需求调研报告

时间:2022-06-09 19:23:53 报告 我要投稿

需求调研报告(通用19篇)

  在现在社会,报告与我们愈发关系密切,我们在写报告的时候要注意逻辑的合理性。那么你真正懂得怎么写好报告吗?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需求调研报告,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需求调研报告(通用19篇)

  需求调研报告 篇1

  我们随机在大学校园内进行了问卷调查其中男生占总人数的31.43%,女生占总人数的68.57%。在这些调查的人数中月平均支出饮食费用在300-450元之间的学生占2.86%,450-600元之间的占22.86%,600-750元之间的占34.29%,750元以上的占40%。对日常饮食的考虑因素中最为重要的是个人的口味喜好,其次是营养健康分别占54.29%和22.86%。

  在这些调查的学生中有97.14%的人是有接触过外卖的,只有2.86%的学生是没有使用外卖订餐的。对于叫外卖频率的调查中经常叫外卖的学生占42.86%,偶尔叫外卖的占51.43%,从未叫过外卖的占5.71%。

  通常用什么方式定外卖的调查中,电话订餐最经常被运用占74.29,其次是口碑外卖(淘点点)的占60%,第三是饿了么占28.57%。当然除了这些还有一些其他的方式,例如,百度外卖。短信订餐等等。

  平均每次叫外卖的消费额度在8-10元之间的占11.43%,10-15元的占77.14%,15元以上的 占11.43%。理想的送餐时间的调查结果显示,大部分的学生都是希望在20分钟以内的占51.43%,30分钟以内的占45.71%,40分钟以内的占2.86%。但是我们都知道与实际的送餐时间相比较是,20-30分钟的28.57%,30-60分钟的占68.57%,60分钟以上的占2.86%。根据相比较之后的结果我们可以看出,实际的时间是非常慢的,与理想的时间相比较是差距非常大的。

  如果价格、口味差不多,更多的人是选择外卖送餐的占40%,饭堂就餐的.占28.57%,饭堂打包的占25.71%,其他的占5.71%。

  在调查的学生中大部分的学生是同学推荐的得知外卖餐厅的相关情况占45.71%,其中传单和上网查询的占22.86%。择外卖服务的原因调查中,忙着学习、有事走不开的占45.71%,玩游戏走不开的占14.29%,懒得走动的占80%,别人都叫的占31.43%,天气原因的占65.86%,比食堂样式多的占25.71%,食堂就餐环境不好的占28.57%,个人喜好的占42.86%,其他原因的占8.57%。

  选择外卖时间段的调查中,我们发现周一至周五中午时段点外卖的学生是最多的占65.71%,周一至周五晚上时段占42.86%,周末中午和晚上时段分别占62.86%和40%,其他非用餐时间段是站2.86%

  外卖送餐也是有不足的地方,由调查数据结果的显示,大部分的人对于送餐时间速度是不满意的占82.86,认为太慢了,卫生状况差的占40%,还有一些是认为送餐的价格和外送员服务不好的分别占31.43%和20%。

  你希望外买有哪些改进的调查中,74.29%的学生都是希望送餐的时间能够提高,不要让他们等太久,62.86%的学生都是希望能够增加分量,价格合理化,54.29%的学生认为需要改善卫生,还有37.14%的学生是希望送餐的人员态度能够好点。

  需求调研报告 篇2

  为进一步了解服装行业的发展现状、相关企业的用人需求,把握服装专业人才培养的方向,办好我校服装制作与营销专业,我们特就全国服装行业及本专业人才需求和培养目标做了大量调查。

  一、专业行业背景

  服装行业在我国国民经济和出口贸易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出口1440亿美元,同比增长25.2%,占全国货物贸易出口量的14.9%;全国纺织品服装出口额累计1712亿美元,占我国出口贸易总额的15.4%,继续稳居我国各行业出口创汇之首,出口总额也高居世界首位。

  加入wto后,我国逐步成为“世界制造中心”。为增强世界竞争力,服装行业已广泛使用先进的服装技术。随着服装行业新设备新工艺新材料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对服装专业人才的需求也越来越大。虽然目前服装行业深受全球金融危机的影响,行业发展和出口均出现萎缩,大批行业从业人员失业,但是技术工人和技术含量较高的岗位的人才需求仍相当旺盛,培养服装设计与工艺方面的人才具有广阔的市场需求前景。我国的服装产业正处于重大的行业升级和产业地域调整的关键时期,从经济发达的东部沿海地区向经济相对落后的中西部地区转移。懂设计、精制作、会管理、善营销的.一专多能的职校毕业生仍大有用武之地。

  二、专业技术工作的需求

  调查表明,近年来,随着私营、民营经济的飞速发展,企业升级改造,经济结构调整及大规模的行业转移,大量新工艺、新材料、新设备投入使用。为提高工作效率,改善产品质量,服装设备和技术升级已是大势所趋,服装实用型、技能型人才的需求将会更多。服装设计与工艺专业面向的岗位主要有服装设计、服装加工、服装结构制图、结构设计、质检、服装纸样推档、服装企业管理、营销等岗位或工种,而由中专层次学历人才担任的服装车缝、排料制板、裁剪、整烫、质检、设备的维护与保养等岗位需求量最大。

  三、用人市场的需求

  目前我国服装设计与工艺水平同欧美等世界先进国家的水平还有着很大差距,有影响力的服装设计师和工艺师还不到总就业人数的3%,其比例仅为发达工业国家的十分之一。现有的很多服装机器设备未能充分利用,服装专业人才的匮乏是主要原因之一。据有关部门统计,广东近年在服装设计与工艺行业短缺技能型人才达40万人,迫切需要大量从产品设计到产品制作加工的各个环节各个层次的技术人才,尤其是中专层次的一线机器操作技能型人才。

  四、根据企业对技能型人才需求确定就业岗位

  根据就业市场的需求,专业工作岗位目标定位为:

  ①服装制衣工

  ②服装打板师

  ③裁剪师

  ④样衣制作师

  ⑤跟单员

  ⑥质检员

  ⑦成本核算员

  ⑧基层管理人员

  ⑨其他相关专业岗位。

  培养能从事现代服装设计、生产和经营的中级实用型技能型人才。

  根据就业岗位的要求,将各岗位所需知识、能力和素质进行分解,确定本专业人才培养规格如下:

  ①良好的人际交流能力、团队合作精神和客户服务意识。

  ②良好的质量和效益意识及产品检测评估能力。

  ③运用服装设计与工艺的基础知识,合理选取服装设备、服装加工的相关要素的能力。

  ④了解服装设备、服装技术的发展方向,具备继续学习和适应职业变化的能力。

  ⑤cad绘图(设计、制图、造型、自动编程),初、中级服装设计定制工,服装制作工,服装设备操作(平缝机、包缝机、锁眼钉扣机、整烫机)等技能。

  ⑥编制服装加工工艺文件。

  ⑦识读服装文件技能。

  ⑧安全用电知识和服装设备维护技能。

  ⑨具备良好的文化素养。

  需求调研报告 篇3

  为总结第三轮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工作,研究部署“十二五”培训,增强培训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根据省教育厅《关于组织开展“十二五”中小学教师培训需求调研工作的通知》精神,我们于近期组织了我县“十二五”中小学教师培训需求调研,现将调研情况报告如下:

  一、调研的基本情况

  本次调研,我们根据省厅调研文件要求,组织专人分别深入县城区、圩区和山区的中小学(幼儿园),采取分区、分层抽样方法,对从幼儿园到高中的不同参训对象开展培训需求调研。调研期间共组织召开座谈会3场,××区、××区部分学校教师和全县部分中小学校长、业务指导人员座谈会各一场,参加座谈人员48人;发放调研问卷106份,回收有效问卷100份,其中:高中25份、初中24份、小学37份、幼儿园11份、培训者3份。

  在提交问卷的100名培训对象中,教龄在15年以上的有84人,这些人基本上都全程参加了我省组织的前三轮继续教育,对继续教育工作的沿革发展有着深刻的认识和理解,他们的态度和建议有利于对培训工作的全面审视和规划;县城学校教师48名,乡镇学校教师52名,校级以上骨干教师47名,普通教师53名,两种不同地区、不同身份的培训对象人数基本持平,中层以上干部、校长21人,普通教师79人,他们的意见应该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和普适性。

  二、对调研问卷的数据分析

  (一)对08年至今的培训评价

  在对08年开展至今的第三轮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的总体评价中,有61人选择的是“满意”或“比较满意”,32人认为“一般”,说明大家对过去一轮的培训是基本认可的,但培训的满意度仍有较大的提升空间。

  在培训内容上,老师们觉得对自己最有帮助的是“上好课”专题的学习,占49%;其次是 “评好课”专题,占21%;再次是“备好课”和“育好人”专题,各占17%;“命好题”专题仅有占2%的人选择。由此可见,老师们对那些与课堂教学直接关联的,对教学实践具有指导意义的,操作性相对较强的培训内容较为感兴趣,同时,对未能开展的“育好人”专题仍抱有一定的期待。

  在培训模式上,认为效果最好的培训模式选项中,“以远程为依托,整合集中和校本的混合学习模式”以微弱优势排在首位,占24票,“集中培训”和“集中与校本结合”的模式分别以21票和20票紧随其后,“远程与校本结合”、“校本培训”分别为14票和12票,“远程培训”仅为8票。大家对不同培训模式认识的分化,说明目前尚无一种模式能够得到大家的一致认可,各种模式的优点和不足同样是突出的。从排在前三位的情况来看,集中、校本、远程相结合可能大家认为更有利于各种模式的扬长避短, 因而大家更乐于接受。

  在培训的方式上,大家认为最有效的是“名师带教”和“观摩考察”,分别占36%和35%,“案例研讨”占19%,选择“经验交流”、“专题讲座”、“自主研修”方式的均不到10%。无独有偶,培训方式与培训内容相似,相对集中在实践性、指导性、可操作性较强的几种方式上,老师们需要更多的是面对面的直接指导和借鉴。

  (二)对新一轮全员培训的需求

  在培训时间安排上,有70%的人希望在“学期中”组织培训,26%的人愿意在“暑假”接受培训,愿意在“双休日”和“寒假”接受培训的仅各占1%。这样的数据说明老师们一方面工作负担和家庭负担较重,仅有的休息时间(尤其是双休日)需要休息调整或用来处理个人的一些事务,另一方面也反映出老师们的自我权利意识增强,国家法定的节假日,他们希望能够得到充分享受。

  在最需要的培训内容方面,“教育实践与教学新技能”以52%的得票位列各项之首,“专业发展与教科研能力”以26%居其次,“教育理论与学科新知识”得票数占18%,“教育政策与法规”和“职业道德与素养”仅占4%。与前述有关数据相一致,老师们还是迫切希望得到“教育实践、教学技能”等课堂教学实践、操作能力方面的培训,对“专业发展与教科研能力”、“教育理论与学科新知识”等涉及个人专业发展的理论、知识和能力也有一定的需求。

  在最希望的培训教师方面,“名师”、“教授和专家”、“骨干教师”分别以38、25、19票位列前三,“优秀教研员”和“进修学校教师”分别以11、7票居后。说明一方面老师们希望得到既有丰富教学实践经验又能将实践上升到一定理论高度的“名师、专家和骨干教师”的培训引领,另一方面,“教研员”和“教师进修学校教师”的水平和能力亟待提高。

  在培训的考核方式上,大家最认可的选择从高到低的顺序依次为:过程性考核和终结性考核相结合29票;实践观察与测评22票;作业练习20票;实践技能测试10票;统一笔试9票;竞赛评比4票。说明大家在接受“过程性考核和终结性考核相结合”这个大的考评原则的同时,对注重实践的“实测评价”方式也较为认可,通过提交“作业练习”的方式进行考评也能部分接受。

  三、座谈会的情况综述

  在召开不同地区、不同层面人员参加的座谈会中,我们把调研问卷所列的.“参加培训的最大困难,教师培训存在的主要问题,对新一轮教师培训的期待”等议题作为座谈的主要内容,以期达到总结反思过去的培训工作,了解今后培训需求的目的。通过座谈,我们发现:

  老师们参加培训的困难主要集中在如下两个方面:

  困难之一是工学矛盾。我县中小学大多分布在农村山区,尽管学校规模小,班额小,但班级个数并不少,因此这些学校的教师教学负担仍很重,全天包班的现象很普遍,正常教学日全在课堂,基本无暇参加培训,即便是校本培训组织交流研讨,也必须在放学后开展。农村教师大多在居家所在地附近学校工作,放学后或双休日有一定的家务琐事,因此很难或不愿再抽出时间投入培训。

  困难之二是老年教师现状。由于近十年间,新进教师较少,中小学(尤其是农村地区)教师老年化(50岁以上)现象较为普遍,这部分老师因视力、记忆力减退和精力不济,参加学习,尤其是理论性较强或操作上有特殊要求(如远程培训)的培训,他们感觉困难较大。

  培训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五大方面:

  一是认识的问题。这里既有领导重视的问题,也有教师认识上的问题。领导重视不够,对培训工作缺乏强有力的管理措施和激励机制,造成教师参训主动性不够。教师认识不到位,形成了对培训应付了事的现象。

  二是内容的问题。过去培训内容的确定,主要是自上而下确定的,教师们主要是被动接受。第三轮培训尽管增加了调研和问题反馈环节,但是重理论轻实践的成分还是很大,培训的内容往往与教师的需求还是两张皮,培训的针对性还不强,对实践的指导还不够。

  三是方式的问题。过去的培训主要是集中培训、校本培训、远程培训。集中培训主要以专题报告的形式组织开展,一人讲,数百人(甚至上千人)听,方式单一,受训者被动接受,效果不好。校本培训由于缺乏有效的互助和真正的专业引领,没有落到实处,往往变成了枯燥的读书和填写报告册,校本流于形式,成为教师的负担。远程培训由于缺乏有效的监控,以及在农村学校还受到条件制约等因素的影响,实际效果也大打折扣。

  四是成果转化的问题。各种培训的训后跟进不到位,形成了培训结束,就画上了“圆满”句号的现象,使得有限的培训成果失去了及时转化为自己或指导他人实践的最佳时机,训了就“训了”。

  五是培训者的问题。大多数培训的培训者主要由县级教师培训机构的教师和县教研室的教研员担任,他们在理论上和实践方面都难以称得上是最优秀的,且长期往复承担培训任务,难以让参训教师信服,产生排斥心理。

  老师们对新一轮培训的期待主要有:

  一是希望加强培训工作的组织管理,建立健全教师培训工作的激励奖惩制度,进一步调动教师参训的积极性,让老师们在参加培训的过程中得到更多的精神鼓励和实惠;

  二是希望培训的内容紧密联系当前的课堂教学,理论的学习要易于内化为实践,有较强的实践性和可操作性,既立足于提高教师的课堂教学能力,又能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

  三是希望进一步丰富培训形式,让老师们自己选择符合自己实际的培训方式,大多教师非常希望到名校观摩学习,得到名师的指导和培训,有条件的教师也很欢迎远程培训。

  四是希望能够根据不同的对象采取不同的培训方式和要求,开展分层、分类培训。如老年教师的特殊要求,幼儿园、音体美等教师的特殊要求等,不能大一统、大呼隆。

  五是希望加强培训者队伍建设,组建名师讲学团,开展巡回教学指导,同时要加强县、乡、校三级培训指导网络建设,加大对学校层面业务指导人员的培训力度,因为他们是校本培训的最基层的组织者、指导者和参与者,他们是校本培训能否落到实处的关键。

  六是希望加强县级教师培训远程支持服务平台建设,为教师提供方便快捷的交流展示的平台,促进培训工作的有效开展。

  四、对新一轮培训的思考和建议

  通过调研,我们梳理了过去教师培训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了解了教师对新一轮培训的期望和需求,探讨了新一轮培训中需要完善和改进的重点。

  一是要进一步完善和落实教师培训制度,加大督导检查力度。首先,既要落实约束机制,又要建立激励机制,要通过制度的完善落实来提高教师参训的积极性、主动性。其次,要加强对教师培训工作的督导评估,将其纳入到教育督导工作中(如县(市、区)党政领导干部教育工作督导考核),并作为主要内容之一,以推动教师培训工作的持续开展。再次,要对县级教师培训工作进行年检,评出等级,结果在全省通报。

