

  总结:同学们,看看黑板,老爷爷和老婆婆说漏,是怕屋顶漏雨,结果却吓跑了老虎和贼,这叫做“歪打正着”;老虎和贼听到‘漏’,吓得到处跑,这叫“作贼心虚”,整整一个晚上,小毛驴都在驴圈里安安稳稳地待着,这样“安然无恙”

  【设计意图:老虎和贼的狼狈与小胖驴的悠闲形成对比,可怕的“漏”与屋顶漏雨形成对比,感受老虎和贼的可笑。】

  三、整理思路,复述文章

  1.复述:读完这篇故事,你印象最深的是哪个场景,谁能根据老师的提示,试着讲讲这个故事,可以加上自己的语言、动作、表情的等等(部分或全篇)

  2.续写:你想对老爷爷和老婆婆、老虎和贼、小胖驴说些什么?

  【设计意图:锻炼学生复述故事的能力,从有趣的故事中获取一定的知识,发挥故事的教育作用。】

  板书设计:

  27.漏

  老爷爷、老婆婆、漏、歪打正着

  小胖驴、安然无恙

  老虎、“漏” 、作贼心虚

  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漏》教案 篇2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认识8个生字,会写13个字。正确读写本课的词语,理解词语的意思。

  2.默读课文,能说出自己觉得最有意思的内容。

  3.分角色朗读课文,体会故事的趣味性。

  4.借助提示,按照事情的发展顺序复述故事。

  过程与方法:

  1.感悟课文生动形象的语言,积累好词佳句。

  2.借助示意图,理清故事的来龙去脉,复述故事。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理解课文内容,领悟故事说明的道理。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激发学生进行想象。

  【教学重点】

  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故事的趣味性。

  【教学难点】

  借助示意图复述故事。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

  2课时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

  1.读写本课生字词,理解词语。

  2.整体感知课文,理清作者思路,粗知课文大意。

  3.品读课文第一部分,弄清故事的起因。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揭示课题。

  1.出示课文第一幅插图。

  2.你从图画中看到了什么?(一个老公公和一个老婆婆正在屋里说话,一头小驴待在驴圈里。这幅图描绘的是一个民间故事,故事非常有意思,你想读这篇故事吗)

  3.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设计意图:

  利用多媒体课件揭示题目,围绕题目提出问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检查预习,自主识字。

  1.指名读课文,学生评价朗读情况。

  2.在小组内汇报交流预习情况。

  3.课件出示会认字。

  (1)读音难点:“贼、纵”是平舌音,“颠、旋”是前鼻音。

  (2)学生读生字,说说自己记生字的方法。

  (3)提示:“脊背”的“脊”应读三声,“颠”的读音要注意,是diān,不要读错。

  4.课件出示“积累词语”。

  (1)“窟窿”的“窿”读轻声。

  (2)学生在小组内交流对词语的理解,教师引导学生理解“翻山越岭”“走南闯北”。

  5.课件出示一类字和会写词语。

  (1)学生读生字,组词,说句子。

  (2)教师提示书写“喂”“贼”“狼”“抱”。提示“漏、喂、贼、狼、抱、胶、偏”都是左右结构的字,左窄右宽,“胖、驴、粘”也是左右结构的字,但这几个字左右相当;“莫”是上中下结构;“架”是上下结构,下面的横要写得长一些,能够托住上面的部分;“厉”是半包围结构,写的时候要注意里面是“万”,不是“力”。

  (3)学生写字,教师巡视。

  设计意图:

  学生运用多种方法识字,教师指导学生书写生字,引导学生理解词语,为阅读课文做好准备。

  三、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默读课文,思考: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

  2.出示课后示意图,引导学生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3.明确故事的起因、经过和结果。

  起因(第1、2自然段),经过(第3~18自然段),结果(第19、20自然段)。

  4.学生尝试用自己的话概括故事的起因、经过和结果。

  设计意图:

  用示意图引导学生整体感知课文,理清故事的叙述顺序,使学生对文章有一个大概的印象,提高学生概括文章主要内容的能力。

  四、读懂起因,感受有趣。

  1.指名读课文第1、2自然段。

  2.画出描写小胖驴、老虎和贼的句子,读一读,说说自己体会到了什么。

  3.课件出示小胖驴的图片和相关句子。

  (1)一个老公公,一个老婆婆,还喂着一头黑脊背、白胸脯的小胖驴。(小胖驴非常诱人)

  (2)老虎嘴馋,一心想着吃这头小胖驴;贼手痒,一心想着偷这头小胖驴。(老虎和贼都惦记着小胖驴)

  设计意图:

  欣赏图片,朗读句子,感受小胖驴的诱人,弄清老虎和贼的特点,体会故事的有趣。

  五、课堂小结。

  小胖驴有黑黑的脊背,白白的胸脯,多么诱人啊,老虎想小胖驴的肉肯定很好吃,贼想小胖驴肯定能卖个好价钱。那么,老虎和贼是怎么做的呢?下节课我们继续学习课文。

  第二课时

  【课时目标】

  1.理解课文内容,领悟故事说明的道理。

  2.借助示意图,理清故事的来龙去脉,复述故事。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激发学生进行想象。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出示本课生字、词语,指名认读。

  2.分段朗读课文,师生进行评价。

  3.回忆故事的起因。

  板书:小胖驴老虎贼

  设计意图:

  通过复习上节课的内容,回忆故事的起因,弄清故事中的人物关系,为理清故事的经过和结果做准备。

  二、细读经过,感受有趣。

  1.默读课文第3~18自然段。

  2.想一想故事里的哪些内容你觉得最有意思。画出有关的句子,谈谈自己的体会。

  3.交流汇报体会,学生读勾画出的句子,并说明理由。

  (1)写老虎和贼来偷小胖驴的句子最有意思,一个“抓”字和一个“挖”字写出了老虎和贼的急切心情。

  (2)老公公和老婆婆说话的时机真巧,正当老虎钻进驴圈,贼也正想往下跳的时候,他们说话了,阻止了一场悲剧的发生。

  (3)老婆婆说的话真有意思,先说什么都不怕,再说就怕漏,让老虎和贼摸不着头脑,都以为“漏”比自己厉害,所以害怕起来。

  (4)描写老虎和贼的心理活动的句子真形象。出示句子,学生读句子,然后把这两句话改为陈述句,理解“莫非”的意思,体会老虎和贼的心情。

  ①老虎趴在驴圈里想:“翻山越岭我什么都见过,就是没见过‘漏’,莫非‘漏’比我还厉害?”

