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施方案

时间:2024-02-04 17:15:41 方案 我要投稿

实施方案8篇(精)

  为保证事情或工作高起点、高质量、高水平开展,常常需要提前进行细致的方案准备工作,方案是从目的、要求、方式、方法、进度等方面进行安排的书面计划。那么你有了解过方案吗?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实施方案9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实施方案8篇(精)

实施方案 篇1

  为全面贯彻落实课程计划,大力推进我市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的规范化、常态化,根据《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浙江省教育厅关于实施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的意见》、《浙江省义务教育综合实践活动教学指导纲要(试行)》、《浙江省义务教育段综合实践活动教学建议(试行)》及《温州市义务教育阶段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指导意见》(温教中〔20xx〕33号)等精神,结合我市实际,特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科学发展观和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为指导,以建设具有鲜明学校特色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文化,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社会责任感及良好个性品质为目标,以形成形式多样、内容丰富、资源充足、学段衔接的课程体系和培养专、兼职相结合的具有专业素养的课程教师队伍为重点,规范课程实施与管理,保证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各项要求的全面落实。

  二、实施意义

  综合实践活动是国家设置、地方管理、学校开发的课程领域,是义务教育阶段国家规定的必修课程,其内容主要包括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信息技术教育、劳动与技术教育。设置综合实践活动必修课是基础教育课程体系、课程结构的重大改革,是促进新形势下人才培养模式的转变、落实素质教育目标的重要措施。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实施,有利于体现新课程改革的基本理念,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有利于密切教育教学和现实生活的联系,改善学校教育的课程结构;有利于鼓励教师创造性地实施课程,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变革;有利于扩展德育的空间和视野,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有利于学校开展特色办学,深化课程文化的内涵。

  三、课程目标

  引导学生在实践学习中获得积极体验和丰富经验,形成对自然、社会和自我内在联系的整体认识;体验并初步学会问题解决的科学方法,具有问题意识,发展良好的科学态度、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形成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养成合作、分享、积极进取等良好的个性品质。

  四、课时安排

  根据浙教基〔20xx〕120号精神调整后的省义务教育阶段课程设置规定:3—6年级每周3课时,7—8年级每周2课时,9年级每周1课时。上述课时均不含信息技术课程,其中各年级的劳动与技术每周均为1课时。所有各级各类学校的学科教学均不得挤占综合实践活动课时。

  各校在安排课时时,在确保落实综合实践活动学期总课时并不超过周总课时数、不影响学校正常教学的前提下,可以随活动需要采取灵活的弹性课时,可集中几天或一周时间搞一项主题活动。全市各类学校每年级每学期至少要设计和指导3个以上的主题活动,每个主题活动不少于3课时。建议周四或周五安排2节,以充分利用双休日开展活动,周一或周二安排1课时,用于交流、小结或提出下一阶段的活动要求等。

  五、活动内容

  在我省课程设置中,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基本领域是研究性学习活动、社会实践和社区服务,也包括班团队活动、校传统活动(科技节、体育节、艺术节、游戏节等)、心理健康教育、环境教育、科技教育、“绿色证书教育”等活动内容。

  各校可按照亲近与探索自然(人与自然)、体验与融入社会(人与社会)、认识与完善自我(人与自我)三个维度进行设计和组织,以主题活动形式开展,具体如:

  (一)文化艺术类主题:如各地的传统文化、家乡风情、家乡名人、运动会标志设计、板报设计、我心中的居室、剪纸艺术、插花艺术欣赏等。

  (二)社会生活类主题:如饮食与健康、乐清方言、本地特产、零花钱压岁钱的去向、学做小记者(节目主持人等)、我心中的明星偶像、贫困学生失学问题、关注外来人口等。

  (三)科学技术类主题:如环境污染及其保护、校园环境调查、垃圾问题、城市与绿化、身边的科学等。

  (四)科技制作发明类主题:如模型制作、发明创作、插花艺术设计、雕刻工艺、电脑设计、纸工、泥工等加工工艺等。

  (五)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如敬老服务、法制宣传、环保卫生、领养绿地、科普活动、军训、社会生产劳动、郊游、参观等。

  各校组织的校班(班团、班队)活动课符合主题的,可视作综合实践活动课时。

  九年级综合实践活动可整合学校课程与地方课程进行(3-8年级地方课程《人·自然·社会》和《话说温州》2本教材,每周1节,各校可根据实际每学期单独教授一种,也可以交错隔周教授一种,但不能用地方课程、校本课程替代综合实践活动课程)。

  六、组织实施

  (一)加强领导,提高认识

  认真落实课程计划,保证国家课程计划的严肃性,是学校全面贯彻教育方针、实施素质教育的最基本要求。校长作为课程实施的第一责任人,必须提高认识,率先学习,努力实践,使自己成为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行家。

  (二)建立队伍,完善网络

  1. 学校要鼓励教师任教或转岗任教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建立专、兼职相结合的综合实践活动教师队伍。省、市示范学校力争从本学期起,至少配备1名综合实践活动专职教师,其他规模较大的学校(18个教学班以上)从下学期起至少要配备一名专职指导教师,规模不大的学校(18个教学班以下)要配备多名兼职指导教师;要确定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年级负责人、班级负责人,建立“班级固定、年级协作、学校协调”的教师使用机制,保证综合实践活动实施的各个环节都落到实处。

  2. 在市教研室教研员指导下,各学区要建立综合实践活动教研组,有条件的学校要设立综合实践活动教研组,选择组织能力、责任心、综合素质强的专兼职教师担任组长,配合教导(务)处制定全校综合实践活动实施计划,组织、指导、参与实施及开展教研活动,从而初步形成市、学区、学校三级教研网络。各级教研机构要定期开展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研讨活动,并使之常态化。

  3.市教研室和教师进修学校要分层次、分批次开展综合实践活动师资队伍培训,开设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研修班,促进教师观念转变,提高教师实施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能力。

  (三)整合资源,积极开发

  全市各校要优化组合学校课程资源和社会课程资源;研究和分析地方、社区的背景和条件,充分挖掘地方自然条件、社会经济文化状况、民族文化传统等方面课程资源,体现课程资源的地方性特色。同时,要关注教师、学生和社会相关人员的人力资源,重视与现代信息技术相伴随的信息资源。要注重整合班团队活动、学校传统活动(科技节、体育节、艺术节等)、学生心理健康活动、环境教育、禁毒教育等内容,同时充分利用当地博物馆、科技馆、德育基地、科技示范基地等校外活动场所,形成良性互动机制。

  (四)周密组织,认真实施

  1.各校要成立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领导小组。校长必须亲自担任组长,同时指定一位校级领导分管、负责课程的规划、组织和落实工作,做好相关部门的协调。要从社区学校资源、师资条件、场地设备和经费等实际情况出发,开齐、开足、开好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确保综合实践活动课程顺利实施。