  二是要真正从教师的现实需要出发,设计培训内容。培训实施过程中,老师们最喜欢向培训者提的一个要求就是“请你告诉我该怎么做?”,其实老师们的需求很具体,但我们在培训的时候关注了过多的“是什么”、“为什么”的问题,而到了关键的“怎么办”时,又轻描淡写,一笔带过,教师们当然不满意。当前,课程改革正进入深水区,课堂教学正在向追求“有效”、“高效”的方向发展,教师如何转变自己的角色,引导、指导学生自主学习,成为广泛关注的焦点,也是广大一线教师最普遍、最迫切的需求。因此,新一轮教师培训围绕“提高教师指导学生学习的能力”这个核心设计内容,无疑是对路的,与第三轮培训也是紧密衔接的。但实施过程中一定要突出“做”字来做文章,强调在“做中学”,只有老师们行动了,才可能有改进、有转变、有提高,才能改变过去培训中的“听了激动,回去不动”的现象,培训才有实效。当然,除此以外,顺应当前教育改革发展形势和教师专业发展的其他培训内容也是必需的,如:规划纲要专题、师德专题、班主任工作专题、专业知识更新和学科素养提升(学科知识PCK等)等。

  三是要创新丰富培训的模式和方法。从教师的希望和教师培训工作发展的趋势来看,集中培训、校本研修和远程培训相结合的混合学习模式是开展中小学教师全员培训的主要途径,但在实施过程中,三种方式一定要既能发挥自己的优势,又能互相弥补各自不足,成为有机结合的整体。集中主要解决培训的组织部署、阶段性总结、交流研讨和问题指导等,远程主要解决专业引领、问题指导、交流展示等,校本主要解决“做”的问题。同时,要进一步丰富培训的方式,像名师讲学、脱产研修、案例观摩、送教上门等教师们喜闻乐见的培训方式,要作为常用的方式贯穿于教师培训的始终。

  四是要大力加强培训者队伍建设。要以专兼结合的方式,从一线优秀教师中选拔部分骨干充实培训者队伍,组建名师讲学团。加强培训者培训,可通过外出学习、岗位研修、下校实践等方式,认真组织实施培训者每年72学时的培训研修,严格培训者的考核评价,提高培训者的施训能力。

  五是要加大教师培训经费投入力度,落实《教育部关于大力加强中小学教师培训工作的意见》中的第24条规定,纳入教育督导考核,建立教师培训经费保障的长效机制。加大对县级教师培训机构的投入,改善办学条件,适应教师培训形势发展的需要。

  需求调研报告 篇4

  为提高农村劳动力的职业技能,促进农民就业、增收,实现我县农业产业化的发展和促进本地经济的发展。从20xx年开始,按照国家的相关政策,我县开始实施农村劳动力阳光培训工程。为了做好20xx年阳光工程实施工作,加快提升农村劳动者的从业技能和综合素质,为现代农业发展和新农村建设提供人才支撑。全面了解我县阳光工程实施状况,建立系统化、结构化的培训体系。我们对本县的阳光工程实施情况进行了调研。现将调研情况报告如下:

  一、基本概况

  (一)、全县劳动力分布情况

  我们县地处地区,面积达平方公里。其中,农业耕地万亩,林地万亩。全县辖个镇,个区,共有个自然村,总人口达万。全县总人口中农业人口万人,占总人口的xx%,城镇人口万人。全县有农村劳动力万人,外出务工劳动力万人,剩余劳动力万人。农村劳动力中,具有高中及以上文化程度的有万人,初中文化程度的万人,小学及以下的有万人。全县从事农、牧、渔业生产的劳动力万人,男性占xx%,女性占xx%,年龄层主要集中在岁至岁。从事农产品加工人,男性占xx%,女性占xx%,年龄层主要集中在岁至岁。从事农资产品经营的劳动力万人,男性占xx%,女性占xx%,年龄层主要集中在岁至岁。到目前为止,全县农民专业经济合作组织共建立个,现有人参加合作社。

  (二)、全县农业基本情况

  我县共有耕地万亩,其中,已建立个优质农产品示范区,落实经济作物万亩。把,等经济效益好的农作物列为本县的特色经济支柱产业。畜牧业方面,为加快现代畜牧业的发展,带动本地农民增收、创收。现已建成个大型化、标准化的养殖基地。20xx年,生猪产量达吨,牛肉产量达吨,羊肉产量达吨,禽肉产量达吨,禽蛋产量达吨。渔业方面,我县的水利资源丰富,现已形成水产养殖面积亩,占总水面积%。主要发展,等经济效益好的鱼类养殖。截止20xx年底,实现农村经济总收入亿元,农业总产值达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元。

  二、阳光工程培训情况

  (一)、本县农民培训意愿

  随着我县社会主义新农村工作的进一步深入,农业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调整升级,对农村农业人才的需求量也越来越大。随着近几年来,农业市场的竞争越来越激烈,很多农民都意识到科学文化的重要性。经过调查,%的农民都表示希望学到相关的农业专业知识,有助于他们调整思路,发展农业,达到脱贫致富的目的。

  (二)、培训取得的成效

  20xx年,在上级的正确指导下,我们认真完成阳光工程培训任务。全年共培训次,计划培训人,实际完成培训人。教学过程注重理论与实践结合,简单易懂,让广大学习者能够快速掌握,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这大大提升了农民的从业技能,并积极引导有能力的农民参与农业合作社,发展主推农产品,提升产品市场竞争力。把我县的农业产业和劳动力培训工程提升到一个新的阶段。

  三、主要措施和做法

  (一)、选好培训基地,做好全面部署

  根据国家关于“阳光工程”定点培训基地的认定意见,我们按照相关程序先后确定职业技术学校、职业技术学校、,,等个学校为我县阳光工程定点培训基地。在培训计划安排上,我们依据上年度各基地任务完成情况和县委、县政府的统一部署进行了落实,县阳光办与培训基地签订了培训合同,实行合同化管理。要求参与培训的单位自觉接受县阳光办的管理、监督、检查工作。另外,成立了阳光工程培训领导小组,设立了专门的办公室,便于对培训工作的指导、管理工作。

  (二)、加强制度建设、规范运作程序

  为严格落实省对阳光工程实施的相关要求意见,抓好对学员的培训工作,切实为新农村建设培养更多更优秀的农业从业者。这必须从源头抓好,加强制度建设工作。一是严格落实“第一节课“制度。向参加培训的学员讲解国家的相关政策。二是核实学员的身份是否属实、正确。三是严格落实请示报告制度。在每次开班前,培训单位都必须向县阳光办写出开班申请、培训计划、培训过程中及时上报相关工作情况。四是严格规范台账制度。 各培训基地都建立了农民培训台帐,作为检查验收培训情况的重要依据。台帐按要求真实规范填写明学员姓名、年龄、身份证号、家庭住址、培训专业、培训时间、补助金额、收费情况等。培训基地主要负责同志共同对台帐的真实性负责。每个培训班次结束后,将形成的纸质台帐由培训机构法人代表、主要负责同志核实签字后及时上报。五是把好资金拨付关。县阳光办和财政局认真核实台帐资料、验收报告、监管纪录,严把发放签字关,最后将专项资金拨付各个培训基地。

  (三)、创新办学方式,增强培训实效

  一是根据市场需求,明确培训方向。重点加强对农业的种养大户、生产能手、科技示范户等的培训工作。对生产过程中易产生的问题和动植物疫病的防治等以及怎样实现增收增产进行重点培训,对学员进行实地指导。二是对农产品的贮藏保鲜、深加工、农机维修等进行专门指导培训,以加快新农村建设的步伐。三是把与农业产业发展和相关重大工程项目结合起来,通过实际的生产过程,来为养殖户提供技术和相关政策。针对农业合作社,重点进行人员管理培训。四是抓好师资队伍的建设。把参加过农技推广示范县项目培训的农技推广人员作为阳光工程的主要师资力量。增强教学质量、通过面对面交流、传授知识,让农民快速掌握相关专业技能,促进农业生产的发展。

  四、存在的问题和不足

  通过此次调研,我们看到自从实施“阳光工程”以来,我县在培训农民适应新农村建设方面,取得了明显的成绩,但同时也存在以下一些问题和困难:

  (一)、县级财政投入严重不足

  由于农民对阳光培训工程需求日益高涨,但用于培训计划的配套资金比较不足,大大制约了农民技能培训的规模和质量。

  (二)、培训硬件设施不足

  我县培训机构共家,师资共人,培训机构的基础设施建设严重不足。多数都存在设备老化、功能单一、规模较小,师资队伍建设不够等问题。这些严重影响了培训质量。

  (三)、农民培训难度大

  农民整体文化素质不高,对学习领会不深,对新技术、新知识接受程度不高。有的刚开始还兴趣勃勃,随着培训过程中,自己从事繁重的农事劳动,致使精力、体力都更不上学习进度,学习意愿也逐渐降低。

  (四)、培训机制有待进一步完善

  在走访调查中,我们了解到很多农民有参加培训学习的意愿,但存在很多实际困难。主要集中在以下几方面:一是经济条件问题。很多农民不愿拿或拿不出相应的`生活费、差旅费等。二是精力有限,家庭事多和忙于生产,担心学不会,还耽误时间。

  五、对20xx年阳光工程实施的几点建议

  (一)、进一步加强领导

  各级应该由主要领导担任农民阳光工程领导小组组长,并把农民阳光工程纳入党委、政府日常事务,在制定“十二五”规划时,做好农民阳光工程培训项目衔接工作,结合本地区实际制定中长期培训规划,实施计划和方案,要既有目标,又有措施,并且措施要细化,切实可行。各培训部门要建立一个好的专班,保证规划、教学和管理到位。各级种植、畜牧兽医、水产、农机、农业经管部门要积极配合,切实做好阳光工程农民培训工作。

  (二)、进一步加强财政配套资金监管和使用

  一是加强财政专项资金的管理使用,严格按照《资金使用办法》设立专项资金账户,由专人管理,保证专款专用。杜绝截留、挪用、套用等违规使用资金的行为发生。二是加强对培训资金的管理和监督,切实提高资金使用效益。进一步规范台账、将其作为项目管理和检查验收的重要依据。三是实行动态管理,确保阳光工程顺利开展。加大社会舆论监督,对人民群众反映的问题,要及时进行调查核实,对出现的问题立即整改,对于违纪违规的相关责任人要进行严肃处理。四是合理分配资金,对好的培训基地加大投入力度,改善教学设施。把阳光工程补助资金以农民直接受益为原则,以培训券的形式直接补贴给农户,也可以通过降低收费标准的方式补贴给培训机构。

  (三)、择优选择培训单位,打破“一认定终身”

  全方位考察认定培训机构。立足师资力量、实习场地,提前考察好辖区内的培训机构,以适应阳光工程的新要求、新特点和满足当地农民的新需求。采取绩效考核机制,择优选择培训质量好的单位进行培训合作。借以调动各培训机构工作的积极性。转变培训任务分配方式,对过去相对固定的任务分配上转变为根据上年绩效考核情况来分配各培训机构的任务量,引导培训资金向积极性更高、培训效果更好的单位倾斜。

  (四)、20xx年培训拟采取的主要措施

  一是加强农业职业技能培训。重点培训相关的农业生产及管理技术,对农产品的加工、贮藏、保鲜技术,农机操作及维修技术、沼气建设及维护技术,农业经营管理及农村社会管理知识等。主要通过种养大户、科技示范户及农业专业合作社进行以点带面,逐步覆盖的教学形式。

  二是开展系统的创业知识培训工作,以提高有创业需求人员的经营管理水平。特别是对农村初高中毕业生、复转军人、在外打工已积累资本的农民作为重点培训对象。一般培训时间累计约两周。

  三是以村为单位,大力开展农业实用技术普及型培训,每村培训人员不少于50人,累计培训时间为1-2天。针对当地产业发展、气候条件和生态环境,结合专业合作社发展,对主推产品、配套种植和养殖技术、抗灾减灾技术为主要内容进行培训。

  四是教学过程,要注重理论与实践的结合,通过实地培训,面对面,手把手的教授知识,让农民易懂、易学,快速掌握实用的技能。

  需求调研报告 篇5

  一、问题的提出与分析

  近年来,对澳门地区的旅游业来说,中国内地旅客是旅游收入的主要来源。目前旅游业已成为澳门地区经济发展特别是第二产业发展的支柱。建立科学的可操作的旅游预测模型是实现澳门地区旅游业持续健康稳定发展的理论基石和前提。由于影响某地旅游人数的因素各异,还不存在普遍适用的神经网络模型。

  基于此,本文拟用3层bp神经网络模型来仿真模拟分析和预测澳门地区旅游需求,以此为旅游需求预测提供一种新的方法。

  二、模型的假设与符号说明

  1.基本假设

  1)交通在旅游中通常不是重要的,为了研究的方便(主要是无法获得交通数据),把交通这个影响忽略。

  2)假设澳门的接待能力都满足需求。

  3)在本例旅游需求预测模型中,我们考虑的主要因素有:客源地的人口,客源地的总收入,客源地的消费水平,旅游目的地的生活水平。

  4)为了研究的方便,假定以上四因子之间相互独立,本例旅游需求即为上述四因子的函数,即y=f(gdi,pop,gde,m-gp)。就用这四个因素作为人工神经网络模型输入层的神经元。

  2.符号说明

  三、模型的建立与求解

  1.人工神经网络模型理论原理

  人工神经网络(artificialneuralnetwork)是由大量的、简单元件(神经元)广泛相互联结而成的非线性的、动态的复杂网络信息处理系统,它是在现代神经学研究成果基础上提出的,能模拟人脑的若干基本功能。它具有并行分布的信息处理结构,可以通过“自学习”或“训练”的方式完成某一特定的工作。它可以从积累的工作案例中学习知识,尽可能多地把各种定性或定量的因素作为变量加以输入,从而建立各种影响因素与结论之间的高度非线性映射,采用自适应模式识别方法来完成预测工作。人工神经网络模型尤其是对处理内部规律不甚了解、不能用一组规则或方程进行描述的复杂的、开放的非线性系统显得较为优越。

  人工神经网络模型一般由处理单元、激活状态、单元输出、连接模式、激活规则、学习规则等6个部分组成。一个多层神经网络中包含有很多个信息处理单元,分布于不同的层次中。根据每项输入和相应的权重获取一个综合信号,当信号超过阈值则激活神经元而产生输出。各类影响因素和最终输出结果之间可以假定存在一种映射,即输出结果=f(影响因素)。为了寻求最佳的映射关系f,将训练样本集合和输入、输出转化为一种非线性关系,通过对简单非线性函数的复合,从而建立一个高度的非线性映射关系f,最终实现输出值的最优逼近。在人工神经网络的实际应用中,80%~90%的人工神经网络是采用前馈反向传播网络(back-propagation-network,简称bp网络)或它的变化形式。bp神经网络(如图一)是一种单项传播的多层前向神经网络,分为输入层、隐含层和输出层,层与层之间采用全连接方式,同一层单元之间不存在相互连接。它是前向网络的核心部分,体现了人工神经网络最精华的部分。标准的bp网络是根据w-h学习规则,采用梯度下降算法,对非线性可微函数进行权值训练的多层网络。

  bp神经网络的每一层的权值通过学习来调节,其基本处理单元为非线性输入-输出关系,选用s型作用函数:

  其中:xj为该神经元第i个输入;wij为前一层第i个神经元至该神经元j的连接权值,i=0时的权值为阈值。其计算步骤如下:

  (1)给定一组随机的权值和阈值初始值及步长系数η与势态因子α;

  (2)取学习样本数据,根据学习样本、权值及阀值计算输出,并与学习期望输出比较,当误差满足要求时结束训练,否则将误差向后逐层传播,并修正各层连接权值。

  (3)澳门内地旅客人数神经网络模型的建立

  (一)bp网络设计

  网络设计是一个综合性问题,它应满足多种不同要求,例如,希望所涉及的网络有较好的推理能力,易于硬件实现,训练速度快等,其中有较好的推理能力是最主要的。一般来说,推广能力决定于3个主要因素,即问题本身的复杂程度、网络结构以及样本量大小。在一般情况下,旅游需求预测研究中样本的数量是一定的,因此可归结为在样本量一定的情况下,如何选择网络规模的问题。

  在进行bp网络预测模型设计中,我们主要考虑以下因素:网络的层数、每层中的神经元个数、初始值的选择、学习速率和期望误差。

  i)网络的层数已证明:具有偏差和至少一个s型隐含层加上一个线性输出层的网络,能够逼近任何有理函数。所以,本文选择一个3层的bp网络。

  ii)每层中神经元的个数输入层和输出层神经元的个数根据解决具体问题的复杂程度而定。为了提高网络训练的精度,可以通过采用一个隐含层,再加上1到2个神经元以加快误差的下降速度即可。因此,本文输入层神经元个数选择为4个,隐含层神经元个数分别选择了9、12、15个,输出层神经元个数选择为1个。

  iii)初始值的选择由于人工神经网络是一个非线性系统,初始值的选择对于网络学习是否达到局部最小、是否能够收敛以及训练时间的长短都有较大影响。在初始值的选择上一般是使经过初始值加权后的每个神经元的输出值都接近零,这样可以保证每一个神经元的连接权值都能够在它们的s型激活函数变化最大处进行调解。所以,初始值一般选择在(-1,1)之间的随机数。本文的初始值为默认值。

  iv)学习速率

  对于任何一个网络都对应一个合适的学习速率。学习速率决定每一次循环训练中所产生的权值的变化量。大的学习速率可以导致网络的不稳定,但是小的学习速率又会导致训练时间延长,收敛速度较慢,不能保证网络的误差能最终趋于最小。综合上述考虑,在学习速率的选择上倾向于选择较小的学习速率以保证网络的稳定性,本文选择的学习速率为0.01。

  v)期望误差值

  期望误差值的确定也是通过网络对不同误差值分别进行训练比较后确定的'最适合值。所谓的最适合值是相对于所需要的隐含层的节点数来确定的,一个较小的误差值的获得需要增加隐含层的节点以及训练时间。本文经过不断测试,选择0.0001为期望误差值。

