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孔子的一封信

时间:2022-09-14 10:57:04 书信 我要投稿

给孔子的一封信集合15篇

  无论是身处学校还是步入社会,大家或多或少都会接触过书信吧,书信可以传达自己的思想感情。相信很多朋友都对写信感到非常苦恼吧,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给孔子的一封信,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给孔子的一封信集合15篇

给孔子的一封信1

敬爱的先生:

  近来可安好?

  孔子,孔仲尼。

  这样一个名字,从春秋起,从那遥远的年代起,开始为众人所知,开始象征着一种文化,开始铸就中华民族的魂魄。今天,请让我以一个谦卑的弟子的姿态,来回味那些铭刻在时光里的字字句句。

  您说过,三人行,必有我师焉。现在想来,这实在是一大人生哲理,可那时的我却未曾知晓。涉世未深的我,曾一度以为自己方方面面都是最优秀的,别人手拙,做不出好的成绩来。直到有一天学校大扫除,同学们纷纷热火朝天地劳动起来,有的擦窗户,有的扫地,有的抹桌椅,各显神通。只有我一人愣住了,陡然发现,从来不做家务的我,在此刻黯然失色。心里泛酸,望着正扫地的敏捷灵活的一双双手,这才发现自己是多么无能为力。自此,这次经历时时警醒着我。我对自己说,你可以自信,但不能自负。你能行,别人也可以。我只有不断学习他人的长处,才能渐渐完善自己。

  您说过,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这一点,弟子自以为做得很好。我一直秉承这样一种态度,实事求是,脚踏实地。若只知道一丁点毛皮,我绝不会大肆宣扬。真正的知识并不随着夸耀而膨大,就好像手拿放大镜去看事物,实际大小并不会为之改变,那表象只会蒙蔽了自己。所以我要一步一个脚印,实实在在地去学习。

  您说过,温故而知新。提到这一点,我真是羞愧不已,因为直到现在,我都没有落实。温习已学过的知识,从而得到深入的理解与体会,该是一件多么快乐的事呀!可我却不断给自己找借口:今晚作业多;我困了;我想做点别的事……久而久之,知识点掌握不牢靠是必然的。我该听从您的劝诫,每一天,温故而知新。

  您还说过,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这句话深得我心。岁月的流逝中,不断有一些人淡化了,放弃了,退出了。而所谓“君子”,即使身处乱世,依然能够保持崇高的气节。我已经历过人生的一大转折——从小学升入初中。在这样一个变故中,曾经班里那些“风云人物”,却在中学销声匿迹,难觅踪影。所幸的是,我凭借小学时一点点打下的基础,得以在强手如林的学校占据一席之地。我知道,在以后的一个又一个转折点中,弱者会不断被淘汰,我还应绷紧心弦,杜绝懈怠。请您相信我吧!

  您不仅说过,同样以身作则地做过。从您的行为举止中,我懂得了什么叫做“言传身教”。不管旅途中还是课堂上,遇到不懂的问题,您一律平和地回答“不知道”,一丝不苟地治学。而在那样一个春秋里,您能够一直忠守自己的信仰,不为乱世所动,该具有怎样的气节和坚忍啊!

  先生,恕弟子冒昧地问,您在周游列国却不被重用时,可曾一度心灰意冷?在世人纷纷用怪异的目光观望您时,您可会感到刺骨的寒冷……也许,您难寻一位知己,只好在自己的世界里默默走着自己的路,在孤独里闪耀着光华。我所能领会的,只有这些。

  可这孤独里的光华,是何等的超凡、独特!一部《论语》,无论是做人处世,治学态度,还是学习方法,都给我以无尽的启迪。它不仅仅拘泥于一种形式,而演变成了一种精神。这儒家思想所迸射出的火花,照亮了无数的时代。而您,就是那位“万世师表”,离我如此遥远,却又如此接近。谦逊内敛,实事求是,追根究底,磨练意志……我在日常生活中的一言一行,都被您亲切而严肃地凝望着,监督着,鞭策着。整个中华,也正是因为有了这样一种超越时空的思想,而散发出一种古朴深厚的韵味。它已然成为民族精神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或许可以称之为“中国魂”。

  在写完所有的这些后,脑海中便只剩下一个字,忽地懂了。是谓“仁”。

  愿先生在追逐理想的途中一路顺风!

弟子:陈安琪

20xx年5月22日

给孔子的一封信2

敬爱的孔子先生:

  您好!