  ②贼蹲在屋顶上想:“走南闯北我什么都听说过,就是没听说过‘漏’,莫非‘漏’比我还厉害?”

  (5)描写贼从屋顶跌下来摔到虎背上的句子很有意思,真是不巧不成书。

  板书:骑虎

  (6)描写老虎往外跑的句子真形象,有心理描写还有动作描写。

  老虎未料到房上会有东西掉下来,心想:“坏事,‘漏’捉我来了!”撒腿就往外跑。

  (7)老虎驮着贼跑得真快呀,“筋都快断了”“贼骨头架都快散了”,真是速度惊人,使尽了平生的气力。板书:驮贼

  (8)描写老虎和贼逃跑时的心理活动的句子真有意思。

  ①贼栽得晕头转向,一摸是个毛乎乎的东西,心想:“坏事,‘漏’等着吃我哩!”拼命抱住虎脖子不敢松手。

  ②前边有棵歪脖老树,老虎想:“‘漏’真厉害,像胶一样,粘住我了。到树跟前,得把它蹭下来,好逃命。”

  ③贼也想:“‘漏’真厉害,旋风一样,停都不停,一定是驮到家再吃我。到树跟前,得想法蹿上去,好逃命。”

  这几句话写出了老虎和贼的心理活动,谁都以为对方就是“漏”,采用比喻的修辞手法把二者的心理活动描写得生动形象。

  (9)描写老虎和贼把对方甩掉的句子真具体。出示歪脖老树图和句子,帮助学生理解。

  到了树跟前,老虎把身子一歪,贼顺势一纵,蹿到树上。老虎一边往前跑一边想:“终于甩掉‘漏’了!”贼一边往上爬一边想:“终于甩掉‘漏’了!”

  (10)读了老虎和贼在歪脖老树跟前相遇的情景,如有身临其境之感。学生读课文第16自然段。

  (11)老虎和贼都被吓得滚下了山坡,撞在了一块儿,吓昏了过去,真可笑啊!

  出示课文第二幅插图,学生读课文第18自然段。板书:滚下山坡昏了过去

  4.自由读课文第3~18自然段,感受故事的趣味性。

  5.小结:一个“漏”字,把走南闯北的贼吓得腿脚发软,把翻山越岭的老虎吓得浑身发抖。他们使尽平生气力逃跑,想方设法甩掉“漏”,最后竟然让“漏”吓得昏了过去,这“漏”的本领真大啊!

  设计意图:

  通过感受故事里最有意思的内容和多种形式的阅读,体会老婆婆这句话的重要性及老虎和贼的反应,想象在老虎和贼眼中“漏”的可怕,感悟故事说明的道理。

  三、品读结果,感受有趣。

  1.齐读课文最后两个自然段。

  2.用自己的话说说故事的结果。

  3.谁能说说题目的意思?(老婆婆说的“漏”是漏雨了,老虎和贼以为“漏”是世界上最厉害的东西)

  4.读完这篇故事,你印象最深的是哪个场景?和同学分角色朗读。

  设计意图:

  通过朗读感受老虎和贼的狼狈、小胖驴的悠闲,理解“漏”的真正含义,感受老虎和贼的可笑。

  四、回顾总结,感受有趣。

  1.借助课后第三题,学生练习复述课文。

  2.读了这个故事,你懂得了什么道理?(我们无论做什么事都不要道听途说,在不明真相的情况下,不应该盲目采取行动)

  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漏》教案 篇3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会认8个生字,会写13个生字。能正确读写“莫非、厉害、粘胶”等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过程与方法

  1.分角色朗读课文,体会故事的趣味性。

  2.抓住对故事角色听到“漏”的行为动作描写,体会角色的心理活动,同时理清故事的顺序。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感受民间故事的魅力,热爱传统文化。

  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

  分角色朗读课文,体会故事的趣味性

  教学难点

  感受民间故事的魅力,热爱传统文化。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揭示课题

  民间故事是从远古时代起就在人们口头流传的,一种以奇异的语言和象征的形式讲述人与人之间的种种关系,题材广泛而又充满幻想的叙事体故事。它们往往包含着非自然的、异想天开的成分。今天要学习的课文《漏》就是根据民间故事改编的,现在,就让我们走进课文去体会民间故事的魅力吧!

  二、字词学习,基础积累

  1.教师范读生字。重点指导生字中的平舌音“贼”,翘舌音“粘”和边音“驴”的读音。

  2.学生在文中圈画生字词,借助字典解决生字词。

  3.检查自学情况,教学生字。

  (1)教读生字并组词造句。学习“漏”时,可以用同音字对比的方法;学习“胖、喂、驴、莫、厉、抱、架、粘、胶、偏”时,可以用形近字对比的方法。

  形近字歌示例:

  胖:男孩叫小胖,锻炼减脂肪。饮食戒油腻,增肌身体棒。

  厉:厉行节俭,历尽磨难。时时砥砺,鼓励共勉。

  偏:为写诗篇,山川走遍。用心编写,不怕偏见。

  同音字歌示例:

  漏:屋子十分简陋,屋顶还把水漏。得奖来将脸露,努力金石可镂。

  (2)对要求会写的字进行书写指导。

  书写指导:

