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宫课堂第三课活动简报

时间:2022-11-14 10:43:15 简报 我要投稿

天宫课堂第三课活动简报范文(精选5篇)

  在生活、工作和学习中,简报的使用频率呈上升趋势,简报一般都有固定的报头,包括简报的名称、期号、编发单位、发行日期、保密等级和编号。你所见过的简报是什么样的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天宫课堂第三课活动简报范文(精选5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天宫课堂第三课活动简报范文(精选5篇)

  天宫课堂第三课活动简报1

  “天宫课堂”第三课在中国空间站正式开讲!神舟十四号飞行乘组航天员陈冬、刘洋、蔡旭哲面向广大青少年进行太空授课。市科技馆组织xx楼区xx小学、xx县xx学校、xx实验学校、xx县xx学校等xx余所中小学校师生观看了“天宫课堂”第三课直播活动。

  当天下午,xx县xx学校组织全校xx多名学生,利用班团课时间集中观看了“天宫课堂”第三课直播,学生们认真观看了陈冬、刘洋、蔡旭哲等3名航天员关于“水球变‘懒’、太空趣味饮水、会调头的扳手”等精彩有趣的实验授课,激发全体学生对科学的兴趣,提高了他们的科学素养,科学的种子已经在学生心中生根发芽。

  xx县xx学校集中组织师生观看了“天宫课堂”第三课直播。孩子们被太空科学实验深深吸引,在三位航天员老师的带领下,一个个神奇的科学实验引得孩子们阵阵欢呼,孩子们表达出了对太空的向往。最神奇的是毛细效应实验,那么粗的管子水居然能上升到管子顶部,太神奇了......孩子们纷纷表示:祖国的航天事业蒸蒸日上,将来也要为建设科技强国尽自己的一份力,也为国家科技实力的强大而感到骄傲和自豪!

  xx学校在最后两节课组织全校统一观看“天宫课堂”第三课,学生们兴趣浓厚,反应特别热烈,从对问天实验舱的介绍开始就充满好奇与疑问:宇航员们是怎么上厕所的?宇航员们是怎么洗澡的?可他们还是忍住讨论,生怕错过精彩的部分。在植物培养实验提问环节中:有一个学生问,为什么植物的根还是向下生长?对于这个问题,学生们也充满疑问,当老师答疑之后,学生们好像恍然大悟,原来如此。一个个实验,一个个问题都激发了学生的好奇心和探知欲望。“‘天宫课堂’刷新了科普教育及传统教学的固有模式,具有直观性、生动性和启发性,这种基于太空探索实践之上的远程教学,是对我国科技实力的'生动展现,激发学生爱国情怀和民族自豪感,同时,让学生的科学梦想萌芽,为成为一个科学家而奋斗。”来自xx学校的科技教师章威说道。

  据悉,市科技馆连续2次组织观看“天宫课堂”直播活动,并通过开展航天航空主题科普展览、航天航空航海模型竞赛、航天科普知识竞赛等系列科普活动激发青少年对科学的兴趣。由于疫情原因,此次采取集中组织学校在校师生集中观看“天宫课堂”直播活动,旨在进一步传播普及载人航天知识,激发广大青少年对科学的兴趣。

  天宫课堂第三课活动简报2

  神舟十四号飞行乘组航天员陈冬、刘洋、蔡旭哲将面向广大青少年进行太空授课,本次太空授课活动将继续采取天地互动方式进行,旨在传播普及载人航天知识,激发广大青少年对科学的兴趣。

  教室内,师生在大屏幕前安静地等待着,但内心早已激动万分!

  直播开始了,当身着蓝色舱内工作服航天员的身影清晰呈现在教室的大屏幕上时,同学们就热烈地鼓起了掌。三位航天员亲切生动的讲解和具体直观的演示,令同学们大开眼界。同学们聚精会神、目不转睛,完全融入到了这堂神奇的太空课堂中。

  瞧,师生们看得多么认真!

  中国航天员们在太空传递科学知识,并用各种太空实验向大家展示宇宙的魅力,深深地吸引着同学们的目光,使同学们不时地发出啧啧赞叹,他们惊叹太空的奇妙!感叹科学的神奇!赞叹祖国的伟大!

  此次“天宫课堂”的学习,激发了学生的爱国热情,感悟到了祖国的强大,同时“天宫课堂”像是一颗培养青少年爱好科普的种子,为学生们拓展视野、提供一个开放思维的平台,积极传播载人航天知识和文化,在孩子们的心中种下了航天梦的种子。

  天宫课堂第三课活动简报3

  在同学们的万分期待中,“天宫课堂”第三课开讲啦!神舟十四号飞行乘组航天员陈冬、刘洋、蔡旭哲面向广大青少年进行太空授课,xx小学组织师生进行观看,了解“天宫课堂”的实验乐趣。

  课堂开始啦,三名航天员在轨介绍展示中国空间站问天实验舱工作生活场景,演示微重力环境下毛细效应实验、水球变“懒”实验、太空趣味饮水、会调头的扳手以及植物生长研究项目介绍,并与地面课堂进行互动交流。

  观看过程中,同学们聚精会神,积极参与互动,大家你一言我一语,个个都是太空知识小达人了!

