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师范教育发展的新话语

时间:2021-06-11 09:11:51 话语 我要投稿

免费师范教育发展的新话语

  20xx年,提出了“穷人教育学”的概念。“学校的大门是向人人开的。让所有贫困家庭的子女都能上学,真正享受教育的平等权利,这就是穷人教育学。提出的“穷人教育学”,不仅合情、合理,更合法。它不仅体现了国家政府对保障公民平等受教育权的决心和力度,也督促、号召着其他权利相对方的警醒与行动。同时,这也说明了,真正的“穷人教育学”不是只有国家的一纸政策就可以,更需要社会各界(如学校、教育机构、家庭等)的协力合作。我们常说,再穷不能穷教育。但实际上,教育在向精英倾斜的同时,逐步冷落低收入贫困群体。当教育也患上“嫌贫爱富病时”穷人教育学的提出就显得更加大有必要了。

免费师范教育发展的新话语

  1 亲近穷人是教育的核心伦理

  我国政府在现阶段推出师范生免费教育,其目的大致有三:①解决贫困学生上学问题,一些家庭贫困的优秀学生可以选择接受免费师范教育;②提高社会对教师职业的关注度,通过免费的措施,吸引一些优秀学生选择师范教育;③解决当前中西部农村地区师资力量,尤其是优秀师资的匾乏问题,鼓励更多的优秀的教师做终身教育工作者。从政府角度来说,是想以免费为主要吸引力,吸引最优秀的学生投身教育领域,投身教育事业。这更多地被理解为一种象征意义,即师范教育“希望更多地吸引家境贫寒的优秀学子投身教育事业”。不可否认,免费政策在一定意义上来说,对于形成良好氛围,表现政府师资培养的重视是有其积极意义的。今年,在六所大学实施师范生免费教育,目前看做的很好,报考的人很多,特别是中西部地区的学生多,农村的学生多。华中师范大学党委书记丁烈云介绍,目前华中师大师范类专业学生中,很多都是农村或家庭困难生,确实,从道义实现的高度看,“亲近穷人”理应是教育制度的本色,是其制度伦理的核心,从功用发挥的角度看,也只有当教育制度真正“亲近穷人时”,才能更多发挥出其促进社会发展的积极作用。

  2 目前面临的问题

  但在现实中,免费更多地被理解为是对困难学生有很大的吸引力,而不是对学业优秀学生的有力吸引。从目前关于教育服务义务的方案看,除三年服务农村教育比较明确之处,关于农村学生报考免费师范教育户口是否迁移却在思考之中。考上大学不迁户口,显然会影响农村优秀学生“跳龙门”的理想实现,而迁移户口,以及毕业后把户口留在大城市,则会影响解决西部优秀师资匾乏这一问题,这不但影响解决中西部优秀师资医乏这一问题,而且把农村教育队伍分成两类人,也导致这些学生根本无法安心农村教育。很显然,如果没有相应的服务,实施师范免费教育的第一个目的会比较容易实现,会有相当一批家庭贫困的学生选择免费师范教育,仅以免费为条件,不仅不能吸引学业优秀的学子投身教育事业,甚至贫困家庭的子女为了改变自己未来的生活,也会谨慎选择师范专业.这样造成的后果有三:①成绩好的自然不会报考师范高校。②成绩相对较差,但是家庭条件稍差的学生选择其他综合类高校,完全可以凭借国家国家资助体系顺利完成学业。③从学生角度来说,学生希望通过良好的教育和免费的政策,一方面学到有用的知识,报效社会,谋求自身发展,一方面减轻家庭的经济负担。教育做为改变社会分层的一个重要形式,是很多人改变自身命运的一个有效途径。特别是在户籍制度森严的二元社会结构下的我国。很多农家子弟希望通过升学这个途径改变自身的农民身份和世代在农村生活的命运,简单说,就是要离开农村。但是如果按照已有的免费政策,如果学生选择了免费师范教育,那他毕业后就要回到农村教书,这种政策泯灭了学生(特别是农村学生和家庭经济困难学生)通过读书改变命运的'初始想法,强化了社会分层的存在。"

