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幼儿良好睡眠的活动方案

时间:2022-12-09 09:27:59 方案 我要投稿

培养幼儿良好睡眠的活动方案(通用8篇)

  为保证活动高起点、高质量、高水平开展,通常需要提前准备好一份活动方案,活动方案是活动的书面计划,具有内容条理清楚、步骤清晰的特点。那么活动方案应该怎么制定才合适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培养幼儿良好睡眠的活动方案,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培养幼儿良好睡眠的活动方案(通用8篇)

  培养幼儿良好睡眠的活动方案 篇1

  为进一步贯彻落实教育部20xx年全国教育工作会议精神,抓好学生作业、睡眠、手机、读物、体制管理等工作要求,落实落细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加强并优化学生睡眠管理,探索科学有效的睡眠管理方法,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全面发展,现制定学生睡眠管理实施方案。

  一、加强领导,明确睡眠管理的重要意义

  睡眠是学生健康成长的重要环节,是学校注重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重要体现。提高课堂效率,需要学生有一个良好的精神状态。要积极改善学生的睡眠情况,引导学生、家长关注学生的睡眠质量并宣传睡眠重要性和睡眠不足的危害性,从而达到家校共识,共同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

  睡眠管理小组:

  组长:韩永礼

  副组长:刘兴成 李琴 房华 黄鹄志

  成员:各班班主任

  二、科学睡眠的宣传与实施

  1.立足学校作息时间,整体考虑学生居家的作息时间,确保学生每天睡眠时间在9小时。早晨学生7:40可以到校,8:10上课,中午14:05分可以到校,2:40上课,给学生留出充足的睡眠时间。

  2.学校、教师要进一步加强家校联系,发挥家校合力,倡导家长科学监督学生睡眠完成情况,及时了解学生睡眠动态。

  3.全校班级开展睡眠专题班会,教育学生养成良好的作息习惯。引导学生晚上10:00前睡觉,早上6:30起床,中午休息30分钟,形成良好的睡眠习惯。

  三、睡眠的管理与监督

  加强对学生睡眠时间的监督。班主任通过家长加强对学生睡眠情况的监控,把好关,形成学生个人睡眠方案。定期开展有关睡眠情况的问卷调查,及时发现学生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整改意见。

  四、加强监管,优化睡眠管理保障措施

  1.建立学生睡眠常规检查制度,进行规范管理。形成以班主任和家长协调配合的管理机制,注重对学生睡眠质量的反馈,确保学生每天的睡眠时间达到要求。

  2.强化督查,完善评价。学校将班级睡眠开展情况作为班主任工作的考核内容之一,加强监督检查,切实将学生睡眠工作的开展落到实处。

  培养幼儿良好睡眠的活动方案 篇2

  为进一步落实《教育部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中小学生睡眠工作的通知》(教基厅函[2021] 11号)文件要求,科学合理安排中学学生上学时间,保证中学生充足睡眠,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和全面发展,结合我校实际情况特制定本方案。

  领导小组

  组长:

  副组长:

  成员:各年级组长、班主任

  一、作息时间安排。

  1.学校要严格控制学生在校时间,早晨中学生上课时间不早于8:00。任何人不得以任何理由随意延长学生在校上课学习时间。

  2.严禁节假日上课或有偿补课。任何老师不得占用节假日、双休日和寒、暑假组织学生上课,不得要求学生参加任何形式的补习班、辅导班,加重学生负担。强化家校合作,避免“校内减负、校外增负”现象,保障学生睡眠时间。

  3.家长应督促孩子按时就寝不熬夜,中午适当午休,养成良好的作息睡眠习惯。晚上休息时间小学生不晚于21:20,初中生不晚于22:00,高中生不晚于23:00。学校和家庭及有关方面应共同努力,确保小学生每天睡眠时间不少于10个小时,初中生不少于9个小时,高中生不少于8个小时。

