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看春晚的观后感

时间:2023-01-18 15:08:33 感悟 我要投稿

我看春晚的观后感(通用9篇)

  认真品味一部作品后,相信大家有很多值得分享的东西吧,现在就让我们写一篇走心的观后感吧。那么观后感到底应该怎么写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我看春晚的观后感(通用9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我看春晚的观后感(通用9篇)

  我看春晚的观后感1

  自从有了电视,除夕看春晚就成了中国人理所当然的事。好像没有看春晚就没过年一样,现在人们生活好了,天天都像在过年。过年只是图的一种喜庆的氛围、一家人在一起的享受。

  旧时小孩子盼过年就是为了能吃到一顿白米饭(我听老人说的);再后一点就是为了新衣裳、压岁钱。再后来为了什么哦……,但是我现在盼过年就是为了看春节联欢晚会。自从我家买了电视起,春节联欢晚会是必看的,每年都是一家人围着电视看到凌晨新年的钟声敲响。好了现在切换到今天的主题上来——春晚观后感。

  我不管别人怎么看今年的春晚,我觉得今年的确搞得不错。下面就对给我印象最深的节目一些简单的评论:

  一、给我印象最深的还是语言类节目,他们都有各自的创新,好几次都让我忍不住大笑。

  1、相声《免费电话》

  不仅表演生动、搞笑。而且很具有讽刺性,反映了现在商家为了达到目的,而采取的种种手段。使我想起了那些大清仓、最后三天等一类的广告语。商家推出的这些花样儿我认为不但不能吸引顾客,相反会给顾客留下不好的'印象。只会得不偿失。

  2、小品《送礼》

  也是笑料多多,但也反映了社会真实的一面。

  3、小品《将爱情进行到底》

  我是怀着三种不同的情绪看完的。愉快、欣赏、感动三种情绪;愉快是因为看到潘长江,欣赏的是他风格的变化,和题材新颖,感动就是他们之间的爱情在网恋中再次相遇,也是爱情经得起考验的一种表现吧!

  4、小品《考验》

  也是很是,黄宏、牛莉、雷恪生滑稽的表演真的让人忍俊不禁,同时也反应了可怜天下父母心。

  5、小品《策划》

  赵本山和宋丹丹还是以黑土和白云的形象出现,赵本山的表演的确很精彩。我这次看春晚最期待的就是赵本山的新花样。他的确没有让我失望,《策划》中的一句台词还成了时下的流行语“你太有才了”。各位你太有才了,哈哈……

  6、小品《假话真情》

  我笑老人想儿女回家想尽各种花招,特别是严顺开的表演简直让人捧腹(就是他看到儿子真的被他勿悠哭了,然后得意的偷笑着对观众说:“骂了吧,哈哈……”这个动作)。笑归笑,但也说明了一个问题,就是年轻人在外还是要经常回家看看。

  二、其次就是歌曲《今天你要嫁给我》蔡依琳给我印象也很深的,她改变了以前那种辣的风格,以一种温柔可爱的形象出现。使我有点接受不了,很难和以前在我脑海里的她相融合,但我还是觉得挺可爱的。还下载歌曲《老婆老公我爱你》这首歌在除夕时听很有感染力。朴实的话语,真挚的感情,让人产生幸福的感觉。

  三、特别值得一说的就是武术《行云流水》那种宏大状观的气势很震撼,不愧是全国武术冠军啊!其他都不太感兴趣就没有什么印象。

  不过总的来说这次的春晚还是很成功的。但还是有些不足,就是新人李咏忘词事件,但我觉得是可以理解,毕竟人无完人。但我在网上看到有些人总是在骂春晚怎么怎么样,就是很不应该了,按老王的话说:“有本事就自己去演,也好让我们看看被口水淹死到底是什么样的。”现在人们的审美观正在越来越高,欣赏水平也是达到了很高的境界,这的确是给娱乐界人士的考验啊。

