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施方案

时间:2024-03-02 12:03:56 方案 我要投稿

实施方案集合(8篇)

  为了确保事情或工作有序有力开展,常常需要提前准备一份具体、详细、针对性强的方案,方案是书面计划,具有内容条理清楚、步骤清晰的特点。那么制定方案需要注意哪些问题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实施方案8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实施方案集合(8篇)

实施方案 篇1

  一、指导思想

  为进一步提升学校的教学竞争力,拓展课堂教学的有效途径,激励教师不断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加大师资队伍的培训力度,不断完善教学管理体制,求真务实,严抓细管,群策群力,顽强拼搏,全力推进我校教学工作又好又快地发展,小学常态课教学大赛实施方案。根据学校工作计划安排,经学校研究决定举办教师常态课赛课活动。因为提高常态课的教学质量是促进教育教学水平提升的关键,规划方案《小学常态课教学大赛实施方案》。

  二、活动目标

  此次活动旨在为全校教师铺设施展才华的舞台,使教师的独立备课能力,课堂教学组织能力,教学创新能力得到锻炼和提高,引导教师加大课堂教学研讨力度,密切关注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从而不断提升课堂教学水平。

  三、评审小组:

  组 长: 刘xxx 陈xx

  副组长: 张xx 王xx

  各科评课组长

  语文组: 刘 x 张xx

  数学组: 刘xx 王xx

  英语组: 孙xx 郭xx

  小科组: 郭 x 郑xx

  四、赛程安排:

  每天安排2节课,即上午一节课。下午一节课,比赛不打乱教学常规。

  五、 参加人员:

  所有一线任课教师全员参与。

  六、 具体要求:

  1. 本次常态课比赛要求不提前通知,随机走进课堂,教师按所教学科、教学进度确定内容。每节课40分钟。具体赛课时间和人员安排由教导处统一安排,每天早上将参赛教师的`名单公示在一楼揭示板上。

  2. 本次比赛要力求突出四“实”——即:真实、朴实、扎实、厚实。

  3.上课教师于课后将打印的教学设计及反思上交教导处。

  4. 教学设计与课堂呈现要全面体现新课改的理念,符合新课标的要求。

  5.课后所有听课教师及时参加互动式评课,达到同伴互助,共同提高的目的,同时提升教师听评课水平。

实施方案 篇2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为指导律师正确代理劳动争议仲裁案件,帮助律师在劳动争议仲裁过程中依法履行职责、提高办案质量,规范地为当事人提供服务,特制定本指引。

  第二条本指引目的系为向律师提供代理劳动争议仲裁案件方面的借鉴、经验,并非强制性或规范性规定,仅供律师在实际业务中参考。

  第三条律师在阅读或引用本意见时应充分认识到劳动争议仲裁案件的复杂性和特殊性,因此,当发现本意见的内容与自己所代理的劳动争议仲裁案件中出现的情况不一致时,律师应根据当时有效的法律、法规或行政规定,结合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的意见和裁决作出正确的判断。

  第二章 接受当事人委托

  第四条接受当事人委托是指律师事务所经过初步审查,接受劳动者、企业、个体经济组织以及其他符合条件的机构的委托,指派律师为其提供劳动争议仲裁代理的法律服务并办理有关委托手续的过程。

  第五条律师在对委托人和委托事项进行审查时,应充分理解劳动争议仲裁对委托人特别是劳动者的重要意义。同时,由于劳动争议仲裁案件具有复杂、繁琐的特点,律师在接待工作中应特别耐心和细致,避免简单、急躁和草率。

  第六条律师应加强社会责任感,对带有社会不稳定因素的群体性劳动纠纷以及有可能出现过激行为的当事人加强疏导,必要时可通报司法行政部门,要求其通过有关部门协助解决。

  第七条律师事务所在接受委托时,应当首先审查委托人和仲裁参加人的以下资格和条件:

  1.审查委托人是否符合《劳动法》所规定的主体资格。

  根据《劳动法》第二条委托人应为劳动者、国内企业、个体经济组织和与劳动者形成劳动关系的国家机关、事业组织或社会团体。

  2.审查仲裁参加人是否符合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办案规则所规定的条件。

  在一般情况下,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认定的仲裁参加人包括:

  (1)劳动者或其法定代理人;

  (2)死亡职工的利害关系人;

  (3)因法定代理人或利害关系人不明确,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指定的.代理人;

  (4)集体合同中代表劳动者的工会组织或其代表;

  (5)企业或其法定代表人,或法定代表人的代表;

  (6)个体经济组织或其代表;

  (7)与劳动者建立劳动合同关系的国家机关、事业组织、社会团体的法定代表人或其代表;

  (8)自行申请或被仲裁委员会通知参加仲裁的,与劳动争议处理结果有利害关系的第三人;

  (9)与本案有直接利害关系,居住在国外,能够提供合法的委托手续或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认可的证明文件的中国公民、外国人。

  3.审查委托事项是否属于因劳动关系引起的纠纷以及是否属于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受理的范围。需要注意的是,到目前为止,因行政人事关系发生的争议尚不属于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受理的范围。

  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受理的劳动争议纠纷范围一般包括:

  (1)劳动者与用人单位(包括建立劳动合同关系的国家机关、事业组织、社会团体)在履行劳动合同过程中发生的纠纷;

  (2)劳动者与用人单位之间没有订立书面劳动合同,但已形成事实上的劳动关系后发生的纠纷;

  (3)劳动者在职、离职或退休后,与未办理社会保险或医疗保险,或尚未参加社会保险统筹的用人单位因追索养老金、医疗费、工伤保险待遇和其他社会保险费而发生的纠纷;

  (4)因认定无效劳动合同、特定条件下订立劳动合同、职工流动、用人单位裁减人员、经济补偿和赔偿发生的争议;

  (5)当事人撤诉或者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按撤诉处理的案件,当事人就同一仲裁请求再次申请仲裁,且符合受理条件的;

  (6)人民法院根据《民事诉讼法》第一百八十条、第二百一十七条规定的精神,裁定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制作的调解书不予执行,或者当事人对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调解书提出证据,证明其调解违反自愿原则,或者其调解协议的内容违反法律,当事人再次向作出调解协议的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的。