  二、早到学生管理及活动安排

  1、作息时间实行以后,要求学生无特殊情况不允许提前到校。

  2、因天气影响、学校活动等特殊因素允许学生提前进入校园时,必须通知值周教师和班主任提前到岗,避免因无人管护出现安全事故。

  3、对于因伤病残障等原因行动不便的学生,允许在家长的陪护下适当提前进入校园,但家长必须与学生所在班级班主任做好交接方可离开,确保学生在校有人管护。

  4、对早到学生在校内活动的管护,必须做到无时无刻,无处不在,“零空隙”。

  三、健全工作制度,保障学生睡眠

  1、学校根据学生作息时间的安排,建立家长接送制度,进一步健全学校安全管理制度、教师值周制度、学生一日常规检查制度等管理制度。

  2、在学校各项管理制度中进一步明确了学校领导班子、班主任、科任教师、后勤服务人员、门卫保安等在校工作人员的岗位职责,确保学校管理无盲区,保障学生到校有事做,做事有指导,全程有管护。

  3、提升课堂教学实效,加强作业管理,严格按照学校的规定,合理调控各学科书面作业的总量。利用课后服务时间,让学生在校内基本完成书面作业。对于不能按时完成作业的学生,进行有针对的帮助、辅导,也可适当减少作业量。

  4、教师课堂上要关注学生的上课状态,发现睡眠不足的,应及时提醒学生并与家长沟通。指导学生劳逸结合,指导家长营造舒适的就寝环境,确保学生身心放松,按时安静就寝。

  四、预估问题及解决措施

  学校作息时间的安排得到了学校制度上的保障,工作安排上的调整,但是仍有部分家长质疑作息时间的可行性及对家长的作息影响。主要是学校作息时间会与一部分家长的工作时间冲突,给家长接送学生带来不便。针对这一问题学校在每天上午第一节课前分别安排了晨读和练字活动,有特殊情况的部分学生可以在这一时段到校,这样契合大多数家长的上班时间,并且做到了学生到校有弹性。

  调整我校学生作息时间,根据季节气候推迟学生上课时间,是坚持以学生为本的育人理念、遵循教育教学规律和学生健康成长规律的重要改革举措。推迟上学可以确保学生充足睡眠,促进学生身心健康;保证学生精力充沛,提高学习效率;缓解“上学早,放学早,接送难”的矛盾。我校将认真执行这一能够提高教育服务能力的民生之举。

  培养幼儿良好睡眠的活动方案 篇3

  为全面贯彻落实教育部陈宝生部长在20xx年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的讲话,陈宝生提出:十四五时期,我国教育重点工作之一就是要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全面发展,对小学生睡眠做出了严格要求,针对小学生睡眠管理,结合我校实际,特制定《椒江区中山小学睡眠管理制度》,内容如下:

  一、指导思想

  1、认真贯彻执行“小学生每天达到10小时睡眠时间”。

  2、配合家长做好学生的睡眠管理。

  二、领导小组

  组长:xx

  副组长:xxx

  成员:xxx、xxx、xxx及各教研组长、备课组长;

  三、具体措施

  (一)认真执行学校作息时间表。

  上午:8:20—11:15;

  中餐时间:11:15—11:50;

  下午:13:30—16:00;

  课后服务时间:16:00—17:30。

  每天保证学生在校至少一小时的活动时间。

  (二)提高对调整学校作息时间重要性的认识,调整作息时间关系到学生的身心健康,关系到减轻小学生过重课业负担的落实和素质教育的实施。

  充分认识调整作息时间的必要性和重要性,认真执行有关规定。

  (三)学校要督促并定期检查各年级各班级“小学阶段作业不出校门,随堂作业在校园内完成”的规定,严格控制学生的课业负担量,提高课堂效率和质量。

  学校不随意增加课程门类、难度和课时,小学小学阶段作业不出校门,随堂作业在校园内完成;不擅自提前复习迎考时间和延长学生上课时间,学生每日在校学习时间不超过6小时;学校不举办校中校,不设立重点班和实验班,不在节假日补课;未经教育行政部门批准,义务教育学段一律不得组织和举办各类学科竞赛。

  (四)学校要加强对作息时间实施情况的监督和指导,坚决制止违反规定擅自提早开展集体教育教学活动的行为,对违反规定的.班级或教师予以教育,校领导将不定期对此项工作进行检查。

  (五)做好学生家长的宣传教育工作。

  各班要通过讲座、家长会、网络等多种形式对学生家长开展宣传教育活动,引导学生家长配合学校做好学生作息时间制度的落实,晚睡时间一般不超过21:30,充分保证学生身心健康发展。每天保证10个小时睡眠。学校要经常性地抽查家长的执行情况,对于侵占学生休息时间的给予批评教育。