  “漏”的右部上面宽窄适宜,下面“雨”方正。

  “喂”左窄右宽。

  “驴”左部“马”横变提,“户”撇伸长。

  “贼”的“贝”左竖不宜长,横折高于左竖。

  “狼”左窄右宽,“良”横折略向内收,捺要舒展。

  “厉”的“厂“里面的”万“稍露。

  “胶”的“月”撇为竖撇,“交”上小下大。

  “偏”的单人旁撇短,竖为垂露竖,“扁”撇伸长。

  易错提示:

  “胖”右边只有两横,不要多写一横。

  (3)归类识字。

  归类示例:

  畏:喂(喂养)—偎(依偎)—煨(煨汤)

  户:驴(驴子)—芦(芦苇)—护(保护)

  戎:贼(盗贼)—绒(绒毛)

  良:狼(大灰狼)—粮(粮食)—浪(浪费)

  包:抱(拥抱)—饱(吃饱)—苞(花苞)

  加:架(打架)—驾(驾车)—袈(袈裟)

  占:粘(粘贴)—沾(沾水)—战(战斗)

  三、通读课文,整体感知

  1.课文主要写了什么内容?引导学生用简洁的语言概括。

  明确:写老爷爷和老婆婆养的一头小胖驴被老虎和贼惦记上了,老虎想吃,贼想偷,正准备下手时却被老婆婆说的“漏”吓得慌忙逃跑,老虎和贼互相以为对方是“漏”,摆脱对方之后,又双双返回,结果被彼此吓昏了。

  2.理清课文的层次结构。

  明确:

  第一部分(1、2):贼和老虎惦记着小胖驴。

  第二部分(3~7):老婆婆不怕狼和虎,只怕漏,让老虎和贼对“漏”产生了恐惧之情。

  第三部分(8~18):老虎和贼互相以为对方是“漏”,从而发生了一系列戏剧性的'事情。

  第四部分(19、20):小胖驴安然无事,老婆婆揭示“漏”为何物。

  四、课堂小结,效果强化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了老虎和贼都惦记着小胖驴。那么小胖驴接下来的命运会如何呢?如果同学们担心这个问题的话,可以在课下自己把课文的剩余部分读一读。

  五、练习设计,巩固提升

  请完成本课对应训练。

  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漏》教案 篇4

  [教学目标]

  1.会认8个生字,会写13个生字。

  2.默读课文,能说出自己觉得的最有意思的内容。

  3.分角色朗读课文,体会故事的趣味。

  4.借助提示,按照事物的发展顺序复述故事。

  [教学重难点]

  体会故事的趣味性,能说出自己觉得的最有意思的内容;分角色朗读课文,借助提示复述课文。

  [教学课时]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谈话课题,激发兴趣

  1.课件播放《牛郎织女》的民间故事,教师简介民间故事的含义。

  2.导入课题: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课文就是根据民间故事改写的。(板书课题,学生齐读)下面我们就一起阅读,了解民间故事《漏》,感受其趣味性。

  二、初读课文,学习生字

  1.明确初读要求。(课件出示)

  (1)认真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语句,并给自然段标上序号。

  (2)想一想:课文主要写了什么事?

  2.检查识字情况。

  (1)课件出示字词。(带注音)

  (2)指名读,其他学生相机纠正读得不准确的字音。(领读、开火车读)

  (3)课件出示去掉注音、打乱原来顺序的字词。(领读、男女合作读)

  三、再读课文,整体感知

  1.默读课文,说说课文中哪些内容你觉得最有意思。从课文中找出来,然后和同学交流。(小组交流,代表发言,师总结)

  (1)老公公老婆婆说“漏”,吓跑了老虎和贼。

  (2)老虎驮着贼,贼骑着老虎。

  (3)老虎甩掉贼,贼蹿上树。老虎和贼树下相遇,滚下山坡。

  (4)贼和老虎以为对方就是“漏”,都吓昏了过去。

  (5)老公公老婆婆再说“漏”。

  2.小组交流,说说自己为什么喜欢这一部分,练习分角色朗读,体会故事的趣味性。教师巡视,参与交流。

  3.交流一:故事的时间、地点、人物。

  (1)快速浏览课文,在课文中标注故事的时间、地点、人物。

  (2)小组交流:课文主要写了一件什么事?

  (3)全班交流,教师小结。

  4.交流二:老公公老婆婆说“漏”,吓跑了老虎和贼。

  (1)课件出示:老虎趴在驴圈里想:“翻山越岭……莫非‘漏’比我还厉害?”

  贼蹲在屋顶上想:“走南闯北……莫非‘漏’比我还厉害?”

  (2)老虎和贼听了老公公和老婆婆的对话会怎样想呢?(贼和老虎都很害怕)

  (3)指导学生分角色朗读课文。(指导朗读,读出老虎和贼的疑惑和胆怯)4.老公公和老婆婆口中的“漏”是指的什么?老虎和贼理解的“漏”指的是什么呢?

  四、指导书写

  1.课件出示会写字。指名读,其他学生相机纠正读得不准确的字音。

  2.指名领读。

  3.开火车读,一边读一边说写好这些生字的方法和技巧。(“喂”字不要多写一撇;“贼”字不要少写一撇;“狼”字要把反犬旁写好;注意“厉”和“历”的区别)

  4.学生书写,教师巡视,个别指导。

  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板书课题。指名用简洁的语言说说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

  2.上节课,我们了解到老虎和贼被老公公和老婆婆口中说的“漏”给吓跑了,接下来会发生什么故事呢?

  二、走进课文,深入探究

  1.交流三:老虎驮着贼,贼骑着老虎。

  师过渡:老虎跑哇,跑哇,累得筋都快断了,颠得贼骨头架都快散了。这时看到前边有棵歪脖老树。老虎和贼会想些什么呢?