  4.审查委托人的仲裁请求是否已经超过了《劳动法》第八十二条所规定的申请时效;或是否存在不可抗力等足以延长时效的合理条件;

  5.审查委托人是否能够提供支持其仲裁请求以及所陈述事实的基本证据;

  6.审查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对委托人劳动争议申请或被申请的管辖级别和管辖范围;

  7.审查委托人如为劳动者时,是否有迫于生计需要申请部分裁决预先支付的紧急情况,或是否需要向有关方面申请进行医疗鉴定或丧失劳动能力的鉴定;

实施方案 篇3

  为防治皮革行业固体废物污染环境,保障人体健康和环境安全,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总体要求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牢固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站在强化“四个意识”和践行新发展理念的高度,扎实开展皮革行业固体废物污染专项治理,积极推进固体废物资源化利用,切实提高皮革行业清洁化、规模化、高值化发展水平。

  二、工作目标

  按照“源头管控、末端治理、产业化发展、兴利除害、变废为宝”的原则,对遗存无主皮革废碎料迅速进行清理、暂存、利用和处置,严厉打击遗弃、倾倒和露天焚烧皮革废物违法行为,不断提高皮革行业固体废物精细化、信息化管理水平。

  三、重点任务

  (一)制定行动方案。根据《xxx皮革行业固体废物污染专项治理工作实施方案》要求,结合《xxx水污染防治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关于印发〈xxx制革产业污染专项整治工作实施方案〉的通知》文件规定,从市场监管、发改、规划、土地、环保、质检、安监、电力、水利、交通运输和打击犯罪等方面,制定本专项行动方案。方案内容包括:细化职责分工,分解任务目标,确定治理企业范围,建立问题清单和责任清单,划定时间表和路线图,量化不作为、乱作为等行为追责标准,明确监察任务和责任,建立健全长效监管机制等。

  (二)迅速清理遗存废物。各区要立即排查、清理遗弃的无主皮革废碎料,将其送有资质单位合法利用、处置;对暂无合法处理渠道的,要统一收集至具备防风、防雨、防渗漏措施的指定地点暂存;同时,监督新增非工业化生产的皮革废碎料,必须送至指定地点规范暂存。严厉打击遗弃、倾倒和露天焚烧处置皮革废碎料的违法行为,避免新增无主皮革废碎料的数量。无主皮革废碎料收集、贮存和利用、处置所需费用由x财政依法承担。

  (三)强化危险废物管理。皮毛鞣制及毛皮加工企业应依法制定完善《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并备案,如实记录用电量、用水量、用气量、产品产量、排水量和固废产量等,建立健全与生产记录相衔接的固体废物台账,详细记录产生固体废物的种类、数量、流向、贮存、利用和处置等事项。

  (四)合法处置一般固废。各区应建立皮毛鞣制及毛皮加工行业一般固废的管理机制,健全一般固废的污染防治责任体系,加大监管力度,严厉查处涉固体废物违法行为。去肉工序产生的废渣可交由具备环保手续的企业用于提取油脂;羊毛可交由具备环保手续的洗毛厂加工利用;普通污泥可采用焚烧或填埋方式合法处置。严禁企业将一般工业固废混入生活垃圾进行处置,特别是工业废盐应采用综合利用方式予以循环使用,要建立健全工业废盐管理台帐,贮存场所应具备防风、防雨、防渗等功能。

  (五)严格落实责任追究。各区政府要加强对治理工作的定期督导、调度、通报,切实把严管责任和压力传导到企业;监察机构逐月督导检查各部门各区责任落实和工作推进情况,如再发现非法遗弃、倾倒、露天焚烧皮革废碎料的,要对监管责任人员实施组织处理和纪律处分;对排查工作漏报、瞒报、谎报、乱报和治理工作不作为、乱作为的,特别是企业该取缔未取缔、取缔后死灰复燃的,严肃追究其不认真履职或乱用职权等失职渎职责任。

  四、实施步骤

  (一)集中治理阶段(20xx年2月1日—4月30日)

  结合前一阶段排查情况,在《xxx水污染防治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关于印发〈xxx制革产业污染专项整治工作实施方案〉的通知》文件要求基础上,各乡镇要坚持边查边改、立查立改的原则,对该排查、清理的无主皮革废碎料,按照“该清尽清,绝无遗漏”的标准,立即统一收集、贮存到指定地点或送有资质单位利用处置;对应关停取缔的企业,按照“两断三清”(即断水、断电、清除原料、清除产品、清除设备)标准,依法予以关停取缔;对应停产整治的企业,先停产、后整治,经有关部门验收合格后方可恢复生产;自20xx年3月至5月,各区每月10日前将上个月集中治理情况,逐月报送领导小组办公室。

  (二)省市督查阶段( 20xx年2月1日—12月31日)

  省环保厅和市环保局将结合环境监察和执法工作,适时对各地专项治理工作进展情况进行抽查。

  五、保障措施

  (一)强化组织领导。成立xxx皮革行业固体废物污染专项治理工作领导小组。定期召开领导小组会议进行部署、调度,确保专项治理工作取得预期效果。

  (二)严格执法打击。各区各部门要在全面排查基础上,重点加大对非法倾倒、丢弃、遗撒和露天焚烧皮衣、裘皮、皮手套等废碎料,非法填埋、丢弃工业废盐及将其混入生活垃圾,非法利用、倾倒废酸、废碱和含铬废物等污染环境违法犯罪行为的打击力度。不定期组织执法检查,保持打击污染环境违法犯罪的高压态势,严防污染反弹。

  (三)建立长效机制。本次治理工作实行政府统一领导、部门分工负责,以块为主、条块结合的方式,严格按照“谁审批、谁负责,谁主管、谁监管”的原则,全面落实区政府和行业主管部门监管责任。

  各皮毛鞣制园区要严格落实网格化环境监管的任务和责任;市场监管部门负责监督非工业化生产的皮革加工废碎料无害化处置工作;水务部门负责监管企业依法取水、规范计量;电力部门负责监督、支持企业实施分路供电、单独计量等工作;工信部门负责督导鞣制企业的清洁化改造工作;科技部门负责组织研究、积极指导企业采用清洁化和资源化的生产及利用固体废物的`先进适用技术;财政部门负责无主皮革废碎料收集、贮存、处理和处置所需经费的保障工作;公安部门会同相关部门依法开展对相关违法犯罪行为的打击查处工作;环保部门加强对皮毛鞣制及毛皮加工企业污染物排放的监管,加大环境执法力度,依法查处污染环境违法行为。