  (六)减轻学生的课外负担,家庭作业要利用课服时间指导学生完成。

  严禁在职教师利用休息时间参与有偿补课,或为偿补课提供服务,不得向学生及家长推荐补课机构。家长不要给学生安排太多的家庭作业和辅导班,给孩子们更多的时间发展自己的兴趣爱好,同时拥有更好的睡眠。

  培养幼儿良好睡眠的活动方案 篇4

  为进一步贯彻落实《xxx省教育厅关于进一步加强中小学生睡眠管理工作的通知》精神,抓好学生作业、睡眠、手机、读物、管理等工作要求,落实落细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加强并优化学生睡眠管理,探索科学有效的睡眠管理方法,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全面发展,现就进一步加强我校学生睡眠管理做具体方案如下:

  一、提高思想认识

  推进小学生睡眠管理不仅直接回应广大学生家长及社会各方面对教育的广泛关注,而且直接关系青少年学生的身心健康和全面发展,我校要深刻认识加强睡眠管理工作的重要性和迫切性,切实减轻学生课业负担,积极营造有利于学生健康成长的育人环境,家校协同、综合施策,全面促进我校学生健康成长。

  二、具体工作的布置与实施

  1、立足学校作息时间,整体考虑学生居家的作息时间,确保学生每天睡眠时间在10小时。

  2、系统、科学、合理制定学生的睡眠计划,引导学生自觉遵守,形成习惯。

  3、学生早上到校不早于8点,晚休息不晚于9点。

  4、学校、教师要进一步加强家校联系,发挥家校合力,倡导家长科学监督学生睡眠完成情况,及时了解学生睡眠动态。

  5、开展专题讲座,教育学生养成良好作息习惯。

  三、加强宣传引导

  通过专题讲座做好睡眠宣传教育工作,广泛宣传充足睡眠对于小学生健康成长的极端重要性,提高学生思想认识,教育学生养成良好睡眠习惯。建立家校育人机制,通过家长会、发放致家长的一封信、家长微信群等多种途径,向家长做好宣传引导工作,取得家长的理解支持,督促家长履行监护职责,重视做好孩子睡眠管理,倡导家长主动用阅读、运动等正能量活动充实自己的生活,为孩子健康成长树立榜样。

  培养幼儿良好睡眠的活动方案 篇5

  一、指导思想

  为进一步落实贯彻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中小学生睡眠管理工作的通知》和2021年全国教育工作会议精神,抓好学生作业、睡眠、手机、读物、体质管理等工作要求,落实落细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加强并优化学生睡眠管理,探索科学有效的睡眠管理方法,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全面发展。

  二、工作目的

  睡眠是学生健康成长的重要环节,是学校注重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重要体现。提高课堂效率,需要学生有一个良好的精神状态。学生的睡眠情况是高效课堂的关键,要积极做好的改善学生的睡眠情况,引导学生家长关注学生的睡眠质量并宣传睡眠重要性和睡眠不足的危害性,从而达成家校共识,共同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

  三、睡眠管理组织机构

  组长:

  副组长:

  成员:

  职责:把科学睡眠宣传教育纳入课程教学体系,通过体育与健康课程、班团队活动、科普讲座以及家长学校、家长会等多种途径,大力普及科学睡眠知识,广泛宣传科学睡眠对于中小学生健康成长的极致重要性,教育学生养成良好的睡眠卫生习惯,引导家长做好孩子的睡眠管理。

  四、具体措施

  1、立足学校作息时间,整体考虑学生居家的作息时间,确保学生每天睡眠时间达到9小时。系统、科学、合理制定学生的睡眠计划,引导学生自觉遵守,形成习惯。

  2、学校、教师进一步加强家校联系,发挥家校合力,倡导家长科学监督学生睡眠完成情况,及时了解学生睡眠动态。

  3、全校班级开展科学睡眠班会,教育学生养成良好的、科学的睡眠习惯。

  4、结合实际情况合理确定学校作息时间。上午上课不得早于8点。

  5、学校不要求学生提前到校参加统一的教育教学活动,对于因特殊情况提前到校的,学校合理安排。

  6、合理安排课间休息时间和下午上课时间,保障学生必要的午休时间。

  7、严格按照有关规定要求,合理调控学生书面作业总量,指导学生利用自习课或课后服务时间,在校内完成部分书面作业。避免学生回家后作业时间过长,挤占正常睡眠时间。

  8、指导家长和学生,制定学生作息时间表,在保证学生睡眠时间要求其前提下,结合学生个体睡眠状况、午休时间的实际,合理确定学生晚上就寝时间,促进学生自主管理、规律作息、按时就寝。

  9、初中学生晚睡时间不得晚于22:00.

