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骨文学校读后感

时间:2022-09-20 20:01:05 读后感 我要投稿

甲骨文学校读后感

  读完一本名著以后,想必你一定有很多值得分享的心得,这时候,最关键的读后感怎么能落下!那么读后感到底应该怎么写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甲骨文学校读后感,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甲骨文学校读后感

  最近,我看了一本书《甲骨文学校》。它讲述的是悠悠、小布丁、田田他们在现代遇到的各种问题,无法得到答案,于是他们穿越回古代,想一探究竟。他们跟着古人,经历了重重困难,终于解答了心中的疑惑。古代发生的一切,都让他们感到无比新奇:“蜻蜓眼”演变为现代的玻璃珠,“蹴鞠”演变为现代的球类活动……不过,令我印象最深的是那些象形字,比如说:甲骨文“弃”这个字“”,像是用双手把孩子扔出去的样子;甲骨文“赤”这个字“”,像一个人站在火上烤……;这些文字十分形象,从中我能深刻感受到古人伟大的'智慧。

  看到这,我就想,古人为什么要创造文字?原来他们也想沟通,也要记录,就将这些事物画出来、写出来。比如说“日”,在古代是一个太阳的图案,慢慢演化成了一个圆中间一个点,最后成了我们现在的“日”。通过我的查阅,发现中国文字的演变也经历了很长的历程,甲骨文之后演变为了金文,年代上至商代的早期,下至秦灭六国,约1200年;大篆,起于西周晚年,春秋战国时期行于秦国;小篆,也叫秦篆,秦朝李斯受命统一文字就是小篆;隶书,盛于汉朝,书写速度快;之后又有楷书、草书、行书等,最后到现代简体文字。

  不仅是文字,与文字相关的发明创造还有很多,就如中国四大发明之一的蔡伦造纸术。几千年前我们的祖先用龟甲、兽骨、竹片来记录文字,后来人们用蚕丝织成的帛来替代。可是帛还是太贵了,不能够普及,于是人们继续研究记录文字的替代品。到了两千年前的西汉时代,人们已经可以造出麻纸了,可是麻纸还是太粗糙,也不太适合写字。于是又有人将造纸术改进了,那个人就是——蔡伦!蔡伦吸收了人们长期积累的经验,经过反复试验,他把破衣服、破麻布、树皮、稻草等剪碎或切断后浸在水里捣烂成浆,再捞出来晒干,就形成了纸张。这种纸张轻便又好用,价格又便宜,一直沿用至今。

  纸张发展至今虽然好用,但不太环保,因为它需要的原材料是树木和竹子,而大量砍伐绿色植物会破坏生态环境。而比尔盖茨发明的微软office软件,通过office办公软件人们可以电子化记录文字、编辑文字,并且可以更好的保存,能一定程度替代纸张,让人们可以无纸化办公,创建一个绿色环保的家园!

  我看完这本书,决定通过努力学习,做一名科学家,为什么呢?因为我也希望能有所创新,也能发明前所未有的东西,在历史上留下浓重墨彩的一笔,留下可供后人参考的“甲骨文”!

【甲骨文学校读后感】相关文章:

甲骨文学校读后感优秀篇09-20

《甲骨文》的优秀读后感06-22

比甲骨文更早的文字08-28

学习甲骨文作文09-30

甲骨文学习心得11-13

外婆自创的甲骨文作文10-01

高考作文甲骨文09-24

甲骨文高考作文08-20

《汉字的演变》与《甲骨文的发现》教案12-29