  各区各部门要建立信息沟通和共享机制,定期收集汇总、分析研判、互通治理工作情况,定期向领导小组办公室报送工作信息和进度情况;建立联席会制度,定期召开联席会议,通报情况,研究重点难点问题,协调统一行动,确保工作落实到位;建立联合执法机制,对群众举报、媒体曝光的问题,组织相关职能部门联合执法、严厉打击。

  (四)加强宣传引导。各区要大力宣传皮革行业固体废物污染专项治理的重要意义,积极引导非工业化生产的皮革加工个人合法、规范处理皮革废碎料,积极倡导企业升级改造、进园入区和清洁生产,促进皮革行业固体废物源头减量和回收利用。加强专项治理工作信息发布,完善信访举报渠道,设立专门的举报电话,支持公众、社会团体、媒体等监督举报涉及皮革行业污染的违法行为,完善举报奖励机制。发挥新闻媒体的正面引导作用,积极营造有利于皮革行业固体废物污染专项治理的舆论氛围。

实施方案 篇4

  为贯彻落实《会昌县中小学开展书法教育的实施方案》(会教字57号)文件精神,进一步加强书法教育工作,不断提高师生的书法水平,充分发挥书法教学的育人功能,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传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建立推动中小学书法教学的长效机制,结合我乡实际,特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实施目标

  1、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通过书法教育对小学生进行书写基本技能的培养和训练,传承中华民族优秀文化,培养爱国情怀;提高学生汉字书写能力,提高学生日常作业的书写效率;培养审美情趣,陶冶情操,提高文化修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二、总体要求

  1、课时要求。根据省教育厅《关于在全省中小学开展书法教育的意见》,主要通过有关课程及活动开展书法教育。在义务教育阶段语文课程中,要按照课程标准要求开展书法教育,其中三至六年级,每周安排1课时的书法课。在义务教育阶段美术、艺术等课程中,要结合学科特点开展形式多样的书法教育。

  2、教学要求。本着打好技能基础、坚持循序渐进、注重书法修养、提高文化素质的原则,从书法教学实际出发,根据具体条件,灵活安排中小学书法教育,可通过长短课结合,课内外配合,开展丰富多彩的书法教学活动。遵循短课时、高效率原则,做到有计划、有备课、有作业、有评价(采用水平达标方式,将结果记入学生学籍档案)。

  3、写字要求。

  书法教育应培养正确的写字姿势,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

  一至三年级着重培养学生硬笔书写能力,能熟练书写正楷字,做到规范、端正、整洁;随着年级升高,逐步要求行款整齐、力求美观,并学写规范、通行的行楷字,提高书写速度。

  三年级开始,过渡到硬笔、软笔兼学。在软笔书法教学中,要重点指导学生用毛笔书写楷书,临摹名家书法,掌握基本的握笔姿势和运笔特点;大致了解书法历史和汉字源流;()从书法作品的内涵、章法、结构、笔法等方面鉴赏历代重要书法家作品,培养初步的书法欣赏能力,提高审美情趣。

  4、考查要求。义务教育阶段一、二年级的期末或学年评价不采用书面考查方式,可通过对学生平时的学习表现进行评价。义务教育阶段三至九年级、普通高中的期末或学年考查可采用书面作品考查等方式。

  三、师资设置

  1、书法教师安排

  谢荣华:一、二年级

  曹晶:三、四、五年级

  张文星:六、七年级

  林永周:八、九年级

  书法教师课前要做好充分准备,写好教案,认真上好书法课。

  四、工作措施

  1、书法教育实施办法:低年级每天以语文生字书写为主,中高年级学生每天进行100字左右书法练习,内容可以古诗文、名言警句等,平时语文教师落实。

  2、小学三年级以上每周、初中每月安排一课时书法教育课,有书法教师负责上课。

  3、学校成立书法兴趣小组,对书法有特长的学生进行专门训练,培养书法人才;每个学期开展2到3次书法讲座或书法比赛。

  4、每年开展一次书法作品评比活动,如庆元旦,师生书画展。对获奖作品予以表彰、展览。

  5、学校每学年开展书法教育“示范班”评选活动,以促进书法教育深入开展。被评为书法教育“示范班”时给班级加考核分20分。

  6、重视师资培训,要求每位教师平时练习“三笔字”,形成一支优秀的教师队伍。学校每学年进行教师三笔字(粉笔、硬笔、毛笔)比赛,单项评分,每项成绩排在前60%的教师加年度考核分5分/项。

  7、建立“小笔头‘秀’汉字”校本课程、校本教材。

  附件:清溪中心学校书法兴趣小组活动方案

  清溪中心学校

  **.3.27

  附1:各年级段具体教学目标

  一年级:练习用铅笔写字:执笔方法,坐姿正确;掌握基本笔画、常用偏旁部首、简单结构的字的写法,按照笔顺规则书写;同时选择规范美观的楷体教材为范本,进行蒙帖练习。要求字写得正确、端正、整洁,会整理保管学具。

  二年级:保持正确的执笔方法和写字坐姿,能按笔顺规则书写,注意间架结构的合理安排,行款格式的整齐规范,平时辅以楷体仿影练习,在反复的模仿中加深印象,逐步达到正确、熟练、美观地写出汉字。

  三年级:开始学写行楷字。除写好铅笔字外,练习用硬笔写字,并练习用毛笔写字(描红)。要求学会正确的毛笔执笔方法和写字坐姿,学会运用毛笔描红基本笔画,字要描得端正、整洁,懂得笔、墨、纸、砚的`使用、保管等知识,了解书法是我国传统文化艺术,知道写好毛笔字的意义,激发弘扬汉字书写艺术的兴趣。

  四年级:能比较熟练地用硬笔书写,懂得硬笔的使用技巧和保管知识。掌握毛笔的执笔、运笔方法,保持正确的写字姿势,学习用双钩填墨法和单钩扩墨法写正确、端正、整洁的基本笔画和含有这些笔画的毛笔字,学习按米字格读帖,掌握相应的读帖方法和技巧,掌握汉字的间架结构和一些常见的偏旁部首。

