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一本书去巴黎读后感

时间:2022-10-21 17:40:31 读后感 我要投稿

带一本书去巴黎读后感

  当看完一本著作后,相信你一定有很多值得分享的收获,需要回过头来写一写读后感了。那么读后感到底应该怎么写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带一本书去巴黎读后感,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带一本书去巴黎读后感

  读这本书的原因,说来是惭愧的。去法国前,妈妈买了这本游记给我当作旅行中的消遣,顺便更shenru地了解巴黎的历史,然而我却只是真真正正地做到了“带一本书去巴黎”。放假后,我便决定要将这本当时未曾启封的书读完。

  或许是因为曾到过那个地方,有所见所闻所感,所以让书中之景于我而言显得特别真实。

  读完这本书我才发现,这本书并不仅仅是一本游记,它呈现出了一段特殊的历史时期。而我也讶异于我们历史书上关于法国大革命的内容居然存在着断层。历史书对于这次大革命大多是歌颂的,学堂上的我怎会想到革命光鲜亮丽的背后有着这样的残酷和血腥?我从没有想过为什么身为革命领导者的罗伯斯比尔最终会被革命者送上断头台?而这些都在书中得到了解答。

  当愤怒的毫无理智的民众冲破巴士底狱的大门时,却发现偌大的狱中只余7名囚犯。这说明了什么?当权者已经有反省旧制度,有意去改革了。伏尔泰作为一个贵族,却常批评旧制度,尽管多次被关押,路易十六却始终没有杀他,反而更是纵容他在贵族圈中宣扬他的言论,这也正说明路易十六想改革了。

  书中有一句话:“统治者主导的改革要比民众主导的改革好。”,然而冲动的民众却等不及他们这一代开明的'君主实行改革,便引燃了血雨腥风的导火索。

  随着一次又一次的革命与反革命,民众更无理智可言,但凡稍有异端言辞便将其送上断头台。我想法国大革命之所以被冠为“大”,可能不仅仅因为其影响,也因为其惨烈程度。“在三十八分钟里,断头台上砍下了二十一个头颅。”这是最终的结果。

  这一切,很大原因是因为民众的愚昧。他们长期的受压迫终于找到了发泄口,于是他们的脑中只剩下“反抗”二字,理xing尽失,疯狂地打压贵族,又麻木地旁观无数无辜者的死亡。他们从未想过这样做是否正确,从未想过他们夺去xing命的人有无罪过,从未想过是否也会有他们自己走上断头台的一天的到来。他们只是像被钟声唤起,踏着杂乱的脚步,挥舞着伤人伤己的刀斧,如旋风一般扫荡了整个巴黎。

  读罢此书,我想,遇事我们一定要保持冷静和理xing,切不可让愤怒和冲动占据了头脑,沦为书中所述的那些愚昧的人们。

【带一本书去巴黎读后感】相关文章:

带一本书去旅行01-27

带一本书去旅行的作文07-19

带一本书去旅行作文07-18

带一本书去旅行作文精选08-10

带一本书去旅行的作文09-21

带一本书去旅行作文07-19

带一本书去旅行散文精选12-23

带一本书去旅行作文05-26

《带一本书去南京》读后感范文500字07-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