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流浪地球2观后感

时间:2023-02-01 10:13:17 感悟 我要投稿

2023年初中流浪地球2观后感范文(精选5篇)

  在观看完一部作品以后,大家一定收获不少吧,不能光会看哦,写一篇观后感吧。是不是无从下笔、没有头绪?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2023年初中流浪地球2观后感范文(精选5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2023年初中流浪地球2观后感范文(精选5篇)

  初中流浪地球2观后感1

  大年初一,看了刚上映的《流浪地球2》。片子很长,将近三个小时,但节奏紧凑,我连人的三急都生生憋着。

  一边看一边用写故事的思维去分析,起承转合真精彩,每一部分里面又有自己的起承转合。害怕剧透,就不细说了。

  除了学习写故事,这部电影引人思考的.地方很多。

  当灾难发生在一百年后,现在是应该采取措施阻止它,把人类文明继续传承下去?还是享受当下,未来的.事让未来的人去操心?

  两种选择都有不少支持者。所以才会出现电影里的情况:未来的灾难还未降临,现实中反对灾难应急预案的人却造成了现在的灾难。

  想起小时候学过的课文《斑羚飞渡》,每一头小羊都踩在老羊的背上跨过险境,种族得以保存希望的种子。

  动物都能如此,何况人?

  当电影中需要航天员主动牺牲时,五十岁以上的宇航员主动出列,像极了那些自愿当垫背的老羊。

  种族的延续,文明的传承,永远离不开这样的大义牺牲。

  人类文明在传承中发展,在发展中创新。时至今日,人工智能已是大势所趋。

  电影延续上一部的内涵,再次让人思索人工智能会不会在有一天生出自我意识,背叛人类。

  我想不明白,但牢牢记住了那句台词:“没有人的人类文明将毫无意义。”

  人工智能的发展,最终目标是为人类创造更美好的生活,而不是取代人类。

  初中流浪地球2观后感3

  2023年大年初二,到影院看了《流浪地球2》,因为看《流浪地球1》已经是四年前的事,导致不太记得剧情了,只是依稀记得那年的影片里面,主演阵容里还有如今已经去世的吴孟达先生,所以看过《球2》之后的第一决定,就是一定要回顾《球1》。

  该怎么评价这部电影呢?个人觉得,它所想给人们表达的,应该不全是科幻,而是这些问题:你在乎的是什么?是个人的情感与生命,还是全人类的文明?永生的正解是什么?是活在历史里,像一根一万多年前断裂又愈合的大腿骨化石,当今人看到它,想到的不是腿骨本身,而是所有帮助它愈合的文明初火,还是活在虚拟世界里,被冰冷的AI电脑封存?

  当灾难来临,你敢奉献吗?你愿意(被)牺牲吗?我们这些平民百姓什么都不知道,当我们觉得生活艰难、日子困苦的时候,很可能,决定一切的领导者和英雄们已经在拼尽全力抵挡更大的`艰难和困苦了。

  电影里所面临的灾难,对我们来说是虚构的'`,但细想想,放到现实中,这不就是已经度过了的“三年疫情”吗?在最绝望的时候,我能听到很多抱怨,比如没菜吃,在家憋的快疯了,比如放开之后感染了,有人就会说,早知如此,当初何必天天又封又核酸?

  很明显,谁都没有上帝视角,完全想不到,自己所承担的,可能是整个人类都在承担的,更完全想不到,保护大家的决策者和英雄们已经尽力了,他们逆行的逆行,站岗的站岗,分配物资的分配物资,可谁都不是神啊,你不得不承认无论怎么决定,都还是会不那么周全。三年了,我们中国人用自己的力量,尽力度过了艰难的日子,如今,街市上重新热闹了起来,经济明显开始复苏。

  怎么证明呢?就说看完电影之后,我和我弟想给妈妈买件新年礼物,我挑的眉笔尽管短短一支都要大几百,可有些色号也已经断货了。挑完礼物去吃火锅,要排一个小时的号才有桌位。走在商场里,稍不注意就会来个“人撞人”的小事故……

  在经历以上的场景时,我心中非常感慨,我在想那些为了今天的繁荣而战斗过的人,无论他们遭受过怎样的误解、怎样的抱怨,看到现在的繁荣场景,都还是会笑的吧。

  《流浪地球2》的结尾有一首歌,歌词是这样的:“我信,我永远相信,希望的引擎只燃烧信念,流浪的路会有恒星指点。我信,头顶还会有蓝天,我信,脚下还会是山川。”

  是啊,为什么不信呢?我不知你是否听过量子纠缠,这个词乍一听很深奥,但通俗起来讲就是,你现在相信什么,想看到什么,未来就会是什么,你的信号已经发送给未来的你,未来的你也正在回复给你他(她)的信号。只要坚定信念,团结前行,世界就一定会好起来,民族精神和人类文明的火种,就一定不会熄灭!