  10、个别学生静努力到就寝时间扔为完成作业的,家长应督促学生按时就寝不熬夜,确保充足睡眠。

  五、管理监督

  1、加强学生睡眠时间监督,班主任通过家长加强对学生睡眠情况的监控。

  2、定期开展有关睡眠情况的问卷调查,及时发现学生村早的问题,提出相应的整改措施。

  六、有关要求

  1、建立我校学生的睡眠管理的一系列制度,抓规范要求,从制度上规范家长和学生睡眠情况的落实。建立学生睡眠常规检查制度,进行规范管理。形成以班主任和家长协调配合的管理机制,注重对学生睡眠质量的反馈,确保学生每天的睡眠时间达到要求。

  2、强化督查,完善评价。学校将班级睡眠开展情况作为班主任工作的考核内容之一,坚强监督检查,切实将学生睡眠工作的开展落到实处。

  培养幼儿良好睡眠的活动方案 篇6

  为全面贯彻落实《教育部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中小学生睡眠管理工作的通知》(教基厅函〔20XX〕XX号)和《XXX市教育委员会关于进一步加强本市小学生睡眠管理工作的通知(征求意见稿)》等文件精神,保证本区小学生充足睡眠时间,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现结合本区实际,特制定本校学生睡眠管理工作方案。

  一、指导思想

  遵循学生成长发展规律,加强优化学生睡眠管理,探索科学有效的睡眠管理办法,协同学校管理、医教结合、家庭指导、社会协同等各方面系统推进,稳步开展本校小学生睡眠管理工作,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全面发展。该项工作坚持如下原则:

  一是强调系统性、统整性。以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为中心,从学校管理、家庭指导、社会协同等方面入手,系统推进、稳步开展本校小学生睡眠管理工作。

  二是体现科学性、专业性。遵循学生成长发展规律,充分结合睡眠健康的专业性和教育的专业性,科学指导学生、家长、学校做好睡眠管理相关工作。

  二、主要目标

  牢固树立“健康睡眠,健康未来”的思想观念,把小学生的睡眠习惯培养和睡眠质量提升作为立德树人的基础工作,加强引导,强化管理,努力破解小学生睡眠不足的难题,实现小学生平均每天睡眠时间达到10小时,养成良好健康睡眠习惯,倡导形成小学生科学的学习与生活方式。

  三、重点任务

  (一)加强科学睡眠宣传教育,认识睡眠管理重要意义。

  (二)明确各级部门职责分工,确保睡眠管理有效实施。

  (三)统筹校内外睡眠作息时间,保障睡眠管理落实落地。

  (四)加大各级各部门监管力度,保证睡眠管理规范推进。

  四、主要举措

  (一)加强学习、宣传和科普教育,统一认识

  1、加强学习,提高认识学校成立睡眠管理工作领导小组,通过全体教师会议等多种途径,传达学习相关文件,领会精神,让全体教师充分认识加强小学生睡眠管理工作的重要意义,切实将睡眠管理工作落实到位,确保学生身心健康发展。

  2、强化宣传,协同育人。以多样的宣传与科普教育形式,促进家校协力破解学生睡眠难题。学校通过学校官网、微信公众号等平台进行宣传,通过开展“三个一”活动,即下发《致家长一封信》、召开一次家长会、举行一次动员会,倡导家长与学校共同培养学生养成睡眠好习惯;通过升旗仪式、主题班会等活动教育开展科普健康教育,引导学生减少手机、平板等电子产品使用时长,防止学生沉迷上网、过度娱乐,引导学生养成良好作息,保证睡眠时间充足。