  我是一名二十一世纪的中学生,与您相隔甚远的距离,但却依然不能够改变我对您崇高的敬意。一直以为,两千多年前

  《论语》只是古谈旧说罢了。但您的这本著作的影响力却是从未改变的。

  您虽离我们远去,但您的精神永远留在了我们的心中,您的思想主张并没有因时间的流逝而褪色,您在我们心中撒下的“仁爱”的种子依旧在我们的心中成长。

  是您让我明白了学习与思考是相结合的;是您让我学会了待人之道;是您让我懂得了拥有一颗仁爱之心。如果说我们的心里总会有一颗无形的仁爱的种子,那么一定就是您留给我们播种的。我们常常说让世界充满爱,然而这个字眼说起来简单,其中却蕴含这太多太多的含义。您认为仁爱是做人的根本,而您不仅是仁爱的一个宣传者,更是一个仁爱的实践者。您的仁爱思想对于现代社会来说更是举足轻重的。因为有了仁爱,人间才会温情常在。因为有了仁爱,世界才会变的温暖。而我也认为仁爱其实贯穿整个人生,正所谓人人献出一点爱,世界将会变成美好的人间。

  您在别人眼里是神圣的大教育家、大思想家、文学家。但您在我的心里却是灵魂的塑造者,思想的雕刻家。您留给我们的财富实在太多太逗了,是我们一生都取之不完,用之不尽的。您的一言一语都是我们人生的课堂。为我们今后的明天打下坚厚的基础。

  实际上也会有一些人认为您的思想太过于区于一格,但是我认为这所谓的“区于一格”是人们所应必备的良好品质。是我们做人的必需品,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因此我们更应该义不容辞的继承它们。

  我也多么想做您的弟子,更想亲耳聆听您的教诲。多少次,在梦中与您漫步畅谈,听您孜孜不倦的教诲。因为有了您,我明天的路才会那么坚定不移。我不怕思想浑浊,因为有您的指引。我不怕坎坷荆棘,因为有您的扶持。您在时间中洗去浮华,透出新绿,用那点滴的精神雨露,滋润着我干涸的心田。

  您用您那独特的魅力感染着我,影响着我。您用您的言辞诠释了中华民族的美德与智慧。此时此刻的您——孔老先生,怎能不令人钦佩!

  即使流年似水,光阴似箭。我对您的钦佩之情都始终如一。我依然会矢志不渝地追寻着您的思想,并逐渐把它变为我自己的思想。我会将它带向明天,带向未来!

  此致

敬礼

  您忠实的“弟子”:xx

  20xx-5-15

给孔子的一封信3

尊敬的孔老爷爷:

  您好!

  我是一名热爱学习的小学生,和您相隔2500多年。通过学习《论语》,我知道了您是一位神圣的大教育家、大思想家、大文学家。从《论语》中我感受到了您是一位和蔼可亲、平易近人的爷爷。您虽然离我们很遥远,但您活到老、学到老,刻苦学习、勤于思考的精神和高尚品质、人格魅力却永远留在了我们的心中。您的思想观点没有因为时代的变迁而消失,您留下的为人处事的哲学思想,今天依然对我们的学习、生活,带来深刻的影响。《论语》这本书,尤如黑夜里的明灯,照亮了我们做人的路途。其中的每一句话读来都意味深长,尤如浓郁的香茶待人细细品味;如放飞的风筝,载着美好的未来,让我们扬帆起航。

  孔爷爷,如今我们生活在一个激烈竟争、社会转型的时代。因此,只有向您那样虚心学习、认真思考,才能积极进取,才能为自己创造出光明的未来。但我读书却总是时紧时松,学习成绩自然也不太理想。看着身边那些爱书如命的同学,我就心怀惭愧。通过学习《论语》,知道了您精辟的伦理思想,书中深刻而富有哲理的思想为我开启了学习之门,“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使我明白了读书的乐趣。“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教给了我学习知识的方法。“三人行,必有我师矣”使我明白了天外有天,能人背后有能人,虚心做人的道理……您的这些言行理论给我以深刻的启发,促使我做一个常反思、常思考,勤奋好学的少年。

  有时课间休息,我喜欢和一些不讲文明、不爱学习的同学玩。老师多次提醒,我也不在乎只图玩得高兴,当读到您的“里仁为美,择不处仁,焉得知?”如一声闷雷惊醒了我,如果再这样下去,我也将成为一个没有思想,品德滑坡、不爱学习的学生,我要在这里说声:孔爷爷,谢谢您!虽然时隔几千年,是您给了我智慧的火花,我将终生受益!

  孔爷爷,您留给我们宝贵的哲学思想真是太多,太多!对您的子孙后代将产生重大影响。对这个世界也将产生深远的影响,您的智慧将指引所有人乐观、积极、坚强地学习和生活。孔爷爷,说到这里,您一定很欣慰吧!