  2.教导(务)处和教研室要制定全校“综合实践活动总体方案”、“学期课程实施计划”和教师个人工作业绩考核细则,指导和审核各年级的综合实践活动方案,及时做好全校总结,做好每个活动主题资料的收集、整理、存档等相关工作,为以后的教学教研积累素材。

  3.明确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教师责任制。根据学校学期课程实施计划,确定每位教师每学期应承担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任务量。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教师要制定活动周历表,以“周”为单位落实综合实践活动的内容,及时监督、检查课程实施与计划执行情况,做到专时专用。

  4.各校在日常公用经费中要确定一定比例用于综合实践活动的课程开发、师资培训、活动开展等。

  5.加大综合实践基地建设力度,市教育局争取在20xx年至少建成2个具有一定规模、能满足当地学生开展实践活动的综合实践基地。

  七、过程管理

  科学地组织和有效地管理是综合实践活动课程顺利实施的保证。

  (一)组织形式力求灵活多样。

  小组活动是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主要组织形式,各校可根据实际情况采取小组活动与个人活动、集体活动有机结合的办法,灵活运用,相互配合。在活动进行的过程中要求做好活动日记,及时记录活动基本情况。

  (二)教师指导必须细致到位。

  教师是综合实践活动的组织者、指导者和参与者,指导教师必须制定学生活动主题的具体指导方案,编写活动方案(活动方案包括背景分析、活动目标、活动准备、课时安排、活动过程、场所要求、人员分工、安全措施、活动评价等环节),预设活动展开过程可能遇到的问题、困难及其解决方案,并认真指导学生制订计划、实施计划,通过参观访问、实地考察、资料查阅、实验观察、设计制作、志愿者服务等方式进行实践与探究,获取丰富的信息和资料。

  (三)实施过程务必安全合理

  各校必须逐步加强综合实践活动主题数量、活动小组、活动结果、教师工作、课程资源与教学资料等方面的制度建设和过程管理,科学合理地计算综合实践活动指导教师的工作量。要增强安全防患意识,对学生进行必要的安全教育,提高学生的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各校要制定综合实践活动安全制度和预案,加强与学生家庭、社会相关部门的沟通和联系,保证师生开展各项外出活动的安全。

  八、评价奖励

  学校要根据整体性、多元化、过程性等原则,运用成长记录袋、活动过程的观察、学生自我反思、师生协商式民主评议、成果展示等多种评价方法,对每一位学生在综合实践活动中的表现作出相应的阶段性评价。在学生评价活动中,教师应注重收集和分析学生活动过程和结果的资料和数据;明确促进学生发展的改进要点,提出改进计划;处理好综合实践活动学生评价过程与结果、个人与小组、评价周期与时空、多元主体评价的必要性与实效性的关系。

  学校要建立专兼职综合实践活动教师评价制度,并将其纳入教师的年度考核。对教师的评价,应侧重于教师在综合实践活动中的组织、规划、设计、指导、管理、工作态度等方面的能力、实效的评价。根据温教中〔20xx〕33号精神,常年担任综合实践活动指导并取得一定成效的专职教师,其任职时间可按二分之一计入班主任工作年限。开设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课时应纳入教师课时总量。任教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满三年且成绩优秀的教师,申报高级职称时予以优先推荐。教师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教学质量,应作为教师教学业务考核、晋级、职称评定、评选先进的依据之一。

  市教育局要建立学校实施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评价体系,把综合实践活动的开设作为教学常规管理年度检查的一项重要内容,从组织领导、课时安排、师资安排、课程资源开发利用、校本教研实施、管理制度、具体保障等方面进行综合评价,考核结果将与学校评先评优及校长年度绩效工资等直接挂钩。如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开设不符合要求且整改不力的,予以全市通报批评;申报创建各类市级先进学校的,其参评资格予以一票否决;属于省、市示范学校的,警告且整改不力达两次及以上者报请上级有关部门取消示范学校称号。

  二〇××年××月××日

实施方案 篇2

  一、随机抽查事项

  (一)林木采伐许可抽查

  1、抽查对象:取得林木采伐许可的单位和个人。

  2、抽查内容:对林木采伐事中、事后少报多伐、越界采伐、乱砍滥伐等监督管理。

  (二)木材经营加工抽查

  1、抽查对象:取得木材经营加工许可的单位和个人。

  2、抽查内容:检查是否按照木材经营加工许可的审批条件进行经营;是否设立经营加工木材原料来源的登记台账;是否安全生产等;其他法律、法规规定的检查事项。

  (三)建设项目使用林地抽查

  1、抽查对象:取得占用、征用林地项目许可的单位和个人;取得临时占用林地项目许可的单位和个人。

  2、抽查内容:用地单位或个人是否按照原审批的面积、地点、范围和用途使用林地;按规定应缴纳森林植被恢复费的,是否足额缴纳;落实异地恢复森林植被措施情况;临时占用林地是否按时退还林地并恢复林业生产条件;如继续使用的,是否已重新办理使用林地审批手续;其他法律、法规规定的检查事项。

  (四)修筑直接为林业生产服务工程设施占用林地抽查

  1、抽查对象:取得修筑直接为林业生产服务工程设施占用林地项目许可的单位和个人。

  2、抽查内容:修筑直接为林业生产服务工程设施占用林地的单位或个人是否按照原审批的面积、地点、范围和用途使用林地;所占用林地的实际用途和建设规模、标准等是否与原审批内容一致;其他法律、法规规定的检查事项。

  (五)林木种苗质量抽查

  1、抽查对象:取得林木种子生产、经营许可证的单位和个人;林业工程造林绿化使用的苗木。

  2、抽查内容:林木种子、苗木质量情况;林木种子生产经营许可、标签制度执行情况;林木种苗生产、经营档案情况;林木种苗质量自检情况;林木种子来源情况,;造林地种苗档案情况;造林作业设计中是否对使用林木良种提出要求情况;按照造林作业设计使用林木良种以及种苗质量要求情况等。

  (六)林业植物检疫抽查

  1、抽查对象:取得林业植物检疫证书的单位和个人。

  2、抽查内容:核查是否有检疫对象。

  (七)跨省及省内运输、邮寄、携带省重点保护野生动物或其产品抽查

  1、抽查对象:取得跨省及省内运输、邮寄、携带省重点保护野生动物或者其产品出县境审批的单位和个人。

  2、抽查内容:被许可人运输、邮寄、携带的省重点保护野生动物或者其产品来源是否合法;被许可人运输、邮寄、携带陆生野生动物及其产品的种类、数量、起止地点、时间、运输方式是否与运输证相符;其他法律、法规规定的检查事项。

