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调查汇报

时间:2022-12-17 11:15:24 汇报 我要投稿

行业调查汇报2篇

  在日常学习、工作生活中,越来越多的人或听或写汇报,汇报可以是任务开始前,也可以是任务结束之后进行的,每个阶段的汇报重点不一样,那么,优秀的汇报内容都是怎么写的?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行业调查汇报,欢迎阅读与收藏。

行业调查汇报2篇

行业调查汇报1

  眼睛是心灵的窗户,拥有了一双健康明亮的眼睛,外面五彩缤纷,千姿百态的世界才能一目了然,才能更好的学习,生活。下面是有关近视的调查报告,欢迎参考学习。

  一、问题的提出

  上五年级了,班级里戴眼镜的同学越来越多,照这样的速度发展下去,眼镜将会在整个班级普及了。近视给同学们的学习生活带了许多不方便,洗脸刷牙,吃饭行走,眼镜如同人身上的一个器官,怎么也离不开它了。同学们的视力为什么会下降?是否和平时的学习生活习惯息息相关呢?

  二、调查方法

  1看书

  2上网找资料

  三、调查情况和资料整理

  具体内容

  信息渠道涉及方面

  网络近视怎么形成及治疗近视眼发生的原因分内因和外因。内因主要有遗传因素和发育因素。近视眼有一定遗传的倾向,高度近视更是如此。正常情况下,至青春期眼球可发育正常,如过度发育即形成近视,这种近视一般到20岁左右即停止发展。如进行性发展可变成高度近视或病理性近视。从事文字工作和近距离工作的人容易发生近视,尤其是青少年的眼球正处于生长发育阶段,调节能力很强,球壁的伸展性也比较大,用眼过度使睫状肌和眼外肌处于高度紧张状态是形成青少年近视的直接原因。因此重视视力卫生极为重要。包括注意改掉不良的用眼习惯,注意灯光照明,注意读书姿势,避免阅读时间过长,注意加强体育锻炼都能达到防治近视的作用。

  书籍怎么样会近视大多数人都是平时不注意保护眼睛而导致近视的。研究结果表明,近视眼是人眼对当代环境的适应性改变,它的发生与发展与日益增加的近距离用眼活动的环境密切相关,与摄入营养成分的失衡密切相关。而不正确用眼,不注意用眼卫生(如看电视和上网过长等)是现代儿童近视大增的主因。

  四、结论

  1.遗传因素:根据大量的调查资料,比较一致的结论是高度近视和遗传有关,中度以下近视则存在较大的分歧。高度近视的遗传类型,多数调查资料的结论是常染色体隐性遗传。因此父代与子代可以不同时出现近视。遗传又往往受客观环境,即生活条件的影响使之变异,增加了遗传的复杂性。

  2.环境因素:环境因素主要是近距离作业和不良的作业环境,这是最古老的学说,虽然至今仍存在一些争议,但是从大量国内外有关调查研究报告看,已公认遗传与环境是近视眼形成的主要原因,并指出环境条件是决定近视眼形成的客观因素。但是,在近距离阅读或近距离工作的影响下,为什么能产生近视?对此还没有一致认识,主要有以下几种理论:

  (1)调节学说:绝大多数近视是在青少年时代出现,由于青少年眼的调节力特别强,对近距离工作学习有高度适应性,所以看近也不易疲劳。但是睫状肌长时间过度紧张,睫状肌会发生疲劳甚至痉挛而出现调节性近视,不及时消除持续发展则可成为不可逆转的真性近视。或通过其他途径影响到眼球轴的延长。

  (2)辐辏学说:近距离工作使用调节时,也需要两眼同时内转的辐辏功能加强,由此可以导致眼肌对眼球加压,而引起眼球轴的'延长。

  (3)环境适应学说:幼儿时期眼球小,多数呈现远视,随着年龄增长眼球增大达到正视状态。在这一发育过程中近距离阅读过多,眼球为适应这种调节需要而成为近视。这一学说受到许多反对,但是在发育期可塑性很强,对近视发展具有重要影响已是共识。

  其他学说不作介绍,需要再提一下的是诸如照明光线、阅读姿势、对比度、字小模糊、距离太近和阅读时间长等外部因素都能影响以上因素的作用。

  3.营养体质学说:从一些资料分析到,微量元素镉、锶和锌等的缺乏和体质的薄弱也可影响到近视的发生,但是这些因素是通过什么途径影响近视则各有说法。

  总之,从以上可以看出近视是有许多因素可以引起,既有外部因素,又有内部体质因素的相互影响,而非某单一因素而成。

行业调查汇报2

  雷曼兄弟陷入绝境申请破产保护,aig(美国国际集团)财务形势危急接受纽约联邦储备银行提供的为期两年、额度为850亿美元的有抵押循环贷款,美林证券被美国银行收购,算上半年前贝尔斯登被摩根大通收购,“金融飓风”刮倒了一批赫赫有名的华尔街巨头。

  中国金融市场受到多大冲击?

