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学生讲话稿

时间:2022-09-07 14:30:45 稿件 我要投稿

春节学生讲话稿(精选11篇)

  在快速变化和不断变革的今天,我们都跟讲话稿有着直接或间接的联系,讲话稿是为发言者表达自己想要讲的话而事先准备好的文稿。还是对讲话稿一筹莫展吗?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春节学生讲话稿,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春节学生讲话稿(精选11篇)

  春节学生讲话稿 篇1

敬爱的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你们好!

  对于我和家乡来说,春节是最隆重的节日。

  在两点钟时,姑姑便开始煮饭,等到焖鸡出锅后,一起端到茶几上,摆上六个酒杯、六晚饭、六双筷子、三炷香。再把另外三炷香分别放在厨房、门口和阳台上,点上火,上供就此开始。

  首先是家里的老人倒酒,并说一些祝福的话,再是由家里的小孩倒酒,然后再倒一次,一共要倒三次酒,最后请老祖宗们慢慢吃。奶奶告诉我,上供时不能开电视,不能说不吉利的话,更不能随意坐在沙发上。最后还要烧一些纸钱,上供方可结束。

  年夜饭时,菜肴丰盛,大家开怀畅饮,以酬一年的艰辛和合家之乐,而且这一餐的菜肴要有所剩余,表示"年年有余"。晚饭的八道菜中少不了"白斩鸡",有老人的家庭,会炖猪脚、炖整鸡。米饭要做得很多,即"压年饭",剩到第二天吃,象征着富裕。

  贺年时并非只是套套近乎,而是出自真诚的祝福。在大年时节,不论亲友乡邻,碰上面都道“新年好”、“恭喜发财”。初二,儿女,父母带着孩子一起回到娘家拜年,外公、外婆看着外孙又是亲又是抱,十分高兴。

  当然,初一不杀生,午餐素食,晚餐吃年前剩余菜肴。大人还要给小孩压岁钱。

  初一和初二,都不能打扫卫生,拿扫把和洗澡。主因是怕把这一年的富裕和喜气扫掉,使得这一年都变得晦气。

  老家的习俗是不是非常奇特呢。

  春节学生讲话稿 篇2

敬爱的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你们好!

  早晨,我从梦中醒来时听到了“噼里啪啦”的鞭炮声,随后就是车辆“呜哇呜哇”的鸣笛声,我迫不及待的换上新衣服,梳好头发,然后朝镜子里的自己一笑“这才对嘛,二年二年就要给自己一个好兆头!”

  一出门就看见一个高大的身影掠过,是爸爸在贴春联。爸爸把春联压在门上,“正不正?”“嗯…不太正再往右点”“不对不对,往左往左稍微往下一点,对了,就这样!”我用剪刀剪下四段胶带,爸爸贴在窗帘上固定住。

  到了下午,夕阳未落尽,妈妈抱了一袋面粉气喘吁吁道“今年我们自己做饺子!”我端了一盆水,妈妈把面粉倒进去,“咳咳,妈,你倒面粉小心点啊,呛到我们了。”“好的,好的,下次注意。”我把手伸进深不见五指的“悬崖”中,搅合搅合,揉一揉一个面团就好了,切成小块,再把它揉成一个个小型面团,用杯子擀成圆饼形状,用用手把饺子馅放进去。最重要的一步来咯,先把馅放进去,再用手把两边合起来,捏出皱褶,皱褶变密了,像一把把把梳子。再放进锅中,饺子们一会儿沉下去一会儿浮上来蹦蹦跳跳地像小孩子一样可爱。

  夜幕降临妈妈把饺子端上餐桌,嗯——香喷喷的,饺子白如大雪。喝一口清汤里的魂都会被勾走,香味沁人心脾。咬一口油而不利,让人垂涎三尺,还意犹未尽。

  “啊!这是什么呀!硬邦邦的?”“这是硬币!”我一脸懵地望着妈妈,妈妈和爸爸相视一笑:“因为啊,在古时候就说包饺子时把硬币放到其中一个饺子里,谁吃到带硬币的饺子预示他在新的一年里会有源源不断的好运。”我恍然大悟:“那这一年我会运气爆棚了!”

  春节真是“锣鼓喧天辞旧岁,爆竹声中迎新春。”一眨眼,春节过去了,新年,我们长大了!新年,我们懂事了!期待来年的新年!

  春节学生讲话稿 篇3

各位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好!