  (八)林业有害生物除治抽查

  1、抽查对象:可能造成林业有害生物暴发成灾、疫情扩散的经营单位和个人。

  2、抽查内容:林业有害生物除治工作的组织领导、责任制度、资金投入、工作措施、发生情况、除治效果等。

  (九)猎捕非国家重点保护陆生野生动物狩猎证抽查

  1、抽查对象:取得猎捕非国家重点保护陆生野生动物狩猎证的单位和个人。

  2、抽查内容:核查是否按狩猎证规定的种类、数量、地点、期限、工具和方法进行猎捕。

  (十)驯养繁殖省重点保护野生动物抽查

  1、抽查对象:取得驯养繁殖省重点保护野生动物许可的单位和个人。

  2、抽查内容:核查品种、数量是否准确。

  (十一)出售、收购、利用省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及其产品抽查

  1、抽查对象:取得出售、收购、利用省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及其产品许可的单位和个人。

  2、抽查内容:核查是否规定品种。

  (十二)森林防火期内林区用火监督管理

  1、抽查对象:取得森林防火期内林区用火许可的单位和个人。

  2、抽查内容:用火行为是否严格按照批准的事项、时间、地点、范围、用火形式等进行;是否符合用火天气状况;落实防火扑火措施情况;遵守森林防火法律法规情况;森林资源和野生动物保护情况。

  (十三)森林高火险期内进入森林高火险区监督管理

  1、抽查对象:取得森林高火险期内进入森林高火险区许可的单位和个人。

  2、抽查内容:进入林区是否严格按照批准的人员、车辆、时间、地点、范围、活动方式等进行活动;是否存在非法用火行为;生活用火落实防火扑火措施情况;遵守森林防火法律法规情况;森林资源及野生动物保护情况。

  二、建立随机抽查机制。建立检查对象名录库和执法检查人员名录库,落实随机抽取被检查对象、随机选派检查人员的.“双随机”抽查机制。通过定期抽查与不定期抽查相结合的方式,从执法检查人员名录库中随机抽取不少于两名执法人员,从检查对象名录库中随机抽取30%的对象进行检查。检查人员如实记录检查情况,填写随机抽查记录表,并由被检查对象负责人签字或盖章确认。

  三、抽查结果运用

  (一)对在抽查中发现问题的单位,下达限期整改通知书。对经限期整改仍不符合要求的按规定程序予以撤销、吊销行政许可,并通过安丘市人民政府站等平台予以公示。

  (二)对拒绝接受抽查或在接受抽查中弄虚作假、隐瞒真实情况的,依法作出处理,并向社会公示。

  (三)对在抽查中发现的问题涉嫌违法犯罪的,移送公安机关处理。

  四、工作要求

  (一)加强组织领导。推广随机抽查是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的重要举措。各镇(街、区)林业站、局属单位和相关职能科室要结合工作实际制定实施方案,建立相应工作机制,探索完善随机抽查监管办法,扎实组织实施随机抽查相关工作。

  (二)严格落实责任。各镇(街、区)林业站、局属单位和相关职能科室要进一步增强责任意识,大力推广运用随机抽查模式。在抽查过程中要做到切实履行监管职责,抽查内容清晰合法,抽查记录规范完善。对在随机抽查工作中不认真履行责任的,依法依规严肃处理。

  (三)加强宣传培训。随机抽查是事中事后监管方式的探索和创新,各镇(街、区)林业站、局属单位和相关职能科室要加强林业执法人员的教育,加快转变执法理念,不断提高执法能力。要充分利用广播、电视、报刊、网络等多种渠道,广泛开展宣传报道,积极争取社会各界支持,为随机抽查工作顺利开展营造良好的氛围。

实施方案 篇3

  一、前言

  为了贯彻教育信息化应用实践建设的总体目标,针对我校信息化应用的实际情况,通过在日常教育教学活动中,开展教育信息化应用的探索与实践,转变教师的教育理念和教学行为,提高师生信息化应用的素养,从而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提高教育教学效能,提升学校办学整体水平,为全市基础教育的全面推广和教育信息资源的应用提供可行或可借鉴的做法和经验。

  二、学校现状分析

  首先从信息化基础设施、数字资源应用情况、师资水平、学生信息化应用情况、学校信息化管理、信息化应用特色等六个方面进行简要分析,在分析现状的基础上明确工作项目并具体解决问题。

  1、信息化基础设施。

  学校总共有31个教学班,每个教室配有班班通设备一套,能基本满足信息化教学的需求;学校专任教师基本达到人手一台计算机,能开展网上校本教研活动。学校有专人对学校网站以及硬件设施维护,学校配有一台服务器,两台摄录机(可用于拍摄实录课);办公室能直接上网;在校学生家庭电脑配置率为25%,能上网的占其60%。

  学校建有校园网站,所有教师都会上网浏览或下载各类教育教学资源,96%的教师每天都会上网,主要教育教学资源来源于班班通客户资源库、荥阳市教育信息网及相关网站;通过家校互动平台可与家长进行沟通交流及发布通知和学生作业。

  2、数字资源应用情况。

  学校在信息化教育工作的经费投入上进一步倾斜,已购买一部分教学用光盘和软件,添置教学用设备器材,学校信息化教育资源在学校网站上不断丰富,教育教学资源库逐步充实,但在工作中也存在一些问题和矛盾,多媒体设备的使用率还不高,校外教育资源库不善于利用,教师之间缺乏教育资源的交流与共享,学校优质教育教学资源比较缺乏,目前相当部分的教师都是依靠自己搜索或制作课件来进行课堂教学,以期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

  3、师资水平。

  学校共有教师xx人,中学高级教师2人,小学高级教师xx人,小学一级教师xx人,小学二级教师xx人,见习与工人xx人。学校专任教师已经具备一定的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比如:教师会运用多媒体设备进行教学,上网查找教学资料,制作基本的教学课件(如PPT)等;大部分教师都在自己的教学中尝试过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的各种活动,并逐步认识到信息化教学的重要性,但由于缺乏专业、团队的引导,学科整合难以产生持续和优质的实质性效果。学校信息化教学和管理的课题研究比较缺乏,有待专家的引导并付诸实施。

  4、学生信息化情况。

  由于资金和师资方面的原因,学校现在没有配备电教室,也没有开设信息技术课程,但学校三年级以上学生还是有45%以上的学生有一定的电能操作能力。我校地处城乡结合部,学生放学之后信息化应用环境不够理想,家庭电脑拥有率约25%。

  5、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

  根据上述情况,初步制定在未来的1-2年中要解决的主要问题:有针对性地提高部分教师信息技术操作能力、全面提升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培养部分骨干教师的学科科研能力;拓宽数字资源来源渠道,能基本满足教师课堂教学的需求;优化学生信息化应用环境,开展学校信息化活动,提升学生信息化素养;开展各类信息化校本研修活动,形成学校信息化建设的工作特点;制定学校信息化工作计划和管理制度,助推学校信息化工作落到实处。