  继日前国内首支qdii基金华安国际配置基金公告称,受到雷曼兄弟破产严重影响后,各大银行也相继公告自己所持有的债权情况。

  招商银行率先披露,公司持有美国雷曼兄弟公司发行的债券敞口共计7,000万美元,其中,高级债券6,000万美元,次级债券1,000万美元。中国工商银行(包括境外机构)持有的雷曼兄弟公司债券及与雷曼信用相挂钩债券的余额总计为1.518亿美元。另据了解,工行境内外机构直接持有雷曼兄弟公司发行的债券敞口总计1.39亿美元,全部为高级债券。

  雷曼破产对国内金融业的影响,业内人士认为影响有限。海通证券分析师邱志承指出,如果招行持有的80%至90%雷曼债券遭受损失,对其年利润影响在1.8%之内。

  赵庆明也认为,对国内金融业影响不大。无论是雷曼、美林还是aig,在中国市场的参与度都是很小的。这个参与度主要表现在一个是股权投资,另一个是债权承销投行业务。

  沈明高表示,雷曼破产对中国的影响重要的在于市场信心。本来中国就担心经济增长放慢,现在美国金融市场继续下行对投资者的信心是一个很大的打击。另一方面,雷曼破产,美国市场减息的几率增加,意味着美联储将注入更多的流动性。这些新增的流动性会不会冲击中国市场?这将对我们的货币政策造成较大压力。第三个影响就在于实体经济,如果

  美国经济放慢,中国的出口也会受到更大的影响。8月份的数据显示,中国的主要出口地包括美国、欧洲、日本,都有放慢的趋势,这将影响到中国的出口,进而影响中国经济。

  此时,我们要问:巨头就这样倒下了吗?下一个又将是谁?这场风暴何时结束?它会撼动整个金融业乃至经济的根基吗?

  一问:雷曼兄弟能否起死回生?

  当拥有158年历史的华尔街第四大投资银行雷曼兄弟向法庭提交破产保护申请的那一刻,我们不禁要问,叱咤风云的金融巨头真的要告别历史舞台了吗?由于雷曼兄弟控股公司申请破产保护,但不包括其他雷曼兄弟美国的子公司或附属公司,以及经纪——交易商和投资管理的子公司在内。而且巴克莱宣布同意收购雷曼兄弟旗下北美投资银行及资本市场业务部门。那么它能否重新走出泥潭?

  “雷曼兄弟之所以要申请破产,一是因为其资本充足率达不到要求,二是担心资产,尤其是高风险资产进一步缩水,这更多的是策略性的破产保护。”建行研究部高级经理赵庆明表示。他说,从法律上讲,雷曼兄弟所依据的申请是以重建为前提的《美国联邦破产法》第11章,而不是第7章。如果按照第7章执行的话,公司清盘,停止一切商业运营,由法院指明接管组来接管。但公司申请第11章破产保护后,可以自动延缓债权人对债务人的诉讼,此举可使债务人获喘息之机以继续处置公司的困境,并提出重整方案,许多美国公司在破产重组后取得了巨大成功。

  二问:投行风波多大程度殃及商业银行?

  纵观此次由次级债引发的金融风波,从半年多前被摩根大通收购的贝尔斯登、到现在申请破产保护的雷曼兄弟,以及被美国银行收购的美

  林证券,“受害者”基本上是投资银行。中投证券李志坤表示,目前看来,此次金融风波对传统的商业银行没有产生很大的冲击,对瑞银、花旗银行、德意志银行和美国银行这些开展投行业务的商业银行也没有很大冲击。“但是,在美国银行收购美林、摩根大通收购贝尔斯登后,随着美国金融市场的波动下行,这些商业银行是不是还能不受冲击,独善其身,这是个问题”,他说。

  《财经》杂志首席经济学家沈明高说,投资银行有可能把商业银行拖垮。美国银行收购美林证券最后的成交价可能会调整,但从现在70%的溢价来看,收购成本挺高。如果投资银行股价继续下跌,美国银行会有很大的损失。

  他还指出,投资者在投资上的损失肯定会影响他们的消费意愿,如果消费投资信心得不到提振的话,未来消费会继续下滑,这就不排除消费信贷风险的增加。“特别是信用卡风险的提高,而信用卡风险的提高,会影响到的不是投资银行,而是商业银行,特别是美国银行,如果其信用卡业务有风险的话,那么会不会导致商业银行的风险。”

  三问:美国金融市场坏到极点了吗?

  《财经》杂志首席经济学家沈明高说,美国的金融市场已经触底了。“这次次贷危机之所以那么猛烈,跟美国投资者的高负债率有很大关系。很多公司在经济好的时候使足了劲,用足了融资的能力,然后把债务比例做的比较高,而当经济突然拐弯的时候流动性就成了很大的问题。雷曼兄弟的问题也出在流动性不足上。这次雷曼兄弟破产导致的问题是投资者避险情绪更强,在投资方面更谨慎。这样信用紧张问题会进一步持续。如果信用紧张,投资者又不出手的话,更多的金融机构就会倒闭。”他说。

  中银国际首席经济学家曹远征表示,目前的美国金融危机还是属于金融现象,是金融衍生品的发展出现了问题,而商业银行传统的业务如清算、支付、存储等还没有受到破坏。从这个角度讲,没有必要认为这个问题是很严重的,一些金融机构倒掉是允许的。

  那倒了以后意味着次贷危机结束,还是新一轮危机的开始,这个问题还是有争论的。“悲观的人认为还会继续恶化,乐观的人认为会稍微缓和一些。”沈明高说。“投资者或许认为这样糟糕的情况可能是想象中最糟的了,不会再有比这个更糟了,因此有可能利于美国经济的恢复。”鲁政委说。

【行业调查汇报】相关文章:

行业调查汇报12-16

火灾调查汇报11-03

商贸行业燃气安全汇报12-09

物业行业工作汇报11-18

行业调查报告06-27

行业调查报告12-06

行业调查报告10-19

火灾调查汇报(9篇)11-06

火灾调查汇报精选9篇1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