庸医治驼的原文译文及赏析

时间:2023-07-22 12:00:28 松涛 古籍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庸医治驼的原文译文及赏析

  在日常的学习、工作、生活中,大家都听说过或者使用过一些比较经典的古诗吧,古诗按内容可分为叙事诗、抒情诗、送别诗、边塞诗、山水田园诗、怀古诗(咏史诗)、咏物诗等。那么都有哪些类型的古诗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庸医治驼的原文译文及赏析,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庸医治驼

  【导读】 本文选自江盈科《雪涛阁集(卷十四)·催科》。江盈科(1553年-1605年),字进之,号绿萝山人,桃源人(今湖南省桃源县),明朝万历进士,官至四川提学副使,有贤名。盈科在文学上参与创立公安派,为文主张“元神活泼”,写真性、真情、真我,被袁宏道兄弟称为诗文“大家”,著作辑有《江盈科集》。

  本文这则“庸医治驼”的故事,是作者引用来说明“治道”的,说出了吏治与民生的关系。古代“官”、“吏”设置的目的,就是治民、管民,维护既成的秩序。官吏执行上司的指令,有的不择手段,就像催科的县官,只要把租税收齐,哪里管得着百姓生活,“吾但使国家无逋赋,吾职尽矣,不能复念尓民也”(《催科》)。

  “竭泽而渔,明年无鱼”(《催科》),抽干湖水去捕鱼,明年就无鱼可捕了。渔夫捕鱼也是讲职业道德的,至少在这个行业里有这句行话。在医生这个职业中,有“医者父母心”的职业规范,治驼的庸医恐怕那里没有这个行规;在为官这个职业中,有“父母官”、“爱民如子”之说,这个行规是明确的,催科的县官恐怕就没有行规的意识。如若为人做事,连最基本的行规都没有,恐怕是做不好的。

  【原文】 昔有医人,自媒[1]能治背驼,曰:“如弓者,如虾者,如曲环者,延[2]吾治,可朝治而夕如矢[3]。”一人信焉,而使治驼。乃索[4]板二片,以一置地下,卧驼者其上,又以一压焉,而即屣[5]焉。驼者随直,亦复随死。其子欲鸣[6]诸官,医人曰:“我业治驼,但管人直,哪管人死!”呜呼,今之为官,但管钱粮收,不管百姓死,何异于此医哉?

  【译文】 从前有个医生,自吹能治驼背,他说:“无论驼得像弓那样的,像虾那样的,还是弯曲像铁环那样的,请我去医治,管保早晨治了,晚上就如同箭杆一般直了。”有个人信以为真,就请他医治驼背。这个医生要来两块门板,把一块放在地上,叫驼背人趴在上面,又用另一块压在驼背人身上,然后跳上去使劲地踩。这么一来,驼背倒是很快就弄直了,但人也被踩断了气。驼背者的儿子,要到官府控告驼背的医生,这个医生却说:“我的职业是治驼背,只管把驼背弄直,那管人是死是活!”唉!世上那些当县令的人,只管钱粮租税有没有缴纳,根本不管老百姓死活,和那个治驼的医生有什么不一样呢?

  【注释】

  [1]媒:介绍,夸耀。

  [2]延:请。

  [3]信:相信。

  [4]索:索要、要来。

  [5]屣(xǐ):鞋子,这里用作动词,践踏。

  [6]鸣:申诉,控告。

  李白《上李邕》

  大鹏一日同风起,扶摇直上九万里。假令风歇时下来,犹能簸却沧溟水。世人见我恒殊调,闻余大言皆冷笑。宣父犹能畏后生,丈夫未可轻年少。

  【译文】

  大鹏一日从风而起,扶摇直上九万里之高。如果在风歇时停下来,其力量之大犹能将沧海之水簸干。时人见我好发奇谈怪论,听了我的大言皆冷笑不已。孔圣人还说后生可畏,大丈夫可不能轻视年轻人啊!

