角的认识的教案

时间:2022-07-02 18:19:04 教案 我要投稿

角的认识的教案

  作为一名无私奉献的老师,就不得不需要编写教案,教案是备课向课堂教学转化的关节点。怎样写教案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角的认识的教案,欢迎阅读与收藏。

角的认识的教案

角的认识的教案1

  一、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认识量角器,会用量角器量角,能正确地度量角的度数。

  2.认识常见的几种角,知道各种角之间的大小关系。

  3.会画指定度数的角,并能用三角板画30度、45度、60度、90度的角。

  能力目标

  1.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2.培养学生的抽象概括能力,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3.通过师生、生生合作的形式让学生在互动中进行说话,在交流中引导学生用普通话表达,使学生的普通话表达能力获得充分训练,交际能力得到提高。

  德育目标

  渗透事物之间相互联系、发展变化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

  二、教学重点:

  度量角的方法及角的分类

  三、教学难点:

  角的度量

  四、教具准备:

  三角板、小黑板、大板纸、量角器

  五、学具准备:

  纸板、三角板、量角器

  六、教学过程:

  一、激情导入

  同学们老师我们今天你去施工工地参观好吗?这是一幅施工工地忙碌的图片,想欣赏吗?(出示情境图)

  二、新授内容

  同学们仔细观察图你能够发现什么数学问题?

  1.提出问题解决问题:铲车臂在工作中可以形成什么样的角?

  小组讨论,并用准备的活动角演示,集体交流并演示,教师在黑板上画出不同的角,让学生判断各是什么角。

  谁能够告诉大家(1)是锐角,(2)是直角,(3)是钝角,(4)和(5)是什么角?

  2.认识平角和周角

  (1)教师在黑板上画出平角和周角并用活动角进行演示。

  (2)总结:从一点起,画两条射线,就组成一个角。通常用符号表示。如图(1)可以记作1,读作角一。

  (3)师出画出两个角1和2大家观察两个角,谁大谁小?可以采用哪些方法进行比较?学生回答。角2比角1大多少?要知道角2比角1大多少,就要知道角2和

  备注:角1各有多大,那就要对这两个角进行度量,我们就来学习角的度量(板书:角的度量)。

  3.角的度量

  (1)认识量角器和1的角

  教师:同学们知道,度量线段的长度要用直尺和常用的长度计量单位米、厘米等。同样,度量角的大小也要用到一种工具,那就是量角器。(学生看一下量角器)常用的计量角大小的单位是度,用符号表示。(板书:度)把一个圆平均分成360份,每一份所对的角就是1度的角,记作1。大家知道量角器是一个半圆形的,这个半圆的中心就是量角器的中心,它是一个点。同学们试着找一下量角器的中心,找出0刻度线,大家想一想在量角器上怎样找到1的角?(小组讨论并交流,是总结):以半圆的圆心为中心,把半圆分成了180等份,每份所对的角就是1度的角,也就是半圆边上的一个小格,记作1

  (2)用量角器度量角的小

  中心与角的顶点重合,0刻度线和角的一条边重合,另一条边所对的刻度是几,就是几度的角。师演示。

  4、角的分类

  量一量直角、锐角、钝角、平角、周角的度数,你有什么发现?(小组合作进行),然后今集体交流,是总结:直角是90,平角是180,周角是360,锐角小于90,钝角小于180,1平角=2直角,1周角=2平角。

  三、巩固应用

  1、基本练习:做自主练习的'第1、3、4、5、10题学生独立解答,集体订正。

  2、拓展练习:做练习的第9、13题。

  四、课堂小结: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七、板书设计

  角的分类:锐角(小于90度)

  直角(等于90度)

  钝角(大于90度)

  一个平角=两个直角

  一个周角=四个直角

  角的度量和分类

  1、角的分类:锐角、直角、钝角、平角、周角

  2、角的画法:从一点起,画两条射线,就组成一个角。

  3、角和表示:用符号表示。

  4、角的度量:计量单位度用符号表示。把半圆平均分成180份,每一份所对的角就是1度的角,记作1。

  八、课后反思:

  在教学角的度量时,量角器上有内刻度和外刻度学生通过小组合作能够找出这样的规律:如果角的顶点在左边用内刻度,在右边用完刻度;在量的过程中遇到了角的边短从量角器上没有办法看到是多少度,学生能够想到把角的边延长这种方法量出角的大小,我进行了表扬,这时我们班的李伟涛举起手了说:老师我还有个办法,比这个更简单,就是用三角板对准角的边可以直接从量角器上读出角的度数。我感到很吃惊,因为他平时学习并不太好,可是能够想到怎么好的办法,我及时地表扬了他,从这以后上课比较喜欢发言,学习比以前也有了进步。

  实践证明:要提高学生思维能力,就必须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即通过听、看、想、说等活动充分挖掘学生的潜能,以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从而促进思考。

角的认识的教案2

  教学目标:

  1、结合生活情境认识角,能正确找出(指出)物体表面或平面图形中的角,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称,会用不同的方法和材料做出角。

  2、操作活动中体验感知角有大小,会用多种方法来比较角的大小。

  3、在创造性使用工具和材料来制作角和比较角的大小的过程中,体验解决问题策略的性,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

  4、认识角的过程中,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增强数学学习的兴趣;在探索角的大小比较方法的过程中,发展数学思考能力。

  教学重点:

  在直观感知中抽象出角的形状,认识角,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称。

  教学难点:

  能用不同的方法做出角,体会角的大小与两条边叉开的程度有关,探索多种角的大小比较方法。

  教学方法:

  谈话法,讲授法,练习法。

  教学准备:

  三角板、卡纸、剪刀。

  教学过程:

  1、学生说出生活中见到的角

  因为在课堂上练习过,所以可以请学生回顾一下,说几个就可以。

  2、比较角

  用三角板先来比一比,比直角小得角就是锐角,比直角大的角就是钝角。

  在班级中交流的时候,要让学生说出自己是怎样比较角的,为什么说他们是锐角和钝角。

  3、画锐角和钝角

  这部分对学生来说会有一定的难度,可以先让学生讨论这些角的画法,然后教师对于学生的讨论给于指导,并且在教师的带领下,学画锐角和钝角,最后用三角板上的直角来验证。

  4、让学生先估计,再实际操作,通过比较看看有什么发现。为帮助学生理解,教师可准备两个长短不一样的活动角,在具体操作过程中,让学生感知角的大小与边的.长短无关,与两条边叉开的大小有关。

  5、对图形中的角,只要学生能数出个数就可以,不要再过多的扩展,以免增加学生的难度。

  6、这是一个做角的活动。可利用图中呈现的方法,也可用自己所喜欢的其他方法。这样不但可以加深学生对各种角的认识,而且还可以与本单元的信息窗首尾呼应,突出了动手操作的意图。

  教师引导学生动手做一做,然后认真观察,寻求符合条件的多个答案。

  7、小结。

  同学们,这节课你知道了什么?你觉得自己的表现怎么样?

