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太傅泛海全文译文

时间:2022-08-19 00:04:13 古籍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谢太傅泛海全文译文

  谢太傅即谢安,那么,下面是小编给大家整理收集的谢太傅泛海全文译文,希望大家喜欢。

  谢太傅泛海全文:

  谢太傅盘桓东山,时与孙兴公诸人泛海戏。风起浪涌,孙、王诸人色并遽,便唱使还。太傅神情方王,吟啸不言。舟人以公貌闲意说,犹去不止。既风转急,浪猛,诸人皆喧动不坐。公徐云:“如此,将无归?”众人即承响而回。于是审其量,足以镇安朝野。

  【注释】

  ①盘桓:徘徊,逗留。谢太傅:谢安。按:谢安在出任官职前,曾在会稽郡的东山隐居,时常和孙兴公、王羲之、支道林等畅游山水。盘桓:徘徊;逗留。泛海:坐船出海。

  ②王:指王羲之。色:神情。并:一同。遽:惊慌。

  ③唱:通“倡”,提议。

  ④神情:精神兴致。王:通“旺”,指兴致高。

  ⑤说:通“悦”,愉快。

  ⑥犹:仍然。去:指划船前进。

  ⑦喧:叫嚷。动:摇晃。不坐:坐不稳,不能安坐。

  ⑧将无:莫非;恐怕;难道。

  ⑨承响:应声。

  ⑩使:让。

  【翻译】

  太傅谢安在东山居留期间,时常和孙兴公等人坐船到海上游玩。有一次起了风,浪涛汹涌,孙兴公、王羲之等人一齐惊恐失色,便提议掉转船头回去。谢安这时精神振奋,兴致正高,又朗吟又吹口哨,不发一言。船夫因为谢安神态安闲,心情舒畅,便仍然摇船向前。一会儿风势更急,浪更猛了,大家都叫嚷骚动起来,坐不住。谢安慢条斯理地说:“如果都这样乱成一团,我们就回不去了吧?”大家立即响应,就回去了。从这件事里人们明白了谢安的气度,认为他完全能够镇抚朝廷内外,安定国家。

  赏析

  本文选自《世说新语·雅量》。谢太傅:即谢安(320—385),字安石,东晋陈郡阳夏(今河南太康)人,曾任司徒府佐著作郎,称疾辞,隐居会稽东山(在今浙江上虞县西南)。后复出仕,官至宰相。卒赠太傅。

  这是一次充满险情的泛海,让读者见识了东晋名相谢安那非同寻常的襟怀和气度。

  这次泛海,原是朋友之间的一次聚会兼旅游,在开初想必是本着欣赏大海的壮丽美景而去的,所以大家兴致很高,互相嬉戏。小船在长天碧海上轻轻滑过,作伴的又是当时文人之冠,玄言诗代表作家孙绰(314—371)和书圣王羲之(321—379)等人。在仰对水天无涯之际,正是谈玄、作诗最佳时机,抒发一下文人雅兴,沉入物我两忘悠远之境,岂不妙哉?

  然而天有不测风云,平静的海上,突然风起浪涌。这风浪究竟有多大,文中没有交代。但可以从“孙、王诸人”都神色惊慌,呼唤着赶快回船,可得知船已经处在怎样的剧烈颠簸之中,有了这一节文字的烘托,再看谢安的反应,自与孙、王诸人不同:“太傅神情方王(旺),吟啸不言。”船夫因为谢安神态安闲,心情舒畅,所以继续摇着船向前去。

  本文在这里用了对比手法,谢安的不寻常的表现说明他是一个遇事冷静,沉的住气的人,在他身上有一种面对大风大浪处惊不变的镇定和沉静,他把风浪当做这是一种“经风雨,见世面”的挑战和考验,其襟怀之雄迈,在诸人中,鹤立鸡群,虽然孙绰和王羲之也是人中之俊杰,并非等闲泛泛之辈,但和谢安相比,缺少了一种临危不惧的大将风度。

  一会儿风势转急了,浪更猛了,船上的人都骚动起来,纷纷在船上“喧动不坐”。谢安是这群人中官位最高的,无疑是这群人中的首领,他当然也感觉到了危险。但他作出决断时,却慢条斯理地说:“如果都这样乱成一团,我们就回不去了吧?”这气度实在不凡,众人自惭形秽,大家立即响应,如获大赦,于是就回去了。

  从这件事里人们明白了谢安的气度,认为在他身上完全具有掌控全局的能力,足以镇抚朝廷内外,安定国家。

  汉武帝《求茂材异等诏》说:“盖非常之功,必待非常之人。”而谢安,就是这样一位非常之人。公元383年,他谈笑从容,运筹帷幄,指挥东晋八万之师,杀得苻坚百万大军望风披靡,这就是历史上有名的以少胜多的秦晋淝水之战;次年又调兵遣将,北伐中原,连复徐、兖、青、司、豫、梁六州,建立了气壮山河的“非常之功”。他的雄迈襟怀和闲暇气度,曾在李白“但用东山谢安石,为君谈笑静胡沙”的诗句中,得到过充满钦慕之情的称颂。

  从本文中可以看出,像谢安这样的非常之人,又何尝是天生的。他们的襟怀和气度,是在长期的实践中经历过多次的磨练和考验,方才养成的。谢安的“泛海”轶事,在他的一生中自然算不得什么,但至少可以证明,他之所以迎浪而进,不肯轻易返回,显然是有意识的把这危及生命的风浪,当做磨砺自己的胆略的一次极佳机会,在急风猛浪中,能够做到临危不惧,吟啸坦然,置生死与度外,那么,以此雄怀治理天下,笑对强敌,汹汹压境的百万胡兵,又何足道哉!

【谢太傅泛海全文译文】相关文章:

谢公泛海阅读附答案08-05

中庸全文及译文09-24

《孝经》的全文及译文09-24

鹊巢全文译文09-24

尚书全文及译文09-16

反经全文及译文07-27

劝学全文及译文10-20

礼记全文及译文09-24

《中庸》全文及译文09-24

大学全文译文1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