  我看春晚的观后感2

  一如往年的大年三十晚上,我端坐在电视前,在心里默念着倒计时之后,8点准时整,一年一度荡涤灵魂的神圣时刻终于到来了,我的双眼随着电视屏幕一同放光。

  开场歌舞完毕,六位主持人身着典雅的晚礼服出现在舞台正中央,想想他们也不容易啊,我们在电视机前坐着躺着何其舒适惬意,他们却要一直站着,这一站就是从今年一直站到明年,从猪年站到猪年,真是令人感动。

  几位主持人字正腔圆情意绵绵的几句简单的问候之后,我又迎来了我国歌唱家宋祖英老师,宋老师虽然早已不是当年的那个辣妹子,但是她个歌声依旧那么令人动容,一曲《天蓝蓝》配上极富民族特色的演出服,饱含着对全国人民的良好祝福,也难怪她能连续若干年一年不拉的上春晚,因为只有她才是全身心的投入到这项伟大的事业中,为了亿万观众能在大年三十夜一饱耳福一饱眼福,享受到高雅的艺术熏陶,她不辞辛劳的在每年的大年三十晚上上台引吭高歌。如此的敬业精神,对于观众的责任心之强堪称母仪天下,这也难怪有人称她为“国母”呢,这是观众对她这么多年来的.努力的的肯定~

  姜昆老师领衔的群口相声《专家指导》颇有意义,尤其是红西装配大马褂的混搭风让人惊艳,姜昆老师在这个节目中把自己定位在绿叶的角色,为了衬托出其他四位演员的才华,我相信他是有意做出这样一种牺牲的。

  也许是知道目前相声界的人才断层青黄不接的局面吧,为了大力拔擢年轻人,作为一位成名已久功成身就的老艺术家,他老人家的良苦用心想必只要是真正的相声爱好者都能看的出来。由此我又不由得想到那个成天在外走穴捞外快的德云社,一个光头带着一群乌合之众七拼八凑出一个相声社,相声内容以损人为主,成天拿肉麻当有趣,拿低俗当幽默,这种类型的变质的相声如果流传开来,必然有如精神鸦片一般流毒甚广,很容易误导整个社会的价值观,这是值得我们警惕的。随后登场的红衣二人组合,才真正告诉我们什么是正宗的相声,那就是说学逗唱都会用那才叫真本事,而不是两个人在互相耍嘴皮子相互揭短,那充其量只算哗众取宠。

  今年的春晚还有一个不得不提的亮点,就是好多草根表演者的登台演出,他们有在地铁里卖唱的流浪歌手,有农民工出身的歌唱组合,甚至还有工人出身的街舞组合!这体现了党和国家对社会底层人民的关注,如果我们注意到我们的人大代表中早已出现了许多农民工的面孔,那么我们对于这些草根精英的登台演出也没有什么好奇怪的了。这也从深层次体现了我们这个社会是以人为本的人民的民主,而有别于西方那种精英式的少数人的民主。尤其是那宏伟的民工群带来的颇具气势的街舞,直接秒杀了那些所谓的舞林大会高手,传统的街舞在我看来都是空有形式,缺乏内容,华而不实的动作却又不能表现出深层次的精神或者理念,之能让人觉得空乏无味,反倒是今天,我第一次见到了形神具备的街舞演出,原来街舞也可以这样跳啊~

  美好的时间总是短暂的,当耳边回想起那熟悉的《难忘今宵》时,我知道我又要不得不跟今年的春晚说再见了,尽管依依不舍了,尽管恋恋不忘,但是就像和心爱的恋人约会一般,总归是要曲终人散空愁暮的,但是春晚带我的内心的触动会伴随我走过这个猪年直到我明年和她的再度相逢!