  8、布置作业。

  提前预习下一课。

  教后反思:

  在学生认识了角的基础上,通过练习,一方面深化了对锐角、直角和钝角概念的认识,另一方面学习了画角的知识。练习时,我让学生分小组活动,借助合作交流学习角的画法。

角的认识的教案3

  教学目标:

  1.经历从具体物体中抽象出角和三角形的过程,认识角和三角形,知道周角、平角及周角、平角、直角、钝角、锐角的大小关系。通过观察、操作,了解三角形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三角形内角和是180。

  2.结合实例,学会用量角器量角的度数,会画指定度数的角,并能用三角板画30、45、60、90度的角。能够按角的大小对三角形进行分类。在探索三角形分类和验证三角形的内和过程中,体验解决问题方法的多样性。

  3.在观察、操作、验证等学习活动中,学习角与三角形的知识,发展空间观念,提高初步的推理能力。

  4.能够自觉运用角和三角形的有关知识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体验角和三角形知识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教学内容:

  了解平角、周角,系统认识角,教的.大小的比较,角的度量和分类,画角;三角形的认识及其特征,三角形的分类,三角形的内角和及三条边之间的关系。

  教学重点:

  全面认识角和三角形。

  教学难点:

  画角和三角形三边关系的探索。

  教材分析:

  本单元是在学生初步认识角和三角形的基础上进行上学习的,是今后进一步学习几何初步知识的基础。本单元教材的特点是

  1.选取现实的物品作为素材,引发学生学习兴趣,体会图形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2.创设多种感官参与的活动,调动学生自主探索的积极性。

  3.内容的编排,符合学生的认知特点。

  4.强化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

  教学措施:

  1.灵活运用教材提供的素材,创设学生喜欢的现实情境。

  2.要重视操作活动,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图形表象,发展空间观念。

  3.科学组织探索活动,引导学生自主学习新知识。

  4.沟通知识间的联系,构建良好的知识构建。

  5.加强知识与生活的联系,体会体会数学学习的价值。

角的认识的教案4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让学生通过观察、操作、讨论探索出三角形的内角和等于180及3条边之间的关系,体验解决问题方法的多样性。

  2、在活动中,使学生初步学会与同学合作探索问题。

  3、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说普通话的能力。

  能力目标

  通过让学生猜测验证三角形的内角和的过程中,培养学生探究、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

  三角形的内角和及三角形的三条边之间的关系。

  教学难点:

  验证三角形的内角和等于180。

  教具准备:

  三角板2个、量角器、不同类型的三角形。

  学具准备:

  三角板、量角器

  教学过程:

  活动一:复习导入

  师:上节课我们学习了三角形的有关知识,谁能说一说?

  指名交流,说出三角形的稳定性和三角形的分类。

  学生表述的质量。

  活动二:探究新知

  师:两个三角板它们都是三角形,都有几个内角?

  量一量它们的内角的和是多少度?

  等边三角形的内角和是多少度?

  小组合作进行,量出一个三角形的内角和是:60+30+90=180,第二个内角和也是:45+45+90=180。

  等边三角形的内角和室60+60+60=180。

  小结:这山种特殊的三角形的内角和都是180。

  给学生提供充分的空间进行探究。

  关注学生的结论。

  活动三:操作验证

  师:是否所有的三角形的内角和都是180呢?用你喜欢的方法验证,比一比哪个小组性的方法多。

  结论: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

  学生拿出事先准备的三角形和必要的工具进行验证,可以用折叠的方法,也可以用量角器量的方法,还可以用剪拼的'方法等。小组探索,全班交流并总结。

  让每个学生都参入活动中。

  关注学生的验证过程。

  活动四:探究三条边之间的关系

  师:三角形的三条边之间有什么关系呢?可以摆一摆,量一量。你有什么发现?

  师:板书:三角形的任意两条边之和大于第三边。

  同桌俩合作进行,三角形的两条边的和大于第三边。

  指名交流,集体总结:三角形任意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

  关注学生的验证方法。

  活动五:巩固练习

  师:做教材45-46页的6、7、8、9题。

  让学生独立完成,然后全班交流订正。

  公主学生交流的质量,给予一定的评价。

  活动六:课堂小结

  说一说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学生的知识进行回顾总结。

  鼓励学生用自己的语言进行总结。

  创意作业:在自己周围找一找与课本类似的铁塔,并找出不同的三角形。

  板书设计:

  三角形的认识(二)

  (1)三角形的三个内角的和是180度

  (2)三角形任意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

  教学反思:

  三角形是最简单的多边形,学生对三角形已有一定的感性认识,因为在生活中他们经常会接触到。本节三角形的认识是学生在角的认识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它又是进一步学习三角形有关知识的重要基础。本节课的教学主要包括三角形的意义、特征、特性,三角形的分类和三角形之间的关系等内容。

  我在教学中贯彻让学生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为原则,整个教学过程始终围绕教学目标展开,力求做到层次清楚,环节紧凑,并注意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实验和操作,突出体现了学生对知识的获取和能力的培养。

  现代心理学、教育学认为,语言的准确性体现着思维的周密性,语言的层次连贯性体现着思维的逻辑性,语言的多样性体现着思维的丰富性。众所周知能力和思维相辅相成,而思维的发展同语言的发展又紧密相关,这说明要提高学生思维能力,就必须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从而提高学生的口语能力,提高说规范话、说普通话的水平。

角的认识的教案5

  《角的初步认识》第1课时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课本第38-40页的例1-例2

  【计划学时】:1学时

  【教学目标】:

  1、结合生活情景及操作活动,使学生初步认识角,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称。

  2、初步学会用直尺画角,知道角有大有小。

  3、在学生获取知识的同时,培养他们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4、初步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学重点】:

  1、初步认识角,并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称。

  2、正确的画角方法。

  【教学难点】:

  1、会正确画角。

  2、感悟角的大小与两边的张口大小有关。

  【教学准备】:课件、小棒、三角板、圆形纸、长方形纸、剪刀。

  【教学方法】:讲授、探究、讨论法、练习法。

  【教学设计思路】

  一、引入

  (课前出示学校的图片,让学生欣赏。)

  1、师:孩子们,刚才从屏幕上欣赏了咱们的校园,它美吗?那你们平时喜欢到操场去玩吗?最喜欢玩什么?(学生自由回答)

  (出示主题图)这些小朋友在操场上玩得多开心呀!有的在……有的在……仔细看看,操场上还有许多我们学过的图形呢,你们看见了吗?(学生指出如: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圆、球等)

  2、师:这些图形都是咱们的老朋友了,今天,老师要给大家介绍一个新的图形朋友(出示园丁在剪草的图)。你们看,园丁爷爷手里拿着的剪刀,张开就形成了这样的图形,(出示角)做操的小朋友伸开两臂,也形成这样的图形,这就角。(板书:角)孩子们,和角打声招呼吧。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认识角。板书课题:《角的初步认识》

  【这一环节,通过学生熟悉的校园生活情景唤起对已学图形的回忆,并引出新知,初步感知角。】

  二、主动参与,探究新知。

  (一)在主题图中找角。

  1、师指图:操场上很多物体的表面都有角,快找找吧!

  2、(抽生说)学生说到一个,课件演示一个,师跟着复述一遍,并及时表扬。

  【本环节:让学生从观察实物中抽象出角,使学生经历数学知识抽象的过程,感受到数学知识的现实性,学会从数学的角度去观察现实问题,从而激发学生探索数学的兴趣。】

  (二)教学例1

  1、从实物中抽象出角。

  师:小朋友一下子找到了这么多的角,真了不起。(把剪刀、吸管、水管放大,背景逐渐褪下去)那这些生活中的角在数学上该怎样表示呢?你们看,角就是这样儿的:(课件中三个角从实物中移下来。)

  师:这三个图形都是角。闭上眼睛想一想,角是什么样儿的?再用手比划比划角的模样。

  师:仔细观察这三个角,它们有什么相同的地方?