  (1)读帖:看占格,看运笔。

  (2)汉字的基本笔画,主要有如下一些:

  横、竖、撇、捺、点、提、折、钩等。

  (3)汉字的笔顺规则,可分为基本规则和补充规则两种:

  基本规则有从左到右、从上到下、先横后竖、先撇后捺、先外后里、先外后里再封口。补充规则有先中间后两边、右上或里边的点后写等。

  (4)汉字的间架结构,有如下六种:独体字、左右结构、上下结构、半包围结构、全包围结构、品字形结构。

  (5)汉字的偏旁部首。

  五年级:继续练习硬笔字书写,有一定的速度,有良好的书写习惯。开始用毛笔临帖,学会读帖、临帖,做到“眼中有格,心中有字”,把握点画的形态特征,字形结构特点,字写得正确、端正、整洁,与范字基本相像。掌握各种基本笔画的运笔技能,提高毛笔的运笔技能。

  六年级以上:能比较熟练地写硬笔字,掌握各种字形的结体方法,字写得正确、端正、整洁、匀称;会用横条格书写,写得端正匀称,行款整齐,有一定的速度;有良好的书写习惯。继续学习用毛笔临帖,通过米字格的临写;培养学生读帖目测能力。能较正确地辨认字的形体结构,比例大小,笔画位置,力求运笔正确,结构合理,写得与范字形神相似。

实施方案 篇5

  一、道路绿化树木养护的方案

  (一)冬季养护管理

  冬季,在北京地区,特别是在道路两边一般的地形开阔,空气对流,加上高速行驶的车辆带动风速,引起树木的剧烈摇摆,容易导致树木根系受到损伤,并加快了树木水分的损耗,降低树木御寒防冻、防寒的能力。在冬季可以采用以下的防冻保温措施:

  第一、缠树干的措施:例如在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的行道树对法桐落叶乔木冬季防寒处理用所料布缠裹树干,把树干包严,再用草绳缠上,即保湿又防寒,再用地膜把树根部保温防寒,使次年的法桐成活率达到99%。

  第二、搭风障的措施:例如雪松等树种在北京越冬困难,特别是春季风大使雪松适应能力降低,可以采用搭风障减弱风速,保证树木的安全越冬。

  第四、建保温棚:对于当年栽植的大叶黄杨,小叶黄杨和铺地龙柏等苗木,面积较大时,采用一般的防寒措施不太理想,可以根据面积大小,用木条和无纺布搭建保温棚的方法,即可使苗木安全过冬。对于疏植的大叶黄杨、红枫等苗木可用无纺布包裹的方法进行防寒。

  第五、对根颈培土,盖地膜:在绿带内的河南桧、玉兰等苗木,灌完冻水后在树木整个树坑内覆盖地膜,然后根颈培土20—30cm的土堆。利用细土将四周培实。这样既能防止冻伤植株根系,同时又能减少水分蒸发。

  第六、覆土封垄:对当年新栽植月季,在灌完冻水后覆盖30—40cm的土堆,一般不做修剪,过早的修剪会导致“烧条”现象,一般待来年开春后再进行修剪。

  第七、树干涂白防冻:这是行道树冬季防寒、防病的一项重要工作,特别是新植落叶乔木,涂白时间一般在10月下旬至11月中旬。涂白的配比度为:水:生石灰:硫磺粉:盐=40:10:1:0.5。高度一般1.2m。同一路段区域高度一致,可以达到整齐美观的效果。

  (二)春季养护管理

  第一、在春季苗木管理,防寒材料不可突然式过早拆除,要采用逐渐过渡的办法,防止苗木的不适应。保温棚拆除根据天气,一般北京的防风障拆除时间在4月初、清明过后。为了以免使树体遭受风害,提前在保温棚东南侧打孔放风,待树木适应后在全部拆除。

  第二、浇水、施肥:春季管理以增加地温,适时浇足春水和增施有机肥为主。通过树木的浇水、施肥,能使树木增加抵抗病害的能力,还利于生根。实际中,行道树施肥可采用棒肥,是在树池四周用钉子打孔,埋入棒肥,可起到追肥的作用。

  (三)夏季养护管理

  第一、夏季的养护管理,注意水肥管理,同时道路中心隔离带和绿化带中色块的造型修剪,一般结合一年两次的养护大检查及五一、十一来进行修剪整理。

  第二、夏季的养护主要以病虫害的防治为主,由于行道树受小气候多样性、人口密集的影响,病虫害的发生时间不齐,不易防止。同时防治过程中还得考虑对人对环境的影响,以及对植物天敌的保护。近几年来,一直在推广使用生物防治,如:采用新性引诱剂防治叶柄小蛾、苏云金杆菌防止天蛾,灭幼尿防止尺蠖等都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四)秋季养护管理

  秋季的养护管理工作,主要是合理浇冻水和施肥。

  合理的冻水即能保证植物的地上部分吸收充足的水分又能保护地下根系抵抗干燥多风的冬季,有利于植物安全越冬和来年萌芽。浇冬水要根据天气变化不可过早浇灌,导致新芽徒长。在十月份减少浇水的次数,增加抗旱性。最后一遍冻水浇到结冰封冻为最佳。

  同时,秋季合理进行施肥,有利于促进植物的生长和树木的木质化,同样有利于植物的安全越冬和来年的生长,这就要选择好施肥的时间、种类和施肥量。

  二、道路绿化草坪养护的方案

  冷季型草坪,春季要浇好返青水,并加强施肥,并梳理枯草,把腐烂的草用丝扒梳理干净,并打孔后施复合肥。然后浇水,刺激草坪的新根萌发和增加肥力。增强抵抗病害的能力,才能安全越夏。

  夏季根据要求10—15天修剪草坪一次,修剪后要及时喷药,或灌根25%的'多菌灵可湿性粉剂,可控制病害的发生。在七月份天气湿热时,对草坪的生长不利,也是草坪休眠期,养护最困难的时期,应按及时清除枯草层,因为枯草层往往存在大量的病原物,是新病害的病源来源,同时原来的枯草层减弱了通透性及早清处。另外在高温、闷热、连阴雨期间要每周或放晴就开始喷甲基托布津、多菌灵、白菌清等农药,交替使用可防止褐斑病、腐霉菌枯萎病、和镰刀菌的枯萎病。

