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活动教案

时间:2022-10-04 20:42:50 活动教案 我要投稿

【实用】科学活动教案模板七篇

  在教学工作者实际的教学活动中,就难以避免地要准备教案,教案有助于学生理解并掌握系统的知识。快来参考教案是怎么写的吧!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科学活动教案7篇,欢迎大家分享。

【实用】科学活动教案模板七篇

科学活动教案 篇1

  一、活动目标:

  1.对生活中物品的数量感兴趣,有好奇心。

  2.能正确地握笔、画线,完成操作任务。

  3.学习用连线对应比较的方法,比较判断两组物体的多少、一样多。

  二、活动准备:

  教师准备:画有大小不同的两串糖葫芦的图片,彩笔若干。

  三、活动过程:

  1.教师出示图一,提问:这是什么?你吃过糖葫芦么?糖葫芦是什么味道的?由此导入活动。

  2.教师引导幼儿比一比,哪串糖葫芦多。

  (1)引导幼儿用目测的方法比较,说说第一幅图中,两串糖葫芦有什么不一样?

  (2)示范图一,用连线对应比较的方法,引导幼儿观察,并判断指出两串糖葫芦哪串多,哪串少。

  (3)示范图二,引导幼儿继续用连线的方法进行比较,并判断出两串汤葫芦谁多谁少?还是一样多?

  3.幼儿连一连,比一比。

  用连线的方法,完成《幼儿读物.科学》中《连一连,比一比》的练习,看谁完成的又快又好。

科学活动教案 篇2

  活动目标:

  一、尝试寻找影子中有颜色的原因。

  二、想办法验证自己的猜测。

  重点难点:

  尝试寻找影子中有颜色的原因。

  活动准备:

  一、幼儿用书《影子里的颜色》

  二、葡萄汁、牛奶、醋、果粒橙汁

  三、透明玻璃杯、磨砂玻璃杯、太阳灯若干个

  四、各种水彩颜料、自来水

  活动过程:

  一、请幼儿阅读幼儿用书,激发他们动手实验的兴趣。

  1.书上的小朋友在干什么?他们为什么能变出有颜色的影子?

  2.他是怎么做的呢?

  二、将幼儿分组,请他们自由挑选实验器材,验证自己的想法。

  1.你觉得怎么做能变出有颜色的影子?

  2.请按你的想法试一试,看是不是真的这样。

  三、请各组幼儿分享自己的实验过程,在针对集中的问题进行讨论。

  1.引导幼儿思考实验结果不一样的原因。

  2.引导幼儿思考使得影子中有颜色的条件

  三、教师操作三个实验,向幼儿讲述影子中有颜色的条件。

科学活动教案 篇3

  夏天到了,孩子们对季节的变化感觉的很敏锐。很多孩子早上来园的时候就在说“夏天到了,天气真热”“我都穿短袖了!”等等。那怎样让孩子真正的认识到“夏天”的季节特征,并了解到夏天降温的方法呢?为此,这个主题的科学课《夏天到了》就显得比较重要。

  本次教学过程中,针对这一节科学课的设计及执教过程中孩子的学习状态,我认为这节课的设计可以进行修改。首先针对本次活动设计的不足之处,我认为:

  目标上:感知、了解夏季的主要特征;知道如何适应夏季的天气,过一个健康、快乐的夏天。这两个目标比较笼统,尤其是第二个目标接近健康领域。作为科学课,目标应该有科学特质才能让执教老师更快的理解本节课的主旨。

  活动准备上:幼儿曾在散步和活动时观察过园内及附近的夏季景色,观察过夏季开放的`花卉和班级自然角的植物;幼儿收集一些夏季用品,如扇子、风油精、驱蚊水、太阳帽等;《夏天到了》ppt。 在这些准备中,如第一个活动准备,夏季开放的花卉在幼儿园比较难找,在公园里或许会多一些。让幼儿收集了夏季用品,但是在教学环节中并没有用到,不能体现这个准备的价值。Ppt中仅有几张图片,让幼儿观察,内容少,涉及面窄,适合孩子语言表达能力的提升,但是用着夏天的科学课中显得不是很恰当。