  生1:都是尖尖的。

  生2:都有两条直直的边。

  2、认识角各部分的名称及其特征。

  (1)师在黑板上画出一个角:你们觉得尖尖的这是角的顶点,这是角的两条边,角的两条边都是……(生:直直的)。这个顶点和这两条边就组成了这一个角。

  (2)师再指课件上第二、三个角:谁来指出这个角的顶点和两条边。(分别抽两生)反问:一个角有几个顶点,几条边?

  【本环节从生活中抽象出数学知识,使学生初步体会角是从物体表面抽象出来的几何图形,是一种简单而美丽的图形,并了解了角的各部分名称。此课之前,学生对角的认识是在日常生活中积累的,是模糊的、非数学意义的。教师在学生找主题图的角的基础上设计了闭眼想、用手比划,观看课件动态演示等活动,帮助学生建立角的正确表象。“它们有什么相同的地方?”让学生运用形象思维,调用自己的语言描述,通过比较,实现了对角的正确认识。】

  3、判断角。

  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些图形客人,孩子们,想看看吗?有我们的新朋友角吗?用手势表示你们的判断。学生判断再抽生说理由。(课件出示书第42页的第1题。)

  4、再回到主题图中讲评学生前面判断角出现的错。

  5、师:你们看,下面两个图形里也有角,左面的三角形有哪几个角?右面的图形又有哪几个角?(书第42页第2题,指给同桌看看,再抽生上来指。)

  6、找生活中的角

  (1)师:孩子们,其实,不光在这些图形中有角,我们的身边,我们的教室里,也都有好多角陪伴着我们。下面,就请大家在教室里找一找,看看哪些物体的表面上有角。听清教师的要求,两个孩子一起,要指出角的顶点和两条边。(学生活动,师参与。)

  (2)请学生说说找到的角,并指出顶点和两条边。

  师:小小的教室里有这么多的角,那我们的生活中的角就……(更多了,可以说是数不胜数,不计其数。)

  【本环节让学生经历从生活中感知角——认识数学上的角——回到生活中用学过的知识更理性地找角,这样的学习过程,正所谓从生活中来,又回到生活中去,真切地感受到生活中处处有角。培养了学生用数学的眼光观察周围世界的意识与能力】

  (二)操作,认识角的大小

  1、折角

  (1)师出示一张圆形的纸:这张纸上有角吗?开动小脑筋,动手折一个角,试试吧。如果你有了答案,悄悄地和同桌说一说,还不知道的孩子轻轻地打开书P39,看看书上的小朋友是怎样折角的。

  (2)学生折角,师巡视指导

  (3)展示最快的学生做的角。(让生拿上来)这是一个角吗?它的顶点和边都在哪儿?让折好的同学把你折的角指给同桌看看,顶点在哪,两条边在哪儿?

  【本环节通过操作活动让学生思考怎样将无角的东西变出有角来,从学生的年龄特点出发,用学生喜爱的方式外化他们刚刚建立的对角的数学层面的认识,以多样表现单一,巩固了对角有一个顶点、两条边的认识。】

  2、做活动角。

  (1)师拿出一个活动角:老师这儿有一个角,(师扳动角的两边),你们看,这是一个活动角,小朋友想不想做一个我这样儿的活动角?用上老师发给你们的两根小棍。试试吧!(生做)

  (2)展示两生做成的角(大小明显的):这两个角有什么不同?

  生:一个大,一个小。

  师:对,角是有大小的'。(再展示两个大小差不多的角)能一眼看出哪个角大,哪个角小吗?那有什么办法知道?

  生:可以把这两个角叠在一起。

  师:你来试试。

  生把两个角放到展示台上比:把它们叠在一起,把这两个角的顶点重合,一条边重合,看,上面这个角的另一条边在下面这个角的里面,这说明上面的角比下面的角小一些。

  师:这个办法真好!同桌的孩子也像这样把活动角比一比,顶点重合,一条边重合,看看谁的大,谁的小,比出结果了吗?

  【设计意图:角的大小比较,顺承学生对角的大小有所认识之后安排,以学生组装的活动角为学具,组织学生讨论、探究,群体互动与教师引导有效整合,并相机指导学生用重叠的方法比较角的大小,强化了对角的认识。】

  (3)认识角的大小与边叉开的程度的关系。

  师:咱们再做一个“变变变”的游戏,把你们的活动角拿在手上,(师也拿在手上)请变出一个比你们手上的角要大的角。再变大点?你是怎么做的?(请一生示范,把边叉开一点,角就可以变大点)再请全班做。咱们继续变,把你们手上的角变小点,再变小点,又是怎么做的?(把边合拢一点。)

  (4)那角的大小跟什么有关系呢?跟边的什么有关系?分四人小组讨论。

  (5)抽一组生说。

  (6)师小结:角是有大小的,角的大小跟两条边叉开的大小有关。角的两条边叉开得越大,角就越大,两条边叉开得越小,角就越小。

  【设计意图:使学生对角的大小有一些直观的认识,初步感知比较角的大小的方法。并通过实践操作、体验、思考、交流等活动,使学生体会到角的大小与两边叉开的大小有关。】

  (三)教学例3:画角

  (1)师:你们看,角多神奇呀,你们喜不喜欢它?那我们把它画下来,好吗?怎样画角呢?(抽一生说)

  (2)师:我们来看看究竟该怎样画角。(课件演示角的画法)师:这是第一步,接着看第二步,角画好了。

  (3)师:应该怎样画角呢?抽生说说。同时师再演示一遍,并小结:先确定角的顶点,从这点起,用尺子向不同的方向画两条线,就画成了一个角。

  (4)你们会画角了吗?试试看。生画,师巡视。并展示学生画的角。

  【本环节通过观察、叙述、操作,使学生尽快掌握画角的技能。】

  (四)拓展与延伸

  (出示一个角)师:如果在这个角里添上一条线,这时变成几个角了?再添上一条线呢?

  三、全课总结

  孩子们,你们今天和角交了朋友,都有些什么收获呢?其实,角的知识还有很多很多,在以后的学习中还会一一学习的。

  四、布置作业,知识延伸。

  1.请你用角画出一幅美丽的图画。

  2.请同学们回家,让爸爸妈妈找出“家中的一些角”,看他们找的对不对。

角的认识的教案6

  教材编写的特点:

  1、较好的体现了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教材中选择了学生最熟悉的教室内的活动作为情境,使学生感受到数学就在身边;同时教材又适时地将其中的数学信息抽取起来,让学生观察、分析,理解知识,努力体现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2、强调了学生的动手操作。教材从学生对角的已有认知入手,让学生在量一量、画一画、折一折、做一做、比一比等实践活动中认知角,借助学生所喜欢的小制作活动引起对角的大小的探究,使抽象的内容变得直观,容易理解。

  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情境初步认识角,知道角各部分的名称;能借助三角尺认识直角、锐角、钝角,会用直角符号表示直角;会用简单的方法比较角的大小,初步学会画角。

  2、在认识角的过程中,发展初步的观察、想象、动手操作和形象思维能力和初步的空间观念。

  3、体会身边处处有输血,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角的认识。

  教学难点:比较角的大小。

  学与教建议:

  1、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和知识展开学习。角在生活中无处不在,虽然学生没有形成角的概念,但是能够初步辨认出现实生活中很多的角,对角有一些朦胧的认识。在教学中,要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让学生经历从具体的事物中抽象出角的过程,切实体验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学会用数学的眼光观察事物。

  2、引导学生充分运用观察、比较和操作的方法自主学习。教学中,可通过让学生亲自动手剪一剪、摆一摆、拼一拼、折一折等活动,充分感知角的形状、建立角的空间观念。在比较角的大小及认识锐角和钝角时,还可以组织学生把实践操作与有效的观察比较结合起来,在操作中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能力

角的认识的教案7

  教学要求:

  1,使学生进一步认识线段,认识射线和直线,知道三者之的联系和区别。

  2.使学生认识角和角的表示方法,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称,确角的大小及直接比较大小的方法,培养学生观察、比较和概括初步能力。

  3.培养学生关于线段、射线、直线和角的空间观念。

  教具准备:投影仪,红色、白色细木条做的角各一个。

  教学过程:

  一、认识射线和直线

  1.认识线段的特征。(下面的板书填在一个表里)

  出示线段。(长4分米)

  提问:谁来告诉大家,黑板上的图形叫什么?(板书:线段)

  提问:线段要怎样画?(按学生的回答画线段)

  画线段时,开始和结束都要注意什么?