  三、项目目标及策略

  (一)提升教师信息化工作的水平

  目标1—1:熟悉常规的教育信息化技术,能使用word、ppt等制作常规备课文档和教学课件,能通过网络参与教研活动。

  策略:规定所有年级和学科进行分层电子备课,在实践中提高教师应用信息技术的能力;根据部分教师需求制定有针对性的信息使用技能培训。

  目标1—2:使能力较强的教师学会利用软件制作较为复杂的课件,能使用现代教学软件组织教学活动。

  策略:拍摄应用现代教学软件开展的.教学实录课,评出高质量的教学实践课公开展示并推荐参加各种比赛;展示教师制作的优质课件并给予奖励,推荐至上一级参加比赛;开展相关的信息化使用技术培训。

  目标1—3:开展不同形式的教学研讨活动,提升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涌现一些信息化教学能手,形成学校运用信息技术开展教学的积极氛围。

  策略:开展运用信息技术课堂教学评比活动;积极参加省、市组织的相关教学评比活动;运用网络教研实施传统校本研修活动及同伴互助常规教研。

  目标1—4:积极开展网络教学反思,形成学校网络教研环境,发表信息化教学的相关论文并能确立课题进行研究活动。

  策略:完善充实学校教师博客,激发教师参与的积极性。

  (二)增强学生信息化应用的意识和能力

  目标2—1:开设学生信息技术课程,教会学生正确收集、查询、处理信息的能力。

  策略:在学校基础型课程中开设信息技术课,使学生学会基本的文字保存、图片下载的信息收集、整理、归类、处理等方法;在学校网站建立学生网络交流平台,进行学习互动、分享学习心得、畅想未来美好生活等。

  目标2—2:组建学校电脑学习兴趣小组,提高学生信息技术运用能力;开展学生电脑作品比赛,提高学生电脑绘画设计能力。

  目标2—3:开展家校互动交流,加强家校合作,提高学生家长运用信息化的能力。

  策略:通过家校互动、校讯通平台与家长进行实时交流,努力提升家校交流的质量;通过交流平台及时发布学校或班级通知、学生作业、班主任寄语、家长留言等,切实提高信息化运用的效率。

  (三)满足教师日常信息化教学的基本需求

  目标3—1:充分利用现有资源,使大部分教师能熟练运用市、校级资源库。

  策略:要求教师能经常进入“班班通教师资源库”网站浏览下载优秀录像课例进行观看,通过裁剪变为自己的教学课件,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

  目标3—2:增加教师之间的合作交流,共同开发教学课件。

  策略:通过合作备课,共同寻找课件素材,一人制作,多人共享;开展教师信息发布评比活动,提高教师运用信息化的积极性。

  目标3—3:早日形成学校个性化资源。

  策略:与兄弟单位合作,为我校编辑学校现场会、大型活动录像片,形成学校个性化学校资源。

  目标3—4:整理学校现有资源,有序建设学校资源网,满足后续要求。

  策略:动员每位教师上传自创教学论文、教学课件和教学设计,充实丰富学校教学资源库。

  (四)营造学校信息化应用特色

  目标4—1:提高师生人文素养,逐步打造学校特色校园网。

  策略:利用学校教学资源、教师学生博客、家校互动平台、BBS论坛等网站建设,逐步形成学校信息化工作的特色;及时发布学校各类活动简讯,大力宣传学校信息化建设的工作思路与方法,有效反映学校内涵发展的具体要求,努力建设学校特色网站。

  目标4—2:营造学校橡棋文化,提升学校办学品位。

  策略:结合信息技术,开展各种橡棋活动,努力营造学校橡棋文化,制作橡棋活动的各类图片、视频、新闻,积极推进学校特色网站的建设。

  (五)完善学校信息化管理制度

  目标5—1:成立学校教育信息化工作领导小组和工作小组,制定信息化工作制度及计划,确保信息化工作管理到位。

  策略:

  ①信息化应用工作制度、计划的制订徐广杰(分管领导)

  ②教师信息化应用能力培训、邢培菊、崔瑞杰(师训)

  ③学校教育教学信息化管理、谷秀琴(副校长)

  ④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的研究、马飞燕(教科研主任)

  ⑤教育教学专题教研和研讨、丁春巧(教导主任)

  ⑥学校信息化工作的办学特色、聂志莲(德育教导)

  ⑦具体项目推进的过程监督、张振敏(校长)

  目标5—2:细化信息化工作实施步骤,有序开展信息化具体工作。

  策略:认真组织安排信息化各项工作,努力做到:任务明确、责任清晰、要求具体、过程扎实、效果显著。

  四、项目工作计划(见附表)

实施方案 篇4

  为认真落实质量强省工作领导小组《关于开展质量强县示范创建活动的指导意见》,省质监局、省经信委、省农业厅、省林业厅、省商务厅、省卫生厅、省工商局、省海洋与渔业局、检验检疫局、省食品药品监管局决定联合开展以建设产品质量强区、强业、强企为支撑的质量强县(含县级市及市辖区,下同)示范创建活动,特制定实施方案如下。

  一、总体思路

  建设产品质量强区、强业、强企,以县域范围内的产业集聚区、经济开发区(园区)、农业“两区”、特色支柱产业、规模以上企业为重点,通过提升标准化水平、扶持品牌建设、强化安全监管、创新质量管理、建设技术平台等多种途径,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培育壮大新兴产业,建成一批产品质量强区、强业、强企,以此推动县域产品质量整体水平的提升,为创建质量强县、建设质量强省奠定扎实基础。

  二、建设目标、重点及主体

  (一)建设目标。围绕“到20xx年,力争创建20个质量强县示范县”的总目标,自20xx年开始,力争用4年时间,在每个县域范围内着力建设2个以上产品质量水平高、质量安全稳、质量创优强的质量强区;2个以上质量机制全、质量管理强、质量服务优,产业规模居全省前列的质量强业;30家以上质量基础实、标准创新强、生产经营诚,龙头带动作用明显的质量强企。每年从中推荐命名一批“省推进质量强省建设示范单位”。

  (二)建设重点。质量强区建设的重点是:县域范围内的各级开发区(园区)、产业集聚区(包括其分区、片区)、产业集群示范区以及各级农业“两区”;质量强业建设的重点是:当地主要特色产业,特别是战略性新兴产业、制造业转型升级重点产业;质量强企建设的重点是:所有开展质量强企建设的企业,特别是规模以上企业。

  (三)建设主体。质量强区建设的主体是县域范围内的各级开发区(园区)、产业集聚区、产业集群示范区、农业“两区”的管委会、有关职能部门或当地政府;质量强业建设的主体是重点产业、特色行业的管理机构、行业协会、龙头企业或职责明确的职能部门;质量强企建设的主体是列入建设重点范围的所有企业。