  活动设计上:一节课中,孩子们都是坐在位置上,看、听、讲,话题单一,没有探究的过程。科学课要求幼儿要在探索的过程中,比较、分析,判断,然后才能够得出结论。但是本节课中孩子相互分享的经验都是已有经验,没有同伴互学的一个过程。

  因此,我对本次活动进行了新的构思,从以上几个方面进行调整,主要为:

  活动目标:

  1.运用多种感官感知夏季的来临,体验夏季的主要特征。

  2.了解多种夏天的降温方法。

  3.积极思考并尝试解决碰到的问题。

  这样的目标定位是从中班幼儿的认识特点出发的。孩子需要在探索中发现、比较。虽然每个孩子都已经有了自己对夏天的初步认识,但是,这种认知是浅显的,不是系统的,没有证明过的,甚至仅仅是同伴分享的。那么,只有通过多种感官的感知,才能够感受到夏季的主要特征。而且在科学课中,思考并尝试解决碰到的问题,这个过程才是孩子们学习的过程。

  活动准备:

  1.剪贴制作具有夏季特征的小卡片若干,事先分藏在室内各处。

  2.各种玩水物品、玩具、材料。

  3.每组一个文件夹、一张白纸、一只水笔。

  4.电脑、电视机等。

  从教学准备看,利用网络做到了资源整合,能够帮助幼儿解决遇到难点,提高幼儿的对夏天的认知。还准备了一些实物供幼儿实际操作,体现了一定的操作度。

  活动过程设计:

  1.带幼儿在阳光下活动,感受夏天天气的炎热。

  2.引导幼儿摸一摸太阳下的水泥地、石头、大型活动器械表面,提问:夏天的太阳和冬天的太阳有什么不同?

  3.再回到室内。引导幼儿比一比,活动前后有什么不同的感觉?

  4.说说夏天天气很热时,自己怎样才能降温?

  5.引导幼儿分组讨论,由一位幼儿执笔将小组讨论的内容用简笔画的方法记录下来,教师巡回参与幼儿的讨论。

  6.每组派一名幼儿讲述本组讨论的结果。

  7.游戏:“快乐寻宝”。

  开展找夏季图片的游戏,介绍自己找到的图片内容,比一比哪组找得又快又多,然后相互交流,讲述自己喜爱夏天的哪些方面、哪些活动。

  8.欣赏网络图片:夏天的水果、蔬菜、夏令用品以及人们在夏天里的活动。

  第一环节,通过实际感受,给孩子一个比较鲜明的对比,室外温度很高,夏天天气炎热。通过摸摸、找一找等多种手段,让幼儿了解了夏天里气温、动植物与其他季节的不同。幼儿的自由度、操作度得到了充分的体现。利用小组讨论,同伴互助的方式让孩子在说说,记记、讲讲的过程中了解夏季解暑降温的方法,通过网络资源、直观的画面将夏天里的蔬菜、水果、夏令用品展现在幼儿面前,使幼儿获取了大量关于夏天的知识。

科学活动教案 篇4

  活动意图:让幼儿感受科学并不遥远,科学就在身边。

  活动目标:

  1.区分物体斜面滚动和滑动状态。

  2.对滚动和滑动有积极兴趣。

  3.培养尊重事实的态度。

  4.培养幼儿对事物的好奇心,乐于大胆探究和实验。

  5.激发幼儿对科学活动的兴趣。

  活动重点难点:

  活动重点:能够大胆猜想和验证,通过操作区分滑动与滚动。

  活动难点:用标记记录猜想。

  活动准备:

  一、经验准备

  1.有滑滑梯、滚轮胎等游戏经验。

  2.了解斜面,知道物体放在光滑斜面上可以滑下来。

  二、材料准备

  1.滑动宝宝的家和滚动宝宝的家。

  2.操作的玩具宝宝。

  3.使用姓名标记。

  科学知识:

  外形平滑的物体可以滑动,滚动的物体有一个圆形的面,接触斜面,有平滑的底,又有圆形的面,它可以滑动和滚动

  活动过程:

  一、看一看

  1.以游戏引出滚动和滑动。

  2.运用动作和语言帮幼儿区分滚动和滑动。

  二、猜一猜、试一试

  1.集体猜想验证。

  用标记记录猜想,感受验证过程,尊重事实。

  2.个人猜想验证。

  猜想与验证是否一致、鼓励幼儿大胆尝试,尊重事实。

  三、用一用

  1.滚动宝宝的身体什么样?滑动宝宝的身体什么样?