  秋季雨水变少后天气变凉一般病害减轻,草坪锈病发生严重。例如可以采用1000—1500倍的粉锈宁进行防治有很好的效果,但要与速保利、甲基托布津交替使用。

  三、道路绿化色带养护的方案

  绿篱是萌芽力和成枝力强,耐修剪的树种,密集成带状栽植,具有分隔的功能和优美的造型。如大叶黄杨、金叶女贞、红叶小檗、桧柏蓠、小叶黄杨是常用的绿篱造型树种。

  近两年随着彩叶植物的增加,使用彩叶树种组成的色块,如:紫叶矮樱、迎春、连翘、棣棠等,都是大环境绿化常用运用的树种。但在修剪上有着不同的修剪方法。道路中央分隔带修剪,以能挡住人的视线1—1.2m高为宜,要修剪的横平竖直,整齐美观。为使绿篱生长茂盛,由于植物的生长高度不同,采用不同的修剪方式。

实施方案 篇6

  扶贫帮困措施

  在主题实践活动中,经过深入走访后,每个入户对接的党员干部,都根据帮扶对象的具体情况和自身能力情况,采取“一户一策,一人一策”的办法,认真制定帮扶方案和落实帮扶措施。一是对帮扶对象定期进行走访,做好宣传工作,及时了解情况,随时随地帮助解决一些家庭的实际困难。二是对年老多病的帮扶对象,定期到家庭嘘寒问暖,帮助寻医问药,为其过生日祝寿,并支助一定的资金。三是对丧失劳动能力的帮扶对象,适当地帮助干些重活累活,并支助一些生活所需用品等。四是对于居住困难的帮扶对象,与所在社区做好沟通和协调,帮助申报廉租房或宣传我市廉租房的政策和规定。五是对帮扶对象子女无工作的,主动与社会多方联系,多提供一些相关的就业信息。

  中心领导班子带头做好表率作用,党委书记亲自带领全体班子成员,每次都是早晨六点多钟就从营口出发,分别深入到盖州市矿洞沟镇压宋卜村、矿洞沟村,克服了帮扶对象分散、居住偏僻、难找等困难,逐一的.到帮扶对象家庭进行对接,亲切交谈,嘘含问暖,详细了解家庭的情况,认真做好记录,并根据每个家庭的实际情况,每个领导都分别拿出200元帮扶资金和购买帮扶物品。在走访中,还了解到矿洞沟村因修村路缺少资金,陷入困境的实际困难,为了认真落

  实好对接任务,不影响群众正常办件工作,他们利用中午时间和双休日,打车到帮扶对象家庭直接进行对接,有的家中无人,他们不嫌麻烦,再一次去联系对接和实施帮扶方案落实工作,深受领导和同志们的好评。

实施方案 篇7

  一、总体原则

  (一)坚持育人为本。把促进学生健康成长成才作为改革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扭转片面应试教育倾向,坚持正确育人导向,深入推进素质教育,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二)确保公平公正。把促进公平公正作为改革的基本价值取向,健全体制机制,完善规章制度,切实保障考试招生机会公平、程序公开、结果公正。

  (三)体现科学选才。提升人才选拔水平,增加学生选择权,促进全面发展;完善政府监管机制,确保考试招生工作高效有序实施。

  (四)注重统筹推进。加强对基础教育到高等教育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整体设计,促进普通教育、职业教育、继续教育之间的衔接沟通。统筹实施考试、招生和管理制度综合改革,分步实施,稳妥推进。

  (五)立足首都实际。主动适应首都教育综合改革面临的新形势、新要求,坚持以人为本,勇于创新,以首善标准推进考试招生制度改革,不断提升人民群众对改革成果的获得感。

  二、改革目标和措施

  全面贯彻落实国务院和教育部等部委有关精神,坚持能改早改,积极稳妥推进考试招生制度改革,到20xx年基本建立符合首都教育实际的现代教育考试招生制度,形成分类考试、综合评价、多元录取的考试招生模式,健全促进公平、科学选才、监督有力的体制机制,构建衔接沟通各级各类教育、认可多种学习成果的终身学习“立交桥”,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促进学生健康成长、全面发展。

  (一)中考综合改革

  1.推进考试科目和分值改革。坚持以学生为本,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尊重学生的兴趣多元化,为学生提供多种选择,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

  从20xx年起,考试科目和分值调整为:语文、数学、外语、历史、地理、思想品德、物理、生物(化学)、体育九门课程。

  中考满分为580分(不含加减分)。

  语文试卷总分值为100分;数学试卷总分值为100分;外语试卷总分值为100分,其中60分为卷面考试成绩,40分为听力、口语考试,与统考笔试分离,学生有两次考试机会。

  物理(含开放性科学实践活动10分)、生物(化学)(含开放性科学实践活动10分)、历史(含综合社会实践活动10分)、地理(含综合社会实践活动10分)、思想品德(含综合社会实践活动10分)五门考试科目原始分满分均为100分。学生可以选择其中三个科目参加考试(物理、生物(化学)须至少选择一门),所选三科成绩,由高到低分别按照100%、80%、60%的系数折算为实际分数,即:三科折算后实际满分分别为100分、80分和60分。

  体育成绩为40分,其中现场考试30分,过程性考核10分。

  2.推进考试内容与形式改革。严格按照义务教育各学科课程标准确定考试内容,注重考查学生9年义务教育的积累,注重对学生掌握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思想和基本能力的考查。重视发挥考试的教育功能,在各科目考试内容中融入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中国传统文化内容的考查。扩大选材范围,突出首都特色,贴近生活,注重实践。推进中考体育考试改革,逐步增强考试项目的选择性,加强仪器设备在量评项目测试中的应用。探索建立初中学业水平考试和综合素质评价制度,研究出台实施办法。

  3.完善普通高中招生计划分配方式。加大市级优质教育资源统筹力度,坚持和完善优质高中校部分招生计划分配到初中校制度,20xx年达到不低于招生计划50%的目标。招生政策向优质高中教育资源比较短缺的区和一般初中学校倾斜,引导全市义务教育均衡发展。