  三、建设标准

  (一)产品质量强区建设标准

  1、质量水平高。生产环节产品质量监督抽查批次合格率稳定在93.5%以上;种养、加工、流通、餐饮食品抽查合格率分别达到96%、94%、91%、91%以上,药品评价性抽验合格率达到96%以上;涉及健康安全的生产许可、强制认证产品监督抽查批次合格率分别达到95%和94%以上。

  2、质量创优强。研究、制订和实施当地块状产业联盟标准、行业技术标准或行业质量诚信标准;规模以上企业主导产品采际率提高5个百分点以上;主要工业产品质量损失率大幅下降;农业标准化生产普及率超过60%;建立形成针对新兴产业或重点扶持行业的出口产品示范区。

  3、质量安全稳。质量安全责任体系健全,质量安全监管所需的人力、物力、财力有效保障;实施食品、3C及生产许可目录产品分级分类监管和风险监控;特种设备使用登记率、定期检验率、职业人员持证上岗率、隐患治理率均达到100%;未发生区域性、行业性及重大级以上质量安全、特种设备事故和出口产品多次被国外通报、退货、索赔造成严重不良影响的事件。

  (二)产品质量强业建设标准

  1、质量机制全。产业符合转型升级和国家产业政策要求;当地政府有促进产业质量建设的政策意见;已建立行业协会并在规范同质竞争、维护行业整体利益等方面发挥积极作用;制定行业质量诚信守则并纳入联盟标准;建立诚实守信、安全为本、追求卓越的行业质量文化。

  2、质量管理强。50%以上的'规上企业导入和实施先进的质量管理模式;20%以上的规上企业设立总经理质量奖;50%以上的规上企业开展质量损失率统计且质量损失率低于全省平均水平;单位能耗水平低于全省同类产品,千吨以上重点用能单位能源计量器具配备达标率95%以上。

  3、质量服务优。块状产业没有相应标准的,已制定行业协会标准或企业联盟标准,且60%以上的规上企业实施联盟标准;为主制订1个以上国际标准、国家或行业标准,50%以上的规上企业实现采标;有4个以上名牌、著名商标等省级以上品牌,其销售产值占30%以上;已获区域名牌的其行业内使用区域名牌标志企业产值占40%以上;有配套的质量技术公共服务平台。

  4、质量安全稳。企业质量安全主体责任、部门监管责任落实,涉及市场准入的企业100%持证生产;近两年内产品质量监督抽查合格率高于全省平均水平,未发生行业性质量问题,未发生重大质量安全和特种设备安全事故。

  (三)产品质量强企建设标准

  1、质量基础实。导入并实施先进有效的质量管理方式;有健全的质量管理机构和质量奖惩制度;设立并实施总经理质量奖;实施关键岗位质量考核和质量工程师持证上岗;组织开展质量管理小组、质量攻关、质量培训等活动;有效开展质量损失率统计。

  2、标准创新强。主导产品具有较高的科技含量,且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将自主创新成果转化为技术标准,积极参与各级标准的制修订;主导产品采用国际标准或国外先进标准;获得1个以上名牌、著名商标等省级以上品牌,品牌产品市场份额在全省同行业中领先。

  3、生产经营诚。依法组织生产经营,有专门的质检机构并自觉履行产品出厂检验义务;有完善的售后服务体系,具有良好的质量信用和社会信誉;近2年内在各级质量监督抽查中未出现主要特性指标不合格,无重大质量、安全、环境污染等事故,无因企业责任导致的重大有效投诉。

  4、节能减排优。能综合运用技术节能、管理节能、信息化节能等手段,实现节能降耗目标。属非高耗能、高排放、高污染产品生产企业。

  四、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省质监局牵头负责产品质量“三强”建设的组织实施。市、县(市、区)质监部门应参照本实施方案,会同相关部门制定切合实际的行动计划,明确本地推进创建活动的目标和任务,落实分工和责任。强区、强业、强企各主体要全面把握要求,制定建设方案,找准切入点,以扎实的创建行动提升质量、促进转型。

  (二)加大政策扶持。各有关部门要切实加大政策支持力度,善于运用政策、组合政策,在项目规划、要素配置、名牌评价、质量创新和标准化项目资金安排、检测平台建设等等方面支持“三强”建设。要对照建设内容和标准,加强对“三强”建设单位的培育,并积极争取当地政府支持,采取适当方式给予扶持。

  (三)明确职责程序。各级质监部门要充分履行牵头职责,主动协调相关职能部门,共同研究工作方案,明确职责分工,形成工作合力。各有关部门要加强工作指导和检查,适时组织工作督查。产品质量“三强”建设中的先进典型,每年11月由各级领导小组办公室逐级推荐、省级相关部门审定、强省办授予“省推进质量强省建设示范单位”。

  (四)加大宣传力度。各有关部门要加强对创建活动的宣传,组织开展质量战略讲师团巡回宣讲、千家企业现场观摩政府质量奖评审、示范创建先进经验交流等活动,并以创建活动为契机,积极宣传质量强省建设的重要意义,动员各方力量参与质量建设,营造全社会关心、重视、支持质量强省建设的良好氛围。

实施方案 篇5

  一、 组织机构 1、 机构框图

  2、 企业内部质量管理体系 二、 方法内容措施 1、审计工作制度 2、审计工作进度计划 3、审计工作流程

  4、 项目组人员(含项目负责人)岗位职责 5、 审计工作的内容、方法和措施

  6、 有针对政府投资特点应采取的重点控制方法和措施……

  审 计 实 施 方 案

  一、组织机构:

  1、机构框架图:组织框架及职责分工

  委托合同订立之后,根据委托建设项目的规模、特点,委托的具体内容(事前、事中、事后不同阶段有不同的工作内容、工作方法、工作重点),公司成立由注册造价师为主组成的专业配备比例合理的项目审计小组。为了使项目人员熟悉有关建设项目法律、法规依据、标准、正确掌握政策界限和委托部门的要求,在正式工作前组织培训学习,同时对所有项目组人员强调有关工作纪律,认真按时写好工作日记。

  a、采用如下组织形式

  b、人员组成及分工

  根据受托工程项目的具体专业特点,确定人员组成及分工; 一般组成:

  组长1人;负责组织、协调、指挥;

  专业小组长若干人;负责各专业小组的组织、协调、实施,针对具体问题定方法、定原则、定标准;

  总复核1人由总工担任;负责总控审核质量、研究决定审核中出

  现的技术问题;

  专业小组成员若干人;在小组长的安排下开展具体审核工作,收集形成审核证据,编制审核工作底稿。

  2、企业内部质量管理体系:

  a、确定项目负责人,明确各岗位职责、审计工作制度 指定工作经验丰富的造价工程师为项目负责人全面负责整个项目组的工作计划安排,任务分配、组织实施、项目小组成员的审核结论及成果文件。

