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期间小区消杀简报

时间:2022-12-14 11:29:00 简报 我要投稿

疫情期间小区消杀简报(精选7篇)

  在现实生活或工作学习中,接触到简报的地方越来越多,简报具有一般报纸的新闻特点,特别是要求有很强的时效性。你知道简报怎样才能写的好吗?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疫情期间小区消杀简报(精选7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疫情期间小区消杀简报(精选7篇)

  疫情期间小区消杀简报1

  为了给全体师生提供一个安全无菌的环境, 11月21日,市红十字会志愿者们来到和平小学,对学校进行全面消毒防疫工作。

  当天是休息日,而且正下着小雪,但市红十字会一行9名志愿者不畏风雪,他们身穿防护服,戴着护目镜,手提弥雾器,严格按照程序对教室、楼梯走廊、各个功能室以及食堂等师生活动场所进行了彻底的喷雾消毒。消毒工作细致入微,科学专业,确保全方位无死角,让病毒无处藏身。

  本次消杀工作,市红十字会的志愿者们放弃了周末休息时间,不畏严寒、不计报酬,为和平小学的广大师生营造安全、卫生的校园环境。

  疫情期间小区消杀简报2

  建立学校环境卫生检查小组,制定卫生检查标准,指定负责人,加强校园环境卫生领导工作。由学校主管卫生人员每周进行定期检查和不定期抽查,对各卫生区域进行检查和督促,记录每次检查情况,对存在的问题进行通报并整改。

  每日对教室、食堂、宿舍、实验室、图书馆、厕所、礼堂、浴室等公共场所及垃圾桶站消毒一次。疫情期间每日对上述场所开窗通风情况进行检查。

  规范保洁卫生操作,清洁人员需每日工作前接受体温检测,腋温不超过37.3℃或额温不超过36.8℃方可开始工作。工作时须佩戴口罩和一次性橡胶或乳胶手套,工作结束后洗手消毒并按要求对场所等消毒工作做好记录。

  规范相关垃圾规范处理操作,卫生保健室和独立的隔离场所产生的垃圾要用医疗废物专用袋严密包装,并及时清运。未清运的垃圾要置于有盖的桶内,每天用有效氯含1000mg/L的含氯消毒液喷洒垃圾桶内外表面等;按照《医疗废物垃圾管理办法》和《生活垃圾分类制度实施方案》,做好不同垃圾分类处理。

  疫情期间小区消杀简报3

  为扎实有效地做好学校疫情防控工作,保障全校师生健康与学校环境的卫生安全,严格落实防控措施,灭杀消毒源头,为师生健康筑起第一道安全屏障。自开学以来,后勤管理处不漏死角,定期对校园全面消杀。

  消杀人员严格按照防疫要求戴口罩,穿防护服,按照卫生消毒管理的标准规范操作,对办公楼、学生宿舍、教学楼,家属院、楼道、垃圾箱等公共区域各个角落进行全面而细致的消杀工作,切实为全校师生安全保驾护航。

  疫情期间小区消杀简报4

  为全面落实我校新型冠状病毒疫情防控工作,扼制传染病传播,确保学校在疫情解除后安全顺利开学。东城小学于2020年3月5日上午进行全校彻底消毒。本次消毒由东莞市九州有害生物防治有限公司负责。

  进校前,学校保安人员对入校的专业消杀服务站工作人员进行体温测量并登记。全校彻底消毒行动开展前,学校安排了清洁工作人员配合专业队员打开所有功教室、办公室、实验室与室内场馆等重点场室进行通风换气工作并对校园进行了清洁。教室、教师宿舍、办公室、室内场馆等,在消毒之后把门窗关好,以保证消毒效果。

  本次全校消毒包括教室、办公室、功能场室与室外关键部位,楼道、楼梯间、卫生间、排污井口等公共重点部位,严格统一按照《学校消毒制度》执行。学校专门安排了行政工作人员跟进消毒工作。实施消毒前,行政人员检查消毒人员的相关工作资质、药水及消毒设施。实施消毒时,监督消毒人员须戴橡胶手套、戴防护口罩等,严防意外事故发生。消毒人员严格执行消毒、灭菌常规操作要求和消毒隔离制度。

  本次消毒工作严格按照卫生部门要求,用浓度与剂量适当的消毒剂,实施消毒30至60分钟后打开场室通风方可进入室内。本次消毒工作由专业单位及其人员实施,我校对消杀时间、地点、大致区域、消毒单位信息(名称、资质、地址、联系方式等)、使用消毒剂名称及配制方法,做好了记录。相信我校行政、师生齐心协力,严抓防控落实,一定能迎来防控阻击战的春天!

