岗位设置方案

时间:2022-10-29 11:11:44 方案 我要投稿

岗位设置方案汇总五篇

  为有力保证事情或工作开展的水平质量,我们需要提前开始方案制定工作,方案属于计划类文书的一种。制定方案需要注意哪些问题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岗位设置方案5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岗位设置方案汇总五篇

岗位设置方案 篇1

  根据市委办公室、市政府办公室关于《天门市事业单位岗位设置管理实施方案》的通知,市人社局《关于核准天门市卫生系统事业单位岗位设置方案的批复》和湖北省人社厅《关于进一步做好全省事业单位岗位管理工作若干意见》(鄂人社发[20xx]49号)文件精神,为做好我院岗位设置管理实施工作,实现员工管理由身份管理向岗位管理转变,充分调动各级各类人员工作的积极性和创造性,现结合我院实际,特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坚持依法行政、党管干部的原则,按照事业单位社会职能,建立与完善以聘用制度和岗位管理制度为主、符合事业单位特点、适应不同类型人才成长规律的人事管理制度,形成人员能进能出,职务能上能下,待遇能升能降,优秀人才能脱颖而出,各类人员都是良好的职业发展前景的用人机制。

  二、实施范围与对象

  本院正式在编在岗的管理人员、专业技术人员和工勤技能人员应纳入此次岗位设置管理范围。未经组织人社部门正式办理手续的各类人员(含人事代理人员),暂不纳入本方案进行管理。

  三、组织领导

  成立岗位设置与聘用工作领导小组,负责审定医院岗位设置实施方案并组织实施,对全院各类各级岗位申报人员的职级进行审定和聘用,对岗位设置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仲裁。

  组长:何正在

  副组长:邓云特

  成员:徐必生陈杰涂乐新陈友平王春秀

  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于政工科,程立琼同志兼任办公室主任,办公室成员:阳丽平张琴熊建华陈彩凤吴柏茂汪曙红李熊刚徐会荣杨萍赵燕平王筱红谢爱明严姣娥董世海程天明金勇曹阳梁南芳陈伯勋白安宁杨少俊陈国祥

  四、岗位计划、岗位认定及结构比例

  一)岗位设置计划

  我院岗位设置是按市编办下达的总编制1172人进行设岗(实有正式职工804),市人社局审批核准岗位数如下:

  1、管理岗位20人(含双肩挑7人):包括七级1人,八级6人,九级13人;

  2、专业技术四级岗位22人,五级岗位17人,六级岗位35人,七级岗位35人,八级岗位98人,九级岗位131人,十级岗位98人,十一级岗位328人,十二级岗位327人,总计1091人;

  3、工勤技能岗位61人,包括二级3人,三级11人,四级24人,五级23人。

  二)岗位认定及分级

  1、管理岗位:是指担负领导职责或管理任务的工作岗位,我院对应的管理岗位分为3个等级即七至九级职员岗位,即科级正职、科级副职、科员。对聘任管理岗位职务的人员同时聘任专业技术岗位的职务(“双肩挑”),原则上控制在领导班子成员范围内,我院核定管理岗位最高等级为七级。

  2、专业技术岗位:指从事专业技术水平和能力要求的工作岗位,分为卫生技术岗位、其他专业技术岗位。

  医院专业技术岗位分为13个等级,包括高级岗位、中级岗位和初级岗位。高级专业技术岗位分7个等级,即一至七级,其中正高专业技术岗位为一至四级,副高级岗位为五至七级。中级专业技术岗位分3个等级(八至十级)。初级专业技术岗位分3个等级,即十一至十三级,其中十三级为员级。目前我院核定的专业技术岗位最高等级为四级。

  3、工勤技能岗位:指承担技能操作的维护、后勤保障、服务等职责的工作岗位。工勤技能岗位包括技术工岗位和普通工岗位,其中技术工岗位分为五个等级,即一至五级,依次分别对应高级技师、技师、高级工、中级工、初级工。普通工岗位不分等级。我院核定的技术工岗位分为3个等级,即技师、高级工、中级工以及普通工。

  三)岗位结构比率

  1、各类岗位结构比率:管理岗位、专业技术岗位、工勤技术岗位分别占1、7%、93、1%和5、2%。

  2、专业技术岗位岗位之间结构比;高级岗位、中级岗位和初级岗位总结构比例为1:3:6;副高级岗位五至七级,岗位之间的比例为2:4:4;中级专业技术岗位八至十级,岗位之间的比例为3:4:3;初级专业技术岗位十一至十三级,其中十三级为员级,十一级、十二级岗位之间的比例为5:5、

  3、工勤技能岗位各级岗位结构比:我院核定的技术工岗位分为3个等级,即技师、高级工、中级工和初级工,分别占5%、18%、39%和38%。

  五、岗位职责与任职条件

  (一)基本条件。

  医院管理岗位、专业技术岗位和工勤技能岗位都应具备的基本条件:

  1、遵守宪法和法律;

  2、遵守医院各项规章制度;

  3、具有良好的品行;

  4、具备岗位所需的专业、能力和技术;

  5、适应岗位要求的身体条件。

  6、上年年度考核结果为合格及以上。

  (二)岗位职责和任职条件

  1、管理岗位任职条件

  管理岗位必须是按医院干部人事制度相关规定,经履行相关工作程序,党委行文任用或院长聘任,认定为管理岗位的。

  管理岗位一般应具有中专以上文化程度,其中六级以上职员岗位,一般应具有大学专科以上文化程度。

  各等级职员岗位的任职条件:

  (1)六级职员岗位,须在七级职员岗位上工作三年以上;

