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读后感

时间:2023-08-18 11:24:04 感悟 我要投稿

《论语》读后感15篇[经典]

  当细细地品读完一本名著后,想必你有不少可以分享的东西,写一份读后感,记录收获与付出吧。你想知道读后感怎么写吗?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论语》读后感,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论语》读后感15篇[经典]

《论语》读后感1

  我读《论语》这部书,当然不是想从中觅得修身、齐家的孔门秘传。我只是在这部书中认识了一个迂阔率性、明知其不可而为之的孔子,一个多才多艺、诲人不倦的孔子,一个食不厌精、懂得生活乐趣的孔子。

  孔子讲究孝道,孝成为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今天的人们却在褪色,对其讲孝是非常必要的,让他们明白孝是为人之本。子曰:“父在,观其志;父没,观其行;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

  父母都希望子女比自己强,具有良好的品德,这是父母教育子女的出发点。所以为父母提供丰厚的物质不是孝的.根本,如果能够按照父母的意愿、教诲行事做人,对得起父母才是真正的孝。

  治学的方法他讲究“温故而知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学而实习之,不亦说乎。”可见学习的重要性,治学是仁信的基础。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一个几岁的小朋友当然不如四十开外的教育家;平民百姓同样没有史学家的见识广博……但是正是这样的“不耻下问”而造就了许多伟人。

  将自己的情感和生命融入自然状态,这样才无愧与祖先,也才能如孔夫子教导我们快乐生活的秘诀那样,去找到你内心的安宁。

  中秋节就要到了,愿大家快快乐乐、合家幸福(*^_^*)

《论语》读后感2

  古人的智慧,就像漫漫长夜中的一盏明灯,像汹涌大海上矗立的一座灯塔,像茫茫雪野上钻出的一株小草,带给我们希望。在我心目中,就有这样一部凝结了古人智慧的`书——《论语》。

  俗话说:“半部《论语》治天下。”书中记载了圣人孔子和他学生的对话,涉及学习、为人、处世、治国等方方面面的知识。其中,有两段使我受益匪浅,让我来告诉你吧!

  第一段是“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这段话读起来朗朗上口,通俗的语言中蕴含着深刻的道理。我们学习了新知识后,一定要时常温习,使它真正成为我们的本领。

  第二段是“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作为孔子的学生,曾子告诉我们,每天都要对自己的行为进行反思,想想:自己是否尽心竭力帮助过别人?是否诚信可靠地同朋友交往?是否及时复习了老师传授的知识?在今后的学习生活中,如果坚持每天做到这“三省”,我们就一定会越来越棒!

  让我们一起走进中华经典读物,在不断的阅读中细细品味先人的智慧吧!

《论语》读后感3

  对于我们80后的年轻人很少有喜欢读古文的,我也不例外。可是在大学教授的讲解中,我才真正体会了古人的才华和思想,我也渐渐爱上了一些古代文著。例如:《论语》

  《论语》是孔子弟子及再传弟子记录孔子讲授之语,形式为语录问答体。内容广泛,记载了关于哲学、艺术、伦理、文学、政治、教育等几个方面的言论,代表了儒家文艺思想。

  虽然这本经书我没读完,但已从中受益良多。书中的言论很有道理,可以让我们知道怎样为人处事。我最欣赏的是孔子”以仁为本“的思想。作为当今的教师,特别是我这种刚刚担任班主任的`教师,学生的教育是自己最大的课题。我总希望自己的学生能快乐健康地长大,可也总怕自己没有教育好她们。我班的学生大多都十一二岁,开始形成自己的人生观和世界观,又比较叛逆,我不愿把一些东西的强加给她们。孔子孔子在许多许多年前就提倡学习不仅限于书本,更重要的是学习做人和做事,强调在实践中学习。这与当今社会对孩子们的要求是一致的。可是在现实当中我们注重的还是分数,对于孩子实际能力的培养过轻。我们做老师的只有尽量拉近他们之间的差距,多重视孩子思想道德的培养,毕竟”人品决定文凭“,一个人的人品才是最关键的。

《论语》读后感4

  我读了论语这本书中说的:子曰:”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大车无尼,小车无月,其何以行之哉?让我懂得了做人的道理。做人就要做一个守信用的人,要说话算数。