  2.有些宝宝说它既是滚动宝宝又是滑动宝宝,怎么变换?幼儿尝试。

  活动延伸:

  回家与家长一起发现属于“滚动”或“滑动”的生活现象。

  活动反思:

  活动内容取材于幼儿日常生活,从幼儿的游戏中发现其中蕴含了滚动和滑动的科学原理,培养和保护了幼儿好奇心,设计重视科学探究过程。通过猜想——记录——验证——记录的过程,培养幼儿尊重事实的态度,丰富了幼儿经验,发展了幼儿的语言表达和社会沟通能力。在此基础上,幼儿获得的经验得以归纳、提升。为其树立良好的科学意识和科学态度奠定基础,充分体现科学活动的价值取向。

科学活动教案 篇5

  活动目标:

  1,通过观察和操作,使宝宝发现:颜料放水里,水变成颜料的颜色;蜡笔放水里,水没有变色。

  2,体验玩水活动的乐趣。

  3,培养幼儿对事物的好奇心,乐于大胆探究和实验。

  4,愿意大胆尝试,并与同伴分享自己的心得。

  5,在活动中,让幼儿体验成功的喜悦。

  活动准备:

  红绿色颜料、2支排笔、蜡笔(若干)、水盆1个、水瓶(若干)

  活动过程:

  一、材料导入

  1, 小朋友,看一看今天李老师准备了什么好玩的东西,这是什么?

  幼:颜料、蜡笔

  2, 这是两瓶水,把颜料和蜡笔放水里,水会不会发生变化呢?

  二、水的实验

  师:现在我们试一试:

  1, 颜料实验:颜料是什么颜色?

  幼:红色

  师:红色的颜料放水里,看水会不会变颜色?

  幼:水变成红色了

  总结:红色的颜料放水里,水也变成了红色了。

  2, 蜡笔实验:这支蜡笔是什么颜色?

  幼:红色

  师:红色的蜡笔放水里,水会不会变成红色呢?我请一位小朋友来试试(幼操作)再把水摇一摇,水变色了吗?

  幼:没有

  总结:蜡笔放水里,水不会变色。

  三、幼操作

  师:是不是所有的蜡笔放水里,水都不会变色呢?现在老师请小朋友都试试

  1, 蜡笔实验:每人一支蜡笔、一盆水,分组投放。

  总结:所有的蜡笔放水里,水都不会变色。

  2, 颜料实验:人手一个水瓶,师依次投放颜料。

  总结:颜料放水里,水会变成颜料的颜色。

  活动反思:

  在幼儿的科学活动中,我们应该加强对幼儿思维能力的培养,增强他们的独立性、探索性,使幼儿把学习任务放到完整的环节中去完成,真正掌握科学知识,走进科学,也让科学之光,能照亮孩子成长之路。

科学活动教案 篇6

  设计背景:

  这是一个来源于幼儿生活的活动。在活动区角内,幼儿们收集了娃哈哈瓶、电池、汽车等废旧材料。活动中,发现有许多幼儿很喜欢玩电池,很认真地滚电池。电池又是他们最熟悉、最了解的事物。让旧电池变废为宝,真正挖掘电池的教育价值,一物多玩,是我们教师所要想的,因此,制作了这个活动。

  皮亚杰提出儿童的智慧源于操作,幼儿是在对材料的操作、摆弄过程中建构自己的认知结构的。电池具有趣味性、奇妙性、可操作性、多功能性的特点。既有趣又能让幼儿做做玩玩的,孩子们就会百玩不厌,增强学习探索的兴趣,这样,真正发挥电池的教育功能,使幼儿玩中发展。

  活动目标:

  1、探索电池在斜坡道上滚的现象观察其变化,比较快慢,学习用数字记录快慢。

  2、发展相互合作、交流的能力,遇到问题自己想办法,虚心请教别人,增强合作意识。

  3、幼儿大胆尝试,参与活动,体验活动的快乐。

  4、学习用语言、符号等多种形式记录自己的发现。

  5、激发幼儿对科学活动的兴趣。

  活动准备:

  不同型号的电池、相同型号的电池、不同材料的斜坡道、记录纸、笔。

  活动过程:

  1、介绍玩法与提示:取出不同型号的电池放在斜坡道上滚,自由探索,发现其特点。

  2、幼儿自主探索,操作层次:

  第一层次:随意取电池在坡道上滚。

  第二层次:尝试把不同型号的电池放在相同材料的坡道上滚,观察比较快慢。

  第三层次:尝试把相同型号的电池放在不同材料的坡道上滚,观察比较快慢。

  第四层次:同伴间合作竞赛,一起玩电池,并学习记录。

  3、 小结归纳,得出结论。

  活动反思:

  新纲要告诉我们:科学教育应密切联系幼儿的实际生活进行,利用身边的事物与现象作为科学探索的对象教师要敏锐地察觉幼儿的喜好,把日常生活的内容拓展为幼儿的科学教育活动。陶行知先生也提出生活即教育。他认为,有什么样的生活,便有什么样的教育,他主张用生活来教育。年龄愈小,愈需要这种生活教育。

科学活动教案 篇7

  幼儿园大班科学活动

  《我们的一天》

  设计意图:

  在欢庆新年时,幼儿园给每位小朋友送了一份节日礼物——手表。孩子们对这个礼物爱不释手,常常看着手表谈论“现在是某点某分”。我们发现,有的孩子将长针与短针混淆,有的希望除了认识整点、半点,还能认识更具体的时间。为此,我设计了这个活动,意在帮助孩子进一步认识时钟,理解时间关系。

  活动目标:

  1. 结合日常生活理解时钟的用处,初步学会利用时钟来安排自己的生活。

  2. 尝试自己制作时钟,进一步认识钟面的构成。

  活动准备:

  1. 示范用的时钟,纸制钟面4个,时间牌4张,关于幼儿园生活内容的字卡。

  2. 手表每人一块,幼儿已初步认识过整点、半点。

  3. 幼儿制作用的卡纸大钟面、小钟面多个,时间牌多张,1-12数字贴纸、长针短针、小花瓣若干,剪刀、胶水等。

  4. 墙面上已布置好花茎和花叶。

  活动过程:

  一、认识钟面

  1. 教师出示时钟,引导幼儿观察钟面上的时针、分针和1~12的数字。

  2. 教师反复拨动时钟的时针、分针,让幼儿观察发现时针与分针“行走”路程的不同,并引导幼儿理解、表达时针与分针之间的关系。

  二、根据要求配时间

  1.出示钟面与时间牌,引导幼儿将钟面上的时是和时间牌配对。

  2.认识钟面上的时间与日常生活的关系。这是几点?这个时候我们一般在做什么?你能用动作来表示吗?

  3|.教师做吃饭、睡觉、刷牙等日常生活动作,幼儿在手表上拨出适宜的时间,也可由个别幼儿上来做动作。

  三、自制时钟

  1.激发幼儿的制作兴趣。

  2.介绍制作材料和方法。

  A组:我们的一天——制作花形时钟

  出示活动时间表和花形时钟。请你用灵巧的小手做个花形时钟来告诉我们一天中的活动安排。

  B组:我的一天——制作时间表

  请你自己来设计、制作一张时间表,先安排活动内容,再排出时间,每个人的时间表可以不一样。

  3. 引导幼儿按意愿选择组别进行制作。教师巡回观察指导,帮助个别有困难的幼儿。

  4. 与幼儿讨论做好的花形时钟:哪个钟面有问题,什么问题?怎么修改?

  四、布置墙面

  1.将幼儿做好的花形时钟和时间表张帖在墙面上(高度与幼儿的视线平行)。

  2.启发幼儿互相欣赏、指认。

【科学活动教案】相关文章:

科学活动教案04-01

科学活动教案05-26

科学活动小班教案03-30

有关科学活动的教案06-21

科学活动种花教案04-02

科学活动教案说课稿04-01

科学领域活动教案02-18

伞的科学活动教案03-07

科学领域的活动教案02-17

科学活动大班教案1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