  此致

敬礼

姓名:

日期:

给孔子的一封信4

尊敬的孔子先生:

  您近来可好?久仰您的大名,今终于有幸执笔写信给你,心里忐忑啊。

  首先您得原谅我不能用“之乎者也”与您交谈,实在是个人水平有限,况且我们现在都是说普通话,浅显易懂的也不赖;其次,您还得谅解我不能一一道来我们“地球村”的美好生活,三天三夜也说不完啊!最后,然我们赶紧开始今天的时空对话把!前两天才去看电影。觉得周润发说的“看过孔子,不流泪就不是中国人”说的也挺在理,但看完之后发现孔子的法光点正是一些人所缺失的。在那样战火纷纷的年代,信仰、忠诚、尊敬、睿智这些优秀的品质都被孔子很好的展现。借用本。琼生的话,他不只属于一个时代,而属于所有世纪。看到先生一生奔波,周游列国,创造了无数有价值的精神财富,但没来得及好好留恋就长辞了,觉得十分惋惜。我今天,一定要完成您的心愿。先生一生智慧的精华—儒家思想早已成为二千余年封建文化的正统代表:汉武大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创造了汉朝史无前例的强盛,对后世影响深远。如今,长江大学学生勇救落水少年,用生命谱写赞歌,这不正是您倡导的“仁义礼智信”的君子品质吗?一名家庭拮据的女出租车司机拾金不昧,苦等失主两天两夜,最终还给失主巨额钱财,这不正是您所要求的:“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的道德准则?21世纪中国人做到了您所要求的,无时无刻不以自己的实际行动展现我们老祖宗的文化瑰宝。借用本。

  琼生的话,孔子不只属于一个时代,而属于所有世纪。400多年前,一民意大利传教士把记录孔子言行的《论语》一书带到了欧洲,引起了西方的轰动。1988年,诺贝尔奖获得者,在法国巴黎颁完奖后说:“21世纪,人类如果要好好生存下去,就必须回到2500年前向中国的孔子寻找生存的智慧。”这足以证明了先生在世界文坛上的地位,在人类精神领域所取得的丰硕成果,令所有人顶礼膜拜。在举世瞩目的北京奥运会开幕式上,先生三千弟子所组成的“和”字造型格外抢眼,它不仅仅代表孔子带给世界的文化遗产,也象征着中华民族“四海之内皆兄弟”的朴素情感。这份聒噪中难得宁静的思考好比明澈甘甜的溪流灌溉在心灵的沃土上,结出智慧的果实。诚然,人无完人,孔子先生的思想可能与现代的观念有所冲突,但先生留给我们的还是纯正的,还是有深度的,是值的世界铭记的。

  天色不早了,我也要休息了。先生,晚安,祝你做个好梦。“仰泰山之高,穿时空隧道,梦中圣贤的微笑。

给孔子的一封信5

敬爱的孔子老爷爷:

  您好!

  您一定不认识我,我叫杨开路,是宁夏二十中的一名中学生。我十分敬仰您的学识,所以,在您逝世2490周年之际,特地写了这封信,和您谈谈心声。孔子老爷爷,虽然在您活着的时候,您的学识并不受别人的认可,甚至排挤您,压迫您。

  不过,您知道吗?在今天,科技飞速发展的今天,您的理论得到了不少人的认可,他们把您的话当作名言,当作激励自己的警示语,当作是教育孩子,学生的最好论句,全国有了一种无与论比的“孔子热”。每当每年您的诞辰,在您的故乡山东曲阜,总会有一大批人,您的仰慕者与您的后代一起为您祭祀,追悼。大家还共同成立了“孔子学院”。每一个在这里读书的孩子,都要穿上古代的装束,学习古代的礼仪,将古代文化传承下去。

  孔子老爷爷,您知道吗?在您死后,您那些弟子将您一生的语录记载下来,并编了一本书——《论语》。现在这本书已经成为中国人四书之一,是必读经典了。上学期,我们就学习了《论语》八则,如:“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等一些饱含丰富的人生哲理及启发的一些句子,这些句子不仅通俗易懂,而且读起来朗朗上口。还有,您和两个小孩子一起辩日作“裁判”的故事。也已经广为流传。

  您在这则原故事里所表现出的“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的品质及实事求是的精神,让所有人敬佩与称赞。孔子老爷爷,您知道吗?因为您那颇具艺术色彩的人生,现代人将您的故事改编成了一部励志的动画片——《孔子》。这部动画片从您小时候的贫苦生活讲起,一直讲到您学业有成,收下了子路等弟子,一同前往各地,直到您的生命终结为止。

  这部动画片以您的一生的经历来告诉孩子们许许多多您身上的宝贵品质,并鼓励他们学习,不过,唯一不同的是,故事添加了不少神话因素,动画片有一个美丽的兰花仙子,还有一个您的好朋友,却处处帮倒忙的皮休,最有意思的是,您还同这些“神仙”成了不分离的好朋友。孔子老爷爷,您那渊博的学识和宝贵品质,不仅影响了中国的人们,还传播到了亚州的各个国家。您的理论,使这些国家的理论发生了变化。使全世界都有了一种“孔子热”。

  不过,孔子老爷爷,我不知道您的那个时代国与国之间是否和睦相处。我们现在,虽然经济发展了科技发达了,但是国家之间的矛盾也深化了。这不,日本就和我们抢了您的“家乡权”,他们非说您是日本人,是后来逃到中国来的,还说,他们本国的传统,文化,和中国没有一点关系!可看看他们的文字,不完全就是汉字的翻版吗?不光有日本,周围不少的国家也已经“虎视眈眈”的盯着中国这块“肥肉”了,他们想在“八国联军”之后,又一些抢夺中国的国土!孔子老爷爷,我们该怎么做啊!一方面我们不能挑起战争,另一方面,我们又不得不保卫自己的家园,捍卫自己的尊严。真是进退两难呀!请您用您那渊博的学识帮我们想一想,我们应该怎么做呢?

