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场管理制度

时间:2023-04-04 16:51:33 管理制度 我要投稿

体育场管理制度(4篇)

  在我们平凡的日常里,制度起到的作用越来越大,制度是指要求大家共同遵守的办事规程或行动准则。想学习拟定制度却不知道该请教谁?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体育场管理制度,欢迎阅读与收藏。

体育场管理制度(4篇)

体育场管理制度1

  邬桥学校体育场地对外开放管理制度

  一、入校健身注意事项:

  1.进入校区锻炼,主动向管理人员出示健身证。

  2.自觉遵守学校规定,服从场内工作人员管理。

  3.文明健身,爱护学校运动场地和公共财物。

  4.健身者必须选择适宜自身身体状况的体育项目锻炼,未按告示内容锻炼者,如发生意外伤害事故,责任自负。

  5.未成年人须在监护人监护下进行健身锻炼。

  6.《健身证》不得涂改,不得转借他人使用。

  二、门卫岗位职责

  1、查验进入校园活动人员的健身证并做好登记工作,做到热情接待。

  2、巡视学校体育场地开放活动的情况。

  3、记录好当天学校体育场地开放活动的基本情况。

  4、在学校场地开放时段若发生重大突发事件,门卫人员应及时向学校领导汇报,并与镇体委和当地派出所等相关部门联系,协助处理好突发事件。

  三、使用学校体育场地、活动器材须知

  1.社区居民按规定携带健身证自觉入校登记并使用学校体育场地与活动器材。

  2.居民在校园活动期间,应严格遵守国家有关法令和学校管理规章,不得妨碍学校教育教学工作和校园秩序,严禁在学校内或利用学校设施进行非法活动。

  3.讲文明、讲纪律、讲卫生、不吸烟,不随地吐痰,不乱丢果皮,不寻衅滋事。

  4.节约水电,爱护学校花草树木,文明使用体育设施,如有人为损坏,应主动赔偿。

  5.服从管理人员管理,在规定时间、地点进行活动,注意活动安全。

  6.活动结束后应自觉停止活动,关闭设施,交还器材,清理场地及使用的物品,及时离开校园。

  四、学校体育场地对外开放巡视员岗位职责

  1、加强对体育场地、器材的安全性在开放前和开放过程中的检查与监控,保证开放工作有序、有效、友好地进行。

  2、加强对社区居民的思想道德教育,引导社区居民文明、合理地使用学校体育设施。

  3、在居民活动中,给予技术指导,及时纠正不正确的锻炼方式及违规使用体育设施的行为,必要时给予准确的动作示范。

  4、高度树立安全防范意识,制止不安全的`锻炼行为,避免安全事故发生。

  5、按要求及时填好《巡视员登记表》,并妥善保管。

  6、协助做好社区居民因违规使用学校体育设施而导致学校损失的理赔等善后事宜,维护学校的合法权益。

  五、塑胶场地使用须知

  1、自行车等车辆不得入内。

  2、塑胶面上不准踢球,不可用鞋底拖擦,以免脱粒

  3、进入场地不得穿高跟鞋、带钉皮鞋,不得用及锋利尖锐器械划割场地。

  4、避免场地接触化学物品、烟花。严禁在塑胶场地及人工草坪上吸烟。

  5、除运动、比赛外,不能作其它用途。

  6、塑胶面上不得长期堆放重物。

  7、塑胶面边缘不可有意翻剥,以免脱落。

  8、运动员应穿专用钉鞋(钉长≤7mm)。

  9、可用水冲洗保持塑胶面清洁。

体育场管理制度2

  室外体育场地是担负和保障学校体育教学、运动训练和群体运动竞赛的主要场地,为了充分利用好资源和保护好场地,同时更好地为全校师生员工服务,特制定管理规定如下:

