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杨评课稿

时间:2022-01-25 13:49:47 稿件 我要投稿

白杨评课稿2篇

白杨评课稿1

  今天听了包老师的《白杨》一课,受益颇深。

白杨评课稿2篇

  《白杨》是一篇借物喻人的课文,文章通过一位边疆建设者在旅途中向子女介绍茫茫戈壁滩上的白杨树这件事,赞扬了边疆建设者扎根边疆,建设边疆的远大志向和无私奉献的精神。文章寓意深刻,耐人寻味。课文以白杨为明线,表面上写白杨,实际上写人,借白杨的特点来比喻边疆建设者的高尚品格。因此,借物喻人就成为本课教学之重点所在。而如何指导学生通过语言文字理解体会文章中的思想感情,懂得借物喻人这一写法是本课教学目标之一。另外本课的重难点是引导学生理解文中含义深刻的句子,并说出自己的见解。即是文中爸爸的话及最后一节的含义,要求学生能结合课文内容和联系生活实际发表自己的见解。这是本课的难点,也是本单元的教学目标。

  在本课的教学中,我遵循新课程改革教学理念,重视学生学习的过程,注重培养学生自主探究和合作学习的精神,使学生养成自己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习惯。

  课前让学生查找资料,对白杨的生长环境(大戈壁)有所了解。通过学习课文了解白杨的特点,归纳出白杨的形体特点(高大挺秀、茂盛、大、生命力顽强。)。再通过学习作者的写作方法。让学生讨论解决两个问题:

  ⑴写白杨树的生活环境有何作用?

  ⑵写白杨树的特点有何特色?使学生懂得,前者写白杨树的生活环境是起烘托作用,而写白杨树并非直接描写景物,而是通过人物说的话,间接地写出白杨的特点。

  紧接着教师就抛出新问题:白杨树生活的环境是那么的恶劣,却依然高大挺秀,不软弱,不动摇,有着顽强的生命力。爸爸向孩子们介绍白杨树只是单纯说树吗?他还想说明什么?

  通过读课文,学生明白了父亲的话是托物言志。作者表面上是在写物,实际上是在喻人,是通过对白杨树的赞美来歌颂扎根边疆、建设边疆的建设者,歌颂他们无论在什么艰苦的条件下都能像白杨那样坚强,不软弱,也不动摇。为了加深这个认识,在学生理解的基础上,让学生充分读,充分体验感悟,让学生发表个人独特的感受。对于课文最后一句话的理解,我没有机械地照书后要求让学生说句子含义,而是巧妙地承接上文“父亲又陷入了沉思”一句,提出:此时此刻父亲看到了什么,他想些什么?从而唤起学生丰富的'联想,理解“……几棵小树正迎着风沙成长起来”这句话的深刻含义。通过解词析句,不仅使学生掌握本课托物言志、借物喻人的写法,也使学生掌握了抓住重点词句理解内容和思想的方法。

  学习完《白杨》一课,包老师又以文代文选取学习《露珠赞》,采用列表格的方法学习,让人一目了然,达到了事倍功半的效果。

白杨评课稿2

  《白杨》是一篇精读课文,主要写在通往新疆的火车上,一位父亲和两个孩子,望着车窗外的白杨展开讨论的故事。从而借白杨,热情歌颂了边疆建设者服从祖国需要,扎根边疆、建设边疆的远大志向和奉献精神。

  根据教材的编写意图以及重难点的要求,陈老师精心设计教案,引导孩子从认识白杨入手,谈谈文中孩子们眼中的白杨是怎样的,再对比出父亲眼中白杨的与众不同,从而把重点引入父亲介绍白杨的句子。在这个过程中,陈老师通过对重点词语的点拨,引导学生概括出白杨的特点,进而指导孩子们有感情地朗读。这可谓是本课教学的第一步。随后,陈老师带领孩子们研读课文,以爸爸的话为中心,联系上下文去感受白杨生长的恶劣环境,去体会父亲的良苦用心,进而让学生领悟到父亲话语中介绍的白杨不仅仅是树,也是人。有了这一层理解,学生的对句子的朗读也有了更深的情感。在学生理解全篇之后,陈老师抓住父亲神态的变化这条行文的暗线,突破了写作特点——借物喻人。

  无论是教学设计还是课堂展示,执教老师都可谓是费尽心思。从最初的组内研讨,陈老师收集了大量意见用于备课,又查阅了大量资料充实自己,真正落实了认真备课与高效上课的结合,得到了组内老师与蹲点行政的认可,主要呈现出以下几个亮点:1教学设计的语言颇为精美,过度语的使用使整堂课流程非常清晰,斜街自然。2引导学生小组讨论,合作学习,把课堂的自主权给了学生,让更多的学生参与到学习中来。3教师特别重视对学生的肯定性评价,做到一人一评价,充分调动了学生对课堂的积极性。我想这些都是我在日后的教学中亟待加强的地方,感触颇深。

  课后,组内老师在徐校的带领下展开了激烈讨论,大家各抒己见,纷纷把自己教学中的亮点拿出来分享,让我深深的感受到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莱特,同样的问题,组内老师的处理方法各有特色,学生对于同样的问题又有不同的解读,但是万变不离其宗,我想我们研讨的目的也就是在共性中鼓励个性,又由个性来影响共性,对吗?那就让我们在浓郁了研讨氛围中共同成长吧!

【白杨评课稿2篇】相关文章:

长城评课稿01-23

将心比心评课稿01-20

梯形评课稿01-20

散步评课稿01-18

白鹅评课稿01-16

统计评课稿01-15

蒲公英评课稿01-15

赶海评课稿01-14

脚印评课稿01-12

习作指导课评课稿0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