  我看春晚的观后感3

  眼瞅着就要进腊月了,有关春晚的话题逐渐开始升温。曾几何时,“xx春晚停办”的小道消息甚为吸引眼球,但20xx年春晚总导演的人选确定,让“停办”传言的自行消散。“三个不用”原则的发布、各类节目的准备与审查,举办数场座谈会邀请社会建言献策、就网络流行语是否适合春晚舞台征集意见建议,场上的紧锣密鼓与场下的密切互动,让本就时间略紧的羊年春晚准备工作更加充实。

  始于1983年的央视春节联欢晚会,如今已过而立之年。在逐渐演化为文化风俗集萃和社会文化盛事的同时,近年也遇到一个不小的尴尬,那就是各种各样的“吐槽”。更令人哭笑不得的是,“吐槽春晚”似乎已然成为春晚这档承载家国情怀和文化记忆的年度文化盛事的衍生产品,隐然成为一种社会文化现象。

  一千个观众眼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一千个观众眼中就有一千个“春晚”。“众口难调”或是原因,但却不该是推脱的借口。风风雨雨走过30多年的央视春晚,不论是所身处的社会文化大环境,还是所面对的观众群体,都已然不同于30年前。当年贫瘠落后的民众文化生活土壤如今已然枝繁叶茂绚丽多彩,当年春晚“独霸”观众文化消费的盛景自然也一去不复返,而且时代前行和社会变迁在民众心中打下了鲜明的时代烙印,并随着新的发展而逐渐转移。好汉不提当年勇,春晚自然不能仍旧沉湎在之前的“空前盛况”里,更该从宽广深邃的时代土壤中汲取养分,面对具有多元文化取向和多层文化需求的受众人群。

  对于春晚而言,无论是“全民狂欢”的盛景,还是“全民吐槽”的尴尬,都只是一种表面的东西。在表面的浮华喧嚣之下,应该有着更为厚重的积淀,那就是民众对时代发展和社会变迁基础上的文化需求,以及这种需求背后更加醇厚的文化情怀。作为经济社会发展在某种层面上的映射,春晚不仅仅是一种公共文化产品,它同时承载着精神文化需求和记录时代变迁的“使命”。作为一种“年度文化事件”,它不仅对包括春晚在内的文化本身,更是对经济、政治、社会生活等各方面产生了举足轻重的影响。它甚至已成为民众生活的一部分:在除夕夜团圆饭的`餐桌上,喜欢节目你可以瞅两眼、不喜欢时可以移开目光,但如果春晚缺席除夕夜,无疑会让人产生一种空落落的惆怅感。

  当然,“笑”是春晚给民众的最直观的欢愉,也是民众对春晚最直接的要求:好看。如何让民众“笑”,并且让民众“笑”得有内涵、上档次,在民众文化娱乐生活日益丰富因而民众文化娱乐需求不断升级的现实条件下,确实是春晚应当耗费功夫的难题。对社会风气的讽刺、对生活百态的刻画,这种与民众生活密切相关的文化需求,什么时候都不该空缺。“让春晚换一种笑法”,对简单复读网络流行语的警惕,对晚会植入广告的谨慎,甚至基于新技术而采取的“掌声记录仪”,以及观众代表问卷和测评座谈会的互动方式,也能窥见创作者的努力。“创新是央视春晚永远的心事、永远的痛”,也是越来越“挑剔”的观众考验春晚成色的试金石,更是“春晚”积淀文化情怀的厚重根基。

  我看春晚的观后感4

  转眼间我们已经告别特殊的牛年,迎来新一年兔年新春,这不仅让我们激动不已,感慨2022年过得那么快,同时也为2023年的到来而欢欣雀跃。

  在迎接春节的前一天,也便是除夕,它是中华民族传统团圆夜,这一天我们一家人都开心的聚在一起,互相祝福未来一年能够更加的繁华,同时也不忘打开电视,跟家里人一起看2023年春节联欢晚会,共同迎接兔年的到来。

  今年的春节晚会举办所谓是特别的隆重,不仅场景宏大,歌曲跟灯光结合的非常的不错,给我们带来一种听觉与视觉的冲击。我个人而言是非常喜欢的,毕竟春晚早就融入生活,是我们迎接新年必不可缺的`一到“菜”,由于年年的春晚都在创新,给观众们一种怎么看都不会腻的样子。

  每年的春晚都会结合科技给我们带来更好的视觉体验,像是今年运用XR、AR虚拟视觉技术,我们能够感受出,中国的伟大,中国科技的发达,我们的生活也正在潜移默化变得越来越好,从此刻我们过上了这一美好的幸福生活。