  (二)加强学校制度管理,切实推进“睡眠管理”落地

  1、规范课时管理。结合不同年龄段学生身心发展特点,根据教育部对小学生作息时间的基本要求,科学适度调整学校作息时间。小学上午上课时间一般不早于8:20,不得要求学生提前到校参加统一教育教学活动;合理安排课间休息和下午上课时间,倡导小学校将午休时间排进课表,午休时间不少于30分钟,具体形式可以由学校结合实际探索实施。

  2、加强作业管理。小学书面作业基本不出校,全学段严格落实20:30后学生作业、学习不接触电子屏幕。坚持“教考一致”原则,教师积极开展教考关系背景下的学校作业体系建构与实施研究,任课教师要对学生作业情况进行及时分析和有针对性的帮助与辅导,以及必要时动态调整作业内容和作业量,避免学生回家后作业时间过长挤占正常睡眠时间。

  3、优化课程管理。确保学生在校“每天锻炼一小时”,不得挤占体育、艺术类课程,鼓励大课间学生能够走出教室、文明休息、适度运动。结合思政、语文、生命科学、体育与健康、心理健康教育等课程,结合主题式综合活动、项目化学习、研究性学习,结合党团队活动、睡眠日活动、场馆学习、专题教育、主题讲座等活动,将小学生的睡眠教育与学习体验有机融合,促进学生对健康睡眠的深度理解和自我把控。

  4、实施监测管理。学校每学期至少开展一次学生睡眠监测,主要通过调查问卷的方式进行,鼓励有条件的学校探索借助信息技术手段开展睡眠监测。充分发挥睡眠监测的决策咨询作用和制度完善功能,及时对监测发现的问题形成针对性举措。

  5、开展作息指导。通过家长学校、全员导师制试点等工作开展学生指导和家庭教育指导,倡导健康的家庭生活方式,指导家长和学生制订家庭作息时间表,在保证学生睡眠时间要求的前提下,结合学生个体睡眠状况、午休时间等实际,合理确定晚上的就寝时间。小学生就寝时间一般不晚于21:20,要合理安排学生寝室作息时间,确保学生达到规定的睡眠时间要求。

  (三)借力多类专业资源,提升“睡眠管理”的精准指导

  1、借助专业资源,加强睡眠管理的专业指导。充分利用教育、卫生等方面的专家的专业力量,积极举办小学生睡眠科普宣传进家庭、进社区活动,形成“家-校-社”协同管理机制,切实发挥社区街道在小学生健康睡眠宣传普及中的重要作用,在社区街道广泛开展“关注学生睡眠,促进健康成长”的宣传活动,提高社区街道对学生健康睡眠宣传标语的张贴率。

  2、深化医教结合,充分发挥医学专业优势,提高小学生睡眠质量,科学干预睡眠问题。针对长期失眠、睡眠质量不良、存在睡眠障碍的学生,提供个性化诊断评估和睡眠指导。对于个别存在严重睡眠障碍的学生,在征得学生和家长同意的前提下,可以转介至相关医疗机构接受进一步治疗。

  3、强化协同治理,构建小学睡眠管理齐抓共管的协同体系。要加强对校外培训机构的线上、线下活动监察监管,确保培训机构线下培训结束时间不得晚于20:30,线上直播类培训活动结束时间不得晚于21:00,且不得以课前预习、课后巩固、作业练习或微信群打卡等任何形式布置作业。要加强对网络游戏的规范管理,网络游戏运营企业每日22:00到次日8:00不得为未成年人提供游戏服务。

  4、借力媒体宣传力量,激励并发挥睡眠管理重要意义。顶层设计、系统策划小学生睡眠管理系列宣传方案,有效发挥各大媒体和新媒体平台的舆论引导功能,通过报刊专栏、广播电视专题节目等形式,全方位开展健康睡眠宣传,宣讲“睡眠管理”开展中突出事迹和先进经验,营造小学生健康睡眠的社会氛围。

  五、保障措施

  (一)提高政治站位,加强组织领导

  学校是学生睡眠管理工作校内任务实施主体,学校要因地制宜,编制本校学生睡眠管理工作方案,扎实推进校内“睡眠管理”工作。此外,学校也是睡眠管理工作校外任务参与者,要积极配合各有关部门落实各项任务。