  (1)课件出示:老虎想:“‘漏’真厉害……得把它蹭下来,好逃命。”

  贼也想:“‘漏’真厉害……到树跟前,得想法蹿上去,好逃命。”

  (2)指导学生分角色朗读课文,读出老虎和贼想摆脱“漏”的迫切心情。

  (3)老虎驮着贼,贼骑着老虎,他们都想尽快地摆脱“漏”,他们都摆脱“漏”了吗?

  2.交流四:老虎甩掉贼,贼蹿上树。

  (1)指导学生分角色朗读课文,抓住词语“终于”感受老虎和贼摆脱“漏”以后如释重负的心情。

  (2)老虎和贼树下相遇,滚下山坡:指导学生分角色朗读课文,抓住词语“连忙”“赶紧”,感受老虎和贼又一次遇到“漏”以后惊慌的心情。

  (3)指导学生分角色朗读课文。

  3.交流五:贼和老虎以为对方就是“漏”,都吓昏了过去。

  齐读课文第18自然段,抓住词语“惊慌”,感受老虎和贼当时的狼狈样子。

  4.交流六:老公公老婆婆再说“漏”。

  (1)教师范读课文最后两个自然段。

  (2)互相交流,谈谈自己的感受。

  (3)教师小结: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听话可不能只听一半,不然会闹出大笑话。

  5.分角色朗读全文。

  三、拓展交流,练习复述

  1.拓展交流。

  (1)你想对文中的老公公和老婆婆说点什么?(学生畅所欲言)

  (2)你想对文中的老虎和贼说点什么?(学生畅所欲言)

  2.练习复述。

  (1)默读课文,借助课后示意图和文字提示,按照地点变化的顺序复述这个故事。

  (2)举手自荐复述课文,师生评议。

  [教学板书]

  漏——漏雨老公公、老婆婆谈论

  漏——怪物老虎和贼误解

  [教学反思]

  《漏》是根据闽南民间故事《虎怕漏》改写的,在教学中我主要引导学生通过反复地读把握课文内容,从质疑引路、用心倾听、乐于表达、主动探察等四个方面感悟故事的趣味性。总之,通过教学,让学生在课堂上真正的会质疑、会倾听、会表达、会探究。

  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漏》教案 篇5

  活动目标:

  1.细致观察画面,感受故事有趣的情节及角色的心理活动。

  2.能大胆表达,增强阅读兴趣。

  活动过程:

  一、观察封面,激发幼儿阅读兴趣。

  1师:今天周老师带来了一本绘本图书,在这本绘本图书的封面上你看到了什么?

  2.师:老爷爷、老奶奶在干嘛?为什么抬头?表情是什么样?

  3.师:到底发生了什么事让爷爷奶奶这样呢?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听一听。

  二、幼儿翻阅图书,观察图片,了解故事。

  1. 出示图片。师:看有个什么动物呀?驴长的怎么样?除了驴还有谁?

  2. 师讲述故事第一段:从前有座驴背山,山腰间住着个王老汉,王老汉家养了一头大胖驴。

  3. 出示图片。师:这时,谁来了。还有谁?他会是谁呢?为什么是小偷?(瞧那贼溜溜的眼睛像什么人啊?)

  4. 出示图片。师:老虎和小偷看到了这么肥的的驴心里都是怎么想的?(幼儿讲述,师贴图。)

  5. 出示图片。师:晚上。他们来了。老虎怎么来?(偷偷摸摸,趴着来的。)小偷怎么来?眼睛为什么向后看?(东张西望)为社么戴帽子?(模仿小偷的动作。)

  6. 出示图片:老虎在干什么?(墙破了,挖墙角)小偷在干什么?(屋顶上,扒开屋顶)

  7. 出示图片。王老汉被惊醒了,起床了。奶奶呢?(有点醒,半梦半醒)。奶奶说:……。那漏是什么意思呢?

  8. 老虎明白漏的意思吗?从哪里看出来的。(什么情况下才抓这头啊!)小偷呢?师讲述老虎和小偷的心里活动。

  9. 出示图片。小偷掉那里?从哪里看出来?他们俩吓的边跑边喊:“哎呀,是漏啊。”他们认为漏是什么?(旋风 石头)

  10.下雨了,老虎和小偷还想着大胖驴,一回头老虎和小偷碰了面,老虎认为谁是漏,小偷认为谁是漏。遇到后她们心里怎么样。

  二、幼儿阅读,找出故事的结局。

  1. 师:故事还没有完,大胖驴被吃掉、偷走了吗?这漏到底是什么呢?请孩子们自己翻阅,找到答案。

  2.幼儿自由翻阅。注意阅读姿势,留意页码。

  3.师:你在哪一页上找到了答案。驴怎么样?漏到底是什么?

  4.师:今天老师讲的这个故事的名字叫《漏》。老师示范书写“漏”边说边讲解漏子的结构。

  三、幼儿自由完整阅读。

  1.师:这个故事中的老虎和小偷怎么样?真愚蠢真笨,这故事可真有趣,真搞笑。

  2.请你自己开始阅读《漏》。找出你觉得最有趣的一页,然后和旁边的小朋友说说为什么有趣。

  四、请个别幼儿说出自己觉得最有趣的画面的页码,教师点出相应页码的画面,让幼儿说说有趣的原因。

  五、活动结束。

  活动评价:

  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漏》教案 篇6

  一、活动目标

  1.能仔细观察画面,理清故事情节,理解故事内容。

  2.在老师的引导下,大胆表达自己的观点,分享他人的经验。

  二、活动准备

  小图书人手一本

  三、活动过程

  (一)初步了解图书内容

  1.师:今天老师给小朋友带来了一本新的图书《漏》,想不想来看看这本书里讲了什么?

  2.师:请小朋友自己看书,一边看一边在心里讲一讲书里的故事。

  3.幼儿自主阅读,师个别询问指导:书里有谁?他们想来干什么?是什么时候?……

  (二)在老师的引导下,理解故事内容

  1.师:谁来说说这本书里讲了什么事?