  指出:线段是直的,有两个端点。(板书:直的有两个端点)是有限长的,(板书:有限长)我们可以用直尺量出线段的长度。

  谁能来量一量黑板上的线段,告诉大家,它的长是多少。

  现在看老师再来画一条5分米长的线段。(边说明边画出线段)

  2.认识射线。

  如果把线段的一端无限延长,(老师延长第二条线段)就得到一条射线。(板书:射线)

  把射线与线段比一比,它有什么特点?

  指出:射线也是直的,(板书:直的)它只有一个端点。(板书:一个端点)另一方没有端点,可以无限地延长下去,是无限长的。(板书:无限长)

  用直尺或三角尺可以画出射线:先点一点,再沿着尺的一边画射线。(边说明边示范)

  请大家在练习本上画一条射线。

  谁再来说一说,射线有哪些特点?

  射线可以量出长度吗?为什么?

  指出:射线只有一个端点,是无限长的,所以不能量出它的长度。手电筒、太阳射出的光线,都可以看做是射线。

  3.认识直线。

  现在,我们把线段两端无限延长,(边说边把第三条线段延长就得到一条直线。(板书:直线)

  大家把直线和线段、射线的特点比一比,有什么相同和不同的地方?直线有哪些特点?(板书:直的没有端点无限长)

  谁来说一说,用直尺或三角尺怎样画直线?要不要点上点?为什么?直线可以量出长度吗?为什么?

  请大家在练习本上画一条直线。

  4.提问:谁来看着黑板上的图说一说,射线、直线是怎样得到的?线段、射线和直线有什么相同的特点?(板书:相同点)有哪些不同的地方?(板书:不同点)

  你能从延长线段得出直线这样的过程说一说,线段和直线什么关系吗?(板书:线段是直线的一部分)直线和线段又有什么共同特点?

  5.做“练—练”第1题。

  小黑板出示,让学生判断,要求说明理由。

  二、认识角

  1.引入课题。

  我们已经初步认识过角。谁能说说自己在日常生活中见到过的角?

  今天这一节课,我们要一起来进一步学习角。(板书课题:角)

  2.认识角和各部分名称。

  角是怎样的图形呢?现在仔细看老师画三个角,联系刚才学的知识,想想角是怎样组成的。(用从一点引两条射线的画法,画出教材第110页上面的

  请同学们结合下面的问题,看第110页上面的三节。出示小黑板上的三个问题:

  (1)角是怎样组成的?

  (2)角的各部分名称是什么?请你分别填在书上的括号里。

  (3)角用什么符号表示?

  提问:角是怎样组成的?

  谁能上来,从这点(在黑板上点一点)引出两条射线,画一个角?这个点叫做角的什么?(板书:顶点)这两条射线呢?(板书:边边)

  谁能来写一个表示角的符号?教师说明角的符号“/”的写法,并举例写成/1,领学生读“角一”。 ·

  ‘提问:如果写数字2,应该怎样读?

  3.做“练—练”第2题。

  让学生拿出三角尺放在课桌上,一边指顶点和边,一边自己说出名称。

  老师出示三角尺,并且手指每个角的三个部分,学生齐说各部分名称。

  4.角的大小比较。

  现在请大家在自己的练习本上按刚才的方法,画一个角。(教师巡视)

  刚才同学们画的角与黑板上的差不多样子。你们还能再画一个角,使一条射线的方向跟刚才不同吗?请大家画一画。(指名学生画角,老师巡视)

  5.教学角的大小比较。

  提问:你觉得刚才画的两个角大小一样吗?

  指出:也就是说,角是有大有小的。(板书:角有大有小)

  演示两根红色细木条做成的角。说明:旋转这两根中的一根木条,形成的是什么图形?(按逆时针方向旋转)

  提问:这两根细木条是这个角的什么?

  现在我把这根细木条继续旋转,使两条边比刚才叉开一些,你觉得现在这个角比刚才怎样?如果两边再叉开一些呢?(继续旋转)

  指出:旋转其中一根木条,就可以形成大小不同的角。

  提问:现在请同学们想一想,怎样的角比较大?角的大小要看什么?

  指出:角的大小要看角的两边叉开的.大小,叉开的越大,角越大。(板书:边叉开的大,角就大)

  角的大小怎样比较呢?现在看老师比一比,请你说出哪个角大,哪个角小。(再取出一个白色木条的角,把角重叠起来)

  指名学生口答哪个角比较大,为什么?

  谁来说一说,可以怎样比较两个角的大小?

  学生回答后,老师归纳方法:把顶点和顶点重合,一条边和条边重合,看另一条边的位置。

  再请大家看一看,这两个角的大小怎样?(红色木条的角和同样大的白色木条的角重合起来)

  指名学生口答两个角大小怎样,为什么?

  说明看出两个角相等的方法。

  再用红色木条的角与黑板上画的角比较,(使木条摆的角和画出的角相等)要求学生说明这两个角大小怎样,是怎样比出来的。

  说明:把顶点和顶点重合,一条边和一条边也重合,如果另一条边重合,则这两个角就相等。

  6.做“练—练”第3

  让学生把三角尺按在课桌上,先用锐角分别比一比,(在下面放等腰直角三角形)说说哪个角大一些;再用两个直角比,说说大小怎样。

  三、课堂小结

  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内容?你学到了什么?谁来说一说,段、射线和直线各有哪些特点?什么图形是角?怎样比较角的大小?

  四、课堂练习

  1.练习二十二第1题。

  让学生在练习本上画一画,老师巡视。

  2.练习二十二第2题。

  让学生在书上画直线。

  提问:第(1)题过一点还能再画另一条直线吗?试试看。你还能再画吗?经过这一点可以画多少条直线?

  第(2)题还能再画一条直线吗?经过这两点只能画几条直线?

  3.练习二十二第3题。

  ‘学生先做在课本上,再口答,并说明理由。

  4.练习二十二第4题。

  让学生在课本上画一个角。

  追问:这个角你是怎样画出来的?

  请你再告诉大家,角是什么样的图形?

角的认识的教案8

  教学目标:

  1、经历从具体物体中抽象出角的过程,认识平角、周角,知道平角和它们之间的关系,并能按一定标准分类。

  2、培养学生动手操作、合作学习与探究学习能力。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3、体会身边处处有数学,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进一步体会通过探索解决问题的乐趣。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趣导课

  (课件)播放:繁忙的工地上,五台挖掘机在紧张的工作着,铲斗臂形成了各种各样的角

  师:仔细观察,你发现了什么?

