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天暮雪原文赏析及翻译

时间:2021-08-11 12:30:01 古籍 我要投稿

江天暮雪原文赏析及翻译

江天暮雪原文赏析及翻译1

  江天暮雪

  元代 陈孚

  长空卷玉花,汀洲白浩浩。

  雁影不复见,千崖暮如晓。

  渔翁寒欲归,不记巴陵道。

  坐睡船自流,云深一蓑小。

  译文

  风吹荡汀洲白茫茫一片,远远望去像天空席卷着如玉雕的浪花。

  天空见不到归雁,将暮千山之间如破晓时那么宁静。

  渔翁感到寒冷想要回家去,却发现不记得归路。

  此时渔翁洒脱的躺在船上,放任船漂流,让它带着自己回去,在有浓厚云层的江面上只隐隐看见一艘小小的渔船。

  注释

  白浩浩:形容一望无际的白色。

  巴陵:现湖南岳阳。

  赏析

  本诗的前半四句,传神地绘出了一幅潇湘江上的雪景图。“玉花”化用梁昭明太子<黄钟十一明启>“玉雪开六出之花”意,形容绝妙,“卷”字见出了雪花纷纷扬扬的飞舞之态。“长空”切“天”,“汀洲”切“江”;“卷玉花”是细部的、动态的观照,“白浩浩”是总体的、静景的印象:语简而意象丰富。“雁影”句表明已届隆冬的.时令,又隐用雁度潇湘的本地风光来暗示“江天”所属的地域。最妙的是第四句,它不仅补明了题面中的“暮”字,而且写出了暮雪雪景所特有的那种朦朦胧胧、半幽半明的色调与风韵。后半部分,诗人在画面中安排一名生活在巴陵地区的渔翁,这名渔翁已登返棹,“寒欲归”三字,隐透出“暮雪”的影响。“不记巴陵道”既含有大雪弥漫迷蔽江路的意味,又见出渔翁对“江天暮雪”处境的顺适。“船自流”的结果,是在视野中留下了一抹渐行渐杳的痕影;这一余韵袅袅的结尾,增添了画面的动感与纵深感,传现出“江天暮雪”全景清逸超妙的风韵。全诗首尾映照,动静相间,意境高旷。诗中的渔翁因天"寒"已登返小船,却因为大雪弥漫遮住江路,忘记了回返的道路。这位渔翁索性坐睡舟中,任凭小舟随江流漂荡。

  由此可以看出渔翁对"江天暮雪"处境的顺适之情。

江天暮雪原文赏析及翻译2

  寿阳曲·江天暮雪

  天将暮,雪乱舞,半梅花半飘柳絮。

  江上晚来堪画处,钓鱼人一蓑归去。

  译文及注释

  译文

  天色将晚,突然下起了大雪,那纷飞的雪花像盛开梅花又像飘飞的柳絮。江上的晚景美的就像画般,江面上一位披着蓑衣的渔翁正划着小船归去。

  注释

  堪:值得。

  钓鱼人一蓑归去:柳宗元《江雪》:“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张志和《渔父》:“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本句综合上述二句诗意而成。一蓑,一领蓑衣,即一个人。

  赏析

  这首小令是元人马致远所作的“潇湘八景”组曲之一。潇湘八景,因宋代画家宋迪以潇湘风景写平远山水八幅而得名。八景为:山市晴岚、远浦帆归、平沙落雁、潇湘夜雨、烟寺晚钟、渔村夕照、江天暮雪、洞庭秋月。后多有画家、诗人以此题材进行创作,马致远的《寿阳曲·潇湘八景》即是以此为题材创作的组曲。

  这首小令以“天将暮”起笔,点明时间,为整个画面铺垫了一层幽探的色彩,奠定了全曲的基调。第二句“雪乱舞”,笔锋承接上句,紧扣题目·写雪景,“舞”字暗示出有风,“乱”字则突出了风的强劲,隐然有呼啸之声透出。作者借雪之“乱舞”传达风声和风势,凌虚造景,可谓“不着一字,尽得风流”。雪借风势,更显出雪之大,雪之猛。若说“雪乱舞扮极写雪之动态,“半梅花半飘柳絮”则进一步通过一个“飘”字串起“梅花”、“柳絮’两个虚拟的意象,拓展想象的审美空间,从视觉形象上扩大艺术容量。作者以虚实相生的笔法绘声、摹形、传神,风神蕴藉,韵味隽永。

【江天暮雪原文赏析及翻译】相关文章:

春暮西园原文翻译及赏析01-10

《蝶恋花·春暮》原文、翻译及赏析11-05

蝶恋花·春暮原文翻译及赏析07-20

白居易暮江吟原文翻译及赏析10-09

雪诗原文翻译及赏析12-30

雪望原文翻译及赏析12-30

《沁园春 雪》原文及翻译赏析02-25

蝶恋花·春暮原文翻译及赏析(4篇)11-08

《蝶恋花·春暮》原文、翻译及赏析4篇11-05

蝶恋花·春暮原文翻译及赏析(3篇)1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