  (二)高考综合改革

  1.深化统一高考考试科目改革。从20xx年起,北京市统一高考科目调整为语文、数学、外语3门,不分文理科,每门科目满分150分,总分450分。

  2.从20xx年起,英语听力分值30分,采用计算机化考试,与统考笔试分离,一年两次考试,取听力最高成绩与笔试成绩一同组成英语科目成绩计入高考总分。从20xx年起,英语增加口语考试,口语加听力考试共计50分,英语科目总分值不变。

  3.改革普通本科院校招生录取模式。探索普通高等院校基于统一高考和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成绩、参考综合素质评价的多元录取机制。从20xx年起,参加本科院校招生录取的考生的高考成绩由语文、数学、外语3门统一高考成绩和考生选考的3门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等级性考试科目成绩构成。选考每门科目满分100分,总分满分值为750分,作为高等院校录取的基本依据。

  高等院校可根据办学特色和定位,以及不同学科专业人才培养需要,从思想政治、历史、地理、物理、化学、生物6门普通高中学业水平等级性考试科目中,分专业(类)自主提出选考科目范围,但最多不超过3门,提前向社会公布。考生满足选考科目其中任何1门,即符合报考条件。对于没有提出选考科目要求的高等院校,考生在报考该校时无科目限制。

  (三)相关配套政策改革

  1、建立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制度

  (1)考试科目设置。自20xx年秋季起,从普通高中起始年级开始实施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实验)》所设定的科目均列入高中学业水平考试范围,设置语文、数学、外语、思想政治、历史、地理、物理、化学、生物、体育与健康、艺术、信息技术、通用技术13门科目,引导考生认真学习每门课程。

  (2)实行合格性考试与等级性考试。合格性考试内容以普通高中课程标准中的必修学习要求为依据,等级性考试内容以普通高中课程标准中的必修和选修Ⅰ学习要求为依据。学业水平考试成绩合格作为高中学生毕业以及高中同等学力认定的`主要依据。考试成绩作为高中学生升学的重要依据,所有科目成绩提供给招生高校使用。

  思想政治、历史、地理、物理、化学、生物6门科目设合格性和等级性考试。高中学生在完成必修学习的基础上,可根据自身特长和兴趣,选择其中3门科目参加相应的等级性考试。上述6门科目的合格性和等级性考试,由全市统一命题、统一组织考试、统一阅卷,确保考试安全有序、成绩真实可信。

  语文、数学、外语3门科目仅设合格性考试,参加统一高考的学生,可以用统一高考科目考试成绩作为相应科目合格性认定的依据。

  体育与健康、艺术、信息技术、通用技术4门科目仅设合格性考试,各区根据课程标准、教学要求和学生平时表现,综合测评并确定其合格性成绩。市教委通过专项督导和社会监督,依托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信息平台,动态监控教学过程和结果。

  (3)考试组织实施。普通高中在校学生均须参加高中学业水平考试。高中阶段其他学校在校生和社会人员也可报名参加,成绩合格者可申请普通高中同等学历资格认定。

  (4)考试成绩呈现方式。合格性考试科目考试成绩以“合格/不合格”呈现。等级性考试科目考试成绩以等级呈现。

  2、完善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制度

  一是科学确定评价内容。综合素质评价要记录学生各方面发展状况,主要包括学生的思想道德、学业成就、身心健康、艺术素养、志愿服务、社会实践和个性发展等方面的实际情况,客观记录学生的成长过程,整体反映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情况和个性特长。综合素质评价是学生毕业和升学的重要参考。

  二是完善评价手段和程序,完善以电子平台为载体的学生综合素质电子档案。

  三是科学合理使用评价信息。从20xx年起,综合素质评价作为高等学校招生录取的参考,在使用过程中,坚持“谁用谁评”的原则,招生学校应提前公布具体使用办法,使用情况必须规范、公开。

  3、继续推进高考考试与录取模式改革

  (1)推进考试内容与形式改革。体现立德树人根本要求,加强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引领。科学设计试卷结构和命题内容,贴近社会实际,贴近课程教学改革实际和学生生活实际,突出考试的能力导向。继续保持和增强北京试卷注重基础、综合、灵活的特色,增强试题的选择性和开放性,给学生创设更大的思考空间和展示个性才华的平台,着重考查学生独立思考和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引导教学摒弃“死记硬背”“题海战术”,促进素质教育深入实施和学生全面而有个性地发展。

  (2)改革高考志愿填报时间和投档方式。继续推行高考本科志愿和单考单招志愿填报时间从考前填报调整为考后知分填报,并将本科一、二、三批次志愿设置从平行志愿组方式调整为大平行方式,按照“分数优先、遵循志愿”的原则进行投档。从20xx年起,将本科二批与本科三批合并为本科二批。待条件成熟,将本科一批与本科二批合并为本科普通批。

  (3)完善和规范自主招生等特殊类型招生录取。继续推行高校自主招生、高水平艺术团和高水平运动队等特殊类型招生将单独设置志愿,安排在本科提前批次录取结束后本科一批录取开始前进行。相关高校要公开自主招生等特殊类型招生办法、考核程序和录取结果,确保公平公正。从20xx年起,在市属高校探索开展综合评价招生改革试点,在市属高校中设立学业水平考试成绩、统一考试成绩、综合素质评价多维度综合评价招生方式。

  4.完善高校招生选拔机制。高校要将涉及考试招生的相关事项,包括标准、条件和程序等内容,在招生章程中详细列明并提前向社会公布。加强学校招生委员会建设,在制定学校招生计划、确定招生政策和规则、决定招生重大事项等方面充分发挥招生委员会作用。高校可通过聘请社会监督员巡视学校测试、录取现场等方式,对招生工作实施第三方监督。建立考试录取申诉机制,及时回应处理各种问题。建立招生问责制,由校长签发录取通知书,对录取结果负责。

  (5)改进本科招生计划分配方式。在市属本科一批院校设立农村专项招生计划,面向在城市发展新区和生态涵养区就读的农村户口考生招生。在北京高校开展“高水平人才交叉培养计划”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市属高校与在京中央高校、海外境外知名高校联合培养学生,招生计划向远郊区倾斜。