  (2)七级、八级职员岗位,须分别在八级、九级职员岗位上工作三年以上。

  首次设岗,管理岗位直接进入已审批的相应的岗位等级。

  2、专业技术岗位任职条件

  参照现行专业技术任务评聘的有关规定,各等级专业技术岗位任职条件:

  (1)四级岗位,具备正高级专业技术职务,能够履行岗位职责,近三年年度考核在合格以上,由本人申请,所在科室审核推荐,医院直接聘任。

  (2)五级专业技术岗位,除符合国家规定的专业技术岗位基本条件外,应在专业技术六级岗位任职三年以上且年度考核均合格(对少数业绩特别突出,首次竞聘可在七级岗位任职六年以上),还要符合下列条件之一:

  1)任现职以来,获司、厅级科技进步一等奖(或等同奖项)主要完成人前三名;

  2)任现职以来,业绩突出,在本专业领域学术水平造诣较高,获省行业主管部门认定的;

  3)任现职以来,主持完成省级重点科研项目、课题以及重大工程项目。

  (3)六级专业技术岗位,近三年年度考核在合格以上,在取得副高级职称的同时还要符合下列条件之一:

  ①在七级岗位任职三年且任现职以来,获司、厅级科技进步二等奖(或等同奖项)主要完成人前三名;

  ②在七级岗位任职三年且任现职以来业绩突出,参与完成省级重点科研项目、课题以及重大工程项目;

  ③在七级岗位任职三年,享受市政府专项津贴具有副高级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

  ④任副高级职称十年以上。

  ⑤临床一线正职科主任,任副高级职称三年以上。

  ⑥职能科正职,任副高级职称三年以上。

  享受省政府专项津贴具有副高级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的人员在比例范围内聘用为专业技术六级岗位,不受年限限制;

  专业技术五、六级岗位实行全市统一控制和管理,专业技术五、六级岗位人选由各主管部门报市人社局进行审批。

  (4)七级专业技术岗位,须具备副高级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近三年年度考核在合格以上,能够履行岗位职责,由本人申请,所在科室审核推荐,医院直接聘任。

  (5)八级专业技术岗位,近三年年度考核在合格以上,还要具备下列条件之一:

  ①任中级职称满六年以上的中层干部;

  ②任中级职称满十二年;

  (6)九级专业技术岗位,近三年年度考核在合格以上,在取得中级职称的同时还要符合下列条件之一:

  ①任中级职称满三年以上的中层干部;

  ②任中级职称三年,任现职以来在正规杂志发表论文2篇及以上;

  ③任中级职称满八年;

  (7)十级专业技术岗位,须具备中级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或具有博士研究生学历,近三年年度考核在合格以上,能够履行岗位职责,由本人申请,所在科室审核推荐,医院直接聘任。

  (8)十一级专业技术岗位,须在十二级岗位工作满两年以上或具有硕士研究生学历,近两年年度考核在合格以上,能够履行岗位职责,由本人申请,所在科室审核推荐,医院直接聘任。

  (9)十二级专业技术岗位,须具备助理级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具有本科和专科学历人员可直接定为十二级;

  3、工勤技能岗位任职条件:

  (1)、一级、二级工勤技能岗位,须在本工种下一级岗位工作满五年,并分别通过高级技师、技师技术等级考评;

  (2)、三级、四级工勤技能岗位,须在本工种下一级岗位工作满五年,并分别通过高级工、中级工技术等级考核;

  (3)、学徒(培训生)学习期满和工人见习、试用期满,通过初级技术等级考核后,可确定为五级工勤技能岗位。

  首次设岗,工勤技能岗位直接进入已审批的相应的岗位等级。

  六、岗位等级认定调控办法

  1、凡20xx年12月31日前已取得相应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和干部任职文件的在编在岗人员,根据现聘职务和职级,按本方案参加医院首次岗位申报和认定。

  2、人社局审批的“双肩挑”人员可直接进入已审批的相应等级岗位。

  3、新晋升职务的专业技术人员,一般按计划择优聘用到新晋升职务相应岗位类别最低等级岗位。

  4、停薪留职和内退人员因不在岗,根据在岗前职称任职情况执行相应岗位等级,不参加高一级职务竞聘。

  5、在人社局审批的岗位指数内,符合相应岗位级别“直选任职条件”的,由医院岗位设置领导小组直接考核认定;认定或申报进入同一等级岗位人数超过该等级相应岗位核定指数的,则根据《天门市第一人民医院岗位设置量化评分标准》进行量化评分,根据总分排序情况从高到低择优定级;因自然减员或人员调出等原因出现岗位空缺时,按本方案规定程序和办法每年度集中申报并择优填补空缺岗位。

  6、各类人员原则上不得同时在两类岗位上任职,因工作需要确需兼任的,须按干部人事管理权限由主管部门和人事部门审批,并以其为主的工作岗位进行管理,执行一个岗位的工资待遇。

  7、岗位认定量化评分实行百分制考核,其中基础指标占40分,专业水平能力占35分(行管后勤45分),科研教学占20分(行管后勤10分),文明创建(奖励)占5分。

  8、20xx年7月1日后至事业单位首次岗位设置前已办理退休手续的专业技术人员,比照本方案进行申报定级(不占岗位计划指标),并按规定程序和原则重新申报并核定退休费用。

  9、首次进行岗位设置和聘用,岗位结构比例不得突破现有人员的结构比例,如现有人员的结构比例已经超过核准的岗位结构比例的,单位应通过自然减员、调出等方法,逐步达到规定的岗位结构比例。