  此致

敬礼

  您的敬仰者:xxx

  20xx年x月x日

给孔子的一封信6

尊敬的孔子先生:

  你好,

  我们之间有着几千年的历史,在这之间,你的思想一直在教育着后人,在百家争鸣的时候,你以“儒家”思想为代表提倡的学风,你是现在人心中的大才子、大教育家、大思想家。你曾在百家争鸣时期洒下“仁爱的种子 ”,虽然你已离开了我们,可是您的思想却从未离开过我们,你的语录《 论语》一书中,给力我很多启示,如一盏指路灯,能给我们在黑暗时找到正确的方向。在读《 论语》一书中我有一句话并不认同“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如果自己不想做的事情,还不让被人去做,那到头来谁做呢?一件事总该有个人来做并不,自己没有能力,也许别人就有这方面的才能呢?所以我并不认同您的想法,但同时我又是十分的赞同您所说的“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那些为了面子而不去向人询问,假装知道,可是却什么也不知道的人处处可见,在这一句话中也表现了一个人的诚实度,也表现力一个人的做人准则,没有了诚实便什么都没有了,所以让我受益匪浅。

  您视名利如浮云,不追求什么名和利。您的存在是在让世人的觉悟。让世人知道自己活着的价值。您的《论语 》我们熟记在心,时时刻刻叮嘱着我要牢记“ 礼”和“ 仁”。

  在当今世界,请问有多少个国家不知晓您的存在,可是又有谁还记得 “ 礼”和“ 仁”呢 ? 现在的人从出生到死亡,都在为生活而奔波,现在这个社会就是落后就要挨打,您的思想中还主张“让 ”是吧,谦让 、宽容,的确是一种美德,可是在我们这个时代,你让别人一下,别人就会超出你很多,只有不断的竞争才能生存,这就是当今社会!

  孔在先生,有了您的教育,我们的国家正在飞速发展中!谢谢您的教育!

此致

敬礼!

您的学生:朱颖

  20xx年3月6日

给孔子的一封信7

Dear(您可能不认识,这是英文,不是外星语)孔子:

  您好!

  My name is(再次用英语)笑林,我是一名初中学生,第一次跟您写信。有些冒昧,请多多包涵。

  “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您的这些名言五岁时的我就已经会背了,但其中的意思,我还真不知道,当学了《论语》这篇课文,我才彻底明白这些话的含义。当老师说我们山东有“一山一水一圣人”时,我便会问:“一圣人是谁啊?”这个问题我想了很久。后来我才明白是您。而且我还了解您的思想在当时多么超前,你希望国家是这个样子的: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举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鳏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男有分,女有归。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是为大同。

  我先给你说说我们现在的城市和生活吧。

  自1949中华人民共和国解放后,中国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呜---”在铁轨上发出一阵响声。您可能以为这是怪物吧,其实这是火车,它是一种交通工具。看,在天空飞翔的的那个东西,“嗖---”一声从头上飞过,您可能还以为这是一种巨鸟吧,这是另一种交通工具,叫做飞机。那是什么?有四条腿,身上还是铁打的,那是汽车。还有水上飘的货船,还有自行车……您可能会问了,以前的马车、牛车、驴车哪去了?那些,在我们现代城市里很少见了,好像都退化了一样,消失了。(不知道这样说您会不会懂)

  再看看我们的生活水平,那叫一个棒!不信,您瞧!道路两旁的土房子不翼而飞了,取而代之的是单元楼,小二楼。以前的泥泞小路已经消失了,代替他的是宽阔平坦的柏油马路;曾经的扇子早已不知被人丢到哪个旮旯里去了,现在用的可都是电扇、空调!以前那用来传递信息的“烽火台”早就自动消失了,现在用的可都是电话,手机!可比过去好得多了,又快又方便,羡慕了吧。如果您需要,我可以送您一些。

  您那个年代,战乱不断,那几个小国,今天你打我,明天我打你,闹得鸡犬不宁,人心惶惶的。现在好了,神州大地已经是和平世界了,五十六民族成一家人啦,在这里,不需要打仗,更不需要争夺,人人富足,家家安康。您一定很纳闷吧,谁有这么大的本事把这么个烂摊子收拾好的,我得自豪的告诉您,是共产党!她好比是一个伟大的母亲,一心为她的儿女们着想,引领着他们打到土豪劣绅,赶走日本侵略者,把不肯讲和的蒋委员长撵到台湾岛上去,建立了新中国,走上了社会主义康庄大道,又经过几十年的艰苦奋斗,富起来了,强大了,原子弹、氢弹、卫星我们也都用了,那些帝国主义国家再不敢看扁咱了,咱可以踏踏实实过日子,奔小康啦,您替后代子孙高兴不?