  初中流浪地球2观后感4

  看完《流浪地球2》最大的感触就是想再立马看一遍《流浪地球》,因为2实在太精彩了,特效拉满,细节到位,内容格外充实。

  在看太空电梯危机时,我以为《流浪地球2》要演反叛军的事,刘培强的年轻时代会是一个战狼一般的存在。

  结果,我猜错了,刘培强没有被塑造成一个个人式的英雄,相反随着剧情的走势,《流浪地球2》为观众展示了老带新的薪火传承的精神,无数的刘培强师傅类的.老战士,带出了无数的刘培强,恐怕也正是这种薪火相传的精神,才让刘培强最终毅然无畏的牺牲自己,让地球摆脱了后来的木星危机吧!

  图恒宇的那条线,其实我是有点没看明白的,在我看来,图恒宇对女儿数字生命的执念是一种病态,我的认知层面可能更像马兆,会觉得人死了就是死了。所以,我会觉得影片里互联网联机任务是失败了,而既然“我们的人一定能完成任务”,那么应该有备选方案,比如说像《流浪地球》1里面那样人力点火的备选方案,而不是干等着奇迹发生。

  丫丫的数字复活是一个意外,图恒宇和马兆的'死亡其实也是意外,图恒宇的数字复活更是意外中的意外,既然是意外叠着意外,奇迹就不是我等芸芸众生可以坚信不疑的事情,所以,我更倾向于在备选方案中努力,顺便被奇迹摸摸头。

  而且影片里,我在看到片尾彩蛋之前,甚至认为月球危机正是受图恒宇上传了丫丫导致,我一度以为丫丫入侵了moss以后会成为终极boss,没想到她成为了奇迹。

  总的说来,《流浪地球2》真的是让人意外的惊艳,我想自豪的说一句:这是我们中国人自己的科幻!硬核科幻!世界级的科幻!

  初中流浪地球2观后感5

  看电影之前,我对《流浪地球2》的近三个小时的长度表示怀疑。 电影时间太长了,观众真的坐得下吗?

  故事在太阳毁灭、人类合力在地球上制造推进器、离开太阳系、寻找新家的背景下展开。 总体感觉是,《流浪地球2》是《流浪地球》的前传,为后续的'展开做了铺垫。

  整个故事框架宏大,三条主线交错前行,说明刘培强的成长和历练,图恒宇对数字生命的执着和坚持,以及周老师作为中方代表在拯救地球行动中的坚定和信任。 既有大的情节上的记述,也有小的细节上的描写,整体很有魅力。

  作为普通观众,参观体验良好。 引人注目的是,特效画面震撼人心,特别是在片头,有世界末日和充满希望的感觉。 对人物的`感情描写,对家人、国家、地球等,并没有过度的煽动和渲染,比如张鹏在引爆核弹时,只是淡淡地说了句“地球还很美”。 另外,关于数字生命的讨论也很有吸引力,其存在的价值和意义可能需要在续集中进行更多的讨论。

  也有不好的地方。 故事很丰富,想要理解它,需要很多细节,需要很多时间,观众也抓不住重点。

  看到末日即将到来,有人提前离开,但更多的人选择继续留下来,或者坐下或站着,看完它,耐心地等待鸡蛋。 这可能表达了观众对这部电影的真实看法。

【初中流浪地球2观后感】相关文章:

初中《流浪地球2》观后感(精选5篇)01-31

《流浪地球》电影观后感(《流浪地球》电影观后感600字初中)04-18

《流浪地球2》初中观后感(精选5篇)01-30

初中流浪地球2观后感(精选5篇)01-31

流浪地球作文09-04

流浪地球2初中观后感范文(精选6篇)01-29

2023《流浪地球2》初中的观后感范文(精选8篇)01-30

2023《流浪地球2》初中的观后感(通用8篇)01-30

2023年《流浪地球2》初中的观后感(精选5篇)01-30

《流浪地球2》初中的观后感范文(通用5篇)01-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