  七、聘用管理办法

  1、因工作需要、考核不合格或专业技术职务的变化等原因导致岗位或职级变化,可不受原聘期限制。岗位或职级变化应重新签订相应岗位聘用合同,并从次月起兑现相应待遇。

  2、聘期内经同意脱产参加培训或进修的人员,其工作内容、合同期限以及其它约定以补充协议的方式明确。补充协议和聘用合同同时具有法律效力。

  3、岗位设置实行岗位级别“能上能下”的方式进行动态管理,原则三年重新申报认定一次,按各职称系列计划指标择扰聘用。

  八、岗位竞聘一票否决条款

  凡在医疗安全、护理安全、医德医风、综合治理、消防安全、计划生育、院内感染等方面出现“一票否决”情况的责任人,将降级聘用;出现违反国家纪政纪情形的,按有关规定执行,若情形严重但够不上党纪政纪处分的,将降级聘用。

  九、岗位设置实施程序

  1、组织学习,公布岗位

  召开动员大会,公示岗位设置实施方案,岗位及岗位任职条件。组织全院职工学习岗位设置有关文件,了解相关政策,领会文件精神,统一思想,提高认识,稳步推进。

  2、申请应聘,资格审查

  应聘人员根据岗位任职条件提出应聘申请,填写应聘岗位申请报名表,并按要求提交相关材料。岗位设置领导小组及相关职能科室对应聘人员的资格、条件进行审查,确定拟聘人员。

  3、公示结果,签约上岗

  公示聘用结果,在公示期内有异议者可以提出书面申请,并按程序进行复议。公示无异议的,根据聘用结果聘用入岗,签订聘用合同,办理聘用手续,并从次月兑现岗位工资待遇。

  十、时间安排

  20xx年2月20日前公示岗位设置实施方案;2月28日之前完成个人岗位申请及竞聘;3月10日前将聘用结果报主管部门和市人社局审核后,签订聘用合同,实行合同签证;3月20日前所有材料申请市人社局认定后,办理工资待遇审批手续。

岗位设置方案 篇2

  为了深化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建立健全聘用制度和岗位管理制度,实现我院人事管理的科学化、规范化和制度化,根据原人事部《关于印发〈事业单位岗位设置管理试行办法〉的通知》(国人部发〔20xx〕70号)、《湖南省事业单位岗位设置管理实施意见(试行)》(湘政发〔20xx〕28号)、湖南省人社厅、湖南省教育厅《关于印发〈湖南省高等学校教育事业单位岗位设置管理实施意见〉的通知》(湘人社发〔20xx〕97号)、《岳阳市事业单位岗位设置管理暂行办法》(岳政办发〔20xx〕12号)和《湖南省高等学校机构编制标准(试行)》(湘编办〔20xx〕21号)的相关规定,结合我院实际,特制定本岗位设置方案。

  一、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

  指导思想:通过建立岗位管理制度和人员聘用制度,创新管理体制,转换用人机制,整合人力资源,凝聚优秀人才,实现由身份管理向岗位管理的转变,由固定用人向合同用人的转变,充分调动全院教职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促进学院发展。

  基本原则:坚持科学设岗、宏观调控的原则;坚持优化结构、精干高效的原则;坚持按岗聘用、合同管理的原则;坚持平稳实施、稳步推进的原则。

  二、单位基本情况

  (一)机构编制情况

  根据三定方案,我院为全额拨款的副厅级事业单位。核定编制数额896个(其中766个编制为可用人员编制,130个编制作为兼职教师财政拨款依据)。单位正职2名,单位副职7名。内设副处级机构33个,其中党政管理机构16个、教辅机构(附属医院差额拨款独立法人单位单独制定方案)7个、教学系部10个。

  (二)现有在岗人员配备情况

  目前,我院共有在岗人员为896人,其中:管理人员84人,专业技术人员704人,工勤人员108人。896人包括711个有编人员、185个无编人员。

  三、岗位设置情况

  根据《湖南省高等学校机构编制标准(试行)》(湘编办[20xx]21号)文件精神,我院可设置岗位总量1400个,按照我院实际情况和人员精简原则,目前设置岗位总量960个,其中:管理岗位134个,专业技术岗位768个,工勤技能岗位58个。主体岗位是专业技术岗位,占岗位总量的80%。专业技术岗位主系列是高教教师系列,高教教师系列专业技术岗位设置数是591个,占专业技术岗位设置总量的77%。辅系列岗位为工程、实验、图书资料、会计、社会科学、医疗卫生等系列,辅系列的岗位等级不进入学院相同专业技术岗位等级的最高档次。严格控制管理人员占用专业技术职数,确保“双肩挑”人员比例控制在管理人员中有专业技术职务人数的30%以内,首次岗位设置完成以后,新进管理岗位人员严格执行管理岗位职级待遇。

  (一)管理岗位的名称、等级、数量

  管理岗位总数134个,占学院岗位总量的14%,详情如下:

  1、院级领导岗位9个。其中:四级职员2个,分别是:书记1个、院长1个;五级职员7个,分别是:副书记1个、副院长4个、纪检书记1个、工会主席1个。

  2、内设机构领导岗位72个。其中:六级职员32个,名称分别是处长(主任、部长)、工会副主席、团委书记、督导团团长等;七级职员40个,名称分别是副处长、副主任、副部长、团委副书记等。

