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露原文翻译及赏析

时间:2023-04-30 10:56:27 古籍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行露原文翻译及赏析3篇

行露原文翻译及赏析1

  薤露行 三国 曹操

  惟汉廿二世,所任诚不良。

  沐猴而冠带,知小而谋强。

  犹豫不敢断,因狩执君王。

  白虹为贯日,己亦先受殃。

  贼臣持国柄,杀主灭宇京。

  荡覆帝基业,宗庙以燔丧。

  播越西迁移,号泣而且行。

  瞻彼洛城郭,微子为哀伤。

  《薤露行》译文

  汉朝自建国到现在已是二十二世,所重任的人(何进)真是徒有其表。猴子虽穿衣戴帽,可究竟不是真人,(他)智小而想图谋大事,做事又犹豫不决,致使君王(少帝)被劫。白虹贯日是上天给人间的凶兆,这应验在君王身上,而(何进)自己也落得身败名裂的下场。乱臣贼子(董卓)乘着混乱之际操持国家大权,杀害君主,焚烧东京洛阳。汉朝四百年的帝业由此倾覆,帝王的宗庙也在烈火中焚毁。(献帝)被迫着西迁至长安,一路上迁徙的百姓哭声不止。我瞻望着洛阳城内的惨状,就像当年微子面对着殷墟而悲伤不已。

  《薤露行》注释

  薤(xiè)露行:乐府曲调名,属《相和歌·相和曲》,此与《蒿里行》都原是送葬的挽歌,作者用旧调写时事。薤,为多年生草本植物,细长叶,紫色花,鳞茎长在地下,可以食用,也称作藠(jiào)头。

  廿(niàn)二世:二十二世,指东汉灵帝,他是汉朝第二十二代皇帝。

  所任:所任用的人。这里指灵帝时大将军何进,他是灵帝何皇后之兄。

  沐猴:猕猴,这里是比喻何进。冠(guàn)带:作动词用,戴着帽子系着带子。《史记·项羽本纪》里有人曾骂项羽是“沐猴而冠”。沐猴而冠带,这里是用来讽刺何进,枉披人皮而没有实际本事。

  知:同“智”,智慧,智谋。

  谋强:意谓谋划干大事。何进曾策划诛杀把持朝政的宦官张让等,结果因犹豫迟疑而失败。

  断:决断。

  狩:打猎,后借指天子出巡,这里讳称皇帝外逃避祸。

  执:捕捉,这里是劫持、挟持的意思。

  白虹:白色的虹霓。贯日:穿过太阳。古人迷信,认为白虹贯日是天子命绝、大臣为祸的征兆。据《后汉书·献帝纪》描述,初平二年(191)二月,白虹贯日,这年正月,董卓毒死被废为弘农王的少帝刘辩。

  己:指何进。

  贼臣:指董卓。

  国柄:指朝政大权。

  杀主:指董卓杀少帝刘辩。

  宇京:京城,这里指东汉京城洛阳。

  宗庙:这里指东汉帝王的祖庙,象征着政权。

  燔(fán)丧:烧毁。

  播越:颠沛流离。这句指董卓挟持献帝西迁长安。

  且(cú):通“徂”,往,到。

  微子:殷纣王的兄长。诗人在此自比微子,以表达自己对洛阳的残破亦有无限感慨和哀伤。

  《薤露行》简析

  《薤露》属于乐府《相和歌·相和曲》歌辞,原先它与《蒿里》都是古人出丧时唱的歌,相传齐国的田横不肯降汉,自杀身亡,其门人作了这两首歌来表示悲丧。“薤露”两字意谓人的生命就像薤上的露水,太阳一晒,极易干掉。曹操用此古调来写时事,开创了以古乐府写新内容的风气。清代沈德潜说:“借古乐府写时事,始于曹公。”(《古诗源》)这是颇有见地的意见。曹操之所以能以旧瓶装新酒,是因为乐府本身就有“缘事而发”的特点,宜于用来记录史实,抒发情感,同时《薤露》本身也有悲悼王公贵人之死的意思,曹操用此哀叹国家丧乱,君王遭难,百姓受殃,正有悲悼之意。