  今年的兔年晚会个人感觉创新是非常棒的,不管是舞蹈上,还是在音乐上,还是搞笑的小品中,都融入了我们中国的民俗,根据当下的环境,反映了我们社会的样子,真实又精彩,今晚的央视联欢晚会,可以说是祖国给我们的新年礼物,让我们这吉祥年能够过的更加有年味。

  我看春晚的观后感5

  提起最早的春晚,大家一般都会想到1983年春晚。其实,广义上的春节联欢晚会可以追溯到1956年中央新闻纪录电影制片厂出品的《春节大联欢》,当时的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向全国转播了演出的盛况。这部纪录片几乎汇聚了那个时代我国文化艺术界的全部精英:张骏祥出任总执导,谢晋等担任导演,京剧大师梅兰芳、相声大师侯宝林、表演艺术家赵丹、人民艺术家老舍、巴金、越剧大师徐玉兰、王文娟、评剧大师新凤霞等很多艺术大师悉数出演。结束后,1979年央视在除夕推出了具有春晚性质的“迎新春文艺晚会”,并从1983年首届现场直播形式的春节联欢晚会开始,形成了稳定的模式,如今已经过去了整整30年。伴随着改革开放的步伐,春节联欢晚会已经发展成为现代春节民俗的重要组成部分。

  春晚自创办之日起,始终都没有停下艺术探索的步伐,一直在寻找更为贴近中华儿女的情感和经验的艺术表现形式,这些探索也饱含着一代代艺术家的心血,但并非每一次探索都能取得成功。80年代是春晚发展历程中的第一个阶段,为了拓展春晚的艺术表现空间,尽可能多地增加现场观众,1985年春晚将晚会现场搬到了北京工人体育馆,由于当时的技术条件等多方面原因,那xx届春晚收效不佳,社会批评声音众多。春晚从诞生之日开始就拥有的无与伦比的热度,在总结成功经验并吸取了相关的教训之后,自1986年起,春晚开始形成了相对稳定的框架和模式,我们今天耳熟能详的节目形式都是从那个时候沿袭而来。为了进一步加大与广大观众的深入互动,央视从1990年开始举办“我最喜爱的春节联欢晚会节目评选活动”,这也成为联系春晚与广大观众之间的有力纽带。春晚在这个最初阶段基本上完成了艺术形式、体例的摸索并初步成型。

  90年代和新世纪初,是春晚发展历程中的第二个阶段。为了尽可能地扩大春晚的影响范围,增强演出效果,商业演出模式的成熟经验被应用到春晚的各个环节中,标志性事件是2000年春晚干脆直接采用了商业演出的圆形舞台。1996年和2002年,春晚还尝试了分会场的形式,也取得了一定效果。但在90年代以来的发展、成熟、壮大的过程中,春晚出现了相对专业化、商业化、小圈子化的趋势,它的艺术趣味逐渐与大多数观众拉开了距离,因此也产生了相应的问题。这也是在春晚发展历程的第三个阶段,2005年开始要“‘开门’办春晚”的`原因所在,“开门”就是要进一步打破春晚的种种“壁垒”,现在被广为称道的“千手观音”、“旭日阳刚”、“直通春晚”等,都是春晚在第三阶段自我调整的产物。因为这样一台晚会,不仅仅要奉献给现场的几百名观众,更关乎全国乃至全世界的炎黄子孙的春节情结。

  现代春节凝聚着中国人民追求团圆和幸福的美好愿望,传承着中华儿女的家庭、社会伦理观念,已经发展成为当代中国人情感寄托和精神归宿的重要载体,对于全球华人的文化身份认同都有着举足轻重的影响。因此,春晚这一现代民俗,也就有着特殊的意义,它的每一次调整也都追寻着现代中国人的情感经验和精神诉求。今年的“拆门”办春晚也正是源自这一文化脉络,同时,这也是当今从新闻领域延伸开来的“改文风”的内在要求,这一道几乎所有华夏子孙的精神年夜饭,也因此始终散发着别样的魅力。