  【注释】

  ⑴上:呈上。李邕(678—747)字泰和,广陵江都(江苏江都县)人,唐代书法家、文学家。⑵摇:由下而上的大旋风。⑶假令:假使,即使。⑷簸却:激起。⑸沧溟:大海。恒:常常。殊调:不同流俗的言行。⑹余:我。大言:言谈自命不凡。⑺宣父:即孔子,唐太宗贞观十一年(637年)诏尊孔子为宣父。见《新唐书·礼乐志》。宋本“宣父”作“宣公”。⑻丈夫:古代男子的通称,此指李邕。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李白青年时代的作品。李邕在开元七年(719年)至九年(721年)前后,曾任渝州(今重庆市)刺史。李白游渝州谒见李邕时,因为不拘俗礼,且谈论间放言高论,纵谈王霸,使李邕不悦。史称李邕“颇自矜”(《旧唐书·李邕传》),为人自负好名,对年轻后进态度颇为矜持。李白对此不满,在临别时写了这首态度颇不客气的《上李邕》一诗,以示回敬。

  【作品鉴赏】

  大鹏是李白诗赋中常常借以自况的意象,它既是自由的象征,又是惊世骇俗的理想和志趣的象征。开元十三年(725年),青年李白出蜀漫游,在江陵遇见名道士司马承祯,司马称李白“有仙风道骨焉,可与神游八极之表”,李白当即作《大鹏遇希有鸟赋并序》(后改为《大鹏赋》),自比为庄子《逍遥游》中的大鹏鸟。

  李白诗中还有一首《临路歌》:“大鹏飞兮振八裔,中天摧兮力不济。余风激兮万世,游扶桑兮挂石袂。后人得之传此,仲尼亡兮谁为出涕?”据唐李华《故翰林学士李君墓志铭序》云,李白“赋《临终歌》而卒”。后人认为可能就是这首《临路歌》,“路”或为“终”之误写。可见李白终生引大鹏自喻之意。按此诗语气直率不谦,故前人有疑非李白之作者,亦有信为李白之作而辨之者。参詹锳主编《李白全集校注汇释集评》此诗题解。

  前四句中李白以大鹏自比。大鹏是《庄子·逍遥游》中的神鸟,传说这只神鸟其大“不知其几千里也”,“其翼若垂天之云”,翅膀拍下水就是三千里,扶摇直上,可高达九万里。大鹏鸟是庄子哲学中自由的象征,理想的图腾。李白年轻时胸怀大志,非常自负,又深受道家哲学的影响,心中充满了浪漫的幻想和宏伟的抱负。这只大鹏即使不借助风的力量,以它的翅膀一搧,也能将沧溟之水一簸而干,这里极力夸张大鹏的神力。在这前四句诗中,诗人寥寥数笔,就勾划出一个力簸沧海的大鹏形象——也是年轻诗人自己的形象。

  诗的后四句,是对李邕怠慢态度的回答:“世人”指当时的凡夫俗子,显然也包括李邕在内,因为此诗是直接给李邕的,所以措词较为婉转,表面上只是指斥“世人”。“殊调”指不同凡响的言论。李白的宏大抱负,常常不被世人所理解,被当做“大言”来耻笑。李白显然没有料到,李邕这样的名人竟与凡夫俗子一般见识,于是,就抬出圣人识拔后生的故事反唇相讥。

  《论语·子罕》中说:“子曰:“后生可畏。焉知来者之不如今也?”这两句意为孔老夫子尚且觉得后生可畏,你李邕难道比圣人还要高明?男子汉大丈夫千万不可轻视年轻人呀!后两句对李邕既是揄揶,又是讽刺,也是对李邕轻慢态度的回敬,态度相当桀骜,显示出少年锐气。

  李邕在开元初年是一位名闻海内的大名士,史载李邕“素负美名,……人间素有声称,后进不识,京洛阡陌聚观,以为古人。或传眉目有异,衣冠望风,寻访门巷。”对于这样一位名士,李白竟敢指名直斥与之抗礼,足见青年李白的气识和胆量。“不屈己、不干人”笑傲权贵,平交王侯,正是李太白的真正本色。

  【作者简介】

  李白(701年-762年),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朝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祖籍陇西成纪(待考),出生于西域碎叶城,4岁再随父迁至剑南道绵州。李白存世诗文千余篇,有《李太白集》传世。762年病逝,享年61岁。其墓在今安徽当涂,四川江油、湖北安陆有纪念馆。

【庸医治驼的原文译文及赏析】相关文章:

杀驼破瓮原文及赏析08-25

秋日原文译文及赏析08-17

《草》原文译文赏析09-28

社日原文译文及赏析09-26

《口技》原文赏析及译文04-16

《原性》原文及译文赏析04-20

蝶恋花原文译文及赏析08-02

庸医治驼阅读理解题及答案03-14

《鄂州南楼》原文译文及赏析07-28

汉广原文、译文及赏析10-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