  ①项目负责人工作职责:协助公司签订委托合同,制定审计实施计划,指定审计项目组成员,按专业分配审计任务,主审具体业务,复核项目组其它人员的.审核结论,协调与建设方、监理方、施工方的工作关系、组织三方核对,出具相关审计报告并签章,负责审计资料的整理并归档。

  ②项目组成员的工作职责:协助配合项目负责人工作,实施具体的审计工作,出具经三方签字确认的单位工程造价结算审定单。

  二、方法内容措施 1、审计工作制度:

  严格按照《工程造价咨询业务操作指导规程》、《工程造价咨询单位执业行为准则》的要求建立三级复核的业务质量控制体系,对于任何成果文件都要经过具体审核人员自核、互核,项目负责人复核,公司技术负责人的复核及法定代表人的签发三级复核程序。做到:

  a、廉----不接受承包方的吃、请、娱乐;不个人单独与承包方实施审核;现场工作期间不单独个人行动;【财务审计实施方案】

  b、勤----勤奋工作,勤问参与工程项目的监理、业主、设计人员,勤于测量工程量、观察施工做法;

  c、准----计算、测量准确,对政策、合同理解把握准确,掌握信息全面、准确;

  d、公----公平、公正、公开执业。 2、审计工作进度计划:

  根据建设方委托项目的规模及难易程度制定详细的进度计划: ①工作规模在1000万元以内,20个工作日完成全部工作,其中初审资料、现场堪量8个工作日,现场三方核对并出具工程造价审定单8个工作日,出具正式的审计报告并审计资料归档4个工作日。

  ②工作规模在1000万元以上,25个工作日完成全部工作,其中初审资料、现场堪量8个工作日,现场三方核对并出具工程造价审定单13个工作日,出具正式的审计报告并审计资料归档4个工作日。

  3、审计工作流程(详见流程图)

  基本工作流程图

实施方案 篇6

  根据《x事业单位岗位竞聘实施意见》和《x教育系统岗位竞聘工作指导意见》,结合我校岗位设置和人员组成情况,制定首次岗位竞聘工作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促进教育事业稳步发展为目标,以完善学校岗位设置为重点,按照科学合理、精简效能的原则,实行按需设岗、竞聘上岗、按岗聘用、合同管理,实现由身份管理向岗位管理、由固定用人向合同用人的转换,进一步完善学校人员聘用制度,推进学校收入分配制度改革顺利实施,调动教职工的积极性、创造性,促进教育事业稳步健康发展。

  二、岗位竞聘原则

  岗位聘用人员要根据岗位任职条件与要求,实行按岗聘用,竞聘上岗。

  岗位竞聘,要贯彻以人为本和人人皆可成才的科学人才观,坚持公开、平等、竞争、择优的原则,坚持任人唯贤、德才兼备的原则,注重工作实绩与能力。

  岗位竞聘,以我校岗位设置为依据,按照核准的岗位设置总量、类别、等级及其数量组织实施。

  三、岗位竞聘范围

  全校正式在编在岗人员。

  四、岗位设置与实有人员组成(见附件)

  五、岗位竞聘条件

  教师系列:

  (一)竞聘中学高级教师职务七级岗位人员条件:

  具有相应中学高级教师职务任职资格,近五年年度考核合格以上。

  (二)竞聘中级教师职务八级、九级、十级岗位人员条件:

  x.基本条件:

  具有中级及以上教师系列专业技术职务资格,近五年年度考核合格以上。

  x.竞聘中级教师职务八级岗位人员,需聘满中级专业技术职务x年。

  x.竞聘中级教师职务九级岗位,需聘满中级专业技术职务x年。

  (三)竞聘初级教师职务十一级、十二级岗位人员条件:

  x.基本条件:

  具有初级及以上教师系列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近五年年度考核合格以上(不足五年按实际年限)。

  x.竞聘十一级专业技术岗位,需聘满初级专业技术职务x年。

  辅助系列:

  (一)竞聘中级岗位条件:

  x.基本条件

  具有相应的任职资格,近五年年度考核合格以上(含合格,以下类同)。

  x.竞聘中级八级岗位人员,需聘满x年。

  x.竞聘中级九级岗位人员,需聘满x年。

  (二)竞聘初级基本条件

  x.具有相应的任职资格,近五年年度考核合格以上(含合格,以下类同)。

  x.竞聘初级十一级岗位人员,需聘满x年。

  六、岗位竞聘方法步骤及时间安排

  (一)成立竞聘委员会。竞聘委员会负责竞聘方案的制定和各项竞聘工作的组织实施。竞聘委员会成员由学校领导干部及职工代表组成,共x人。学校按照xx%的差额推荐竞聘委员会候选人,报市教体局同意后,提交职代会或职工大会差额选举产生,其中竞聘委员会主任由校长担任;监票人、计票人等工作人员(为非本类岗位或不同级岗位竞聘人员)由竞聘委员会等额提名,并经职代会或职工大会过半数以上表决通过。

  (二)组织实施。竞聘委员会按竞聘方案组织开展竞聘工作。

  x.制定竞聘实施方案。竞聘委员会根据本办法和学校的实际情况拟定竞聘实施方案和量化赋分标准,赋分项目主要体现取得现职务资格以来的'工作和实绩情况。报市教体局审核后,提交职代会或职工大会讨论表决通过。

  x.公布竞聘方案。竞聘委员会将拟竞聘岗位职数限额、竞聘条件、竞聘步骤等竞聘有关事项张榜公布,公布期不少于x个工作日。

  x.组织报名与资格审查。拟竞聘人员提出书面申请,填写《教职工竞聘上岗报名表》,竞聘委员会进行资格审查,将符合竞聘条件人员按岗位类别张榜公布,公布期不少于x个工作日。

  x.组织竞聘。竞聘委员会按竞聘方案组织开展竞聘工作。竞聘委员会根据竞聘人资历和业绩情况按照教代会表决通过的《岗位竞聘量化赋分标准》对其进行量化积分,根据成绩择优聘任。竞聘过程中,根据岗位职数和竞聘人员申报情况,同一级别内不同等级岗位之间按照从高到低的顺序逐级组织竞聘,上一级落聘人员直接参加下一级竞聘。

  x.公示。竞聘委员会应将竞聘得分明细及竞聘结果及时予以公示,公示期不少于x个工作日。对公示期间反映的问题,竞聘委员会负责调查核实并及时答复。

  x.备案。公示结束后,将竞聘结果形成报告,以书面形式报市教体局。

  x.签订聘用合同、办理聘任手续。竞聘结果公示无异议后,学校将严格按照《青岛市事业单位人员聘用办法》(青办发〔xxxx〕xx号)与工作人员签订聘用合同(合同由人社局统一印制),办理聘任手续。