  幼:小偷到老爷爷家里去偷驴。有一只老虎也想去吃驴。

  师:你从哪里看出来是小偷?

  幼:我看见他从墙后面钻出来的,电视里的小偷都这样贼头贼脑的样子。

  2.师讲述故事第一第二页:从前有座驴背山,山腰间住着一个王老汉,王老汉家养了一头大胖驴。这天晚上,小偷来了,老虎也来了。

  3.师:小偷在干什么?老虎又在干什么?

  4.师:王老汉发现了,会说什么呢?(师讲述该页内容。)

  5.师:接下来发生了什么事?引导幼儿一起学老虎和小偷的话:啊!漏啊!

  6.师:天下起了雨,小偷和老虎都被雨淋湿了,老虎又会怎么想?

  7.师讲述图书最后两页:天快亮了,雨越下越大。滴答滴答,唉,怕漏雨,偏又漏了。

  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漏》教案 篇7

  活动目标:

  1、了解故事内容,通过聆听故事和观察画面细节理解角色心理和故事情节。

  2、尝试用语言、体态、表情等表现故事中的趣味片段,体验绘本故事的趣味性。

  活动准备:

  1、经验准备:幼儿有一定的阅读经验

  2、材料准备:ppt、图片、黑板

  活动过程:

  一、引出话题、激发兴趣

  1、以前看过的听过的故事中,最喜欢哪些故事?

  2、有没有听过中国民间故事?什么是中国民间故事?

  3、看看这个故事发生在什么地方?什么时候?

  二、欣赏故事前半段、从画面中理解故事情节

  (一)从小偷、老虎的神态动作揣摩心理活动

  1、王老汉家里的大胖驴,把谁招来了?

  2、猜猜小偷和老虎心里在想什么?

  3、这天晚上,老虎和小偷去干吗?他们是什么样子的?

  (二)重点理解:管他贼哩虎哩,我什么都不怕,就怕漏。

  1、你们听明白老奶奶说了什么吗?

  2、躲在墙角、房顶的小偷老虎冷不丁听到吗,能明白老奶奶说的意思吗?

  (三)小偷、老虎心里的“漏”是什么?

  1、他们想的意思差不多,但有一点点不一样,谁能将里面的小秘密找出来。

  2、老师朗诵

  3、小偷觉得“漏”是什么?老虎觉得“漏”是什么?

  三、欣赏故事后半段、尝试进行对话表演

  1、进一步了解小偷和老虎的心理活动

  2、尝试和教师分角色趣味性的表现老虎和小偷的对话。

  3、肢体表演,感知老虎小偷见面刹那的戏剧性效果。

  四、完整欣赏故事,回味故事中的细节

  1、交流讨论:

  (1)最喜欢故事的什么地方

  (2)还有什么不明白的地方

  2、完整欣赏故事

  五、延伸

  介绍故事名字“漏”,认识汉字结构

  活动反思:

  这个绘本选自中国民间故事“漏”,为了贴切幼儿的年龄特点和语言发展特点,故事中的语言比较儿童化合生活化,其中的一些像声词,如:骨碌骨碌、悉悉索索、沙沙等既生动形象又能引起幼儿的阅读兴趣。在整个故事中“漏”作为贯穿故事始终的一条主线,因此孩子对“漏”其后的背景理解很重要。只有当孩子在相对熟悉的背景下理解故事时,才会投入到对些许不熟悉的情节逻辑中隐藏线索的察觉和思考之中。在现实生活中幼儿已经很少接触到房屋漏雨这样的现象,对于“漏”雨缺少直观的认识,所以要让孩子先弄懂什么是漏。孩子只有理解了什么是“漏”,才能理解故事的有趣情节和其中的诙谐幽默之处。

  今天的活动中,我将重点放在幼儿理解:管他贼哩虎哩,我什么都不怕,就怕漏。还加入了方言的形式,所以我重复说了好几遍,让幼儿在趣味的倾听的同时了解什么是“漏”。将重难点克服了之后接下来的故事理解就相对容易了许多。

  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漏》教案 篇8

  活动目标

  1、通过猜想、实验,在图示的帮助下初步感知大气压力的存在。

  2、能用简单的符号记录自己的操作结果,并运用语言进行表达。

  3、喜欢参加探索活动,感受成功的乐趣。

  4、发展幼儿的观察力、想象力。

  5、激发幼儿乐于探索科学实验的乐趣。

  活动准备

  教师统计表、教学挂图、投影仪、幼儿调查表、漏的瓶子、水盆、塑料袋、毛巾、大瓶盖、小瓶盖、透明胶。

  活动过程

  一、导入环节。

  “今天,老师想请小朋友们帮我个忙,用这个瓶子装满水然后带回家,好吗?谁愿意来试一试?”

  (以请孩子们帮忙的形式,引发幼儿的兴趣,调动幼儿的积极性。)

  “瓶子究竟怎么了?为什么装不了水?”

  二、猜想、实验环节。

  “你有什么好办法让瓶子不漏水,然后把水运回家?”

  (以让瓶子不漏为线索,使用提问法,引导幼儿开展自己的想象,运用生活当中的一些已有的堵洞的经验进行思考、讲述。)

  孩子们纷纷都表示“我们可以用手把漏洞堵起来。”“可以用胶带纸把洞洞粘住。”“可以用塑料袋把瓶子扎紧”······

  (教师及时结合幼儿的回答,引出活动中的操作辅助材料。)

  “请小朋友们想一想我们可以用哪些材料让瓶子不漏水?”

  (让孩子们结合自己的经验具有一定的目的性去想象,为孩子大胆发表观点做好了准备。)

  教师及时将幼儿的猜想记录在大的统计表中。

  提出要求。“请你们用桌子上相应的材料试一试,然后把实验的结果记录下来,如果瓶子不漏水了请用简单的符号做个记号。”

  三、验证结果环节。

  1、幼儿介绍操作结果。

  “你刚才用了哪些辅助材料进行实验?这个辅助材料成功了吗?哪种方法可以让瓶子不漏水?有哪些小朋友用这个方法成功了?”