  (二)网络训练模式的选择

  训练网络有两类模式:逐变模式和批变模式。在逐变模式中,每一个输入被作用于网络后,权重和偏置量被更新一次。在批变模式中,所有的输入被应用于网络后,权重和偏置量才被更新一次。使用批变模式不需要为每一层的权重和偏置量设定训练函数,而只需为整个网络制定一个训练函数,使用起来相对方便,因此,本文在进行网络训练时采用批变模式。

  1、数据和模型的建立

  神经网络模型要求数据具有:

  a、易获得性

  b、可靠性

  c、可测度性。

  本项研究采用很可靠的官方发表的数据作为分析的数据源(见表1),主要来自于中国统计局网。

  用3层bp网络模型对本例旅游需求进行模拟,根据bp网络的映射原理,对于样本集合x和输出y,可以假设存在一映射f。为了寻求f的最佳映射值,bp网络模型将样本集合的输入、输出转化为非线性优化,通过对简单的非线性函数的复合,建立一个高度的非线性映射关系,实现f值的最优逼近。对于本例旅游需求模型的模拟:其输入层结点数(4个神经元):中国内地国民总收入(gdi)、中国内地人口总数(pop)、中国内地国民消费水平(gde)、澳门生产总值(m-gp)。把澳门内地游客量(t)作为输出结点。从而得出3层前馈反向传播神经网络模型。

  四.模型结果及分析

  1、网络训练性能的检查。

  不同个数的隐层单元组成的bp网络训练曲线如图1,2,3所示。通过比较发现,中间层神经元个数为9和12时,网络的收敛速度比较快。

  2、网络预测性能的考查。

  在数据列表中选取1996年到20xx年的数据作为网络的测试数据。20xx、20xx年的游客量检验误差曲线如图4。

  其仿真结果令人满意,达到预期的效果。

  五.模型的应用与评价(优缺点与改进)

  从上面的分析可以看出,3层bp神经网络模型的仿真模拟效果是邻人满意的。可以看出,人工神经网络的拟合精度比较高,主要是基于人工神经网络抗干扰能力强,稳定性好,能自动准确地找出各种输入和输出之间的线性或非线性关系,具有较强的模拟适应能力等特点。在本例对于澳门的内地游客量的旅游预测中bp神经网络模型是一种有效的预测方法。

  这一研究方法为旅游学的定量预测研究提供了一种新的思路,也为工程实践问题中的一些研究工作提供了一种非常好的指导方法。

  虽然bp网络得到了广泛应用,但其自身也存在一些缺陷和不足,主要包括几个方面的问题。

  首先,由于学习速率是固定的,因此,网络的收敛速度慢,需要较强的训练时间。

  再次,网络隐含层的层数和单元数的选择尚无理论上的指导,一般是根据应验或者通过反复试验确定的。因此,网络往往存在很大的冗余性,在一定上也增加了网络学习的负担。

  原题附带问题简析:

  通过对本例旅游需求模型的分析,我们认为在利用数学建模的方法对旅游需求进行预测预报时,对于数据的采集和整理工作需要认真做好。对于数据的分析有助于我们寻求变量间的关系,以形成初步的想法。如何获得数据以及如何获得准确的数据对于我们研究实际问题具有相当重大的意义。收集数据并非多多益善,而是要弄清究竟需要哪些数据,剔除不必要的数据,从而减少冗余的工作。同时,需要什么形式的数据也是我们应该思考的一个问题,这与建立模型的目的和所选择的模型的特点有关。

  需求调研报告 篇6

  以“牧民定居行动计划暨帐篷新生活行动、‘9+3’免费教育计划和卫生事业发展计划”为主要内容的藏区“三大民生工程”实施3年多来,不仅极大地改善了农牧民生产生活条件,而且对促进藏区经济社会发展和长治久安发挥了重要作用,全乡各项事业得以长足发展。但近日来,我县境内连续发生“11.27”、“11.30”“12.2”自杀案件,给我县当前良好发展局面和全县农牧民群众正常生活、生产造成了极大危害。目前,我乡为确保辖区稳定,围绕农牧民生产生活、医疗、教育、就业、干部作风建设等做了深入调研。

  一、基本情况

  “三大民生工程”的实施,有效改善了农牧民群众生产生活条件,夯实了藏区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至少带来四个方面的显著变化。

  一是社会环境得到优化。“9+3”免费教育计划实施后,藏区青年通过职业教育走上工作岗位;游牧民实现定居后,相对集中居住,各地始终把定居点的公共服务和社会管理摆在重要位置,引导牧民走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的路子,形成公共管理的强大合力,社会管理得到加强,治安环境明显改善;随着农牧民群众利益诉求的逐步解决,社会大局保持和谐稳定,为藏区抓发展营造了良好的社会环境。

  二是基础设施明显改善。生活功能齐全的牧民定居点及与之相配套的公路、学校、卫生室等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极大地改善了牧民生产生活条件,提高了畜牧业经济抗御自然灾害的能力。在定居点建设过程中,注重融入藏族传统文化特点和地方特色,按照精品旅游村寨进行规划设计和精心打造,形成了独特的优势资源,为培育和发展生态畜牧业、畜产品加工业、生态旅游业等特色优势产业创造了条件。随着卫生事业发展计划的实施,一座座崭新的乡(村)卫生院(室)拔地而起,一批批先进的医疗设备配置到基层,藏区医疗卫生保障和服务水平明显提高。

  三是人才队伍不断壮大。加快藏区经济社会发展、促进藏区长治久安,关键在人才。通过“三大民生工程”的实施,逐步培养起一批思想品德素质高、科学文化素质强、职业技能掌握好的藏区青年人才,成为带领藏区脱贫致富的重要力量。

  四是可持续发展能力显著提高。牧民定居后,其生产生活由传统游牧粗放模式逐步向集约化家庭牧场的可持续模式转变,牧区经济增长方式发生历史性变革,经济效益大幅增加,发展质量明显提高。农牧区经济社会发展的协调性进一步增强,公共服务均等化、优质化进程加快,教育、医疗卫生等社会事业迅猛发展,农牧民文明素质大幅度提升,基层服务功能不断强化,激发了藏区经济社会发展活力,增强了藏区可持续发展能力。

  二、存在的困难和问题

  通过调研,我们在肯定取得成绩的'同时,也清醒的认识到,全乡经济社会发展的道路任重道远,仍然存在诸多困难和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教育水平低,人口素质相对不高。因受传统观念、宗教氛围、学校软硬件等条件影响和制约,当地的牧民子女入学习积极性不高,给牧民子女接收文化知道和更新观念带来了一定的影响。另外,由于劳动力受教育程度低,没有很好的理财观念,外出打工的技能技术不高,导致大多群众无法外出打工。

  二是产业结构相对单一,牧民群众收入渠道不多。由于生活环境和历史原因,习惯于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发展方式,市场经济意识不强,传统的生产生活方式依旧存在,对新型的生产生活方式难以接受,一些科技含量高的生产方式无法推广。牧民群众中75%依赖于传统的放牧来维持生计以外,15%依靠经商维持生活,还有10%牧民依靠外出打工过日子。20xx年该村牧民定居后,定有所居的问题得以解决,但仍有30%群众在温饱线上挣扎。

  三是基础设施建设相对滞后,制约产业发展。由于地处边远山区和高寒山区,生产和生活的环境相对恶劣,近年来,尽管政府投入了大量的资金对少数民族地区的基础设施建设进行了建设和改善,但仍然无法满足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和文化需要。特别是乡境内通乡油路,由于在牧民定居建设过程中,大型车辆过往频繁,加之今年内降雨量大,因此乡道损坏严重,目前乡道给全乡农牧民出行带来了严重的安全隐患,成为全乡社会发展的瓶颈。

  四是村两委会待遇不高,严重影响村两委会干部工作积极性。村支部书记每月工资为860元,村委会主任每月工资780月,民兵连长、妇干、团干每月工资286元,村组长每月为200元。村两委会每年办公经费为20000元。随着物价日益飞涨,村两干部所得报酬远与所付出劳动不相适应。加之地区物价飞涨,村干部也无时间进行其他创业增收,也将从先富的“领头羊”变成“贫困户”。

  三、加快地区经验社会发展的对策建议

  (一)充分认识加快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性。加快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对于增进民族团结、社会稳定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顺利实施,重点在农村,难点在少数民族地区。因此,加快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不仅是经济问题,而且是政治问题。

  (二)解放思想,更新观念,提高人口的综合素质。一是要破除各种形式的“等、靠、要”思想,教育帮助民族群众树立“等不是办法,干才有希望”的意识;二是崇尚科学,树立商品意识,科技意识;三是破除守旧观念,大胆创新;四是组织劳务输出,增加收入,并学习外地先进的技术和良好的生活习惯。

  (三)抓好基础设施建设,加大产业结构调整力度,促进牧业发展。一是加强暖棚建设,降低牲畜死亡率;二是优化草畜结构,加强畜种改良;三是加强沙化治理,改变生态环境,由过去的“靠山吃山”转变为“靠山养山”。

  (四)加强民族地区基层组织建设及少数民族干部的培养力度。一是把那些有知识、有文化、有一定特长的少数民族青年,培养成优秀的少数民族干部人才,这样他们就能带领少数民族群众走科学致富的路子;二是积极争取提高村干部待遇,提高村干部积极性和主动性,把村干部任用由“你来当”成为“我要当”。

  需求调研报告 篇7

  根据XX市领导干部下基层“三解三促”活动领导小组《关于开展全市领导干部下基层“三解三促”调查研究月活动的实施方案》等相关文件要求,市残联组织开展了“走进社区(村),走近残疾人”为主题的大学习、大调研活动。活动分成领导干部小组,各处室、中心分别为1个小组,共计7个小组,采取从主要领导到普通工作人员,每人负责1个社区(村)等方法在全市对30个社区(村)进行调查。此次调研,我结合全市领导干部下基层“三解三促”调查研究月活动和市残联开展的“走进社区(村),走近残疾人”为主题的大学习、大调研活动,对XX区新孔社区、浦北村和XX县瓜安村等283名残疾人进行调查,通过问卷调查、入户访谈、召开座谈会等形式,得到如下结论:

  (1)调查的283名残疾人中197名残疾人有贫困残疾人救助与扶持、残疾人医疗服务与救助、残疾人康复训练与服务、辅助器具、法律援助与服务、教育费用补助与减免、职业教育与培训、就业安置与扶持、无障碍设施与信息无障碍等需求,占调查的残疾人总数70%。

  (2)选择需求的残疾人依次贫困残疾人救助与扶持、残疾人医疗服务与救助、残疾人生活服务、残疾人康复训练与服务、无障碍设施与信息无障碍等需求较大,对残疾人的需求进行了分析,找出了原因和问题。

  (3)本调研提出了以需求为导向,认真贯彻落实残疾人大政方针政策、省、市惠残政策,推动残疾人事业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为特殊困难群体提供更有针对性的经济支持等对策建议。

  “两个体系”建设是中央7号文件的核心内容之一。随着我市社会经济发展,残疾人的社会保障制度建设正在逐渐完善,而残疾人社会服务体系建设还刚刚开始。为了更好地了解残疾人的需求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结合全市领导干部下基层“三解三促”调查研究月活动和市残联开展的“走进社区(村),走近残疾人”为主题的大学习、大调研活动,我此次主要对“XX市残疾人需求问题”进行调查。目前,该项调研已完成了数据整理、数据分析以及调查研究报告的初稿。限于时间的要求,本报告仅围绕调查数据谈几个问题。

  一、调研目的及方法

  本次调研活动以XX市各类残疾人为核心,通过调研,充分认识和准确把握我市残疾人工作面临的形势和任务,进一步解放思想、更新观念、锐意进取,切实增强投身残疾人事业的责任感、使命感和紧迫感;深入了解残疾人基本状况,掌握残疾人各方面的需求,切实帮助他们解决生活和生产中的实际困难;进一步宣传党和政府残疾人工作的方针政策,推动各项惠残政策的落实,促进残疾人保障体系的建立完善,为推动全面工作提供基本思路和理论依据。

  本报告将回答四个问题:

  (1)残疾人有哪些需求?

  (2)分别选择贫困残疾人救助与扶持、残疾人医疗服务与救助、残疾人康复训练与服务、辅助器具、法律援助与服务、教育费用补助与减免、职业教育与培训、就业安置与扶持、无障碍设施与信息无障碍等需求的残疾人有哪些主要特征?

  (3)选择需求存在原因,提供的保障和服务等是否已满足需要,还存在什么问题?

  (4)工作思路及对策建议。

  调查方法包括问卷调查、入户访谈和召开座谈会。

  二、被调查者的基本情况

  本次通过简单随机、等距抽样等方法共抽出283名被调查残疾人。

  1、性别结构:男性150名,女性133名,男女比例大致为8:7。

  2、年龄结构: 0-18岁占15.5%,18-60岁占64.4%。按60岁划分,非老年人占79.9%,60岁以上的老年人占20.1%,与我市领证的残疾人年龄结构相似。

  3、户口性质:农业户口占88.1%;非农业户口占11.9%;农业与非农业比例大致为7:1,与XX市人口的整体构成一致。

  4、婚姻状况:初婚有配偶63.8%,未婚占23.8%,再婚有配偶占0.7%,离婚占0.8%,丧偶占10.1%。

  5、文化程度:小学文化程度27. 2%,初中文化程度12.5%,高中文化程度占2.2%,大专及以上程度0.8%,未上学的占到了56.5%。

  6、残疾状况:

  (1)残疾类型:视力残疾占25.8%,肢体残疾占35.1%,智力残疾占5.5%,精神残疾占4. 3%。

  (2)残疾等级:一级占19.2%,二级占31.9%,三级占29.9%,四级占18.8%,与我市领证的残疾人残疾状况大约一致。

  7、生活自理状况:生活能自理63.4%,不能自理36.6%。

  8、就业和社会保障情况:

  (1)18—50岁130名残疾人中(除一级残疾人)未工作的近1/2,因丧失工作能力未工作的1/4。

  (2)个人生活主要来源:靠离退休金25人,靠家庭成员供养的近1/2,靠领取基本生活费的16人,靠保险收入和财产险收入的不足4人。

  (3)社会保险状况:城镇残疾人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和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障不足4/5,农村残疾人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不足1/2。

  (4)职业技能培训状况:有就业能力残疾人,接受过职业技能培训不足1/3。

  (5)享受定期生活救助状况:近1/4的享受民政部门的最低生活保障或城市重残人生活补助。

  9、康复服务状况:有康复需求的残疾人近2/3没有得到康复服务,得到治疗与康复训练服务的残疾人1/10以上,心理疏导服务不足1/10,康复知识普及服务不足1/5,辅助器具配置不足3%,日间照料与托养不足2%

  三、被调查者需求分析

  本分析主要基于问卷调查数据和访谈资料。

  本部分的分析集中在:通过对被调查者对需求选择分析,了解需求的原因和在残疾人事业发展中存在问题。

  1、需求选择分析

  按照问卷调查的要求,被调查的残疾人根据自己实际情况和意愿选择需求,对选择需求的残疾人进行具体分析:48%需求者选择贫困残疾人救助与扶持,18%需求者选择残疾人医疗服务与救助, 8.3%需求者选择残疾人无障碍设施、残疾人信息无障碍,7.9%需求者选择残疾人康复训练与服务,7.8%需求者选择残疾人辅助器具,5.9%需求者选择残疾人法律援助与服务、残疾人文化服务、残疾人生活服务,4.4%需求者选择残疾人教育费用补助与减免、残疾人职业教育与培训、残疾人就业安置与扶持。