  说起我们家乡的风俗,那可是三天三夜也说不完,就拿春节来说吧!

  春节,就是每年的第一天,家乡人叫大年初一。大年初一,这一天有“开门爆竹”一说。即在新的一年到来之际,家家户户开门的第一件事就是燃放爆竹,以噼里啪啦的爆竹声除旧迎新。放爆竹可以创造出喜庆热闹的气氛。是节日的一种娱乐活动,可以让人们感觉到欢愉和吉利。

  春节还有一个习俗,就是吃饺子。为驱邪恶,求吉利,饺子要煮得多,必须有余。一旦煮烂饺子,不可说“破”了,要改说“挣了”。就餐时,除每一碗外,还要多盛一到二碗,意正希望人丁兴旺。吃饺子充满了节日的欢乐气氛。春节的饺子里多包有钱、枣、栗子等。吃到红枣,意味着新一年能起早干活,勤劳致富;吃到栗子,意味着新的一年能出大力,流大汗;吃到花生米,就能长命石岁;吃到钱就能发大财。不管谁吃到其中一种,大家都衷心地祝贺。如果小孩吃到了钱,家长更是十分高兴,认为孩子有出息。除了鼓励以外,还要赏钱,以示祝贺。

  春节还有拜年的习俗,大家互相拜年,旧时拜年要磕头,现在一般只是问好。晚辈向长辈拜年时,长辈要给压岁钱。还有用手机发短信拜年、打电话拜年。美好祝福:吉祥、平安、发财、健康之类的让人们开心的话!

  我觉得家乡的这些习俗蕴含了一个千古不变的含义!希望辛苦了一年的人们能开心地好好休息几天,调整好心情,再准备开始下一年的奋斗。人们都希望过去幸福,平安的好生活!

  春节学生讲话稿 篇4

敬爱的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你们好!

  中国,面积巨大,拥有着多民族与省市,而每个地方的风俗是不同的。

  我在重庆与富阳两个地方互相跑,对两地的风俗略有所知,两地差异最大的便是春节了!

  春节,中国的独特节日,在这一日里人们真可谓吃喝玩乐,可以从早玩到晚好似把上学时没玩的时间都给补回来。而春节最重要的便是那一顿年夜饭了,虽然大家统一叫年夜饭但重庆这个倔强的城市像似大力反抗的敌军特意把年夜饭定在中午吃。

  中午就要吃上丰盛的大餐,爷爷在过年的前一天上午就把食材从耸立入天的高山中挖出,在崎岖的山路上走个十分钟就回到了半山腰的小木屋,今天的小木屋看上去十分别致,它平日里像一位村姑,毫无神气。而今日这位,“村姑”挂上两块小红围巾,加上几朵飘在半空的云雾,有了神气,还加上了一种神秘,像极了三国时的黄月英。一旁站立着李子树与柿子树,叶子上还有几滴朝露被新升的太阳照出了它的生命之“灿烂”,中间的一小块平块上已扫的干干净净,洗好食材,宰好鸡鸭,把食材放好,把鸡鸭晒出,这时已经到了中午,忙碌了一大早上为何不在这时去睡一个舒服的午觉呢?于是小木屋一片安静在原有的美丽上增加了一种斯文。

  在下午的时候大人更是忙他们把猪脚泡好,鸡鸭收进,大肠解冻等,反观我们小孩那真是无所事事,谈笑风事。静静的夜晚来了,满天的星星,圆圆的月亮,一会一阵鸟叫,我们便因坐在一起一起聊天……

  夜晚实在太长,我的内心按耐不住,愈发激动,好不容易到了天明,我们便是以最快的速度下楼、洗漱,看见厨房里处已经开招冒烟,大人们早开始了工作,为了就是中午的年夜饭。我迷迷糊糊的走路好似一个醉汉,“砰砰砰”,我被吓到了慢慢开始清醒,。原来是烟花啊!

