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仨》读后感

时间:2023-04-19 17:50:51 读后感 我要投稿

《我们仨》读后感集锦

  认真读完一本名著后,相信大家都有很多值得分享的东西,需要好好地就所收获的东西写一篇读后感了。可是读后感怎么写才合适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我们仨》读后感集锦,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我们仨》读后感集锦

《我们仨》读后感集锦1

  对于杨绛老先生,我的了解还只是停留在初中那篇《老王》上。整篇语言朴实无华,但字里行间却深深映出她对老王的愧怍。在《我们仨》中,我又见到了她那朴素而真挚的语言。那一家子的喜怒哀乐、悲欢离合,都在她淡雅、宁静的笔触下,化作墨迹,浮现在我眼前。

  随老先生走入她记忆的漫漫长河,我伸手捞取着一块又一块的碎片。碎片上,映着一又一的生活琐事。从一起做饭泡茶、学习读书,到女儿降生、动物园游乐,没有一事不是映着亲情的光辉。他们一家其乐融融的景象都在杨绛老先生的笔下展现出。但其中,也不乏艰难的时期,比如在革时,一家人不得不在外人眼中彻彻底底隔离开,往都要小心翼翼。即使这样,他们一家仍紧密地靠在一起,度过这段艰苦岁月,迎曙光。但人终将老去,迎最后的时光。随老先生踏上古驿道,我仿佛也经历着那段生死离别。老先生的女儿身体越越差,渐渐住进医院,最后悄然离世。而她的伴侣也因此事倍受打击,先她一步而去。他们仨,到最后只剩下了她一个人,在寒风中孤独、无助地飘荡。尽管经历着锥心的痛苦,杨绛老先生却能以她那坚强的意志和乐观的精神态度整理并完成了《我们仨》这部感人至深长篇散。

  亡者不可追,逝者不可留,只剩回忆可以追寻。从这篇散、从杨绛老先生的笔下,我仿佛真切经历了一遍他们这么多年的生活。我惊叹于在杨绛老先生的笔下,记录的基本都是生活上的小事、琐事,竟然能够如此妙笔生花,生动地再现出当年一家人其乐融融的场景。而这些细节之处,正是我们平时容易忽略的。杨绛老先生的`这篇散,不仅让我体验了他们仨的生活,更让我能够重新思考、回忆这几年我们家里那些温馨、动人的小事、琐事。

  在我脑海中首先浮现的便是姥姥、姥爷他们无微不至的关心。"喝水吧。""吃点水果。""出去多穿点衣服,别着凉了。"这些话不光是我,我相信许多人都听了不下上百遍。这些话,现在给我的感觉大多只有两个字——唠叨。但这本书使我能够重新思考他们说过的这些话。同样的叮嘱,不厌其烦地重复,不知他们是何等地关心我们才能做到这样。他们之前关切的话语,因为我的不耐烦,已经随风离去。而现在,我终于认识到了这种关爱。我无法追寻已经错过的爱,能做的唯有好好珍惜往后他们的叮咛。真情,现于琐碎的话语中。

  乘船在记忆的海上航行,找到的另一宝物就是自父亲的平日里的玩笑与教诲。我爸爸平时很喜欢跟我侃大,他的话语总能逗得我哈哈大笑。但这次重新回忆,我才发现这些话里蕴藏着深刻的道理。爸爸讲的话中总蕴含着人生的哲理,尤其是在我心情不好的时候,这种独特的教诲不仅能通过令我发笑让我由阴转晴,更能让我从心里领会接受,从而在思想上得到一种解脱。可惜的是,有些道理我之前仅仅是一笑而过,或者是未能理解其中的深意。在今后,对于父亲的话,需要多一份专注,听在耳畔,记在心田。真情,现于真心的教诲中。

  船行许久,我又看到另一宝物,那便是母亲的呵护和温暖。在我鼻炎严重的时候,我妈妈十分着急,一个月下添了许多白发。她四处打听治疗鼻炎的名医,早上4点就去医院门口排队为我挂号。那是已是深秋,虽然妈妈穿了厚的外套,但凌晨的风依旧十分寒冷。看完医生,我才发现妈妈在一个劲地打喷嚏。在很多其他事上,妈妈也经常为了我而牺牲自己。而我有时还会因为自己的任性而做出一些傻事。今后的日子里,对于母亲的呵护,需要少一些任性,受于自身,馈于行动。真情,现于温暖的关怀中。

  感谢杨绛老先生的这篇散,朴实的语言,琐碎的小事中让我体会到了真情,也让我能静下心,重温生活中那些温暖的小事。通过重温这些小事,我才明白,最亲的人,永远在离你最近的地方,关注着那些不太可能会注意到的细微之处,并倾尽全力去关怀。

