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班科学活动教案

时间:2022-08-08 10:17:21 活动教案 我要投稿

【必备】中班科学活动教案4篇

  作为一位杰出的老师,往往需要进行教案编写工作,教案是教材及大纲与课堂教学的纽带和桥梁。那么教案应该怎么写才合适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中班科学活动教案4篇,欢迎大家分享。

【必备】中班科学活动教案4篇

中班科学活动教案 篇1

  活动目标:

  1.乐于探索生活中的现象,体验操作的乐趣。

  2.探索发现利用一张纸使小球稳定的方法。

  3.能积极动脑筋想办法,解决问题。

  4.愿意大胆尝试,并与同伴分享自己的心得。

  5.在活动中,让幼儿体验成功的喜悦。

  活动准备:

  物质材料准备:乒乓球和纸。

  知识经验准备:幼儿有玩球的经验,知道球滚动的特性。

  环境准备:体育区角投放的兵乓球。

  活动过程:

  一、游戏导入,发现现象。

  1。 幼儿自由玩球。《这一环节大约2分钟。》(老师说:孩子们你们喜欢玩乒乓球吗?快来拿一个乒乓球去玩吧!) ( 幼儿滚球 夹球 抛球 转球 自由玩耍,老师观察)(老师的鼓励语言是: 他的玩法真有趣 ,他的玩法和别人的不一样,这种方法真好玩,你们一起玩着试试!)

  2.幼儿将球放在柜子上,引导幼儿发现小球在桌面容易滚落的现象。《这一环节大约1分钟》(老师说:孩子们,小球玩累拉 把它放到柜子上休息一下吧)在放球过程中,乒乓球会从柜子上不停的掉下来老师趁机说:哎呀 小球站不稳,你们还是拿在手里吧)

  二、提出问题,幼儿设想。《这一环节大约8分钟》

  1.提出问题:怎样让小球站稳 ? (老师说:小球在柜子上站不稳,你们有什么好办法让他赶快站稳吗?)

  2.鼓励幼儿大胆设想,表述自己的想法。(根据幼儿的讲述,老师的鼓励用语是:恩你动脑筋拉, 你想的和别人不一样, 还有不一样的想法吗?赶快动动小脑筋吧!)注意:老师切不可以肯定的口气说:“你的方法真好 你的想法真对 等等 因为这时老师的鼓励用语是为了 激发孩子们想不同的办法 ,在孩子们的想法并未得到实践证实时,老师不应以肯定的语气鼓励,否则孩子都会模仿别人的想法不在另想别的方法了。

  3。 再次提出问题:能不能想办法就用一张纸让小球站稳?(老师说:孩子们想的方法可真多PS这里不要说:孩子们的想法可真好 因为他们想的方法好不好没有经过实践证明SO 应该说: 孩子们想的方法可真多。 可是 今天老师只为大家准备了一张纸,你们能不能就用这一张纸让乒乓球站稳呢?)

  4。 鼓励幼儿动脑筋。再次大胆设想,并表述自己的想法。(根据幼儿的讲述,老师的鼓励用语是:快动动脑筋吧,你讲的真清楚,你想的和别人不一样,还有不一样的办法吗?快告诉大家吧)

  三、动手尝试,实践想法。《这一环节大约10或14分钟》

  1。幼儿每人一张纸,尝试用纸帮助小球站稳 。(孩子们想了这么多的方法,到底行不行呢? 我们赶快来动手试一试吧)

  2。教师观察,引导幼儿讲述自己的做法。(老师在巡回辅导时,应用语言引导孩子总结自己的做法,让孩子在制作过程中就组织好将来在交流中要表述过程的语言,老师在观察时 要善于发现闪光点 ,在展示时 有意识的选取闪光点给大家看)比如很多孩子都是用纸做成了盒子,把球装在了盒子里,让小球站稳 。 可是有的孩子 是作了一个桥,把球压在了下面 这种做法就是一个闪光点。