  2、需求原因分析和存在问题

  (1)残疾人社会保障观念落后,救济色彩太重。传统观念认为残疾是残疾人及其家庭的事情,与社会无关,过分强调家庭自我保障与残疾人自立,使得残疾人保障在某种程度上具有施舍和救济的浓重色彩。在调查中,近1/2的残疾人要求政府给予经济救助,特别是农村残疾人对残疾人的服务需求很少,认为政府给点钱,家人给吃给穿就满足了。家人承担了家庭中残疾成员由生到死的“无限责任”以及巨大的精神负担。这种残疾观及受此影响下的社会保障观念不能适应社会、经济发展与整个残疾人事业发展的客观要求。

  (2)保障覆盖面窄,保障水平低。在 “普惠”加“特惠”的'政策环境下,残疾人社会保障的核心内容应该是“特惠”。而作为欠发达地区,残疾人除城乡最低生活保障以及养老保险、医疗保险等“普惠”政策外,为残疾人提供的“特惠”保障很少,标准也较低。无固定收入的二级以上重度残疾人按月领取低保金或低保标准的生活补贴,只有市区、XX县和XX县已全部落实,其他县正在落实中;肢体三级以及三级四级的智障和精神病人等更多残疾人还享受不到这一“特惠”。享受这一“特惠”的标准也很低。现行低保标准是城区230元/月,农村155元/月,只是勉强“饿不死”的水平。除此以外的就业、康复等其他方面的“特惠”则更少,同样也是标准低,覆盖面窄。

  (3)保障服务的层次低。现行的保障措施几乎只能考虑残疾人的基本生活资料方面的温、饱需求,精神层面的需求则很少顾及。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随着政府对残疾人事业投入的不断加大,残疾人的温饱问题已基本得到解决(或即将解决)。起码的生活需要得到满足后,广大残疾人要求精神层面生活享受将成为必然。目前,现行的残疾人社会保障制度,在保障残疾人多种类、多层次需求方面存在明显不足。

  (4)保障经费投入不足。近年来,用于残疾人社会保障的经费投入实现逐年增长,但由于总体经济发展水平不高的制约,投入的残疾人社会保障经费远不能满足实际需求。由于经费不足的制约,只能是低覆盖率的、低水平的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其他方面的保障多为空白,或是刚刚起步。当前,我市残疾人社会保障资金投入不足的主要原因,是制度化、多渠道的资金供给方式还没有建立起来,从残疾人社会保障基金的筹集来看,渠道还比较狭隘,主要依靠政府投入为主,福利彩票、福利基金会为辅,社会捐赠有限支持的模式。特别是社会捐赠方面,还没有建立起长期稳定的捐赠管理机制和激励机制,来自社会的资金投入很少。

  (5)服务体系不完善,不能提供多样化的保障服务。残疾人保障需求的增长和转型,增加了社会保障的难度。目前残疾人的社会保障突出生存性需求保障,重点解决残疾人的基本生活保障问题,在改善残疾人生活状况以及扶贫就业等方面力度不断加大,但是还没有建立起针对残疾人特殊性、多样性、类别化需求的服务体系,相关专业机构、社区之间没有形成畅通的服务网络,鼓励社会资本兴办残疾人服务机构的相关政策和行业标准、管理措施还没有出台,导致不能为残疾人提供多样化的保障服务。我市残疾人康复中心投入少,设备不上规模,人才缺乏等,不能很好发挥应有的功能作用。已建成的乡镇及部分村残疾人康复室,由于残疾人居住分散,加之缺少专业康复指导人员和合理的运行机制,普遍存在利用程度不高的问题;去年启动建设的市、县级残疾人托养中心,尚处在规划设计,建设、装修等阶段,建成后的功能定位和运作机制等的有待摸索探讨。

  (6)残疾人社会保障法律法规不健全,法制化进程缓慢。残疾人社会保障政策法规的建设总体滞后,难以适应新阶段残疾人社会保障制度建设的需要。一方面,社会保障法律体系的不健全制约了残疾人社会保障的发展。目前,我国从整体上还没有形成完整的残疾人社会保障法律体系,残疾人的社会保障还没有一个明确的落脚点,制约和影响了残疾人的社会保障法制建设的实现。另一方面,现有的保障残疾人合法权益的法律法规不完善,与社会保障立法比较起来,残疾人社会保障立法更为滞后。虽然我国已经出台了《残疾人保障法》、《残疾人教育条例》等专门的法律法规,在《宪法》、《选举法》、《婚姻法》等法律法规中也都有保障残疾人合法权益的条款,但其内容总的来说过于笼统,许多条文还停留在原则性的规定上,缺乏可操作性,难以适应新形势的需要;作为保护劳动者就业权利的《劳动法》,对残疾人劳动就业的规定也显得空泛。

  四、发展残疾人事业的基本思路和对策建议

  (一)大力推进残疾人就业。一是大力弘扬“三创”精神和残疾人“四自”精神,树立先进典型,激励残疾人积极投身“全面奔小康、重振连云港”的伟大实践。保障残疾人平等就业、社会参与的机会和权利,积极开展职业教育培训,加大就业援助力度,多形式、多渠道就业,努力提高残疾人就业率。二是大力发展残疾人教育。进一步健全教育培训体系,教育部门切实将残疾人教育纳入当地教育发展体系,维护残疾人平等接受教育的权利,提高特殊教育质量,力争使残疾学生高中和大学入学率达到60%和40%。三是通过残疾人扶贫基地建设、小额贷款、提供就业岗位、购买公益性岗位等形式,帮助更多有就业能力的残疾人就业。

  (二)逐步提高社会保障覆盖面和保障水平。一是建立健全保障制度。建立健全普惠政策与特惠救助相结合的残疾人社会保障制度,做好残疾人生活救助工作,确保符合条件的残疾人全部享受最低生活保障和有关生活救助。根据社会经济发展速度,不断提高保障覆盖面和保障的标准。二是不断完善社会保险制度。劳动保障部门要保证残疾职工能平等参加养老、医疗、失业、工伤和生育等社会保险,保证所有农村残疾人都能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证城镇无业残疾人都能参加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三是发展残疾人社会福利和慈善事业。采取多种措施,积极为贫困和低收入残疾人争取更多的福利政策,切实提高他们的生活水平,确保残疾人生活改善程度与当地群众生活水平提高幅度相适应,不断缩小残疾人生活状况与社会平均水平差距。

  (三)加快服务体系建设。一是加大硬件投入和资金投入,建立规模大、服务设置齐全,档次高,内容多,为残疾人提供优质服务的机构建设。二是各职能部门,特别是残联要开展各服务机构精细化管理,其中有一项内容就是对各服务机构服务进行认定型管理,建立健全监督管理机制和工作绩效的评估奖励机制。三是加大人才培养力度,建立一支恪守“人道、廉洁、服务、奉献”职业道德的高素质管理干部队伍和一批爱岗敬业、精益求精、默默无闻勤勤恳垦的专技工作者队伍。鼓励各服务机构引进、选拔、培养和使用一批一专多能的残疾人工作骨干,从政治上、工作上、生活上关心爱护他们,解决好他们待遇问题,促进服务体系建设可持续发展。

  (四)完善促进残疾人事业发展的协调机制。党委、政府将残疾人事业纳入全市社会保障和公共服务体系并予以优先发展,纳入当地党委政府年度工作计划和年终考核,实现残疾人事业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残工委协调各部门在残疾人社会保障、康复、教育、就业、维权等方面给予大力支持;广泛动员社会力量,伸出援助之手,关爱残疾人、支持残疾人事业,在残疾人机构建设上给予优惠政策。

  (五)加强对残疾人的教育管理。积极引导残疾人勇敢面对现实、超越自我、自主创业,鼓励残疾人发扬乐观进取精神、帮助他们树立“自尊、自信、自强、自立”信念,对生活充满信心。加强对残疾人的法制教育,不要让他们成为法制教育的一个盲点,使残疾人自觉遵纪守法。

  需求调研报告 篇8

  一、调研目的

  新形势下如何实施有效地新教师培训工作,是培训者和管理者直接面对的课题。实践证明,培训内容和施训形式的科学与否,应是以参训者的评价为标志,否则,培训会因缺少参训者的参与和生成而低效。从调查入手,了解新教师需求,把握新教师成长动态,实施有效培训,使新教师培训工作更加切合新教师成长的实际需求和成长规律,促进新教师进行准确的职业定位,提升新教师的教学业务水平,使新教师培训工作更加专业化、科学化。

  二、 调查过程

  本次调研,我,采取分区、分层抽样方法,对从幼儿园到高中的不同参训对象开展培训需求调研。发放调研问卷106份,回收有效问卷100份,其中:高中25份、初中24份、小学37份、幼儿园11份、培训者3份。

  在提交问卷的100名培训对象中,教龄在xx年以上的有84人,这些人基本上都全程参加了我省组织的前三轮继续教育,对继续教育工作的沿革发展有着深刻的认识和理解,他们的态度和建议有利于对培训工作的全面审视和规划;县城学校教师48名,乡镇学校教师52名,校级以上骨干教师47名,普通教师53名,两种不同地区、不同身份的培训对象人数基本持平,中层以上干部、校长21人,普通教师79人,他们的意见应该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和普适性。

  三、 阜南县教师培训现状及问题

  (一)培训现状

  面对经济一体化、教育国际化、人才多元化的发展背景,市南区历经改制、重建、更名、升格、扩编之路,整合部门资源、优化机制内涵,于20xx年投资3千万元,“多元现代”培训机构建设面积近7000平方米的8层中心大楼,打造“多元现代”培训机构。20xx年区教育局又斥资300万进行内部设施建设,配备了适用于各学科教师培训的各类专用教室,使之成为集学术报告、教学展示、教师培训、会议交流、网络互动等多功能为一体的“学术交流中心”,达到示范性县级教师培训机构的基础设施要求,为区域教师培训提供了良好的技术和环境支持。

  市南区教育局制定下发了《新教师三年培训方案》,《新教师培训手册》,对参训教师的课题研究、专题培训、分散培训、教研活动、校本培训、读书、听课、反思等情况进行跟踪记录,通过自我评价、同行评价以及校长导评等实现对培训教师的全程监控,使学习、反思、研究真正成为教师的专业生活方式。同时建立了培训反馈机制,综合学员每月一次培训的出勤情况、培训表现、培训作业、平日课堂等情况进行及时的总结,通过区域网面向全区进行反馈,及时调控教师的学习与发展状态,调控发展的方向。

  (二)培训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

  1、是认识的问题。这里既有领导重视的问题,也有教师认识上的问题。领导重视不够,对培训工作缺乏强有力的管理措施和激励机制,造成教师参训主动性不够。教师认识不到位,形成了对培训应付了事的现象。

  2、是内容的问题。过去培训内容的确定,主要是自上而下确定的,教师们主要是被动接受。第三轮培训尽管增加了调研和问题反馈环节,但是重理论轻实践的成分还是很大,培训的内容往往与教师的需求还是两张皮,培训的针对性还不强,对实践的指导还不够。

  3、是方式的问题。过去的培训主要是集中培训、校本培训、远程培训。集中培训主要以专题报告的形式组织开展,一人讲,数百人(甚至上千人)听,方式单一,受训者被动接受,效果不好。校本培训由于缺乏有效的互助和真正的专业引领,没有落到实处,往往变成了枯燥的读书和填写报告册,校本流于形式,成为教师的负担。远程培训由于缺乏有效的监控,以及在农村学校还受到条件制约等因素的影响,实际效果也大打折扣。

  4、是成果转化的问题。各种培训的训后跟进不到位,形成了培训结束,就画上了“圆满”句号的现象,使得有限的培训成果失去了及时转化为自己或指导他人实践的最佳时机,训了就“训了”。

  5、是培训者的问题。大多数培训的培训者主要由县级教师培训机构的教师和县教研室的教研员担任,他们在理论上和实践方面都难以称得上是最优秀的,且长期往复承担培训任务,难以让参训教师信服,产生排斥心理。

  (三)老师们对培训的期待主要有:

  1、是希望加强培训工作的组织管理,建立健全教师培训工作的激励奖惩制度,进一步调动教师参训的积极性,让老师们在参加培训的过程中得到更多的精神鼓励和实惠;

  2、是希望培训的内容紧密联系当前的课堂教学,理论的学习要易于内化为实践,有较强的实践性和可操作性,既立足于提高教师的课堂教学能力,又能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

  3、是希望进一步丰富培训形式,让老师们自己选择符合自己实际的培训方式,大多教师非常希望到名校观摩学习,得到名师的指导和培训,有条件的教师也很欢迎远程培训。

  4、是希望能够根据不同的对象采取不同的培训方式和要求,开展分层、分类培训。如老年教师的特殊要求,幼儿园、音体美等教师的`特殊要求等,不能大一统、大呼隆。

  5、是希望加强培训者队伍建设,组建名师讲学团,开展巡回教学指导,同时要加强县、乡、校三级培训指导网络建设,加大对学校层面业务指导人员的培训力度,因为他们是校本培训的最基层的组织者、指导者和参与者,他们是校本培训能否落到实处的关键。

  6、是希望加强县级教师培训远程支持服务平台建设,为教师提供方便快捷的交流展示的平台,促进培训工作的有效开展。

  四、对新一轮培训的思考和建议

  通过调研,我们梳理了过去教师培训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了解了教师对新一轮培训的期望和需求,探讨了新一轮培训中需要完善和改进的重点。

  (一)是要进一步完善和落实教师培训制度,加大督导检查力度。首先,既要落实约束机制,又要建立激励机制,要通过制度的完善落实来提高教师参训的积极性、主动性。其次,要加强对教师培训工作的督导评估,将其纳入到教育督导工作中(如县(市、区)党政领导干部教育工作督导考核),并作为主要内容之一,以推动教师培训工作的持续开展。再次,要对县级教师培训工作进行年检,评出等级,结果在全省通报。

  (二)是要真正从教师的现实需要出发,设计培训内容。培训实施过程中,老师们最喜欢向培训者提的一个要求就是“请你告诉我该怎么做?”,其实老师们的需求很具体,但我们在培训的时候关注了过多的“是什么”、“为什么”的问题,而到了关键的“怎么办”时,又轻描淡写,一笔带过,教师们当然不满意。当前,课程改革正进入深水区,课堂教学正在向追求“有效”、“高效”的方向发展,教师如何转变自己的角色,引导、指导学生自主学习,成为广泛关注的焦点,也是广大一线教师最普遍、最迫切的需求。因此,新一轮教师培训围绕“提高教师指导学生学习的能力”这个核心设计内容,无疑是对路的,与第三轮培训也是紧密衔接的。但实施过程中一定要突出“做”字来做文章,强调在“做中学”,只有老师们行动了,才可能有改进、有转变、有提高,才能改变过去培训中的“听了激动,回去不动”的现象,培训才有实效。当然,除此以外,顺应当前教育改革发展形势和教师专业发展的其他培训内容也是必需的,如:规划纲要专题、师德专题、班主任工作专题、专业知识更新和学科素养提升等。

  (三)是要创新丰富培训的模式和方法。从教师的希望和教师培训工作发展的趋势来看,集中培训、校本研修和远程培训相结合的混合学习模式是开展中小学教师全员培训的主要途径,但在实施过程中,三种方式一定要既能发挥自己的优势,又能互相弥补各自不足,成为有机结合的整体。集中主要解决培训的组织部署、阶段性总结、交流研讨和问题指导等,远程主要解决专业引领、问题指导、交流展示等,校本主要解决“做”的问题。同时,要进一步丰富培训的方式,像名师讲学、脱产研修、案例观摩、送教上门等教师们喜闻乐见的培训方式,要作为常用的方式贯穿于教师培训的始终。

  (四)是要大力加强培训者队伍建设。要以专兼结合的方式,从一线优秀教师中选拔部分骨干充实培训者队伍,组建名师讲学团。加强培训者培训,可通过外出学习、岗位研修、下校实践等方式,认真组织实施培训者每年72学时的培训研修,严格培训者的考核评价,提高培训者的施训能力。

  需求调研报告 篇9

  一、 概述

  为切实做好20xx年幼儿教师培训工作,搞好幼儿教师培训管理,增强幼儿教师培训工作的科学性和实效性,促进我区幼儿教师继续教育的规范性。我们深入基层幼儿园组织召开了24多次领导和教师座谈会。

  本调研于20xx年x月x日至6日进行,调研范围覆盖22多所幼儿园,调研对象来自不同幼儿园、不同地域、不同年龄、不同岗位、不同性别,共有280位教师代表参加了本次调研。调研主题包括了解和掌握当前幼儿教师对幼儿教师培训工作的需求和意见,如何进一步改进幼儿教师培训工作等三大方面内容。

  二、 调研方法

  本次调研具体采用方法有:访谈、观察、参与式调查。

  (一) 访谈:园长主要领导的访谈。

  (二) 观察:看幼儿教师教育教学活动。

  (三) 参与式调查:用参与式活动的方式了解幼儿教师的需求,为参加者提供了均等宽松的发言机会。

  三、 幼儿教师反映的主要问题

  (一)在培训内容方面

  1、“提高教学技能、技巧的培训”