  生1:画面上有5台挖掘机。

  生2:工人叔叔工作非常繁忙,非常辛苦。

  生3:铲斗臂上形成了很多角。

  生4:铲斗臂上的角不一样大。

  师:我非常欣赏这位同学,她已经学会用数学的眼光来观察生活了!

  (课件演示:铲斗臂上形成的各种角)

  师:铲斗臂在工作的时候,能形成什么样的角呢?今天我们就来研究这个问题。

  (板书课题:角的认识)

  【设计意图】本课的教学,从挖掘机工作的生活场境入手,发现生活中的数学问题---角,从而来复习角的`知识,进一步研究角的相关知识,让学生感到数学知识与生活紧密相连,养成注意观察挖掘生活中的数学现象的习惯。

  二、探索新知

  (一)认识平角、周角

  1、 学生做各种活动角。

  师:老师课前让大家准备了活动角,请大家把活动角的两边重合,一边不动,另一条边开始转动,就可以得到一个角。然后把你得到的角沿边画下来。小组同学说一说,你折的是什么角。(小组交流)

  师:哪组的同学愿意上台给大家展示一下你们小组折的角?

  2、小组汇报交流

  师:展示你们折的角,并告诉同学们它的名称。(实物投影展示,再把角贴在黑板上)

  (学生已经认识了直角、锐角和钝角,很容易说出名称。个别学生可能还会说出平角和周角。)

  【设计意图】这是一节概念课,所有角的定义都是规定的,如果只是告诉学生这些角的定义,学生有可能记得很牢,但是缺乏必要的体验,肯定没有深刻的印象。这里以操作体验为主让学生在复习直角、锐角和钝角的基础上认识平角和周角,经历知识产生的过程。

角的认识的教案9

  角的初步认识

  教学内容:1、角的认识、画角。

  2、直角的认识、判断直角、画直角。

  教学目标:

  知识点:1、结合生活情景及操作活动,使学生初步认识角,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称,初步学会用直尺画角。

  2、结合生活情景及操作活动,使学生初步认识直角,会用三角板判断直角和画直角。

  能力点: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观察、思维能力。

  德育点:在活动中,让学生充分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使学生获得学习数学的信心和乐趣。

  教学重点:初步认识角和直角,知道角各部分的名称。

  教学难点:会画角和直角。

  教学模式:“自主探究”教学模式。

  课时安排: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教材第38~39页。

  教学目标:

  知识点:1、结合生活情景及操作活动,使学生初步认识角,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称。

  2、初步学会用直尺画角,会比较角的大小。

  能力点:通过观察、操作等教学活动,培养学生的观察、操作、抽象思维等能力。

  德育点:在活动中,让学生充分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使学生获得学习数学的信心和乐趣。

  教学重点:使学生初步认识角,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称。

  教学难点:学会用直尺画角,会比较角的大小。知道角的大小与什么有关。

  教学模式:“自主探究”教学模式。

  教具准备:三角板、活动角、三角形卡片。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出示主题图,新的一天开始了,同学们都在做早操,同住互相说一说你看到了什么?抽出实物中的角,问:你们认识他吗?这节课我们一起来认识角。

  二、自主探究:

  1、找角。师:不仅图中有角,在我们的周围许多物体上都有角,请同学们仔细看一看,找一找,把你看到的告诉你的同桌。

  2、角的概念。

  角到底是什么样子的?让我们给这些角脱掉漂亮的外衣,仔细观察,角是什么样的?

  生:有一个点,有直直的`线。师解释边和顶点。

  问:一个角有几个顶点和边?

  3、判断下面哪个是角,哪个不是角。

  4、做角。利用学具自制角。交流做法,教师出示两个大小一样,边不一样长的角,让学生判断哪一个角大。怎样判断?

  师生共同操作活动角,感知角的大小和什么有关。

  5、用尺子画角。从一点起,用尺子向不同的方向画两条线,就画成了一个角。

  学生画角。

  三、拓展运用:

  1、下面的图形中各有几个角?

  2、自由用角做画。

  动手画画,动脑想想就会做。在下图中增加两条线段,使它有4个角。

  课后小结: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教材第40~41页。

  教学目标:

  知识点:1、让学生在动手操作中感知直角的特点,并能从生活中找到直角。

  2、通过探索、尝试掌握直角的画法。

  3、培养学生的教学猜测意识。

  能力点: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实践操作能力和空间观念。

  德育点:体会身边处处有数学,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让学生在动手操作中感知直角的特点,并能从生活中找到直角。

  教学难点:会判断直角,掌握直角的画法。

  教学模式:“自主探究”教学模式。

  教具准备:直角三角板、活动角。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同学们我们已经认识了角,那你能不能用自己的学具作一个角?

  学生展示角,并说一说角的各部分名称。

  教师出示

  问:这个角和你刚才的角有什么区别?

  师:我们就把像这样的角叫作直角。

  二、自主探究:

  1、我们的生活中处处有直角,请你找一找,小组交流。

  2、判断老师找得是不是直角。

  3、画直角。

  学生试画。

  师:怎样才能画出一个非常标准的直角呢?老师给大家提供一样画图工具,三角板。找出三角板的直角。

  学生试着用三角板画角。

  指导画法:先画顶点――从顶点开始画一条平平的边――把三角板的直角放到这条边上,比这三角板把另一条边画好。

  4、用纸折直角。

  三、拓展运用:

  1、做43页第6题。

  思考题、一个正方体的盒子的表面上一共有多少个直角?

  课后小结:

  认识角

角的认识的教案10

  教材分析

  我是这样理解教材的,课程标准指出,要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在具体的情景中理解和认识数学知识并进行解释与应用。《角的初步认识》一节是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和已认识的三角形、正方形、长方体、正方体等图形的基础上学习认识角。二年级儿童年龄虽小,但结合图形来认识角是比较容易的。因此我根据教材先了解学生对角的理解程度,紧接着通过亲自动手操作来认识角,感觉角。了解角是由一个顶点和两条边组成的。并学会自己画角。能从各种物品图形中找到角。从而激发学生对角的好奇心。并学会从身边的生活中找到角。区分角,会做活动的角,初步认识到角的大小与角的两条边张开的大小有关,与角的两条边的长短无关。本节课是单元的起始课,因此上好这节课非常重要。

  学情分析

  角与实际生活有着密切的联系,周围许多物体上都有角,本节课的教学对象是二年级的小学生,他们对角并不陌生,能够很容易的在周围的物体上找到角,怎样引导学生从观察实物中抽象出所学的角,使学生经历数学知识抽象的过程,感受数学知识的.现实性,学会从数学的角度去观察、分析现实问题,通过具体的实际操作活动,帮助学生获得直接的经验,进行正确的抽象和概括,形成数学的概念和法则,为学生学习几何知识做好准备。

  教学目标

  1.经历从现实生活中发现角、认识角的过程。

  2.认识常见的各种角,学会画角,知道角各部分的名称。

  3.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初步的动手操作能力及合作意识。

  教学重点、难点

  1.认识角。

  2.从直观感知中抽象出角的图形和正确的画角。

  教法及学法

  教法:

  1、创设良好的活动氛围,使学生在愉悦的情境中学习数学知识。

  2、在课堂教学中组织学生自己画角、做角认角。鼓励学生独立思考,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转变教师角色,给学生较大的空间,开展探索性学习,让他们在具体的操作活动中进行独立思考,并与同伴交流,亲身体验学习成功的乐趣。

  学法:

  为了充分发挥课堂教学中学生主体作用,我遵循循序渐进的教学原则,在上述教学方法指导下,以谜语形式开头,全员参与,使学生亲自动手实践,合作交流,并不断的运用鼓励性的语言给学生,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一个个问题地解决使学生在不断的活动中充分利用学具,认识角,并会画角,做角,并且体验到成功的乐趣。

  教具、学具准备

  1.教师准备大三角板、圆形纸、多媒体电脑、多媒体课件、活动角。

  2.学生准备三角板、圆形纸、长方形纸、带孔小棒。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师:今天老师想和大家一起看一段录像片,下面咱们就一起来欣赏,一边看一边想:从录像中你发现了什么?

