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结对帮扶简报

时间:2022-12-09 11:06:59 简报 我要投稿

学生结对帮扶简报范文(精选6篇)

  在社会发展不断提速的今天,许多人对一些广为流传的简报都不陌生吧,简报又称“动态”“简讯”“要情”“摘报”“工作通讯”“情况反映”“情况交流”“内部参考”等。那么你有真正了解过简报吗?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学生结对帮扶简报范文(精选6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学生结对帮扶简报范文(精选6篇)

  学生结对帮扶简报1

  为传递学校对困难学生的关心关爱,进一步做好学生资助工作,近日,我校开展了校领导及党委常委与困难学生结对帮扶见面会、校领导与困难学生“辞旧迎新共进晚餐”等活动,为同学们送去新年祝福和家的温暖。

  困难学生的学习生活状况始终牵动着学校党政领导的心,联系、慰问孤儿学生已成为我校资助育人的传统惯例,也是密切联系学生、关心关爱学生的重要体现。20xx年,校领导及党委常共结对帮扶了22名孤儿学生及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在生活上学习上给予他们资助和指导。12月20日—30日,学校开展了校领导及党委常委与困难学生结对帮扶见面会。

  12月30日,学校组织开展与困难学生“辞旧迎新共进晚餐”活动,校党委常委、副校长郑健在学生处负责人的陪同下与35位困难学生代表一起辞旧迎新。郑健详细询问了学生的家庭情况、在校学习生活情况、存在的困难和问题,肯定了同学们不怕苦、不怕难,勇于坚持的精神。他寄语同学们,要以积极乐观的心态面对人生的每一个挑战,并鼓励他们树立远大目标,刻苦学习,自强自立。向着自己的梦想出发,走好人生路。

  学校将持续推进结对帮扶活动,真正做到从政治上关怀、思想上引导、学业上辅导、生活上关心、经费上资助,持续稳定给予困难学生关爱,把对同学的帮助落到实处,为学生的成长成才服务。

  学生结对帮扶简报2

  携一缕初夏清晨的暖阳,闻一路梯田农作的清香。2022年5月26日上午,迎秋里实验学校赵江校长、行政副校长丁祝利以及音乐组胡海玲、廖文佳、李媛媛老师来到义院口小学开展“温暖同行,快乐成长”结对帮扶活动。

  为发挥示范学校的引领和辐射带动作用,进一步地促进教育扶持、资源共享,我校为义院口小学全体师生捐赠了空调、笔记本电脑、中华经典诵读读本、书包、跳绳等物品。

  我校音乐组教师李媛媛、胡海玲老师为孩子们精心编创了一套《跳绳操》,以轻松愉快的教学活动与孩子们一起庆祝即将到来的“六一”儿童节。

  两位教师用极富感染力的语言和轻盈活跃的肢体动作,引导孩子们积极互动,在跳动的旋律中释放激情,在舞动的跳绳中锻炼身体。

  几十条彩绳伴随着欢快的`节奏,在孩子们的手中翩翩起舞,正跳跳、反跳跳、左拉拉、右抻抻,在协调四肢能力的同时,更让孩子们懂得了要善于运动,勤于思考!

  活动结束后,我校三位音乐教师与义院口小学的音乐教师们,分享了平时在教育教学中的案例与经验。大家各抒己见,真诚交流,共同吸取教育精华。

  “同心山成玉,协力土变金”,迎秋里实验学校与义院口小学将继续在学校管理、教育教学、德育工作、体育艺术活动等方面全面合作,在教育之路上携手前行,再创佳绩!

  学生结对帮扶简报3

  20xx年度,中共芒市风平镇民族中学在职教职工党支部全体党员认真参加支部开展的党员结对帮扶活动,取得了明显的帮扶效果,直接受益学生97人。

  调查研究认真

  每学期由班主任采取了解、上门走访、征求意见等形式,摸排本班困难学生的现状,急需解决的问题,认真调查研究,上报三至五名“四类困难学生”(家庭出现特殊变故者、学习困难者、行为困扰者、心理困惑者)名单给学校党办,党办以随机派位的方式将困难学生分配给在职支部党员,作为帮扶对象。确保了帮扶对象精准,做到了急学校所急,急家长所急,急班主任所急,努力为问题学生雪中送炭。

  帮扶机制明确

  在职教职工党支部认真召开支委会,专门研究制定党员结对帮扶方案。要求每名党员至少帮扶2名困难学生;党员每月找帮扶学生谈心谈话至少一次;党员每学期给困难学生送温暖至少一次;党员为每个困难学生至少解决一个实际问题。明确了帮扶标准,帮扶具体思路和工作要求,确保帮扶活动按计划扎实有序开展。

  帮扶措施具体

  党员及时找班主任和科任教师了解结对帮扶学生情况,开展帮扶对象谈心谈话,了解帮扶对象实际困难和心理需求,和帮扶对象一起制定帮扶措施和目标、制定详细实施计划,认真组织实施,每月上报党办帮扶痕迹材料。达到了帮扶措施扎实、帮扶过程认真、帮扶效果明显的预定目标。