  3、其他管理岗位53个。其中:八级职员20个,名称是科长。九级职员33个,名称是干事。

  (二)专业技术岗位等级、数量及结构比例

  1、高级专业技术岗位253个,占专业技术岗位比例33%。

  (1)正高级岗位46个,占专业技术岗位比例6%。其中:三级岗位18个,四级岗位28个。

  (2)副高级岗位207个,占专业技术岗位比例27%。其中:五级岗位41个,六级岗位83个,七级岗位83个。

  2、中级岗位346个,占专业技术岗位比例45%。其中:八级岗位104个,九级岗位138个,十级岗位104个。

  3、初级岗位169个,占专业技术岗位比例22%。其中:十一级岗位76个,十二级岗位76个,十三级岗位17个。

  (三)工勤技能岗位等级、数量及结构比例

  工勤技能岗位58个,占单位岗位总量的6%。其中:技术工二级3个,技术工三级12个,技术工四级24个,技术工五级12个,普通工岗位7个。

  四、三类岗位的基本任职条件:

  ⑴遵守国家宪法和法律;

  ⑵具有良好的品行;

  ⑶具有岗位所需的专业、能力或技能水平;

  ⑷适应岗位要求的身体条件。

  (一)管理岗位任职条件

  1、管理岗位一般应具有大学专科以上文化程度,其中七级以上职员岗位,一般应具有大学本科以上文化程度。

  2、确因工作需要,由专业技术岗位交流到管理岗位上的人员,可以根据干部人事管理权限和本人条件,直接聘任到相应的管理岗位。

  3、新参加工作的管理人员见习、试用期满后,按岗位要求确定岗位等级。

  (二)专业技术岗位职责与任职条件

  1、专业技术岗位正高级、副高级、中级、初级岗位的基本任职资格按照现行的专业技术职务评聘的有关规定执行;

  2、受聘教师岗位的人员应具有良好的学风,学术道德和合作精神,符合国家关于相应教师职务的基本任职条件,具备履行岗位职责相适应的学术水平和创新能力;

  3、实行职业资格准入控制的专业技术岗位,还应包括准入控制的要求,具体按国家有关规定执行。

  4、各等级专业技术岗位应具备的基本任职条件(具体岗位等级分级细则另行制定):

  ⑴一级按国家有关规定执行;

  ⑵二级按省、市有关规定执行;

  ⑶三级专业技术岗位,须在四级专业技术岗位上任职满4年;

  ⑷五级专业技术岗位,须在六级专业技术岗位上任职满5年或在副高级专业技术岗位任职满7年;

  ⑸六级专业技术岗位,须在七级专业技术岗位上任职满2年;

  ⑹八级专业技术岗位,须在九级专业技术岗位上任职满2年;

  ⑺九级专业技术岗位,须在十级专业技术岗位上任职满2年;

  ⑻十一级专业技术岗位,须在十二级专业技术岗位上任职满2年;

  ⑼研究生毕业第一年进入专业技术岗位十二级,转正后进入十一级;本科毕业第一年进入专业技术岗位十三级,一年以后进入十二级。

  5、对获得下列荣誉者,评为正高职称2年后、副高职称4年后可直接聘用至学院相应级别的最高等级(一、二级专业技术岗位的聘用另有规定)

  ⑴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湖南省科技领军人才、湖南省新世纪121人才工程一层次人选或省部级以上先进工作者(含劳动模范);

  ⑵入选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

  ⑶教育部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或湖南省优秀专家;

  ⑷国家级教学名师、省级教学名师、省级专业带头人、省级骨干教师。

  (三)工勤技能岗位职责与任职条件

  1、在一级、二级工勤技能岗位任职,须在本工种下一级岗位工作满5年,并分别通过高级技师、技师技术等级考评;在三级、四级工勤技能岗位任职,须在本工种下一级岗位工作满5年,并分别通过高级工、中级工技术等级考评。具体按国家政策执行。

  2、学徒(培训生)学习期满和工人见习、试用期满,通过初级工技术等级考评后,可确定为五级工勤技能岗位。

  五、岗位聘用

  按照《岳阳市事业单位岗位设置管理暂行办法》等有关文件规定的程序、形式予以聘用。

  (一)岗位聘用基本程序

  1、公布岗位设置实施方案,公布招聘岗位及其职责、聘用条件等事项;

  2、应聘人员申请应聘;

  3、聘用工作组组织对应聘人员资格、条件进行审查;

  4、聘用工作组对通过初审的应聘人员进行考试或考核,并根据结果择优提出拟聘人员名单;

  5、院党委会集体讨论决定受聘人员;

  6、将聘用结果在校园网上公示;

  7、学院与受聘人员签订聘用合同。

  (二)岗位聘用基本形式

  参照“四差额”办法组织中层干部岗位的竞聘,采用群众推荐、组织考察、公开竞职的方式组织副科岗位干部的竞聘,采用双向选择的办法对教师和教辅人员进行全员聘用。

  六、组织领导

  为保证我院岗位设置管理工作顺利进行,成立岗位设置管理领导小组。组成如下:

  顾问:肖自力

  组长:段华

  副组长:潘岳生

  成员:陈细兵王正功彭利余邹玉莲汤君燕凌伯勋

  姚红陈红阳李景军彭宣红闾四平

  下设办公室:由陈细兵兼任主任,阳可奇任副主任,余新良、闾滔滔任干事。

  七、实施步骤

  我院事业单位岗位设置管理工作总体安排是:20xx年11月底完成岗位设置和聘用工作。具体分以下三个步骤实施:

  第一阶段:

  1、组织宣传学习,从思想上重视事业单位岗位设置管理工作。

  2、进行广泛调研,从实际与发展出发初拟学院岗位设置方案并报市人社局。

  第二阶段:

  1、制定实施方案交学院党委研究,并提交教职工代表大会通过。

  2、评聘结合。通过岗位公示、个人申报、学院审核、组织竞聘、学院评聘的方式完成各级各类人员的岗位聘任工作。

  第三阶段:

  1、学院与教职工签订聘用合同,并报市人社局备案。

  2、兑现工资待遇。拟聘人员报人社局审核后,学院凭岗位认定通知书到人社局调整工资,兑现工资待遇。

  岳阳职业技术学院

  20xx年9月

岗位设置方案 篇3

  为了深化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建立健全聘用制度和岗位管理制度,实现单位人事管理的科学化、规范化和制度化,根据国家和省、市、区有关文件精神,按照经上级部门核准的《单位岗位设置方案》,并结合本单位实际,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通过建立岗位管理制度和人员聘用制度,创新管理体制,转换用人机制,整合人才资源,凝聚优秀人才,实现由身份管理向岗位管理的转变,由固定用人向合同用人转变,调动单位各类人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促进教育事业的发展。

  二、基本原则

  坚持科学设岗、宏观调控的原则;坚持优化结构、精干高效的原则;坚持按岗聘用、合同管理的原则;坚持平稳实施、稳步推进的原则。

  三、实施范围

  本单位正式在册的管理人员、专业技术人员,均适用本实施方案。

  未经编制部门核编或组织人事部门正式办理手续的各类人员,暂不列入本实施方案的管理范围。

  四、政策依据

  1、《浙江省事业单位岗位设置管理实施办(试行)》(浙委办〔20xx〕138号)

  2、《浙江省委组织部浙江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关于事业单位岗位设置管理有关问题的处理意见》(浙人社发〔20xx〕37号)

  3、《浙江省部分行业事业单位专业技术岗位结构比例控制标准(试行)》(浙人社发[20xx]165号)

  4、20xx年7月2日,温州市向省委组织部和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送审《温州市事业单位岗位设置管理实施意见》。

  5、20xx年7月26日,市委办、市府办正式印发了《温州市事业单位岗位设置管理实施意见》

  6、20xx年9月30日,区委办、区府办下发了《瓯海区事业单位岗位设置管理工作方案》,并召开了全区事业单位岗位设置管理工作会议,要求全区各事业单位于20xx年12月底完成相关工作。

  7、《关于做好事业单位岗位设置管理工作的通知》(温教政〔20xx〕95号)文件。

  五、经核准的岗位设置情况

  【前汇校区】:岗位总量94个,其中:管理岗位12个,专业技术岗位82个。主体岗位是专业技术岗位,占岗位总量的87、2%。

  (一)管理岗位的名称、等级、数量

  总数12个,占单位岗位总量的12、8%。

  单位领导岗位3个。其中八级职员1个,是校长1个,九级职员2个,是副校长2个。

  (二)专业技术岗位等级、数量及结构比例

  1、高级专业技术岗位15个,占专业技术岗位比例15、9%

  副高级岗位15个,占专业技术岗位比例15、9%。其中:五级岗位3个,六级岗位6个,七级岗位6个。

  2、中级岗位55个,占专业技术岗位比例56、1%。其中:八级岗位16个,九级岗位22个,十级岗位17个。

  3、初级岗位24个,占专业技术岗位比例28%。其中:十一级岗位12个,十二级岗位12个。

  (三)工勤技能岗位等级、数量及结构比例

  工勤技能岗位0个,占单位岗位总量的0%。其中:技术工一级0个,技术工二级0个,一级、二级岗位总量占工勤技能岗位总量比例0%;技术工三级0个,一级、二级、三级岗位总量占工勤技能岗位总量比例0%;技术工四级0个;技术工五级0个。普通工岗位0个。

  【南瓯校区】:岗位总量42个,其中:管理岗位4个,专业技术岗位38个。主体岗位是专业技术岗位,占岗位总量的90、5%。

  (一)管理岗位的名称、等级、数量

  总数4个,占单位岗位总量的9、5%。

  单位领导岗位1个。九级职员1个,是副校长1个。

  (二)专业技术岗位等级、数量及结构比例

  1、高级专业技术岗位7个,占专业技术岗位比例16、7%

  副高级岗位7个,占专业技术岗位比例16、7%。其中:五级岗位1个,六级岗位3个,七级岗位3个。

  2、中级岗位24个,占专业技术岗位比例57、1%。其中:八级岗位7个,九级岗位10个,十级岗位7个。

  3、初级岗位11个,占专业技术岗位比例26、2%。其中:十一级岗位5个,十二级岗位6个。

  (三)工勤技能岗位等级、数量及结构比例

  工勤技能岗位0个,占单位岗位总量的0%。其中:技术工一级0个,技术工二级0个,一级、二级岗位总量占工勤技能岗位总量比例0%;技术工三级0个,一级、二级、三级岗位总量占工勤技能岗位总量比例0%;技术工四级0个;技术工五级0个。普通工岗位0个。

  【龙霞校区】:岗位总量76个,其中:管理岗位7个,专业技术岗位69个。主体岗位是专业技术岗位,占岗位总量的90、8%。

  (一)管理岗位的名称、等级、数量

  总数7个,占单位岗位总量的9、2%。

  单位领导岗位1个。其中八级职员1个,是校长1个。

  (二)专业技术岗位等级、数量及结构比例

  1、高级专业技术岗位5个,占专业技术岗位比例5、8%

  副高级岗位5个,占专业技术岗位比例5、8%。其中:五级岗位1个,六级岗位2个,七级岗位2个。

  2、中级岗位39个,占专业技术岗位比例50、7%。其中:八级岗位12个,九级岗位15个,十级岗位12个。

  3、初级岗位32个,占专业技术岗位比例43、5%。其中:十一级岗位16个,十二级岗位16个。

  (三)工勤技能岗位等级、数量及结构比例

  工勤技能岗位0个,占单位岗位总量的0%。其中:技术工一级0个,技术工二级0个,一级、二级岗位总量占工勤技能岗位总量比例0%;技术工三级0个,一级、二级、三级岗位总量占工勤技能岗位总量比例0%;技术工四级0个;技术工五级0个。普通工岗位0个。