  二、引导探究,学习新知

  (一)联系实际,找角

  (师生一起看录像“美丽的校园”。突出:门窗上的角、花坛周围的角、操场中场地的角、小朋友做操时上下肢组成的角……)

  师:同学们,刚才录像中播放的是什么地方?

  生:我们的学校。

  师:哪位同学能说一说你从录像中发现了什么?引导发现角。

  师:同学们观察得很仔细,在日常生活中很多地方有角,在我们身边,就有很多物体上有角,你能找到吗?现在在小组内把你看到的角说给别人听,看哪个小组找到的角最多。

  (小组活动:找角)

  (二)初步感知,指角

  师:哪个组的同学想先把你们组找到的角指给大家看?学生汇报。师:老师明白了,同学们指出的角原来是这样一个图形(边说边在黑板上点一个点),这是个角吗?引导观察三角板。想想看,怎样才能将你想的样子完整地指出来?在小组里讨论一下,再指指看。

  (学生活动)

  师:哪位同学能指给大家看一看?找学生指一指。

  师:现在同学们指角的时候,不光指了一个点,还指出了两条直直的线,也就是这样一个图形(出示现成的角 ),但大部分同学的指法还不对。想不想看看老师是怎样指角的?(教师示范见右图)。

  会指了吗?在小组里再互相指指。

  (三)探究新知

  1、感知角。

  拿出三角板,看看上面有几个角?互相指一指,看谁指得好。请一个学生拿三角板到前面指给同学们看。请同学们照样指一指角。请一名同学,找一个自己最喜欢的角,轻轻地摸摸它的头,有什么感觉?再摸摸边,有什么感觉?请同学们在自己的身边找一找,哪些地方有角?大家一起来做运动,找找角,摸摸角。

  2、认识角的各部分名称。

  指一个角,这个点叫什么?师板书(顶点)这两条呢?师板书(边)

  小结:一个角有几个顶点、几条边?(一个顶点、2条边)

  瞧(课件出示)这些图形都说自己是角,赶来参加宴会,请你用孙悟空般的火眼金睛帮角爷爷判断下面的图形,哪些是角?哪些不是角?(学生逐个说明理由)

  3、折角、做角。

  看这是什么?(出示一张圆形纸)你能想办法折出一个角吗?

  生活动:自己用圆片折角、摸角,说说它的顶点和边,选择个别学生折的角贴在黑板上。(同学们互相评价)

  同学们心灵手巧折出了那么多角,那你能用这样的小纸片做个角吗?试试看,小组讨论:怎样才能使你做的角大一些,怎样才能使你做的角小一些?

  生活动:用小纸条做角,然后小组讨论、汇报。

  看一段动画片吧。角的王国有一个红角和蓝角,它们是一对好朋友,可是有一天它们吵起来了,为什么呢?请看(课件出示红角和蓝角)从动画片中你知道了它们为什么吵起来了?最后又怎样了?从这个故事中你明白了什么?

  角的大小与它的边的长短没有关系,而是跟角的两边分开的程度有关,角的两边叉开的越大,角就越大,两边叉开得越小,角就越小。

  4、画角。我们解决了那么多问题,那能不能把角画出来呢?

  学生活动:画角,师巡视,指导。

  请同学们想一想,你是怎样画角的?

  师小结:从一点起,用尺子向不同的方向画两条线,就画成了一个角。

  三、归纳提高

  通过刚才的研究,说一说你有什么收获?生自由说说,然后全班交流。

  四、作业

  做一做:下面的图形中各有几个角,请你把它找出来,说给同桌听听。

  五、板书

  角的初步认识

  一个顶点,两条边

角的认识的教案11

  【教学内容】

  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二年级上册第三单元角的初步认识和说说做做,练习八第1~3题。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初步认识角,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称;会初步比较角的大小;学会用尺子画角。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发展学生独立学习能力和创造意识。

  3.情感目标:创设平等和谐、积极向上的学习氛围,培养学生互相协作的精神,形成良好的心理素质。

  【教学重点、难点】

  初步认识角的本质特征;画角。

  【教具、学具】

  三角尺、多媒体课件、尺子、学具盒、一张不规则白纸,一张长方形纸、三根小棒、图钉和硬纸条。

  【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课题

  出示一张图形:长方形、正方形、圆形、三角形。提问:为什么叫它三角形?引入课题角的初步认识。

  [从学生的认识基础出发,引入课题自然流畅,学生易接受。]

  二、研讨互学

  师:同学们对角一定都非常熟悉,那么请你想想在生活中曾注意到哪些物体上有角。

  1.让学生说说生活中看到的角。(先自己想想,再与同位交流,最后展示)

  通过观察生活中的角,丰富学生对角的感性认识。

  师:今天来了一位新朋友,它也要学习角的认识,知道它是谁吗?

  电脑出示:小马背着粮食来到河边过河,牛伯伯拦住了它的去路说:小马,你是个聪明的孩子,要过河,先看看这些标志物上都有什么?小松鼠跳起来说:角、角、角。小马迷惑了:角在哪里哪?同学们你们能帮小马找一找吗?(同位互相说说,然后电脑演示各种角。)

  [以生动有趣的动画故事(小马学习角)为线索,展开对角这个图形的研讨,将抽象的数学知识形象化,静态的知识动态化,直观、形象地展现知识的形成过程,这样有助于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启迪学生的思维,使学生主动去探索问题,发现规律。然后通过让学生依次观察红领巾、三角板、钟面、折扇,并指出这些物体表面的角,达到初步建立角的表象的目的。]

  师:小马认识了角非常高兴,牛伯伯告诉它:在我们的生活中很多的物体上都有角,你过了河,要时刻注意发现生活中的角。小马高兴地点点头,就又上路了。它走着走着,突然在地上发现了一张不规则的纸,小马想:这上面有角吗?