  孔子老先生,您看,您的理想在两千年后终于实现了,如果您地下有知,您就放心吧,您的后代子孙会越过越好的,好比是芝麻开花节节高。因时间不早了,尽管还有好多话要给您说,我也只好搁笔啦,您听,老妈催我啦,小林子,十二点啦,拉灯睡觉。下回再见!G00dbYe!(又说英文啦,真改不了)

此致

敬礼

  小林子

  20xx年5月25日星期三写

给孔子的一封信8

敬爱的孔子:

  您好!从小学开始就要开始学习的的文言文,故事,我就一直在想你受到这么多人的尊重而且还流传至今,也受到后人的敬仰,在我那年出生,妈妈送我了一本《论语》上面是有拼音和解释的,当我闲的时候我就拿起你的《论语》来看,可是,我无论怎么样都不能理解你的书,我甚至在想你为什么写一些众人难懂的问题呢?

  当我长到十三岁时,上了五年级,我从老师那里知道你的书十分有意义,虽然当时我还不懂,但是光从里面的内容中,我们就看出您是一位知道渊博的学者,这样,我一直不理解你的书!只到现在我上了初中时,才了解您是一位有周游列国的学者,我在图书馆中,无意中看到了一本《论语》,这本书比妈妈给我的那本更好,更大,更厚,我看了,看那惊人的价格,狠了狠心,买下这一本书让我能够进一步了解您,我理解您,明白你的书!

  您还是一位长寿的人,听说你十分注重饮食,同时老师还告诉我们您的饮食习惯,让我们有机会也学习一下您的饮食,有道是“病从口入”我相信您身体也一定很硬朗,当天,我回到家中,硬是要求母亲做一些像您所吃的饭菜觉得能够长寿,母亲为此十分为难,但母亲还是在我的苦苦哀求下认输了,当母亲按照我的要求做后,我觉得与我平时吃的饭菜也没有什么不一样……

  有一天,我正在全神贯注地看着新买的那本书,以至于我没有听见妈妈叫我吃饭的声音,没有办法,妈妈只得吧饭端到我屋里,妈妈一边叫我快点吃饭,一边又嘱咐我小心把眼睛看坏了,您恐怕不知道,只要有书看,我就会不管三七二十一也要把书看完,又何况这一本还是关于您的。我一边应答着妈妈就是不把书放下,只能边吃边看书,时间过得真快,转眼间到了睡觉时间,可我并没有一丝睡意,仍捧着你的书读,很快爸爸就进我的房间来阻止我阅读,让我明天再看,否则明天上课会打瞌睡的,我不得已,只得放下您的书,便睡下了。可是这让我怎么睡的着呢,我在床上一直想着,书上的语言,让我觉得十分深刻有意义,我认为我并没有选择错书。

  我对您的著作痴迷的样子就知道我与《论语》的不解之缘了吧!谢谢您及您的著作,有了他们,我才会与书交上朋友并且成为好朋友,有了他们,我才会了解您及您不平庸的一生;有了他们,我才会有如此多的感慨。我想:像您及您的著作一定会永远流传下去,因为您是值得骄傲,当之无愧的伟人,我依然会继续将您及您的著作研究下去。

  一位仰慕您的中学生:朱燕

给孔子的一封信9

敬爱的孔子:

  您好!自从读了那本思想深刻、内容丰富,集聚了您智慧语录的《论语》,我心中总感觉回味无穷。它包含了通俗却又深刻的哲理,是留给后人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思想宝库。

  您是儒家的始祖,伟大的思想家和教育家,您生活的年代虽已距今有二千多年了,但一捧起那本《论语》,您那慈祥的面容,花白的鬓发,捋着长长的胡须沉思的神态就浮现在我眼前,那每一句名言、警句都鼓舞着我,激励着我奋发向上,积极进取。

  我重点分析了您所说的“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也就是说,把学习看成生活的一部分,把它当成一种乐趣,学习也就非常容易了,若能善待友人,与他们和睦相处,心情也就舒畅了。日常生活中,误解是经常出现的事,我们只要遇到事多为他人着想,努力创造一个和谐、融洽的环境,不就正如您所说的也是君子吗?