  2、了解大气压力的原理。

  “为什么盖上瓶盖后,瓶子就不漏了呢?瓶子里除了水还有谁?”

  (通过图谱的帮助,在引导幼儿看一看、说一说、画一画的过程中,师幼共同小结大气压力的存在)

  师幼共同小结:“瓶子里除了水还有空气,当没有瓶盖的时候,空气宝宝都会往瓶子里挤,所以会产生压力把水宝宝从小洞里挤出去。而当盖上瓶盖后,空气宝宝进不去瓶子里,所以水宝宝也就不会从小洞里漏出来了。”

  四、反馈尝试环节。

  当幼儿们了解到大气压力的这一科学小现象后,引导没有成功的幼儿可以再试一试,感受大气压力的存在。

  五、延伸活动环节。

  “在我们的生活中,有许多东西是靠压力完成,比如:喷壶、气压热水壶、洗手液和洗头膏的瓶子等等。让我们一起来玩一玩吧。”

  活动反思

  整个活动实现了“玩中学、”“做中学”以幼儿自由发现、自主探索为活动核心,基本做到孩子在前,教师在后;尝试在前,指导在后;操作在前,结论在后。

  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漏》教案 篇9

  活动目标:

  1.尝试用浓、淡墨的形式绘画故事“漏”中有趣的画面。

  2.乐意大胆讲述,感受故事的诙谐。

  活动过程:

  一、谈话导入

  师:上次我们一起看了哪本故事书?(电脑上出示故事封面图画)

  你最喜欢小电脑里的哪一张图画?为什么喜欢?

  你觉得有趣在哪里?哪里好笑?(教师请两到三位幼儿回答。)

  二、交代课题

  师:今天,老师用国画的方法,把一些有趣的画面画了下来,请你们来看一看。(出示已贴在黑板上面的范画)

  师:哪些地方用了浓墨?(轮廓,线条用的是浓墨)

  淡墨呢?(里面晕染用的是淡墨)

  仔细观察一下这几幅画,他们的方法都一样吗?

  师:那我们在画的时候,你觉得怎么样使画面变得更有趣呢?

  1. 大胖驴的肚子要画的大大的。

  2. 老虎看见大胖驴的时候,表情怎么样?(皱着眉头)小偷呢?(牙齿都露出来了)

  3. 骨碌骨碌滚下山的速度很快,变成了两个圈圈。老虎的圈圈画的大一些,小偷的圈圈画的小一些。

  师:让我们一起来画一画吧。

  三、幼儿作画,老师巡回指导

  小狼豪沾浓墨站起来跳舞,大狼毫喝饱淡墨躺下来画。

  四、教师讲评

  1.说说自己的画

  师:你画的是什么?你觉得哪里有趣?

  2.猜猜别人的画

  师:你觉得他画的有趣吗?你是从哪里看出来的?

  五、整理、结束课时

  师:漏中还有很多有趣的画面,下次我们再来画一画,好吗?

  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漏》教案 篇10

  活动目标

  1、欣赏故事《漏》,了解故事中角色关系和语言特点,感受故事的趣味性。

  2、学习按故事情节进行猜测,能用合适的语句表达。

  3、感受故事中具有中国特色的语言、画面和文字,对中国民间故事有初步的印象。

  重点难点

  1、了解故事中角色关系和语言特点(重点)

  2、学习按故事情节进行猜测,能用合适的语句表达。(难点)

  活动准备

  课件《漏》,毛笔、纸、宣纸。

  活动过程

  一、设疑激趣,导入活动

  出示图2:画面中为什么要画一只破碗呢?猜猜这个破碗是有什么用?

  (除了碗可以用来,还可以用来干什么呢?)

  这只碗到底有什么用呢?让我们一起来听一听,看一看。

  二、分段讲述,猜测情节

  1、出示图3,教师讲述:从前有座驴背山,山腰间住着王老汉,王老汉家养了一头大胖驴。

  2、出示图4

  (1)提问:一天,谁发现了王老汉家的大胖驴?(辅助提问:这是个怎样的人?看看他的样子、表情他会是谁呢?你是怎么知道他是小偷?)它们会怎么想?

  (2)请幼儿猜测故事的内容。

  (3)教师讲述:听听它们是怎么想:山上的老虎看见了,心里想:那大胖驴一定很好吃。山下的小偷看见了,心里想:那大胖驴一定能买个好价钱。

  3、出示图5

  (1)提问:到了晚上,老虎和小偷都来了。它们是怎么来的?(偷偷摸摸、轻手轻脚)

  (2)幼儿学习动作: 偷偷摸摸地走到中间,轻手轻脚地回到椅子上。

  (3)教师讲述:这天晚上,沙沙沙、嗒嗒嗒,老虎轻手轻脚地爬到王老汉家,小偷偷偷摸摸地走到王老汉家。

  4、出示图6

  (1)提问:它们又是怎么做的?

  (2)幼儿根据画面讲述。

  (3)教师讲述:悉悉索索、悉悉索索,小偷扒开了屋顶,老虎挖开了墙脚。

  5、出示图7

  (1)教师讲述:王老汉被惊醒了:“咦!什么声音?”“管它是贼哩虎哩,我什么都不怕,就怕漏!”老太婆说。

  (2)提问:你们听明白了吗?老太婆最怕什么?漏是什么?(再想想,什么是漏呢?)

  6、出示图8

  (1)提问:老虎和小偷听明白了吗?从什么地方看出来的?

  (2)教师讲述:我们一起来听听老虎和小偷是怎么想的,他们想得哪里不一样呢?老虎想:“我走南闯北这么多年,还从没碰到过漏,难道这家伙比我还厉害?”小偷想:“我翻山越岭这么多年,还从没碰到过漏,难道这家伙比我还厉害?”