  通过这次“天宫课堂”的学习,同学们更深刻的认识到太空的神奇,激发了对宇宙空间的向往以及学习太空知识的热情,将一颗梦想的种子种到了遥远的太空,希望将来也能加入到宇航员的队伍中,为中国航天事业做贡献。

  天宫课堂第三课活动简报4

  北京时间2022年10月12日15时45分,“天宫课堂”第三课在中国空间站开讲,新晋“太空教师”陈冬、刘洋、蔡旭哲为广大青少年带来一场精彩的太空科普课,这是中国航天员首次在问天实验舱内进行授课。新大附中高中学部根据团委要求组织全体同学观看直播。

  在约50分钟的授课中,神舟十四号飞行乘组航天员陈冬、刘洋、蔡旭哲生动介绍展示了空间站问天实验舱工作生活场景,演示了微重力环境下毛细效应实验、水球变“懒”实验、太空趣味饮水、会调头的扳手等神奇现象,并生动讲解了实验背后的科学原理。

  此外,航天员还重点介绍了在中国空间站开展的水稻和拟南芥种植研究情况,展示了手套箱剪株操作。

  授课期间,航天员通过视频通话形式与地面课堂师生进行了实时互动交流,地面课堂专家也就有关科学问题进行认真解析。传播普及载人航天知识,激发广大青少年对科学的兴趣。

  同学们积极参与此次活动,课堂上精彩有趣的实验让学生们直呼“太神奇了”,通过“天宫课堂”让新大附中的同学们从天地差异中感知到宇宙的奥秘、体验到了探索的乐趣。同学们也将自己的所思所想记录了下来。

  “天宫课堂”推出以来,已成功举行了两次太空授课,取得了良好的社会反响。在前期开展的授课内容征集活动中,社会各界特别是广大青少年通过新闻媒体、“学习强国”平台和载人航天工程官网踊跃建言献策,不少好的创意设计脱颖而出。

  中国航天员真诚邀请广大青少年在地面同步尝试开展相关实验,从天地差异中感知宇宙的奥秘、体验探索的乐趣。

  在建设科技强国的路上,既有敢为人先的航天人,也应有怀揣梦想、胸怀祖国的青少年,愿以此次活动为契机,激发高中学部学生学习科学的热情,以自己的聪明才智投入祖国建设的浪潮中去!

  天宫课堂第三课活动简报5

  2022年10月12日16时,《天宫课堂》第三课在中国空间站开讲,“太空教师”陈冬、刘洋、蔡旭哲为同学们带来了一场精彩的太空科普课,中央广播电视总台面向全球进行现场直播,长乐职专组织全校学生观看此次太空科普直播课。

  在近50分钟的授课中,航天员陈冬、刘洋、蔡旭哲生动介绍展示了空间站问天实验舱工作生活场景,演示了微重力环境下毛细效应实验、水球变“懒”实验、太空趣味饮水、会调头的扳手等神奇现象,并生动讲解了实验背后的科学原理。授课期间,航天员还通过视频通话的形式,与地面师生进行实时互动交流。这是天地之间对话的延续,也是对生命和基因的好奇与探索。

  从东方红一号的成功发射,到天问一号成功登陆火星,再反观今日,短短几十年,从落后到领跑,漫漫航天路,中国的强起来、富起来到站起来,凝结着科研人员的昼夜不息的执着攻关和卓越创新。天宫第三课的同日,二十大已然拉开帷幕,这是中国的新跳板,崭新的篇章正在等待着被谱写,未知与未来,正在等待着被发掘。

  星空浩瀚无比,宇宙奥秘无限。生动的课堂,新奇的实验,知识浓郁的“天宫课堂”,不仅让同学们了解到很多物理知识,开启探索未来的信念,而且给同学们的心里播下一粒种子,激励他们树立崇高理想,发扬航天精神,奔赴星辰大海。

【天宫课堂第三课活动简报】相关文章:

天宫课堂第三课活动简报(精选16篇)11-10

天宫课堂第三课观看简报11-11

天宫课堂第三课简报(精选7篇)11-10

天宫课堂活动简报(精选18篇)11-11

天宫课堂第三课观看简报(精选8篇)11-10

天宫课堂第三课信息简报(精选11篇)11-11

天宫课堂第三课简报范文(通用8篇)11-14

天宫课堂第三课观看简报范文(精选10篇)11-14

观看天宫课堂第三课简报(通用6篇)1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