  “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是最令我感慨不己的一句话。它使我心中久久不能平静,浑身充满了奋发向上的力量;它像警钟一样,时刻提醒着我,在生活中,是不允许松懈的,遇到哪些品德高尚、言行超拔的人,就应该以他为榜样,虚心向他学习,以他人之长补己之短,才能使自己不断进步。此外,遇到品行低劣的人,不只是蔑视他,更应该扪心自问,看看自己是否也有类似的毛病,以便及时调整自己的行为,提高自身修养。而您正因为具有这样的品质,才能成为圣人,被后世永远赞誉。

  在您的感召下,我要更加努力地学习。我要学习您那贫贱而好学的精神,亲爱友人、修身养性的品质,孜孜不倦、奋发进取的信念。我要做到珍惜时间,经常反思自己的所作所为,自觉努力,不断鞭策自己进步,去除身上那些浮躁、迷茫、自私、懒惰、毫无追求的坏毛病,做一个像您那样有修养、有文化的人。

此致

敬礼

给孔子的一封信10

敬爱的孔子:

  2500多年前的您以好学、博览、广交而著称,对于各种知识都表现出浓厚的兴趣,因此您多才多艺、知识渊博,在当时是出了名的圣人。但您自己并不这样认为,您有一句相当经典的话“三人行,必有我师焉”可见您是多么的谦虚。

  我从未见过你长得是怎么样子的,但是我仿佛能看到您朴实的身影。紧锁的双眉,因为知道您离开时也还未有您所看到的核心是“礼”与“仁”。您主张“为政以德”。用道德与礼教来治国是最高尚的治国方法。

  孔子的仁说,体现了人道精神,孔子的礼说,体现了礼制精神,即现代意义上的秩序和制度。人道主义这是人类永恒的主题,对于任何时代,任何社会,任何一个政府都是适用的。而秩序和制度社会则是建立人类文明社会的基本要求。孔子的这种人道主义和秩序精神是中国古代社会政治思想的精华。

  1988年,75位诺贝尔奖获得者在巴黎集会,会议结束后发表联合宣言,呼吁全世界“人类如果要在21实际生存下去,就必须回首2500年前,去孔子那里汲取智慧”。

  姓名:

  日期:

给孔子的一封信11

尊敬的孔子先生:

  您好!

  我是一位普通的初中生,相貌平平,架着一副黑框眼镜。我处于二十一世纪,与您相隔那么久。虽然如此,您在我心目中的地位还是超过了那些歌星、影星,虽然您已经离我们远去,但《论语》一书给了我们谆谆教诲,使我感触无限......我十分欣赏您对于为人处事等方面的认识。

  “仁、义、礼、智、信、恕、忠、孝、悌”中,叫我理解最深的是:“信”和“孝”。信——我们待人处事应该诚实不欺,言行一致,说到做到,不可以满口谎言,答应别人的事又不做的到。只要坚持做到“信”,就可以取得他人的信任,受到人们的尊重。当权掌事的人如果讲信用,做到实事无妄,百姓也会以真情相待,拥戴当权者。

  孝——孝是一个广泛的话题,在日常生活中,我们不光要懂事,不惹父母生气,更重要的是要尊重长辈,绝对不可以做出没有礼貌的事,有什么是子女要尽量顺从父母,如果父母真有什么不对,儿女要婉言相劝,力求其改正,并非绝对服从,这些思想就是道德文明的体现。以上两方面是我由您的观点而得到的思考,在此,我将它冒昧直言,请您看看我的理解是否正确!在现在这个时代,有很多人已经失去了您的这些学习精神,您多才多艺,博学多识,热爱学习,却依旧那么的谦逊,而二十一世纪的新一代们,有很多都游手好闲,不学无术,只知索取,却还是恶习不改。我个人有时也会有懒惰之心,这才致使学习成绩下降许多,我真该向您好好学习学习。从“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这句话中就足以看出您的谦虚好学的精神!让我同样佩服的是您那颗有理想,有抱负的心。《论语》中说过:“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您把实现"仁”的理想看做自己的使命,一生为此努力,以宽待人。您知道实现梦想的路途艰辛又遥远,担任然不曾放弃;在您完成使命的过程中,一定有人不理解,有人看不惯,可是,您看啊!现在,世人都在传颂您所创下的儒家经典,世人无不以崇敬之心来看待您和您身上所俱有的精神。

  这一切的一切,不正是您宽广的胸怀和坚强的一直所带来的吗?我想学做一个有内涵的人,就像您一样,很有个人修养。您曾说过:“君子有三戒,少之时血气未定,戒之在色;及其壮也,血气方刚,戒之在斗;及其老也,血气既衰,戒之在得。”这话就告诉了我们有涵养的前提——要时刻小心,要有真正的智慧,不可总是冲动行事,“血气”是人一生中,三个阶段都需要修炼。您还总会去自我反省,发现自己的不足来改正,使自己更强!我想对您说的话真是太多了,三天三夜也未必说得完,在此,我只能略说一二,让您看到我此刻的心情。

  教给后代的何止是这几点呢?我虽然未曾与您谋面,但透过您的精神,我仿佛看到了您深邃的,充满求知欲望的双眸和您那高达坚实的背影......祝您的精神永世流传,万古留香!