  大人们依归忙碌着而我与哥哥没事干了,当时可谓无聊至极,除了椅子上坐就是地上蹲,我和哥哥的“野心”哪待的住啊,往身上一摸,摸出八元钱,左山路上飞奔,目标就是小店里的烟花,这山路走起来还真不容易,50多度,东一块石头,西一块石头,假若一个不心就从山上滚到山下去,那可不好玩!不管怎么说跑了一个来回,“野瘾”也是过了一把,大汗淋漓,但我和哥哥很快就平定了,刮开两个炮仗,取出其中的火药,点燃一个,放入火药堆里,然后立刻跑开,“砰”的一声巨响,原来的地方着起了火,我们把火种奶移到安全的地方拿来三块瓦片架在火堆上,加树枝,加各种可燃物,在这就成了一个小烤架,把两块肉用牙签串起来放上面,虽说不能吃但赶可以消磨时间。

  等了几个小时终于开饭啦!把猪脚,鸭子放在一个锅里煮,成了美味的火锅。

  吃完饭,鞭炮就开始东一阵西一阵的响,原来是重庆的习俗,大家在年夜饭后就去上坟了,带着一把刀和一些鞭鞭炮,为死去的亲人除草放鞭炮,以表后人对上辈人的思念和尊敬之情。

  春节学生讲话稿 篇5

各位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好!

  说到我最喜欢的节日那当然是——春节啦。

  一说到春节,就会联想到“红色”。红色的春联;红色的灯笼;红色的压岁钱;红色的衣服还有红色的鞭炮。到处都是浓浓的过年的气氛。

  除了联想到“红色”还会联想到“热闹”这个词。一家人围在一起,嗑嗑瓜子,唠唠家常。看看春晚,抢抢红包。每一个人都很开心。

  再吃年夜饭之前,我们都要祭拜祖先,祝全家人身体健康、幸福美满……各种各样祝福的词,获得祖先的庇护和保佑。

  拜完祖先后,爷爷把几杯黄酒倒在地上围成一个半圆。我们把拜祖先的香插在了泥土里,做完这些之后,就开始烧纸钱了。除了纸钱,里面有纸做的别墅;纸做的衣服;纸做的手机等等,各种各样纸做的东西。爷爷用一根铁棍不停地翻动着,让这些纸做的东西慢慢地变为灰烬,飞向天空。

  妈妈说,他们已经把这些纸钱以这种方式拿走了。

  纸钱烧完,我们把菜从祭拜祖先的桌子放在了灶台上。我原来还想直接放在餐桌上,但是奶奶说:“因为那是祖先吃“完”的,所以要把菜重新放到台子上,最后在放到桌子上,这样就代表是我们重新做的了。”

  吃完饭,全家坐在一起,看看电视,说说笑笑,很温馨,很温暖。

  虽然外面一个人都没有,十分冷清,但是在家里却格外的热闹。

  春节学生讲话稿 篇6

各位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好!

  每个时节在不同的地区都有不同的风俗。我觉得,我奶奶家过年的风俗比较“暖人”。

  中国传统过年就是再除夕那天的晚上和家人吃一餐年夜饭,寓意阖家团圆。

  而在奶奶家可就不同了。他们的年夜饭不一定是在大年三十晚上,而是在南方的小年后到大年夜的任何一天任何一餐都行。有的在腊月二十五,有的在腊月二十八,时间可以自定。而且,一起吃年夜饭的人可就不止自家几口了。每家每户都会邀请邻居或者族人到自己家来吃年夜饭。所以,许多人家刚坐下来准备吃饭,接着就有一大堆电话打来,邀请他们到另一家去吃。于是,就有了这样一种现象:一个人刚收邻居的邀请,刚到他家去,寒暄了几句,才拿起筷子准备吃,便又来了一个电话,是另外一个亲戚打来的。

  于是他只吃了几口饭就来到了另外一户邻居家。到那边又是跟原来的一样,吃了几口饭又来一个电话,就这样,接二连三的电话打来,他被邀请到各个邻居家去,大家都这样你邀请我,我邀请你,好不热闹;每次都只吃了一两口饭,而当到达那个邻居家时,他们家的菜也凉了。虽然菜凉了,但是人们的热情可没有凉。他们还是会拿出一些好吃的好喝的来招待他们。这在我们那儿是常常出现的事儿,不足为奇。

  过年,我们到他人家吃饭的时候,会发现他们餐桌上总会有一道我们那儿家家都有的菜:豆腐条或豆腐丸。听奶奶说这两样食物是他们祖宗一直传承下来的,没有间断过。制作过程如下:首先要把豆腐用手捏成泥,不能有大块的。然后再把事先做好的肉泥混进豆腐泥里,搅拌均匀。最后用手抓一小坨混好的豆腐泥,放在手心里揉成团。最后下锅炸炸至金黄,便可放进任何一道菜里,使那道菜变得更加美味。脆脆的,饱满的,非常符合人们的胃口。

  一餐年夜饭,可能会有二十多个人围坐在一张圆桌边,一边吃饭一边大声聊天。我们小孩子聊天几乎听不清楚对方在讲什么,只能看着他的'口型来判断他所说的话语。但是即便是这样我们也非常高兴。一年中只有这几天,我们能相聚在一起。从大人们爽朗的笑容或者表情中,我可以猜测,他们是在谈论这一年的收成,或者儿女们在学业上的进步。还有可能是在自己的家庭里发生的一些有趣的事情。

  无论在哪里,无论各地的风俗有什么不同,这些传统能一直传承下去一定有它的意义。

  春节学生讲话稿 篇7

各位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好!