  (3)提问:这两句话哪里不一样?翻山越岭、走南闯北什么意思?(鼓励幼儿大胆讲述)

  (4)教师小结:刚才我们说了这么多话,才能把它的意思表达清楚。咱们中国人很厉害,很聪明,就用了四个字就表达清楚了,“走南闯北”和“翻山越岭”都是我们中国的成语。以后你们上小学后还会学会更多的成语。

  7、出示图9

  (1)提问:看,发生什么事?你猜小偷会摔倒什么地方?你是怎么知道的?(2)幼儿猜测。

  (3)教师讲述:妈呀!哗啦!小偷吓得腿下一滑,“扑通”一声摔了下来,刚好掉在了老虎的背上。老虎也吓了一跳。

  8、出示图10

  (1)教师讲述(快速):哎呀,是漏呀!哎呀,是漏呀!

  (2)提问:这里要讲得快?还是讲得慢?为什么?

  三、阅读情节,续编猜想。

  1、师:接下来小偷会怎么想?老虎会怎么想?后面又会发生什么有趣的事情呢?和旁边的小朋友讨论一样,一起来编一编故事的后半部分。

  2、逐页出示图11-13,教师讲述:

  老虎驮着小偷拔腿就跑,跳过了驴背山,跳过了驴背岗,拐过了驴背湾。嘭!嗵!一头撞到了大树上!好险啊!小偷想:这个“漏好厉害啊!像旋风一样,颠得我骨头都要散架了;好险啊!老虎想:这个漏好厉害!像石头一样压得我的心都要蹦出来了。

  3、提问:老虎和小偷觉得“漏”是什么?为什么老虎觉得它象石头?小偷觉得它象旋风?

  四、观看画面,了解结局

  1、我们一起看看后面又会发生什么事情呢?我们一起来看看。

  2、看完后,说说:你认为哪一张最有趣最好玩,说说它讲了什么?

  3、教师讲述后半部分:这时候,突然下起了大雨。“哗啦啦……”那大胖驴一定能卖个好价钱!—小偷被雨一淋,清醒了许多,想想不甘心,还是要回去偷驴。那大胖驴一定很好吃——老虎被雨一淋,清醒了许多,想想不甘心,还是要回去吃驴。可是,小偷一回头——啊,“漏”又来了!老虎一抬头——啊,“漏”又来了!小偷一心只想着:快逃!快逃!老虎一心只想着:快逃!快逃!不料——小偷手一松:骨碌骨碌;老虎腿一软:骨碌骨碌。一齐滚下了山坡。两人面对面:“漏”啊!“漏”啊!他们都吓昏了过去……

  五、揭示秘密,引出题目。

  1、教师讲述故事结尾:天快亮了,雨越下越大。嘀嗒,嘀嗒。哎——怕漏雨,偏偏又漏了!

  2、提问:原来,它们最怕的漏是什么?(屋漏)现在知道这只碗有什么用了?

  3、故事的名称叫什么?(漏)出示封面。

  六、解读汉字,了解民间故事。

  1、师:这个“漏”字,是用什么笔写的?

  笔、墨、宣纸是中国古代人用来书写的工具。现在,老师来写这个字。这个字是三点水的偏旁,旁边像一个屋顶,下面有什么字?(雨)雨跑到屋子里面,就说明怎样?(漏)对,咱们中国的文字真了不起,一个小小的字里面都有学问。我们马上要上小学了,可以学到更多的汉字了。

  2、师:听了这个故事,你有什么想法?你有什么感受?

  3、了解民间故事。

  师:这个故事发生在什么时候?对,这是个中国民间故事,民间故事就是从很早很早以前流传到现在的故事。民间故事里还有很多这么好听、有趣的故事,下次我们再来讲。

  活动总结

  本次活动幼儿的兴趣都十分的浓厚,活动也比较贴合幼儿的你年龄特点,教具的准备以及幼儿的回答都是十分贴合故事的,唯一的不足是教师在幼儿说出猜测后,出现了重复幼儿话语的问题,没有及时总结提升,下次也会努力的去改进。

  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漏》教案 篇11

  一、活动背景:

  一个漆黑的夜晚,小偷和老虎都来到王老汉家偷驴。可是,他们撞上了“漏”!“漏”是什么呢?这个故事内容来源于流传在我们中国老百姓生活中的民间故事。著名画家黄缨用童趣盎然的角色造型、细腻传神的笔触、动感十足的画面,将这个故事以图画书的形式表现出来,成为深受成人和孩子喜爱的中国原创绘本。之所以选择这个绘本来开展图画书阅读的教学实践,主要是根据大班下学期即将入小学孩子的年龄特点。他们好学、善问,对语言文字有着越来越浓厚的兴趣,对图画书的阅读更是十分喜爱。绘本《漏》的特点是不仅具有浓厚的中国气息,融合了许多中国元素,而且语言和画面十分生动、幽默,对幼儿来说,阅读这样的图画书会是一种十分愉悦的情感体验。

  二、活动目标:

  1.细致观察画面,感受故事有趣的情节及角色的心理活动。

  2.能大胆表达,增强阅读兴趣。

  三、活动准备:

  1.多媒体课件、电脑、电视机。

  2.绘本《漏》人手一册,图片、黑板、毛笔等。

  四、活动过程:

  (一)引出话题,激发阅读兴趣。

  师:今天我们来分享一本很有意思的图画书,先来看看书的封面,有问题吗?为什么老爷爷和老奶奶都在往上看呢?

  (评析:鼓励幼儿通过对绘本封面的观察,大胆提出疑问,揣测故事情节,在悬念中诱发幼儿产生深入了解绘本的兴趣。)

  (二)集体阅读前半部分图画书。

  1.师:这个故事里有谁?这时,谁来了?他们看见大胖驴会想些什么?