二十一世纪的中学生

20xx年xx月xx日

给孔子的一封信12

敬爱的孔先生:

  您好!我是您的一个学生,一个您从未谋面的学生,一个生活在二十一世纪的一个学生。孔先生,您可知道,二十一世纪是一个在学习上多么累人的世纪!每天,当太阳还在沉睡时,我就已经睁开困倦的双眼开始背单词、默课文……

  中午,当大家都在午睡时,我却“高速运转”着我那只睡了二十分钟还疲倦着的大脑,完成那一条条多得让人头胀的作业;晚上,当月亮都闭上了双眼的时候,我仍在冥思苦想着那一道道数学题……每天,都是如此。可是辛勤的劳动并没有收获丰硕的果实,我的进步仍是很小。这样的结果让我不免有些失望,有些想放弃了。失望的我从书架上随意拿下一本书,看着,看着,突然,在这本书上,我看到了阐述学习与思考的句子“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我反思自己平时的学习,豁然发现自己虽学又思,但却没能勤于提问。我一边想着。一边拿笔在本子上记下学习方法上的不足——勤于提问。

  勤于提问,就是在学习中善于提出问题,并用自己的理解予以解答,解答不了的问同学、老师或一起探讨。获得一点小收获,原本已熄灭的学习奋斗之火又被点燃。抓住了“勤于提问”。继续往下读,往下读……当我阅读到阐述正确的学习态度是实事求是、不能不懂装懂的句子“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时,顿时想到了平时我遇到不懂的问题时的态度:不是理直气壮地去问老爸、同学和老师而是问同学要解题答案,或是直接把那题“晾”在一边,不理了,或是要别人的答案,询问了一下解题方法、步骤,研究了一会儿,“半桶水”的料,就写在作业本上了,。想到这儿,我不禁惭愧地低下了头,为自己的行为感到羞愧。我抬手在手旁的本子上记下了学习方法上的又一个不足——不认真负责的态度。爸爸说,这种不认真负责的学习态度,长期以往会损害自己的一生,必须改掉!接着,我又继续往下读,又总结出了几点在学习方法上的不足,例如:不善于从正面学习,从反面借鉴;没有温故知新……看完了这本书,“回头”瞧瞧书名,这才发现这本书原来是儒家经典之一、“四书”中的——《论语》。

  孔先生,谢谢您,也谢谢《论语》。如果没有您,您的弟子们也就不会把您的'言行记录下编成这本书——《论语》,也就不会让几千年以后,您的学生,我,有幸拜读这本书——《论语》,了却我的烦恼,重燃我的“努力奋斗之火”让我从书中获益匪浅。孔夫子永垂不朽!

  您的学生:

  年月日

给孔子的一封信13

敬爱的孔子:

  您好!

  随着时间的流逝,您与您的弟子所创的《论语》对于指导我们的学习,具有很大的教学意义。它体现您的哲学政治以及文学主张,您的学说成为两千多年封建文化的正统,影响极大。

  在我们的学习中,许多同学都是“学而不思则罔”,也有的同学是“思而不学则殆”。您对您的弟子常说学习要把“读书”和“思考”结合起来,这才是正确的学习方法,所以我们一定要按您对您的弟子的教育及方法去学习。

  在我们的数学课上,大家总是装得似懂似不懂的样子,一些作业就错,所以我们应用您的一句话:“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来教育大家,实事求是,这才是正确的学习态度。

  为什么考年级第一的人那么厉害?那全是他们努力的结果,用您的话来说他们的努力就是“默而知之,学而不厌。”他们在家里和朋友谈论问题时,他们总觉得“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他们的学习不仅刻苦,而且向别人请教学习时总是“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这不就是“敏而好学,不耻下问。”的道理吗?

  您的《论语》给了我们很大的教育。不仅在我们的学习途中为我们照亮前方的路,而且还在时时刻刻的引导着我们。

  希望你的著作能继续流传下去,继续教育人们!

XXX

20xx年XX月XX日

给孔子的一封信14

尊敬的孔子:

  您好!

  我曾幻想乘时光列车穿越回到过去。去看您和蔼的脸色,亲切的笑容,白白的袖袍在微风的吹动下迎风起舞,您虽已白发苍苍,但仍两袖清风,放眼于山水之间,寄情于国家百姓。让我的敬佩之心像水波荡漾着的样子,久久不能平静。

  我敬佩你的“三人行,必有我师焉”。自幼丧父,青年丧母,这沉重的暴风雨都如泰山,如日月,如天地般向您压下来,但您并不屈服,而是意志坚定,知难而进,这正激发了您学习的无限斗志,塑造了您舍小家顾大家的精神灵魂。您不耻下问,即使他人嘲笑“孔家的儿子真不懂礼节,总是问这问那,多讨厌!”您总是莞尔一笑并不理睬,坚持自己。抬眼现在,“面子风”问题蔓延全球,不耻下问已是浮夸。

  人与人之间都戴着虚伪的面具,哪还有“三人行,必有我师焉”的踪影?我敬佩您的“温故而知新”“孔子学琴”闻名遐迩。一弹心领神会,二弹掌握技巧,三弹体会精神,最终您把这支曲子谈的出神入化,感天动地,就连老师师襄也不的不向你连连作揖。这是何等的专心致志?敢问从古至今,谁人可以比尔?顷刻间,我明白了,只有不断温习旧的知识才能有新的知识体会。而有的人只是刚学到一点知识就洋洋得意,沾沾自喜。