  我看春晚的观后感6

  春晚,是年夜饭里一道必不可少的“精神大餐”。除夕夜,一家人准时观看春晚,不仅让过年有了更强的仪式感,其不断丰富的节目内容、不断创新的表演形式,加上媒介传播技术的进一步革新,以及灯光舞美的科技加持,也让春晚更有新意、更具活力、更接地气、更显真情,在展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同时,也表达着人们对家庭、亲人、朋友乃至对国家的真挚情感。

  春晚是亲情的守候。年少时,我们身在故乡,心却总想着踏向远方;现如今,我们身在异乡,却总在无数个夜晚梦回亲人身旁。如今归家,陪着父母吃着团圆饭,看着春晚,这才有了家与年的感觉。无论是歌曲舞蹈的精彩炫目,还是相声小品的笑料“包袱”,抑或是杂技魔术的眼花缭乱……电视机里热热闹闹,电视机前阖家团圆,都是一种幸福。陪着父母妻儿享受一年中难得的'悠闲时光,听他们唠一唠身边的家长里短,与他们讲一讲一年的收获和新年的愿望,这样的其乐融融,是春节里最美最温馨的幸福图景。

  我看春晚的观后感7

  “春晚”可谓是中国人的文化大餐,让人欣喜、鼓舞。“春绿怀岭·欢乐万家”,怀集县20xx年春节联欢晚会,主题鲜明、形式新颖、舞美绚丽,在欢声笑语中落下帷幕,许多观众意犹未尽,纷纷发出深情感言。

  20xx年的怀集春晚成为了一道文化视听“大菜”,无论是多种多样的节目类型、精彩纷呈的节目内容,还是晚会现场的灯光、音效,都让观众有着很美好的感官体味。从节目类型看,除了歌舞的表演,也有相声、古筝演奏,还有武术、跆拳道的表演,节目内容呈现着十足的年俗年味、传统文化、家教家风等,武术《武动燕城闹新春》以生龙活虎、精彩绝伦的表演拉开了晚会序幕,原创歌曲《我的根在怀集》正是唱出广大怀集人的心声,激发了乡愁,相声《普通话和怀集方》触动观众的笑点、妙趣横生,博得现场观众阵阵掌声,歌舞《小报童也有春天》《迈进新时代》编排凸显匠心独运,表演气韵灵动,以富有时代感的形式,呈现出怀集人蓬勃的生命状态。

  怀集拥有“全国文化先进县”的殊荣,文化底蕴深厚,群众参与文化活动热情高涨,春晚是文化的盛宴,“文化味”无疑是春晚的主基调。追求民族传统文化与时代精神的融合是本届春晚的一大亮点。有道是,反映时代是文艺工作者的使命。怀集春晚紧抓时下热点,体现了浓郁的时代味道。如,说唱《中国味》,以近年来流行的表演形式呈现出中国的`传统文化和时代特色,歌曲《孝敬父母》以情景剧的方式与演唱完美结合,诠释中国人“以孝为先”的优良传统。

  科技的进步和审美的发展无疑是对艺术创新最有力的加持。怀集春晚,也紧跟时代的步伐,站在了科技创新的前沿,运用电视直播、网络直播等影像技术,创新了内容的呈现形式、主题的表达方式。晚会现场大屏小屏的联动,绚烂夺目的舞台效果,调动了观众对春晚的表达欲和参与感。数以千计的现场观众观赏热情持续高涨便是一种很好的体现,数以万计的电视、网络、手机在线观看观众的关注、观看,又是一种体现。一道味道甚美的文化大餐,让广大观众津津有味地品尝着,那无疑是一种莫大的精神愉悦。

  怀集春晚以喜闻乐见的方式传递浓浓的春意,作为新年的一道文化饕餮盛宴,以富有感染力的艺术形式展现出怀集生机勃勃的景象。怀集春晚的口碑载道证明,在人民群众文化艺术需求越来越多样化的时代背景下,春晚无疑温暖着百万怀集人的精神原乡。