  就比如我家吧。有一次,我考试考了一百分,爸爸非常高兴,我说:爸爸,我考了一百分你不带我去哪玩一天,爸爸毫不忧郁的答应了,打算下星期天带我去云台山玩,我高兴的不得了。因为我从来没有去过云台山,时间过的如流水一般,转眼间到了星期天。我迫不急待的去问爸爸什么时候去,爸爸说:“今天太忙了,没有时间,改日吧!我的心霎时间由高兴到难过”。我说:“爸爸你不想去,就别说,说出去话就如泼出去的`水,要说到做到。”

  妈妈下班了,我把事情的经过说了一遍,妈妈爸爸说了一顿,妈妈说爸爸做的不对,答应小孩的事情一定要做到,不能演而不信。

  虽然这次我没去云台山,但是让我明白了一个做人的道理。在这里,我想对我们班的同学说,作为一名好学生,更要诚实守信,善于勤学。

《论语》读后感5

  这个暑假,我读了《论语》这本书,受益匪浅。

  《论语》是由孔子的弟子和再传弟子所编撰的一部语录体著作,主要记录了孔子及其弟子们的言行。孔子,名孔丘,字仲尼,春秋末期鲁国人,生于公元前551年,死于公元前479年,享年72岁。孔子是中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是儒家学派的开创者和最重要代表人物。

  《论语》这本书,作为中国古代思想文化的'重要结晶,早对中华民族几千年的历史文化有了深刻的影响。

  我在暑假期间读了《论语》,学习到了许多待人礼仪,尊师重道,孝敬父母等一些知识,还有社会规律这些知识,让我对以前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以及传统礼仪有了深刻的见解。

  《论语》是让人懂得孝敬、道德、政治、利益、规律的一系列东西,我要把这个古老而又正确的理念,一代一代的传下去,中华民族精神蓬勃发展!

《论语》读后感6

  以前经常读《论语》,也会陪孩子背《论语》,作为一名语文老师没看过《论语》是不现实的。《论语》中常见的经典句段不仅会背,还知其意,有的还能指点生活、学习。可无论如何也没想到使其指导我的教学生活!今天读了一篇文章《从孔子教学场景中汲取教育智慧》,他使我茅塞顿开:作为儒家四大经典之一的《论语》是本常读常新的书。读书还要从不同的视角去审视它、去挖掘它,只有这样才会受益匪浅。

  同样的问题,孔子给与不同的答案(因材施教);褒贬并举激励弟子积极向上(先扬后抑、先抑后扬)……这样的教育情境在《论语》里举不胜举,要知道这部书是孔子的弟子对孔子的教育言行的回忆录,可见其中的教育场景一定是弟子们记忆犹新的,这说明老师的教育深刻地影响着学生,这不得不令人叹服老师的教学艺术的.高妙;可见孔子的教学场景中孕育的教育智慧非常之博大,作为师者应该重拾《论语》,研读它,去寻找那精彩的教学场景,以指导自己的教育工作,使自己的教育充满智慧。

《论语》读后感7

  翻开书本,闻见淡淡的书香,使我耳边仿佛响起了孔子那孜孜不倦的教导,让我明白了许多人生的道理。

  《论语》这本书主要讲孔子与他的两位学生的对话。其中为政篇中,“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这句话的.意思是说,学了而不思考,就没用了,思考而不学,就会很疑惑。

  联系生活来说就是,有些学生很用功的学,因为总不思考,所以成绩提不上去。而另一些学生呢!是很喜欢思考,因为从来不学习,就很疑惑,成绩也提不上去。我发现,学习有两面性,不光要学还得思考,不光学习有两面性,很多东西都有两面性,就比如说看书,不光得看,还得理解;人生也有两面性,一面是好,一面是坏,往往人们在生活好的时候太骄傲,当生活变质时,我们要懂得宽容一点,多理解别人一点。我们每个人的理想都不同,不管贫穷还是富贵,我们都要向着自己的梦想前进才行。

  让我们一起向着梦想前进吧!