  到处炫耀自己有多了不起,结果到头来却是竹篮打水——一场空。什么也没有学到。我敬佩您的“因材施教”根据学生的不同情况,使用不同的教育方法,传授不同的教学内容,培养他们向不同的方向发展。这就是当时轰动一时的“因材施教”法,也为后人的教育方法提供了典范。

  子路,冉有同问您“如果我听到一种正确的主张,可以立刻去做吗?”但您却有不同的回答。对子路,您慢条斯理地说:“总要问一下父亲和兄长吧?怎么能听到就去做呢?”对待冉有无可置疑的说:“对,应该立刻实行。”因为您知道子路为人逞强好胜,办事不够周全,应多听听别人的意见,三思而后行,而冉有性情谦恭,办事犹豫不决,应临事果断,敢作敢为。而现代的教育基本都是“填鸭式”教学,对每个学生的教育方式都一样,这样把学生们都快压垮了,连续的不断“填食”已使学生身心疲惫。

  质量,效率都跟不上了。我真希望回到您的时代,去和您一起探索学习的奥秘。我还敬佩您的······您的思想主义:仁,忠,孝,义,让已传颂千古;您的仁者看人,为政以德已普遍畅行;您的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已让万人为之惊叹。读了《繁华的尘埃》才知那生平的歌舞,不夜的王朝;读了《杜甫诗详》才能体会杜甫忧国忧民,化作春泥更护花的志向;而读了“四书五经”才知道您的雄伟事迹和博大胸襟。

  作为儒家学派的创始人,作为第一个举办私学的人,作为古代社会最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作为后人尊称的孔圣人都让我不禁为您的豪情壮志所敬佩。虽然穿越时空只是幻想,但您的一言一行都深刻在我的脑海中,我一定会秉乘您的思想主义,继续专研您的《论语》,继续学习您的精神。

  一个敬佩您的中学生

  20xx年xx月xx日

给孔子的一封信15

尊敬的孔爷爷:

  您好,我是一名二十一世纪的中学生,与您相隔着比银河还远的距离。您在别人的心里是神圣的大教育家、大思想家、大文学家,可我知道您一定是一位和蔼可亲的爷爷,你虽离我们远去,可您的精神永远留在了我们的心中。您的思想主张没有因为时间消逝而被淡忘,反而时时刻刻都在启迪着我们的一言一行。包含您思想的《论语》一书,已被我读了不下十次,但是每次阅读完之后,都会有新的收获,新的感受。这本书如一盏指路明灯,能让我们在黑暗中找回正确方向。您的主张无时无刻不熏陶着我们······孔爷爷,您知道吗?在我生活的这个时代,是一个充满竞争的时代,所以只有努力读书,才能为自己的未来铺上红地毯。而我读书却是“三天打鱼,两天晒网”,所以成绩也不突出,看着同学个个都“节节高升”,而我却一落千丈,心中也似打翻了五味瓶,直到《论语》,走进我的生活,孔爷爷您的谆谆教导是我如沐春风,您的“温故而知新”使我深感读书之乐趣。从此,我的学习成绩就“节节高升”了。孔爷爷,您的一言一行都深深影响着我、启迪着我追寻。

  孔爷爷,您是世人心中的“大圣人”,您知道你在生活中的思想主张对当今社会是多么重要吗?正因为有了你当初的宽宏大量,才有了今天人与人之间的和谐,您的思想也曾深深教育过我。

  那一次,学校组织卫生大扫除,我和一个同学被安排打扫教室,面对外面大好春光,我竟昧着良心对那个同学说我生病了,需要她帮我扫一下,那个同学二话没说就答应了。我在外面玩的痛痛快快后走进教室时,发现老师在对她训斥。原来她先帮我打扫好了卫生。而自己的区域却未来得及打扫,不知为什么,当时一种负罪的念头让我愧疚不已,当您的“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映入眼帘时,如一只利剑深深刺痛了我的心脏,是啊,自己都不愿承受的事情,为什么要强加在别人身上呢?感谢您,孔爷爷,是您给我的人生上了生动的一课,终身受用的一课。其实,孔爷爷,您教给我的何止这些呢?“三人行,必有我师焉”,让我学会了选择朋友,“不耻下问”让我攻克更多难题,学习更上一层楼,孔爷爷,您的闪光思想照亮了您的子孙后代的茫说说茫路途,您的一言一语都是我们人生的课堂。孔爷爷,看到这些,您一定感到很欣慰吧。

此致

敬礼!

【给孔子的一封信】相关文章:

给孔子的一封信_给孔子的信1000字01-29

给孔子的一封信12-01

给孔子的一封信05-09

给孔子的一封信_写给孔子的信1000字05-22

给孔子的一封信作文09-07

写给孔子的一封信12-05

作文:给孔子的一封信03-27

给孔子老师的一封信09-22

【推荐】给孔子的一封信09-15

蛔虫给孔子的一封信1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