  2.小结:“山上的老虎想:这大胖驴,一定很好吃。山下的小偷看见了,心里想:这大胖驴一定能卖个好价钱。”

  (评析:这一段教师以简明扼要的提问引导幼儿仔细观察绘本画面,理清角色关系,分析角色心理活动,使幼儿逐渐进入到故事情境中。)

  3.师:到了晚上,窸窸窣窣,老虎在干什么?小偷呢?王老汉被惊醒了。老奶奶说,“管它贼啊虎啊,我什么都不怕,就怕漏。”老奶奶怕什么?那“漏”是什么呢?

  4.师:老虎想“我翻山越岭这么多年,从来没有听到过漏,难道说这家伙比我还厉害?小偷想:我走南闯北这么多年,从来没有听到过漏,难道说这家伙比我还厉害?”他们想得一样吗?

  5.小结:咱们中国人很聪明,只用四个字就能把这个意思说明白了。翻山越岭和走南闯北是我们中国的成语。

  (评析:老虎和小偷都开始采取行动了,幼儿随着教师营造的故事气氛也愈加投入,画面的变化,角色的动作,人物的语言都是需要关注的要素。多媒体课件有效地突出了细节,呈现了动态,使幼儿在情境中步步深入。)

  6.师:“小偷想着想着,脚下一滑,妈呀,哗啦!”发生什么事情了?

  7.师:“嘭!小偷一下子掉到老虎的背上了,老虎也吓了一大跳,还以为是漏来了,驮着小偷拔腿就跑,边跑边喊——哎哟是漏啊。他们跑过了驴背山,拐过了驴背湾,跳过了驴背岗,嘭嗵!一头撞到了大树上。”老虎和小偷他们认为“漏”是什么呢?

  8.小结:“老虎想,哎哟,这个漏啊,像石头一样,砸得我的心都要蹦出来了。小偷想,这个漏啊像旋风一样,颠得我的骨头都快要散架了。”

  (评析:这是故事的高潮部分,教师运用夸张的语气讲述了故事戏剧化的一幕,营造了紧张生动而又诙谐幽默的活动气氛,使幼儿情不自禁地笑出声来,并且在笑声中顿悟了“漏”的含义。)

  (三)自主阅读后半部分图画书。

  1.师:请小朋友用很快的速度,把后半部分看一看,找出你认为书里最有意思的一幅画,把它的页码记住。

  2.幼儿自主阅读,教师巡回指导。

  3.师:谁来说说,你觉得最好玩的是第几页?好玩在什么地方?

  (评析:有了集体阅读图画书的方法和经验,幼儿自主阅读后半部分显得轻松和愉悦,充分感受了图画书风趣幽默的特点。)

  (四)理解故事内涵。

  1.师:最后驴有没有被偷走?从哪里看出来?

  2.师:“嘀嗒嘀嗒,唉,怕漏雨,偏又漏了。”这个故事的名字就叫做《漏》,这个“漏”字,是用什么笔来写的?

  3.师:毛笔、墨、宣纸是中国古代人用来书写的工具。现在,老师来写这个字。这个字是三点水的偏旁,旁边像一个屋顶,下面有个什么字?雨跑到屋子里面,就说明怎么样?

  4.师:咱们中国的汉字真了不起,一个小小的字里面都有学问。我们马上就要上小学了,可以学到更多的汉字。

  (评析:故事到了尾声,揭示故事名称,前后呼应,诠释疑问。教师用毛笔书写“漏”字,引领幼儿初探汉字结构的奇妙,对于即将入小学的幼儿十分有益。)

  5.师:读了这个故事,你有什么想法?你们觉得这个故事发生在哪个国家?从哪里判断出来的?猜猜这个故事发生在现在的中国还是以前的中国?

  6.小结:这是一个中国民间故事。民间故事就是从很早以前流传到现在的故事。

  (评析:幼儿各自从故事中获取了不同的感受,得到了不同的启示,也许在他们以后的生活中还会想到这个故事,想到一些什么,中国民间故事是值得回味的。)

  五、活动反思:

  活动目标主要定位在幼儿积极体会老虎和小偷的心理活动,能够将自己的想法、猜测积极大胆地表述出来。在过程的推进和把握上,通过画面的仔细观察来判断、推测、想象,是一个重点。对“漏”的理解和对老虎、小偷的心理分析是又一个重点。而“民间故事”、“成语解释”、“文字结构”等作为小的知识点,对于幼小衔接段的幼儿来说,也是十分适合的。

  教师能够通过不同层次、不同难度的设问,将幼儿引入故事的情境。在教学上,能够突出语言活动的特点,注重规范提炼幼儿的口语,丰富幼儿的词汇,使幼儿的语言表达呈上升趋势。教师还能不断地引导幼儿观察画面的细节,从细微之处发现图画书独特的魅力,使幼儿细致观察的能力有了进一步提高。同时,教师能有效利用多媒体课件、图片的功能,发挥自身语言、动作的暗示作用,多渠道帮助幼儿深入理解故事。

  “漏”反复出现,但在不同角色的心里,有着不同的含义,因此造成了一连串的误会,发生了一些搞笑和幽默的事情,当然其中也蕴涵着比较深刻的寓意。孩子的眼中能看出孩子的门道,成人的眼中能看出成人的精彩,这就是绘本的魅力所在吧。

【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漏》教案(通用11篇)】相关文章:

部编版三年级下小学语文说课稿:《漏》04-02

小学三年级语文下册课文《少年王勃》教案10-21

小学三年级语文下册《燕子》课件(通用7篇)01-28

小学五年级语文下册教案03-16

小学三年级下册音乐教案04-01

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试题08-09

小学三年级下册语文试题及答案(通用5篇)03-03

下册语文小学听课记录01-27

小学语文三年级《掌声》教案04-05

小学三年级语文优秀教案0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