  七、加强组织领导

  岗位设置管理是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的重要内容,是一项重要的基础性工作。学校将严格执行有关政策规定,实施过程中,注重抓好“四关”,一是“筹备关”。做到准备不充分不展开,教职工思想底子摸不清不展开,有思想困惑和疑虑不消除不展开。二是“审查关”。把量化赋分的标准让大家议、意见让大家提,并做到审查细而又严,不符合条件的人员坚决不允许参加竞聘。三是“公示关”。做到每做一步,程序、标准、条件、人员等情况进行严格的公示,做到人人皆知。四是“民意关”。在政策总框架内,做到尊重大多数教职工意愿,切实树立以人为本的理念。

  八、几点说明

  x.如教师提报的称号有争议,由竞聘委员会研究提出初步意见,提交教代会讨论表决。

  x.积分相同情况下,一看工龄,二看职称任职年限,三看年度考核,四看荣誉称号,五看年龄。

实施方案 篇7

  各支部:

  为了认真贯彻县精神文明建设指导小组的有关文件精神,大力加强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有力促进交通系统事业快速发展,经局党委研究决定,特制定如下工作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六大和十六届四中、五中全会精神,紧紧围绕加快交通发展这个中心,服务改革发展稳定大局,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以深入开展“八荣八耻”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活动为主线,以执法部门、服务窗口为重点,着眼于提高交通干部职工队伍素质,着眼于增强交通行业凝聚力,着眼于营造环境、铸造精神、打造品牌、创造实效,广泛开展具有行业特点的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为交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提供思想保证、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促进石泉交通事业又快又好的发展。

  二、目标要求

  通过加强精神文明建设,促使思想大解放,促进交通系统干部职工思想面貌的大变化,充分调动干部职工创新、创业的积极性,把一切影响和阻碍交通事业发展的问题查找出来,把所有束缚石泉交通行业发展的思想解放出来。

  三、精神文明建设内涵,

  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是社会主义社会有机统一体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不仅是我国现代化建设沿着正确的方向发展的根本保证,而且为现代化建设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根本任务,就是要培育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公民,提高整个中华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

  四、精神文明实施步骤

  (一)以“八荣八耻”活动为主线,掀起建设精神文明思想的热潮。

  一是旗帜鲜明的宣传,积极营造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的良好社会氛围。通过采取制作横幅、举办学习宣传栏、组织报告会、演讲会、座谈会、知识竞赛等形式,深入宣传社会主义荣辱观的主要内容、深刻内涵和基本要求,着力营造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的良好氛围。

  二是坚持不懈的教育,不断引导全体干部职工牢固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要紧紧抓住影响人民思想道德观念形成和发展的重要环节,联系实际,注重实效,有针对性的进行思想道德教育及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活动,把“八荣八耻”不断灌输到全体干部职工的头脑之中。各窗口单位要深入加强思想道德建设,开展争创文明形象、文明标兵、文明车船、文明道工、道班活动。

  (二)积极开展思想道德建设,不断提升交通社会形象。

  要认真完成各项工作及创建目标任务。20xx年是精神文明创建考核验收年,按照县精神文明指导办的要求,认真做好各项精神文明学习教育活动。以此推动各项工作目标、各项创建任务的全面完成,要注重创建过程,扎实做好创建基础工作,不断提升交通社会形象。

  (三)以内强素质、外塑形象为重点,进一步加强机关自身建设

  围绕“提高队伍素质、加强协调指导、坚持方法创新、提高创建水平”四个重点,不断提高综合素质,增强业务能力,全面适应新形势下精神文明建设的需要。

  一是在整合创建资源上下功夫。通过积极主动的工作争取县委、县政府的重视支持。加强联系沟通,最大限度地发挥交通系统的积极性、主动性,形成上下联动、左右互动、协同配合、合力推进的工作格局。

  二是在培育典型、打造窗口形象上下功夫。继续强化典型意识、窗口形象,坚持抓典型、树窗口、推全局的做法,从实际出发,创建典型,树立交通局窗口形象,促进我局精神文明创建质量水平的提高。

  三是在办好事实事上下功夫。牢固树立为基层服务、为群众服务的思想,不断改进工作方式和工作作风,把精神文明创建工作的`着眼点放到解决影响改革发展稳定的重大问题上,放到解决关乎广大干部职工的生活工作中的紧迫问题上,放到解决涉及广大干部职工利益的突出问题上,力争每年为职工办几件好事、实事,使干部职工真正得到实惠,用实实在在的创建效果,增强创建工作的凝聚力和影响力。

  四是在开拓创新上下功夫。加强调查研究,努力在工作导向、内容形式和机制手段上创新创优,积极运用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最大限度地调动全体干部职工参与创建活动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使精神文明创建更加符合科学发展观的要求,更加符合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更加符合人民群众的利益和意愿。

  五、工作要求

  ㈠建立领导责任制。各单位要把精神文民建设活动作为一项重要基础性工作和长期任务,扎扎实实地抓好各项工作的落实,确保活动取得实效。各级领导干部和党员在活动中要率先垂范,以身作则,学在前面、做在前面,用自己的模范言行和人格力量为广大干部群众作出表率。

  ㈡坚持理论联系实际。要把精神文民建设与交通重点工程项目紧密联系起来,与通村公路建设结合起来,与完成全年目标任务、推动交通事业更快更好发展和做好当前各项工作紧密联系起来。

  ㈢加强舆论宣传和信息交流。各单位要充分运用各类新闻媒体和宣传阵地,大力宣传开展精神文明建设活动的重大意义和具体要求,大力宣传各单位贯彻落实的具体举措和进展成效,宣传涌现出来的先进典型和鲜活经验。要搞好宣传策划和跟踪报道,积极向系统和地方各级新闻媒体、报刊投稿,扩大活动的宣传面和影响力,并及时将有关工作情况以信息报道的形式上报局党委。要注重培养和树立先进典型,用身边的人和事带动和影响广大干部、党员和职工群众,真正起到典型引路,典型带动的作用。

  ㈣加强检查指导。为确保精神文明建设实效,推进精神文明建设活动的深入开展,局党委将不定期的组织人员对各单位创建活动的进展、效果进行调研、指导、考核和检查。

实施方案 篇8

  为深入贯彻落实8月14日教育系统在影剧院召开作风纪律整顿大会精神,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和正确的政绩观,切实解决学校领导、教职工作风中存在的突出问题,进一步加强教师队伍作风建设,促进我校教育事业稳步发展,校委决定于20xx年8月20日-25日,在全校集中开展一次思想作风纪律整顿活动,现制定如下实施方案。