  在下一年度的结对帮扶过程中,党支部将进一步优化帮扶方案,鼓励党员教师创新性开展工作,丰富帮扶措施,总结帮扶经验,形成操作性强的、可供借鉴推广的理论成果。

  学生结对帮扶简报4

  “党有号召,我有行动”,根据“我为群众办实事”工作要求,为切实帮助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做好教育扶贫工作,12月份,第五支部开展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结对”帮扶活动。

  活动前期,支部委员会联合学工处、团委、学生信息资助中心,对全校的孤残学生、家庭父母重病、残疾、离世,或遭遇突发状况确无自救能力的学生进行摸排,共筛选出了14名帮扶对象。

  支部书记李健召开支委会,带领支部委员讨论制定了活动总方案,将支部党员分为四个工作小组分别与帮扶对象进行“结对”并开展工作,还设置了支部工作组进行指导监督。各小组党员同志接到任务后,纷纷召开了小组会议,细化活动方案,通过班主任了解学生基本情况,做足准备工作,在“实”字上下功夫,保障了帮扶的精准性和实效性。

  20xx年12月21日到31日期间,四个工作小组的党员们结合本部门工作特点和学生实际情况,开展了一系列帮扶活动。大家利用课间、课余时间和“结对”帮扶对象谈心谈话,倾听学生心声,了解学生家庭情况和需求,提出解决方案,并逐一填写了表格进行存档记录,持续跟进。此外,就业部门的党员对学生的职业生涯做了规划,对学生未来实习就业、学历提升等问题进行了指导。党员同志还购买了爱心牛奶、水果、笔记本等慰问品给同学们,鼓励他们在校好好学习,多参加实践活动,遵守纪律,懂得诚信感恩,并励志自强,有困难及时反馈给党员老师们。

  此次结对帮扶与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相结合,在关注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生活同时,更关注他们的成长,掌握和了解他们的思想和心理状况,教育学生直面困难,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真正达到了教育扶贫的意义。

  学生结对帮扶简报5

  12月3日,校友办党支部、纪委办巡察办监察处党支部联合开展“送温暖结对子”志愿服务活动,为7名预科贫困学生送上过冬冬衣,并对他们进行“结对”帮扶。两个党支部全体党员参加活动。

  在活动中,党员们为7名来自新疆、西藏、青海等地的预科贫困学生送上过冬冬衣;同时,7名党员沈红宇、史波、张淑茳、王艳杰、桑洁、郭峰、李文生还与这7名贫困生结成了对子,持续对学生成长进行生活、学业、心理等方面的帮扶支持。

  随后,两支部党员与学生们进行了深入的分享交流。校友办党支部书记沈红宇、纪委办巡察办监察处党支部书记史波分别通过亲身经历,讲述了在大学期间如何树立坚强拼搏的精神,自强不息、刻苦学习、努力成才的心得体会。沈红宇表示,在面对困难时,要承认困难,更要分析困难,以坚强、乐观、积极的态度战胜困难。史波表示,要在点滴小事中培养自己的能力,不断挑战自我,战胜自我,超越自我,积极参加各类创新创业活动,不断提升自己的综合能力。

  学生们聆听分享后深受感动和鼓舞,表示要积极面对生活中的困难,更加努力学习、热爱生活、热爱学校。

  此次两支部联合开展志愿活动是为持续巩固深化“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中党支部志愿服务活动成果,培育感恩文化,促进党支部志愿服务活动制度化、常态化开展。

  学生结对帮扶简报6

  为进一步把党史教育成效转化成为群众办实事的实际行动,把关怀送到家庭困难学生心坎上。6月10日下午在行政楼会议室,中共重庆市农业学校委员会组织开展支部结对帮扶困难学生启动仪式。经前期校团委对全校困难学生家庭情况进行细致摸排后,校党委组织各党支部、民建支部共计6个支部对24名品学兼优的困难学生进行结对帮扶。

  各支部党员教师与结对帮扶学生开展一对一交流,详细询问了他们的学习情况及家庭生活状况,并送上日用品、书本、文具等物资。通过帮扶活动,希望能在思想上帮助学生树立远大理想,形成健全的人格和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质,及时解决学生的思想困惑和心理问题;在学习上,以人为本,关爱每一位学生,关注学生的发展过程;在生活上,关心爱护学生,促进身心健康,从而真正成为学生德智体美等各方面全面发展的引路人。

  我校持续开展结对帮扶工作,在之前党员一对一结对帮扶86名困难学生基础上,创新帮扶方式,以支部对口帮扶。下一步,学校将继续扎实开展好党史教育,深入推进“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建立长效帮扶机制,坚持把党史教育与服务困难学生、解决学生最关心关切的问题结合起来,用实际行动为学生做好事、办实事、解难事,切实把党史教育的成果转化到为学生服务的具体实践活动中去。

【学生结对帮扶简报】相关文章:

结对帮扶简报09-05

结对帮扶活动简报11-13

结对帮扶慰问简报11-29

学生结对帮扶简报(通用5篇)12-09

结对帮扶工作简报11-11

学校结对帮扶活动简报12-05

结对帮扶简报(精选16篇)12-07

学校教师结对帮扶学生简报(精选8篇)12-05

扶贫捐赠结对帮扶活动简报11-13

走访慰问结对帮扶活动简报1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