  2.让学生折角。

  3.摸一摸角的感觉,体会角的特征。(板书)

  4.用折好的角比着在纸上画角。

  5.课件演示怎样画角。

  6.说说角的组成。

  7.让学生用尺子画角。(强调尺子的作用。)

  8.师:同学们,小马继续往前走,这回它更加仔细地观察,所以它又发现了生活中的很多角,你想看看吗?(电脑出示)

  师小结:像这些图形,我们都叫它角。(回顾、强调学生一开始折的一些模糊性的角及在比画上的错误。)

  [从引导学生观察实物中的'角开始,让学生初步感知生活中的角;再通过学生实际操作活动,看一看、折一折、摸一摸、画一画、比一比、做一做,把静态的课本材料,变成动态的教学内容,让学生通过感知、操作,把外在可见的和内在不可见的角印在大脑里,帮助学生形成角的正确表象,初步建立角的概念。]

  三、拓展练习

  1.认一认,辨一辨。

  2.比一比。(哪个角大,哪个角小,让学生辩论。)

  由如何确定一个角的大小,引出做一个活动的角的活动,让学生比一比,看一看,从而说明角的大小与什么有关。

  [让学生从认识静态的角过渡到动态的角,使学生直观地看到,纸条张得越开,角就越大,纸条合得越拢,角就越小,由此渗透角的大小与两条边张开的大小有关的本质特征,这也就达到了变抽象为直观,变静为动,化难为易的目的。]

  3.摆角。(用三根小棒摆出三个角)

  4.打擂台。(用三根小棒看谁摆出的角最大。)

  [这是一个极富挑战性的题目,易激发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四、教师小结(回顾本节课所学过的知识)

  1.师:闭上眼睛想想,今天老师和同学们一起研究了有关角的哪些知识,想想角是什么样子的,它由哪几部分组成,角的大小和谁有关,你是怎样画角的。

  2.质疑问难。

  [这既是本节课的一个总结回顾与整理,又是一个很好的放松活动,希望学生能从本节课中受益。]

角的认识的教案12

  角的初步认识的教案

  教学目的:

  1. 使学生初步认识直角。

  2. 会用三角板判断直角和画直角。

  教学重点;能认识辨别直角,会画直角

  教学难点:判断直角

  教具、学具准备:教师给每个学生准备一张画有锐角、直角、钝角的纸。学生准备手帕、教科书、纸盒、练习本、纸。

  教学过程:

  一、复习

  教师在黑板上分别画出锐角、直角、钝角,边画边说:“我们已经认识了角,角的大小是不一样的,我画的三个角的大小就不一样。”画完后,要学生分别指出三个角的顶点与边,教师—一写上。

  教师指着直角说:“大家看,这个角是不是跟其他两个角不太一样?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内容。”

  二、新课

  1. 教学直角的初步认识。

  教师让学生在手帕、教科书与练习本封面上找出各有几个角?并且跟黑板上的直角进行比较。

  使学生发现手帕、教科书与练习本封面上的角,跟黑板上教师指出的角的形状、大小差不多。

  教师说:“在手帕、教科书与练习本封面上找到的角,跟黑板上的角(指着直角)是一样的,这样的角叫做直角。我们可以用一种符号把它表示出来。”教师在直角上画出直角的符号。

  教师让学生拿出三角板着一看,指出哪一个角是直角。然后,让学生拿出纸,仿照书上的方法折出直角。教师发给学生画有三个角的纸,让学生用三角板上的直角来判断纸上画的角哪一个是直角。教师说:“先将顶点和顶点合在一起,再将三角板上的一条边跟角的一条边合在一起,再看另一边是否合在一起。”让学生自己操作,教师巡视,及时纠正错误。然后,引导学生说出:如果另一条边和三角板的一边也合在一起,这个角就是直角;如果不合在一起,这个角就不是直角。最后,让学生检查自己折出的角、教科书封面上的角是否都是直角。

  2. 做教科书第42页的题目。

  第4题让学生独立用三角板上的直角来检查题里的角是不是直角。然后让学生回答。

  3. 教学画直角。

  教师:“我们已学过怎样画角。那么,怎样画直角呢?”教师边画边说:“先画一条边,将三角板上直角的顶点跟这条边的左端合在一起,使三角板上的一条边和这条边也合在一起;再从顶点出发,沿着三角板的另一边画出角的另一边,这样就能画出一个直角。”然后,让学生用三角板在方格纸上画直角,再说一说是怎样画的。

  三、巩固练习

  1、做一做第1题,让学生充分列举自己所知道的物品中的直角,还要让一部分学生来判断是否正确。

  2、第2题,在方格纸上画直角。要让学生用三角板上的直角去检验一下。

  3、第42页第5题,可以让学有余力的学生在钉子板上做。没有钉子板的也可以用直尺或三角板在书上画出所加的线段。

  4、第42页第7题,让学有余力的学生自己在带来的纸盒上找直角,看谁能找得又快又全。(正方体和长方体的'盒子上各有24个直角。)这道题也可以作为一个数学游戏,让学生分组进行比赛。

  四、小结

  我们学习的直角是一种特殊的角。它在我们日常生活中用处很多,在几何知识中也占很重要的地位。

  1、今天你有哪些收获:认识了角有1个顶点和2条直的边,会数角的个数,角有大小,角两边张开的越大,角就越大,角两边张开的越小,角就越小,角的大小与边的长短无关。

  2、回到黑板上:五角星中,有几个角?

角的认识的教案13

  一、 理念设计

  在教学中,应注重使学生探索现实世界中有关图形的问题;应注重使学生通过观察、操作、推理等手段,逐步认识简单的图形,应注重通过观察物体、图案等活动,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二、 教材、教学分析

  本课是在以前学过的基础上进行新授的,并且本单元要学的图形都是在学生已经直观认识这些几何图形的基础上学习的,所以在教学时,应注重把握好旧知向新知的引渡,使学生能自然而然激发自己的学习兴趣。

  三、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认识射线,知道直线、射线和线段之间的联系和区别。

  2、使学生认识角。

  四、 教学流程

  ㈠、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师:(出示动物百米赛跑图)你知道跑道是由什么图形组成的吗?

  生:线段。

  师:你会画线段吗?(指名板演)用什么画的?为什么要用直尺画呀?

  (此过程自然而然导入线段的特征,从而为后面要学的射线、直线作好准备)

  师:线段是直的,这是线段的什么呀?你还知道线段的哪些特征。

  生:有两个端点,无限长(可以量出长度)

  师:如果将线段的一端延长(或两端都延长)那会变成什么图形呢?

  ㈡ 、认识射线、直线。

  1、 自学课本第109页

  2、 比较线段、射线和直线,并从现实生活中举事例。

  师:它们各叫什么名字呀?它们又与线段有什么不同和相同的地方呢?

  学生回答。

  师:你能应用这个知识解释生活中或自然界中的射线吗?看谁说的多。

  生:手电筒的.光线。

  生:探照灯射出的线。

  (这一环节让学生能把现实生活中的东西和数学知识联系在一起,让学生能应用数学知识了解社会,并使学生知道数学来自社会,也能用于社会。)

  3、 做练一练第1题。

  ㈢、建立角的概念。

  4、 出示一点,引出两条射线,认识这个图形

  5、 学生动手画角,说出画法。

  6、 揭示角的概念及角的名称。

  师:这个点叫做角的什么?这两条射线呢?

  生:这个点叫做角的顶点,这两条射线叫角的边。

  7、 角的符号与比较。

  师:认识角的符号,它和我们学过的什么符号很相似呢?

  生:。

  师:一样吗?

  生:不一样。

  说明不同的地方,并注意区别。

  8、 通过操作,,引导学生找出比较角的大小的方法。

  学生用准备的两个硬纸条做成的活动角,按住一个纸条不动,转动另一个纸条,可以出现各种形状、大小不同的角。

  师:怎样比较两个角的大小呢?

  学生得出:先使两个角的一边重合,再看另一边,哪个角的边在外面,哪个角就大,如果另一条边也重合,说明这两个角相等。

  ㈣ 、小结

  这节课你学到了什么知识?你能说一说吗?

  ㈤、综合素质练习。

  9、 按要求画一条射线。

  10、 过两点画一条直线。

  11、 过一点画一角。

  12、 动手做一做,长方形剪一角,剩下几个角?