《论语》读后感8

  近日公司组织员工学习论语,之前读的时候没有领略到论语的博大精深、通过这次深入阅读与了解,才真正意识到里面所讲与我们生活、工作息息相关。

  在我读过的书中,我觉得《论语》是我读过最有含义,最有蕴含的一本书。这本书教给我了很多知识,这些知识都是有力量的的,因为,它教会我了很多人生道理、让我们懂得感恩生活。

  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意思是:了解怎么学习的人,不如爱好学习的人,爱好学习的人,又不如以学习为乐的人。这一则让我明白了要以学习兴趣爱好才可以真正学习到知识。

  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让我明白了时间的宝贵。孔子在河边感叹到:”一去不复返的时光,就像这河水一。“日夜不停。什么都可以用金钱买到,但唯独时间不可以,让我们懂得珍惜时间、去做些有意义的'事情。

  还有一则是我们十分熟悉的,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逢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从这一则中我知道了,在三个人当中,其中一位必定是我的老师。因为,每一个人都有好的一面,所以,要学习他好的一面,同时,意识到自己不完美的一面,去完善自己、可以让自己更有正能量、积极地去面对身边所发生的!

《论语》读后感9

  读了第10课《论语》让我学到了学习的方法,学习的态度和道德的修养。

  在学习的时候认真听,常抄笔记,我们还要温习学过的知识,正如文中所说:“温故而知新。”这句话的`意思是温习学过的知识,可得到新的理解与体会。

  学习要想松柏一样,正如文中所说的“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这句话的意思是一年之间最寒的时候,才知道松柏最后凋谢的,这句话告诉我们应该学习松柏那种坚贞不屈的精神。 学习的时候态度要端正,如文中所说:“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这句话的意思是见到贤人就向他学习,希望能和他看齐,见不贤人就应该自我反省。

  我们要向孔子和他的学生们学习,学习孔子的善于思考,学习他在学习的时候多提一些问题,去思考去解决。

《论语》读后感10

  今天上国学课,叶老师向我们讲解了《论语·为政》中的“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讲完后,叶老师提了个问题:“你们的'行为做到了: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吗?”我想起了我的一次经历。

  记得有一次,准备去学围棋前,我才想起围棋作业还没做,于是我不敢去上课,最后在爸爸妈妈的鼓励下,我还是去了。围棋老师在检查作业时,发现我没交,对我说:“你的作业呢?”我轻声说:“作业全都会做,但作业本忘记带来了。”“你会做?那就给大家做一遍。”老师一边说,一边在大棋盘上把第一道题摆了出来。我马上说:“这道题我在家里没有做出来。”这时候,我非常紧张,心想:该怎么办呢?千万不要再叫我做第二道题。“那就把第二道做一遍吧!”老师的话音刚落,已经在棋盘上把第二道题摆了出来。结果,我绞尽脑汁想了很久,都没想出来怎么做。这时,老师摸着我的头说:“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随后,就把家庭作业的题仔仔细细给我讲了一遍。

  从此以后,我再也不说假话了,而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这句话深深地印在我的脑海里。

《论语》读后感11

  孔子的生活方式深入到每一个国人的生活之中。孔子说“君子谋道不谋食”,当然,他是肯定人的现实利益的,此话只是强调了人还应该超越这种狭隘的利益,所以孔子“饭蔬食,饮水,曲耾而枕之,乐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他这种单纯的生活方式深刻的影响了历代知识分子,使他们义无反顾的选择了清贫而高贵的生活方式,它厚重了国人的人格,坚持了国人的气节。孔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这是孔子对其一生的感叹,可这可谓是千年一叹,此后千年,这被历代国人奉为自己的人生参照标准,每个人都将这一标准用来衡量自己人生的境遇,至今依然。总之,孔子的生活方式本是独特的`,但这种独特的生活方式却漫延了两千年,渗入了人们生活中的点点滴滴。

  除此之外,《论语》的精彩之处还比比皆是,如“可言而不与之言,失人;不可与言而与之言,失言。知者不失人,亦不失言。”……还有孔子那种肯定人受天命支配,有认为人可以通过一定的努力而开创一番事业,进而天命即生生不息的观念,至今都是熠熠闪光。总之,《论语》是一部经典中的经典,经典就应常读,常读常新。

《论语》读后感12

  今天读到《论语》一条。君子不以言举人,不以人废言。感悟颇深。

  想我们当教师的,平时有没有以言举人呢?想来想去,好像是没有。那么以人废言呢?肯定有。因为很多次,我们并不能将孩子们所有的行为看在眼里,所以在同学们有了纠纷,往往是孩子们报告的时候,才做调查。而很多时候口说无凭,有些心里素质比较好的学生就会信口雌黄,而对方同学因为没有如簧的巧舌,往往陷于对方的语境中出不来,这样就会遮掩事情的真相。有时候,去报告的学生只有受欺负的一方,他往往只强调自己受的'伤害,而对自己的不好行为拈轻怕重,轻描淡写。如果老师不做调查,很容易就会不分青红皂白地冤枉另一方,而另一方则根本没有解释的机会或者冲动之下就不听他说话。这样就容易造成人为的以人废言局面,给孩子的心灵造成伤害,让自己失去孩子对自己的信任,以后的工作就不好做了!