  六、拟设岗位明细及岗位职责与任职条件

  三类岗位的基本条件按《浙江省事业单位岗位设置管理实施办(试行)》(浙委办〔20xx〕138号)有关规定执行。

  (一)管理岗位职责与任职条件

  由瓯海区教育局和梧田中心校确定并考核任命。

  (二)专业技术岗位职责与任职条件

  1、岗位基本条件,管理岗位、专业技术岗位基本任职条件是:

  ⑴遵纪守法,自觉遵守国家宪法和法律;

  ⑵敬业爱岗,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

  ⑶专业引领,具备岗位所需的专业、能力或技能条件;

  ⑷身体健康,具备适应聘用岗位要求的身体条件。

  2、专业技术岗位任职条件

  ⑴按照国家和省、市现行专业技术职务评聘的有关规定执行。受聘教师岗位的人员应具有中师及以上学历和小学教师资格,符合国家关于相应教师职务的基本任职条件。其它专业技术岗位需持有相关的'上岗证书。

  ⑵专业技术基本任职年限:

  高级专业技术岗位:五级专业技术岗位,须在六级专业技术岗位上工作3年以上(首次进行五级岗位聘任时,原则上应在副高级专业技术岗位任职6年以上);六级专业技术岗位,须在七级专业技术岗位上工作3年以上;七级专业技术岗位,须取得副高级专业技术资格后,方可聘任。

  中级专业技术岗位:八级专业技术岗位,须在九级专业技术岗位上工作2年以上(首次进行八级岗位聘任时,原则上应在中级专业技术岗位任职4年以上);九级专业技术岗位,须在十级专业技术岗位上工作2年以上;十级专业技术岗位,须取得中级专业技术资格后,方可聘任。

  初级专业技术岗位:十一级专业技术岗位,须在十二级专业技术岗位上工作2年以上;十二级专业技术岗位,取得(符合)相应级别专业技术资格后,按有关要求聘任专业技术岗位。

  ⑶达到学校规定的基本工作量,服从学校工作安排。

  〔4〕教师继续教育达到规定要求。

  七、岗位聘用程序和形式

  按照浙江省人民政府办公厅转发省人事厅《关于浙江省事业单位人员聘用制度试行细则的通知》(浙政办发〔20xx〕117号)和《浙江省人事厅关于执行〈浙江省事业单位人员聘用制度试行细则>若干问题的意见》(浙人专[20xx]290号)等有关文件规定的程序、形式予以聘用。

  (一)岗位聘用基本程序

  1、公布岗位

  公布岗位设置实施方案、岗位及其岗位职责、聘用条件;

  2、申请应聘

  应聘人员向所在单位提出书面应聘申请,并按要求提交相关证明材料;

  3、资格审核

  岗位设置工作组对应聘人员的资格、条件进行初审;

  4、考察评议

  首次聘用时,单位岗位设置工作组对通过初审的应聘人员根据以下条件进行排序:

  (1)根据任职年限长短排序。

  (2)任职年限相同,以教龄长者优先。

  (3)任职年限、教龄都相同,根据以下条件排序:

  第一、任教以来获名师、名校长、名班主任、三坛、骨干教师荣誉称号的优先,(顺序:省坛—市名师、名校长、名班主任—市骨干—区名师、名校长、名班主任—区骨干)如荣誉称号相同以荣誉高者优先,荣誉相同者,以年龄大者优先;

  第二、在任教期间获街道级以上先进个人的优先,如荣誉相同以荣誉高者优先,单项荣誉等同于降一级全面先进,先进称号相同,以年龄大者优先。

  第三、担任中层干部满十年或班主任工作满十五年,且坚持在中层或班主任岗位工作(双班语文教学或三班数学教学等同班主任工作)。如相同以超出年限多者优先,超出年限相同,以年龄大者优先;

  第四、男年龄满55周岁或教龄满30年,女年龄满50周岁或教龄满25年,且坚持在教学第一线的优先。如相同以超出年限多者优先,超出年限相同,以年龄大者优先;

  (4)如任职年限相同,也不符合优先条件的,以年龄大者优先。

  (5)温州市及以上名师、名校长、名班主任、特级教师,如符合专业技术基本任职年限,则自动升至现任职称最高级别。

  (6)请长期病假者,则自动降至现任职称最低级别。

  5、研究决定

  初步确定聘用的岗位人选,报单位领导班子研究决定,单位领导班子集体讨论决定聘用名单;

  6、结果公示

  聘用结果确定后要进行公示,公示期为5天。

  7、签约上岗

  单位法定代表人与受聘人员签订岗位聘用合同。

  (二)岗位聘用基本形式

  双向选择,考核评议,择优聘用。

  八、组织领导

  (一)组织机构

  为保证单位岗位设置管理工作顺利进行,成立岗位设置管理领导小组。组成如下:

  组长:赵成木

  副组长:陈建云林长松陈淑孙丹

  组员:廖象春何少敏章秀平张晓和徐锋徐晓洁林益莉季迅群丁艳云林娟娣吴晓华

  (二)工作职责

  1、传达贯彻上级文件会议精神;

  2、制定本单位实施方案;

  3、组织实施教师岗位设置;

  九、实施步骤

  本单位事业单位岗位设置管理工作总体安排是:20xx年12月完成岗位设置和聘用工作。具体分以下3个步骤实施:

  (一)20xx年5月15日——6月20日

  召开教师会议,传达上级文件、会议精神,制定岗位设置方案,由单位负责人员集体讨论通过后上报审核。

  (二)20xx年6月21日——9月15日

  在核准的岗位总量、比例结构和最高等级限额内,制定岗位设置实施方案及岗位说明书;召开教师会,广泛听取职工对岗位设置实施方案的意见。集体研究岗位聘用,并公示。

  (三)20xx年9月16日——9月29日

  经主管部门审核后,报组织人事部门认定。组织聘用工作,签订聘用合同。待主管部门和组织人事部门认定后,从次月起兑现岗位等级工资。

  十、其他

  (一)首次聘用时,所有任职条件截止日期为20xx年12月31日。岗位设置管理的首聘期一般为3年,聘任时间统一从20xx年1月1日起至20xx年12月31日止。如遇教师退休、各等级比例变化,则1年一调整。

  (二)首次聘用时,原则上不得突破已经核准的岗位结构比例,如果现有人员的结构比例已经超过的,超出部分人员可以按照现聘职务进入相应等级的岗位,保证现有在册的正式工作人员都能上岗。

  (三)本单位在管理岗位和专业技术岗位同时任职人员的聘用,按干部管理权限审批,占本单位专业技术岗位结构比例。

  (四)本实施方案由学校校长室负责解释。

  (五)本实施方案自下发之日起执行。

岗位设置方案 篇4

  一、本所基本情况

  本所成立于XXX年XX月XX日,系全额拨款的全民事业单位,批准编制人数X人,现有职工总数X人,现有专业技术人员X人,其中高级职称X人,中级职称X人,其他专业技术人员X人。

  本所业务范围:负责辖区市政设施、园林绿化、环境卫生综合管理,编制和执行年度养护计划,对养护企业作业质量进行监督考核,合理使用养护资金,承办有关招投标工作,承担区绿化委员会办公室的具体工作,组织实施上级指令性任务。

  根据本所业务范围和工作职能,现设办公室、综合计划科、设施管理科、绿化委员会办公室。

  二、岗位设施原则

  1、因事设岗、岗职对应。以“事”为中心,按照工作的需要,确定岗位和职务层次,明确岗位职责,做到有事有岗有责。

  2、重点导向、竞争激励的原则。设岗从单位实际出发,注意向重点业务学科岗位、一线工作岗位倾斜,引入竞争机制,促进人才合理流动。

  3、结构合理、群体优化的原则。按照岗位有层次、结构要合理、组合最优化的要求,依据单位各科室专业技术工作岗位的性质、专业的特点及担负的责任,选择最适用的职务主系列和非主系列,确定各系列最适合的档次,配置每个系列最适当的岗位职数,发挥群体最佳效能。

  三、组织机构

  本所成立职称工作小组,全面负责本所专业技术职务岗位设置、聘任及日常管理等工作。

  成员名单:XXX、XXX、XXX、XXX,由XXX同志任组长。

  四、岗位设置方案

  1、主系列与非主系列的设置

  根据本所的业务范围和工作职能,主系列为工程、经济,非主系列为会计、档案等。

  2、高、中级职务结构比例

  按本所现有专业技术人员总数确定岗位职数,其中高级职务按现有人数的15%设置,中级职务按现有人数的40%设置。高级职务和中级职务均留出5%的职数,作为专业技术人员晋升或引进人才之需。今后根据人员结构变化情况及时申请调整。

  3、各部门专业技术职务岗位设置

  1)工程管理,设高级职称X人,中级职称X人。

  2)综合计划,设高级职称X人,中级职称X人。

  3)财务管理,设中级职称X人。

  4)档案管理,设中级职称X人。

  五、关于专业技术职务的聘任

  在设岗的同时,建立健全岗位责任制,制定岗位职责、岗位聘约,对专业技术人员进行重新聘任,签订聘约,颁发聘书。

岗位设置方案 篇5

  为深化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实现事业单位人事制度管理规范化、制度化、科学化,进一步完善专业技术职务聘任制度,建立健全竞争激励机制,规范专业技术职务聘任工作管理,根据省委省政府皖办发(20xx)17号和市庆办发(20xx)13号及岳办(20xx)162号、岳人社发(20xx)80号等有关文件精神,结合我镇实际情况制定《岳西县响肠中心学校中小学岗位设置及聘任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上级有关文件精神为指导,按照岗位设置科学运行管理,职务能上能下,待遇能高能低的改革方向,建立适合本单位各类人员特点的岗位管理制度,逐步实现由身份管理向岗位管理的转变,充分调动教职员工的工作积极性,促进教育事业的优化发展。

  二、竞聘原则

  竞聘上岗应坚持党管人才,德才兼备,注重实绩的原则;坚持民主、公开、竞争、择优的原则。

  三、竞聘方法

  各等级岗位数多于竞聘人数的,依据上级文件规定的基本条件考核聘任;各级岗位少于竞聘人数的,采取量化评分办法,依据测评分数考核聘任。

  四、单位基本情况

  响肠中心学校以全面执行党的教育方针,实施中小学素质教育,推动学前教育,促进中小学基础教育的健康发展为主要工作职责和任务。本单位属于教育局主管的事业单位,经费来源为财政全额拔款。根据岳人社发[20xx]82号文件规定,我镇中小学编制总数为137人。

  根据岳人社发[20xx]34号文件,核定我单位初中副高岗位为11人,中级岗位为29人,核定我单位小学中级岗位35人。

  我单位现实有人数为129人。专业技术人员数为128人,已聘人员中副高11人,中级77人(中学29人,小学48人),初级40人;工勤人员1人,属于高级工。

  五、拟设置岗位情况

  本单位拟定岗位包括专业技术岗位和工勤技能岗位两类。拟设置总岗位137人,中学73人,小学64人。专业技术岗位为主体,其中专业技术岗位136,占单位岗位总量的99.27%,中学工勤技术岗位1人,工勤技能岗位占单位岗位总量的0.73%。