  四、交流。《这一环节5或7分钟》

  1。引导幼儿相互交流自己的做法。(已经做好的孩子可以给你旁边的小朋友看看,说说你是怎样做的!也可以向客人老师介绍一下你的方法。)这一环节主要是让先做完的孩子不空等还未完成的孩子,减少消极等待。

  2。个别幼儿讲述自己的做法,展示成果。 (谁的小球已经站稳了? 快来告诉大家 说说你的好办法)幼儿说完后,将自己的作品放在柜子上 ,大家一起观察小球是否站稳了。老师提问:他的方法成功了吗? 如果小球站稳了 老师说:大家给他鼓鼓掌 祝贺你 你成功拉 你的方法可真好! 如果失败了,老师说: 没关系 请你再想想办法 或者 请你再试一次 调整一下 再上来。

  3。将作品陈列在柜子上,幼儿集体欣赏大家的成果,感受成功的喜悦。个别展示过后老师说(现在请大家都到柜子前面来试一试,看看你的办法成功了吗?)

  活动延伸:

  老师的结束语言:( 今天,大家都通过自己动脑筋,想办法,解决了我们遇到的困难,在区角里还有很多不同的材料 大家可以去寻找更多的让球站稳的方法!)区角里投放纸张。瓶子。盒子等其它材料,让孩子尝试实践更多的让小球站稳的方法。

  活动反思:

  科学在于探索,科学在于发现,其实,有些我们无需说得过于清楚,孩子们只要在实践中多看、多学、多玩,他们便能知道这其中的奥秘,一些疑问也就迎刃而解了。

中班科学活动教案 篇2

  一、活动目标:

  1.能通过观察、比较,发现不锈钢勺子凹凸面成像的不同,体验探索、发现的乐趣。

  2.能仔细观察和记录,并用清晰的语言描述勺子凹凸面成像的不同。

  二、活动准备:

  不锈钢勺子(数量与幼儿人数相等);幼儿记录用纸、笔;镜子若干;教师记录纸(大张);凸面镜、凹面镜在生活中的运用幻灯片;魔法师合格证(数量与幼儿人数相等)。

  三、活动过程:

  (一)创设学魔法情景,引发幼儿活动兴趣。

  老师最近向魔法师学习了魔法,你们想学吗?魔法师是要有自己的宝贝的,小仙子有魔法棒,老巫婆有扫帚,那我的宝贝是什么呢?请仔细听“你哭她也哭,你笑她也笑,要问他是谁?只有你知道”。

  (二)引导幼儿用摸、看的方法比较勺子的两面,发现勺子的凸面和凹面。

  我的宝贝不是镜子,而是魔法勺子。你们仔细看一看,勺子是不是也可以“你哭她也哭,你笑她也笑呢?”你在勺子里能看到自己吗?

  陈老师在每个小朋友的椅子后面准备了一个魔法勺子,请小朋友拿出来

  1.摸一摸勺子的两面有什么不同?

  现在请小朋友上来说一说勺子的两面有什么不同?

  嗯,勺子的一面是凹进去的,这就是凹面(出示字卡凹),还有一面是凸出来的(出示字卡凸)小结:原来镜子是平平的、很光滑的,而勺子一面是凹进去的、一面是凸出来的。这就是我们的魔法宝贝——魔法勺子。

  现在请小朋友把魔法勺子放在后面的袋子里。

  (三)填画记录表,感知并记录勺子的反射现象。

  1.介绍记录表的填画要求。

  引导幼儿用勺子的凹面和凸面来照照自己,看看在里面你是什么样的?记录在纸上。

  师:陈老师给你们准备了各种勺子,待会请小朋友选择一根勺子,用勺子的凹面和凸面照一照自己,看自己变成什么样?然后画在这张记录表里。

  师:现在请小朋友轻轻的走到桌子旁边,找一个位置坐好。

  2.幼儿交流记录的结果。

  师:现在请小朋友上来说一说,你用的是什么样的魔法勺子,照出来的你是什么样子的?