  多数幼儿教师十分重视基本的教学技能的提升。他们希望借鉴优秀幼儿教师成功的经验提高自己教学执行能力;同时也想通过教育理论知识的学习来指导实践,如何将所学的理论知识很好地迁移到工作中去,是幼儿教师感到很困惑的。

  2、“学历提高培训”

  主要对象来自幼儿教师群体。

  3、“信息技术能力提高培训”

  目前中心城区和中心小心幼儿教师在实际工作中,迫切需要利用有较高层次的信息技术水平来辅助教学。

  4、“术科培训”

  目前我们的培训主要集中在主课方面,对术科及幼儿教师培训重视不够,培训力度也不大,他们呼吁增加学习的机会。

  5、“幼儿教师心理健康知识的普及”

  社会、学校对幼儿教师要求越来高,幼儿教师的压力也越来越大,幼儿教师渴望能运用良好有效的调节方式,缓解、放松心理压力。

  (二)在培训形式方面

  目前培训形式较单一,主要体现在幼儿教师一言堂现象严重。座谈发现,教学研讨、专家互动、小组活动等是教师一般关注的形式。可见,开放性、参与式、主体性的培训方式更受欢迎。

  (三)在师资聘请方面

  幼儿教师普遍喜欢来自一线的专家和名师,说明幼儿教师们希望借鉴他们的经验提高自己的教学执行能力。

  四、 分析与思考

  (一)教师专业化发展和教学实践能力的提高是当前教师关注的焦点。

  通过座谈,我们发现幼儿教师在普遍关注“提升身素质、提高教

  学技能”的大前提下,幼儿教师关注的侧重点不同,可以反映出,幼儿教师对自身发展问题上是有针对性进行了反思。

  (二)教师对培训的期望呈现多元化的趋势。

  从幼儿教师培训的内容来看,教师在这方面的需求是集中与分散的并存。如:“信息技术能力提高的培训”,目前教师普遍能熟练的将信息技术手段辅助到教学中,如PPT的使用非常广泛,但在实际工作中,更多的教师不满足简单的`操作技术,通过系统、规范、实用的培训提高信息技术能力。“心理健康知识的普及”,在日益紧张,社会压力增大的环境中,幼儿教师开始关注自身的心理问题。同样,孩子心理健康也引起社会的重视。在这个环境下,幼儿教师需要掌握基本层面的理论知识,特别是心理分析技术的学习。

  五、 建议与对策

  (一)创新培训模式,实现个性化引领是幼儿教师对培训的期望。

  “会议式”培训一直是我们采用的主要培训方式,随着幼儿教师培训需求多样化发展,培训报告会难以满足教师个性化培训需求。因此,多开展参与式、对话式、观摩式等形式的培训。

  (二)围绕幼儿教育教学问题为目标,突出教师关注的热点,满足培训者的需求。

  将幼儿教师关注的内容进行整理,开设培训项目。围绕教育教学,开展调研,加强培训课程建设。改变以往培训专题零散、不系统的专题设置,体现课程针对性、层次性、系统性。

  需求调研报告 篇10

  一、问题的提出:

  订单供货是当前烟草行业共同面临的一个全新课题,我们理解这项工作的核心要义在于:通过对市场真实需求的准确预测和采集,充分暴露出现有卷烟商品总供给、总需求之间的矛盾,品牌体系内部供给结构之间的矛盾,从而完成烟草行业从现有自上而下“生产—销售”运行模式向在坚持专卖法基础之上的市场化运作模式的转变。显然,需求预测是这场变革的逻辑起点,也是这场大变革的关键环节,因此,能否对当前市场真实需求作出准确判断,是这场“战役”成败之关键。以西安市场不同业态零售客户研究为基础,结合经济学理论、预测理论,探索适合卷烟市场特点的普遍预测思想和方法。

  二、各业态的市场特征分析

  (一)各经营业态销售数量和销售结构分析

  本次我们对西安市卷烟零售户总体经营情况进行了统计,所得数据如下表(表1)所示:

  以上数据表明,西安市辖区内商场、超市、便利店、烟酒专营店等较新型业态占零售户总量的17.3%,“五度”(注:“五度”评价是指将零售客户对烟草公司的贡献度、依存度、合作度、成长度、诚信度作为对零售客户进行评价的依据。通过“五度”评价,目的是找到客户的“需求点”,为客户提供针对性的服务,从而不断提高客户的满意度和忠诚度)得分较高,主要分布于城区和乡镇市场;食杂店、娱乐服务类等传统业态占零售商户总量的82.7%,“五度”得分较低,客户遍布全市。专营店和小型超市已在城区和乡镇市场中迅速发展,所占比重迅速增加。总体来说,食杂店仍然是烟草最主要零售方式,占卷烟零售户总量的76.5%,因此,如何准确预测这类客户需求量,应为“订单供货”工作之重点。

  各种经营业态的销售结构分析可由“各种业态条均值对比分析表”看出:从卷烟销售结构看,商场、超市、便利店、烟酒专营店等较新型业态销售高档卷烟产品的优势明显好于食杂店等传统业态,一、二类烟大大超出全区域平均水平,因此,在制定品牌营销策略时,大型商场、连锁超市及特殊场所可作为高档和高端品牌的重点培育对象;专营烟酒商店作为进一步提升高档烟的重点客户,同时也可作为高端产品的培育对象;小型超市、便利店和城市食杂店可作为中档烟的培育户;农村食杂店和其他业态作为中低档烟的重点培育户。

  总之,大型商场、超市、便利店、烟酒专营店等较新型的业态虽然销量比重低于传统业态,但销售结构、档次明显高于传统业态,其销售潜力不可忽视。传统业态客户作为卷烟销售网络的`核心客户,是我们提升网络核心竞争力的关键。

  (二)各种业态主要经营方式分析

  从各种经营业态《卷烟经营方式抽样调查汇总表》经营卷烟方式的抽样结果可以看出,我市除专营烟酒店和其他业态的客户以卷烟业务为主业外,有75%以上的客户是以卷烟业务为辅助经营项目,这些客户经营卷烟的目的是为了更好的服务客户,方便顾客购买,从而吸引或留住更多的顾客。从主要销售形式抽样结果得出,新型业态凭借其环境服务好、品牌信誉高和规模优势等吸引了以条消费的大部分群体。

  (三)各种经营业态的主要客户结构分析

  大型商场、连锁超市其消费群体结构较为复杂,分布于各个消费阶层,还有机关事业单位及外来旅游经商人员,顾客收入水平差异较大,流动性较强。特殊场所其消费群体结构单一,局限于追求时尚的年轻消费者及高收入、高消费群体。食杂店其消费群体结构主要是附近居民、过往行人、外来务工人员,消费群体中各消费层次均存在,城区食杂店表现为中高收入群体比重较大,顾客相对稳定,农村食杂店表现为中等和中低收入消费群体比重较大。烟酒专营店,其消费群体主要以机关事业单位、商务群体为主,及附近居民,整体消费层次较高,顾客多数为固定客户,其对卷烟经营业务重视程度较高,品牌意识强。小型超市和便利店消费群体主要是附近居民、过往行人,农村小超市、便利店以服务外来人口为主(特别是在春节等节日中)其消费群体参差不齐,但顾客群相对稳定。其他业态主要是方便附近居民购买和满足过往行人随意购买,客户也相对稳定。

  (四)各种经营业态消费者行为分析(如表5)

  从上表分析可以看出,在购买卷烟作为礼品时,烟民倾向于去大型商场、超市、便利店、烟酒专营店等较新型的业态购买;在购买自己消费的卷烟时,烟民倾向于去传统业态或根本不关心购买渠道,特定的条件决定了食杂店等只能以零包销售已满足顾客的应急之需。

  (五)各种经营业态的竞争优势分析

  表6卷烟零售户经营业态抽样调查表——客户发展价值。

  1、大型商场、大型超市的竞争优势在于:

  第一,资金雄厚,电子结算执行力强,规模庞大。

  第二,人流量大、信誉度高。环境服务好、品牌意识强,都设有卷烟专柜。因而潜在卷烟消费群体庞大。

  第三,具备系统科学的管理,经营水平高,信息流通快,应变能力强。短期内对专卖店影响很大。劣势:受节假日消费影响很大,订货量和订货次数规律性不强,给市公司的库存管理带来一定困难。

  2、烟酒专营店经营优势在于:与一般食杂店相比,资金相对充裕,销售稳定性强,具有经营面积大,店堂形象好,容易让消费者产生信任感,从而激发购买欲望,新品牌接受能力强,产品品种齐全,注重打造自身品牌等优势。劣势:烟酒专卖店经营灵活,“以批代零”现象时有发生,往往会出现销量波动大的情况。

  3、食杂店的竞争优势在于:点多面广,方便购买,服务对象较广,城区食杂店对新品牌接受能力强。劣势有:服务半径小,卷烟经营资金相对缺乏,消费者多为固定客户,市场竞争激烈,相互压价现象高于其他业态,造成价格管理混乱。

  4、便利店属于较新型经营业态,其消费量相对较为稳定、落地销售能力较强,一般有其固定的消费群体,因此,销量、结构都较为稳定。

  5、娱乐服务场所绝大多数只是将卷烟产品当作其一个必备服务项目来看待,并不以烟草制品经营为主,但其特定的经营环境决定着这类业态有较高的经营结构和相对固定的销量。

  三、市场需求预测分析

  (一)市场需求预测的困境

  西安地区的经济总量(以gdp或gnp为标志)、总体消费水平、人口数量和结构、收入水平、消费文化、消费习惯等等都是影响和制约烟草商品需求数量和需求结构的因素。但同时应当看到,烟草行业、烟草商品又有其自身的特殊性,首先,该行业长期存在货源偏紧的情况,特别是对于供需比不足50%的紧俏品牌,同时,西安市场卷烟购入量、品牌结构等都存在较强的行政计划性色彩,严重扭曲了真实的市场需求信号。其次,“外渠道烟、假烟”等客观存在的实际和量的不确定性,更增加了真实市场测量的难度。第三,有效市场调查的缺失(内部的调查或外部的调查),也使得现有数据无法满足对真实市场需求量的测定。因此,在现阶段,消费水平、经济总量等宏观因素只能作为最终预测需求量的调整因子。

  (二)市场需求的理论分析

  鉴于上述原因,我们认为以下几个因素决定着需求预测的准确程度:

  1、卷烟总消费量指在一定时期内卷烟总的实际消费量。它受人口、经济等客观因素影响,在地区经济总量、消费结构等没有重大变化的情况下,一定时期内应当是稳定的。

  2、总体经济库存水平指由于需求的不确定性,在保证未来正常销售安全边界条件下能够使库存成本最小时所确定的周转量,它应当是市场内所有卷烟零售户经济周转量的加总。从微观来看,它决定于某一卷烟零售户的日常销量状况,经营资本成本等因素。值得说明的是合理库存水平和整体卷烟实际销量有着非常强的相关关系(关于这方面研究,这一结论的得出,可参见中国零售业发展状况报告20xx),因此,从宏观视角看,我们可以得出“有什么样的市场需求,就有什么样的整体经济库存水平”,这一点可以进一步引深为:对于经营规模、流动资金、经营方式、经营地点等条件趋同的零售户来说,其经济库存水平应该是收敛于某一均值水平之上的。因此,这一结论的得出也就给我们提供了一个平衡将来客户经理上报合理周转量数字的参考因子,同时也说明,合理周转量必须是建立在业态分类、分析和“五度”评价基础之上的合理库存水平预期。

  3、消费者预期是目前影响合理周转量预测工作准确性的重要因素。其经济学含义是:从长期看,市场的总需求决定总供给,当某一时点总供给低于总需求时,市场就会自动放出需求信号,刺激供给量的增加已满足市场需求。产品提供者在获知这个信号后,会对该商品未来走向做出良好预期,因此,在其自身经营利益最大化的驱使下,每一个销售商都想尽可能多的满足市场需求以获得收益,(也就是说,大部分经营者缺乏自身调控能力)从而使总供给很快满足总需求并出现过量供应状况。因此,我们在作合理周转量工作时,必须采取切实措施有效剔除因消费者预期的不确定性而导致的泡沫需求。因此,这就要求客户经理必须对采集到的合理周转量数据做出客观分析,挤掉因消费者预期的不确定性而导致的多余部分需求量。

  四、零售客户预测方法选择

  (一)各业态预测方法综述:

  根据前述,零售客户销量波动主要受其周边消费群数量、零售户预期两个因素影响:食杂店、社区便利店(特别是农村地区)这两种业态,因其辐射半径较小,消费群体相对固定,零售户受店面、资金等因素限制,因此历史销售数据基本能够反映出由其周边人口量所决定的真实卷烟需求,故对这两类业态零售户的预测主要应建立在历史销售数据的分析基础之上,再结合对其个别品牌需求缺口强度的可信性分析,综合确定其预测值;商场、超市这两种业态所面对的消费者较为复杂,主要以流动人口消费为主,因此,特定的经营环境决定着这两类业态销量较大,受季节因素影响明显,且突发性销量波动出现的频率较高,但是,这两类业态客户自身购、销、存管理能力较强,大多能做到落地销售,所以,对这两类业态客户的预测主要应建立在客户主动提交“订单”的基础之上,同时建立与之相配套的应急缺货补给制度和紧缺货源调整制度既可;烟酒专营店销量较大、波动较为明显,落地销售能力不强,由于这类零售户流动资金较为宽裕,所以历史销售数据中由零售户预期的不确定性所产生的需求泡沫较大,因此,对这类客户首先应做好销量流向调查、合理库存调查两项工作,同时结合历史销售数据分析,综合确定供应量上限,以此来解决这类业态客户的需求预测问题;娱乐服务类客户大多把卷烟业务看作完善其服务项目的附加手段,并不以出售卷烟制品为主要盈利手段,这就决定了这类客户较强的落地销售能力和较为稳定、单一的品牌需求数量和结构,因此,对这类客户需求预测应采取客户提报为主,客户经理适当调整地方式完成需求预测工作。

  (二)预测模型的选择:

  有很多种理论上已较为成熟的预测模型(主要包括平均值法、普通最小二乘法、季节指数预测法、基于序列平稳性基础上的arma模型等)可供我们选择,用于对零售客户的销量预测。但是,前述分析已提到,零售客户历史销量可能包含着不规则的零售客户预期,同时却可能没有反应出部分品牌真实需求量信息(主要受货源限制),因此,我们认为,对理论假设要求过高的预测模型并不适用于当前环境约束条件下的客户预测工作,鉴于上述分析和烟草消费的明显季节性特点,笔者认为将平均值预测思想和季节指数预测思想组合运用后建立起的“加权移动平均+季节指数模型”较适合于当前环境下的客户销量预测工作。

  这样就会得出一组预测数据,客户经理进行销量预测时,应在这个数据值的基础上,与零售客户广泛沟通,确定最终预测值。等到以后货源限制逐步放宽,市场逐步规范,满足其它对数据质量要求较高的预测模型时,可适时作出调整,应用更加精确的预测方法。

  五、结论及建议

  对卷烟市场真实需求的预测,重点是对零售客户订单的预测,而对零售客户作出的“订单预测”,实质上是如何对不同类别零售客户购、销、存系统进行管理的问题。由于客户经营水平的不同,其自身管理能力也有差异,因此应掌握辖区内不同业态零售客户服务营销能力、“购、销、存”体系管理水平、消费群体构成状况、卷烟流向情况、品牌间缺口可信性、流动资金等要素,依次划分预测客户类别,分类使用不同的预测方法对历史销量进行分析和统计,得出预测结论,从而保证整个市场卷烟销量预测工作顺利完成。

  需求调研报告 篇11

  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快速发展,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推进,越来越多的农民离开土地洗脚进城,寻求增收致富的途径。我区这几年在部分街镇实施了万顷良田建设工程,农村家庭承包土地开始整体向农业企业和大户集中,农民从土地中解放出来后,男人多数外出务工,女人为了照顾孩子、赡养老人大多留守农村,这些留守农村的妇女,她们为推动农村社会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为家庭的和谐稳定做出了巨大的牺牲,但她们也面临许多生存发展问题和实际需求,值得我们共同关注。今年,xx市妇联在我区启动了农村留守妇女调研工作,我们根据调研课题,结合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进一步走近农村留守妇女,通过问卷调查、入户走访、实地座谈等形式,对我区10个街镇农村留守妇女的婚姻家庭、生产生活、健康安全、发展需求等情况进行了深入调研,了解了一些实际情况,具体如下:

  我区现有人口89万(除化学工业园),其中,女性人口45万,儿童16万,妇女31万。全区约有24万户家庭,据各街镇妇联不完全统计,目前农村留守妇女约0.8万人(统计口径:丈夫一年中累计有半年以上在xx市外务工不回家),本次调研,发放农村留守妇女各类调查问卷超千份;召开座谈会十多场,走访360多人次。从调研情况反映:

  1、留守妇女年龄结构。20-30岁的妇女占比14.4%;31-40岁妇女占比31%;41-50岁占比35.4%;51岁以上妇女占比19.2%。调查显示,31至50岁是农村留守妇女相对集中的年龄段。

  2、留守妇女受教育程度。小学以下文化占比17.9%;初中文化占比49.1%;高中或中专文化占比21.1%;大专以上文化占比11.9%。留守妇女整体受教育水平偏低,年龄越大,受教育水平越低。

  3、留守妇女家庭收入情况。留守妇女家庭与夫妻双方均在家务农的家庭相比,经济收入相对稳定,生活相对富足。家庭人均年收入在6500元以内的占比18.3%,在6500-16500元的占比37.1%,在16500元-3万元的占比44.6%。家庭收入主要以丈夫外出打工为主,半数以上留守妇女有自己独立的收入来源,主要源于自己的稳定工作、零散打工、务农、饲养副业等。

  4、妇女留守的主要原因。一方面是我区部分街镇实施万顷良田工程,农村家庭土地向农业企业和种植大户集中,农民手上基本没有土地;另一方面城市化进程加速,部分地区被征地拆迁,男人外出打工谋生,女人为了照顾孩子、赡养老人留守农村。通过调研发现,30岁以下妇女留守是为了生育、照顾孩子;31-40岁妇女留守是要照顾年迈的父母和抚育正在成长的孩子;40岁以上妇女留守的主要原因是一方面丧失了外出务工的年龄及技能优势,另一方面也要照顾儿孙辈,也有的是只求生活过得去,不想出去打工。而丈夫外出务工的原因主要是在家乡找不到收入较高的合适工作,也有的是为了带孩子出去求学等等。

  5、留守妇女的婚姻状况。大部分留守妇女表示,丈夫外出打工后婚姻基本稳定,夫妻感情和婚姻状况没有因丈夫外出务工而改变;但也有9.6%的留守妇女认为夫妻感情不如以前亲密了。半数的留守妇女家庭的丈夫外出务工都能在每月至少回家一次;92.3%的留守妇女家庭的丈夫会把工资交给留守妻子;39.6%的家庭的丈夫会每天与留守妻子联系,48.4%的家庭的丈夫会每周至少与妻子联系一次;而且,大部分是通过电话、网络等联系。这样,留守妻子对丈夫在外打工情况是基本了解的。

  6、留守家庭的负担结构。从调查情况看,我区留守妇女家庭中,34.8%的家庭需要赡养、照顾1位老人,41.6%的家庭需要赡养、照顾2-3位老人;69.6%的家庭需要抚养、照顾1个孩子;大多数留守妇女与丈夫的父母共同居住,留守妇女除了照顾小孩外,还需要护理老人,由此,赡养老人、抚育子女的家庭义务理所当然的就由留守妇女来承担。

  7、留守妇女的社会保障。接近半数的留守妇女已经参加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25%的留守妇女参加了城镇居民养老保险、失地农保、职工社保或其他商业保险,也有15%的留守妇女未参加任何养老保险。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新农合)接近全覆盖,群众医疗参保意识较强。

  8、留守妇女家庭矛盾纠纷。留守在家的妇女遇到最多的困扰就是邻里纠纷,大家洗脚进城后集中居住,由于素质参差不齐,容易产生邻里矛盾;其次是家庭纠纷,大部分儿媳不愿与老人共同居住。

  通过调研,我们发现,我区农村留守妇女虽然留守在家,却承担了重要的家庭角色,既要承担农活(或上班)、家务活,又要照顾老人,教育孩子。她们是农村社会稳定的主力军、是家庭生活的顶梁柱。

  调研发现,当前,我区农村留守妇女生存发展主要问题是:

  1、文化水平有限,教育子女力不从心。调研发现,大多数留守妇女文化水平偏低,没有能力辅导子女功课,对子女重呵护缺教育。同时,由于丈夫外出务工,个别孩子缺少父爱,性格敏感、偏执、叛逆,容易遭受伤害或惹祸生非。大多数妇女表示教育子女力不从心,教育子女的能力差已成为留守妇女最愧疚和担忧的事情。

  2、独自孤单持家,缺少文娱活动。受社会经济发展水平所限,偏远分散居住的农村妇女文化娱乐生活单调,留守妇女精神空虚孤单,部分留守妇女沉迷于等不良习气。街镇集中居民区、万顷良田集中居住区居民的精神文化生活较为丰富,据调查,她们生活悠闲,常常串门聊天、看电视打发时间,最喜欢参加街镇、村(社区)组织的文娱活动,热衷于广场舞,其次为打麻将;偶尔也参加社区或妇联组织的其它活动。

  3、多数婚姻稳定,少数出现危机。虽然交通通信较为发达,留守妇女一般都能和丈夫经常联系,但也有少数家庭,尤其是年轻夫妻,由于夫妻分居,留守妇女把主要精力放在照顾年幼子女上,而缺少对丈夫的关心与交流,导致一些丈夫在外打工出现外遇,婚姻关系出现危机,家暴离婚案件攀升。

  调研表明,当前我区农村留守妇女最迫切的需求依次是:帮助居家就业、参与技能培训、改善子女教育、减轻养老负担。

  1、实现居家就业是第一愿望。农村群众在家乡就业选择面较小,留守妇女希望政府加快发展本地经济,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帮助丈夫及自己在家乡找到早出晚归、收入较高的工作;一些老年留守妇女希望居家找些零工,挣些零花钱。

  2、加强技能培训是关键之匙。半数以上的留守妇女有增收致富的迫切需求,她们希望参加各类培训来提高自身素质,提升自主创业和发展生产的能力,就业技能培训最受欢迎,尤其是31—40岁留守妇女希望通过掌握一门技能,对于未来道路有更多选择和发展的机会。

  3、强化子女教育是迫切需求。大部分留守妇女对子女教育问题感到力不从心,希望政府和社会能够帮助她们解决这个难题,从树立正确的教育理念、提升妇女教育子女能力、强化农村教育资源均衡等方面入手,给农村留守家庭予以实质上的帮助,以利于农村留守孩子健康快乐成长。

  4、解决养老大病负担是最大期盼。调研中发现,中老年留守妇女(40—50岁)经济负担较重,上有老下有小,她们这一代人的父母大部分没有任何养老保障,自己也是半数没有养老保障,或是养老水平较低,虽然参加了新农合,但一旦家中有人生大病仍会把一个家庭压跨,希望政府和社会加大扶持力度,使她们的负担进一步减轻。

  关注妇女,服务妇女,促进妇女发展是妇联组织的基本职能。今年,区妇联结合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积极为区委区政府分忧解难,在改善农村留守妇女生存需求状况方面进行了积极有效的探索。

  尽绵薄之力支持巾帼创业,营造良好的创业环境,让更多的农村妇女在家乡创业就业,从而减少农村留守家庭。一是用好市级妇女创业讲堂资源。今年先后动员组织了4个批次的创业女性进修学习,让xx创业女性定期充电,实现更好更高层次的发展。(xx蔬菜合作社、众筹经营、互联网、来料加工)二是建立市级巾帼农家乐示范基地。争取省市妇联4万元资金对我区xx街道“愉人农庄”农家乐基地的发展支持,要求带动周边3户农家乐和20名妇女实现就业。三是争取区扶贫开发协会对创业女性的无息贷款支持。帮助xx和xx两个妇女创业农业企业的发展生产,并带动当地农村困难留守妇女30多人实现就业。四是发挥区女企协帮困作用。倡议区内女企业家开展献爱心活动,帮助农村大龄留守妇女、单亲贫困家庭妇女在农业龙头企业就近、就地、就便就业,并帮助女农户推销农特产品。五是用好村社区信息平台。在村社区妇儿阵地积极宣传当地农业龙头企业招工招聘信息,帮助留守妇女实现在家门口打工就业。

  通过调研了解到的农村留守妇女需求和市场需求,今年我们在全区重点开展初级月嫂培训。一是精心设计留守妇女培训计划。为了确保有人来,使培训对留守妇女有吸引力,我们精心设计课程;为了确保留得住,使留守妇女能全程参与,我们精心选优老师;为了能让留守妇女输的出,我们组织她们参加技能考试,联系家政公司现场招聘。使有条件想就业的农村留守妇女快速流向就业洼地。二是加强与区人社部门的.合作。街镇妇联积极配合人社部门,先后在马鞍、龙袍等街道组织农村留守妇女开展家政服务员培训,共培训妇女200多人。三是主动向市妇联争取培训计划。今年积极争取了350个名额人均300元的妇女技能培训计划。四是跨界合作,整镇推进留守妇女培训。先后在xx、xx、xx三个街道引进优质资源,实施整镇推进,免费培训月嫂(育婴员)380多人,使参训中的优秀妇女拿到技术含金量较高的资质证书,培训结束时,省家政协会、市月嫂联合会联合开展现场招聘会,8家家政公司到场与实训妇女面对面介绍就业行情,发布信息,解惑答疑,签订意向书,使受到培训的妇女学以致用,一方面可以服务家人,促进家庭和谐;另一方面可以服务他人,为家庭增加财富。

  加强与教育、关工委、培训机构的密切合作,注重对父母尤其是母亲的教育引导,帮助培养合格家长。一是开展网上家长学校教育。加入xx市家庭教育公益行动,信托村社区妇儿阵地,从网上家长学校起步,宣传动员妇女参与学习,掌握子女教育、家庭关系维护、安全自护、心理疏导、健康生活等急需必备的知识(此项活动已启动)。二是开设学校家教课堂。与教育联手,引进xx名师专家、科普专家走进学校,教授家长未成年保护常识、教授孩子新颖的科普知识,培育孩子健康的心理和人格,培养孩子追求知识的兴趣。三是开展亲子游戏活动。在母亲节、国际家庭日到来之际,联合共好培训学校开展xx名校与我区学生手拉手亲子互动活动,互补交流育儿经验,让孩子体验农耕,感恩父母,感恩社会。四是开展伴成长公益活动。全区开办8个春蕾班,其中今年新办2个,援助困难儿童完成学业,建设xx留守儿童爱心小屋,建立爱心联系卡,开展一对一的伴成长公益关爱活动,弥补留守儿童父母教育的缺失。五是开展城乡爱心探访活动。联系省儿基会、xx音乐台、市妇联、xx名校与乌石希望小学共同开展学生爱心探访活动,加强城乡孩子之间互动交流,开办爱心集市让城市的孩子了解农村的各类农作物,让农村的孩子玩会城里的手工,培养孩子热爱生活、真诚待人、感恩社会的意识,帮助家长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提升教育能力,成为有素质、能担当的好家长、好母亲。

  引导留守妇女参与“家和万事兴”家庭文明建设活动,倡导邻里互助、团结友善、知荣明耻、和谐融洽的新风尚,增强留守妇女的幸福感。一是开展“家和万事兴”家庭文明建设活动。在全区宣传和选树了10户最美家庭、10位最美女性,10户最美庭院,10位最美少年,上报市妇联8户最美家庭,参加市最美家庭宣讲团,推荐市“十佳家长”,参加市家庭法律知识竞赛获市唯一的一等奖。通过宣传新风尚,弘扬了家庭正能量。二是开展丰富多彩的文娱活动。引导留守妇女积极参与秧歌队、锣鼓队、健身队等妇女文艺表演队,在“三八”等重大节日期间,开展了丰富多彩、贴近农村生活的文艺娱乐活动,自编融洽邻里关系、家庭关系的小品节目,丰富留守妇女精神文化生活。三是建立社区各类女性互助组织。组织农村妇女成立文化表演队伍100多支,成立家庭矛调队伍50多支,大家在生活上互相关照,精神上互相慰藉,闲暇时有共同话题,娱乐时有共同爱好,有效缓解留守妇女在生产生活中的压力,增强留守妇女对社区的归属感。四是认真接访调解家庭矛盾纠纷。配合公安部门在全区推行家暴法律告戒书制度,有效制止和减少家暴的发生;发挥巾帼法律援助中心作用,为困难弱势妇女提供咨询援助;坚持接访工作首问负责、维权工作接地气,区妇联与街镇部门主动对接,切实化解婚姻家庭矛盾30多起;引进了宁姐工作坊培训资源,对婚姻家庭关系调处工作开展培训5期,教会留守妇女处理家庭关系、解决家庭纠纷的正确方法。五是坚守母亲学堂、女性讲堂阵地。扎实开展妇女素质提升教育,培养新时代“四自”精神的新女性。

  今年,xx区妇联对留守妇女扎实开展了“请让我来关心你,就像关心我自己”的系列关爱活动,积极守护农村留守妇女身心健康,切实减轻贫困家庭生活负担。一是发放“两癌” (子宫癌、)筛查券。向市妇联争取了500张 “两癌” 免费筛查券,每街镇50张,由各街镇妇联组织农村留守妇女、单亲贫困母亲赴xx恒安专科医院进行免费检查,呵护农村留守妇女身心健康。二是争取“两癌”大病救助。积极申报中央财政救助,对全区9名“两癌”患病妇女分别给予每人1万元的慰问金,并为23名正在治疗中的“两癌”重度患病妇女搜集整理各类相关资料,录入中国妇女网,申报办理中央财政救助手续,努力减轻患者的家庭负担。三是开展助医进社区活动。与市妇联联合邀请医护志愿者为社区居民义务咨询问诊,先后在xx天一、xx等7个社区开展了“家和万事兴”助医进社区活动。四是开展母亲节慰问活动。在母亲节来临之际,对全区夫妻患癌的特困“双癌”家庭、特困单亲母亲、特困“最美家庭” 妇女开展走访慰问活动,帮助解决实际困难。五是开展巾帼助困送温暖活动。争取区级财政资金支持,春节前后,对全区筛选出的非低保边缘农村单亲贫困母亲开展节日慰问活动,并纳入政府惠民工程,营造社会各界共同关爱留守妇女的良好社会氛围。

  需求调研报告 篇12

  地板,在整个地面铺装材料中究竟占据多大的比重,或者说在消费者心中木地板的认可度有多高?《地板消费需求大调查》的问卷活动在河南地区引起了较大的反响,不同市区的消费者均参与了活动。

  在参与调查的消费者当中,仍旧有24%的人表示“在家庭装修中不会考虑地板作为地面铺装材料”,可见地板消费更应当树立引导、普及的职责。而不愿铺设地板的人中,认为“木地板打理麻烦”、“价格较高”的人相对较多,认为“安装麻烦”、“甲醛释放”、“花色单一”的人数基本持平。

  在对木地板铺装持肯定意见的消费者重,普遍认为木地板的舒适环保是吸引他们购买的主要因素。单就南阳地区来说消费者对强化地板情有独钟,而实木地板、实木多层、地热地板恰恰三分天下,地热地板能够在南阳拥有如此多的拥护者是该类型地板产品在当地的渗透。

  九正建材网了解到,南阳地区的消费者对新型地板的信息掌握比较多,近37%的调查对象知悉生态木地板,对超实木地板、仿瓷木地板、软木地板、PVC地板、防静电地板等新型地板均有一定数量的人认识,这在其他调查地区较难看到的。

  这一点从对地热地板的接受程度上,也可见鲜明的'差异。有近一半的消费者表示愿意尝试铺设地热地板,其中不到四成的人对地热地板有过了解。而与其他地区的调查有鲜明差异的还有一点,南阳地区消费者对木地板色彩的钟爱比较集中,大部分人都倾心于本色。

  与其他地区相似的是95%以上的人员不会采用网购的形式来购买地板产品,虚拟形式的交易模式可能在南阳地区实施起来更加艰难。

  需求调研报告 篇13

  人口老龄化是世界人口发展的一大趋势,预计在二十一世纪三、四十年代将达到高潮。目前,这一问题受到世界各国的普遍关注。

  北京市在80年代末就已经步入老龄化社会,90年代以来,人口老龄化程度不断加剧,人口老化形势日益严峻,老年人口无论是在数量上还是在总人口中的比重都在不断提高。随着人口老龄化程度的加剧,老龄问题即老年人的需求问题和人口老龄化所带来的社会经济问题日益突出,对社会经济发展产生了不容忽视的影响。解决北京市的老龄问题,北京市统计局最近在全市范围内进行了老年人生活现状及需求的抽样调查。

  (一)老年人的生活现状

  大多数老年人与子女居住在一起。从老年人的居住方式看,70%的老年人与子女居住在一起;近三分之二的老年人享受离退休待遇;老年人的就业比例较低;老年人的经济来源主要是离退休金;80%以上的老年人生活能够自理;老年人公费医疗的比例达到60%;老年人的娱乐活动较为单一。