  13、 数一数右图中有几条线段;几条射线;几条直线?

  14、 用三根小棒摆三个角。

  (以上综合练习是通过学生的画、做、数、摆等各个方面进行的,让学生能培养各方面的能力。)

角的认识的教案14

  教学内容:教科书第112、113页,角的初步认识和说说做做,练习二十二第14题。

  教学要求:

  1、使学生初步认识角,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称。

  2、使学生初步学会画角、培养学生动手操作的能力。

  教具、学具准备:钟面、投影仪、三角板、红领巾、扇子、两根硬纸条做成的活动角。

  教学过程:

  一、新授

  1、引导学生观察实物上面的角。

  (1)出示大三角板,教师导学生观察大三角板面上的角,指出哪些是角,再数数共有几个角。

  (2)出示红领巾,学生说出红领巾上面的角。

  (3)用投影仪出示扇子的图,指名学生指出扇子上面的角。

  (4)教师拿出教具钟面,转动时针和分针,让学生指出哪里是角,边演示、边说明时针和分针张开得小角就小,张开得大角就大。(使学生对角的大小有一些直观认识,不要再作进一步说明)

  2、由实物抽象出角的图形,认识角的各部分名称。

  (1)把钟面的时针、分针转动形成的三个大小不同的角(锐角、直角、钝角)描画在黑板上。

  (2)教师以锐角图形说明角的各部分名称,让学生指出另两个角的顶点和边。引导学生观察上面三个大小不同的角有什么共同点,在学生充分发表自己见解的基础上总结:一个角有一个顶点,两条边。

  3、引导学生说出生活中见到的角。

  (1)让学生想一想日常生活中经常看到哪些角。(国旗上面有角,少先队队旗上面有角,房屋的山墙上面有角,教室的窗上面有角,家里的防盗门上面有许许多多的角)

  (2)引导学生观察教室里什么东要的面上有角。

  教师巡视了解学生观察的情况,把有代表性的实物利用投影仪显示,让学生进一步加深对角的认识。

  4、教学角的画法。

  (1)在投影仪上分三步显示出画角的步骤,让学生仔细观察体会画角的方法。

  (2)教师示范:画角时强调先点一个点。从这点出发用直尺向不同方向画两条线,就画成一个角。让学生掌握画角的方法和步骤。

  (3)让学生照教师的'画法画出几个角。教师发现问题要及时指点,例如,有的两条边没有接上,有的第二条边没有从第一条边的端点画起等。

  二、巩固

  1、做教科书第113页的说说做做。

  第1题,要让学生运用刚学过的角的知识独立进行判断,哪些是角,哪些不是角。要引导学生进行比较,如第二、第四个图形不是角,第一、第三两个图形都是角。

  第2题,师生一起把硬纸拉成大小不同的角,并说明两根纸条张开得小,所形成的角小;张开得大,所形成的角大。

  第3题,让每个学生拿出一张纸,自己依照教科书第113页上的图折出大小不同的角,可以让学生互教互学,教师巡视,帮助困难的学生。

  2、课堂练习

  做练习二十二第13题。

  三、小结

  教师先说明角是日常生活中常见的几何图形,接着要学生说一说角的各部分名称,以及画角时应注意的问题。

  四、布置作业

  做练习二十二第4题。

角的认识的教案15

  教材分析

  本节内容是在学生已初步认识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的基础上教学的。它们与实际生活有着密切的联系,我们的身边很多物体上都有角。教材的编排结合生活情景,教材的主题图是学生熟悉的校园生活情景,引导学生观察实物,从实物中抽象出角。

  学情分析

  在学生初步感知角的基础上,通过实际操作,获得直接经验,为形成角的空间观念奠定基础。由于每个学生的认知水平有差异,在学习中可能会出现部分学生对角的张口越大角就越大理解不透彻,不知道角的大小与边长无关。由于儿童的理解来自于他们作用于物体的活动,小学数学的学习是一项重要智力活动,因而教师应引导学生通过小组讨论、直观感知、亲身体验来获得直接的经验,在此基础上进行正确的抽象和概括,形成概念和法则,并及时在生活中应用。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结合生活情景,使学生初步认识角;知道角的各部分的名称;初步学会用直尺画角。

  能力目标:通过观察、小组合作、操作等数学活动,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实践能力、抽象能力,建立初步的空间观念,发展学生的形象思维。

  情感目标:通过实践活动,是学生获得成功的体验,建立自信,让学生感受数学无处不在。

  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根据角的特点辨认角。

  难点:决定角大小的因素。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引入新课:

  师:同学们,这是什么图形?(师自制的教具: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圆形等)

  (生辨认各种图形)。

  师:同学们已经认识了许多图形,你们能用4根小棒摆一个我们学过的图形吗?

  生:能。(同桌合作摆一个学过的图形)

  师:摆好了吗?

  生:好了。(小组代表汇报)

  师:现在拿走1根小棒,再摆一摆又会是什么图形?

  生:三角形。

  师:接着再拿走一根,像这样的图形又叫什么图形?(稍停)像这样的图形就叫做角。今天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认识角这位新朋友。(板题—读题—激励)

  二、观察实践,探究新知:

  1、(出示课件)校园情境图。

  师:请仔细看图,你了解到那些信息?

  (学生反馈信息,有的同学在做操、有的踢球、老师带着三角板准备上课、老爷爷用剪刀修剪花木......)

  师:校园里真热闹,你们能找出我们刚刚认识的新朋友角吗?

  (生说出自己找到的角)

  过渡:同学们观察的真仔细,在图中发现了这么多的角,角就是这样的,大家看清楚了吗?

  2、(出示课件)生活中的角。

  A、生观察发现角。

  B、师介绍角。

  过渡:刚才我们在校园里找到了许多角,在生活中认识以一些角,你们能从身边找到那些角?

  (生举例)

  3、折角。(学生用准备好的不同形状的纸试着折一个角,折好了把角举起了,让大家欣赏。并指明说你是怎样折的?谁折的和他不一样?)

  4、摸角。(把折好的角,用手摸一摸,感受感受。并指明说,你摸的'是角的什么地方?有何感受?)

  5、玩角。请同学们拿出准备好的活动角,玩一玩,发现了什么?

  角的两边张口越大,角越大,反之,角的张口越小,角越小。

  6、猜角。猜一猜哪个角大?猜一猜——演示——结论(角的大小与边的长短无关)

  7、创造角。(4人小组合作,用准备好的学具创造一个角)

  8、画角。(课件演示——师板演示范——生试画——评价——读画角儿歌,加深画法)

  9、巩固练习。(课件出示:①判断;②下图中有几个角;③有两层意思:首先,学生欣赏一组美丽建筑图片,启发引导学生角在生活中太广泛了,它无时无刻不在装扮我们的生活,只要你们用心去观察,用灵巧的小手去创造,就一定能学到更多的有关角的数学知识;其次,设计课外作业,有兴趣的学生设计一幅简单的美丽图案,用上角的知识,或者回家后找出家中的一些角,指给家人看看。任选一题。)

  三、总结提升:

  同学们这节课还真学到了不少知识,谁愿意来说说你都有哪些收获?对自己的表现满意吗?

【角的认识的教案】相关文章:

认识角教案06-21

《认识角》的经典教案06-26

角的认识教案06-08

《认识角》教案07-10

角的初步认识教案03-25

《角的初步认识》的教案10-08

《角的初步认识》教案11-03

人教版认识角教案11-28

角的初步认识教案03-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