  《薤露行》赏析

  《薤露行》写了汉末董卓之乱的前因后果,读来就如浏览一幅汉末的历史画卷,展现出当时重大的历史事变及社会生活纷繁复杂的具体面貌,表达了诗人对汉室倾覆,人民遭受乱离之苦的悲伤和感叹。

  “惟汉廿二世,所任诚不良"两句,先表明了当时的汉灵帝之死,任用非人,宦官当道,把持朝政的情景。而当时的大将军何进有心收回政权,诛杀宦官。开头两句先表明了当时的背景,也指出了这是动乱的源头。

  ”沐猴而冠带,知小而谋强",此句讥刺甚烈,溢于言表。曹操认为何进是个徒有其表的人,就像猕猴戴帽穿衣,硬充人样,然终不成其为人。深刻讽刺何进智小而图谋大事,最终只会落得身败名裂的下场。之后的“犹豫不敢断,因狩执君王”更是表明何进做事犹豫不决,致令少帝被劫,成事不足,败事有余。描述何进此四句经典之处在于,并未详说其如何谋划失算,如何犹豫不决,如何处事不慎,而仅以四句话来刻画他的无能,其中强烈的感情色彩不仅表达了自己对汉末形势的认识,而且使得诗句不同于史书式的'客观叙述,令其有感人的力量。

  然后一句"白虹为贯日,己亦先受殃”写出了天降凶兆的情景,何进也落得了个被杀的下场。可看得出前八句主要是以何进为主线而回顾了汉末的历史,曹操讥讽何进胸无谋略,优柔寡断,虽欲铲除宦官,反而误国殃民,身罹其害,造成了君王被持,汉祚覆坠的局面。这八句中不仅是对历史的记录,而且有曹操个人对此的鲜明观点,直抵一篇史论。

  “贼臣持国柄,杀主灭宇京”以下便转到董卓之乱。“荡覆帝基业,宗庙以燔丧。播越西迁移,号泣而且行”四句中就将汉祚倾覆、洛阳焚毁、挟帝西迁及百姓受难等悲惨的场面和盘托出,读者不得不佩服诗人笔墨的简练及运驾语言的能力,其气魄的沉雄阔大更是显而易见的,这六句将董卓给国家与人民带来的灾害揭露无遗。

  “瞻彼洛城郭,微子为哀伤”,曹操在结句中,将自己的百感交集凝聚于十字之内,表达的是曹操对汉室倾覆的悲伤与感叹。

  整体看来,《薤露行》本是古人出丧时唱的歌,曹操用此古调来写时事,开创了以古乐府写新内容的风气。《薤露行》本身也有悲悼王公贵人之死的意思,曹操用此哀叹国家丧乱,君王遭难,百姓受殃,正有悲悼之意。此诗的风格古质朴茂,无详尽的细节描写,而能从大处落墨,以高度概括的语言将数年以来的社会变革纳入这数十字之中,其诗的艺术价值,已经可见一斑。

  《薤露行》创作背景

  中平六年(189),汉灵帝死,之后太子刘辩即位,灵帝之后何太后临朝,宦官张让、段珪等把持朝政。何太后之兄、大将军何进谋诛宦官,但因何太后的阻止而犹豫不决,只好密召凉州军阀董卓进京,以期铲除宦官势力,收回政柄。然而事情泄露,张让等人杀了何进后,又劫持少帝和陈留王奔小平津。只是董卓率兵进京,再度劫还。然后董卓在这次进军京城中窃取国家大权,旋废少帝为弘农王,不久又将其杀死,立陈留王刘协为汉献帝。董卓为了容易进行统治,更是放火烧毁了洛阳,挟持献帝与官民西迁长安。使得当时哀嚎遍野,民不聊生。此诗歌正是诗人目睹这些惨状后,哀痛感伤,挥笔所作。

行露原文翻译及赏析2

  原文:

  厌浥行露,岂不夙夜,谓行多露。

  谁谓雀无角?何以穿我屋?谁谓女无家?何以速我狱?虽速我狱,室家不足!

  谁谓鼠无牙?何以穿我墉?谁谓女无家?何以速我讼?虽速我讼,亦不女从!