  (二)老年人对一些问题的看法

  老年人大多愿意与子妇住在一起;三分之一的老年人对自己的经济状况表示满意;绝大多数老年人选择家庭养老;半数以上的老年人赞同再婚;大多数老年人没有学习的兴趣;60%的老年人肯定自己的社会价值。

  (三)老年人最需要解决的.问题

  老年人提及最多的问题是“生活有人照料”,其次是“有宽敞的住房”,第三是“经济上有人帮助”和“看病就医方便”,另外,还有一定比例的老年人提出要“增加服务社区”,而提到其它问题的老年人较少。老年人所提出的问题存在着地区差异、年龄差异和文化差异。

  地区差异:城近郊区的老年人对目前生活状况的满意度要低于远郊区县,城近郊区老年人提及最多的问题是“有宽敞的住房”,位于第二位的是“看病就医方便”和“增加服务社区”,位于第三位的是“合法权益受到保护”;而远郊区县老年人提及最多的问题是“生活有人照料”,其次是“经济上有人帮助”,第三是“看病就医方便”。

  年龄差异:60-69岁老年人提出的需要解决的问题很多,主要涉及六个方面,根据老年人提及的多少来排序,这六个方面依次是:“生活有人照料”、“有宽敞的住房”、“看病就医方便”、“增加服务社区”、“经济上有人帮助”和“合法权益受到保护”;而70岁及以上的老年人所提的问题比较集中,主要是一个,即“生活有人照料”,而对其它问题提及的较少。

  文化差异:老年人的受教育程度越高,没有问题的人数比例越低。受教育程度在小学及以下的老年人提及最多的问题是“生活有人照料”,受教育程度为初中和高中的老年人提及最多的问题是“有宽敞的住房”,而受过大专及以上教育的老年人提及最多的问题则是“增加服务社区”。

  (四)中青年人的观点

  大多数中青人愿意与老年人住在一起;近60%的中青年人不赞同老年人就业,主要原因是老人年龄偏高、身体不好以及老人应该享受生活;中青年人中90%以上在生活中都帮助老年人;中青年人认为老年人的精神文化生活不是很丰富;在养老方面,中青年人的看法与老年人一致,87%的人选择家庭作为老年人的养老场所;将近70%的中青年人赞同老年人再婚;中青年人认为老年人是社会的一笔宝贵财富,不是家庭的社会的负担。

  (五)结论及对策

  1、加强养老保障体系的建立,制定符合北京市情的养老政策。

  养老问题是老龄问题中最重要的问题,它包括两项基本内容,即养老期间的经济保障和服务保障。关于经济保障,由于我市的老年人口以离退休人员为主,他们经济收入的主要来源是离退休金,因此,在发放离退休金时,一方面要保证离退休人员按时领到离退休金,另一方面要随着就业人员工资水平以及物价指数的变化,及时调整离退休金的金额,以保证老年人的实际生活水平。与此同时,还要不断完善北京市的养老保险制度,逐步减轻企业和个人的负担,使我市的养老工作步入良性循环。关于服务保障,目前北京市的养老方式主要是居家养老,这是我国传统的养老方式。调查发现,无论是老年人还是年轻人都倾向于这种养老方式,但是由于现在的家庭结构、规模正在发生变化,家庭的养老功能已趋于弱化,不能完全满足老年人的各种需求,因此,应该把居家养老和规范化的社区服务相结合,把社区服务引入家庭,以弥补家庭养老的不足。只有做到家庭养老和社区养老的有机结合,才能提高老年人的生活质量。

  2、发展老年教育,提高老年人口素质;

  开展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真正做到老有所乐;拓宽老年人的就业渠道,实现老年人的社会价值。

  3、搞好社区建设,发挥社区的助老服务功能

  社区是老年人的主要活动场所和生活空间,随着家庭养老功能的减弱,老年人对社区的依赖性越来越强,对社区服务的需求也越来越多,因此,加强社区建设,充分发挥社区对老年人的服务功能是解决老龄问题的重要途径。目前,北京市的社区建设比较薄弱,不能适应老年人的各种需求,因此,在进行社区建设时,首先要加大对社区养老服务业的投入,通过多方位、多渠道筹集资金,加大投资力度。其次,增加社区老年人的服务设施和服务内容,主要包括医疗保健、家政服务、健康娱乐、学习教育、法律咨询等服务项目。第三,要培养一批高素质的社区管理人员和服务人员,提高社区为老年人的服务质量,不仅让老年人享受到有关的照顾资源,还要让老年人享受到高质量的服务。

  需求调研报告 篇14

  为全面了解xx市困境儿童的生存、发展现状,积极探索新农村贫困儿童帮扶助学的有效途径,根据省妇联《关于开展儿童慈善需求调研的通知》要求,市妇联利用一周时间,专门深入各县(市、区),村组、学校进行调研,采取以座谈、走访、问卷调查等形式,对全市贫困儿童现状进行了深入调查。现将调查情况报告如下:

  我市辖11个县(市、区),全市总人口540万。我市的困境儿童共有115328名,主要包括单亲儿童、孤儿、残疾儿童、留守儿童、患大病儿童以及因父母残疾、家庭遭遇意外事故或者父母患大病等原因导致的特困儿童等6个群体类型。这些儿童在全市11个县(市、区)均有分布。他们的生活都很困难,多数单亲家庭儿童生活在贫困之中,62.8%的农村留守儿童家庭年人均收入在1500元以下,他们在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及生活方面都存在许多困难和需求。

  二、困境儿童当前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原因

  困境儿童的这些问题形成,既有家庭原因,也有学校原因,还有社会方面的原因,现具体分析如下。

  近年来,随着农村留守儿童的日益增多,市妇联在市委、政府的正确领导和支持下,高度重视留守儿童的教育管理工作,围绕建立以学校为主导,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困境儿童教育管理体系,结合各地的实际,采取了许多行之有效又各具特色的政策措施,创造了一系列成功的典型经验。

  1、广泛建立困境儿童档案与联系卡制度作为加强困境儿童教育管理的一项基础性工作,为每一个困境儿童建立了内容详尽的学习与生活档案或成长袋,以便于对留守儿童进行动态管理和跟踪服务。

  2、全面构建留守儿童情感呵护工程:

  一是广泛推行“代理家长”制度,形成了四支关爱工作队伍(即“爱心妈妈”关爱队伍、“五老”关爱队伍、代理家长关爱队伍、家教指导服务关爱队伍);

  二是建立留守儿童帮扶制度,形成了四种关爱工作模式(即结对帮扶式、学校托管式、站所服务式、项目运作式);

  三是建立“留守儿童之家”;

  四是开展心理健康教育,为疏导与调适“留守儿童”因亲情缺失、学习压力过大以及青春期等导致的各种心理障碍,开通心理热线等方式,积极开展了有针对性的心理健康教育与学生心理障碍干预,为留守儿童的健康成长保驾护航。

  3、 整合多方资源,实施关爱救助。妇联利用妇联组织机构健全、联系领域宽泛的优势,充分发挥“红凤工程”、“春蕾计划”、贫困妇女儿童维权救助行动、托幼园所补助等各类项目资源的综合效应,帮助农村留守儿童解决实际困难,使她们真正得实惠、普受惠、长受惠。多渠道筹集救助资金帮扶救助贫困儿童。

  根据初步的摸底调查,就全市范围来看,随着城镇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对于经济欠发达的xx而言,当前及今后一段时期内,困境儿童仍将呈现稳步、缓慢增长的趋势。因此,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农民工子女特别是留守儿童学习、生活、教育工作,仍将是xx市面临的一项重要任务。下面,根据上述调查结果及初步分析提出如下建议:

  1、加快区域经济发展,努力发展支柱产业和非公有制企业,以服务当地为基本指针,出台相对优越的条件,吸纳当地农村富余劳动力,实现劳动力的.就地转移,从而减少留守儿童的数量。

  2、建立困境儿童基本生活救助制度,为困境儿童生存提供制度性保障。

  3、加大对困境儿童的教育救助力度,为他们自强自立奠定基础。形成以政府资助为主体,以社会捐助为补充,惠及所有贫困学生的助学保障体系。建立爱心助学基金,切实保障困难儿童和残疾儿童接受9年义务教育,并资助其高中阶段教育。对考上大中专学校的困难学生实施帮困助学

  4、村级组织也要加大对留守儿童的关注度。村组干部应对贫困的留守儿童进行走访慰问,了解他们的学习,生活情况,看哪些地方需要帮助。另外,村组干部要组织留守儿童的监护人进行学习,让他们真正承担起这份责任,不仅要给予他们物质上的满足,还要给予他们精神上的鼓励;同时还可以号召年轻党员行动起来,让他们去帮助那些留守儿童、困难儿童,关心他们的学习、生活。

  5、家庭的作用也至关重大。在外务工的父母也需要经常和孩子进行交流,了解情况,然后这些父母也需要定期和学校进行交流沟通,反映情况,了解情况,这样有利于留守儿童、困难儿童的健康成长。

  需求调研报告 篇15

  为了进一步提高2014年小学教师培训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我校开展了小学教师培训需求调研工作,根据学校安排,我组(xxx、xx、xxx、xxx)到xx小学、xx小学、xx小学、xx小学调研。所到学校无论硬件建设、师资配备都是所在校区最好的学校。调研期间听课8节,组织召开座谈会4场,发放调研问卷80份。 现将我组调研情况报告如下:

  一、听课情况

  8节课,语文、数学各四节,授课教师年龄在30—40岁,其中仅一位是男教师,使用多媒体技术的四位。使用了分组教学模式的两位。 8位教师都能做到教学目的明确、教学思路清晰,通过问题展开教学,课堂气氛活跃。但存在问题也不少,使用演示文稿的老师,制作上仅停留在图片、文字的使用上,音乐和视频的插入都没有。使用多媒体,就忘了板书。大多忽视教学生成,忽视学生非智力因素的培养,很少创设情境,让学生在亲身参与、体验中学习新知识。个别教师使用了分组,但是利用程度不高,流于了形式。

  二、对调研问卷的数据分析

  综合问卷分析:

  1、100%教师参加过不同形式的培训。

  2、90%的教师最需要对新课标、新教材的理解和把握。

  3、92%的教师认为目前最欠缺的是现代教育信息技术教学能力。

  4、100%的教师赞同对小学生开展学校心理辅导。

  教育技术问卷分析:

  1、不会操作电脑的教师为0。能简单操作的为30%,掌握的60%,精通的为10%。

  2、90%的教师掌握网络上信息及资源的搜索。

  3、95%的教师能够使用电子邮件。

  4、100%教师能简单使用word。90%的教师能简单操作excel。

  5、95%的教师不会对音频处理,85%的教师不会图片处理。

  6、90%教师能简单操作多媒体设备。

  音乐问卷分析:

  1、95%的教师没有接受过演唱训练或学习过歌唱的方法,还是自我感觉来唱。

  2、90%能简单使用键盘,但仅限于右手但旋律。

  3、70%的教师获得新知识的途径是通过网络。

  4、90%的教师不具备音乐软件的使用。

  5、95%的教师没有指导过课外小组的活动。

  6、100%的教师没有见过2011年新课标。

  三、座谈会的情况综述

  通过座谈,我们发现:

  音、体、美教师严重不足,兼职教师因专业知识或升学压力多数不上,换成了自己的主课。

  新配发的.教学设备,因不会使用多闲置。

  老师们参加培训的困难主要是工学矛盾。学校的教师教学负担仍很重,特别是远离县城的边远小学,师资短缺。并且现在的培训有时扎堆,再加上主题调研,让老师基本无暇以对。农村教师大多在不能住校,放学后或双休日有一定的家务琐事,因此很难或不愿再抽出时间投入培训。

  老师们对新一轮培训的期待主要有:

  一是希望培训的内容紧密联系当前的课堂教学,理论的学习要易于内化为实践,有较强的实践性和可操作性,既立足于提高教师的课堂教学能力,又能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

  二是大多教师非常希望到名校观摩学习,得到名师的指导和培训。

  三是希望能够根据不同的对象采取分层培训,因材施教,不能大一统,一概而论。

  四是希望能够送教下乡,让老师在家门口参加培训。

  需求调研报告 篇16

  为深入了解乡镇农民接受培训的需求意愿,根据xx县A乡镇户数印制下发调查问卷14132份,发放到户13256份,最大程度确保调查工作达到村庄100%覆盖、农户100%覆盖。包村干部和村“两委”采取入户访谈和问卷调查形式,共得到有效问卷13119份。经整理分析,得到如下调查结论。

  (一)农民参加培训的愿望强烈。

  在接受调查的农民中,76.6%的农民愿意参加培训,23.1%的农民不愿意参加培训,0.2%的农民对参加培训持无所谓态度。其中,71.0%的农民希望通过培训增加收入,15.9%的农民希望通过培训提高技能,此两项培训目的占到被调查者的比例达到86.9%;通过培训获取政策扶持、获得学历、获得证书等目的所占比例分别为3.7%、0.5%和1.6%。63.7%的农民更加倾向于点对点的培训类型。以上数据表明,农民普遍对参加培训具有较高的积极性。结合面谈访问发现,随着现代高效农业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农民认识到提高科技文化素质对于增收致富的重要性,越来越感受到自身的知识和技能的不足,迫切希望通过接受培训以适应日益变化的形势,特别是希望能学到一技之长,提升增收致富的能力。

  (二)农民最希望学习的内容。

  调查问卷显示,农民最希望学习的内容是实用技术,占56.9%,政策方针、电子商务、个人创业分别占3.6%、10.6%、17.0%,、其他类占1.9%。在证书类培训中,农民则倾向于电工、焊工、心得体会家政等实用技能,所占比例分别为11.5%、18.9%、19.1%,对于新兴技术面点师、计算机应用、电子商务、财务类、营养师的需求意愿相对较低,认识不足,所占比例分别为6.0%、9.2%、4.3%、0.3%、0.6%。调查表明,像A镇这样经济发展处于中等水平的农业大镇,实用技术仍然是广大农民最希望学习的内容。

  (三)农民对于创业基金的认识。

  调查数据显示,39.0%的农民表示愿意申请创业基金,53.5%的农民表示并不愿意申请创业基金。愿意申请创业基金的农民中,98.4%的农民对于创业基金服务较为满意,1.6%的农民对创业基金服务不满意。农民申领创业基金是政府立足当下、着眼长远推出的一项惠农政策,旨在给予农民创业资金支持;目前,已有越来越多的农民认识并接受创业基金,相关部门应当不断更新改善服务质量和水平,自我完善,使创业基金服务更好地惠及更多民众。

  (四)农民喜欢的培训方式

  调查问卷显示,农民喜欢的培训方式依次是集中授课与现场教学相结合(占29.8%)、现场教学(占29.6%)、集中授课(占26.4%)、其它(占3.6%)。由于农民的文化水平相对较低,接受新的.信息和技术,主要是靠直观感受,因此,农民最愿意接受的培训方式是专家学者或技术人员在生产经营现场的指导。调查数据也表明,集中面授也是农民愿意选择的培训方式,体现在政策方针、电子商务等的学习方式上。录像和多媒体教学具有教学成本低、覆盖面广、形象直观的特点,培训教师在集中上课的同时,再辅以录像或多媒体教学,往往能起到很好的效果。

  (五)农民喜欢的培训教师。

  在接受调查的街道农民中,9.8%的农民喜欢的培训教师是高校教授,26.2%的农民喜欢的培训教师是市内农业专家,30.9%的农民喜欢的培训教师是点对点教师,23.4%的农民喜欢的培训教师是当地土专家。市内农业专家和点对点教师所占比例较大,主要原因在于当地土专家虽然实践经验丰富,但没有接受过系统的专业学习,对事情的认识程度存在局限性;高校教授虽然专业知识很强,但由于理论性、专业性较强,农民往往不易接受;而市内农业专家和点对点教师由于长期服务于农民,了解他们的生产经营状况,既有理论性,又有丰富的实践,讲课的内容更能符合农民的需求,因而最受广大农民的欢迎。

  (六)农民最希望接受的培训时间。

  在接受调查的农民中,25.3%的农民选择最希望参加半天的培训,36.7%的农民选择最希望参加1天的培训,6.4%的农民选择最希望参加2天的培训,12.4%的农民选择最希望参加3天的培训,11.5%的农民选择最希望参加5天以上的培训。调查表明,目前农民对培训的需求以短期为主,一是农民最希望学习的内容是农业新技术,而单项农业新技术学习不需要太长时间;二是从农民难以抽出更长的时间参加培训,即农民接受培训存在一定机会成本;三是从培训的供给来说,乡镇可能受培训资金、组织难度的影响,较难开展较长时间的培训。

