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革命军序》的原文和赏析

时间:2023-12-21 14:45:31 志华 古籍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革命军序》的原文和赏析

  赏析,是一个汉语词汇,意思是欣赏并分析(诗文等),通过鉴赏与分析得出理性的认识,既受到艺术作品的形象、内容的制约,又根据自己的思想感情、生活经验、艺术观点和艺术兴趣对形象加以补充和完善。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革命军序》的原文和赏析,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原文

  蜀邹容为《革命军》方二万言,示余曰:“欲以立懦夫,定民志,故辞多恣肆,无所回避。然得无恶其不文耶!”

  余曰:凡事之败,在有其唱者,而莫与为和;其攻击者,且千百辈。故仇敌之空言,足以隳吾实事。夫中国吞噬于逆胡二百六十年。宰割之酷,诈暴之工,人人所身受,当无不昌言革命。然自乾隆以往,尚有吕留良、曾静、齐周华等,持正义以振聋俗。自尔遂寂泊无所闻。

  吾观洪氏之举义师,起而与为敌者,曾、李则柔煦小人。左宗棠喜功名,乐战事,徒欲为人策使,顾不问其韪非曲直,斯固无足论者。乃如罗、彭、邵、刘之伦,皆笃行有道士也。其所操持,不洛闽而金溪、余姚;衡阳之黄书,日在几阁。孝弟之行,华戌之辨,仇国之痛,作乱犯上之戎,宜一切习闻之。卒其行事,乃相紾戾如彼。材者张其角牙以覆宗国,其次即以身家殉满州,乐文采者则相与鼓吹之,无他,悖德逆伦,并为一谈,牢不可破。故虽有衡阳之书,而视之若无见也。然则洪氏之败,不尽由计划失所,正以空言足与为难耳。

  今者风俗臭味少变更矣。然其痛心疾首,恳恳必以逐满为职志者,虑不数人。数人者,文墨议论,又往往务为蕴籍,不欲以跳踉搏跃言之。虽余亦不免也。嗟夫!世皆嚚昧而不知话言。主文讽切,勿为动容。不震以雷霆之声,其能化者几何!异时义师再举,其必隳于众口之不俚,既可知矣。今容为是书,一以叫啕恣言,发其惭恚。虽嚚昧若罗、彭诸子,诵之犹当流汗祇悔。以是为义师先声,庶几民无异志,而材士亦知所返乎!若夫屠沽负贩之徒,利其径直易和,而能恢发智识,则其所化远矣。籍非不文,何以致是也?

  抑吾闻之,同族相代,谓之革命;异族攘窃,谓之灭亡;改制同族,谓之革命;驱除异族,谓之光复。今中国既已灭亡于逆胡,所当谋者光复民,非革命云尔。容之署斯名何哉?谅以其所规划,不仅驱除异族而已。虽政教、学术、礼俗、材性,犹有当革命者焉,故大言之曰“革命”也。

  共和二千七百四十四年四月余杭章炳麟序。

  赏析

  据章炳麟《赠大将军邹容墓表》记载:邹容于1903年写完《革命军》后,“自念语过泄露,就炳麟求修饰”,章炳麟看后写了这篇序言,发表于《苏报》,影响很大,因此遭到清廷逮捕。邹容为救护同志,自投入狱。《苏报》被查封。这就是轰动一时的“苏报案”。

  这篇序言从邹容对《革命军》的自我评价论起,围绕着“文”与“不文”生发开来。作者以史实说明空言误事,强调在当时宣传革命必须“震以雷霆之声”。因而肯定邹容的“叫啕恣言”,可以就是“义师先声”,正因为其“不文”,语言率直,才能感化广大民众。最后通过解释《革命军》的书名,就明此书的深刻内容。全文通俗明白,雄辩滔滔,可以说与邹容的“叫啕恣言”相辅成。

  作者简介:

  章炳麟(1869—1936),字枚叔,号太炎,浙江余杭人。早年致力于学习和研究儒家经典和先秦、两汉文献。甲午战争失败后,开始投入政治活动,1896年参加上海强学会。1897年担任上海《时务报》撰述与编辑,宣传维新变法。1899年将自己的政论和学术论文选出五十篇,编为《訄言》集,刊刻出版。1902年在日本会晤了孙中山,吸取戊戌变法的教训,投身于民族民主革命。1903年在上海与祭元培等组织“爱国学社”,在《苏报》上发表了《驳康有为论革命书》和《革命军序》,并因此被捕入狱。1906年出狱后,再次到日本,同年加入“同盟会”,并任同盟会机关报《民报》主编。1911年回国担任“大共和日报”的主编,并任孙中山总统府枢密顾问。1924年脱离孙中山改组的国民党,专以讲学为业,成为“退居宁静的学者”。其学术论著对中国近代哲学、文学、历史学、语言学都有所贡献。著作刊入《章氏丛书》、《章氏丛书续编》、《章氏丛书三编》。

【《革命军序》的原文和赏析】相关文章:

《滕王阁序》原文和译文赏析01-22

《滕王阁序》原文和译文及赏析10-28

送石处士序原文及赏析02-05

酷吏列传序原文翻译及赏析09-19

九日闲居·并序原文及赏析04-25

《伶官传序》原文及赏析01-14

货殖列传序原文翻译及赏析01-06

《滕王阁序》原文的赏析10-14

滕王阁序原文及赏析04-15

《滕王阁序》原文及赏析0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