  免费表达的是政府的一种态度,是政府重视教育事业,重视教师培养的责任承担意识和行为取向,而不是简单意义上的“扶贫”。师范教育是教育工作的母机。只有让优秀的人才投身到教育事业中才能培养好的国民,才能达到强盛国家的目的。免费不是师范教育的前提和终极目的,而只是其中的手段。一项职业的吸引力更多地体现在其社会地位和能否为就业者未来发展提供支持,如果未来发展受到限制或者没有好的发展,即使免费接受教育,也不会有人愿意投身到这个行业中来。随着社会的发展,教育民主化成为全社会关注的重大问题之一,解决穷人教育机会与教育条件始终成为解决该问题的核心,在这个间题上湖北省教育厅启动“农村教师资助行动计划”中的一些条例很值得借鉴。人选毕业生到乡镇学校服务三年,提前定级、考研加分和出国培训等九项优惠政策。三年服务期满后,资教教师可以选择继续任教也可以参加公务员招考、攻读教育硕士学位等多个选择方向。这也是这项计划最为人性化的一个亮点。

  3 用教育公益性和教育公平性化解问题

  英国哲学家培根说过:“只要维持公平的教育机会,贫穷就不会变成世袭,就不会一代一代世世代代地穷。”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起点,教育和谐是社会和谐的基石。目前教育的实际投人不足;教学资源的协调和共享机制欠缺,只有扩大对贫困学生的支助力度,给予经济困难的学生更大的发展空间,帮助他们提高学术成功的机会,才能吸引更多的优秀学生投身教育事业。

  穷人教育学,就是时刻要将教育行为放到现实需要上,时刻将教育立足于解决社会教育难题和教育尖锐矛盾,用教育公益性和教育公平性化解问题,让更多人掌握“认识教育公平的钥匙”。

  综上所述,政府颁布政策,履行的是其对国家高等教育的宏观调控以实现资源优化配置,促进全国农村教育的发展,但不干涉高校自主招生权、自主管理权等; 高校在接受国家管理的瞬时,依法根据自己实际,自主灵活地制定“免费师范生”的培养政策,同时这也是履行作为受教育权的相对方为受教育权的主体提供受教育条件的要求;免费师范生则作为受教育权的主体,接受权利相对方的服务,同时也应该服务中小学教育一定年限以完成鑫身的允诺。“穷人教育学”是利国利民的大事,是解决我国农村教育间题的重要理论,对振兴我国教育事业、提高我国综合国力具有巨大的、积极的影响。它的提出,是我国政府根据我国肇情实际提出的迫切需要,也是我国社会主义法律本质要求的。

  中国教育发展已经进入到全面提高教育质量的需求凸现的时候,中国教师教育已经逐步从满足“非专业”转向努力“专业”的阶段,从数量提高逐步转向质量的提升上。师资水平的提升是现阶段教师教育发展的关键,培养造就一大批优秀教师是教育发展的迫切带求。教育中的很多难点问题的解决也有赖于教师素质的提高。例如,水平高的教师能够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减轻学生的学业负担;相反,水平不高的教师往往让学生学得累且学习效果不好,因此,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是教育发展的根本之策,但必须从整体上设计和实施教师队伍建设制度。恢复师范生免费政策是政府职责的体现,但这一政策仅仪解决了“人口”问题。从这一政策,我们可以看到中央政府优先发展教育的决心。我们不应仅仅停留在“人斗”这一步,而应该进一步批体设计提高教师素质的相关政策措施,在一个更为广阔的视野内建立整体提高教师素质的政策、法律和制度框架,确保教师从伍内在活力旺盛,从而提升教育质量,实现民族复兴。

  可见,关注穷人的教育,造就穷人所需要的教育,培养愿意和能够为穷人服务的乡村教师这样的主题和任务,是十分现实和真实的,是长期生活在大城市的人们所不容易感受的,也是提出“穷人教育学”的难能可贵之处。

【免费师范教育发展的新话语】相关文章:

团委新团员的发展计划06-13

师范教育的实习总结06-16

幼儿师范教育论文06-13

师范教育实习总结11-11

云南城市发展的新动力论文06-12

师范教育实习心得范文01-17

新的一年写给自己的话语06-11

祝愿新冠肺炎患者康复的话语09-30

县域文化产业发展的新思考的论文06-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