  4、减少和规范考试招生加分项目

  根据国家统一部署,大幅减少、严格控制高考加分项目。从20xx年起,取消体育、艺术等特长生、市三好学生、市优秀学生干部加分项目。20xx年少数民族考生加5分投档,仅适用于北京市属高校招生录取。从20xx年起,少数民族考生加分范围调整为“从边疆、山区、牧区、少数民族聚居地区在高中教育阶段转学到本市的少数民族考生”,加分分值为5分,仅适用于北京市属高校招生录取。高级中等学校考试加分项目和分值,参照高考加分项目调整原则进行规范和调整。

  (四)深化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考试招生改革

  1.推进高等职业院校分类考试招生改革。健全“文化素质+职业技能”考试招生方式,推进单独招生、高职自主招生、综合评价招生和技能拔尖人才免试等考试招生方式改革。注重对学生职业技能的考查,将学生参加市级以上职业院校技术技能大赛成绩作为升入高一级学校的重要依据之一。逐步提高通过分类考试录取考生占高职院校招生的比例,20xx年分类考试成为高职院校招生主渠道,达到70%以上。

  2.探索职业院校招收初中毕业生改革实验。按照教育部要求,完善五年制高职招生、“3+2”中高职衔接招生试点。开展高端技术技能人才贯通培养实验,继续支持部分示范职业院校与示范高中、本科院校、国内外大企业合作,选择对接产业发展、适合贯通培养的优势专业招收初中应届毕业生,完成高中阶段基础文化课学习和专科高等职业教育后,通过专升本考试(测试)进入本科高校学习。

  3.推进成人高考改革试点。在不断总结经验基础上,继续扩大我市成人高校招生考试改革试点的范围,进一步完善英语专业英语口语等级考试替代英语科目考试、探索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实行统考与职业技能测试相结合入学方式的改革试点方案。

  4.构建终身学习立交桥。倡导终身学习理念,加快发展继续教育,为社会成员接受多样化高质量教育提供更多机会,为残疾人等特殊群体参加考试提供高水平服务。探索学历学位证书和资格证书“双证书”制度,推动职业教育学历学位证书体系、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与职业资格证书体系的有机衔接,探索建立各级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相衔接的机制。推进成人高考、自学考试和社会考试“三考联动”,建立终身学习成果认证中心,探索建立多种形式学习成果的积累认定转换制度,逐步实现不同类型学习成果的互认和衔接,促进各级各类教育纵向衔接、横向沟通。

  (五)强化监督管理

  深入实施招生“阳光工程”,健全招生政策、招生计划、实施过程和录取结果等信息公开制度,严格考试招生管理,构建更加公开透明、更加公平公正的招生工作管理体系。加强学生诚信教育,健全个人、学校考试招生诚信档案。加强考试招生安全管理,构建科学、规范、严密的考试招生安全体系。完善监督制约机制,加强廉政风险防控,对考试招生全程进行监督,确保规范操作和廉洁运作。严肃查处违法违规行为,严格追究当事人及相关人员责任,及时公布查处结果。构成犯罪的,由司法机关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实施方案 篇8

  为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快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意见》和省委办公厅、省政府办公厅《关于加快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实施意见》精神,切实加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按照《第二批省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创建标准》的要求,结合我区实际,制定本方案。

  一、工作目标

  按照公益性、基本性、均等性、便利性的要求,全区建成以区“四馆一场一中心”(文化馆、非遗展示馆、图书馆、博物馆、群星剧场和体育中心)为龙头,以乡镇(街道、开发区、试验区)“一站一队一团”(综合文化站、健身队和民间演艺团体)为桥梁,以行政村“一室一户一书屋”(文化活动室、文化中心户和农家书屋)为基础,以各类文化流动服务车为补充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实现免费开放制度化、文化活动经常化、文化产品大众化、文化资源数字化、文化服务菜单化,至20xx年,按期全面完成省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各项创建工作任务。

  二、创建内容

  (一)加强城乡公共文化设施建设

  1.区级文化设施建设。按照“四馆合一”方案,加快文化中心建设进度,确保区文化馆(非遗中心)新馆、区图书馆新馆20xx年建成并投入使用。新建文化馆分馆1个,图书馆分馆3-4个,每个文化站配置一台数字借阅机,全区公共图书馆人均占有藏书08册以上,人均年增新书005册以上。新建抗战文献馆。做好区体育馆维修、亚奥游泳馆维修、区博物馆标准化建设、中国三峡柑橘博物馆提档升级和楼亮化工程。

  2.乡镇(街道、开发区、试验区)文化设施建设。通过改扩建,实现100%乡镇(街道、开发区、试验区)综合文化站达到300平方米,统筹推进乡镇文化设施“三个一”工程(一个灯光篮球场、一个室内健身房、一个健身广场),实现乡镇综合文化站提档升级,全部达到二级以上标准。100%乡镇(街道)公共电子阅览室建设达标。

  3.村(社区)文化设施建设。推进村(社区)综合文化服务中心建设,并配套建设文化广场。通过改扩建,实现100%行政村(社区)文化中心面积达到200平方米;100%行政村有文化广场(健身广场)和体育设施;100%社区有标准配置的公共电子阅览室。

  (二)增强公共文化服务能力

  1.丰富公共文化活动。开展社区文化活动周、民间艺术大赛等届次性文化活动。承办好中国“缤纷四季〓乡约”乡村游、茶艺节、柑橘节等大型文化活动。继续办好“乡镇文化节”“官庄庙会”等群众性文化活动。加大“以奖代补”及基层文化辅导、培训力度,促使镇村两级文化体育活动届次化、常态化。继续开展“百村百团”“种文化”文艺骨干培训、新型农民培育的'辅导工作,推进村级文化健身队伍建设,保证全区所有行政村至少有1个经常开展活动的体育健身队或民间艺术团。指导各乡镇举办1次以上大型综合性文化体育活动。