  (七)农民喜欢的培训地点。

  在接受调查的农民中,59.9%的农民喜欢的培训地点是在本村,17.6%的农民喜欢的培训地点是在乡镇,15.7%的农民喜欢的培训地点是在县城,2.1%的农民喜欢的培训地点是其他。绝大部分农民认为适合的培训地点是在本乡镇范围内,主要是因为本乡镇范围距离近,节约时间和金钱,既能参加培训,又能照顾到生产,符合农民的实际要求;但是,仍有一些村民能够接受到乡镇范围之外参加培训,因此,对于这些参训需求意愿强烈、层次要求较高的生产大户,新型农民学校应当适当开展一定比例的高层次培训,组织当地农民到市外参观学习,汲取借鉴外地先进经验,带动当地农户发展。

  (八)农民获取培训信息的途径。

  在接受调查的农民中,获取培训信息途径由高到低依次为村干部通知、身边的群众、乡镇新农校办、其他和培训信息,所占比例分别为60.2%、17.1%、13.8%、1.2%和1.1%。数据表明,目前,乡镇新农校办宣传较为到位,往往通过下发通知至各村、村干部转达、群众相互传达等方式,将新型农民培训信息通知到村民。

  (九)影响农民培训的因素。

  在调查问卷列出的影响农民培训的影响因素各选项中,69.0%的村民选择没有时间,21.1%的村民选择培训内容不感兴趣。数据表明,新型农民培训的开展,要充分考虑当地农民生产、生活实际情况,依此分批次、分时间段、安排不同内容类型的培训课程,个人简历以满足现代农民的多样化需求。

  需求调研报告 篇17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进步,计划生育和人口平均预期寿命的延长,人口老龄化问题变得日益严峻。本次调研,主要就人口老龄化及养老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总结和讨论,以期为我国养老问题献计献策。调研范围虽然仅限于我所工作在的石河子市东城区凤凰嘉苑社区,却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现今我国的人口老龄化情况和老年人养老方式情况。报告将从整体和部分角度,社区和个体层次来全面分析凤凰嘉苑社区人口老龄化及其养老方式情况。

  调研目的与意义:

  当今社会,养老的主要问题包括老年人经济供养,医疗健康,生活照料,精神抚慰以及权益保障等。进行此次调研,我们希望人们能对养老问题引起重视,关注身边老人的身体状况和精神状况,让老人感受到来自家庭和社会的温暖,为老年人创造一个更好的养老环境,使老年人能安享晚年。

  调研对象分布范围及调查内容:

  (一)、本次调研,主要集中在凤凰嘉苑小区内,调研对象的主要以老年人为主,同时兼顾中年人,青年人的态度和认识,做到了调研的客观性和实际性。采用随机抽样的方法,一共调查50名退休老年人。对老人进行问卷调查,调查前讲明这次调查的目的,然后对老年人进行现场调查,因考虑到老年人的一些特殊情况,调查问卷由调查人员按调查栏目逐条进行询问并填写。

  (二)、调查内容包括三部分:老年人的基本情况、老年人的生活现状、老年人的养老方式。老年人的基本情况包括性别、年龄、文化程度、职业、婚姻现状、家庭关系、收入来源等。老年人的生活现状主要调查老年人的生活自理能力、健康状况、生活支出等方面。老年人的养老方式则包括跟家里人的关系、生理或心理方面的需求。

  一、石河子市东城街道凤凰嘉苑社区人口老龄化基本情况

  凤凰嘉苑社区隶属于开发区管委会东城街道,地处东城街道最南端,管辖区域:南北方向为铁路线(不含铁路林场机关)至北二路,东西方向为东六路至东四路,管辖面积3.83平方公里,社区所辖凤凰嘉苑、天富康城小区、高中学区一中、二中、管服中心及第九中学。辖区总人口6900人,其中常住人口6816人,流动人口84人。其中,老年人口900多人,约占辖区总人口的13.04%。社区环境幽静,空气清新,适合老年人居住。此外,社区交通便利,社区内大型超市,社区诊所,老年人活动中心和居民健身场所等基础设施一应俱全,为老人便利生活提供了条件。

  二、调查结果与分析

  (一)老年人的基本情况

  有以下几个特点:

  一是老人的职业大多以工人、农民为主;

  二是56岁—65岁的老年人居多,大部分都已婚;

  三是大部分老年人生活来源都是自己的退休金跟自己劳动所得;四是大部分老年人家庭感情融洽。

  此外,老年人生活状况调查还显示,老年人对社会各种服务方式的需求是较为广泛的,但目前社会服务的普及程度还不高,服务宣传还不够到位,老年人对本地是否已设有这些服务方式并不了解。老年人闲暇在家,把时间花在看书阅报、看电视听广播、体育锻炼和运动健身方面较为普遍,另外老年人在社区帮子女带小孩的也较多。

  (二)老年人的生活现状与分析

  1、老年人家庭具有养育多子女特征;

  在所调查的老年人家庭中,无子女的为0,有1个子女的占27%,有2个子女的占31%,有3个及以上子女的占42%。其中大部分老年人家庭子女数平均为3—4个。

  2、多数家庭幸福和睦;

  本次调查显示,有87%老人表示,子女对他们是尊重和关心的。其中有四成的老人认为子女对他们是非常尊重和关心的。有10%的家庭关系一般,只有3%的认为家庭关系不是很好约有六成的老人表示,女儿对他们的关系更细致一些。

  3、身体和医疗状况;

  在本次调查过程中,有接近四成的老人表示自己有需长期治疗的慢性病,在常见疾病中,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排前三。只有不到两成的老人每年的医疗机构进行全面体检。每季度花在医疗上的费用,500以下占73%,500—1000占17%,1000以上的10%。大部分老人认为有病是常事,不必太在意,不想花冤枉钱。

  4 、老年服务基础设施基本满足老年人活动需求;

  调查显示,老年人住所附近建有的各种活动场所,基本满足了老年人的活动需求。有些老年人表示,社区的活动场所还不够大,而且运动设施没有大量的更新。

  5、老年人多数具有较高的'生活自理能力;

  养老服务按功能可分为自理、半护理和全护理。能自理的老人一般日常生活行为完全自理,不需依赖他人护理;半护理的老人一般日常生活行为需依赖拐杖轮椅等辅助设施;全护理的老人一般日常生活行为需完全依赖他人。调查显示,有88.12%的老年人能自理和身体健康能照顾家人,需要别人适当帮助的老人占9.77%,完全需要别人照顾的仅占2.11%。

  (三)老年人的养老方式

  国家的经济实力、老年人的养老观念、家庭结构、收入来源和身体状况等都是决定老年人养老方式的重要因素。目前,老年人养老的形式不再单一,但基本仍以居家养老为主,养老院养老为辅助。在被调查者中,希望居家养老的占79.0%;希望住养老院的占20.0%;希望其它方式养老的占1.0%。

  1、居家养老方式;

  (1)传统家庭养老。老年人由其子女赡养、照顾,是我国传统养老模式,老人帮助子女做家务、照顾孙辈,子女也方便照顾老人,有利老人身心健康。在被调查者中,与子女同住、一起生活的老年人占75.5%。

  (2)单独生活。由于住房条件、子女生活方式与老人不同、子女去外地工作生活等原因,年龄虽大,促使老人选择了与子女分开居住这种养老生活方式,并且这种现象正渐渐成为一种发展趋势。在被调查者中,与子女分开居住,自己或夫妻俩自己料理生活的占14.5%。

  (3)请保姆照料。调查显示,请家政保姆照料的仅占2.0%。这种养老方式较少的原因是多数的老人是认为“养老金收入较低,保姆或护理人员费用较高,负担不起”;另有一小部分老人是认为“找不到合适的护理人员”。

  2、机构养老方式;

  (1)收入来源也是影响和决定养老方式的重要原因。随着年龄增大,老年人自理能力下降,但老人多数仍然愿意居家养老,而不愿意去养老机构的原因是收入较低,养老机构服务收费还不适应老年人的承受能力。在调查的离退休老人中,居家不便而又不愿机构养老的老人中有7.0%是因为养老费用较高,经济条件窘迫、无力支付费用。

  (2)健康因素和不想给子女添麻烦的。随着年龄的增长,老人的健康状况开始下降、自理能力减弱而选择机构养老的占9.5%,不想给子女添麻烦而选择机构养老的占12.0%。

  需求调研报告 篇18

  快递,是指快递公司通过铁路,公路和空运等交通工具,对客户货物进行快速投递。快递的特点是,一个点到另一点,快速方便。近年来随着网上购物的普及,地区间的物流增多,快递行业得到了迅猛的发展,同时作为服务业也提供了大量的就业机会,为我国经济增长贡献了一份力量。现在我院在校大学生达到了17016名,作为大学生消费市场的一部分,快递行业得到了进一步的繁荣。因此我们以校园快递状况为主题,对我校学生进行了部分的随机调查。希望通过调查能够真切的了解校园快递现状。

  (一) 活动主题

  有关校园快递现状的调研报告。

  (二) 调研目的

  了解学生的快递使用现状,并在了解现状的基础上发现总结影响快递发展的各方面因素、学生消费群体对快递各方面因素的评价以及快递公司应该改进的

  地方。

  (三) 调研方式 局部抽样调查

  (四) 调研时间 20XX年10月12日

  随着网络购物的愈演愈烈,越来越多的大学生加入网购阵营,迅速激发起高校校园师生对快递的需求。这也促进了校园快递的迅速发展,但目前许多高校外围和内部的快递企业的运营存在着许多问题,无秩序竞争、低质的.快递服务等问题仍不能让师生满意,服务投诉日渐增多,快递业该如何改进?大学生对于快递行业的未来有何看法? 根据调研部部门成员对校园周边的快递公司进行实际调查,进行情况汇总,校园快递现状如下:

  据调查得知,现今在学院内有快递业务的公司分为有固定代理点和无固定代理点两种模式。

  有固定代理点:申通快递、圆通快递、中国邮政、韵达

  无固定代理点:顺丰快递、汇通快递、中通快递

  1)代理点所在地 申通快递公司:后街中段

  圆通快递公司:大校门口

  中国邮政、韵达:后街后段

  2)代理点单日收发快递件数(旺季)

  申通:单日收到快递大致150件(只能自己去代理点取,当日不取每天加收一元) 圆通:单日收到快递大致100件(只能自己去代理点取还需交3元) 韵达:单日收到快递约500件(免费送到各个园区) 中国邮政:单日收到快递约10件(免费送到各个园区)。

  其他快递:单日共收到快递大约30-40件,共计单日收到800件。(皆免费送到各个园区)

  校园快递市场特点 :

  1 )代理点多而杂

  针对上述快递公司代理点的所在地,校园快递显现出多而杂的特点。代理点数量虽多,但由于租金问题,店家往往选择施工简易房或与其他商铺共同租用很小的店面来维持日常的经营。地方狭窄简陋,师生难以对其产生信赖感;货物摆放零乱无序,给师生造成以易丢失,安全系数不高的感觉。

  2) 不稳定性大

  单个代理点由于现有的市场份额有限,所赚取的利润同样有限,而在租金和人工费等成本的开支下,净利润额就相对不高的情况。在这种大的背景下,各代理点就会出现经常性换址或经常性更换代理人,乃至于更换营业业务的情况。

  由图表反映出来为我们学校师生提供快递服务的公司还是很多,这样多的快递公司让我们同学有了更大的选择空间,也说明了高校的快递竞争激烈,各个快递公司都想占有一定的校园市场份额。在此次调查中发现申通、韵达、邮政这几个快递公司所占的校园份额较多,原因在于邮政、韵达这两个在我们学校设立代理点时间较长,有一定的信誉,再加上它们免费将快递物品送到学校各个园区,这是一个优势;然而中通、汇通也占有一定份额,是因为它们也将快递物品送到各园区,然而缺陷在于没有邮政、韵达在我校师生中影响力大;圆通是因为将同学们的快递只送到代理点并且还要收取同学们3元的附加费。这一系列的快递公司都在育才占有自己的校园市场,这样也给师生选择快递业务提供了便利。

  需求调研报告 篇19

  校园,被人们看做是知识的殿堂,在校学生一方面以学生的身份在校接收教育,另一方面也是校园消费的主体。校园这个特殊的市场,与一般商业市场有许多的不同。

  首先,就校园这一宏观体系而言,校园市场具有以下特点:

  1. 封闭性。在校大学生与电视媒体接触不多,信息多来源于广播和互联网,信息的普及和传播主要是靠同学间的口耳相传,形成了一个较为封闭但却活跃的消费市场圈,产品的接受度和知名度主要依赖于其在高校市场内,也就是学生消费圈内的口碑,是利用关系营销手法的重要市场。

  2. 容量大。随着我国高等教育近年来的连续扩招,规模不断壮大,学生对商家和企业来说,也就意味着一个巨大的、高素质的新型消费市场,也将占据未来整个消费市场不可忽视的一大份额,所以校园也逐步成为商家和企业谋求进一步挖掘和开发的重要部分。

  3. 开发成本低。目前,企业在校园的经营并非相当激烈,企业可以选择与校园社团合作互助等方式,所以一个企业要进入校园市场比其在一般市场上抢占份额要容易得多,成本也低得多。

  4. 集中性。校园市场消费集中,在校学生群体消费量大,所以企业能够通过各种活动进行有效的宣传,通过这些方式,企业花费的成本相对较低。而且,通过校园的海报、校园网、BBS 等宣传方式,有效的信息传达也比校园外市场上更迅速直接。

  5. 延续性。校园市场是有未来导向性的,具有连续性。企业占领这个市场不仅会带来短期的商品效益,而且,大学生群体之所以是特殊的消费群体,在于他们拥有知识资本,以脑力劳动为主,崇尚品质生活,具有鲜明的品牌意识,这种意识一旦形成忠诚度也很高,他们是形成中国新生中产阶级和引领青年一族消费潮流的.重要支柱,必将成为未来社会中消费的主导力量。

  6. 文化的独特性。高等学校的文化既是校园文化的,又是社会文化的一部分,具有大众化和独特性综合的特点。新生代的高校学生热衷于各种时尚、潮流的“文化娱乐”方式,以此作为彰显自身个性的方式,这些都预示着高校市场文化消费的巨大潜力。高校文化在普及的过程中,也将引发新一轮的文化消费的热潮,而网络的迅速发展,使得校园文化加速传播与扩展,这种趋势将会打破以往校园文化仅作为社会文化的亚文化存在的现象,并将全国各个高校的校园文化连成一个统一,互动,活跃的整体,使得文化消费成为不可忽视的一个消费热点。

  其次,校园的主体是学生,就学生这一微观的、具体的消费群体而言,有研究发现,大学生和精英分子,也就是那些他们的师兄师姐,无论是在品牌偏好,还是消费产品的选择上,都非常类似。在耐用消费品消费方面(所谓耐用消费品,也就是那些高价值的消费品) ,他们和那些没有进入大学的同龄人很类似,这主要是受到经济因素的影响。但是,在快速消费品方面,无论是在品牌的选择,还是在消费的数量、消费的渗透率方面他们和师兄师姐非常类似。从这个角度上讲,经济和文化两个因素的影响在他们身上体现得非常突出。在经济制约之下,他会趋同于他们的那些没上大学的同龄人。但是,品牌的偏好、对事物的判断、其他观念上比如爱情,大学生群体都和他们的师兄师姐,那些已经成为社会精英白领们非常类似。

  鉴于大学生的这一特点,企业在高校,针对大学生进行品牌及产品的推广,即校园市场的开发有两个方面的意义。首先,大学生处于一生消费的初始阶段,处于价值观和品牌观念形成的阶段,在这个时期开展品牌的推广活动,将对大学生在未来的长期消费产生强大的引导性。同时,大学生所具有的相对较高的学历和综合能力使得他们将成为未来的中产阶级和最具实力的中坚消费力量。其次,经过一系列的市场调研,或者从市场容量的估算来看,大学生市场在某些产品上(例如IT 数码、快速消费品、考试培训、图书音像等)具有巨大的现实消费需求。因此,企业既可以从这块市场上获得实际的利益,同时更可以培养高价值的潜在客户。

  所以,通过调查研究校园市场和在校大学生的特点,可以发现企业和商家在进行市场的开发过程中需要注意的问题和定位方向,开发校园市场时,要时刻了解校园市场的特点和新动向、新问题,注意“因材施教”,才能取得良好的效果。

【需求调研报告】相关文章:

需求调研报告04-11

培训需求调研报告02-18

需求调研报告(精选21篇)05-18

需求调研报告(精选15篇)01-19

需求调研报告(通用16篇)04-24

需求调研报告合集15篇01-19

校园市场需求调研报告模板03-30

培训需求调研报告模板(精选6篇)03-02

个体商贸客户金融需求调研报告01-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