  (一)专业技术岗位等级、数量及结构比例

  1、中学副高级岗位11个,占专业技术岗位比例15.28%,根据五、六、七级之间的比为2∶4∶4,七级为11×4/10=4人,六级为11×4/10=5人,五级为2人。

  2、中学中级岗位为29个,占专业技术岗位比例为40.28%,根据八、九、十级之间的比为3∶4∶3,十级为9人,九级为11人,八级为9人。

  3、中学初级岗位为32个,占专业技术岗位比例为44.44%,根据十一、十二级之间的比为5∶5,则十一级和十二级各16人。

  4、小学中级岗位为35个,占专业技术岗位比例为55%,根据八、九、十级之间的比为3∶4∶3,十级为11人,九级为13人,八级为11人。

  5、小学初级岗位为29个,占专业技术岗位比例为45%,根据十一、十二级之间的比为5∶5,则十一级和十二级各14人,十三级1人。

  (二)工勤技能岗位等级、数量及结构比例

  工勤技能岗位1个,占中学岗位总量的1.4%,属于技术三级岗位。

  六、各级岗位人员的竞聘条件

  一)专业技术岗位基本条件

  1、任现职以来,年度考核、任期考核均达到合格等次以上。

  2、继续教育学时达规定标准。

  3、具备相应的专业技术任职资格。

  4、教学成绩(学年考试)在同年级同学科同类班级中为中等以上水平。

  5、政策规定的其他条件。

  二)已聘专业技术岗位中、高级职称满三年可晋升一档,由于此次是初聘,现职岗位六年以上可在同级内晋升二档。

  三)结合响肠中心学校实际情况,根据上级文件精神,本着以人为本、科学测评、公平公正的原则,特制订以下评分细则:

  1、政治思想表现(10分)

  遵纪守法,热爱党的教育事业,有良好的思想品德和职业道德,认真履行岗位职责,教书育人,为人师表,能自觉维护学校大局和社会稳定。

  任现职近一个任期内(三年),如师德方面有严重缺失,受到中心学校及以上组织的党纪、政纪处分的人员,本次岗位设置中不予晋级。

  2、资历方面(据实计分)

  ⑴学历分:小学:本科4分,专科2分;中学:研究生4分,本科2分。

  ⑵教龄分:按1.5分/年计。

  ⑶任职分:按任现职5分/年计。

  3、考勤计分

  以近一个任期(三年)为计分年限,每学期2分。每学期中旷课6节以上,事假超过15天或病假超过3个月的本学期不计分。

  4、工作能力考核(满分20分)

  由考评小组根据参与对象实际教育教学能力情况评分。

  5、教学业绩

  ⑴小学教师:

  以所授学科在近三年(一个任期)全镇学年末联考中成绩为依据,“综合分”项赋分,最高分为满分8分/学年,全镇平均成绩为5分,超出平均成绩每1分加0.3分,低于平均成绩每1分减0.3分。“进步分”项赋分6分/学年,基础分为4分,较上学年成绩每提高一个名次加0.5分,每退步一个名次减0.5分,保持原名次赋基础分;一年级学科中间名次为基础分,带多学科教师以所有学科平均成绩计分。

  ⑵初中教师:

  ①期末统考,满分40分,根据学校教师工作考核制度,取近三年(一个任期)六个学期统考成绩得分的平均分。

  ②中考,满分8分,竞聘教师提供任职期间中考成绩的详实材料,由评定审核小组核实评议赋分。 ③没有任课的学校管理人员,教学业绩分取全校教师的平均值计分。

  ⑶新调入教师成绩以实际发生的情况进行认定,少于一年半的同志最高得分不得超过在本校满三年任期教师中最高的考核分。

  ⑷中小学混岗的教师考核教育教学成绩分别取所在评聘单位的全体教师的平均分。

  6、奖励加分(15分封顶)(有关证明材料一律用原件)

  任现职以来:

  ⑴获教坛新星、学科带头人、教学能手(含骨干教师)称号的,镇级至国家级分别计1、2、3、4、5分,优质课评比折半计分(6分封顶)。

  ⑵论文:以在正规教育期刊发表或教育部门评选中获奖为准,县至国家级分别计1、1.5、2、2.5分(4分封顶)。

  ⑶课题研究已经结题的主持人从县至国家级分别计1、2、3、4分,一般参与人员折半计分,课题没有结题的折半计分(5分封顶)。

  ⑷学生辅导奖,县至国家级分别计1、1.5、2、2.5分(3分封顶)。

  ⑸表彰:获镇至国家级分别计1、2、3、4、5分(6分封顶)。

  ⑹考核获1次优秀计1分,累计加分。

  ⑺担任班主任工作或学校行政管理工作且能胜任的,每年加0.5分,任期内其它兼职工作量和责任都较大的每年加0.3分(此项不重复计算)(6分封顶)。

  ⑻在单班或艰苦环境中从事教学工作的每年加0.5分(限小学)(5分封顶)。

  7、有关年限的计算截止20xx年12月底。

  七、本方案解释权归响肠中心学校校务委员会。

【岗位设置方案】相关文章:

【精选】岗位设置方案4篇10-10

岗位设置方案8篇10-10

【精选】岗位设置方案3篇10-11

岗位设置方案三篇09-19

小学岗位设置方案策划06-13

岗位设置方案六篇05-30

岗位设置方案(精选10篇)07-17

岗位设置方案(精选17篇)09-21

岗位设置方案6篇06-06

岗位设置实施方案09-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