《我们仨》读后感集锦2

  什么是一个寻寻觅觅的万里长梦?什么是一个温馨单纯的学者家庭?什么是相守相助,为什么最后又会相聚相失?这个假期,随着一个简单平凡的主题而又不平凡的生活,随着《我们仨》的作者杨绛对亲人的思念,随着书中一个个感人的故事。作者一家三口幸福快乐,艰难痛苦的经历,陪着我走过了这个暑假。

  这本书中,作者是用平淡的语气来描述她的家庭,丈夫钱锺书和儿女钱媛。描述他们这几十年来走过的人生道路。那些亲身经历的坎坷、磨难,也是给作者一家留下了深刻印象和回忆的故事。钱媛在英国出生,小时候受到过良好的教育,也是从一个书香门第的家庭中成长,长大后自然而然的成为了一名老师。书中大体也讲过:钱媛细心,观察力强,是一个“读书种子”,这点像钱锺书。并且钱锺书也认为女儿是一个“可塑之才”。说到钱锺书,作者说他是能力极低的“书呆子”,家中的一切都不会打理,他也常常自叹“拙手笨脚”,但是写__却如“一针见血”。所以说钱锺书是一个典型的“文痴”。但他也不失幽默,常常在家中逗女儿玩,在女儿肚子上画花脸,在脸上画胡子。父女也常常联合起来与作者开玩笑,这样的钱锺书也不显得死板。也许只有这样的人,才能写出《围城》这种堪称中国近、当代小说中的经典之作吧。杨绛和钱锺书一起,享过福,当然也吃过很多苦;虽然留过洋,但也经过战乱,他们的生活也许是因品到人生的美好而平静。直到阿媛来到这个世上,这才形成一个完整的家。而且一家人不多不少,正好是三个人。书中也有许多插图,都是他们一家三口幸福的生活照,其中有三张照片是他们三个人各自的照片,他们自己在各自的房间工作,各不相扰、温馨和谐,看起来只是一个普通而幸福的家庭罢了。

  可是,故事的结局并没有我想象的多么完美。钱媛于一九九七年早春去世,钱锺书从一九九八年岁末去世。作者并没有用多么悲痛欲绝的词来描述她当时的心情,也许是作者经历的太多的事情,看透了世间的'悲欢离合,也早已看淡了生、老、病、死。也许在我们看来,钱锺书是一位有名的作家,而在作者笔下不过是一个简单而平凡的人,只是一个丈夫和爸爸的角色。最后他们三个人,还是失散了。如今只剩作者一人孤孤单单,但生活在回忆中,也算是幸福的吧。故事的结尾是这样写道;“我清醒地看到以前当做‘我们家’寓所,只是旅途上的客栈而已。家在哪里,我不知道。我还在寻觅归途。”一家人在一起六十多年,转眼只剩下作者一个人,作者不免有些孤单,想起当年相聚相失过的地方,竟是一个很值得回忆的片段。作者将会带着钱锺书和阿媛的信念,携带着与他们的回忆,坚定的生活下去。

  其实刚开始读的时候并不知道作者说的一句话是什么意思,一开始只是在想,作者到底经历了什么,是美好的还是悲伤的?我开始一篇篇的仔细读,直到整本书读下来,让我懂得了许多事情的道理,懂得了思念一个人的痛苦,懂得了失去一个人的悲伤。我也能理解想念一个人的感受,因假期中姥姥生病住院了,妈妈每天都在医院里照顾姥姥,中午的时候才能和妈妈见上一面,大部分时间妈妈都在医院忙上忙下。而姥姥我只见过一两回。之后姥姥的病情非但没有好转,并且当地医生无法医治,只能去北京治疗。妈妈坐上火车的时候而我正在补习班上课,妈妈也没能打个招呼就匆匆忙忙的去了北京,在那安定下来后,我们每天在网上聊天、谈心。现在几个星期过去了,心中的想念也是越来越浓,所以作者的感受我是能体会的。其实和作者一同回忆她的过去,一同回忆作者家中那些快乐的点点滴滴,回忆作者一家人幸福而又温馨的生活,回忆他们在一起走过的那些蜿蜒起伏的道路,当然也会有一些快乐的片段,我仿佛就走进了作者的生活,走进了她的梦。直到最后,这本书终于读完了,我们仨——钱锺书,杨绛,钱媛。我也能真正的理解那句话——我一个人思念我们仨。结局虽然是悲伤的但也可以说是美好的。

  我们仨,这个看似简单的三个字,却包含了作者许多感情在里面,对女儿的思念,对钱锺书的思念。可是岁月是慢慢消失的,同时也可以说是无情地,最后还是把他们拆散了。我在作者这个长达万里的梦中,我还是走出来了,我想在这个梦中,没有人能够走进去,这毕竟是他们三个人共同的梦……

【《我们仨》读后感】相关文章:

我们仨经典散文06-27

我们仨的散文06-21

《我们仨》摘抄精选06-12

我们仨作文07-21

我们仨人的美文04-15

《我们仨》阅读感悟07-21

读《我们仨》感悟04-08

我们仨好句好05-19

我们仨小学作文07-19

我们仨的读后感07-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