  我看春晚的观后感8

  无论如何,互联网只是一种技术手段,而家国情怀才是植根于传统文化的精神养成。网络可以改变人们的思维方式,却无力切割掉流动性越来越频繁的现代人的乡愁。相反,正因为现代社会的文明进步,加大了社会的流动性,让越来越多背井离乡的.人们心中装进了一份沉甸甸的家园情结;也正因为网络技术的突飞猛进,让太多像河北女孩李璐一般的“候鸟”,有了通过移动终端释解与勾连乡愁的便利和可能。

  从这个意义上,CCTV网络春晚既有对亿万网民家国情怀的呼应,也有对互联网思维与家园情结相融合的阐释。区别于传统农耕时代的春节,而今的春节已然是太多人纾解乡愁的时段,回家,成了不二主题,而回家,是为了寻找再次出发的力量。扩展开来,无论是于民众个体,还是于整个国家,春节的祥和与团圆、惬意与安然,都是为了积攒再次出发的力量。

  而这个过程,既有纾解乡愁的温馨,也是思索、沉淀与浓郁家国情怀的时候。所谓文艺创作要接地气,春节时令要接的地气,就当是厚重延绵的家国情怀。这其中,有宏大叙事,但却更需要一个个平凡而又真挚的家园故事,有苦、有泪,也有欢愉、有温情;有对“沦陷的乡村”的悲愁,也有对重构家园的畅想。

  我看春晚的观后感9

  春晚,已经承载了上一代人40年的记忆,开启了我们这一代人对国民新习俗的热爱,更引领了新一代人对传统习俗与新式生活的理解。大年三十,随父亲走亲访友归来之际打开电视,观赏这一次的春晚。

  这一次的春晚很精彩

  开场一首《欢乐吉祥年》,打开了现场的气氛,一场场歌舞秀,小品也相继而来。小品《发红包》,让人们在欢笑中体会到人生生活的不易,相声《欢乐方言》让人们体会到中华语言的特色,少儿舞蹈《星星舞》让人们了解到孩子对未知太空的畅想。这些节目虽不长,却能次次带动观众的情绪,将新年的快乐与人生百态演绎的淋漓尽致。

  这一次的春晚很难忘

  不知朋友你是否有过这样的感受,在你刷抖音,刷快手的时候,很快便沉迷其中,在不知不觉间,一个小时过去了,两个小时过去了,而当你停下回忆时,你却发现你好像什么都不记得了,完全不知道自己这两个小时到底看到了什么。这就是快餐文化与经典不能相匹敌的原因。而春晚就是一种经典,在观众情绪涨之时,镌刻下最深刻的道理。如这一次春晚,最让我难忘的就是小品《休息区的故事》。开场一位头顶的毛发比撒哈拉沙漠的草还稀少的郭医生登场,这滑稽喜剧的形象瞬间带动起来了观众的.情绪,接着两位先生抢着做核酸检测的画面,引得全场爆笑。啊,这时观众的情绪已经高涨,好戏开始了。邵主任,与郭医生的妻子云云相继登场,郭医生与云云要闹分手,原因竟然如此惊人:他们身为医生,为人民服务,却忽略了对家庭感情的维护。在他们那一句句的对话中,尽显出医生的无奈,也让我体会到身为医生的无私奉献精神。而当时邵主任提出,在他们两人之中,要有一人到极其危险的国外进行长时间的增援时,他们竟争先恐后抢着去,这一刻,我又明白了亲情的伟大。最后邵主任的妻子登场,节目又在一片欢笑中落了幕。类似如此的令人难忘的节目还有很多,一个个或令人开怀大笑或引人深思,共同构成了经典。

  春晚是我国新文化的体现,它与时俱进,又尊重传统,对青少年又有着极大的教育意义,是不可缺少的经典。这一次春晚精彩万分,又令人难忘,不禁让人期盼起2023年的春晚又会是怎样的。

【我看春晚的观后感】相关文章:

我看春晚作文09-21

看2015春晚作文:我主持的春晚03-10

我看春晚优秀作文05-19

2017我看春晚作文03-06

我喜欢看春晚作文06-02

我看春晚作文750字09-21

我看春晚的作文350字05-19

2015看春晚的作文:难忘的春晚03-12

我和家人看春晚作文201702-08

2015看春晚作文600字:欣赏看春晚03-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