  译文

  道上露水湿漉漉,难道不想早逃去?只怕露浓难行为。

  谁说麻雀没有嘴?怎么啄穿我房屋?谁说你尚未娶妻?为何害我蹲监狱?即使让我蹲监狱,你也休想把我娶!

  谁说老鼠没牙齿?怎么打通我墙壁?谁说你尚未娶妻?为何害我吃官女?即使让我吃官女,我也坚决不嫁你!

  注释

  厌浥(yì yì益益):潮湿。行(háng),道为。

  谓:可能是畏之假借,意指害怕行道多露,与下文的“谁谓”的“谓”意不同;一说奈何。

  角(jiǎo旧读jué):鸟喙。

  女:同汝,你。无家:没有成家、没有妻室。

  速:招,致。狱:案件、官女。

  家:媒聘求为家室之礼也。一说婆家。室家不足:要求成婚的理由不充足。

  墉(yōng拥):墙。

  讼:诉讼。

  赏析:

  这首诗的主旨,从古至今,聚讼纷纭。《毛诗序》联系《甘棠》而理解为召伯之时, * 之男不能侵陵贞女,而《韩诗外传》、《列女传·贞顺篇》却认为是申女许嫁之后,夫礼不备,虽讼不行的诗作,清龚橙《诗本谊》、吴闿生《诗义会通》等承袭此说。明朱谋玮《诗故》又以为是寡妇执节不贰之词,清方玉润《诗经原始》则以为是贫士却婚以远嫌之作。今人高亨《诗经今注》认为是一个女子嫌弃夫家贫穷,不肯回家,被丈夫讼于官府而作;余冠英《诗经选》认为是一个已有夫家的女子的家长对企图以打官司逼娶其女的强横男子的答复;陈子展《诗经直解》认为是一个女子拒绝与一个已有妻室的男子重婚的诗歌。笔者认为余说近是,但诗中的`主人公应是那位女子。

  首章首句“厌浥行露”起调气韵悲慨,使全诗笼覃在一种阴郁压抑的氛围中,暗示这位女性所处的环境极其险恶,抗争的过程也将相当曲折漫长,次二句“岂不夙夜?谓行多露”,文笔稍曲,诗意转深,婉转道出这位女子的坚定意志。次章用比兴方法说明,即使 * 者无中生有,造谣诽谤,用诉讼来胁迫自己,她也决不屈服。“谁谓雀无角?何以穿我屋?谁谓女无家?何以速我狱”四句是正话反说,表示:雀虽有嘴而无穿我屋之理,你已有妻则无致我陷狱之理。委婉巧妙;而“虽速我狱,室家不足”两句则是正面表态,斩钉截铁,气概凛然。第三章谓:鼠虽有牙而无穿我墙之理,你已有妻则无使我遭诉讼之理,但你若欲陷我于诉讼,我也不会屈从你。句式复沓以重言之,使得感染力和说服力进一步加强。全诗风骨遒劲,格调高昂,从中读者不难体会到女性为捍卫自己的独立人格和爱情尊严所表现出来的不畏 * 的抗争精神。

行露原文翻译及赏析3

  原文:

  薤露行

  两汉:曹操

  惟汉廿二世,所任诚不良。

  沐猴而冠带,知小而谋强。

  犹豫不敢断,因狩执君王。

  白虹为贯日,己亦先受殃。

  贼臣持国柄,杀主灭宇京。

  荡覆帝基业,宗庙以燔丧。

  播越西迁移,号泣而且行。

  瞻彼洛城郭,微子为哀伤。

  译文:

  惟汉廿二世,所任诚不良。

  汉朝自建国到现在已是二十二世,所重任的人(何进)真是徒有其表。

  沐猴而冠带,知小而谋强。

  猴子虽穿衣戴帽,可究竟不是真人,(他)智小而想图谋大事。

  犹豫不敢断,因狩执君王。

  做事又犹豫不决,致使君王(少帝)被劫。

  白虹为贯日,己亦先受殃。

  白虹贯日是上天给人间的凶兆,这应验在君王身上,而(何进)自己也落得身败名裂的下场。

  贼臣持国柄,杀主灭宇京。

  乱臣贼子(董卓)乘着混乱之际操持国家大权,杀害君主,焚烧东京洛阳。

  荡覆帝基业,宗庙以燔丧。

  汉朝四百年的帝业由此倾覆,帝王的宗庙也在烈火中焚毁。

  播越西迁移,号泣而且行。

  (献帝)被迫着西迁至长安,一路上迁徙的`百姓哭声不止。

  瞻彼洛城郭,微子为哀伤。

  我瞻望着洛阳城内的惨状,就像当年微子面对着殷墟而悲伤不已。

  注释:

  惟汉廿(niàn)二世,所任诚不良。

  薤(xiè)露行:乐府曲调名,属《相和歌·相和曲》,此与《蒿里行》都原是送葬的挽歌,作者用旧调写时事。薤,为多年生草本植物,细长叶,紫色花,鳞茎长在地下,可以食用,也称作藠(jiào)头。廿二世:二十二世,指东汉灵帝,他是汉朝第二十二代皇帝。所任:所任用的人。这里指灵帝时大将军何进,他是灵帝何皇后之兄。

  沐猴而冠(guàn)带,知小而谋强。

  沐猴:猕猴,这里是比喻何进。冠带:作动词用,戴着帽子系着带子。《史记·项羽本纪》里有人曾骂项羽是“沐猴而冠”。沐猴而冠带,这里是用来讽刺何进,枉披人皮而没有实际本事。知:同“智”,智慧,智谋。谋强:意谓谋划干大事。何进曾策划诛杀把持朝政的宦官张让等,结果因犹豫迟疑而失败。

  犹豫不敢断,因狩(shòu)执君王。

  断:决断。狩:打猎,后借指天子出巡,这里讳称皇帝外逃避祸。执:捕捉,这里是劫持、挟持的意思。

  白虹为贯日,己亦先受殃(yāng)。

  白虹:白色的虹霓。贯日:穿过太阳。古人迷信,认为白虹贯日是天子命绝、大臣为祸的征兆。据《后汉书·献帝纪》描述,初平二年(191)二月,白虹贯日,这年正月,董卓毒死被废为弘农王的少帝刘辩。己:指何进。

  贼臣持国柄,杀主灭宇京。

  贼臣:指董卓。国柄:指朝政大权。杀主:指董卓杀少帝刘辩。宇京:京城,这里指东汉京城洛阳。

  荡覆帝基业,宗庙以燔(fán)丧。

  宗庙:这里指东汉帝王的祖庙,象征着政权。燔丧:烧毁。

  播越西迁移,号泣而且(cú)行。

  播越:颠沛流离。这句指董卓挟持献帝西迁长安。且:通“徂”,往,到。

  瞻(zhān)彼洛城郭,微子为哀伤。

  微子:殷纣王的兄长。诗人在此自比微子,以表达自己对洛阳的残破亦有无限感慨和哀伤。

  赏析:

  《薤露》属于乐府《相和歌·相和曲》歌辞,原先它与《蒿里》都是古人出丧时唱的歌,相传齐国的田横不肯降汉,自杀身亡,其门人作了这两首歌来表示悲丧。“薤露”两字意谓人的生命就像薤上的露水,太阳一晒,极易干掉。曹操用此古调来写时事,开创了以古乐府写新内容的风气。清代沈德潜说:“借古乐府写时事,始于曹公。”(《古诗源》)这是颇有见地的意见。曹操之所以能以旧瓶装新酒,是因为乐府本身就有“缘事而发”的特点,宜于用来记录史实,抒发情感,同时《薤露》本身也有悲悼王公贵人之死的意思,曹操用此哀叹国家丧乱,君王遭难,百姓受殃,正有悲悼之意。

【行露原文翻译及赏析】相关文章:

薤露原文、翻译及赏析10-17

湛露原文翻译及赏析09-10

薤露原文翻译及赏析03-17

湛露原文翻译赏析08-16

曹操《薤露行》原文及赏析03-18

小雅·湛露_诗原文赏析及翻译10-15

薤露原文翻译及赏析6篇04-02

薤露原文翻译及赏析(6篇)04-02

薤露原文翻译及赏析7篇03-17

薤露原文翻译及赏析(7篇)03-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