  (二)加强条件保障,满足睡眠管理需要

  一是加强经费支持。加强专项经费投入保障,完善绩效工资分配,落实教师参与睡眠管理工作的待遇保障。

  二是加强师资队伍建设。组织开展睡眠管理、睡眠教育教师专业能力提升培训、专项教研活动和相关交流研讨,将相关工作任务纳入全员导师制工作。

  三是加强条件保障。优化学校空间布局,科学利用图书馆、剧场、音乐教室、室内体育馆等公共场所,提供午睡垫、午睡枕等设施,创设学生午休条件。通过学生营养午餐,合理膳食结构,改善学生睡眠。利用午间校园广播播放舒缓音乐,营造校园午休氛围。

  (三)加强监测督导,落实睡眠管理要求

  一是建立学校学生睡眠情况追踪监测制度,综合XXX市小学生学业负担状况调查、义务教育“绿色指标评价”的相关数据进行全面分析,提高学生睡眠管理的科学性、针对性和实效性。

  二是将校长和教师落实睡眠管理、睡眠教育工作成效,作为绩效考核、荣誉评选、职称评聘的重要指标,鼓励创新实施路径和方法。

  三是设立监督举报电话或网络平台,畅通家长反映问题和意见渠道,及时改进相关工作,确保各项任务落实到位,确实保障学生良好睡眠,促进学生身心健康。

  培养幼儿良好睡眠的活动方案 篇7

  睡眠是促进身心健康、大脑发育、骨骼生长、视力保护和提高学习效率的重要保障,学校高度重视睡眠管理的重要性,现根据教育部办公厅、省教育厅办公室关于《进一步加强中小学生睡眠管理工作》的有关通知,制定我校学生睡眠管理工作方案。通过切实有效的工作,努力保障学生充足睡眠。

  一、目的意义。

  小学阶段是学生身体发育的关键时期,保证充足的睡眠尤为重要,因此要大力普及科学睡眠知识,广泛宣传充足睡眠对于小学生健康成长的重要性,提高教师思想认识,教育学生养成良好的睡眠习惯,引导家长重视并做好学生睡眠管理,切实通过规范学校作息时间和作业量来保证学生睡眠的时间。

  二、组织机构

  成立学生睡眠管理工作领导小组,全面负责此项工作的开展。

  组长:XXX

  副组长:XXX、XXX、XXX

  督导:XXX、XXX、XXX、XXX、XXX、XXX、XXX、XXX

  成员:全体教师

  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由校长助理XXX、XXX兼任办公室主任,负责日常工作。

  三、工作内容

  1、全面动员部署,深入宣传,广泛动员,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充分认识学校睡眠管理工作的重要意义。召开全体教师会,及时落实睡眠管理工作精神,切实保障学生睡眠时间达到十小时。

  2、规范作息时间。

  科学制定作息时间表,进一步加强早晨、中午到校时间管理,不得要求学生提前到校参加统一的教育教学活动,对于提前到校的学生要及时开门,妥善处理,做好值班看护工作,指导学生有序适当活动,充分休息,

  3、严格控制作业量,以年级组、备课组为单位统筹各学科日常及假期基础性作业和弹性作业总量,有序安排实践作业、跨学科作业,确保作业总量控制在合理范围之内,一、二年级可布置适当的适合儿童年龄特点的课外阅读、口语交际、探究活动、手工制作、劳动实践等体验作业,不得布置书面家庭作业。三到五年级家庭作业时间不超过30—60分钟,设立监督举报电话,畅通家长反映意见和问题渠道,及时查处因布置作业多,影响睡眠等突出问题。

  4、家校合力育人。通过家长学校、家长会等形式加强睡眠指导,引导家长认识孩子充足睡眠的重要性,教育家长不过度安排孩子参加课外培训,不额外增加学生学习负担,保证孩子充足睡眠,营造安全、安静、温馨的良好睡眠环境,提高睡眠质量,通过微信公众号、学校网站、致家长一封信等形式,大力普及科学睡眠知识,宣传加强睡眠管理政策的要求,交流学校、班级、家庭优秀经验合作,凝聚共识,合力育人。

  3、开展自查、自纠、整改活动。

  学校组织教师开展自查自纠活动,一查有无要求学生提前到校,未执行学校作息时间等行为。二查教师布置的作业总量是否达标,是否加重学生课业负担和精神负担等问题。要求教师根据自身情况自查,写自查报告。对突出问题进行限期整改。