  疫情期间小区消杀简报5

  为杜绝病毒传播,加强环境整治,提升居民群众疫情防控意识,做好社区疫情防控,10月13日上午,长沙市芙蓉区朝阳街道人民新村社区在三角花园处开展消杀大扫除行动,降低病毒传播风险。

  消杀过程中,社区工作人员、环卫工人、志愿者们身穿亮色小马甲、手持消杀工具,严格按照消杀流程进行操作。重点对三角花园的地板、板凳、扶手、垃圾桶等公共场所的公共物品进行全方位、无死角消杀,同时,对于容易被忽视的细节之处进行仔细清理,全力阻断病毒传播途径,把好社区防疫第一关。此外,工作人员在消杀之余不忘提醒社区居民和群众尽量少去、不去空气不流通或人流密集的密闭场所,外出戴好口罩,经常开窗换气、保持室内空气流通。

  此次消毒消杀活动的开展,将社区消毒消杀工作与宣传疫情防控相结合,不仅进一步降低了病毒的'传播风险,也提高了居民群众对疫情防控的认知度,将消毒消杀工作与宣传疫情防控工作“双管齐下,有机融合”,确保了居民生活环境以及公共环境安全、卫生、健康、整洁。

  疫情期间小区消杀简报6

  面对卷土重来的新冠肺炎疫情,新野县上庄乡充分认识疫情防控任务的艰巨性、复杂性,始终坚守“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的理念,守土有责、守土尽责,不断强化疫情防控宣传力度,引导群众增强自我防范意识及防护能力,坚决实现疫情防控“零传播、零感染、零输入、零输出”目标。

  宣传发动“强”起来

  为了让疫情防控宣传覆盖到乡村的处处,新野县上庄乡守土有责、守土尽责,充分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组织乡村党员干部挨家挨户发放、张贴《新野县加强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告知书》,现场宣传疫情防控政策和常识,告诉群众一定不参加聚集性活动,尽量不到封闭性场所,自觉遵守公共场所戴口罩、测体温、扫行程码等时疫要求,同时,主管疫情副乡长程雨在繁忙的工作之余,俯身写出既代表上庄特色、又接地气的顺口溜,录制成音频让各村下载进行循环播放,强力宣传疫情防控知识,此外,上庄乡还通过宣传栏、宣传版面、大喇叭、宣传车等多种方式进一步提高群众的防范意识。

  横幅标语“挂”起来。

  上庄乡积极实践,主动作为,第一时间在辖区主干道、社区广场、村部等明显位置悬挂、张贴“严防重点关口,加强风险排查“、”个人防疫三要素:戴口罩、勤洗手、多通风”,“早发现、早报告、早诊断、早隔离”这些接地气的宣传横幅和标语,时刻警醒群众务必要做好自身防护,有效阻挡疫情传播。

  防控信息“转”起来。

  乡村党员干部第一时间将疫情防控信息、疾控最新通告融入朋友圈、微信群,及时转发信息,分享好典型、好做法,告知群众不信谣、不传谣,做到防控行动全员参与,防控知识入脑入心。

  疫情期间小区消杀简报7

  为了打通疫情防控宣传引导工作“最后一公里”,连日来,西彭镇通过线上线下各类载体,精准宣传让疫情防控信息和健康知识进门入户、深入人心。

  一、是氛围营造有效

  在交通要道、聚居区域、商场超市等醒目处张贴“告市民倡议书”“致市民的一封信”2万余份,设取阅点向辖区居民发放《新型冠状病毒社区(村)防控指南》17000份,悬挂疫情防控横幅500余条,在辖区范围内营造出人人参与、共同抗疫的浓厚氛围。依托各村(社区)的便民服务“院落群”、“网格群”、“工作群”等300余个线上平台推送疫情防治信息,拓宽宣传覆盖面。此外,城管大队、派出所利用巡逻车,各村(社区)利用便民大喇叭、便携小喇叭开展全方位宣传,确保防疫宣传入耳入脑入心。

  二、是舆论引导有序

  通过铝都西彭、真武宫农业公园微信公众号和新浪微博推送防疫科普知识、部门工作动态、先进人物特写等30篇。挖掘出“骑着摩托车带着大喇叭巡村的党支书”、“一家三口同上阵的志愿者”等一大批防疫一线先进典型,《战“疫”中的一封感谢信 隔离病毒不隔离关爱》、《重庆战疫·行动丨西彭镇5名大学生志愿者助力社区共克疫情》、《西彭镇干群合力齐控疫情》等报道在华龙网、重庆日报、九龙报等市区级媒体刊载,大力传播战“疫”正能量。

  三、是走访入户有心

  除线上和户外的宣传浓厚、传播到位,机关干部、村(社区)干部、网格员、院落长、志愿者、民警、医务人员以最大的耐心、热心投入上门走访的疫情排查宣传工作,点对点开展疫情防控知识宣传。28个村(社区)设立免费饮用点为群众发放春季呼吸道感染预防性中药,部分村设置“流动健康服务驿站”,为腿脚不便和居家隔离人员送药上门,贴心服务,暖心关怀,不断演绎“隔离病毒不隔离爱”的温情故事。

【疫情期间小区消杀简报】相关文章:

疫情期间小区消杀简报范文(精选9篇)12-14

学校疫情期间消杀简报(精选5篇)11-21

疫情期间消杀简报范文(精选6篇)12-13

疫情期间校园消杀简报(通用5篇)12-12

疫情期间校园消杀简报范文(精选16篇)12-14

疫情期间校园消杀报道简报(精选17篇)12-14

学校疫情期间消杀简报范文(通用5篇)11-21

疫情期间校园消杀报道简报范文(精选5篇)12-12

疫情期间场所消杀工作简报(精选6篇)12-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