  一、 指导思想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查找问题、剖析原因、制定对策为主线,努力清除影响发展的各种思想、作风纪律问题,不断提高我校教职员工思想素质和工作能力,让广大教职员工进一步认清形式、明确目标、转变作风、增强干劲,以新的作风、新的形象积极投身于新学年的工作,奋力开创教育工作的新局面,推动我校教育事业的健康、和谐发展。

  二、 解决的突出问题

  这次思想作风纪律整顿,主要针对教师队伍建设的现状,突出解决六个方面的问题:

  一是责任意识不浓,大局意识不强。有的教职工想问题、办事情,不是从大局出发,不是本着为教育负责、为学校负责的态度,而是站在个人的部门利益的角度,出现“角色错位”。对上级和学校的有关政策、规定不理解,甚至有抵触情绪,在师生面前乱发议论、传播小道消息等不讲正直、不讲原则的现象。

  二是学习意识淡化,进取心不强。学习的氛围不浓,求知欲望不强,满足于一般的工作需要。年轻的同志不虚心向老教师和经验丰富的教师学习;老教师以自己的经验丰富为由,满于现状不求进去;有的同志以工作忙、事情多为借口,不愿学习;有的同志对学校提供学习机会不珍惜,迟到、旷会、敷衍走过场。由于学习不够,导致对新政策、规定吃不准,对教育教学、后勤服务工作出现的新形势、新要求不清楚,对学校的各种活动情况摸不透,工作不务实,不善于积累和总结经验,有的干了多年教育工作、后勤服务工作,仍然知识面不宽、专业知识不精、专业经验不多、特色经验没有。

  三是工作主动性差,创新意识不强。事业心不强,没有想大事、干大事、争一流的气魄;工作只定位于学校、科室的简单分工,而对一些临时性工作或领导交办的其他工作,总是以没时间、工作忙、有困难为由推诿搪塞;解决新形势下的新问题的办法不多,思路不宽;安于现状,不求进取,怕吃苦受累,没有迎难而上、抢抓机遇、负重奋进的信心和决心,常常是畏难发愁,等待观望,坐失良机,被动应付;创新意识不浓,创新能力不足,思路不宽,办法不多,不能创造性地开展工作。

  四是思想消极,工作效率不高。工作不扎实,不务实,搞形式主义;有的教职工,对领导交办的事情,很长时间也拿不出意见和结果,这里面有工作能力的问题,但主要还是工作态度问题,得过且过,工作消极,办事拖拉,推诿扯皮,敷衍应付。

  五是缺少自我牺牲精神,服务观念不强。工作不热情,服务意识弱。对待学生不能循循善诱,没有爱心,对学生态度冷淡、语气蛮横、粗鲁,影响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有的教职工不善于和家长沟通、接待家长态度不热情,不能心平气和地和家长建立教育学生的统一战线;有个别教师对工作不热情、不积极、不认真、缺少自我牺牲的精神,甚至互相推脱工作任务、推卸工作责任。只求做好“事后服务”,不思主动“服务于前”,不能把要出现的问题想在前、预防在前、做在前,工作经常处于被动状态。

  六是纪律意识淡薄,工作不负责任。迟到早退,脱岗误事,窜岗闲聊,网上玩乐等现象时有发生;一些老师不懂规矩、不守纪律,工作中心浮气躁,办事拖拉,不作为,乱作为,不办事,乱办事。精神不振作,精力不集中,工作没激情,观念不创新。因循守旧,墨守陈规,不思进取,满足于现状。

  三、 方法、步骤及时间安排

  (一) 活动方式

  采取集中学习与自学相结合,政治学习与业务学习相结合,政治学习与思想作风提高相结合,批评与自我批评相结合,个人自纠与教研组讨论相结合,学习与整改相结合,抓好整改与制定措施相结合,以达到方法新颖、气氛浓厚、提高素质、增强本领的教育效果。

  (二) 方法与步骤

  1、 成立思想作风整顿活动领导小组,设立办公室。制定思想作风整顿活动方案;

  2、 召开全校思想作风整顿活动动员会;

  3、 落实本次活动的学习计划,查找各科室和每位教职员工存在的突出问题;

  4、 学中查、学中改。认真分析存在问题的成因,研究制定解决措施;

  5、 修正和完善学校相关规章制度,建立岗位职责,落实奖惩措施;

  6、 扎实整改,总结经验。

  四、 具体安排

  本次思想作风纪律整顿共安排六天时间,分三个阶段进行。

  一是学习教育阶段(8月20日-21日)。8月20日,召开大会进行动员部署,组织动员、学习。重点学习成局长、张县长的'两个讲话精神,通过学习,进一步提高认识,统一思想。

  学习要求:学习必须立足于提高干部和教职员工的思想政治素质,坚持理论联系实际,防止和克服形式主义,务求学有所得,学以致用。要采取集中学习、讨论交流和个人自学相结合的方式进行。

  二是对照检查阶段(8月22日)。根据本方案中提出的重点解决的几个问题,结合每个人的实际,认真进行对照检查,找到教职员工存在的突出问题,认真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做到讲真理不讲面子,讲原则不讲关系,讲党性不讲私情,真正解决问题。

  活动要求:要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深挖思想根源,明确整顿方向,落实整改措施,增强自查自纠的主动性、针对性。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查找问题要深入细致,禁止避重就轻,力戒形式主义和走过场。

  三是整改阶段(8月23日-24日)。各科室和每名教职工,都要根据查找出来的突出问题,深入剖析根源,明确努力方向,制定出有针对性的整改措施,并认真抓好落实,确保思想作风纪律整顿活动取得实实在在的效果。

  整改要求:要坚持从实际出发,重在解决实际问题,针对干部和教职员工的思想作风和工作状况,本着实事求是、注重实效的原则,坚持边学边改、边整边改,查找问题要透彻,解决问题要彻底;坚持标本兼治,重点从制度上解决问题。有制度要严格执行;制度不严或不完善,要尽快健全和完善;制定的规章制度要明确、具体、公开,具有针对性和可操作性。要通过建章立制、加强管理,进一步规范领导干部和教职员工的行为。

  五、 加强组织领导

  (一) 健全机制,加强领导。

  学校成立思想作风纪律整顿活动领导小组:

  组 长:贺闫红;

  副组长:张耿田;

  成 员:全体中层干部。

  领导小组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政教处,负责具体的组织协调工作。

  (二) 强化监督检查,取得实效。学校思想作风纪律整顿活动领导小组、办公室要加强对思想作风纪律整顿活动组织协调及监督检查,及时发现解决工作中遇到的问题,督促思想作风纪律整顿活动落到实处并取得实效。

【实施方案】相关文章:

工会实施方案04-30

培训实施方案06-23

项目实施方案06-23

安全实施方案06-23

活动实施方案06-23

组织实施方案07-22

足球训练的实施方案04-29

高效课堂实施方案04-29

技能大赛实施方案04-29

安全生产实施方案04-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