  一、本规定所指的室外体育场地包括:室外篮球场、室外塑胶排球场、室外塑胶网球场和田径场等场地。

  二、为营造良好的`教学活动环境,严禁在场地内吸烟、吐痰、吃带有皮核的食物和乱吐口香糖。

  三、室外体育场地优先保障学校教育教学使用。需使用场地举办较大规模公共活动与竞赛的,须向后勤管理处提交场地使用申请,经同意后方可举行。

  四、遇有与体育教学、运动训练及校内群体活动需用场地时,在场活动人员应主动让离该片场地,任何人员不得以任何理由影响体育教学、运动训练和群体竞赛。

  五、禁止携带易燃物品及油质品进入场地。

  六、严禁机动车和非机动车进入场地,严禁宠物入内。

  七、为保证场地功能项目的统一性,除按第三条之内容提出申请外,严禁开展场地功能项目外的活动。

  八、未经允许不得随意改造场地内的任何设施,人为损坏设施照价赔偿。

  九、爱惜场地,严禁使用尖锐器具或重器锤击与敲划地面,严禁掀动场地边沿。进入塑胶场地的一律不得穿着硬底鞋、高跟鞋和钉鞋,由此导致的场地损坏,行为人应照价赔偿。

  十、严禁在场地内开展具有盈利性的一切经营活动。

  十一、使用场地的个人或集体,须服从场地管理人员的管理和指挥。

  十二、后勤管理处负责安排场地设施设备的日常维护、维修和卫生保洁。

  十三、本规定自发文之日起实施,由后勤管理处负责解释。

体育场管理制度3

  为进一步发挥学校体育资源(体育场地、设施等)服务社会公益的功能,在保障学校正常教育教学秩序的基础上为社区居民提供良好的锻炼场所,推动全民健身运动的开展,学校根据区教育局的要求并结合学校实际,将适度并逐步开放学校教育资源为社会服务。为了有效地保护好学校的各种体育设施,维护正常的教学秩序和良好的校园环境,使各项体育活动开展的安全有序,学校特制定本制度。

  一、 开放对象:

  社区居民,青少年学生。

  二、 开放时间:

  (确保不影响学校安排的教育教学活动)

  ( 1 )工作日: 上午 6:00 — 7:00 , 下午 18:00 — 20:00

  ( 2 )节假日:上午 6:00 — 10:00 , 下午 14:30 ----20:00

  三、开放内容:

  健身锻炼。

  四、开放场地:

  塑胶跑道、篮球场、足球场、羽毛球场。

  五、管理办法

  1、保安负责每天的活动人员的清场工作。

  2、场地免费对社区居民及青少年学生开放。

  六、活动规章

  1.进入校园时学生应出示有效证件,成年人应出示身份证,自觉配合门卫做好登记工作。外单位借用学校场地的应于前一天与学校联系。

  2.严格按照学校制定的开放时间和场所进行活动,不得提前或超时,不得擅自进入非开放场所。

  3.宠物和各类车辆禁止入校。

  4.如遇开放时间和学校安排的'活动冲突时,应主动避让,不影响学校正常的教育教学工作。

  5.自觉爱护学校的公共设施,并服从工作人员的管理。

  6.严格遵守活动器械的使用常规,安全责任自负。如带孩子前来活动的家长,应对孩子在校活动的安全负全责。

  七、本规定从20xx年xx月起施行。

体育场管理制度4

  一、场地

  1、外单位借用场地,须经主管校长审批后,由体育组组长具体安排使用。任何人不经允许不得私自外借场地。

  2、爱护场地和器材设备。对于损坏场地和场地器材的'当事人,酌情给予造价50%-200%的赔偿,并给予批评直至处分。

  二、器材室

  1、器材室由体育组组长负责管理,另配一名体育教师进行器材账目的管理。

  2、凡学校购买或上级拨给的器材,要及时向后勤财产管理员报账,并上体育组器材账。

  3、体育课、课外活动、业余训练,需借用器材,必须办理借用登记手续。活动结束后,要及时交回。

  4、器材要入箱上课,摆放整齐。室内要保持清洁。

  5、未经教师批准,学生不得随便进入器材室动用器材。

  6、丢失或人为损坏器材要视情节进行赔偿。

【体育场管理制度】相关文章:

体育场管理制度02-19

体育场管理制度4篇04-04

学校体育场地对外开放管理制度08-08

学校体育场馆管理制度(通用14篇)05-27

学校体育场地设施对外开放管理制度09-25

《体育场》说课稿范文06-22

体育场教学反思09-25

体育场礼仪常识03-29

体育场教学反思1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