  我的家乡是九江,在春节的时候,可有很多特别的习俗呢!

  春节前夕,家家户户挂满了腊肉、腊鱼和腊肠,像是在为人们提前宣告了新年的来临,又像是在争斗谁更有喜气。在我家中,人人都在忙上忙下,有的忙去订年货,有的还在打扫卫生,还有的正在分配红包,虽然累得满头大汗,但我们脸上的喜悦却是对新的一年的美好向往。

  除夕来临,街道上空无一人,家家灯火通明,鞭炮声络绎不绝,我家也不例外。家中,大人小孩正团聚在一起,手烘着温暖的火,正惬意地吃着由“厨师”婆婆亲自现做的可口饭菜。可为什么大家并没有“大饱口福”呢?嘿!这你都不知道?当然是为了大吃几碗“压轴菜”——八宝饭啦!八宝饭俗称我国的年夜饭,是由甜糯米和几种干果拌成的饭,据说吃了这一年就万事如意,一家子和和美美的。

  饭后,便到了最令人激动的环节了,那就是——发红包!我和弟弟妹妹忙去向大人献殷勤,逗得爸爸妈妈直乐,大人们才给了我们“小费”,可“小费”也不是白拿的,还要帮大人们在门上贴上红红的对联,这对联也是我国春节时的传统习俗之一,红运来临的象征。

  初一初二的景象与除夕截然不同。街道上人来人往,知道这是为什么吗?有句潮汕俗谚说:“有心拜年初一二,无心拜年初三四。”说的是拜年越早越见其诚意,我们九江人也同样好拜年这口。不管是刮风还是下雨,都要去别人家拜个年,说上几句祝福,以示祝别人在新的一年里家道兴旺。

  怎么样?你想不想也来体验体验九江春节时的习俗?

  春节学生讲话稿 篇8

敬爱的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你们好!

  过年,对我来说是件很高兴的事,既能够拿得到一份丰厚的压岁钱,又能够玩,还能和家人们聚在一块儿吃饭。

  看!这张照片就是我们全家人在一起过年的情景,照片上每一个人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共同举着酒杯庆祝新年的到来。桌子上摆满了各式菜肴,有红烧公鸡、鲤鱼过黄河、鸡蛋炒木耳、四喜圆子、青菜炒蘑菇、老鸭汤等等,丰盛极了。其中,最引人注目的就是鲤鱼过黄河了,只见盘中一条鲤鱼横卧黄澄澄的鸡蛋里,旁边还配有青草、绿叶,犹如蛟龙入海,散发着扑鼻的香气,又香又好看,让人感到舍不得吞下去。我和弟弟看得直流口水,不管三七二十一,拿起筷子直奔大鲤鱼。

  席间,爸爸妈妈突然站了起来,对大家举起酒杯,大声地说道:“新年到了,我们祝大家身体健康,心想事成,干杯!”我们立即举起了酒杯,相互碰杯,完美的祝福在酒杯中传递着,让我们原本十分欢乐的心境,变得更加欢乐了。

  叔叔婶婶也不甘落后站了起来,异口同声对大家说:“祝大家马到成功,立刻发财,天马行空,”大家听了他们二人的成语,纷纷点头,竖起大拇指,称他们是才子佳人。然后,家人们纷纷向大家祝福,使得气氛越来越热闹,越来越浓厚。我们都沉浸在欢乐的气氛中,大家有吃有乐,高高兴兴的。

  过了一会儿,屋外响起噼里啪啦的鞭炮声,似乎也正在庆祝新年的到来。透过窗子上的玻璃,便看见屋外下着鹅毛大雪,北风呼呼的吹着,玻璃被吹得吱吱响,与屋里温暖的气氛判若两样。

  在这个屋中,温暖无处不在,温暖着每个人的身体,温暖着每个人的心。

  春节学生讲话稿 篇9

敬爱的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你们好!