  2.扎实开展文化惠民工程。继续做好图书馆、文化馆(站)、博物馆免费开放工作,扎实开展送戏下乡等惠民演出活动。歌舞团采取政府购买服务全年免费送戏下乡150场。文化馆组织开展各类文化培训活动20次以上,流动展览10场以上。图书馆基层流动服务次数不低于40次,继续推行“你读书,我买单”“书香门第、耕读人家”“书香”图书漂流等全民阅读活动。实现区博物馆和柑橘博物馆的有机融合,举办或引进临时文物展览1个,开展社会教育活动5次以上。举办全民健身运动会、第十三届职工篮球大奖赛等群众体育活动。

  3.保障特殊群体公共文化权益。公共文化设施免费向农民工、老年人、少年儿童和残疾人开放。加大对农民文艺团体的扶持力度。各级图书馆、文化馆、博物馆加强与特殊教育学校的联系,开展“送文化送关爱进特校”活动。各级公共文化机构积极关注老年群体的文化需求,开展老年服务项目和活动。区图书馆设立盲人阅读区,配备盲读设备和盲文读物。博物馆继续举办“残疾人丝绣展”“关注孤独症儿童·走向美好未来”等公益性展览。以六一儿童节等节日为契机,常态化组织邀请留守儿童参观博物馆、非遗展示馆、免费观影、免费看戏等文化活动。

  4.实现公共文化服务数字化。积极推进公共文化服务与科技融合发展,整合各类文化信息资源,建立公共文化数字化服务平台,推动数字图书馆、数字文化馆和数字博物馆建设,基层群众可以通过固定上网终端、网络电视、手机等多种方式使用共享工程及图书馆、文化馆、博物馆等公共文化机构的数字服务资源。区图书馆可用数字资源不低于4TB;推动数字博物馆建设,实现对馆藏重点文物的数字化;推动数字文化馆建设,完成非遗资源、地方原创文艺作品、地方大型文艺演出资源的数字化。城乡普及电子阅报屏、显示屏,实现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广播电视村村通。公共文化场所提供免费WiFi等相关服务。

  5.做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一乡一品”扎实推进,力争创建国家级文化艺术之乡2个。开展非遗传承培训,出版系列非遗丛书1-2本(套),拍摄非遗项目成果纪录片1部,举办非物质文化遗产展览、展示、展演活动6次以上。积极申报各级非遗传承示范基地、非遗项目、代表性传承人,新建一批非遗传承基地、传承学校、传习所。

  6.调动社会力量积极参与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落实和完善文化经济政策,通过政府购买服务、项目补贴、以奖代补、结对援助等方式,鼓励和支持社会力量通过投资或者捐助设施设备、新办实体、资助项目、赞助活动、提供产品和服务等方式参与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组织有实力的企业建设文体设施,满足周边群众文化活动的需求;大力发展文化志愿服务,培育文化类社会组织,促进文化消费。

  (三)推进公共文化服务体制机制创新

  1.坚持设施建设与运行管理并重,规范公共文化机构服务项目和服务流程,完善内部管理制度。结合实际,制定全区公共文化服务机构绩效考评制度,考评结果作为财政预算的重要依据。推动图书馆、文化馆、博物馆等组建理事会,优化公共文化机构法人治理结构。建立群众文化需求反馈机制、健全标准动态调整机制、定期监测机制,制定公共文化服务提供目录,开展“菜单式”、“订单式”服务。

  2.建立创建工作督导机制,按照创建工作要求,及时制定并出台相关管理制度,形成长效机制。建立创建工作考核机制,创建期末,对各地相关部门的创建工作进行绩效考核通报。

  (四)加强公共文化服务队伍建设

  1.加强专业人才队伍建设。合理设置公共文化岗位,优化专业人才队伍结构。加强镇村两级文化队伍建设,乡镇综合文化站逐步达到3人,为每村统筹配置宣传文化员1名,逐步实现“一站三人”、“一村一员”。建立文化志愿者队伍,培训扎根基层的文化骨干和文化能人。

  2.开展公共文化服务人才培训。区级文化单位在职员工参加脱产培训时间每年不少于15天;乡镇(街道、开发区、试验区)、村(社区)基层文化专兼职人员参加集中培训时间每年不少于5天;区、乡、村(社区)基层文化专兼职人员参加全国基层文化队伍远程网络培训时间每年不少于50课时;文化志愿者每年参加公共文体机构组织的业务培训时间不少于24课时。

  三、创建工作步骤

  (一)宣传发动阶段(20xx年4月)。成立领导小组,组建工作专班;制定实施方案,明确工作措施;召开动员大会,分解工作任务;广泛宣传动员,层层落实责任。

  (二)组织实施阶段(20xx年5月-12月)。各责任单位按照职责分工完成各自工作任务;对各责任单位任务完成情况进行检查督办;汇总迎检材料,完成创建工作报告等。

  (三)考评验收阶段(20xx年1月-6月)。对照创建标准,自查整改;适时邀请省、市专家现场指导,确保指标达到要求;迎接省文化厅、财政厅考评验收。

  四、保障措施

  (一)组织保障。成立区创建省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工作领导小组,由区长任组长,常务副区长、区委宣传部部长、政府分管文化体育和城市建设的副区长任副组长。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区文化体育局。领导小组定期召开协调督办会,确保全面完成各项任务。各乡镇(街道、开发区、试验区)成立相应工作领导小组,依照本方案,结合当地实际制定详细实施方案,按期完成各项工作任务,确保创建工作实效。

  (二)政策保障。认真贯彻执行上级政策和要求,落实公益性文化设施建设用地。鼓励各乡镇(街道、开发区、试验区)、村(社区)、企业、社会团体及个人组织参加公共文化服务活动,对在活动中表现突出的给予奖励。

  (三)资金保障。将政府购买公共文化服务及保障体系建设纳入年度财政预算,做好示范区创建所需经费保障。将城乡现代化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纳入对口支援和招商引资工作内容,加大社会力量投资文化体育基础设施建设力度。

  (四)宣传保障。充分发挥新闻媒体的作用,进一步加大创建工作的宣传力度,通过宣传公共文化示范区创建工作进展、先进典型事迹、先进典型人物等,做好宣传和舆论引导工作,形成全社会支持和参与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良好氛围。

【实施方案】相关文章:

小学安全实施方案实施方案03-27

实施方案02-14

实施方案02-14

实施方案02-14

实施方案02-14

实施方案02-15

实施方案02-15

实施方案02-15

实施方案02-15

实施方案02-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