  四、活动要求

  1、各班要把学生睡眠管理作为学校工作的重要内容,切实加强组织领导,提高认识,广泛发动,深入开展系列活动,保证学生的睡眠时间能够达标。

  2、建立健全长效机制,学校把学生睡眠管理工作作为目标管理的一项考核任务,与教育教学改革班级管理考评结合起来,建立健全教育引导,宣传监督考核奖惩并重的长效机制,保证学生睡眠管理工作达标。

  培养幼儿良好睡眠的活动方案 篇8

  设计意图:

  幼儿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非常重要,特别是针对小班幼儿尤为重要。这些小班新入园的幼儿,好多大哭大闹,来自各个不同的家庭,在家中养成了各种各样的睡眠习惯。通过观察,有的幼儿习惯比较好,有的幼儿习惯睡觉时吃奶嘴的,有的幼儿睡觉时要妈妈或其他人搂着睡的,有的幼儿晚上睡的晚、白天起得晚的,还有的幼儿有特别睡眠习惯的,针对这一现象,我们设计了这一活动,让幼儿明白养成良好的睡眠习惯非常重要,并了解正确的睡眠姿势和习惯。

  活动目标:

  1、明白养成良好的睡眠习惯非常重要。

  2、了解正确的睡眠姿势和习惯。

  3、引导幼儿初步养成早睡早起的生活习惯。

  4、引导幼儿乐于交流,激发幼儿的想象力,培养幼儿的安全意识。

  活动准备:

  课件或小猪、大象、老虎、小狗、小鹿木偶各一个,幼儿每人一个玩具娃娃,摇篮曲音乐。

  活动过程:

  1、出示木偶,引起幼儿兴趣,教师讲述故事。

  2、大象裁判请小朋友帮助评选火炬手。(讨论)提问:你认为谁是形象最美的火炬手?。为什么?

  (提示:小鹿是黑眼圈、小老虎是翘嘴巴、小狗是青紫色的嘴唇)讨论:

  ①他们今天的形象是怎样的?

  ②小鹿是黑眼圈、小老虎是翘嘴巴、小狗是青紫色的嘴唇是什么原因?(先请幼儿猜想,后请小动物自己分析、讲一讲)

  3、小结:小鹿闹闹昨天睡得晚了是黑眼圈不漂亮;小老虎皮皮睡觉爱要奶嘴是翘嘴巴不漂亮;小狗豆豆睡觉爱趴着是青紫色的嘴唇不漂亮。只有小猪睡觉姿势正确,还能做到早睡早起,形象最好、最漂亮,小猪白白就是这次森林运动会的火炬手了大家鼓掌表示祝贺。

  4、讨论:睡觉应该注意什么。请小猪拜拜讲一讲正确的睡眠习惯。(睡觉时应右侧卧,并养成早睡早起的好习惯)

  5、请小朋友哄小宝宝睡觉。(小朋友要将小宝宝背对自己,举起小宝宝拿勺子的小手以区分左右。随着音乐唱起摇篮曲)

  活动延伸:

  (游戏)请小朋友和小猪一起做火炬手传递火炬。

  课后反思:

  幼儿通过形象生动的故事以及讨论明白了养成良好的睡眠习惯非常重要,了解了正确的睡眠姿势和习惯。对于有不良睡眠习惯的幼儿起到了教育意义。但是活动中幼儿亲身体验睡眠姿势的较少。

  幼儿良好的睡眠习惯不是一天、两天可以养成的,它需要老师细心、耐心的指导。纠正幼儿不良睡眠习惯更是需要时间,并要老师和家长共同来完成。因而今后我们这项工作要持之以恒坚持去做。

【培养幼儿良好睡眠的活动方案】相关文章:

培养幼儿良好睡眠的活动方案范文(通用7篇)11-28

培养良好睡眠的教案03-21

培养小班幼儿良好睡眠习惯教案04-14

培养小学生良好睡眠的活动方案范文(精选5篇)11-28

培养小学生良好睡眠的活动方案(通用13篇)11-26

培养幼儿良好的品质论文06-29

怎样培养幼儿良好常规02-25

培养幼儿良好行为的习惯02-21

培养幼儿阅读良好的能力05-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