  3.教师请个别幼儿介绍自己的记录结果,从而揭示魔法的秘密:用凸面照出来的人,脸都变形了,这就是“变形术”;用勺子凹面照出来的人,头颠倒过来,这就是“倒身术”。

  (四)魔法考试,巩固幼儿所得经验。

  我要考考你们是不是真的学会了魔法,学会的小朋友我要给他颁发魔法证书。

  教师介绍要求:我来说魔法的名称,你来做动作。例如:我说瘦身术,你就要用勺柄照自己。

  提示语:你们可以看着魔法秘笈来变魔法。生活中我们还有那些东西也是有凹凸面,也可以当我们的魔法宝贝的?回去找一找再来跟小朋友说一说。

中班科学活动教案 篇3

  活动目标:

  1、在"清凉商店"的情景中,了解一些夏令用品的用处,谈谈使用夏令用品的感受。

  2、尝试运用观察、对比等方法,从影子的整体或者局部轮廓大胆猜测夏令用品,具有一定的观察能力和想象能力。

  活动重点:

  从影子的整体或者局部轮廓大胆猜测夏令用品,了解夏令用品的用处。

  活动难点:

  根据每个层次难度的'不断递进猜测正确的夏令用品。

  活动准备:

  PPT课件、教师演示"清凉商店"背景教具、幼儿操作材料。

  活动过程:

  一、导入活动。

  1、小朋友,现在是什么季节?夏天的感觉怎样?有什么办法能够使我们凉快起来?(开放式的提问使幼儿思维开阔,大胆交流)

  2、教师总结。

  二、观看课件,幼儿观察猜测。

  1、 森林里,大象伯伯开了一家"清凉商店",清凉商店是卖什么的呢?为什么?(幼儿猜测,教师总结"夏令用品")

  2、 清凉商店吸引了许多客人来,会有哪些客人来?(幼儿猜测)

  3、 看看到底有哪些客人来了?(幼儿根据整体轮廓阴影猜测:小兔、刺猬、长颈鹿、小猫)你是从哪里看出来的?一共有几位客人?

  4、 第一层次(全部图片显示,有夏令用品也有冬令用品)--客人们要选购夏令用品了,第一位客人是谁?(幼儿根据阴影猜测是小兔)大象伯伯为小兔准备了许多商品,小兔想请小朋友们帮它选一下哪些是夏令用品呢?(幼儿从众多用品中选择夏令用品,幼儿谈谈使用夏令用品的感受,教师帮助幼儿提升经验),我们帮小兔选对了夏令用品,小兔非常满意。

  5、 第二层次(夏令用品用一半图片一半阴影显示)--第二位来的客人是谁?(幼儿根据阴影猜测是刺猬)小刺猬想考考小朋友们来猜猜它要选购的是哪些夏令用品呢?你是怎么看出来的?小刺猬夸小朋友们真聪明!

  6、 第三层次(夏令用品用全部阴影显示)--刚才的四位客人中已经来了小兔和小刺猬,还有谁没有来?接下来的客人是谁?(幼儿根据阴影猜测是长颈鹿)长颈鹿也要请小朋友们动脑筋,这次有难度了,来猜猜长颈鹿要选购的是哪些夏令用品呢?你是怎么看出来的?

  7、 第四层次(夏令用品用一半阴影显示)--最后要来的小客人是谁?(幼儿根据阴影猜测是小猫)小猫这次要选购的清凉商品更加有难度了,请小朋友们帮助小猫来猜猜这些是什么夏令用品呢?

  8、 小朋友们真聪明,在你们的帮助下,小动物们都买到了满意的商品,谢谢你们。

  三、幼儿操作。

  1、大象伯伯的清凉商店刚才被客人们买走了许多商品,商店里空空的,许多商品都缺货了,怎么办?(补货)

  2、要补一些什么清凉商品呢,请小朋友们仔细看一看,帮助大象伯伯来选择合适的商品。(教师在清凉商店的背景图上根据刚才活动中的四个层次摆放了一些夏令商品,幼儿在桌子上众多商品中选择清凉商品并黏贴在背景图中正确的位置上)

  活动延伸:

  1、师生共同检查核对。

  2、我们帮大象伯伯补货成功,大象伯伯谢谢你们。

  3、在区域活动中设置相关内容。

  活动反思:

  这节活动符合中班孩子的年龄特征和生活经验,活动中我采用了一些合适的开放性提问活跃了孩子们的思维,活动过程有集机体也有个别尝试操作,调动了孩子的积极性。通过大象伯伯开清凉商店的情景来激发孩子学习的兴趣,在活动中,我引导孩子运用多种方法主动尝试、积极开动脑筋,大胆思考和猜测。

  活动中孩子猜错了我会再引导孩子观察夏令用品的特征,以鼓励表扬为主,这节活动的特色就是层层递进难度有挑战性,激发了孩子的想象力和观察力,在活动中我也注意了注重活动过程,支持幼儿的发展。

中班科学活动教案 篇4

  目标:

  1.探索颜色混合所产生的变化。

  2.乐于和同伴分享自己的发现。

  准备:

  1.人手一个透明饮料瓶,瓶盖内已事先挤有红色(或黄色、蓝色)颜料少许。

  2.抹有少许红色(或黄色、蓝色)颜料的珠子。

  3.红黄蓝标签纸人手一份。

  过程:

  一、清水变成有颜色的水。

  1、教师示范

  师:小朋友们,今天李老师要来变一个好玩的魔术,你们看好了哦!

  师:这是一瓶有魔力的水。(教师用力摇晃清水,使之变成有颜色的水,变晃边念:摇摇摇,变变变,清水变出颜色来。)

  师:你们看,变成什么颜色啦?(幼儿回答)

  2、每位幼儿拿一瓶清水,通过摇晃变出一瓶有颜色的水

  师:你们也想来变一下吗?(想)老师在你们座位底下也放了一瓶有魔力的水,你拿出来变变看,看看你能变出什么颜色来!

  3、请幼儿说说,自己变出了什么颜色的水。

  4、教师询问变出彩色水的原因。

  师:小朋友们觉得神不神奇呀,一瓶没有颜色的水,摇一摇怎么能变出漂亮的颜色呢?(幼儿自由回答)下面我们一起来揭开谜底,请你打开你的瓶盖看一看,里面有什么?(颜料)

  5、请幼儿再轻轻拧上瓶盖,用力摇晃,重复刚才的过程。

  师:你看看你的瓶盖上有什么颜色的颜料,我们就拿出什么颜色的标签纸给它贴上。

  二、变出新的颜色水。

  1、师:刚才的魔术好玩吧,现在,老师请小朋友选一种跟自己瓶内的颜色水不同的颜色标签贴在瓶身上,他们会发生什么变化?(幼儿自由发言)

  2、师:到底是不是和我们想的一样呢,老师在椅子下面的盒子里给你们放了几颗魔珠,现在你自己去选一颗和现在你贴上去的颜色标签一样的魔珠把它放进去,摇一摇看看会变出什么颜色!

  3、幼儿和身边的同伴交流自己的发现,相互比较各自变出的新颜色有什么不同。三、它们是这样变出来的。

  1、幼儿将自己变出的新颜色水拿上来,说说自己瓶子里的新颜色是怎么变出来的。

  师:我们真棒变出了那么多好看的颜色。(幼儿说教师操作,验证结果)

  2、将幼儿调制出的橙、紫、绿色的颜色水分类摆放在一起,引导幼儿观察它们的深浅。

  师:现在请小朋友把橙色、紫色、绿色放在他们各自的展示台上,你们发现了什么?

  四、延伸活动

  师:同样的颜色,有的小朋友摇出来的深,有的小朋友摇出来的颜

【中班科学活动教案】相关文章:

科学活动中班教案水04-02

中班科学活动教案04-02

中班科学活动教案06-17

中班科学活动教案02-03

中班科学活动教案及反思02-18

中班科学探索活动教案04-03

中班科学区活动教案04-03

中班《调皮的光光》科学活动教案07-02

中班科学活动夏天教案01-31

中班科学活动浮沉教案0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