  所以,教师要做君子,要不以言举人,更不能以人废言。遇到问题要调查取证。事实上,孩子的事无小事。孩子的教育就更无小事了!

《论语》读后感13

  孔子的“君子爱财,取之有道,居敬兴简,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我想对各行各业的人们都有所启发。子曰:“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意思是指孔子说:“弟子在家就孝顺父母;出门在外,则谦恭有礼,对人如兄弟一般,谨慎而诚实可信,要广泛地去爱众人,亲近那些有仁德的`人。这样躬行实践之后,还有余力的话,就再去学习知识,。”即在家要孝敬父母,在外在团结友爱,有爱心,以贤德的人为榜样,不断激励自己,努力实践,完善自己的道德修养,这些做人的立身原则做好了以后,再学习文献知识,以开阔视野,丰富思想。“德,人之本也,本立而道生。”

  仁义礼智信,国人都按这一标准去做,社会会更加和谐,我们的国家会成为文明、昌盛、礼仪之邦。

  为政方面,孔子讲得最多。可我是学工科的,对这一方面也不太感兴趣,就草草地看了一点。自然,虎头而蛇尾也是很正常的。虽然这本经书我没读完,但已从中受益良多。所以有时间和精力的话,我一定会仔细的重读几遍,细品其中滋味。

《论语》读后感14

  读了论语的《韶》与《武》,这是孔子对不同时代两首曲子的评价。他认为《韶》曲调美内容也很好,《武》曲调很美但内容差了些。

  《韶》是舜时代的乐曲,孔子非常向往那个时代,因为舜是一个宽宏大量,勤恳奋发的人,在他的.带领下,有事和老百姓共同商量,有问题一起解决,自己以身作则,把各种事情办理的井井有条,做到了公平公正,百姓全都十分佩服。在他的治理下,天下和谐平稳,比尧时代更好。

  《武》是周武王时代的乐曲,孔子不太喜欢那个年代。虽然周武王很伟大,但他一直在组织军队讨伐纣王,社会上兵荒马乱,屋子房子烧了,粮食没得吃了,亲人们也都失散了,天底下乱成一片。百姓们生活在不安全中。

  现在,世界上还有很多地方在打仗,街道、桥梁、房屋被炸毁了,死了很多无辜的百姓,有的只能躲在桥洞下面,有的逃到其他国家成了难民,还有的只能拿起枪去参加战争……我们的祖国也是经历了很长时间的战争才有现在的和平生活,我们能够住在高楼大厦里,有充足的食物,有漂亮的衣服,有宽阔的教室,每天能够开开心心上学,与家人在一起不用分开。

  我多么希望全世界的人,都能多点韶,少一些武,珍惜来之不易的和平,让生活过得更美好。

《论语》读后感15

  今天老师让我们抄十则则《论语》,并且让同学绐我们讲意思,再提单个字的意思。

  其中我最有感悟的两个句子是,子曰:“由诲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这句话的意思是:孔子说我教诲仲由知与不知的态度,知道就是知 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这样子的你才是最聪明的。我非常喜欢孔子说的这句话,学习在于自己,而不是给老师学的,不懂装懂才是最笨的`学生,这样你就是一个不 诚实的孩子。还有一句是,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这句话的意思是:温习小时候学过的知识你还可以发现新的知识时,你就可以当别人的老师了。这 句话我也有深的感悟,如果你以前学的知识都掌握了,那么在去看时以前的书你又能发现新的知识,那你就可以给学习较差的人当小老师了。

  孔子和徒弟曾子写的十 则论语都是关于学习的,这十则里的每一句都值得我们去学习、去改进、去努力。如果你学习了,你将成为像孔子一样的文学家。

【《论语》读后感】相关文章:

论语 高三论语读后感800字09-07

初逢《论语》论语读后感800字作文09-03

《论语心得》读后感950字(论语心得读后感)09-16

作文论语的读后感作文参考 《论语》读后感作文12-16

论语的心得09-29

论语经典名句10-20

《论语》经典名句07-21

《论语》教案09-13

《论语》教案03-27

《论语》试题12-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