  春节,是中华民族传统节日之一,它也是中国人民心中最重要的节日。每年的农历大年初一即是春节。古人言“百里不同风,千里不同俗。”不同的地域对春节也有着不同的习俗。而我对春节习俗有着这样的认识。

  这里的春节,早在农历的十二月二十六号开始了。这一日集市上格外热闹,放眼望去人山人海,扯着嗓子叫卖的小贩、精心挑选干果的妇女、置办年货的老人,扯着大人衣袖嚷嚷着买糖吃的孩童……各式各样的人,人人脸上都洋溢着快乐的笑容,组成一副喜气洋洋的图画。

  二十七日,会有这样一群人,他们带着亲手制作的道具,挨家挨户地为大家表演“双龙戏珠”等戏码。表演结束后,说上那么几句祝福语,为大家祈福。而父老乡亲们则是有钱的捧个钱场,没钱的为他们加油喝彩,沾沾喜气。气氛总是那么融洽。

  二十八日,人们开始打扫屋子。打扫屋子,寓意为:将一年内不好的事情统统扫去。这一日,男女老少都精神抖擞地忙碌起来,丝毫不觉得疲倦。男人们一家之主,一些力气活和相对危险的活都交给他们;而妇女们,则在屋内左擦擦,右擦擦,恨不得将屋内的物件擦出光来;孩子们,年龄大点的懂事,和父母一起干活,年龄小的和小伙伴们在门外玩耍;老人们年龄大,适合做些轻松的活,这不,门口摆着一个大盆,几位老人家坐在旁边沐浴着阳光乐呵呵地聊着天洗锅碗瓢盆呢!

  二十九日,家家户户的妇女们围坐在一起,心灵手巧的她们一遍聊天一遍剪着窗花。没一会,一个个美丽的大红窗花就跟变戏法似的出现在手中。窗花的内容十分丰富,有戏曲人物、山水风景、有吉祥图案、花鸟鱼虫……窗花以其特有的概括和夸张手法将吉事祥物、美好愿望表现得淋漓尽致,将节日装点得红火富丽、喜气洋洋。

  三十日,除夕。一大早大家伙将崭新的红灯笼,红对联换上,整条街都红红火火,喜气洋洋的。桌上摆放着各类点心,对孩童们来说好不自在。到下午,家中的长辈会烧一桌菜,将饭菜碗筷摆放在桌上,点上香火和蜡烛。这时候,父母就会让我们躲到房间,不一会就会听到噼里啪啦的鞭炮声。到了晚上,一家人聚在一起吃年夜饭,年夜饭也称“团圆饭”,不论多忙,在这一天都要与长辈共进年夜饭,寓意着团团圆圆。年夜饭特别丰盛,可谓“鸡鸭鱼肉,样样不少。”

  在团圆饭后期,长辈会给小孩们压岁钱,压岁钱又称“压祟钱”,寓意用钱吓跑一种名为“祟”的怪物,保佑晚辈幸福安康。接过大人们的红包,孩子们要祝福长辈“身体健康”、“福如东海”、“寿比南山”……吃完年夜饭,人们要洗净身子,图一个将霉运都洗掉的美好愿望。洗漱完人们可不会早早睡觉,因为他们还要守岁呢!守岁也称“守岁火”,一家人围坐在一起,聊天吃零嘴,边上点着蜡烛,一夜不眠蜡烛也一夜不灭,寓意着将病痛赶走。在零点的时候,迎来了我们新的一年,家家户户都燃放着美丽的烟花,这时,人们便带着困意睡去,因为明日有很多的事情要做。

  大年初一,走家穿巷拜年之际。小辈们带着礼品上门祝愿大家新年快乐,阖家幸福。长辈们听得高兴,赏赐个把红包就让大家笑得合不拢嘴。到中午,长辈们摆一桌丰盛的佳肴,大家一起其乐融融地吃饭,聊着各自的奇闻趣事。

  大年初二,拜访外公外婆的日子。来到外婆家,刚进门嘴甜的说上几句祝福,即可获得一个大红包。进门后,外婆拿出丰盛的零嘴招待我们,面上笑呵呵的,让人浑身舒畅。此时此刻,外公他老人家拿出他那老旧但干净结实的二胡为我们演奏一番。伴随着悠扬的乐曲,父母辈的聚在一起磕磕瓜子,聊聊天,看看电视;小一辈的则在一起做游戏,聊天,别提多自在了。

  后面的日子里,则是到七大姑八大姨家拜年,好不热闹。

  春节对于每一个中国人民来说都有着特殊意义,春节的习俗蕴含着中华民族的悠扬传统文化,也无一不蕴含着中华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以及人与人之间的和谐与安宁。愿中国永远国泰民安,让人们安度每个春节。

  春节学生讲话稿 篇10

各位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好!

  春节是我国一个古老的节日,也是一年中最重要的一个节日。在中国千百年的历史发展中,还有一些较为固定的风俗习惯相传至今。比如,扫尘、贴春联、贴窗花、倒贴“福”字、画年画和守岁等等。

  “腊月二十四,掸尘扫房子”,在古书《吕氏春秋》中记载,我国在尧舜时代就有春节扫尘的风俗习惯了,此外,扫尘还有“除陈布新”的含义。

  春联也叫对联、桃符,它以对偶、精巧的文字抒发完美的愿望,是我们中国独特的文学形式。春节贴春联这一习俗起源于宋代,春联分为上联、下联和横批。

  “福”字,指的是福气、福运,春节贴“福”字是为了表达对亲朋好友的一种祝福。可是为了更充分地体现这种祝福,人们干脆把“福”字倒过来贴,表示“福‘倒’了”。

  此刻春节挂贴年画在城乡已很是普遍,浓黑重彩的年画给家家户户带去了兴旺和欢乐的喜庆场面。我国收藏最早的年画是南宋《隋朝窈窕呈倾国之芳容》的木刻年画,画的是王昭君、赵飞燕、班姬和绿珠四位古代美人。

  在此我再送大家一副对联:“焰火耀长空,色彩斑斓欢度除夕度,金龙腾大地,人声鼎沸喜迎吉祥年”!

  春节学生讲话稿 篇11

敬爱的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好!

  “吃饭了!”这顿饭可是非比寻常的,因为这是一年一度的“年夜饭”。所有离乡背井的人,都会回家吃年夜饭,因为年夜饭有着特殊的代表意义——“团圆”。

  除夕的前一个星期,大卖场和市场都人山人海、人声鼎沸,到处都挤得水泄不通,买年货的人,都欢天喜地、满载而归;商店老板总是眉开眼笑,因为荷包赚饱饱。过新年,大家都忙得不可开交,也到处洋溢着过年的喜气。

  说到过年,就得吃年夜饭。我那厨艺一极棒的妈妈可就眉飞色舞了,她的手艺大家都赞不绝口,只能伸出大拇指,大大的夸奖她一番;被夸奖的乐不可支,夸奖人的也乐得赚一顿“澎湃”,真是一举两得!就让我来为你们介绍我妈妈的拿手菜吧!

  年夜菜都有其象征的特别意义,比如:吃“橘子”表示大吉大利;吃“苹果”表示平平安安;吃“菜头”表示好彩头。当然,台语老师教我的吉祥话,我马上拿出来现学现卖!“食红枣,年年好!”“吃土豆,好年老!”……妈妈的第一道菜是她亲手包的水饺,牛肉、猪肉、高丽菜和韮菜口味的“元宝”,沾上奶奶的特调酱汁,保证让你一口接着一口;一盘堆叠的整整齐齐的白展玉米鸡,色泽如琉璃般明亮剔透,叫你看得心花怒放。你是不是口水已经流出来了呢?

  当然饭后就是小孩子们最高兴的时候啦!我们把口袋清空,准备领大红包,红包是小孩子的最爱,我们这时从小恶魔化成可爱的小天使,说出甜言蜜语,博得长辈们的欢欣,好让他们心甘情愿的掏出大红包赏赐我们;这时卖烟火的小贩就赚翻啦!处处的烟花此起彼落,绽放着大过年喜气洋洋的气氛,大家好不快乐!

  过新年,真热闹,如果每天都过新年,领大红包,那该有多好,我保证每天眉开眼笑、手舞足蹈,年夜饭吃到初五放鞭炮!

【春节学生讲话稿】相关文章:

学生春节开学讲话稿10-21

春节学生讲话稿(通用5篇)02-05

春节开学讲话稿12-25

春节拜年讲话稿范文02-05

社区春节演出讲话稿02-05

安全过春节的讲话稿02-05

春节讲话稿(精选5篇)02-06

春节领导讲话稿范文02-06

春节国旗下讲话稿08-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